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儿皮肤破损的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鸟巢式”护理;新生儿游泳;护理
新生儿游泳延续了胎儿在羊水中的活动,多数学者认为此种护理措施有利于新生儿的身心发展。相关研究指出经过游泳的新生儿的食欲、睡眠、智力、消化能力、适应能力等均要好于不游泳的新生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生儿身心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新生儿护理工作提出更高期望。“鸟巢式”游泳护理是一种一对一的服务模式,营造类似鸟巢的环境下游泳,延续母亲对胎儿的爱。本研究对此种新颖、科学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游泳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5年1月本院足月出生的18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化法分组,观察组94例,男婴46例,女婴48例,孕周36~42周,平均(38.6±2.4)周,出生时间1~7d,平均(3.6±2.4)d,体重2.7~4.2kg,平均(3.6±0.8)kg,对照组94例,男婴45例,女婴49例,孕周36~41周,平均(38.3±2.5)周,出生时间1~7d,平均(3.5±2.3)d,体重2.6~4.5kg,平均(3.8±1.0)kg,两组的Apgar评分均大于8分,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发热等,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孕周、出生时间、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由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观察组采取“鸟巢式”游泳护理,首先建立项目小组,小组成员为新生儿泳浴室人员,由项目负责人对小组成员进行技术培训;然后,医护人员向新生儿家属作健康宣教,介绍“鸟巢式”护理,新生儿游泳前帮助家属了解相关问题,并征得家属同意后采取“鸟巢式”游泳;“鸟巢式”游泳:先在原有泳池中放入半池子水,再铺一次性薄膜水袋,一边加水,一边用胶塞塞住泳池出水口,当水深大于50cm时测量水温,完成鸟巢式泳池的设计;室温28%左右,水温38℃左右;配用少飞婴儿脖圈,用防水脐帖保护脐部,由小组成员准备给新生儿游泳,新生儿出生至出院期间每天进行2次,每次10min。注意事项:(1)准备“鸟巢”式游泳池;(2)游泳期间一定要有专人看护;(3)少飞婴儿脖圈的检查,型号是否小号,是否漏气,保险扣是否扣牢等;(4)防水脐贴的正确使用;(5)套好少飞婴儿脖圈后检查新生儿下巴是否在下巴托位处,要用一手托着新生儿臀部轻轻地缓慢入水,泳毕取下脖圈,用大毛巾擦干水,保暖;(6)泳毕取下防水脐贴,用75%酒精消毒脐部,并用一次性脐贴贴好。要求:(1)室温28℃左右,水温38℃左右,吃奶后半小时或1h游泳,10min/次,2次/d;(2)选择小号少飞婴儿脖圈,水质用洁净水或有新生儿溶质的游泳液。(3)住院期间为防交叉感染,要一人一袋一池水。(4)“鸟巢”式游泳池水深以新生儿足不触及池底为准,游泳师与新生儿为一对一的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游泳护理,使用常规泳池,室温、水温、脖圈、脐贴等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参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并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制定调查表,调查两组新生儿出院时的体重、体温差、皮肤破损、胎便初排时间、胎便排清时间、胎便次数、摄乳量、易惊反应和哭闹持续时间、睡眠时间。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共100分,90~100分满意,80~90分较满意,70~80分一般,70分以下为不满;设80分以上为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利用Exee1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比较
2.1.1两组新生儿身心状态两组出院时体重变化、体温差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摄乳量、皮肤破损率、易惊反应次数、哭闹持续时间、睡眠时间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
2.1.2两组新生儿胎便情况两组胎便初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胎便排清时间、胎便次数明显好于对照组(P
2.1.3两组新生儿摄乳量经计算,观察组第7天、14天、21天的摄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5.74%,对照组家属满意度80.85%,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鸟巢式”护理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用于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护理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新生儿在未学会走路前,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在游泳池中学习游泳。正常的新生儿喜欢在水环境中寻找宫内羊水中的感觉,是母爱的一种延续。新生儿刚刚脱离母体,面对的是陌生环境,加上其各系统功能发育未成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体温变化、易惊反应、哭闹、胎便不畅等,这些均有可能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发育。目前对新生儿游泳有两种观念,多数持支持态度,认为游泳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少数观点认为婴幼儿骨骼相对脆弱,强迫水里游泳可能损伤骨骼和神经。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护理
Nursing Care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Phototherapy
ZHOU Dan,CHEN Li,HUANG Gong-li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Jingzhou Third People's Hospital,Jingzhou 434000,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 and nursing points of light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Methods80 cases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2011 .1~ 2013.6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one side blue light treatment and nursing. ResultsAll 80 cases were cured, no case of nuclear jaundice.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phototherapy process can prevent complication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Key words:Newborn; Hyperbilirubinemia; Blu ray treatment; Nursing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核黄疸,引起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蓝光治疗(光疗)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操作简便,且无严重副作用而被广泛采用。我院采用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男44例,女36;足月儿56例,早产儿24例;ABO血型不合溶血32例,败血症1例,脐炎2例,感染性肺炎20例,新生儿窒息2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3例,颅内出血2例。
1.2 方法
1.2.1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1]。
1.2.2胆红素检测方法静脉血测定血胆红素水平,经皮测量胆红素动态观察,1次/d。
1.2.3治疗采用戴维XHZ-90L单面黄疸治疗仪,根据黄疸程度决定蓝光照射时间,照射12h34例,24h32例,48h12例,72h2例。光疗同时给予肝酶诱导剂、白蛋白静脉输注、茵栀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
1.3护理措施
1.3.1光疗前护理光疗前检查光疗灯管是否全亮,若有灰尘要擦去,黄疸治疗仪要预热使箱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为32~36℃),湿度保持在55%~65%。光疗前给患儿洗澡,这样可清洁皮肤,减少感染。洗澡后不应扑粉,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患儿指甲要简短,防止抓破皮肤。对输液者双手要稍加约束,以防抓掉头皮静脉针。
1.3.2光疗中护理光疗过程中要增加喂奶次数,勤换尿布,脱水者按医嘱静脉输液,记录出入量。对特别好动者,可按医嘱肌注适量鲁米那钠,既可减轻黄疸,又可减少体力消耗及防止两足摩擦破皮。2~4h翻身1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患儿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黄疸程度变化、尿、粪颜色与性状、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患儿有无烦躁、嗜睡、发热、呕吐、腹胀、拒食,以及吸允能力和哭声变化等,如有抽搐、呼吸暂停及青紫者应暂停照射,及时与医生联系,进一步检查原因,给予适当处理。吸氧者,注意氧气的温度与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1.3.3光疗后护理光疗后给患儿全身沐浴或擦身,检查皮肤有无破溃,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并观察黄疸有无反跳现象。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3.1严密监测体温蓝光治疗中新生儿体温要保持在36℃~37℃,每2h测量体温一次。发热是蓝光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当在蓝光治疗中出现发热时,暂时关闭光源,并物理降温。本文80例蓝光治疗新生儿6例出现发热,体温38℃~39℃,给予物理降温,暂停光疗,体温正常后继续照射。
3.2保证足够的水分及能量,防止脱水在蓝光治疗过程中,记录出入量,观察是否有脱水现象。蓝光治疗新生儿易哭闹、出汗,不显性失水增加约40%[2],且蓝光治疗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稀便,使水分丢失更多。所以蓝光治疗期间应及时补充水分,每2h喂奶1次,如进食不佳者,应及时静脉补液,保证水分供给。
3.3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及新生儿红臀入蓝光箱前给新生儿剪短指甲,防止哭闹时抓破皮肤。蓝光治疗中,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刺激肠壁,引起稀便及排便次数增多,排出的粪便及尿液产生氨类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红臀发生[3]。故蓝光治疗新生儿要勤换尿布,并加强臀部护理,采用鞣酸软膏涂新生儿臀部,能有效防止红臀发生。本文3例发生红臀,经以上方法护理臀部后红臀消失。
3.4预防感染新生儿抵抗力低下,易受细菌感染,故预防感染十分重要。护理人员要带口罩,在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并做好新生儿臀部护理、脐部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
3.5预防呕吐,防止窒息蓝光治疗时新生儿的自动是仰卧位,新生儿胃呈水平位,易造成新生儿呕吐。而新生儿放射能力差,呕吐时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造成新生儿窒息。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在喂奶时采取45°角,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半小时内头部稍抬高,右侧卧位。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少奶汁在胃内过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发生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如新生儿哭闹烦躁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抚触,尽量使其安静后喂奶,必要时给予鲁米那镇静。
4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能预防并发症发生,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16.
[2] 曹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80-81.
[3] 洪黛玲主编.儿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117.
【关键词】 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护理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巩膜黄染的现象[1],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我科从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1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 均采用蓝光照射相配合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中,男108例,女52例,年龄为生后1 h~45 d,平均8 d,住院天数(3~9)d,平均6 d,其中ABO溶血症20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12例,新生儿败血症5例,红细胞G-6PD酶缺陷症6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3例,头皮巨大血肿2例,其余均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 保暖,抗感染,供给营养,纠正缺氧、缺钙、失水、酸中毒,以及使用酶诱导剂(口服鲁米那+2.5%的可拉明),静脉滴注古拉定及血浆、白蛋白等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1.2.2 蓝光照射治疗 采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黄疸继续加重的;经皮测黄疸仪测定胆红素≥12 mg/dl,血清总胆红素达171~239.4μmol/L(10~14 mg/dl)[2],未成熟儿光疗指征放宽,达171μmol/L(10 mg/dl)者;产前已经确诊Rh血型不和溶血病[3],出生后一旦出现黄疸的,即可采取蓝光治疗。
1.3 护理
1.3.1 光疗前护理
1.3.1.1 健康教育 要耐心详细向家属讲解蓝光治疗的目的疗效、注意事项,以减轻家属心理负担,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说明尽早开奶和增加哺乳次数可增加肠蠕动,并减少胆红素的吸收[4],有利于患儿康复。
1.3.1.2 环境准备及检查设备 病室环境应清洁,通风良好,配备空调,将室温控制在24℃~26℃,湿度为55%~65%,检查灯管是否全亮,不亮及时更换,有灰尘时应先擦去,光疗箱要预热,并以软布铺于箱内,箱内湿化器加水至2/3满,待箱内温度升到并控制在30℃~32 ℃时才放患儿入内。
1.3.1.3 患儿护理 给患儿洗澡称体重脐部护理剪指甲,禁止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套上不透光纯棉布的眼罩及会阴罩(眼罩可用黑色纯棉布,会阴罩可用一次性纸尿裤)
1.3.2 光疗期间的护理
1.3.2.1 一般护理 将患儿裸放入蓝光床中间,尿布越小越好,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吸入窒息,随时观察患儿眼罩会阴遮盖物有无脱落,开始光疗时,由于不适应环境易哭闹,可适当用镇静剂。光疗会增加新生儿不显性失水,加之新生儿哭闹、出汗、呕吐、腹泻等使水分丢失更加严重,应定时喂开水,一般在两顿奶之间喂一次。一切操作尽可能在机内进行,大小便或呕吐物污染玻璃面时应及时擦干净。
1.3.2.2 体温观察 要随时观察患儿的体温和箱温的变化,每小时测体温1次或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测量,使体温保持在36℃~37℃,光疗时体温超过38.5℃,要暂停光疗[5]。成熟儿的箱温一般控制在30℃~32℃,早产儿的箱温以32℃~34℃为宜。
1.3.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 ①每30 min 巡视一次,观察患儿面色、口唇、口周颜色、呼吸节律是否规律,有无气短、腹胀、大小便颜色、次数,观察腋下、颈下、耳后、腹股沟等皮肤是否完整、发红、有无破损,应及时擦汗液,保持皮肤干燥、清洁,观察有无臀红、尿布疹,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洁臀部,擦干,防止各处皮肤破损,引起感染,从而加重病情;② 密切观察黄疸程度进展及伴随症状,注意观察患儿神志变化,四肢有无颤抖、哭闹,如有上述不适,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相应处理,防止发生胆红素中毒性脑病。
1.3.3 光疗后的护理 ①患儿出箱时,解除眼罩,检查眼睛有无感染,洗澡并检查皮肤有无破损,穿衣。早产儿或硬肿症的患儿需入保暖箱;②观察光疗后皮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③做好蓝光箱的消毒工作,记录灯管工作累计时间。
2 结果
本组新生儿黄疸经蓝光照射治疗,患儿黄染明显减退,吃奶反应均好,生命体征正常,全部治愈出院。
3 护理体会
通过160例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我们体会到蓝光箱仪器性能的完好、家属的配合、良好的环境是治疗成功的前提,护理人员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对患儿的精心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仪器的维护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崔焱.儿科护理.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128.
[2] 陈百合.最新儿科护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89-93.
[3] 孙美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08-410.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红臀;应用价值
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时期常见护理并发症,多是由于尿布更换不勤引起,导致局部皮肤潮湿不透气,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时会可受到较大影响;病情较轻患者可出现皮肤潮红等现象,严重者可出现溃疡、糜烂。有研究报道显示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为14.1%,一直为新生儿病房及妇产科护理的棘手问题,因此在新生儿时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新生儿红臀的出现,提高其生理舒适度,减少护患纠纷有着重要作用。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2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2例新生儿,男51例,女41例,日龄≤7d新生儿47例,日龄>7d新生儿45例,住院时间2-9d,平均住院时间为(5.16±2.28)d,将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6例,两组新生儿性别、日龄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参考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每天进行1次沐浴,采用婴儿粉扑皮肤褶皱部位,肛周部涂上紫草油;间隔2h更换一次尿裤,新生儿每次大便后,采用温水洗干净,并涂上紫草油或凡士林软膏。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评估新生儿身体情况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高风险组新生儿,严格按照预警程序进行处理,并为患者制定个体性预防计划,对症护理为重点。将新生儿的姓名、床号等写在黑板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记录影响红臀发生相关因素,如奶粉、喂养方式。纸尿裤种类、患儿排便次数、是否接受蓝光治疗、粪便性质等,并对红臀发生的危险性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对计划进行修订;将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统计表递交给护理部门,并请求其指导。对于中度风险组新生儿,重点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病情进行判断。对于低度风险组新生儿,则做好预防措施,并针对发生危险因素的隐患进行护理。
1.3 观察方法
新生儿红臀可划分为为三个级别,Ⅰ度为部分皮肤潮红;Ⅱ度为局部皮肤潮红,皮疹向周围蔓延;Ⅲ度局部皮肤破损溃疡,且多合并真菌或细菌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46例新生儿,新生儿红臀11例(23.9%),Ⅰ度6例,Ⅱ度3例,Ⅲ度2例,观察组46例新生儿,新生儿红臀3例(6.5%),Ⅰ度1例,Ⅱ度1例,Ⅲ度1例,观察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关键词】 新生儿;表皮松解,大疱性;护理,预防感染
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临床有一个共同特征:皮肤脆性增加,轻微创伤后就发生水疱,因此称为机械性大疱疾患[1]。起病初期为麻疹样或多形性红斑样皮疹,常遍布全身。皮损处很快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松解,稍摩擦即剥脱。糜烂面大量渗液,易继发感染,常因并发败血症而死亡。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是减少死亡的关键[2]。治疗成功与否,护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广东省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7例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例为足月新生儿,日龄为2~14天,体重为3~3.5 kg,其中男5例,女2例(双胞胎)。出生时一般情况好,出生24 h后逐渐出现散在性红色疱疹,皮损从肢体远端开始,表现为淡红斑,随后发生水疱、大疱,逐渐发展到足背、四肢、背部、等处均见大小不等的水疱,数毫米至数厘米,以四肢末端肘关节多见,疱液清亮,表皮剥脱,创面鲜红。边缘糜烂,有淡黄色液体渗出。2例患儿发热,其中血培养阳性1例。大小便正常,X线胸片无异常,余无感染症状。 经抗感染、输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血浆及胃肠外静脉、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5例治愈,2例好转后家属签字出院。住院天数平均14天。
2 护理
2.1 做好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采取保护性隔离[3]将患儿安排正压单人层流病房,暴露于保暖台上,保暖台温度调至31 ℃~32 ℃,室内湿度以50%~60%为宜,室内温度22 ℃~24 ℃。患儿所用尿布、床单、包被、毛巾均要高压灭菌后使用。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严格无菌操作,各种护理集中进行,预防医源性感染。
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探视时间,探视人员必须严格洗手、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才能入室探视。
做好病情的观察和处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精神状态、吸吮能力、哭声情况等。如患儿出现发热、精神萎靡、嗜睡、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提示有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及时处理。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合理的抗生素及免疫支持治疗。
2.2 皮肤护理
2.2.1 破损及水疱皮肤的护理 对张力性水疱在严格消毒下应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尽液体,抽吸时要从水疱最下边缘进针。对于散在小疱,抽出液体后涂少许湿润烧伤膏即可。有临床报道湿润烧伤膏应用于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其优点是治愈率高,疗程短,预后瘢痕少[3]。我科应用聚维酮碘软膏于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创面护理,疗效显著。
对已破溃的创面,先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使用灭菌棉签在创面均匀涂1 mm聚维酮碘软膏消毒,予覆盖创面为宜,再予无菌棉垫包扎,对于颈、腹股沟、臀部、骶尾部不宜包扎的创伤,尽量给予暴露,渗出多时可于消毒后进行氧气吹干疗法,4~6次/d,20~30 min/次[4]。促使创面干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肤愈合,对臀骶尾创面尤要注意局部清洁护理。避免大小便污染。换药次数随病情而定,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随着渗液减少,逐渐延长间隔换药时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2.2 预防新的水疱及皮损的出现 患儿因疼痛影响较烦躁,肢体摩擦增多,导致干痂脱落或加剧皮损,影响皮肤愈合,因此,要减少患儿的哭闹,减少患儿皮肤的摩擦和刺激而引起的皮肤破损。主要护理措施有保持床单位平整、与患者接触的床单要柔软、患者使用柔软高压灭菌的布尿布;患者哭闹时要及时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如及时喂养及更换尿布,避免饥饿等因素引起的哭闹,必要时按医嘱使用镇静剂;此外用无菌消毒的柔软无菌棉垫抬高,分隔双腿,避免摩擦导致干痂脱落,露出鲜红糜烂面[5]。
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患儿对自己的抓伤,减少使用约束带。不可避免要使用的约束带应使用柔软和经灭菌消毒后的约束带,我们使用的是自制棉布的、易清洗消毒、方便使用和观察的约束带。在使用的过程中未出现因约束而导致的水疱和皮损。
减少各种护理治疗对皮肤的刺激。如静脉穿刺、静脉抽血、留置胃管时的刺激以及胶布的黏贴和去除。不可避免要使用胶布时使用透气性好、刺激性小、容易去除的胶布,去除胶布时先使用医用石蜡油,以减少对表皮的刺激。根据患者的需要,留置中心静脉避免反复的静脉穿刺。有2例患者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及留置。
加强翻身护理,q 2 h翻身一次,翻身时将患儿抱起,避免推、拉、拖等动作,防止损伤皮肤。
2.2.3 做好皮肤损害情况的观察 观察患儿有无新发水疱,口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认真观察皮肤的动态变化(如松弛性大疱是否向躯干及四肢发展,有否破损脱皮及范围、程度),特别是刚脱皮的创面,有无水肿、渗出、糜烂及循环不良情况,尤其是观察松解皮肤的破损处有无感染先兆(如松解皮肤潮湿或渗出多),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准确记录。
2.2.4 口腔护理 由于大剂量激素及抗生素的应用,易继发口腔真菌感染,我们则采用了 2%碳酸氢钠液口腔护理,2次/d,密切观察口腔黏膜情况,若发现有口腔感染或白色假膜予制霉菌素外涂及时汇报医生。
2.3 营养支持 患儿皮肤剥落,大疱渗液多,丢失大量蛋白质和体液,患儿病情长,抵抗力低,吸吮及消化力差,易致体液不足和低蛋白血症。应加强营养支持,口腔不能进食的使用胃管用注射器进行滴奶。饮食不能保证需要的患儿使用胃肠外营养。保证电解质平衡,予以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血浆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胃肠外营养即TPN),TPN组成包括氨基酸溶液、脂肪乳、葡萄糖液、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热量供应从低能量负荷开始,供应满足维持基础代谢,婴幼儿提供热量80~100 kcal/(kg·d),其中氨基酸、脂肪乳应用剂量为1.0~3 g/(kg·d)剩余热量由葡萄糖补充,并根据血气分析补充钙、钾、钠、镁等电解质,应用复合维生素及适当给予微量元素,保证营养全面供给,TPN输注可经周围静脉和经中心静脉进行。肠外营养使用期间,由于婴幼儿糖原异生功能差,糖原生成减少,血糖不稳定,应监测血糖水平,定时监测血脂,避免高脂血症的发生。
3 讨论
先天性大疱表皮松解症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皮肤结构蛋白的先天性缺陷使皮肤容易发生松解出现大疱。如果护理操作不注意,表皮剥脱暴露糜烂面则易继发感染,合并败血症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通过护理该患儿我们体会到保护创面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加强无菌操作对患儿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治疗护理得当,7例患儿未发生皮肤损害处感染,大面积皮损创面预后未留瘢痕。3例治愈出院,2例基本治愈由于经济原因提早出院。
参考文献
1 靳培英.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9):560-562.
2 石伟,黄勇,陈昌辉.新生儿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综合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5):93.
3 唐月璐.4例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患者化疗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8,23(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