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1篇

一、具备打造“水产强镇”的基础条件

(一)自然条件优厚适宜。地处两省三县市结合部,平均海拔高度30米,水资源丰富,适宜水产养殖水域面积达3万多亩;交通便利、贸易交往频繁,水产品内外流通活跃。

(二)规模养殖渐成气候。近年来,本着宜农则农、宜渔则渔的方针,加大水产开发养殖力度,全镇水产养殖呈现出以栗树村、曾口村、肖家咀村、上升村、新堤村为主的万亩小龙虾野生寄养板块和以为中心的“一场五村”(曾口、上升、新堤、永兴垸、肖家咀)2万亩高产优质水产板块。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原则,采取互换、租赁、承包、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集并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全镇顺利流转土地9638亩,实现水产连片开发7390亩。

(三)养殖产量逐年攀升。四大家鱼、小龙虾、黄颡鱼和甲鱼等水产品种正逐年发展壮大。年,全镇水产养殖面积18210亩,水产品产量10092吨,渔业产值9782万元,居全县第三位;2009年,水产养殖面积22510亩,水产品产量将达12475吨,预计渔业产值1.12亿元。

(四)水产市场日益活跃。年全镇居民消费水产品达0.2万吨左右,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50公斤。水产品在满足本镇居民消费的同时,主要销往湖南怀化、澧县和县内周边乡镇,市场需求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打造“水产强镇”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全镇20143亩精养鱼池,普遍存在鱼池淤塞、池埂崩塌等问题,保水深度仅有1.5米左右,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同时,全镇70%的鱼池水电路不通,鱼池护坡率不到10%;“三机”(抽水机、增氧机、投饵机)配套率虽达100%,但发电机配套率不到15%;鱼鳖混养以及小龙虾野生寄养的防逃设施简陋。

(二)水产养殖投入不足。一方面,资金保障乏力。近年来,全镇共投入2000多万元开挖鱼池,大部分资金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渔农购买饲料、肥料等生产资料资金十分短缺。另一方面,水产养殖技术支撑不够。全镇22510亩养殖水面,仅有水产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苗种繁育、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等滞后于生产发展,养殖品种老化,产品的质量和整体档次偏低。

(三)专业合作社功能不全。镇内虽然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产品生产体系、科技支持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大部分渔农还游离于组织之外,合作社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渔业保护意识不强。部分养殖户环境意识淡薄,养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农业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水产养殖自身污染,严重影响了渔业健康发展。合子垸村农户彭盛基,养殖小龙虾150亩。去年6月底,由于相邻的中稻田里打了除草剂,一场大雨过后,残留的除草剂顺着雨水流进了彭盛基的稻田,造成该农户8000斤小龙虾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4万元。

三、打造“水产强镇”要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要增加发展投入,改善发展环境。一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项目争取和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加大疏挖围湖排灌渠道、开挖中心沟渠、畅通鱼池连接道路、完善用电设施等建设投入,提高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同时,积极鼓励养殖户采取联合出资等方式,改善池塘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能力。二是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围绕水产养殖内部结构调整和培育支柱产业,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各级农业开发项目资金。加大水产养殖招商引资力度,以鲜明的特色、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投入。在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支农信贷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向水产养殖发展。三是加大科技投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大对养殖户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力度,提高农户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养殖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单位产出效益。同时,学习外地先进养殖技术,培养水产养殖能手,以点带片,提升全镇水产科技服务水平。

(二)要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是发展水产养殖区模式。围绕市场和加工企业的需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推广“规模饲养、统一管理”的水产养殖区建设模式,实现“小规模、大群体”的辐射带动效应。重点发展周边水产养殖区,形成片带,逐步实现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养殖转变。二是优化养殖品种结构。重点加大名特优养殖品种的养殖规模,大力发展虾稻连作、鱼鳖混养、网箱养鳝、“18821”模式、青鱼专养、桂花鱼专养等高产高效养殖,培植水产养殖示范户,做好相关技术推广服务,提高水产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促进水产养殖户增收。三是壮大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扶持、发展合作社,引导养殖户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产品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对现有的特种水产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引导和支持力度,增强合作社的竞争能力。四是拓宽水产品销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市场需求,主动与渔场加工企业建立产销关系,发展“订单养殖”,拓宽市场销路。充分利用各级农产品展销会,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全镇优质养殖品的知名度。坚持突出环境特色、品牌特色、绿色农产品特色,加快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基地建设步伐,积极申请注册品牌商标,创建水产名牌。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池塘养殖;底排污技术;特点;四川安岳

中图分类号 S9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46-02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绿色、环保食品逐步成为人们重要的市场需求。而渔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养殖水体水质恶化、鱼病频发、饲料转化率低、产量下降、质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乃至丧失养殖功能、影响水产质量安全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因此,建立环保、高效健康的养殖模式是现代渔业的发展趋势。池塘养殖底排污关键技术的应用在治理水产养殖污染和修复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全面提升安岳县现代渔业养殖技术水平,重点打造一批典型示范户,带动全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安岳县水产渔政局多次与通威技术中心设施渔业研究所、重庆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就池塘养殖底排污技术示范进行了沟通交流,开展技术合作,通过实地筛选,确定了22个示范点,确立了以安岳县华林、柜之堰、昌举3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打造样板,取得了显著成效。

1 主要技术内容

1.1 池塘平移法底排污水自溢系统

平移法底排污水自溢系统,是指在养殖池底安装排污设施,其排污设施包括在养殖池底具0.7%~2.0%的坡度,然后在塘底的最低处设置2~5个排污口,在排污口设置拦鱼网,池塘主体通过池底的排污口与排污管道系统连通,然后在养殖池内、外设置固液分离池,排污管的出水口端与固液分离池底部连通,固液分离池底部设置有“碗口型”的移污插管口,固液分离池上部设置有污水上清液排水管,污水上清液排水管通过管道与人工湿地连通[1-2]。池塘排污系统可以留住上层溶氧高的水体,排出底层养殖沉积物和污水,达到自动清淤效果,为鱼类创造良好生长环境,为农户实现持续健康养殖,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打下基础。

1.2 养殖沉积物综合利用

固液分离池收集的养殖沉积有机物用来种植瓜果蔬菜,上清液滴灌湿地种植的水生经济植物,多余的水排入人工湿地,养殖滤食性鱼类和种植水生蔬菜、花卉等。

1.3 生态养殖池塘配套人工湿地鱼菜共生技术

在底排污池塘配套人工湿地,湿地中鱼菜共生。人工湿地面积为养殖池塘的5%~10%,种植水生蔬菜、花卉的浮床面积为人工湿地面积的10%~30%,吸收水体中营养盐类和二氧化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起到生物碳汇的作用。浮床内养殖泥鳅、黄鳝等进行鱼菜共生立体种养模式,结合无土栽培蔬菜技术,选择适宜水生蔬菜(空心菜)、花卉(睡莲)品种,并在养殖过程中对水体进行理化指标检测以及浮游生物动态变化监测。

2 技术特点

2.1 技术水平位居国内前列

在底排污池塘不仅建立了生态、高效、持续的现代水产养殖体系,还为该技术配套研制先进的环保技术与装备,颠覆常规养殖方式,达到池塘水域利用的最大化。

2.2 环保设施工程化

创新设计池塘养鱼集中式底排污工程施工图,实现环保渔业设施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工程化。

2.3 科学的运行模式

配套组装池塘底排污等环保工程自溢系统,定期排出底层50%以上污染物,通过自然固液分离,达到池塘自动清淤,沉淀物作为农作物有机肥,上清液通过鱼菜共生、湿地生物净化,达到渔业水质标准,100%循环利用,养殖废水零排放,有效防治面源污染。

2.4 创立池塘“八字”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

修改传统养殖中的条件限制,加入新的科学理念,创立“水、种、料、防、分、管、机、质”的池塘新“八字”生态环保养殖模式。“水”,即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种”,即当年繁殖的优质黄颡鱼苗种;“料”,即正确使用饲料及投喂;“防”,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分”,即防止大鱼吃小鱼,使鱼苗苗种规格整齐;“管”,即实施养殖过程的科学管理、智能化管理;“机”,即配套安装增氧机、投饵机、鱼粪回收机、充气抬网捕鱼机以及建平移法自溢底排污水系统等;“质”,即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从而保障水产养殖生态良性发展[3-4]。

3 示范效果

安岳县所建成的22个示范点,池塘通过底排污技术改造后,一是病害明显减少,二是平均单产提高5 250 kg/hm2以上,三是利润显著提高。安岳县华林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面积5.33 hm2,2014年实现平均利润7.35万元/hm2(有流水),2015年实现平均利润7.65万元/hm2,分别比原来提高96%、104%。安岳县柜子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面积10 hm2,2014年实现平均利润5.4万元/hm2(有流水),2015年实现平均利润5.85万元/hm2,分别比原来提高 80%、95%。安岳县昌举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面积8.00 hm2,2014年实现平均利润3.9万元/hm2(有流水),2015年实现平均利润4.65万元/hm2,分别比原来提高73%、106.7%。

4 结语

池塘养殖污染防治集成技术,突破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的技术难题,将池塘养殖底部沉积物和污水经固液分离、人工湿地、鱼菜共生等物理、生物技术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实现养殖水体持续良性生态循环。提出了生态、环保效益经济的全新科学养殖模式,为控制水产养殖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提高了水域的生物生产力和安全性,实现再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养殖水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持续产出质量安全的绿色水产品。

5 参考文献

[1] 孙栋,陈有光,段登选,等.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曝气释放器养殖效果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6-41.

[2] 程果锋,吴宗凡,顾兆俊,等.组合跑道式养殖池系统设计及水力学特征[J].渔业现代化,2015(1):6-10.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3篇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与共识

(一)水产站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指导和农村经济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水产站紧紧围绕“做强近海渔业”的主题,扎实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有养殖水面10.2万亩,渔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淡水渔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优势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全县有养殖水面10.2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80013亩,已经被省海洋渔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为我县发展无公害渔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全县有渔药经营业户41家,这两年执法监管很严,41家渔药经营业户基本都能做到守法经营。

3全县有渔用饲料加工业户79个,其中饲料厂17家。目前调查摸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全面监管奠定了基础。

4在水产技术研究方面,我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市雨浓鱼类研究所合作,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和省海洋科学计划课题1项,自立课题2项,编订完成省市水产地方标准9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发表论著1册。

5在新技术技术推广方面先后推广了高效低污染水产配合饲料5万吨,直接经济效益1200万元,社会效益1亿元;推广了菌藻修复水产养殖环境新技术,示范10000亩,为发展我县有机绿色渔业提供了技术和经验支撑;推广了养殖池塘老水再利用技术,示范水面10000亩。节约用电750000千瓦时,节约地下水资源2000万立方米,综合经济效益650万元,社会效益超亿元。

6水产病害防治方面,以水生动物防疫站和沈阳是雨浓鱼类营养病害研究所为中心辐射全县渔区40家病害防治网络,每年平均处置病害上万例,并在全县推广了框鲤、草鱼和黄颡鱼的主要病害防控技术,大大减少了病害发生。7在苗种检疫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我站实施了抽检监督,在今年全省抽检的3组样品中检测均为合格。

8在水产品安全执法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巡回安全检查30000多亩,在国家商品鱼抽检中呋喃类、孔雀石绿和氯霉素均为检出。

9在水产技术培训与服务方面,我们对养殖者开展了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对与要经营业户进行了法规培训。我站还组建了“沈阳近海渔业网”和“北方水产病害防治资讯”两个技术服务平台,开设了水产养殖技术、病害防治、营养与饲料等20多个栏目,还开辟了专家远程诊断咨询系统,方便了水产养殖者的技术咨询与病害诊断。

(二)领导班子形成的共识

通过学习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分析检查并结合工作实际,我站领导班子达成如下几点共识: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没有科学的创新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二是加大对养殖者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是获得无公害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三是实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们水产技术推广人和管理人的工作核心;四是实现渔业生产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使我们水产推广人的最终目标。

(一)存在的问题

1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偌大的8万亩生产基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除投入品如渔药、饲料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外,应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采取得力的监管措施。

2新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还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强跟进。

3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需要加强,因为它是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的基础性工作。

4苗种检疫工作有待于加强,苗种是养殖的基础,苗种的质量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和收益,也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5饲料加工户和渔药经营户的原料进货来源和渠道需要进一步监管,应建立投入品的可追溯制,便于查清隐患根源和避免隐患。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是政策、机制、人力跟不上发展需求。有些事情是主观想到各观做不到。比如我县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8万亩,饲料加工业户79家,渔药经营业户41家,有2000多个养殖单位,从业人员上万人,仅靠几个人去监管是力不从心的,主要是监管体系建设不到位,县乡监管机制设置不顺畅。招人又没有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乡镇、村的机构设置不对应,我们有协调不了也管不了。

2主观原因是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跟不上发展要求,有时一想就这几个人,经费不足,人力孤单,管道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没有从措施和办法上下功夫,缺乏创新思维和得力措施。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加大对渔业投入品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具体措施是:针对养殖单位和养殖者印发池塘生产日志和产地证明,对水产良种场印发苗种繁育记录手册和产地证明,要求他们严格记录生产过程管理记录,定期抽查和检查,对水产良种场还要实施定期苗种检疫,实施生产过程控制和可追溯制;针对饲料加工业户和渔药经营业户印发进货销货记录表,要求他们记录原料来源和进货渠道,记录销售对象,定期抽查检验,控制货源与去向。

2、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驯化、试验与示范工作。引进新品种,尤其是濒危的一些土著养殖品种,这些品种往往天然产量接近枯竭,市场需求价格高,如果试验成功,一方面保护了品种增值,一方面一旦形成规模化生产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大力推进优势养殖品种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养殖进程。推进无公害、有机和绿色水产品养殖,大力倡导生态养殖模式。

4、大力推广生物工程菌修复池塘养殖环境新技术和养殖池塘老水再利用技术。对构建生态良好,环境优良的水产养殖环境具有生态战略意义。

5,加大对水产养殖生产者的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

殖者的生产技术素质,对生产增效农民增收和水产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未来三年工作目标

1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优势养殖品种HACCP管理示范基地三个。(黄颡鱼、框鲤、草鱼个1个,每个300亩-500亩)。

2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省级健康养殖示范

基地5个,每个300亩-500亩。

3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化生产基地3个,面积800亩以上。

4技术指导和支持建设有机和绿色商品鱼生产基地一个,面积1000亩以上。

5引进乌苏里拟鲿新品种繁育、驯化养殖,形成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1个,辐射周边区县面积10万亩,助弄增收一亿元人民币。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4篇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第八批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的通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省第十四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通知》,现代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被列为国家第八批、省第十四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为确保示范项目的顺利推进,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集成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全市农业生产(加工)区,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优质品牌,提升农业标准化覆盖率,提高农业综合标准化水平。

二、示范区域

核心示范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基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渔业产业园,辐射区为古里、梅李、辛庄、碧溪、海虞、支塘等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三、起止年限

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

四、预期目标

1.面积:项目实施后至2016年在全市累计推广应用“常优系列”和“常农粳系列”优质粳稻新品种50万亩;在董浜镇建立特色蔬菜产业园区3万亩;在沙家浜镇建立特色水产产业园区1.2万亩。

2.产量:项目实施后至2016年,全市优质水稻总产量达12.7万吨;全市无公害蔬菜总产量达11万吨;全市无公害水产品总产量达8500吨。

3.质量:核心区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食品以上质量标准,部分达到绿色食品质量标准,辐射区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4.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水稻亩均增加效益100元以上,累计增收5000万元;蔬菜亩均增加效益200元以上,累计增收3120万元;水产亩均增加效益300元以上,累计增收1080万元。

5.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可带动我市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吸引并培养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推动我市农业自主创新,解决农业科技发展瓶颈问题,孵化、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市粮食、蔬菜、水产整体向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实施步骤

1.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工作组,落实示范区域,和有关单位签订示范项目责任书。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技术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相关工作任务,积极稳妥开展工作。

2.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推广应用“常优系列”和“常农粳系列”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应用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形成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种植;制定相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3个。利用育苗大棚统一培育种苗,推广防虫网室栽培和黄板诱杀等病虫害综防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农药使用;推广节水灌溉,采用喷滴灌技术;制定相关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3-4个。建设标准化养殖池、引进优质水产品种,推广应用优质高效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等,制定优质高效水产养殖技术规程2-3个。

3.2016年1月~2016年6月,做好项目总结、资料整理及申请验收工作,提供全套考核验收资料。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府办、质监局、农委、财政局、科技局、环保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虞山镇、董浜镇、沙家浜镇等单位相关领导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确保资金、科技、人员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由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分管领导任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项目实施。

3.成立项目技术工作组:项目实施单位配备水稻生产加工,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病虫防治、检测等技术人员25名,其中高级农艺师15人,由市农委负责技术指导与推广;各相关镇人民政府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用地、环境保护等组织协调工作。项目管理实行目标负责制,任务分配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4.示范镇、示范基地和有关部门分别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工作联络员,市与镇、镇与示范基地分别签订任务责任书。

(二)完善技术措施

1.组织制定和实施标准:组织制定适合本地生产的水稻、蔬菜、水产各项操作规程。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GB8371-2009《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GB9137-19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最高允许浓度》、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评价要求》、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2-2013《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755-2013《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T847-2004《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1054-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等。

2.每个示范点建立相关产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统一生产资料使用,统一技术、统一管理,建立详尽的生产销售台帐记录,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相关镇负责做好服务指导及监督管理工作。

3.监督检查:项目实施单位会同有关职能部门一起做好环境质量检测和投入品把关工作。

(三)落实经费保障

为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项目实施结束通过验收后,市财政对各示范区核心基地和辐射区相关基地给予适当以奖代补的工作经费补助。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5篇

1.1积极实施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实施各级农业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项目481项,投入研发资金2.5亿元。分别实施了“大安百万只狐貉养殖”、“洮南无公害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产品精深加工”、“镇赉百万亩盐碱地优质高产绿色水稻产业基地建设”、“洮北区肉羊集约化生态养殖示范及产品深加工”4项国家富民县项目,共投入项目资金63208万元。目前,这几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均进展顺利。项目实施以来,“镇赉百万亩盐碱地优质高产绿色水稻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实现新增稻米加工量20万吨,新增产值2.7亿元,本级财政增收7625万元;“大安百万只狐貉养殖”直接参与项目农民人均收入达25000元,产业总产值增加1亿元;“洮南无公害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产品精深加工”参与项目椒农人均累计增收1416元,项目企业实现产值3.6亿元,项目带动从业人员12万人。这些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为我市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4年,全市五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县考核,洮南市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称号。

1.2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产业基地(园区)建设

全市培育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基地、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基地和1个省级湿地院士工作站。按照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市科技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启动区10个,分别是洮北区红塔“雪寒”韭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洮北区食用菌高效栽培科技示范园区,镇赉县嘎什根乡水稻农业科技园区,镇赉县哈吐气乡特色农业科技园区,洮南市洮府乡杂粮杂豆农业科技园区,洮南市辣椒农业科技园区,通榆县鸿兴镇奶牛示范园区,通榆县什花道牧业示范园区,大安市百万只狐貉貂养殖农业示范科技园区,大安市棚膜经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正在进入新的良性发展轨道,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导向性工程,对现代农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1.3注重农业科技成果实施和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白城燕麦、白城绿豆、油葵等8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30余个农业新品种通过省审定。建设了吉林省西部林木品种创新中心,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蒙桑基因库,成功选育出了向海桑1号;向日葵育种技术及生物技术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玉米、蓖麻、杂粮杂豆的育种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育成的裸燕麦优良新品种、休眠燕麦优良新品种和一年两季双熟的极早熟燕麦优良新品种(系),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种植面积在白城及周边地区迅速扩大;育成的“白葵6号”等优良向日葵新品种、“白粳1号”等水稻新品种、“白蓖号”蓖麻新品种、“白杂号”高粱新品种和“白绿号”系列绿豆新品种也受到农民普遍欢迎,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品种的改良,产品品质的全面提高,也使我市成为了全国绿豆、红小豆主要出口基地,出口份额占全国总出口量的30%~40%。桑蚕、白刺、燕麦等成果的取得,为我市以百万亩瀚海桑田、白刺、山杏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生态产业化工程,解决了主要品种问题。

2白城市农业科技发展下步工作思路

在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的新形势下,白城市将以促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宗旨,发挥优势谋划发展出路,加快科技成果传递引导地方农业进步。

2.1继续加快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

围绕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以推广新品种、普及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努力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型现代农业。围绕全市百万亩水田开发建设,抓好吉林省西部盐碱稻区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滴灌节水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研究,超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研究;围绕提升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抓好优质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选育、早熟陆地棉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甘草的育苗及栽培技术及有效成份提取的研究,大田一年两熟的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围绕加快发展畜牧业,抓好建设绿色无公害牧业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围绕荒漠化治理,抓好利用脱硫废渣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耐盐碱乡土树种、草地裸碱斑生态修复、吉林省西部沙碱地苜蓿人工草场和利用甘草种植防风固沙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技术研究。重点抓好农村星火学校、专家大院、科技示范园区等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

2.2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平台建设力度

抓好以科技成果应用和典型示范为重点的绿色高产优质稻米基地、燕麦、奶牛高效养殖、棉花新品种、甘草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大田一季双熟品种、绒山羊高效养殖、沼气应用等农牧业高效技术试验示范园区建设,搞好园区规划、品种选育和园区管理,提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能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打造高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以市农科院、林科院、畜牧院、农机院、水产所为主体,打造现代农业、生态林业、绿色牧业、农机装备和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对接协作平台,发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紧密型技术合作,重点开展学科前沿技术、高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对接活动。计划到“十三五”期末,新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20家,农林牧水产业科技示范园区(试范场)建设达到5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绿色无公害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

2.3积极实施科技农业推进工程,着力提升农业技术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