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

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

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一、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的创新意识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较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就显得更加重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性力量,其自身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换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欲攻创新教育之事,首先需先“利”教师素养之“器”。即首先需具备以下几点创新意识:

1.求异思维。创新过程是一个追求新事物的过程,是求异的过程,是打破陈规的过程。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创新即是利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创新意识则是勇于探索新“途径”的主观意识。譬如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一课时,该课文即论述了创新的积极意义。课文中讲述了“爸爸”与“聪聪”辨析“骄阳似火”的内涵,佐证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真知灼见。如此课文有效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但为进一步深化创新内涵,教师还需引导积极秉持“求异精神”。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爸爸”的解释基础上,根据自身认识重新诠释“骄阳似火”的含义,如“太阳的光像火一般刺眼,温度像活一样炙热”,这样的解释即涵盖了“光”和“热”两重含义似乎更加贴近实际。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求异思维”,如此方才能引导学生求异创新。

2.质疑思维。创新过程是基于旧事物基础上将其推向新的发展局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对旧事物的必然性提出疑问,这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创新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就需要敢于质疑,并将此思想传递至学生思维结构中,帮学学生培养质疑精神。然而在传统教育思维束缚下,诸多教师思想固化,程式化教学思维严重,教学过程不提出质疑,不变通思路方法。为打破这样的教学僵局,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并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及思维特性,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并鼓励学生探究创新。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中的“以收促育”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育需有意识的训练提升,教学实际中切不能急于求成。同理,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有效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首先需充分审视学生认知特点、实践能力等主体因素,其次是结合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客观因素,综合分析研究,从而采取合理措施。就学生认知特点、实践能力等主体因素特性而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至少应该包含两个重要阶段,简单而言即是一“收”一“放”。小学语文教学初期,“收”应该体现在教师细心、耐心、贴心地引导学生实践创新,而提升阶段的“放”则是激发学生主体潜能,深化教学实效的必要措施。下文主要由“收”及“放”的阐释了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之措施。

1.适当减负合理增效,给予学生参与空间。传统小学语文实践创新教学之中,学生时常处于被动学习“疲态”。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初级阶段,部分教师急功近利,没有认真审视学生认知能力,误判学生实际能力,时常布置学生难以完成的作业及任务。创新教学中学生疲于应付,如此一来给予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自主实践的时间则小之又少,为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良性回归,就应该适当减负,给予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创新的空间。然而为保证减负措施落到实处,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具体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管理办法,以此避免反复机械的赘余训练,而占用学生宝贵的时间,耽误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升。

2.深入研究教材,收敛探究范围。小学语文教学初级阶段,组织学生创新,不能偏离实际、毫无目的的随意发挥,这样创新活动虽然表面上热闹非凡,但实际却内容空乏,既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此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实践创新也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潜在价值并加以探究,而其他无关紧要的问题,则应该适当收敛,否则按照小学生跳跃的思维模式,一旦放任其肆意探索,那么极其可能偏离主题,从而降低实践创新实效。

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范文第2篇

在初中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实施教学活动,必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要通过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人才竞争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创设并优化教学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创新能力 优化环境 创设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改革的关键体现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践环节等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为了有效实施改革,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内涵;教师要敢于探索,结合教学实际摸索出适应于自己、适应于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敢于求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能够不断战胜自我走向成功的策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能够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驱力。因此,我们的中学教学要站在基础教育的领地上扎扎实实地推进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思想品德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新课标理念指明了思品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重、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这就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教学过程和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抓手。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教材,通过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最终达到健康人格培养的目的。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统一,体现教法与学法的一致性。在创新教育大环境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实施教学,适应学生求新探奇的特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师要通过点拨思路,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自觉学习;通过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使学生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由原来的“台前”退到现在的“幕后”,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要通过对教材的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为学生创造在课堂上敢于发言、敢于质疑的氛围,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教师要通过精心谋划,积极创设学科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创新激情。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景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积极地质疑、释疑,创造性地思维并解决问题。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大胆设计、精心组织,创设生动活泼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内化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可以采用讨论、演讲、辩论、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并配制语言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推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活动的兴趣大大增强,从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感受性,使学生逐步达到活动的最佳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觉地在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我的思想和行动,把外界情感内化为自我情感,把每一次学习、每一次研讨都作为自己一次新的创作过程和升华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主动地体现自我的价值。

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精神;培养途径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从小学生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创新精神如下: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知识、动手能力强、喜欢并善于提问、持有不断进取的心。从目前来看,很多数学教师对创新精神理解较为片面,简单地认为培养创新精神等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创新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了创新能力,还有创新意识、创新勇气等。本文将在深入理解创新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一、结合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动力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内驱力。因此,为了唤醒学生的创新动力,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奇妙的剪纸”这一课时,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设计“小小手工活动”,将学生的创新动力彻底唤醒。本节课的学习以设计轴对称图形为主,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旨在通过手工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创新。活动名称:个性剪纸。要求:利用剪纸,表达内心情感,创造更多新兴的美的事物。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唤醒了学生创新的动力。由此可见,以兴趣为着手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再以任务作为牵引,很容易唤醒学生的创新动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考。数学中有很多知识值得学生去探寻,如果教师直接公布数学答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如果数学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则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数学下册“圆”这一课时,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圆这一部分的内容属于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的唯一一个曲线图形学习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平面图形相比,难度逐渐增大。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数学教师设计如下问题:①“圆,一中同长也”,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是什么同长?②圆的周长如何计算?它的计算方式与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式一样吗?③圆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得出观点,也有可能有所创新。总之,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的知识比教师灌输得来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利用问题作为牵引,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深入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理念得到更多的推崇。为此,数学教师可以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深入思考,并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字与信息”这一课时,教师结合生活内容创设情境,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师:(在黑板上写上110)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数字,想到了什么?生:报警电话。师:还有其他信息吗?生1:我觉得还可以表示顺序。师:非常棒(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师:你们还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号码组合吗?生:120(救护电话),119(火警电话)……(课堂异常活跃,七嘴八舌)师:你们真棒那能不能把这些特殊号码编码成 537632,或者是984522?这样编码好吗?如果让你为这些特殊号码进行重新编码,你会编码成什么?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从生活特殊号码编码入手,逐步过渡到数字与信息的学习。特别是教师最后的提问,让学生自己编码,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优化课堂教学,激起学生的创新勇气

(1)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学生敢问。“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只有学生敢问,才能带来更多的创新。因此,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的创新勇气,从敢问出发,逐渐上升到会问、善问。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主动放低身份,转变课堂角色,做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与学生用心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进而敢于发问。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勇气可嘉。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平移的现象,如旋转木马、摩天轮、大饭店的旋转门、升降椅等;其次,利用这些生活例子引导学生提问。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到提问中,数学教师先提问示范,如什么叫平移?此时,学生明确任务,开始提问。有学生提出“什么是旋转”?自己在原地转一圈算不算旋转?也有学生提出“如果物体平移后,会产生什么变化?物体大小会变化吗?”等问题。此时,课堂氛围越来越好,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研究价值。由此可见,数学教师要运用合适的方法,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敢问,最大化地激起学生的创新勇气和创新意识。

(2)引导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创新。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勇气的良好途径。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任务,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集思广益,以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时,教师以任务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探究任务如下: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讨论并验证。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又有什么关系?③如果让你用一组明显的图表示这些四边形的关系,你会设计怎么样的集合图?要求:集合图能够准确表达这些四边形的关系,并且让人一目了然。学生接到任务,开始合作探究。最能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应该是探究。因此,在设计探究任务时,数学教师要考虑这个任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等是否有利。

四、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一定量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也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此外,实践活动灵活性强,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具有重大帮助。例如在学习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这一课后,教师设计了一次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给出解决方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实践活动:请以“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主题进行一次实地调查活动,并选择你认为最严重的一个问题进行阐述。要求:搜集数据、描述问题、用统计图呈现信息、分析数据、提出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团结合作,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深入调查、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结合认知、生活实际,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因此,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极为有利的。

总之,创新精神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作为数学教师,要在深入解读创新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特点、数学基础等,优化课堂教学,以培养具有数学创新精神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邹湘梅.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探索[J].安徽教育,2003(12).

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精神;职业品格;个人价值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在他的《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写道:“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数学教育的核心是数学精神的教育。数学教育几乎贯穿于一个人受教育过程的每个阶段。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品格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岗位是一个变数而不是常数,每个人都随时面临转换岗位甚至变换职业的可能。未来社会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环境适应力、坚强的毅力、创新意识等,形成健康的职业品格,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由此可见,职业品格教育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数学精神与职业品格的内涵

所谓数学精神,既是人类数学活动中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理想追求等意向性心理的集中表现,又是人类对数学经验、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时效观念等不断概括和内化的产物。数学精神是人们在几千年数学探索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它积淀于数学史、数学哲学及数学本身之中。数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数学理性精神、数学求真精神、数学创新精神、数学合作与独立思考精神、统一性精神等。

职业品格指人作为职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具备的基本人品和心理面貌,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物质经济关系、道德文化、价值取向、精神素质、理想情操、行为方式的综合体。它既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又是人职业素质的核心部分。良好的职业品格主要体现为:坚持、忍耐,不懈进取、自我完善,着眼长远、大局为重,开拓创新等。

数学精神的价值

数学精神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教育价值等。本文着重探索个人价值。数学精神具有完善自我的人格价值。被誉为西方名将摇篮的美国西点军校历来就有重视数学的传统,它专门设置了许多高深的数学课程。朱梧在《数学文化、数学思维与数学教育》中说:“正是因为数学的学习能严格地培训军事行动的能力和适应性,能使学员们在军事行动中的那种特殊的活力和灵活的快速性相互结合起来,并为学员们进入和驰骋于高等军事科学领域而铺平道路”。数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可以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减少随意性。英国律师在大学中学习许多数学知识,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律师工作需要很多数学知识,而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人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而又客观公正的办事风格和严谨的学术品格。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数学精神对于求真、持善、臻美,形成完美的三维人格,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数学精神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品格因素。数学精神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有机融合的特征。数学精神中的人文性主要体现为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精神,求实探索、致力发现的精神,唯物辩证、创新进取的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等等。这些与健康良好的职业品格的要求不谋而合。

数学精神与职业品格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精神的熏陶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呢?要做到这点,关键是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数学精神,进而挖掘数学精神中蕴含的品格要素,使教育模式由智力本位、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转化。

首先是数学理性精神与忍耐、坚持的职业品格。依靠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以形成概念、判断或推理,这种认识称为理性认识。理性精神表现为一种信念,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理性精神坚持以理性(或理智)或以理性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作为判断真假、是非的标准。理性精神是数学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齐民友先生坚定地认为数学精神集中地体现为“彻底的理性探索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理性因素。如数学证明规范是理性探索精神的产物,理性探索活动永远是数学不变的追求,数学证明所蕴含的理性探索精神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对学生进行理性精神教育的价值也是不会消失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看到理性的力量,增强利用思维推理获得成功的信念和面对失败的承受力。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数学教育的作用,认为受过数学训练的人会有很好的思路。这些国家重视的正是数学所提供的理性思维以及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高职教育阶段,学生处在思想观念形成的时期,如果能够使他们在这一时期建立起合理的人生哲学思维,就能够奠定他们未来的从业基础。微软中国区总裁高群耀为人低调,但却是一个光荣的强者。高群耀的荣耀在于他能够深刻地理解职业经理人的定位、高度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忍耐、坚持是高群耀真实职业品格的写照。一个员工评价他:“无论在什么时候,受到什么样的误解,都会按照一个专业职业经理人的精神与要求去做事。”对于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其次是数学求真精神与不懈进取、完善自我的职业品格。求真精神是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真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主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只有掌握了真理,才能实现与世界和自然和谐共处。求真是科学的重要目的,求真精神是人类的可贵品质。数学求真精神能够激发人们追求和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信心,养成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及不惧怕困难、不向挫折妥协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还能够教育人们客观公正地看待一切,不轻信经验、不迷信权威、不随波逐流。

数学史本身就是一部求真发展的历史。数学不相信绝对真理,它总是追求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解答。数学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正是数学求真性的具体实践。人们通过不断修正已有的理论或创立新的理论来解决危机中出现的难题。希伯索斯推翻老师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的论断,用反证法证明了无理数的存在,他为了坚持真理,被反对派残酷地扔进地中海活活淹死。又如罗巴切夫斯基毕生为新几何学而奋斗,勇敢地打破了欧氏几何唯一的、必然的先验真理的神话,创立了非欧几何等等。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领导能力产生于人的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与生俱来的,与此相反,领导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修身和坚持学习来培养。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领导者,所有愿意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完善自我的人都可以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我们不奢望学生将来全部成为领导者,但希望他们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品格,这些都是职业能力的不竭源泉。每个企业都欢迎具有坚持不懈、完善自我品格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在自身不断获得发展的同时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再次是数学创新精神与创新、开拓的职业品格。结合新情况,通过探索寻找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创立新理论,这种精神叫做创新精神。数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16世纪中期,意大利数学家卡当通过研究赌博中的或然现象创立了概率论。17世纪早期,笛卡尔首创直角坐标系,创立了解析几何,从此开辟了变量数学的新时代。20世纪中叶,美国数学家扎德为解决电子计算机发展与数学工具局限性的矛盾发表了题为“模糊集合”的论文,开拓了模糊数学的新领域。吴文俊受中国古算学的启发,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了世界领先的“数学定理机器证明”方法,被世界称为“吴方法”。

近年来,企业招聘人才从早期的看文凭过渡到注重经验,再到如今青睐创新精神,这是人才理念与时俱进的深刻体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创新精神显得至关重要,注重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学习的目的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步伐,才能推动企业与时俱进。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创新型人才优先录用制度的确立及有效实行是企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最后是数学的统一性精神与着眼长远、大局为重的职业品格。数学的统一性是客观世界统一性的反映,是数学中各个分支固有的内在联系的体现。数学的统一性精神有两方面表现:一是数学对其他科学的统一,二是数学本身的统一。自古至今,数学在科学中一直扮演着“领衔主演”的角色。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60—公元前480)学派信奉“万物皆数”的观点。实际上,数学方法的普遍应用,早就揭示了各门科学都具有数量关系的特征。从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角度分析,早在中世纪初等数学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统一性。17世纪解析几何的诞生,使数学中的代数与几何统一起来,说明统一性是数学的特征。20世纪30年代布尔巴基(Bourbaki)学派用数学结构显示了数学的统一性。20世纪下半叶,数学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数学分支愈来愈多,分支之间的联系愈来愈不明显,但是,数学学科的统一化趋势却在不断加强。

数学的统一性是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辩证思想的具体体现。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要以企业的总体利益为重,强化联系。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顾全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这对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职业品格。

参考文献:

[1]詹国梁.数学的求真精神[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2).

[2]朱梧.数学文化、数学思维与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1994,(2).

[3]舒永安.谈大学生人格修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5,(1).

[4]张顺燕.数学与文化[J].数学通报,2001,(1).

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表层工匠;深层工匠;高职教育

1背景介绍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是现下中国年轻一代的热门词,伴随而来的是“工匠”“双创”等词汇的红火。在这些人人必谈的词汇面前,有必要梳理一下它们更多的内涵。自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联合推出系列新闻报道“大国工匠”的报道之后,这些普通又平凡的劳动者便广为赞誉与钦佩,更激发了大家对“工匠精神”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的热情。大家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之尽善尽美的精神理念,即追求极致,专业且专注。与此同时,创新创业的滚滚洪流向我们扑面而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强大动力。高等学校亦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局势。高职高专学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上,更应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2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2.1工匠精神更是创造和发明精神

工匠,一般的理解是匠人,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一件事的人,公认的典型代表有做事严谨精细的德国、日本、瑞士等。不过,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给了我们不同的诠释。他们认为:工匠是一群不拘一格,富有创造和发明精神,且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作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有: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爱迪生、怀特兄弟、迪恩•卡门等,他们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富兰克林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工匠,我们从很多教科书上都可以看到他诸多发明的事例。同样拥有该美誉的是人人皆知的乔治•华盛顿,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好总统,其实他也是一位卓越的工匠。他们不仅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而且勇于创造和发明,这种创造发明的工匠精神,影响了美国整个国家的产业和社会环境。而他们这些人的共有特征是:博学,充满好奇心,以卓越的勇气和毅力来重建世界。美国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说:“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简单来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引自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原话)。通过对美国进行大量的研究与调查,发现他们的工匠精神有三个基本内涵。(1)用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2)工匠们的创造行为在最初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当时确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是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对它的迷恋。(3)它是一种“破坏”,工匠们背对历史开始了一段充满发明创造与光明的全新旅程。由此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将工匠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工匠和深层工匠。表层工匠们通过密切关注工作方法、工作过程,从而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深层工匠们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从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而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状态,是一种思维由表及里的全新构造和开拓。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事物的精细耕作、精益求精,更是创造和发明,是创造与创新。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正是由表层工匠向深层工匠的迸发,从而有全新创新和创造的品质。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而中国此刻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这种“工匠精神”的回归,“创新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才是一个国家更合理、更永久的创新创业源动力。

2.2创新诠释工匠精神的精髓

创新是指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具备推陈出新的能力,能运用新方法、新方案解决问题而不是循规蹈矩,工匠精神倡导“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两者看似关联不大,甚至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工匠在经年累月的精雕细琢中,持续地对工艺和细节磨砺及锻造,这种多年的严苛磨练会帮助匠人练就更敏锐的洞察力,更懂得深层次揣摩客人对产品的需求,能考虑到最刁钻的用户都无法想到的细节。正所谓“匠,君目所不及之处愈要用心”,匠人因触及常人所未能及之处,故眼界不同,“眼界不同,开创的世界不同”。无论在哪个时代,能够用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自身产品、审视世界格局、开创新时代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匠人,“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只能称为“工匠”,有了创新,才是“工匠精神”。

3创新创业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3.1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其辉煌灿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匠精神的史诗。早在《诗经》中记载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充分显现了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仅仅一句“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便足以显见中华民族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自古以来,我国同样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工匠传奇故事:游刃有余的庖丁、精益求精的鲁班、出神入化的卖油翁等。这些历史书籍及人物典故,充分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对工匠精神不懈的追求。

3.2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的积极的意识形态的总结,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工匠精神的悟透,会启迪人们“用智慧驾驭自己的情绪,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引自《工匠精神》,付守永著)。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告诉我们在修炼的道路上要披荆斩棘;它是一种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3.3工匠精神锻造未来的民族性格

工匠精神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安静。静,能生慧,让劳动果实拥有灵魂。在执着专注的劳动体验中体会工作的乐趣,树立工作的尊严。熟为人知的日本和德国人的工匠精神,直接缔造了他们在世界工业中受人尊敬的地位。有数据统计,创办时间超过200年的全球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居世界首位;德国有837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也是这些公司基业保持常青的奥秘之一。我国自古就不缺乏技艺高超的工匠,可是工匠精神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很多人和事情都是追求“短平快”,只看重眼前效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只追求表面利益而放弃了深层收效,甚至有很多人空谈情怀,却不能务实苦干。这样的氛围使得当今中国很多事情流于虚浮和幻景,这是一种后患无穷的性格。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帮助国人塑造严谨坚毅的国民性格,更需要将持之以恒、专注敬业、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内化为国民品性,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3.4工匠精神成就创新源动力

创新虽然主张打破旧事物,创造新事物,但是其中必然有一些一以贯之和衔接过去与未来的东西,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看似背道而驰,其实是并行不悖,两者既相互联系统一,又相互平衡补充。创新精神需要工匠精神作为支撑,而工匠精神又以创新精神为动力。工匠精神更强调细节、锲而不舍和永不满足的审美意识;创新精神则更强调思想灵动、瑰丽奇想和义无反顾的思维和态度。工匠精神更强调产品品质、稳定和完美;创新精神则更多体现在跨越式发展和断层式创新。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既能帮助我们矫正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又能够促进新经济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并促进传统经济增质、提效和转型。同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正是一个国家更合理的创新创业驱动力。

4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举措

4.1通识课引领工匠精神

高职课程体系一般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识课程里面有思政课、文化课。而在学生入学初始,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通识课程。我们可以通过通识课程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主阵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宗旨下,融入严谨专注等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并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来选用合适的方法及途径,从而形成更为积极的职业理念和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在培养职业技能之初便意识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并在后期学习职业技能时理解并实践,从而为成长成才做好准备。

4.2专业实践课凝炼工匠精神

通识课程帮助学生领会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学环境中切实体会到工匠精神。高职教育相比于本科教育,其实践技能课程比重更多,动手操作课程更多,这为工匠精神的践行提供了更多的实践舞台。进入实践实操课程阶段,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工作场景和技能操练,可以结合产品生产的过程、企业运营的流程,将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目标中,并不失时机地将“专注、坚持、严谨、细致、诚信、执着”等工匠品质融入到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真切体会和感受,逐渐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执着的基本职业操守和素质,也使得工匠精神凝炼在学生工作的每时每刻中。

4.3教师以身作则辐射工匠精神

在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中,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要能勇担重任,务必严谨治学,严格执教。这需要每一位教师闻道在先、学业精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求真、求精、求实,以尽善尽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务实执着的工匠精神感染学生,以开拓进取的态度去带动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浸润着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身体力行。

5结语

让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点,让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让新一代的大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凝结体并成为星星之火,从而引领中华民族回归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秀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益飞.以工匠精神推动创客发展[J].职教视点,2016(9).

[2]陈劲.工匠精神改变世界[J].人力资源,2015(03).

[3]雷克萨斯:注魂于物的大匠心[EB/OL].我要微信,2016-11-01.

[4]齐善鸿.创新的时代呼唤“工匠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