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第1篇

一、导生制概念界定

由专业教师选择一些高年级较优秀的学生在上课前先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当小老师,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教给其他学生。导生要协助教师课前准备、实训教学、课后设备检查和登记等,是教师的小助手。

二、导生制的操作模式

1. 导生的选拔原则:

选拔方式:自荐加推荐

选拔对象:电子电工专业高二年级学生

导生数量:10人左右

学期初,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宣传发动,自愿加入学生需提交申请。教研组成立考察组,对所有写申请的学生的品德、表现、技能、成绩等诸方面进行认真调查和测评,综合评定,从中选拔出专业操作比较熟练的,表达能力较强的,为人热情大方、愿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优秀学生为导生,并发告家长书,征求家长意见。家长支持后由班主任签上推荐意见,最后报教务处领导审批。

2. 导生的培训形式。教研组骨干教师担任导生的导师、进行培训。具体工作: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让每位导生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提倡奉献精神,吃苦精神。二是重点抓基本功,抓“细节”。三是技能培养,导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导生集中指导,主要包括空课和晚自习时间。每一次训练内容导师都要精心准备,有项目、有任务、有要求、有考核、有评价。四是制定严格的导生管理制度,导生必须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导生管理制度》。五是在学习中锻炼导生的待人接物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导生谦恭礼让、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品质。

3. 导生制的具体实施过程。学生一旦被确认为导生后,将从原来班级中脱离出来,编入导生班,学校出资统一发工作服,统一佩戴导生证,配备专人当班主任负责早锻炼、早自习、午唱课的统一管理及思想教育,导师负责导生的技能培训和提高。导师按照计划为导生安排全天任务,合理分配协助教师上课的时间,强化技能训练的时间,补习专业理论的时间。

导生实行学分制管理,评优等方面有所倾斜。各级各类竞赛主要在导生中挑选参赛选手。由于时间安排紧凑、合理,有很多方面专门为导生考虑,因此受到导生欢迎。导生的工作干劲很足,学生都以进入导生队伍为荣,每年申请要求加入导生班的队伍都很庞大。

实训教学时主要由教师对主要教学内容面向全班同学主讲或演示,然后由导生分组指导,解答同学的疑问,而教师进行课堂整体调控,主要解决有共性的问题或导生回答不了的问题。每次实训课留出一定时间给导生和学生交流,并在各小组间营造竞争的气氛,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导生制的成效

1. 培养技能尖子。电子电工专业导生在导师、班主任、专业教师的共同管理下,在成就感的推动下,刻苦训练,培养一批技能尖子,为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选送了苗子,为地方经济输送技能型合格人才。

2. 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导生的言传身教,激励学习滞后的同学也能在这些“导生”的帮助下跟上教学进度,实现学习目标。

五、实施导生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师须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导生制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但是有可能个别教师因为导生参与,便过分依赖导生,步入“放羊式”教学的极端。教师应合理发挥主导作用。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项目教学 钳工技术 项目设计 项目实施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是备受职业学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完成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包括项目洽谈、报价、合同拟定、合同签署、生产组织、售后服务)的社会能力等方面。

一、中职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1.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没能考进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因此,一些学生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语文等课程普遍较差,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多属于“后进生”,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尊重及肯定,不少人内心很自卑。中考的失利使学生承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挫折感使他们渐渐失去自信,认为自己笨。

2.缺乏学习主动性。由于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进入中职阶段后,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经常性的学习困难,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更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同时,中职生普遍意志力较弱,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或放弃。

3.缺乏自信心。中职生大都认为自己不行,在严重缺乏自信的情况下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这样的心态,何谈学习积极性。

4.希望证明自己。正是由于感到在学习方面落后很多中学同学,在新的学习领域和环境中想有所表现,证明自己在某些方面也很强。但在新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要求和方式仍和中学时相似,因此再次遇到学习障碍进入恶性循环,更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中职学校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不会有很大改变,原有的学科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建立理论系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与中学相似的学科式教学方法就必须做出改变。

1.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就钳工技术的教学目的来说,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钳工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钳工技能。

2.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钳工工作有以下特点:

(1)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

(2)钳工工具简单,操作灵活,可以完成用机械加工不方便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因此,尽管钳工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也高,但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钳工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种。

(3)钳工的工作任务钳工的工作范围很广。主要有画线、加工零件、装配、设备维修和创新技术。

(4)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画线、錾削(凿削)、锯割、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和套丝、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等。不论哪种钳工,首先都应掌握好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再根据分工不同进一步学习掌握好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是将中职学生的特点与钳工工作的特点相结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况下把钳工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提高学生的钳技能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只是暂时学会,非常容易遗忘,且很难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会的知识使人记忆深刻,并灵活应用。因此,“做中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牢固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应用“做中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就必须在“做中教”,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将职业教育的目的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

三、钳工实训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对于钳工技术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学过程中“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思想。项目教学中项目的选择、实施、评价是很重要的环节,做好这几个环节是项目教学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1.钳工项目的设计。通过企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钳工工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调研和分析设计或选择既能满足职业能力训练的要求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项目。

在企业调研中对钳工典型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并明确初、中级钳工的典型职业能力。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包括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一线工人技师或班组长、同行教学专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所选项目既贴近生产实际又结合学生特点,顺利达到教学目的。因此,钳工技术的教学项目既来源于生产实践又能适应教学要求。

2.钳工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过程就是一个工作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项目实施的引导者和项目验收者。在项目实施中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通过小组的讨论分解项目工作过程,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老师和其他同学阐述本组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接受来自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进行调整和修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监督实施过程,使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应用专业知识。项目实施过程分解如下:

综合项目需要将其分解为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要按项目实施过程的要求实施。

3.项目评价。项目的评价是对项目完成质量的总体评价,钳工项目是以技术图纸呈现,技术图纸中的技术要求是评价的依据,对每个技术指标都要进行检验。除了图纸中的技术要求外,还要对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评价。

4.项目的总结。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项目的成功、效果及取得的教训进行的分析、连同这些信息的记录在学生的总结报告中以备下一个项目中利用。但是,一些学生往往认为既然项目已结束甚至是成功地结束了,项目总结就似乎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急于紧张地投入下一个项目中。总结的意义在于判别结果和我们预想的是否一致,以便调整今后做项目计划的方法,为以后的项目工作打基础。能力的提高往往不但是从成功的经验中来的,更多的是从失败的教训中来的。

四、教师的培训

项目教学更强调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既是理论教学的“讲师”又是实践教学的“技师、工程师、师傅”,即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的“双师型”教师。在项目教学中尽管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但只有教师把握住项目实施的核心,才能真正达到项目教学效果。现阶段各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从学校制度上、实际工作中都十分重视,如每年都派老师去德国学习,参加“中德合作”培训班,外出交流学习,去高职院校学习深造,教师每2年下企业实习2个月等,抓住各类培训机会培养“双师型”教师。这些为实施项目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项目教学中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使学生在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中掌握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第3篇

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八五”时期和今后十年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它对于进一步克服现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弊端,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试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有关政策规定,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意总结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项工作。

关于积极稳妥地开展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工作的报告

                                        全文

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建议》提出的“逐步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的精神以及劳动部的统一部署,今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与省有关部门共同审查、确定30户企业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现就我省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试行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目的,是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弊端,通过改革现行等级工资制,建立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把职工的劳动报酬与本人劳动的诸要素(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责任、劳动条件)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革的重点是改造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内在活力。

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一)要积极稳妥、严格按照试点条件和工作程序办事,切忌一哄而起,草率行事。

(二)要扎扎实实做好岗位劳动测评和技能考核等基础工作。通过科学测评和量化分析,合理确定不同岗位职工的劳动差别,为按劳分配提供直接依据。

(三)要抓好综合配套改革,把工资改革同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保险福利制度改革衔接起来,保证新工资制度正常运行。

(四)要妥善处理企业内部一线和二、三线人员,领导和一般职工,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工资关系,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减少震动,实现平稳过渡。

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基本内容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加强宏观调控为前提,以职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环境)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并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它是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主体和基础。

岗位技能工资制主要由岗位劳动评价体系,岗位技能工资标准体系以及动态管理体系三部分构成。

(一)岗位劳动评价体系岗位技能工资制主要是通过对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四个基本劳动要素的科学测评以及技能考核,合理评价和区分不同岗位的规范劳动差别,并作为确定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依据。

岗位劳动评价体系由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各项指标的权数比重、评价方法等子系统组成。

(二)岗位技能工资标准体系技能工资是根据不同岗位、职位、职务对职工劳动技能的要求和职工实际具备的技能水平而确定的工资。

岗位(职务)工资是根据职工所在岗位或所任职务、所在职位的劳动责任轻重、劳动强度大小、劳动条件好差而确定的工资。

在上述两个基本工资单元之外,企业可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和实际需要,设置辅助工资单元。

(三)岗位技能工资制动态管理体系岗位技能工资制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与地区、行业、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通过建立和完善正常的运行机制来保持某内在的活力。要结合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有计划地逐步调整职工收入结构。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辅以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要建立正常考核增资制度。允许企业在规定提取的基本工资总额内,给考试考核合格的职工增加工资,把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结合起来。今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物价变动,以及企业技术进步、劳动条件改善、职工素质的普遍提高,应适时调整岗位技能工资水平,或调整劳动要素及其相对应的工资单元比重。

三、试点工作安排

试点工作拟采取典型引导,逐步推开的方式进行。首先是抓好马钢公司等5户试点企业,通过总结经验,再指导其他25户试点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具体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展岗位测评和技能考核。首先是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重点放在业务骨干的培训上;第二是制订测评、考核方案,进行岗位测试、实测及技能考核,重点是实测和考核;第三是综合评价,确定岗位档次;第四是由省、地(市)劳动部门分别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测评和考核结果评估验收,验收合格的企业可转入下一阶段。省里直接抓的5个试点企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在今年九、十月间结束。其他试点企业的测评考核,由地(市)劳动部门具体安排。

第二阶段将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主要任务是完成由现行等级工资制向岗位技能工资制的过渡和转换,同时建立调控及正常运行机制。

四、有关配套改革问题

试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企业,一律实行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的养老保险办法。职工个人暂按基本工资的2%缴纳个人养老保险费。并改革职工离退休金的计发办法,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同时,还要相应进行其他方面和劳动人事制度、培训考核制度的配套改革。

五、改革试点组织实施问题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74

为了能更好的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中职学校对于中职生的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并且要加快落实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改革的步伐,促进中职学校的电子电工专业达到更适应于社会发展的要求。

1中职生的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改革

1.1学校明确教学目标,培养专业性较高的人才

中职学校要明确本学校所培养人才的层次、规格以及所能适应的就业岗位,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在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后,要积极促进本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让本专业的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以及该目标行业上岗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要贯彻落实“就业为主要导向,能力为重要本位”的教学办学理念,让所设置的课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及符合终身学习的社会大背景。就电子电工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可以分为几个大的模块进行重点发展。

1.1.1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对于该专业的文化课以及本专业所应该了解的专业技能基础的学习,把理论知识学扎实以后,才能更好的以电子电工的岗位特征对学生进行重点培训。

1.1.2学生个性化发展

就是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专业技能的能力以及自己对于未来的求职意向进行自主选择,加强对于自己目标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提高求职能力,促进自身的就业。

1.2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团队化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少不了教师的辛勤付出,因此教师与教师之间就要加强进行学术的交流,借此促进学术得到提升,促进团队化发展新形势的快速形成。团队化发展的师资力量,有利于促进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紧密,能有效的避免以往的教师与教师之间联系不足或是各自为战的现象出现,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与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学习得到整体的优化。例如:学校要多组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师学术交流,通过不同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知道自己哪里的不足,尤其是电子电工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老师更应该交流,把自己觉得好的经验传递给其他老师,共同促进学生能力进步。学生也要提高自己学习的信心,把电子电工专业的学习当作一种学习兴趣来面对。

1.3促进专业课程的系统化

学校对于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涵盖的知识太多,把众多的课程都放在仅有的学习课时中,再加上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以及素质课程的教育,致使教学课时又减少了不少。这门课程更多注重的是对于实践技能的学习,因而学校所设置的教学计划很难得到实施,所以,只能通过削减理论知识的学时来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或者是通过压缩学习每一项专业技能的学习时间来弥补,有时甚至会占用学生更多的课下时间。这就加重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减少了其自主学习的时间,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两者都得不到合适的兼顾。然而对于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紧密的逻辑联系,没有达到连贯的共识,因此对于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例如:学校应该将电子电工专业的课时的安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课学习,另一部分为实践活动。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以后在实践活动课上进行练习,以此来保证学生所学的内容能够很好的被学生吸收。这样一来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地教授本专业必需要了解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

1.4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训练的合理分配

在我国很多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的是对于专业技能的训练,这也是对未来工作能力的培训。但是重实践而轻理论的做法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了。因此在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时,也要对学生专业理论课程的教授进行重视,避免出现实际教学与实践技能的运用脱节的现象,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运用得到更加有效的结合。

2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具体实践

2.1开展校企合作

目前我国的中职类院校中电子电工专业的设置也越来越多,很多高等院校会选择与富士康等电子产品公司合作,院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可以去参加富士康等一类电子产品公司的实践工作,提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运用到工作中,并从实践中认识到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进而在返校后进行再一步的学习。学校也可与合作的企业签订合约:本专业的学生如果在实习期间表现较好,就可以有留在合作公司工作的机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就业平台。

2.2开设自主创业课程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创业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特别是学习电子电工专业的男生相对于较多,对创业充满着激情,目前也有很多学校开设此方面的课程来满足学生对于创业方面的需求,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喜欢的着重c,着重开始学习并通过具体的实践着重掌握自己所要运用在创业工作中的内容,这样能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专业的学习兴趣。总的来讲,无论是进行创业还是在校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电子电工专业都是要进行系统而又严肃的学习,因为我们身边所用的电子设备,如洗衣机、电视机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3结束语

就当前这个社会环境下,电子电工专业对促进我们国家的电子行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在使用电子产品,所以,对于电子电工专业的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是极其有必要的。政府也要加大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培养与支持力度,教育部门也要对每一个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更好的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也要树立很好的学习心态以及扭转自己对于本专业的错误认知,以此保障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成为一个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亓晓燕.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神州(下旬刊),2013,(8):122.

电工专业知识技能范文第5篇

一、中职《电工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

中职《电工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要与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文件为指导思想,通过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实践,来建立一个有着先进教学思想和优秀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建立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目标在于重点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完善对学生基本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电工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精品课程《电工基础》的教师应该是一支有着先进教育理念的、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及优秀的实践能力的教师,所以中职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多学习多实习,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去进行学历考试和技能考试去提高。同时为教师搭建实践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把教师送到企业去进修,提高实践能力,最后成为双师型教师。

(1)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注重对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和完善,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重点进行重新的设计,教学的目标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具体的实践能力上。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多层次和开放系的实践教学,整个设计要遵循从基础到综合,帮助学生从根本上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