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基础入门培训

计算机基础入门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基础入门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基础入门培训

计算机基础入门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VBA;MS Word;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6-3854-04

Abstract: Through VBA learning, non computer professional especially in liberal art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students not only can grasp the advanced application of Office skills, but also can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VB language programming. The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bstract concepts such as algorithm, procedure, process, object, etc.,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platform. The MS Word was designed as a VBA teaching practice course, avoiding the complex process of abstraction and object, which would cause students to have fear of difficulty and reduce the efficiency of study, lead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in VBA.

Key words: VBA; OA; Teaching

1 概述

MS Office(或WPS Office)是电子文秘、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应用培训课程以及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常用软件,它们不仅能方便快捷的处理字表和图片对象,而且能通过对编辑过程的录制和VBA编程来实现自动化操作[1]。通过VBA的学习,非计算机专业特别是文科专业背景的同学不仅能初步掌握Office的高级应用技能,还能了解VB语言编程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在日常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常见和熟悉的应用软件平台实现对算法、程序、代码、过程、对象、可视化等抽象概念的体验和理解,进而增强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信心,部分优秀的同学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掌握基于Office的实用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开发[2],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成功的将VBA学习及实操练习引入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特别是文科专业背景的同学来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 VBA与宏

VBA的全称为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其含义是为应用程序服务的Visual Basic,在微软开发的应用软件中一般以“寄生”的形式包含在应用程序中,与VB不同的是它不能生成独立的可执行文件,但允许用户对应用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并扩展其功能,同时由于采用了VB语言的可视化平台以及事件驱动方式,使其开发过程非常直观而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在Office的学习中,MS Word(或WPS文字)由于其全程可视化、操作过程所见即所得、学习和工作中使用频率高等原因,往往作为Office教学和培训的入门级课程,学生也由于经常使用而普遍对其中的字符、段落、页面、视图、文本框、图片、域等对象和概念没有陌生感,有着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因此MS Word(或WPS文字)可以作为VBA教学的入门平台加以利用,通过录制用户操作过程生成宏代码和基于VB语言的编程来实现Word的自动化操作[3]。比如需要反复执行的一系列编辑步骤,可以把操作过程录制为程序,即“宏”,通过运行该宏就能重新执行其中的操作。除此之外,VBA在Word的高级应用还可以实现文档管理程序的开发和格式的转换[4]。

3 基本思路

文字处理平台作为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都在计算机概论和操作系统概论环节之后学习,或安排在电子文秘、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实操环节。虽然学时有限,但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社会实践中需要大量使用文字处理平台,导致其对于诸如MS Word、WPS文字等软件的使用往往相对熟悉甚至得心应手。课堂实践也证明,熟悉的Office操作界面让学生普遍能够消除畏难情绪并认真的投入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

比如Word操作过程中录制的宏代码,可以用VBA编辑器加以编写和修改并在其他过程中调用,因此宏代码与普通程序过程没有本质区别,这就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特别是文科专业背景的同学直观的理解程序和代码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和实践对象,并能与其学习和工作需求紧密结合[5]。因此作为入门练习,可以通过在Word的基础培训教学中,利用VBA与宏代码的学习和实操,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高级语言与软件运行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能进一步自觉的学习和掌握那些在未来工作中所需的编程知识。以MS Word为例,可以在学习计算机原理及文字处理功能的的基础上,设计一到两个学时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入门课程以认识宏并初步体验Word VBA编辑器的操作,也可以在电子文秘、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教学中安排宏录制、修改、运行、调试等过程演示和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宏录制的操作过程及其与VBA之间的关系。练习设计应从简单的操作开始,以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练习结束,加上讲解和指导的时间,将整个练习的时间控制在45~90min之间。

4 课程设计

4.1 页面设置练习

Word的页面视图是普通用户最为熟悉的视图,因为其界面形态与打印机生成的纸质文稿几乎完全一致,因此Word排版中的页面设置操作由于其直观性而容易掌握,比如页边距、装订线的有无及其位置、纸张的尺寸、有无行号等属性的取值,都可以通过可视化的交互式操作来实现。因此,宏的录制操作入门可以优先考虑通过对页面设置操作过程的录制来完成,可以引导学生将录制得到的代码同交互式操作过程加以比较,找到与自己的操作相对应的宏代码,然后通过在新文档中运行宏代码再次执行一次操作,再通过识别一些冗余代码并加以删除得到相同操作结果,或通过修改输入参数而修改操作结果。通过这一练习,学生可以对宏的录制过程获得较为深刻直观的印象并初步领悟到计算机代码与可视化操作平台之间的关系,这时可以结合理论复习诸如“过程”、“结构化程序”、“面向对象技术”、“可视化”、“语句”、“缺省”等概念,由于获得了直观的感受,学生大都能够理解上述概念并掌握宏录制的基本方法,通过删除和修改代码并能正确运行后,更能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以Word 2003为例,录制宏代码及其修改结果如表1所示,在修改练习中可以指导学生插入一个MsgBox提示框,增强可视化并介绍“对象”及“交互式”等概念。

4.2 查找替换练习

通过4.1所述的练习,学生能初步了解程序、对象、可视化和交互式等相关概念,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有必要与日常的文档编辑过程相结合,引入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操作过程并仍然通过宏的录制和修改来实现操作。在日常文档处理和编辑中,经常需要对来自网页、PDF文档、电子表格等来源的文字部分进行拷贝和粘贴操作,在完成粘贴后由于原文特殊的格式或不规范编辑,会存在大量的多余空格、空白段落及手动换行符等内容,可以通过Word 2003的查找替换功能将这些多余空格及符号删除,操作过程录制为宏,然后指导学生逐行理解代码的含义并加以修改,录制和修改结果如表2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Word2003在录制无格式粘贴操作的时候,有一点小缺陷(该缺陷在Word2010版已经得到纠正),将无格式文本粘贴录制为Selection.PasteAndFormat (wdPasteDefault),需要指导学生在VBA编辑器中修改为Selection.PasteAndFormat (wdFormatPlainText),才能正常运行。从ActiveWindow.ActivePane.VerticalPercentScrolled = 0到Selection.Find.Execute Replace:=wdReplaceAll都是通过对交互式操作的录制得到的代码,学生可以结合查找替换交互式操作界面很好的理解每一行代码的含义。通过与查找替换操作过程比较,可以发现查找替换交互式操作的全过程在代码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对照,并能使学生理解查找替换交互式操作过程中Word执行了将查找和替换内容清除格式的命令。“搜索选项”中诸如“区分大小写”(MatchCase)、“全字匹配”(MatchWholeWord)、“区分全/半角”(MatchByte)、“使用通配符”(MatchWildcards)、“同音”(MatchSoundsLike)、“查找单词的所有形式”(MatchAllWordForms)等选项的代码都能在程序语句中非常清晰的展现。

对于Wrap = wdFindContinue的含义的解释说明,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批处理和循环执行的含义。除此之外,如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False、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True语句的含义(关闭屏幕刷新和开启屏幕刷新)可以让学生对修改前后的代码进行比较,并解释其作用以及Word中“对象”、“属性”及其“取值”的含义等。粘贴完成前后,可以让垂直滚动条返回第一页的操作即ActiveWindow.ActivePane.VerticalPercentScrolled = 0,这一操作以ActivePane函数来完成,而且由于视觉效果明显而容易理解,在后续的操作练习中可以直接加以利用。在讲解中应该将ActivePane函数与Len函数加以比较,并以实例来进一步说明什么是函数,直接调用函数有什么好处。可以将Len函数与录制得到的宏代码相比较,在宏代码的录制结果中,Word将反复执行的查找替换过程记录为多行“Selection.Find.Execute Replace:=wdReplaceAll”,也就是每按下一次“全部替换”按钮,就执行一次替换操作,删除一个空白段落,这样的操作虽然简单易懂,但由于缺乏灵活性难以移植到其它文档中,而通过Len函数就能更好的满足不同的文档的需求,如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还可以简要介绍With语句、Dim语句、For each…Next语句的功能以及变量和对象的含义,并突出VBA可以将变量申明为应用程序殊对象的特性。

总的说来,通过同练习4.1比较,可以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下知识:宏的本质就是程序,一个完整的程序开头和结尾是怎样构成的,结构化的编程有什么特点,程序中的语句和代码是按照什么顺序执行的,哪些语句能省略,计算机高级语言从语法上来讲有些什么特点等,教师可以以此为由强调交互式操作和可视化操作仍然是以程序和代码为基础的,要想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掌握和利用诸如Word一类的应用软件,有必要在掌握交互式操作的基础上适当学习和掌握VBA编程的知识和技能。

4.3作业

结合两次练习,可以根据具体学时的安排布置课堂或课后作业,建议以练习4.2为基础,让学生在通过对“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的操作过程进行录制,并把录制得到的代码删除默认设置相关代码后加入“无格式粘贴中文”的过程中,经调试能正常运行并发挥作用,还可以要求在操作结尾添加一个MsgBox,提示完成操作。MS Word2003代码如表3所示。

5 结束语

VBA由于功能强大,在办公自动化操作中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专门针对VBA的培训课程设置往往以Excel为主要平台[6],由于Excel电子表格操作过程直观性相对于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稍弱,而且其中的对象和方法涉及到单元格、工作簿与工作表几个层次的复杂关系,函数应用也较多,给VBA的入门教学和练习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难度。本例使用学生熟悉和常见的Word(或WPS文字)作为VBA教学实操的入门和起点,较Excel更加容易掌握。教学实践也证明可以较好的避免由于对象的抽象性和操作过程的复杂而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并降低学习效率,进而可以循序渐进的过渡到更为复杂的操作练习[7],为进一步的VBA学习打下基础。以Word VBA为起点的VBA理论和实操在大学计算机教育中加以应用,还可以充当桥梁,将以交互式操作为主的计算机公共基础实操课程与电子文秘、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高级运用等涉及到代码和编程思想与应用的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相衔接,通过有效弥补文科专业背景大学生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方面知识的不足而改善这些课程的学习成效。但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从第一次操作练习开始,就应该结合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强调宏的安全性设置及其应用,防范由于宏病毒带来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胡焕然,陈奉英.Word VBA 的几种应用[J].新余高专学报,2007,12(4):74-76.

[2] 李晓波,周峰,王征.Excel VBA 2007 程序设计案例集锦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185.

[3] 杨晓亮. Word VBA高效排版范例应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1-15.

[4] 邓剑文. 使用 VBA 开发文档管理程序[J].南昌高专学报:2006,21(5):100-101.

[5] 范晓燕,周涛峰.利用VBA 实现 Word 文档的批量拆分与合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7):1554-1556.

计算机基础入门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课程; 模块化教学; 教学研究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8-4285-03

1 当前中职计算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下同)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现行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与这一目标却有相当距离,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由于生源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现行的招生体制下,中职学生较大程度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律意识差,计算机上机只想上网聊天、看视频、玩游戏。

1.2 部分教材过于重视计算机理论

过于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学生技能训练不足,毕业后实践能力差。如不少计算机教材仍把编码 、数制及转换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实际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效果极差。

1.3 现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涉及过多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的每一个方面,结果是“都学”,但“都学不精”,而学生实习就业后往往最需要的是对岗位所需求的计算机技能熟练掌握就行了。

1.4 现行的计算机教学对教师要求高

现行的计算机教学要求计算机教师是“全才、通才”,而实际计算机教师往往只在部分领域、模块有较深入的研究。

2 中职计算机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模块化教学”方式最早见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模块技能组合课程模式(MES)。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模块化教学的目的是,强调以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重点,先让学生接受公共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与职业相关的技能模块的训练,以满足市场对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需求。

2.1 模块化教学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导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模块教学中,模块的设计是以就业岗位、市场需求为依据的,如果未学习该模块,将影响就业,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高。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在产品展示中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我们就开设Photoshop入门模块;幼教专业学生需要在教学中制作课件,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在模块中就重点设计了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作为她们的职业核心模块。

2.2 模块化教学强调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体,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因素,对计算机理论的学习较难接受,而模块化教学,其核心是将相关知识、技能组合成若干模块。如公共模块的文字录入模块、Windows操作模块等;在职业模块,如数控专业的简单程序设计模块,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技能训练中,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若干模块的训练,逐步达到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模块化教学提供灵活的选修模块,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及个性的差异,传统单一的计算机课程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差异。选修模块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设备资源,同时这种“多样性、可选择”的课程设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4 模块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特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我校众多的计算机教师中,由于学习、工作、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所擅长的领域也各不相同。将课程划分为若干模块后,教师只须完成自己精通的若干模块。如,精通程序设计的教师选择程序入门模块,精通音频、视频编辑的教师选择媒体处理模块。该模块的设计、教学及考核方案都由相应教师完成,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模块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积极性。

3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方案探索

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我们根据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对这两个模块的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并进一步细分,让每个模块都成为独立的教学单元,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同时又是完整的学习、训练和评价单元。

下面以我校的幼教专业为例,详细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具体的模块划分与实施方案(表1)。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划分为若干模块的教学,可以将抽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分解转化为单项的技能训练。把每一个技能模块串联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技能体系,这种分模块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训练与具体专业紧密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

4 模块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采用模块化教学的组织方式,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如何进行模块的开发设计,如何建立模块化教学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怎样让课堂教学和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能培养融合在一起等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探索和完善的地方。

4.1 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模块设计的合理性

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选取与学习、工作、生活相关的案例,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具有前瞻性,这也应该是模块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在幼教专业所需模块的设计中,在实验开始阶段,我们把文字录入与图文排版作为职业模块的重点。但在与幼儿园领导、老师及顶岗实习学生的调研交流中,我们逐渐发现,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在学校的普及,课件的制作、网络资源的使用及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处理,已经成为幼儿教师常用的计算机技能。因此我们把应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调整为幼教专业的职业核心模块,网络基本操作作为公共必修模块,同时增加多媒体素材加工作为职业选修模块。

4.2 重视提高教师素质

模块化教学中,教师只须完成自己所擅长的若干模块的教学。与改革前相比,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这绝不是降低对教师的要求,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理论水平与技能,让自己能站在更高层次开发出任教模块对应的完整、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案例;二是制订每个模块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考核标准。这就要求教师不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一定层次的课程开发者,真正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双师型”计算机教师。

4.3 要逐步完善模块化教学的评价考核体系

模块化教学打乱了原有的教材编排,评价标准也将随之变化。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可能会导致教师教学的随意性,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学生也可能会在选修模块中“朝三暮四”,从而失去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意义。在实践探索中,我们的经验一是模块考核评价标准在个人设计的基础上,由教研组集体定稿;二是在基础模块及职业核心模块中可采取考教分离的评价方法;三是在选修模块中,只有学生通过该模块的考核后才能选修下一模块。

5 结论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改革,对解决常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而由此产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改革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S].教职成〔2009〕3号.

计算机基础入门培训范文第3篇

一、实行开放式教学的必要趋势

随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大学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正在逐步下移到中小学,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掌握了这些常用的电脑技能。进入大学后,这部分学生需要的不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而是对计算机技术的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而现在大学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只是高中、初中知识的简单扩充,使得这部分学生实验操作时贪恋玩游戏、上网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氛围。

对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可以通过试卷和实际操作的形式来测试学生,掌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通过入门测试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侧重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着重培养他们实际动手能力,更全面系统地接触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而未通过入门测试的学生则继续按照常规的课程教学计划来进行学习,专注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着重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因此,有必要压缩传统的实验内容,建立开放的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趣味性和综合性的实验,从较高层次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从现在使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上不难看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包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基础知识的应用、上网收发E―mail等等,也就是当今成熟的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这也是现在初中、高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当代大学生仅仅掌握如何使用这些成熟的服务是不够的,还应当具备一些更深入的计算机知识,使学生从较高层次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能。

在课程开始前,组织基本操作和试卷的测试考核。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指这些基于自定义的计算机基础实验,针对通过测试的学生开设的。而未通过测试的学生按照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进行实验,此为传统实验。开放式实验是传统实验的补充和提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对I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认识得到了提高。通过开放式的实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提高了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三、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内容

开放式实验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应用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意识,因此实验内容可以分为大致3类:单机、网络、数据库。

1.单机实验,包括电脑硬件组装实验、安装操作系统实验、系统备份还原实验等。实验内容包括:①组装计算机实验;②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并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实验;③安装常用的应用软件和杀毒软件、利用GHOST软件进行系统的备份和还原等实验。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独立组装一台能够正常运行的计算机,能够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并且安装常用的软件,如office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等。同时能够通过网卡设备联网。以单次单组实验为例,硬件组装实验要求实验室提供包括主机箱、主板、CPU、内存条、螺丝刀等一套组装计算机硬件所需的完整配件。

2.网络实验,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设备将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能力。包括对等网络实验、局域网实验和Internet服务实验。对等网络实验内容包括为2台计算机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制作直连网线,通过配置计算机实现2台计算机通过直连网线互连,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局域网实验内容包括将几台计算机通过网线和交换机连接起来组成小型局域网络,实现相互访问和资源共享的目的;Internet服务实验内容包括配置Web、FTP、DNS、DH-CP、IIS服务器,并在网络内进行测试。通过网络实验使学生加深对Internet常用服务的认识,增加了开放式实验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3.数据库试验,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三大核心(网络、数据库、多媒体)之一,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实验以围绕制作完成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来进行,即数据库的建立、管理和维护,包括成绩的录入、修改、查询、备份等操作,同时有数据记录的删除和增加等功能。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适当增加难度,比如设置用户名和密码,设置打印等。

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标准的不断涌现,实验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这要求实验的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新颖性、实用性、拓展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只有遵循这样的设计原则,才能实现开放式实验的成功。同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由学生自己定义内容新颖的实验,适当增加开放式实验的内容。

四、开放式实验的具体实施

开放式实验主要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在实施开放实验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素质、实验的课时、教师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1.开放式实验的课时安排

开放式实验是传统实验的补充和提高,因此,制定开放式实验的课时安排要依赖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学生素质高,开放实验比例就大,反之就小。为此,可以设定两类开放实验九个实验学时。进入实验前,学生应处于“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方法了解”的准备状态。

2.实验组

从这两类实验可以看出,单机实验每组需要1人/台计算机及相应软硬件才能保证实验的进行。网络实验需要至少3台计算机为一个实验组,考虑到实验室的规模,每组可以由3―4人组成。如果实验室充足,可以将开放实验指定为选修实验,主要针对未通过入门测试的学生,他们完成必修的传统实验后可以选修开放实验。

3.实验室要求

由于开放式实验需要频繁的拆卸硬件和安装软件,那么传统的带有“硬盘保护卡”的实验室难以满足开放式实验的需要。同时考虑到传统实验室资源的限制,以及开放式实验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可以将因实验室升级改造而淘汰下来的旧计算机重新组建为开放式实验室,这样既满足了教学要求又节约了教学成本。

同时基于对实验室管理的考虑,可以建设两类开放式实验室:一类是软件级开放实验室,另一类是硬件级开放实验室。软件级开放实验室内学生不能拆卸计算机硬件设备,只能进行开放实验中的软件的安装、卸载和配置的学习。硬件级开放实验室内学生可以拆卸、安装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从而能够进行所有的开放实验。

4.教师要求

开放式实验需要学生掌握从计算机硬件到软件、网络服务的安装和维护的知识,对辅导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了能力提高的机会。开放式实验室中的计算机比传统实验室中的计算机更易出现故障,为了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维护压力,也为了更加丰富开放式实验的内容,可以组织和培训一些计算机能力比较强、对计算机维修感兴趣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即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减轻了管理教师的工作量。

实验内容完成后,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来完成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疑问先在实验组汇总各种问题,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引导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各种问题。

五、建立科学的考试方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除了进行理论考试之外,还要进行操作考核,平时作业、课堂练习和实验表现也占一部分,这样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开放式实验的考核方式除了从技能指标、实验报告、实验日志等多个考核标准认定学生的成绩之外,还应该通过开展综合型、创新型实验,从实验题目创新、成果认定与展示、解决问题能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改变实验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

六、结束语

开放式实验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它加大了实验资源的共享度,提高了学生主动上好实验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实验室效益。由于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实验室可以接纳各类学科、各个层次的学生。实验室除了面向校内开放,也可以合作对外开放,因此有助于知识结构的互补优化。同时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阮文江、潘小轰、梁广德、林卓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放实验的建设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黄朝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计算机基础入门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前言:

自我国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后,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且近年来不断进行高校扩招,职业技术学校各方面也在不断完善,如今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技术学校在日常教学中也更加注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虽然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效果方面有了明显提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应不断改善目前的教学方法,充分实现与时俱进。

一、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陈旧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职业技术学校的教材往往无法得到及时更新,而计算机技术却又处速发展和更新的状态,如此则导致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材内容相对陈旧,无法使学生掌握最新计算机基础知识,此种情况极不利于当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中,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是进入各个企业的敲门砖,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原本即受到学历、知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若再无法充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则更加会对其今后参加工作产生不良影响[1]。2、教学方法落后如今虽然实施了新课改,政府也对各个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资金援助,然而近年来的扩招依然使得学校资金短缺,无法大规模购进计算机设备,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而言十分不利,因此即使教师能够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无法改变学生缺少实践操作机会的现状。不难发现,至今依然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不仅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也不符合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更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2]。3、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我国不断加大教育建设,虽然学生数量有了明显提升,高校数量也在逐年增多,职业技术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此种情况却导致了我国教师资源匮乏的现象,而很多职业技术学校为了维持正常教学,不得不聘用应届毕业生为计算机基础教师。然而虽然大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但在教学方面却存在很多瑕疵,无法很好的调动课堂氛围,也难以掌握教学尺度和进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在应用全新教学方法时明显力有不逮,同样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在技校日常考试中,考试内容往往由任课教师直接决定,此种情况也可以很好的脱离教材的限制,如此一来教师即可以丰富利用网络资源,并结合教材实现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决定教学顺序,如可以将Word作为入门知识,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具有易教易学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提升学习兴趣来说极为重要[3]。2、加大教学设施建设鉴于计算机基础课堂的特性,职业技术学校应积极添加计算机设备,使学生拥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和实践机会,另外这也是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今后的职业技术学校发展中,财务部门应善于分配资金,校领导在规划校园发展时也应尽量避免将过多资金放在改善校园外观上,而是将资金用在真正有意义的地方,另外,我国政府也应再次加强支持力度,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3、改善考核方式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但此种考核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要求,因此在改善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考核方式的转变,使其更具时代性、多样性。众所周知,计算机基础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更注重上机实践,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以采取鼻屎、上机相结合的方式,并将分数比重调节为笔试占总比分的30%,而上机占总比分的60%,余下的10%则可以根据学生日常课堂表现来进行评定。4、壮大并优化教师队伍教师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的手段之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对现有的计算机教师进行深入培训,使其更加明确当代教育中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二,对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进行集体培训,着重培训其课堂教学能力,使其能够将自身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三,积极引进该行业的专业人士,并由其担任学生的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开展任务型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提升实践能力[4]。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职业技术学校而言是十分基础的课程,其也是开展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之一,尤其在多媒体教学设施不断被引入课堂教学中后,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更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也能够避免学生今后参加工作时与时代脱轨。虽然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学方法也应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完善,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05):394-395-397.

[2]吴金春,阳琼芳.计算机基础课程“五统一”教学改革措施实践探索——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2,11(04):118-119-129.

[3]吉雪花.中职学校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式的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2(11):100-136.

计算机基础入门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发展现状;应用;教育培训;特点

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深入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积极推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安定和国家经济的繁荣。当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应用,计算机教育培训也在蓬勃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结合当前行业发展需求分析了计算机教育培训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计算机教育培训的良好、健康发展。

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发展现状。上世纪4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这个时期计算机研发成本很高,而且还十分复杂,主要运用在军事部门。随着计算机成本的下降,到了80年代前期,许多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及一些大型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80年代中后期个人电脑开始出现,到了90年代,计算机就逐渐走入了公司和家庭。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五大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第二阶段时晶体管,第三阶段是集成电路,第四阶段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第五阶段的主要元件就是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目前计算机技术就是处于第五阶段,但是仍然是多种方式并存,多种机型共同发展。

2.发展趋势。随着硅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硅技术越来越接近了其自身的物理发展极限,为此必须要求计算机变革自身结构,大力发展器件与技术。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纳米计算机应运而生。计算机技术逐渐走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

2.1结构化发展。计算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最为突出的就是自身结构化的发展。从硬件设备的大小来看,计算机逐渐走向小型化。但是为了某些特定需要,也出现了相应的巨型化计算机和微型化计算机。从计算机自身性能来看,计算机可以进行有效的自我修复、升级,体现了计算机技术的独立性、智能性和积累性的特征。

2.2空间化发展。除了计算机技术的结构化发展之外,它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空间化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走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发展越来越复杂,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还能有效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技术发展也越来越人性化,显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1.科学计算。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目前,科学计算仍然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如高能物理、工程设计、地震预测、气象预报、航天技术等。由于计算机具有高运算速度和精度以及逻辑判断能力,因此出现了计算力学、计算物理、计算化学、生物控制论等新的学科。

2.过程检测与控制。过程检测与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检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某些信号,并把数据存入计算机,然后再进行数据库处理。特别是仪器仪表引进计算机技术后所构成的智能化仪器仪表,将工业自动化推向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3.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目前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领域。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各项数据处理,像企业管理、物资管理、报表统计、信息情报检索等。目前国内许多机构纷纷建设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企业也开始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生产规划;商业领域则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贸易。

三、计算机教育培训

1.计算机培训目的多样化。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致使计算机应用于各行各业,也普及到每个家庭。计算机和外语、驾驶技术被称为21世纪必须掌握的三大技能,由此可见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除了课堂上计算机技术的初步学习以外,很多人出于就业、再就业的考虑主动去参加教育培训。首先是工作需要,计算机应用太广泛了,我们必须掌握这一基本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工作对我们的要求;其次就是生活需要,因为现在计算机都普及到家庭,必须掌握计算机饿入门知识,简单操作才能应付生活需要;最后就是再就业需要,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来参加成人计算机培训,是为了通过培训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在找工作时达到应聘单位的要求。

2.计算机培训的特点。结合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发展需求我们对计算机教育培训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分析:

2.1要强化实践环节。计算机教育培训,光有理论基础还不行,必须要有很强的动手 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满足社会发展和工作的需求。强化实践环节,才能培育高质量的和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2.2变革培养方式。计算机培训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计算机具有很强的教育实践性。因此必须在实践中按照实施问题――解答――分析的过程来实现,而且要注重各个环节的有效联系。

2.3面向职业需要。工作需要,计算机应用太广泛了,我们必须掌握这一基本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工作对我们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根据学员的不同职业性质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不仅培训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要进行实际操作。

2.4多种模式并存。计算机自身的发展具有多样性,那么培训也应该要有多样化的特点。允许多种教育培训理念的存在。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多样性,还应该包括应用领域的多样性。

3.教学措施。在现代化信息时代,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加强对计算机理论及实践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其次还要大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再次还要以计算机为依托,综合利用教师、学生和设备等各种资源;最后进行协作式教育,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不断提升对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龚炳铮.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