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

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

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护理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法 考核方法

在2010年1月,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发出了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通知,旨在通过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活动,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面对新的护理理念,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教育工作者目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一直从事护理教学工作,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教学作思考。

1 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1.1教师理念的更新

随着现代新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10年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临床护理工作的理念、模式和方法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变革。这对于学校护理教学来说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的矛盾差距越发突出。要想缩短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首先理念的更新是首要的。因此我校认真学习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及《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等相关文件,并邀请市卫生局的领导及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加深护理教师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认识,深入了解其内涵和实践的意义。切实转变传统护理教学中“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把“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融入护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

1.2护理教师定期到医院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双师型教师

目前,中职学校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招生火爆,规模扩大迅速,教师队伍编制不足,大多数中职卫校的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加上有些学校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专职护理教师到临床实践的机会较少,缺乏临床经验,对临床护理新知识、新技能及新近护理服务理念也相对陌生。

所以,为了培养适用型护理人才,学校要建立起“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双师型”护理教师。学校要创造条件分批选派护理骨干教师到临床进修学习,参加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随时把握临床一线的动态信息,对临床发生的哪些变化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学校也聘请有经验的一线护理专家担任专业课教师,使临床护理教育与护理学科发展相适应。

1.3护生理念的更新

在基础护理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生活护理的内容如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口腔护理等这些操作不够重视,持消极懈怠的态度,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态度不够认真,而更偏向于治疗性的内容如打针、发药、给氧等项目,这与马晓伟副部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题“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相违背,不利于护生的发展。故把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护理观,提高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认识作为护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护生认真学习《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使护生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做好基础护理是全面了解患者、观察病情的重要手段;做好基础护理是落实整体护理的切入点;做好基础护理是促进医患和谐的重要途径。

2 优化教学内容

2.1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护理教学中引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选择教学内容更新较快,并与临床护理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教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新知识与新技术进行拓展,使学校教学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改变以往偏重治疗性内容讲授练习的情况,同时注重生活护理内容的讲授和练习。采用案例导入教学内容,对很教材知识点进行优化整合,使之更贴近临床护理。

2.2教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应由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学生参与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护理技能实训课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设临床情境,依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进行操作前评估、计划、实施、操作后评价,在整个模拟工作过程中,“护士”运用所学的人际沟通及护理心理学等知识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操作中,实现“护士”与“病人”的共同参与,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夯实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3 改进教学方法

在护理教学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并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工作,即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注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接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实训课实行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在实训过程中注重护生形体、人文关怀意识、沟通技巧、职业礼仪及健康宣教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生活护理技能的训练、加强护生法律知识的学习、整体护理模式的渗透、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活动中渗透。

4 改进考核方法

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并重视技能考核,在技能考核时多为学生创设与临床工作接近的操作情境,将护理技能提高到与临床工作接近的标准,使学生的技能能适应临床要求。同时,将护理礼仪、护患沟通及护理伦理等人文素养的内容增加到考核中,在操作中为学生制造一些突发状况,考查学生临床应变及沟通交流能力,以在临床能够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总之,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提出与发展,对护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必须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护理教学的全过程,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考核方法,培养护生形成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才能培养出能适应当代护理模式的优秀应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门诊护理工作;效果

一般医院门诊都是接诊病情较轻的患者。根据门诊就诊者的病情、需要处理的迫切程度以及健康情况,分为一般门诊、保健门诊、急诊门诊三种。门诊作为医院最基础的科室,进入门诊的患者数量多、伤口类型复杂,门诊护理人员往往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加上与患者接触时间短容易导致之间沟通不畅存在引发护患纠纷的风险。介于此,本文分析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中的实践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66例,纳入标准:①患者依从性良好,能够较好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1];②患者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2];②排除恶性肿瘤、各种精神病患者[3]。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在17-70岁之间,平均年龄(42.71±1.26)岁。对照组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16-69岁之间,平均年龄(43.12±1.8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渗透进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具体工作包含:①理念树立: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全面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通过对门诊护理人员的培训在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护理质量的同时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转变自身的服务态度。②加强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整个护理过程耐心,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尽量体现消除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③加强健康教育: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介绍其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鼓励患者建立起一个战胜疾病的信心。④用药护理:嘱咐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向患者充分介绍用药的剂量、数量以及规格,输液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变化,嘱咐患者如遇不适应立即反馈。⑤疼痛护理:在帮助患者处理伤口的同时强化疼痛护理,通过交谈转移患者注意力,告知患者伤口的注意事项。⑥在各种治疗过程中,由于可能一个小动作就会引发患者的不理解,因此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动作熟练、反应灵活,谨慎面对患者,尽量以专业的服务与操作获得患者的认可。

1.3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l6.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非常满意29例,满意2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非常满意5例,满意8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11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不断发展的医疗水平以及不断提升的医疗服务质量使得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4]。患者在进入到医院门诊后,不仅希望能够获得专业的医疗诊断,还希望能够在心理上得到尊重。正是在这种影响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被提出,并且被广泛应用到实际临床工作中[5]。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以患者为本,站在患者的角度加强对患者服务质量的提升,重视患者内心,从而为患者提供全程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丰富护理工作内涵,完善护理工作体系,获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6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总满意31例(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39.6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门诊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晓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14,53(20):149.

[2]张胜琴.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与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5,11(01):94.

[3]于艳利.门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1(15):229.

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范文第3篇

1临床资料

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科共收治老年临终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65~93岁,平均年龄(71.2±3.6)岁;病程3~25年,平均病程(13.7±2.4)年。

2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2.1转变护理观念,强化优质护理服务认识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内容,建立和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让护士学会换位思考,全程了解患者的需求,树立护理人员的爱心、耐心、同情心和责任心,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做患者生命的守护神。

2.2 采用APN 模式排班,实行责任包干制改变传统排班模式为APN 排班模式,减少了交班次数,实行了全程式连续性排班工作模式,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观察,减少了护理缺陷及差错[3]。病区护士长实行弹性排班,根据工作量调整各时段、各班次的人力配置。将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相结合,实行责任包干制,临床护士承包到人到床。将不同层级的人员相互结合分成几个相对固定的小组,每位注册护士均为责任护士,每位责任护士分管6~8例患者,责任护士负责所分管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危重患者或高难度的操作由高年资主管护师承担。使护士的工作重点由完成各项治疗转变为完成所负责的患者所需的各项护理服务,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

2.3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据调查显示,近70%的临终患者,尤其是40 岁以上的患者对舒适的病房环境要求特别突出[4]。将老年临终患者安置在单人间,室内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室温以20~22℃为宜,湿度为50%~60%;采光好,设施方便、安全,厕所安装扶手、呼叫铃;走廊有扶手,地面设防滑地板;床四周有护栏,可升降高度,方便患者上下床;科室还有冰箱和微波炉方便患者使用;患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病房做一些简单的布置,,床头可摆设一些鲜花、照片等;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使其安祥的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2.4加强基础护理建立责任护士分管患者评估表及患者生活护理巡视记录卡,每位责任护士早晨7:30分上班,巡视病房,做好晨间护理,对所分管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填写责任护士分管患者评估表,根据所评估的内容和结果实施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内容。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洗澡或床上擦浴、洗头1~2 次/w,及时更换衣裤,特别是大小便失禁者,注意会阴、皮肤的清洁,保持干燥,必要时留置导尿管;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定时协助更换卧位,维持良好、舒适的,按需使用气垫床,预防褥疮的发生;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在晨起、饭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临终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大量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极易引起口腔内菌群失调而发生感染、溃疡,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液,口腔护理1~2次/d,操作时动作轻柔,并注意观察口腔内的情况;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对有吞咽困难的临终患者,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2.5 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5],它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安全宣教、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等方面,将不同病种的健康教育内容整理成册放于病区走廊的宣教架上便于患者及家属查阅。由于老年人视力、听力、记忆力减退等特点,建立健康教育需求表,每月发放1 次,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建立健康教育登记表,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融于日常的治疗护理中,宣教内容详细化、个体化,教育方式多样化,如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多媒体授课、现场示范等,便于患者的理解和执行。

2.6心理护理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极其复杂,护士应与家属默契配合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评估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针对不同的心理素质区别对待,遵循“因人而异、因情而别”的原则,做好心理调整。针对临终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用自己良好的态度、情绪、行为、动作去影响和改善患者的心境,帮助其从死亡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使其树立开朗、豁达的死亡观,认识到死亡是生命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类生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从而坦然面对,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光。

2.7临终患者家属的人文支持临终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家属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又要付出许多艰辛的劳动,他们自身的生理需求难以得到足,身心疲惫,因此,做好家属安抚和照顾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通过对患者的细心关怀照顾,使家属的心理得到安慰; 另一方面使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进展及预后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此外,临终患者最怕寂寞和无人照料,适时指导、协助家属参与护理,有助于患者症状缓解和减轻患者孤独无望的悲观情绪,,也可使家属在患者去世之前充分尽到义务。

3效果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每月定期不定时的对护理质量、患者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等情况,采用现场查看、提问、发放调查表等方式进行考核。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均在99.1%以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及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的知晓情况分别为99.5%和98.9%。

4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重视对临终关怀的探讨,临终关怀是一项让“逝者魂安,生者心慰”的崇高事业[6]。对于老年临终患者这一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护理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由责任包干护士对其所负责患者的提供所有护理工作,包括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进行全面、全方位负责。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主动为患者做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及与患者交流沟通,使患者感到放心、贴心,有力的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避免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实现了患者满意、家属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要,维护患者的尊严,使患者安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6.

[2]陈爱萍.老年患者临终关怀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77.

[3]王海英,伦丽芳,周柯. 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9,24( 7) : 56 - 57.

[4]王淑英,王彩云. 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 4) : 281-283.

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老年性脑梗死;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6.31.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071-02

脑梗死属于老年人群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脑供血缺乏和脑局部组织坏死。这类病症的发生和动脉粥样化有直接联系,具有发病急、病程长、预后效果差等特点[1]。为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其及早康复,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收治的15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对照研究方式探究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未实施优质护理之前收治的75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实施优质护理后收治的75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通过CT、MRI影像学检查。观察组男35例、女40例;年龄56~72岁,平均(64.5±4.2)岁。对照组男36例、女39例;年龄54~70岁,平均(62.4±4.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并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1.2.2 优质护理 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优质护理质量追溯机制,定期考核护理服务质量,检查陪护率等,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注意护理服务本身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力资源弹性调配,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难度、工作技术要求、工作风险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机制,强化护理服务质量与干预效果。具体优质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优质心理疏导。脑梗死发病后,易产生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为此,平时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沟通,以便实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需求。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病情恢复情况等,制定优质心理护理方案[2]。然后,利用影像和图片、多媒体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优质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干净的病房环境,定期做好消毒和通风工作,以便确保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3)优质细节护理。主管护理人员应定期组织相关的护理人员学习、培训相关的护理内容。然后,构建脑梗死护理的机制。与此同时,还应做好相关的导诊和陪检、送检、配送等工作,旨在提供优质的细节护理服务。(4)优质康复护理。脑梗死所致功能障碍,没有特效的药物。而为患者提供优质康复护理服务,主要的目的为逐渐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临床方面,应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恢复情况,实行分期功能锻炼,以便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床边康复训练指导。训练过程中应鼓励患者,以便其能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加强功能康复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活动量,使其逐渐恢复生理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4]。(5)优质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确保患者每日饮食均衡。鼓励患者平时多食用一些低热量和低盐、维生素较高、低脂等食物。需要注意的是,需保证患者的饮食以清淡为主,治疗过程应以半流质软食、流质饮食为主,进而降低患者的肠道负担。(6)优质日常护理。加强患肢锻炼,以激发患者健肢的潜能,如穿衣、脱衣、舌肌训等。(7)建立全面的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出院后制定并实施电话随访计划,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等服务内容。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

1.4 疗效判定标准

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测量表,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评判,主要评判内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环境创设等。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Meyer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实行评判,评分越高,代表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状况更好。日常活动能力采取Barthel指数,对患者护理期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判,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越佳。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70,P=0.006),见表1。

2.2 护理前后两组Fug-Meyer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Fug-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ug-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护理前后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梗死,即为血栓形成者,存在先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类病症的发病时间较慢,一般多在睡眠、安静情况下引发病症。临床方面主要采取卧床休息、吸氧、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心电图检查等方式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老年脑梗死发病的原因,与血栓形成、栓子所致有关。临床症状为头晕、眩晕、一侧肢体无力等。其中因栓子引发病症的患者,通常无前驱症状,且发病急骤,在数分钟即可发展到高峰[5]。此外,老年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动脉粥样硬化(AS)严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房颤、高危因素较多,如高脂血症、冠心病、精神异常等有直接的关联。老年脑梗死病症的出现,会对患者的机体构成严重的损害,这一病症的病死率较高[6-7]。并且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这也导致临床治疗的挑战性加大。本次研究,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较好。优质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和临床需求[8]。有效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偏瘫症状、预后,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院整体护理效果。优质护理经不断完善,秉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开展护理工作,能够结合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开展护理工作,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不断改进护理工作[9-10]。与此同时,还可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降低护理工作中的误差、差错,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经优质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如不安、恐惧、抑郁等,且不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构成严重影响。平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和患者间的沟通,拉近护患关系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情况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能够看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的运庸δ堋⑷粘I活能力,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蓉芳.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51-352.

[2]刘芹,彭宪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87-88.

[3]康.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102-104.

[4]周明珍.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0):247-248.

[5]张俊平.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211-212.

[6]孙春梅.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价值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88-90.

[7]兰尖花.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0):126-127.

[8]汤芳.86例急性老年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4,12(30):2815-2816.

[9]孙艳梅,戴丽君,孙彦红.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30-231.

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优质护理服务;临床疗效

为了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中常采用优质护理服务配合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的体检数据均完整有效,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制定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确诊[1]。所有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59例;年龄为62~85岁,平均(70.5±6.4)岁;病程为1~13年,平均(5.4±2.8)年;职业中工人37例,农民35例,干部16例,其他24例;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16例,初中47例,高中及中专39例,大专及以上1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将112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职业、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强。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包括饮食护理、体育锻炼、用药指导、住院指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实施①资料收集:对患者的个人基本情况进行搜集与分析,以了解其性格特征;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与防治措施,让其对高血压有更全面的了解;③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病情与心理状态,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提升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④细节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定期为其测量血压,并根据病情酌情更改治疗方案;⑤延伸护理: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加强出院后的健康指导,电话随访,嘱咐患者定期到院复诊[2]。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护理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的改变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记录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1.4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评分以10分为上限,评分项目包括患者资料收集、护理技术操作、医患沟通能力、对患者的细心照顾。以平均分判定满意度,0~3分表示不满意,4~6分表示基本满意,7~10分表示满意[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数表示,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 结果

2.1血压改变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差异不明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平均收缩压(153±12),平均舒张压(96±11)。护理干预后平均收缩压(139±13),平均舒张压(90±7)。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平均收缩压(150±11),平均舒张压(98±10),护理干预后平均收缩压(122±10),平均舒张压(81±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为不满意9例,基本满意25例,满意22例,满意度为83.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为不满意2例,基本满意24例,满意30例,满意度为96.4%。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现象的发展趋势,高血压患者的人数也在急剧上升,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尤为重要。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综合性护理服务,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进而有效控制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5]。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服务与优质护理服务,对比结果表明,优质护理服务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均较优,对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耿淑蕙.老年高血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J].医药,2015(10):63.

[2]张晓丽.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5):46-47.

[3]陈惠珍,林美专.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