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创新意识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中西医结合;创新模式;强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b)-0130-05
Effect Evaluation of the Intensive Management Treatment for Pai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n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eam Innovation Model
LI Fu-rong,LIU Xiu-jian,LUO Ying-bo,JIAO Shu
Qing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10008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management on impaired of glucose regulation(IGR)patients in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eam innovation model. Methods Totally sixty patients with impaired of glucose regulation(IGR)were involved in the study between 2014.1 and 2014.8 in Qing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n=30) and the control group(n=30). Intervention group was under intensive management in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eam for one year,and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outpatient treatment. Both of them received blood re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fter one year.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Body mass index, fasting blood glucose,postprandial 2h blood glucose, HbA1c and blood lipid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0.05),Knowledge of diabetes(including knowledge of diabetes, diet therapy, exercise therapy, knowledge of drug treatment and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and self-management skills (including diet control, daily exercise, active monitoring of blood sugar, carry a medical aid card and self - care)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The diabetes incidenc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3.3%(1/30),50%(15/30)of the patients returned to normal;The diabetes incidenc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3.3%(7/30),20%(6/30)of the patients returned to normal;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Int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novation model for impaired of glucose regulation(IGR)patient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blood glucose、 lipid levels, control weigh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iabetes.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diabetes and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Key words] Impaired of glucose regulation;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Innovational model;Intensive management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4%[1]。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其并发症的风险从糖调节受损就已经开始。糖调节受损( IGR)又称为糖尿病前期 ,为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它包括单纯糖耐量减低(I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以及混合型糖调节异常。在我国20岁以上年龄中, 糖调节受损的患病率为15.5%,即目前我国有1.482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2]。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成人中5~10年有25% ~28%的IGT和IFG病人发展成2型糖尿病[3]。目前来讲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即成为不可治愈的终身性疾病,而糖调节受损患者如果进行有效干预,却可能回归为正常糖调节状态。因此对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进行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中医在防治IGR领域中呈现一定的优势,利用中医体质学说对尚无症状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并根据其体质制定相应诊疗计划,再结合社区团队的强化管理综合干预,是否可有效减少IGR患者的转归是该次研究的宗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4年1月―8月门诊确诊为IGR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按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病例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年)正式公布的IGT诊断标准[4]:空腹血糖((FPG))>6.0 mmol/L,且
1.2 干预方法
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中西医结合强化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由西医全科医师1人、中医全科医师1人、护士1人、防保科医师1人组建中西医结合式社区团队;②建立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生活习惯、家族史、过敏史等,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③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根据自身体质进行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对IGR患者进行悉心指导。④每月一次集中授课,采用集中授课和针对个体咨询的方式传授疾病的相关中西医知识,建议患者家属同时参加,并鼓励患者之间进行相互交流总结;⑤示范演示血糖仪使用的步骤方法,所有听课人员均能掌握正确操作方法。⑥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计算出患者每日所需要的热量,再按照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比例,计算出患者每日应摄入三大营养物质的克数。并且通过发放各种食品的热量等量交换表向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同时根据患者自身体质分别进行饮食调整,让患者掌握什么食物适合其自身体质,纠正以前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建立正确的按时、按量、规律的饮食习惯。在定期随访期间对患者饮食情况及时追踪及时纠正。⑦运动及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患者自身体质类型指导患者运动,帮助建立适合患者自己的中小强度、长时间的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快速步行、游泳等运动。建议每次运动大于30 min,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准则。鼓励患者长期坚持。戒烟戒酒。⑧以圆桌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心理干预,让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讲述自己经历心理路程,如何克服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⑨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血压、血糖、体重、饮食及运动等情况,并与患者保持电话沟通,患者可进行咨询,医生可了解患者遵从医嘱情况。⑩指导患者随身携带并使用急救援助卡,正面写着患者的一般资料,背面写着相关救援方法。{11}成立微信群和短信平台,定期交流治疗糖尿病经验和知识。对照组患者只进行自主的常规门诊诊治。
1.3 评价指标
1.3.1 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价糖尿病知识评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①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发病年限、并发症等;②糖尿病知识测试评分问卷:参考“2型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5]修订为5个部分,分别为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治疗知识、运动治疗知识、药物治疗知识及血糖监测知识等共50题。每题回答正确为2分,回答错误为0分,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自我管理能力评价共10题:自我评价在饮食控制、每天坚持运动、主动监测血糖、随身携带援助卡及自我足部检查、护理等方面执行的情况。
1.3.2 记录两组干预前后的BMI、FPG、2hPBG、TG、TC、LDL-C、HDL-C、HbA1c,并于干预后再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判断转归。
1.4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录入,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MERGEFORMAT)表示,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60例对象均完成此次项目。干预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0.7±5.2)岁,其中IGT 6例,IFG17例,混合型7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39.5±3.5)岁,其中IGT 8例,IFG15例,混合型7例。两组一般情况间具有均衡性(P>0.05)。
2.2 干预前后两组躯体健康监测指标变化情况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躯体监测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干预组在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实施干预措施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
干预措施实施后,干预组在糖尿病知识掌握方面均有所提高,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实施干预措施后自我健康行为管理情况
干预措施实施后,干预组糖尿病患者在自我健康管理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5 干预后两组患者转归情况
干预组患者3.3%(1/30)转为糖尿病,对照组23.3%(7/30)转为糖尿病,两组患者转为糖尿病情况比较(2=5.934,P值=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研究报告认为IGR是2型糖尿病的必经阶段,因此,IGR患者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何早期发现早期干预IGR患者,减少或延缓其向2型糖尿病的转归,是全科医生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该研究发现,通过社区的中西医结合创新模式干预,干预组患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有效的掌握了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中医和西医知识,并且自我管理能力大幅度提高。这与我们团队采用适合成年人的多种教育方式密切相关。成年人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所学知识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为兴趣点而展开的。我们开展培训和实践活动,首先要激发其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和理解,这使他们能更有信心去应对诊断和做出必要的生活方式改变[6-7]。其次充分调动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积极性,热情,大家在相互提问和操作中掌握了如何计算自己的热量摄入,如何每天进行有效的有氧运动,以及如何护理自己足部等细节问题。
该研究发现,通过社区中西医结合创新模式干预,干预组患者的IBM,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较前明显改善。IGR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导因素,可致多种代谢异常,包括脂代谢紊乱和肥胖。糖尿病与血糖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都具有密切相关性。对于IGR患者来讲,控制体重,降低血脂和控制血糖同样重要。而我国现行的医疗模式下,大部分患者在门诊治疗过程中,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监督和指导,且患者自身症状不明显,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都很随意,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该研究中对照组在运动知识方面较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是没有监督指导,这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做到控制饮食有效运动,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而干预组患者通过我们团队进行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对糖尿病的认识得以强化,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参加实践,问题疏导,同伴介绍经验等相互结合方式,干预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体重减轻,躯体监测指标较前明显改善。
该研究发现,通过社区中西医结合创新模式的综合干预,干预组患者3.3%(1/30)转为糖尿病,对照组23.3%(7/30 )转为糖尿病,两组患者在转归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前研究一致。即非药物治疗,可使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发病危险减少41% ~58%[8]。分析其原因,这离不开我们传统中医在治疗IGR的优势以及社区团队的强化管理。中医认为IGR患者属于“脾痹”“食郁”等范畴,是“消渴”的前期阶段[9]。体质形成于胎孕之时,受父母之精及孕期调护的影响,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体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是患者发病的内因,是疾病发生的根本;而饮食情志劳倦等是外因。通过对每个患者进行体质辨识,根据其体质进行针对性日常生活指导,包括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方面面,尤其饮食治疗,是治疗IGR患者的首位并贯穿始终。结合周狮驮,匡调元[10]中医饮食理论,选取对体质有调节、纠偏作用的食物进行糖尿病长期饮食调控是可行的,既能做到食量的控制、营养均衡,又能通过饮食改善脏腑的功能,改善体质,从而促进其血糖改善。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团队的健康指导和督促,使IGR患者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显著增加,有效的帮助患者建立和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其高危因素,从而有效减少IGR患者向糖尿病患者的转归。
总之,通过社区中西医结合创新模式对IGR患者进行强化管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控制体重,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增强其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控制疾病发展,值得社区推广。
[参考文献]
[1]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 2010, 362(12):1090-1101.
[2] 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091.
[3] 吴建华,俞冰.糖耐量受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5(1):76-77.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Part 1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M].Geneva:WHO,1999:3241.
[5] 赵列宾,陈钦达,周莹霞,等.2型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的应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4):318-322
[6] Burson R,Moran K.Prediabetes[J].Home Health Nurse,2014,32(5):317.
[7] Kuo YL,Wu SC,Hayter M,et a1.Exercise engagement in peopIe with prediabetes-a quaIitative study[J].J Clin Nurs,2014,23(13,14):1916-1926.
[8] Tuomilehto J. Counterpoint:evidence -based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the power of lifestyle management[J].Diabetes Care, 2007,30(2):435-438.
[9] 仝小林.糖尿病中医药防治指南[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
关键词:科学教学 创新 创新意识
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用好教材、搞好实验、组织好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创新性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正确理解科学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指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创新意识即应理解为凭借思想的自觉创造的心理活动,或创造新事物的自觉心理活动,或有意识的创造心理活动。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是人改造世界,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新产品的自觉主动的活动,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它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内在动力。
(一)对初中科学课的正确理解。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与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初中科学教学是集“理、化、生、地”与一体的综合性理科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因为科学课本身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今天人类所有的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技术成就,什么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天技术等,全都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学家们对身边事物的十分简单的观察、研究的基础上的。
(二)科学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关系。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展望21世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可以说初中科学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而言都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断地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们大胆创新和构思,支持和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自主能动性,引领学生们在科学的海洋中尽情徜徉。
二、科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不能让课堂教学成为简单的传授知识的平台。
(一)不要让科学教学脱离生活。最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苹果落地成为牛顿万有引力的标志;沸腾的开水顶撞壶盖的启发成为瓦特发明蒸气机的灵感,等等通对这些简单生活现象的解释,都引导学生去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对生活现象本质的科学理解。同时,要放手让学生实践,理解学生怀疑现象的心理,强调从怀疑中学习,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猜测。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了解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要设法让学生了解创造者、发明家的研究历程,尽早走上科学研究、创新的道路。
(三)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像科学工作者那样作研究,在此过程中,主动地学习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的轨道中来,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
1)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意义不大的问题或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的否定,应该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中正确合理的成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从新《科学课程标准》中选择,同时,也应该结合本地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一些探究活动。探究的课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科学学科的探究兴趣的目的。另外,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使学生保持不断探究的信心。
3)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使每个学生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意识。
三、进一步加强科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科学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越教越死”,而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要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学生会不会提问的能力,要远远胜过会不会回答的能力。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们自由创造的空间,展示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
(一)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
(二)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创新需要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能力,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记忆的表象重新组织加工而创造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同时培养其多方向多角度思维能力,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往往会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份。独特的思维能从看似一般的事物中发现新东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引导、示范,并从学生作业中收集创新火花,再反馈给学生,以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其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问题,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中学科学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增强课堂创新意识
吉尔福斯说过:“创造国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在人口中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人的灵魂演算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需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正常人,从儿童开始,都具有创新能力,而且青少年时期最富创新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教师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自主性探究,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耐心启发和诱导、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基础。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思路,掌握一些新的知识及创造性的学习方法等,对学生来说都是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要求广大教师形成新的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师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是教育过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事物,激发学生的进取欲望,让学生想创新、能创新,给学生以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艺术导演,创设优良的情境和浓厚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逐步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求异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摇篮。对于敢于提出打破常规想法的学生,要给予及时地鼓励和支持,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因为,只有接受挑战、战胜困难,才能挖掘潜力、发展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说:“发现千千万,起点只一问。”因此,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大胆质疑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特征;特别是在学生不想说、不敢说或说错的情况下,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因为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对学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学生独立见解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时,学生会在内心产生成功愉悦的感觉,会增强成功的信心和愿望,会把教师的鼓励转化为内在的激励和动力,会不断鞭策自己,向新的目标努力,最终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见,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1采用脱离开教材的课堂训练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采取的是依托于教材进行的教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思维惯性,教材所提供的答案为标准答案,以教材所给出的知识作为学习与记忆的方向,而陷入这种思维惯性当中,学生就会过度依靠对教材的死记硬背而不去主动思考数学方法与数学概念的含义,而要打破这种思维惯性,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具有脱离开教材设计课堂训练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设计出脱离教材的课堂训练让学生去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问题的解答,这样学生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可以参考而只能运用掌握的数学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具备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与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认知数学问题,解答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
2构建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单方面自上而下地传授数学知识,而不具备质疑教师和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力,而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会造成对学生数学学习思想的禁锢,使得学生养成任何问题都听老师的,自己不会独立思考,不主动在数学学习上探索求知的不良习惯。而这样一种不良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十分不利的。而要避免数学教学上的这种弊端,首先教师要努力构建自由民主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数学的求知与探索方面,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最佳的学习方式,而非服从与某个权威。要能够通过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后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就算老师在数学问题上也有可能出现错误,学生面对老师出现的错误也要大胆指出而不应该盲从。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数学学习的辅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可以自由地探索与思考,也可以不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而用别的方式创造性地去解答数学问题。
3结合日常生活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学习属于一门高度抽象化的基础理论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很多数学概念与数学知识就是一大堆抽象而难以理解的符号,对于这样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无异于硬把自己不愿意接受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硬往脑袋里塞,这一年龄段少年儿童在逻辑思维方面能力尚未完善,对于抽象概念的认知能力十分欠缺,而数学当中大量的定义公式都非常抽象,很难吸引这一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兴趣与注意力,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与畏难心理。教师如果无法从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方面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就很难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要解决小学学生畏惧数学,难以理解数学概念的问题,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联系,使其变得直观而且容易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对小学数学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和概念进行课前深入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可以与小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通过结合现实的教学讲解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百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带有百分数的物品如:饭店的打折广告、饮料瓶子上的成分说明、一份带有统计数据的报纸等等,教师先进行百分数数学知识的讲解,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不同日常物品上找出哪些数字属于百分数,哪些不属于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特征。
4在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课标 创新意识 学习环境 合作交流 思维 操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17-0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必要优化现行的课堂、打破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和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结合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就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结合新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1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组织者,师生关系应为指挥和服从的关系。它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现代心理学验证,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敏捷,从而提高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1.1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每一位学生
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创造意识的生成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根据小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做好课外的交流;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要努力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唯成绩论高低,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创新。
1.2 针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发挥。如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相应的水平提出问题,这样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喜悦,使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 提倡多疑多问,合作交流,诱发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都附着精美的彩图,并出现了“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栏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问题”才有创新。把握好教材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的和归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就是说,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随之展开。这时教师只要适时加以指导,发挥主导作用,容易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题能力。
3 发展直觉思维与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直觉就是直接的理论或认识,而直觉思维是指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思路的跳越和灵感的突现。他能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预测或想象。教师在授课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材中:先计算,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0-3= 14-8= 16-6= 15-7=
11-4= 13-7= 15-6= 15-8=
12-5= 12-6= 14-6= 15-9=
思考与交流:(1)13-6与12-5的得数一样吗?(2)写出一些十几减几等于7的算式。
这里,减法算式中隐含着“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变化规律。可通过先计算,再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规律,应用规律,感受数学规律的应用价值。
学生通过自己的见解、想象,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有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会独立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评出最优解法,鼓励同学们独到的见解,要求每位学生能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中选优,好中求佳,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激发创新
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掌握与应用所学的知识,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培养了学生创造力。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学习比较大小时,通过“看谁摆得对、我说你摆”等方式,我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实物卡片或数字符号等摆出“66”,学生能在“”的左右两边先摆出相应数目的卡片,中间摆上“”符号,再通过“我说你猜”,让一个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另一个学生举起“”符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再比如,学习加减法时,我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用喜欢的学具摆出相对应数量,然后再把两堆东西合起来(加),从一堆中拿走一部分(减)体验加减法的含义。整个活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尝到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创新才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我们应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每一节课中,推动他们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