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第1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不能脱离学生的实践平台的建立,也离不开掌握和应用在媒体上的最新信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新闻媒体的技术革命,新闻媒体专业发生一些非常重大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如媒体,观众,受众细分,目标的本地化,信息网络和媒体的小型化。因此,实验中心的建设是适当的“四位一体”的有用人才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注意捕捉到的最前沿,掌握新闻与传播最新的通信手段[1]。

一、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实验中心的概况

实践能力的获得和提高不仅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而且也是提高创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为学生的职业,就业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能力的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图,和走向一个新的、全面的水平,这与学生的愿望相结合,是追求积极的社会价值的发明和创业开创性的条件。

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实验中心现有的硬件资源整合,打造创新性实验项目:如杂志的生产和销售;报纸的生产和销售;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特别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脱口秀节目,电视连续剧生产(dv作品)、网页设计与制作(列设置,网络艺术,字体,上传信息,标题制作,图片制作,链接),节目策划的特别活动,宣传册设计);生产;教材编写;婚礼词的创作。写在具体的消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积极参与大型活动的学校,摄像,编辑,也有利于学校相关的功能,编辑报纸,杂志和大学精品课程,特别活动拍戏。

只有获得一般新闻和传播知识,学生不称职的“泛媒体环境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必须能够使用各种媒体技术。虽然大学专注于实践的特点,还特别注意建设实验室和培训的新闻与传播实践知识的能力,实践活动不能分本文由收集整理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雇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需要关注和认识的升华和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单靠课堂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参与实验中心的实习活动[2]。

二、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实验中心实习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教学——教务——学工”三位一体的教学体制

中心经过多年的摸索,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媒体实验实践教学的健康和有效的补充,投资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学术部门增加投资,非教学的学校工作人员,共青团,这些传统加入的力量,极大地拓展了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多年来,该中心已逐步建立教师开展所有媒体教学实验,参议院后续指导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学校的工作,共青团,全方位的考核管理实习学生的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系统。

(二)设计“基础——提高——研究”三组模块教学实验

中心为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分析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反映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科的理论,实际操作的研究和创新的交叉融合之间的关系。低年级学生的基本实验:将很快成为熟悉的现代传媒工具和操作技巧的基本性能。改善型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媒体技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验平台[3]。

(三)综合专业能力实训

大二上学期结束的学期教学四个星期的全面训练,沟通的能力融合媒体操作的培训,让学生熟悉媒体运作的全过程,学生掌握的技术和知识的传播后,全面锻炼。我校大部分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专业设计培训内容:

1.实验中心报业的运行。综合能力培训项目的基层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深入编辑部出版的报纸版面,通过一个周期的前两年学习专业知识的大门,了解整个运行过程中,综合运用报纸,学习主题规划,采访,写作,编辑,审查,摄影,广告和营销,团体,排版,校对,发行工作,最终打印出一份你的学校的报纸,或内容风格不同,其他成品报。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历采矿,写作,编辑,评估,照片磨练,开始了他的媒体管理,战略决策,得到一种成就感,作为一个媒体人,作为一个记者的艰辛经历和责任。

2.学校电视台的实验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电视的操作的主要任务,学生制作的视频新闻节目的文件。学生们前期的选题策划,校园面试,编辑和制作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视频编辑室和电子工作室。这种培训模式,如果运作良好,可以成为正常的学生实习基地。我教了相关的专业机构,每月生产的校园新闻,一些电视节目,如人的采访,校园焦点。制作的节目在网站上播出,反响良好。学生的创作热情,该方案具有一定的水准[4]。

3.现场操作。该网站的作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产生一定量的信息的网站。网站的网站或者类似的学校,街道,居委会等基层单位的,也可以是官方网站。网站的设计必须包括一些文本信息,以及一些图片,视频和音频信息。该网站是因为到单位,企业建立趋势,网站动作是一个全面的培训内容是必要的,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结论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第2篇

南唐诗人李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这是汉语中“信息”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古义指消息、音讯,侧重于口头或书面传递的内容。随着近代报刊的兴起,本土“信息”概念勃兴,如1872年《申报》直接列出栏目,标明“丝市信息”、“陕西军情信息”等,此时,信息的近代含义仍指向消息、音讯、情报。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意义的信息并非从我国本土文化延续而来,而是西方思潮的舶来品。现代信息概念最早是1928年Hartley在《信息传输》中提出,他第一次指出信息与消息的区别,并设想用数学方法描述信息量。

1955年,在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的热情支持下,数学家Weaver将信息论引入传播学,从此,信息成为统领传播学的核心概念。1984年,李良荣教授的《“信息热”和新闻改革》一文,正式将信息论和传播学中的信息引入到中国新闻学,并得出“新闻是一种信息的传播”的结论。

从信息的角度认识新闻本体及其本质特征,最早提出“信息是新闻的属概念”观点的是宁树藩教授,1984年他在《论新闻的特性》中提出“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1987年一本由国内20所大学联合编写的新闻学教材则称“新闻是一种信息”已是新闻学里无须证明的公理。

信息概念的引入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新闻观念,引发国内对新闻定义的重新思考,而且促成了理论研究更大层面的变迁。李良荣教授评价,信息概念的引进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新闻改革的第二次跨越。然而,跨学科、跨语境关键词的导入与接收,信息概念也发生了意义偏转。

香农信息论中的信息是通信工程学的概念,用来研究信道传输能力,正如Warren Weaver1949年在《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近期成就》中所说,香农信息论解决的是技术问题,而不涉及意义问题和实效性问题。而我国本土文化中的信息侧重于消息、音讯,是指向内容的概念,有更多人文色彩,这或多或少影响了新闻学对现代信息概念的理解,直接体现在新闻的定义中,其内涵接近于事实,这就凸显了传播的内容,指那些对人有用、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其原有的技术特征似乎被遮蔽了。

信息对中国新闻学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新闻学的学科意识逐渐复苏,处于新闻无学到有学的艰难转型中,需要主动寻找到一个科学的起点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信息概念恰逢其时地导入,这是新闻学突破束缚的一次历史选择。具体来说,信息概念在以下几个层面起作用:

第一,确定“新闻的本质是信息”。即使不引进这个信息概念,传统新闻学中关于新闻本源的问题也依然能解决。但是,“信息才是新闻的本质规定”却能够修正“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一说,因为作为新闻进行传播的并非是事实本身,而是事实中蕴含的某些属性的要件所构成的信息。“信息”显然要比“事实”更科学、更恰当,这个科学术语提升了新闻的本质。

第二,承认新闻学是科学。宁树藩先生认为,只有以新闻及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才能建构起一个科学的新闻学理论体系。信息概念反驳了过去存在的“新闻工具论”,以信息逻辑起点建构新闻本位的新闻学理论体系。新闻与宣传划分开,新闻本位的回归使新闻的本初功能得以彰显,体现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使新闻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过去强大的政治话语框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地位,体现了一种独立的学术精神,同时,搭起了我国新闻学与具有国际视野的传播学对话的桥梁。

第三,20世纪90年代,“信息”触发了新闻商品性的讨论。人们认识到,新闻除了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生成、传播、接收反馈过程还带有经济实践和商品生产、消费的特性。既然媒介把信息资源的开发、采集、传播当作主要任务,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那么,媒介本身也就具备社会第三产业的特性,这一特性强调的是信息的服务性。这一认识直接关系着我国“事业化性质、企业化经营”的传媒体制变革,为传媒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

信息与新闻学辩证看

20世纪80年代,信息概念刚引入中国新闻学,有学者认为信息论与新闻学科交叉,由此产生新的学科“信息新闻学”,甚至提出信息新闻有八种写法。这是种不确切的提法,其实质指向是新闻的信息量。这种提法体现了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但也反映了信息概念的引入对学科思维的冲击。

中国新闻学研究曾经出现过关于新闻的信息量的计算公式,这种做法参照了信息论的信息计量,但却并不可取,因为信息论并不关心信息的内容,并不能反映人的能动作用与信息处理的关系。新闻传播不同于机械的科技传播,而贯穿了更多的价值选择倾向和人文关怀,如果新闻学中的信息仍旧是一种冷冰冰的硬科学符号和技术指标,就会限制实践中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了新闻人作为有思想、有责任的社会工作者的追求。

虽然并不认同运用信息论计量新闻信息,但这种思维方式却开创了另一番局面,新闻媒介努力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但随着信息泛滥的态势,其弊端逐渐显露。现代人陷入对潮水般信息的依赖,层出不穷的媒介事件又挫败了人们对媒介和社会的信任,最终变得轻信和缺乏安全感。事实上,零星的信息不能代表整体的世界,过度依赖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反而钝化了人类的感知能力,并且,借助技术、集中渠道和传播渠道所形成的信息,取代了人人平等参与的、平衡的集体行为,即交流。

此外,一段时间里新闻商品性认识助长了有偿新闻现象,甚至被指为是其产生的理论根源。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知”的需要催生了新闻,与公共利益有重大、深远而天然的密切关系,担负着特殊而无可取代的社会道义和责任。商品化的新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闻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作用,使新闻这个本应属于全社会的公共资源被少部分人利用,从而减少了其公共利益的代表性,影响了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正义。当前新闻实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证明,对于商品化的特性渗透到新闻这一点,要持有批判意识。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第3篇

一、当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办学现状

(一)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从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的新闻系算起,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从“”刚结束时只有三五所高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到2013年中国有390多所高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短短35年的时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几乎是从零基础发展到了一个遍地开花的程度,这样快速的发展说明社会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即使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不景气的当前,根据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形势调查报告显示,新闻传播学类就业工作对口度高,起薪高,跳槽对薪酬涨幅影响明显,五年后收入高,综合满意度高。就业率达到了93.26%,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7位。同时也说明,目前高校培养出的高层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体系逐渐完善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规模扩张更大、办学层次更丰富、学科外延继续扩大。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化状态,出现了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为代表的传统名牌新闻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闻院系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新闻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全国著名大学新建新闻学院的办学模式;师范、体育、财经、理工类等专业院校创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模式;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民办大学创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模式。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呈现出体系、层次较为全面的办学状态。

二、强化新闻传播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需求有增无减

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首先各类媒介和出版机构对专业人才有大量需求。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对于专业人才数量需求仍在增加。同时,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出现,他们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以传统媒介广播电视为例,目前的从业人员超过75万,并以每年4%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新兴媒体从业人员更是大量需求,如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已达300多万。其次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宣传、公关类人才的需求,他们对于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提出了理论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要求。再次是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快速发展,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很多教师是从其他专业,通过短期培训转过来的,因此急需此类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水平人才。

(二)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1.全日制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作为培养新闻传播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全日制教育这种形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知识全面,专业素质较高。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是人才培养周期长,少则两年(专科),多则七年(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二是进入门坎较高;三是数量较少,目前全国各类普通高校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在校生为23万,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本科以上层次的学生。

2.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程度不够。师资力量目前来说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点,师资力量的好坏会影响到高校教育的好坏,在新闻传播教育中,随着新闻传播的持续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师资状况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的高校拓展,导致了师资力量不够,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然而,这些老师既没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也没有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的经历,只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复制”给学生,这就是典型的照本宣科,知识教学理论偏离了实践。

3.课程设置没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理论与文化课程较多,譬如,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概论、中外传播学史等。这些课程虽然都是新闻传播学的课程,但课程的设置都是理论知识,相对的实践课程少之又少,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一直给学生灌输着死板的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现在新闻媒体对引进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对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仅希望懂新闻业务,又要懂得媒介经营管理,然而现在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还是注重在记者和编辑这方面,这使得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上所需要的,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且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真正提

升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加强继续教育则是完善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相对于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1.培养对象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系统的理论学习效率更高。新闻传播教育要以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换而言之,就是说新闻传播教育应以实践为重。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培养环节中最弱的一环。对于继续教育的对象,即参加新闻媒介的专业工作人员来说,他们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这些人员都已经在社会上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专业的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要强于在校大学生。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有着较高的学历、技术职称和对事业的责任感,对于他们所从事的新闻行业所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较为敏感,且又孜孜以求,目标明确。

2.继续教育针对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培养对象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使本科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笼统而广泛,没有较强的针对性。而继续教育的内容是将许多学科或技术分解或综合成若干个小单元来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继续教育的内容不再是纸上谈兵,往往会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以及教育对象的实际经验,使得理论教育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深入全面。已经从事于新闻传播的媒体人对自己今后是专攻于新闻媒体工作加强自己的技术专业水平还是想要从事于媒介管理的方向,这些“媒体人”对于自己今后的方向都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会朝着自己的专业目标而努力,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初次接触这个专业,对于自己想要从事的方向都没有明确,对于课堂、课本之外的知识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只是被动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3.继续教育周期短,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快速达到培养的目的。继续教育的学制以短期为主,短周期的学制给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继续教育对象的职称经历,专业素质层次不同,他们有不同的需要,继续教育的教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像普通大学教育那么“死板”,媒体人员在继续教育中,通过研讨会、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汲取精华,取长补短,使自身的才能得到了升华。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自己的目标都非常的明确,所以在通过高水平的讲授课程和短时期的培训中,参与者很快的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继续教育这种短周期的培训效率高,见效快。

(二)全面加强继续教育,全方位提高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水平

1.政府要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实现学历补偿、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毕竟时间较短,全日制教育体制尚不健全,继续教育更是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只有一些老牌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依托新闻学院开展了新闻传播专业的继续教育。因此,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新闻传播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研究把握此类人才继续教育的科学规律,明确目标任务,根据社会发展调整人才培养观念,不断满足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要进一步强化统筹,积极调动高校、广电、报社、培训机构等各方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统筹好学历、非学历的继续教育,重点做好短期业务培训和高层次专业硕士的继续教育。要进一步形成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设置,培养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利用好互联网、各种网络通讯软件等平台,扩大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类人才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高校要依托现有资源,根据行业特点加强新闻传播类人才继续教育的发展。目前来说,高校仍然承担着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些发展时间较长的专业,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已比较完备,包含了函授、夜大、自考、全日制助学班、地方学历班、专业证书和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而新闻传播专业继续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本专科的传统教育方式,如成人高考、函授、自考等。高校应当依托发展较快的全日制新闻传播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分层次、分水平、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机制。当今社会对于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在传统媒体中,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就业市场已基本饱和,高校应当在传统媒介专业硕士、在职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些新的媒体岗位产生,如信息数据编辑、互动编辑等。而传统媒体岗位也对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如“了解互联网的技术和工具、社交媒体的特性和平台“对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软件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高校要及时了解社会动向和行业特点,进而调整或增加教育内容,使继续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学;体育新闻;泛传播;融合媒介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0―1392-05

北京体育大学自2000年招收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本科生以来,历经6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结合自身特点、适应当前形势、满足实践需求、接轨国际潮流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思路。自2005年2月从原管理学院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体育传媒系以来,在管理学院进行第三次创业的同时,体育传媒系也开始了新的办学指导思想、学科和专业建设思路、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尝试。

1 面临的主要形势

1.1 北京体育大学办学目标 北京体育大学在“十五”期间确立了建成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的奋斗目标。在2005年9月被批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后,学校提出了为北京奥运会竞技备战提供保障和服务,并且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的任务。作为北京体育大学一个新设的教学单位,体育传媒系不仅承担着新闻学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任务,还应该为北京体育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1.2 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现状 新闻传播学教育在最近10几年来发展迅速,根据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2004年3月在中央党校三项学习教育的讲话提供的资料,目前在教育部注册备案的新闻传播专业点有198个,而据不完全统计,那些从别的专业衍生出来的相关专业方向也超过200个。最新的材料表明,全国已经有661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或专业方向。近10年中,北京地区的大量单科院校也陆续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都在最近10年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专业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新亮点,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3 北京2008年奥运会影响下的体育传媒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各类传媒机构对于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据报道,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和届时前来北京报道奥运会的NBC需要千名以上体育专项摄像师、各类形态媒介对于奥运和体育报道的重视催生了对体育记者、编辑的需求,大量介入奥运传播的赞助企业及文化、传播、公关、中介公司等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虽然这期间有体育媒体的消亡,但总体趋势是奥运传播掀起了传媒人才需求的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近3万名体育编辑记者中,接受过体育、新闻或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人所占比例不足1/4,这更加为体育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1.4 国际体育新闻教育的态势 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院校设有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美国4000余所大学有20所左右设置了体育新闻、体育传播、体育信息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并且成为美国职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相关岗位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比如美国俄亥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开始了贯穿一个学期的体育写作(Sportswriting)、体育转播(Sportscasting)课程。其他一些国家虽然很少有体育新闻专业,但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内开设体育新闻传播类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2 学科与专业定位

2.1 新闻学的学科归属及其与专业的关系 在国家的学位管理体系中,新闻传播学归属于文学门类。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管理序列中,新闻传播学是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在国家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管理系列中,新闻学与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归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作为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的教学管理单位,体育传媒系承担着发展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双重任务,通过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来完成人才培养、学科创新、服务传媒的基本任务。

高等学校的专业是针对社会就业方向而言,是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是对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一种设计,专业的设置及其规模受社会劳动市场的供需规律支配。体育新闻与体育传播专业方向就是顺应当前迅速发展的对于体育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2.2 “体大姓体”不代表学科建设不需要理论 关于北京体育大学突出自身办学特色,“体大姓体”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其基本含义是北京体育大学要突出体育特色,立足体育本位。对于这种说法,笔者的观点是,体育大学当然应该以为体育服务和围绕体育发展作为学校事业的重要方针。但是,更为根本的问题是,体育大学一定要注意学科建设,一定不能忽视理论的价值,这是保证各种运动技术进入精深领域和纳入传授范畴的根本保证。

因此,“体大姓体”中的“体”其实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体”,而体育学科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体”,而最终需要达成的是实践论层面上的“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学应该立足于服务体育,挖掘体育新闻自身特有的规律,研究体育新闻的重要问题,以构建体育新闻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总之,体育新闻学要服从母系学科的规范,要为整个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体系的完善做出贡献。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都面临着需要新闻报道和专业传播的问题,而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研究等领域更存在着大量可以与新闻传播学结合的课题。

具体来说,体育新闻学的学科性质属于新闻学的分支学科和体育学的应用学科,它可以说是最专业的分支新闻学,承担着运动赛事、规则、明星与体育事务、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传播的任务;同时也可以说是最庞杂的应用体育学,担负着通过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新闻技能进行体育新闻报道的职能。

2.3 “以体为本”不说明专业建设不需要学科 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归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之下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技能的养成无一不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磨练。尤其对于本科专业来说,培养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类人才更是不容回避的重要使命。但是,北京体育大学毕竟不同于其他的综合性大学,也不能简单与其他单科性大学类比。因此,“以体为本”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彰显的是体、理、文、管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思路。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发展方针,其应该体现的原则是在整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中凸显体育新闻的特色,始终立足为体育新闻服务的原则来构建课程体系。

有研究成果表明,美国目前设立了体育新闻、传播、信息类专业的院校虽然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很“重视

宽厚的人文基础,宽泛的知识结构,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很多史论类课程,如媒介史、新闻事业史、20世纪摄影史、体育心理学、生物力学、运动机能学。此外,美国的不少新闻传播院系也开始创办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sequence)专业,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当前美国新闻传播界最时髦的两个词是:“融合媒介”(convergence me-dia)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

因此,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建设应该注意把握好专业新闻传播的定位,吸取多学科的营养来补益自身,同时处理好“体用”的关系,利用人文社会学科、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来丰富和充实体育新闻学专业严密和独特的“体”,指导体育新闻传播全面和融合的“用”。

在专业建设方面,应确立复合、灵活、宽广的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能适应各种媒介和各种岗位的要求,不能忽视非体育新闻业务、非新闻业务能力培养。

3 学科与专业建设思路

学科、专业、课程分别对应知识体系内在规律性、人才成长规律性、学生能力递进规律。一般说来,科学需求与学科布局、社会发展与专业建设、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是相互对应的。体育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需要考虑体育新闻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社会发展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体育新闻从业人员能力的递进规律。

3.1 体育新闻知识体系的特点与新闻学科建设的思路 体育新闻是一个包含着众多复杂的辩证关系的领域,是一个看上去风光无限实则艰苦异常的领域。比如,新闻的即时判断与历史的长期积累统一于体育新闻中;工作中节奏的高度紧张与能力的自我完善对于体育新闻记者提出了高要求;体育的特殊属性与报道的专门技能对于体育新闻工作者的能力要求颇高。再比如,体育新闻中还充斥着遗憾的艺术与完美的追求的矛盾、理想的职业与艰苦的磨砺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新闻的学科特点其实需要深刻的哲学思维和宏观视野才能把握。

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例,我们还不难发现体育新闻的综合性与专业化特色。北京奥运会的交通、通讯、邮票、媒介服务、景观与形象、建筑、特许经营、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环境保护、项目管理、纪念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品牌保护等无一不牵涉到多方面的学科理论,无一不需要全面的哲学思维才能审视清楚。

而从目前新闻学自身的学科成长情况看,对于新闻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文化学等维度的审视构成了一系列新闻分支学科,如新闻心理学、新闻文化学等;这些学科对应于不同媒介形态,又生发出了另外一些新闻学科,比如报纸经济学、电视文化学等;新闻自身的业务领域的升华则推动着另外一些学科的不断成熟,比如报纸编辑学、新闻采访学、新闻评论学等。

目前,体育新闻学是少见的依据新闻报道对象而产生的新闻学新学科,经济新闻、法制新闻等虽然基本自成比较独立的报道系列,但还没有上升到足够的称之为新闻学科的层面上。这一方面为体育新闻学学科属性的确立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可能预示着体育新闻学的建设不应该急于自立山头,而应较多地注意在对母学科依属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专业特点。

从国内部分院校新闻传播学类单位的名称可一窥综合和专业传播结合的特色日益鲜明。

从表2可以看出,艺术、文化、文学等已经与新闻、传播、电视、传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院校学科发展的目标也大体可以从单位名称上看出来。具有广泛意义的甚至高高在上的艺术、文化、文学等与新闻、传播、电视、传媒结合的倾向正体现了立足扎实的人文社会学基础来进行新闻传播研究的思路,体现出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因此,在确立体育新闻学学科发展的思路时,应该有宽容、开放、动态的思维方式,坚持与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图1)。

3.2 体育新闻社会需求的特点与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的思路

3.2.1 体育新闻报道对象的延伸与报道深度的拓展 体育事务类报道的增加是近年来体育新闻报道的显著特点。如中央电视台2005年7月21、22日播发的体育新闻中,体育事务类新闻分别为48%、33.3%,即使在大型赛事期间的体育报道,也有越来越多的体育新闻报道不将镜头和视野局限在项目中、赛场内和赛事上,而是从赛场外挖掘新闻选题,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内寻求体育事件的意义,等等。

体育报道的综合性增强也是近年来体育新闻发展的一个难以回避的特点。对于这个奥运会重要的工作的报道,必须掌握足够的相关基础知识才行。对于这些事务的报道仅仅具备一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这些领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特殊的场域和情境之中的专门知识,才能做好相关的报道,才能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3.2.2 体育新闻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体育新闻教育机构始终不能脱离与社会的联系(图2)。

3.2.3 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不应将目标局限在新闻界 为了思考和回答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了解本专业已经毕业的3届110名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十分重要的。

从表3可以看出,从事体育新闻、出国与读研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30%、28.2%,一般新闻岗位的毕业生比例为18.2%,其余的毕业生流向则比例很低,均不足10%。而总体上看,新闻传播界外的学生比例为51.8%,这说明超过半数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脱离了新闻传播界。

同时,新闻媒体在招收人员时也不拘泥于新闻传播学专业背景。南方部分媒体招聘工作人员的资格要求,体现出十分宽泛的“专业不限”的倾向。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重的,原因之一是体育界外和新闻传播界外有对于体育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许与体育界、新闻传播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关。而可能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新闻传播业务所需要的能力越来越趋向于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并且是综合和专业相结合。这也是“媒介成为人”、“人成为信息的一部分”等泛传播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显著特点。

3.3 体育新闻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与体育新闻课程的设置原则

3.3.1 体育新闻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3.3.1.1 体育和新闻历史知识与体育新闻选择 新闻虽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但对于它的评价乃至报道往往需要历史知识的积累。比如要对一个运动员创造的成绩做出评价,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溯及以往才能在“时间序列”中找到新闻事件的位置,从而得出准确的新闻价值判断,做出精当的新闻选择。由于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有历史原因,因此只有立足体育史和新闻史,才能准确判断体育事件的属性,而体育和新闻历史理念的掌握则有利于理解体育新闻实践。

3.3.1.2 运动锻炼体验和新闻技能练习与体育新闻采访

体育新闻采访往往是对专业人士进行的专业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比较好的专业感觉,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选题,做出精彩的采访报道。可以说,对于体育新闻而言,运动体验是接近报道对象的有力武器,是获得和拓展关系网络的基础,是理解报道对象和事件的条件。很多体育记者新闻采访的成果就来源于他们儿时和日常的体育锻炼经历。而与此同时,对于新闻技能的亲身体验,如校园新闻人物的采访等都是日后形成专业新闻采访能力的基础。

3.3.1.3 文学艺术修养与体育新闻写作 新闻之所以被列入文学门类,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因是新闻与文学的天然联系,新闻报道本身就需要用文学方式来表达。可以说,文学艺术作品是新闻写作的基本素材,文学艺术素养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条件,文学艺术理论是新闻写作的重要前提。在体育新闻中,文学艺术修养的作用也极其鲜明和突出,多数知名的体育记者都具有相当强的文学基本功。

3.3.1.4 体育和新闻理论素养与体育新闻策划 体育新闻终究是对于专业性很强的体育的报道,它需要基本的体育和新闻理论素养来支撑,尤其对于体育文化意味鲜明的体育新闻报道,体育理论知识和素养就更加重要。可以说,体育和新闻理论是酝酿体育新闻策划的思想源泉,保证体育新闻策划专业性的重要条件,也是体育新闻策划走向深入的必要条件。比如对于奥运会报道的策划考验的是极强的把握奥运会特质的体育和新闻理论素养。

3.3.2 体育新闻课程设置应该突出的原则

3.3.2.1 厚基础与宽口径 从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3届毕业生的去向看,在体育部门和体育新闻部门、攻读体育研究生的学生比例为69.1%,不足70%。这说明有近1/3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脱离了体育圈。

另一方面,从体育媒体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对于专业背景的要求看,也呈现出并不追求专业领域,而逐步泛化专业的趋向。如《百名中国体育记者自述》中97个知名体育记者的专业背景(背景描述涉及多项者有重复计算)中,出身体育界的不足1/5。

根据目前体育新闻专业领域人才招聘和已有就业情况看,已经体现出“专新闻”和“泛传播”的理念,这对学生能力提出了具有专业的新闻理念和技能及广泛的传播能力的要求。因此,北京体育大学在2006年重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时适度扩大了课程涉及的领域,如增加视听语言、运动项目概要等,并且继续保持原有的体育广告学、媒介经济学、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等课程,力求在有限的课程时数中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与专精。

3.3.2.2 活计划与多方向 相对于一般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体育新闻最大的困难在于,它要培养学生一般的新闻传播理论与技能,还要辟出比较多的课时用于体育理论与知识、运动体验,并且应该有一定的课时用于体育与新闻结合的课程,在学时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这势必增加编排课程的紧张程度。

目前,国内的20多个体育新闻专业点除个别院校外只有一个专业,采用大而全的课程编排,一般以设置课程模块来细分课程。比如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采取“四、三、二、一”的体育新闻教育模式,其四个课程模块为新闻传媒、体育新闻传媒、文学、体育。武汉体育学院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为“夯实基础、突出体育特色、注重实践,面向全媒体”。这些课程设计原则体现的均是在整体教育目标下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思维。根据与其他一般新闻院校的课程比较可以看出,体育新闻专业的新闻传播类理论与实践课程时数明显偏少。

在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召集学生(含毕业生)进行的3次座谈会中,学生均反映一般新闻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时数少于其他新闻院系,造成在就业和考研等方面的被动。

虽然体育新闻专业无法做到在新闻传播类课程时数上与其他一般新闻传播院校相同,但是如果通过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当可以减少这种差距。北京体育大学在2006年修订教学计划时,在限制性选修课中设计了5个拉通排课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8学分,要求学生至少整选其中两个模块,其余可零选。这五个模块是媒介管理(传播心理学、体育报道、媒介管理、体育广告学)、平面媒体(体育摄影、体育报道、大型赛事媒体战略、体育平面媒体实务专题)、体育理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管理与经济学专题讲座)、广播电视(体育摄像、电视节目形态、电视节目策划、非线性编辑、电视画面剪辑)、播音主持(播音基础、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体育解说)。体育摄影这些限制性选修课是在一一对应于必修课的前提下设置的,比如体育理论模块建立在体育史和体育学概论课程的基础上,广播电视模块建立在摄影摄像基础知识课程的基础上。

这种设计减少了以往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的局面,使得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就业的方向和兴趣去选择课程。由于限制性选修课拉通排课,学生可以全部选修,因此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至于当前盛行的媒体融合和跨媒体能力,目前在中国还很难一步到位地体现在课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生自己在实践中积累。

总之,课程设计的上述原则具有应对当前学科和专业建设形势的特点。“厚基础”可以为学生提供转向前提,比如北体有学生考取社会学、历史学、体育社会学研究生的;“宽口径”可以开发学生的多向潜力,比如有学生毕业后进入公司从事媒介公关工作、进入体育行政部门从事文秘工作的;“活计划”是一种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的做法,可以避免以往课程多而不精以及缺乏体系的弊端;“多方向”追求的是突显体育特色和传媒发展形势,比如播音主持模块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体育解说与评论的能力。

此外,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实践、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文学与写作)、媒介形态结合(平面、电子和网络)、体育与新闻结合(体育为对象、新闻为技术、新闻和体育理论为指导、运动体验和新闻技能为基础)等基本原则,力求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4 小 结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的办学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大体育、专新闻、泛传播、全媒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体育特色。在体育学科理论和运动体验两方面设置较全面课程,使学生学习到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等体育学科知识,并且有条件得到6个以上运动项目的体验,增强学生在新闻专业领域中体育特色的分量和比例。

2)培养新闻素养。在追求客观、公正、平衡等新闻专业主义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新闻采、写、编、评、摄等新闻技能。培养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与体育理论基础、熟悉体育和新闻业态的新闻传播人才。

3)跳出新闻局限。立足广泛的需要新闻传播人才的社会领域,不局限于为新闻传播、宣传等部门培养人才,而是将视野放到广大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中,有意识地为培养新闻发言人、媒体公关经理等各类人才提供出口。

4)强化复合能力。每年举办新闻专业技能展示与评比活动,结合实业界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跨媒体能力培养,为融合多媒体能力的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在2008年奥运会的需求背景下,突出新闻和体育专业英语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体育摄影和摄像等标志性技能。

5)注重学风建设。定期举行学生读书会和早读,确立“据于德,依于察、敏于行”的系训,从新闻职业道德、专业能力、行业规范等角度全面要求学生。

投稿日期:2006-05-08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第5篇

一、课程设置僵化

1.课程安排重理论轻实践。新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目前我国新闻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实践环节,都是一些理论的课程。这种教育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差、缺乏创造性等弱点。

2.缺乏对新闻教育所需实验设备的高投入。现代新闻教育要求记者“一专多能”,“多能”指的是对学生的多方面技能训练,即网上采访、计算机学习、电脑编排、网络协统编辑、网上搜索与网络传输等基本内容,而要达到“多能”的目的则必须要有实验基地提供支持。显然,多数新闻院校在设备投入上明显不足。

3.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不少新闻传播院校特别是省级以下不少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点,一个院、系都没有一个代课教师从事过新闻实践。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国内高校用人机制不无关系。

二、新闻学教育凸现文学化误区

目前的新闻学教育正在进入一个误区,一些新闻院系的新闻学教师和新闻教育管理者正在用文学的理念、文学的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学教育。这种“文学新闻学”的新闻学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的文学化;师资结构的文学化;课堂教育的文学化。

三、人才培养目标脱离实际需求

1.人才培养目标与新闻界现实隔绝。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获得充分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技能,是新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专业技能训练不足,已成为目前新闻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新闻专业人才就业不能体现专业优势。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既能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又能高瞻远瞩,把握方向,才能真正担负起自己的职业使命。美国学者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一书中介绍,将新闻学开拓成为一个合法的大学学科的“老爸”布莱尔,20世纪初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对新闻学教育作了如此设计:在一个4年期的大学课程中,新闻学方面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都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这种课程结构观,最终成为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所接受的“基本的鉴定标准”。 反观我国的新闻教育,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闻系纷纷独立成为学院。于是,新闻专业课急剧膨胀,越开越多,越开越细。譬如,单是新闻写作,某知名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开设了消息写作、通讯写作两门必修课。再加上传播科技日新月异,新闻专业最近几年又充实了若干传播新技术课程。 新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面对如今新闻学教育凸现的种种弊端,高校和社会需要重新重视“实践”这把利剑,在新时期对新闻学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困境进行突破。

四、新闻学教育突破困境的对策

1.合理借鉴国外新闻学教育模式。虽然我国的新闻教育与别国的情况不相同,但是国外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多年摸索积累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如美国,坚持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记者为新闻教授;日本,携手媒体共办新闻教育;英国,新闻培训远离大学校园。在新闻事业发达较早的英国,培养和训练从业人员的任务是由那些拥有地方报纸的报业集团承担的。除此之外,各地方报业集团还联合成立了一个“全国训练新闻人员的理事会”,其主要任务是统筹全国的新闻记者的职业考核,给及格者发合格证书以及指导和监督地方报纸新闻记者训练事宜。

2.新闻学教育培养由理论向实践转变。

(1)转变培养目标,以培养新闻职业化人才为己任。针对新闻传播专业点数量急速增加而质量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专家谏言,“为了我国新闻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注意提高质量,控制数量。凡高校新办新闻类专业,应严格申报制度,严肃批准手续,建议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制定出新办新闻专业的最低标准和起码条件,经过一定的评审手续后再行招生。”新闻类专业的布局也应力求合理,“一般不宜在同一城市、同一地区举办过多的新闻专业,以便于集中师资、设备和优势,真正把新闻专业办好,形成拳头力量,避免重复浪费。”

另外,应适当调整不同院校新闻专业的定位。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有综合、财经、政法、体育、外交等各类大学办的,这些院校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出有特色的新闻传播人才。

(2)改革课程设置,增设运用型教材。既注重新闻专业课程的教学,又越来越重视非新闻专业包括文学、哲学、法律、经济、心理学、历史学甚至自然科学各相关学科的知识教育。这对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大未来新闻工作者知识面和业务“后劲”无疑是重要的,有益的。

(3)改变师资结构,增加实践型教师的比例。延聘、引进既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又有新闻实践经验的编采人员为教师,改变新闻传播教学与新闻传播实践脱节的现状,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4)采用案例教学法,改变传统的概念串例子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又称为抛锚式教学,所谓的“锚”就是指一个与实际情景相关的问题。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不是死记硬背新闻采访和写作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而是通过个案解剖和练习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的精神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