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新闻传播学 多媒体应用技术 教学

信息时代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新阶段,信息化使得人们获得并传递一切信息变得更快更便捷,从而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传播、媒介的制作都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而新闻传播学是由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四个方面的研究构成的一门学科。传统新闻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先行者定位准确发展稳健,但未来前景却并不乐观。近五年来,传统纸质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这一现象将我们引入了怎样才能发展现代新闻学的思考中。现代新闻传播学除了传统的新闻功底的构建与积累学习基础性和学术性的知识以外还需要进行广告传播、影视文化、媒介经营管理、舆论学、文化产业活动等一系列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从传统单一的静态文字图像到以网络为载体影像、文字等媒体格式文件的无纸化传播,这使得现代新闻传播必须具备实时新闻信息量大,引发话题使受众积极参与讨论,生活服务类互动信息全面,并兼顾愉悦受众精神使受众获得身心健康休息的特点。新媒体时代更需要实现受众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整合度高的新闻传播效果,从这一点来看,想在电子时代建立现代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体系就必然需要多媒体软硬件技术的支撑。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应用型的计算机技术,其主要实现手段是通过人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来完成文件的部分或整体效果。多媒体应用技术本身是结合了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工程专业、新闻传播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等多种专业课程综合而成的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型学科。其业务范围涉及了媒体的包装及制作和媒体载体的包装及制作。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学和多媒体应用技术有了更多的交集,新闻传播效果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新闻传播对传播的效果做出了新的要求,更需要多媒体软硬件技术的支撑。多媒体应用技术所涵盖的内容又基本都是需要实际动手操作来实现的,这对于从事这个专业的大量从业人员又提出了不断创新进步的更高要求,除了需要大量更新资料以外还需要不断学习多种媒体类的实现方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更替变化也相当大,比如说在新闻传播业中发挥着巨大图文制作效果作用的photoshop,她是一款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位图图像处理软件,1999年photoshop5.0刚刚被许多中国用户认识,这款带有图层功能和历史功能的图像处理软件允许用户在不同视觉层面中处理图片,然后合并压制成一张图片。这款软件的出现立即打破了许多新闻从业人员以及广告从业人员“绘制基本靠手”的思路,13年来photoshop在不断更新完善中,成为在平面设计、图像修复、广告摄影、包装设计、插画设计、网页设计、后期修饰等方面的必备工具软件。而今时发展到photoshop CS6中软件已经带有3D图像编辑和内容识别修复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现今多媒体应用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多学科的辅助课堂教学活动,而在现代新闻传播学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应用技术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多媒体应用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学的限制,发挥其数字化、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对学科适应性强的特点,填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可以从网络上找到大量适用于教学的新素材新思路用来扩充教学内容中的各个模块,增大信息量,协调教学内容,提高备课的效率。在上课的环节中,以生动的媒体课件合理设计课堂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展现相关知识点,合理调节授课进度,扩大学生的思路,多角度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现代新闻传播学的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高校普遍建设多媒体专业相对较晚,而现有的新闻传播教学工作又基本是集中在课堂内完成,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单一的说教,学生很少能实际接触到平面的制作、新闻的采编、载体的包装制作等的实际操作流程,对技术性操作的掌握就更加的欠缺。那么合理的教学就需要现代新闻传播学专业和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两方面结合,任课老师应随着多媒体应用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实例用以教学,只有任课教师与新技术的操作实施不脱节才可能教出与时俱进的学生。

在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也需要设计新的教学手段,为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可以更宽泛的进行学习。如开设计算机文字录入及实际出稿排版、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数码摄影及后期处理、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处理、视频采集及编辑、视频特效制作、动画制作、音频文件的采集与编辑、音频特效制作、网站网页、交互式多媒体等课程。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把学生组织成各个小团队,以团队的方式来完成一个或多个较大的教学主题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进一步认知对将来的工作能够有更深入的体验。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体会学习的知识并在操作的过程中重新整理知识,探究最新技术。而教师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的过程中也可以验证及提高自身对新技术的学习认知程度。在教学中达到师生双向激发主动学习的目的。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教授学生设计制作的方法而不限制学生的思路。教师需注意不以自身主观意见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肯定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表达。

多媒体应用技术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不断探索与更新,给予新媒体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平台,而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出来的创新性方式方法又为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提供了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促进了社会整体新闻传播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各大院校是培养现代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对多媒体应用技术方面知识与操作探索创新的重要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需要理论结合实际,现代新闻传播学与多媒体应用技术并行,为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第2篇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三。

第一,提升层次,发展研究生教育。

在河南省,虽然招收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校较多,达到了44所,占全省高校的比例为39.6%,招生数量也较大,达到了7000多人。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办学层次比较低,高等新闻教育主要集中于专科层次,研究生教育是薄弱环节。

研究生教育滞后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普遍问题。据《河南日报》报道,目前河南省在校研究生总人数仅占全国的1.62%,河南省硕本比不足1∶20,低于全国1∶10左右的平均水平①。新闻传播学专业也不例外,目前全省仅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可以招收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而且只能招收硕士研究生不能招收博士研究生。郑州大学2007年招收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62人,河南大学每年大约招收70名硕士研究生,全省每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招生人数还不到150人,河南省每年要招收普通本科生1479人,艺术类本科生1700余人,共招收新闻传播类本科生3000余人,即河南省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硕本比也不足1∶20,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研究生教育滞后,会给河南省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事业带来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高校难以培养更高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新世纪的新闻传播媒体不仅需要普通的新闻采编播人才,而且需要既通晓新闻规律,又会经营管理的媒介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背景的毕业生,而且需要既有新闻传播学知识又具备其他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近两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繁荣,各个新闻媒体也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就业门槛,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为例,其招聘的文科类专业学生要求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且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要求在30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岁以下。另外,研究生教育是高校教师的摇篮,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可以决定科研能力的强弱。正是主要基于这两点原因,河南省必须提升办学层次,努力发展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目前,河南省已经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从2007年起,省政府拟列专款用于资助新增单位和省内继续学科的申报。郑州大学准备拿出2600万元用于拟申报学位点建设;河南大学也拿出专项资金重点加强博士点的培育。②

第二,加强调研,促进专业发展。

目前,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专业设置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专业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是简单的数量不均,而是针对市场需求的不平衡,一些学校在申办专业的时候根本不作市场调研,也不考虑自己的师资力量,只要某一个专业能够招来学生,能够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就申办那个专业,这就造成了个别专业偏多偏滥,而一些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却无人问津。比如广告学专业2007年在河南省有28个学校共招收2334人,虽然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相对较多,但是近1万名的在校生,每年2000多人的毕业生,这个规模相对来说还是太大了。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人员对河南省新闻传播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趋势进行科学、深入的调查,在审批专业点的时候要参照调查结果合理审批和设置新闻类专业点。在审批前要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认真的核实调查。2000年9月,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向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厅)各有关高校下发了《新闻学类专业基本教学条件的通知》,就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4个专业在师资、教学方案、教材、图书资料、专业试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等6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在专业审批前应该依据这些条件开展调查研究,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一律不予审批。

高等院校主管部门和高校还应该根据市场导向,平衡专业发展,高等院校申办新专业的时候,不仅要看短期效益,还要着眼于长远效益,不能光看重是否能够招来学生,更要看毕业生能否就业,这样一个专业才能办得长远。如果一个高校“短平快”的专业过多,办上四五年就更换专业,那么势必会影响教师研究方向的持久,影响到学科的发展,最后影响到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第三,增加投入,提高师资水平。

目前,虽然河南省新闻传播类专业较多,规模较大,但是实力都不强,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一些学校缺少相应的仪器设备,比如开办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应该有摄像实验室、编辑实验室、演播室,应该配备有ENG系统、EFP系统等,但是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具备这些条件,老师授课还停留在粉笔、黑板的阶段。另外,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师资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和满足河南高等新闻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高等院校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新闻传播学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学科,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网络传播等专业更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要加大资金投人,建立各类实验室,增添录音、摄像器材,使学生可以在学校里掌握采访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007年,河南师范大学为办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原有基础上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摄像机、编辑机等设备,建立了录音与摄像实验室、音频与视频编辑实验室、播音实验室和图片摄影实验室,为学生的专业训练提供了良好条件。

高等院校光有硬件设备是不行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支业务强、专业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后就经常阐述自己“所谓大学者,并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等办学至理,并且延聘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使清华大学迅速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学府。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要想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也要广延博揽,吸引人才。要特别重视对新闻媒体中优秀人才的吸引。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早期的新闻学教育中,很多教育机构是由报社出资兴办的,甚至有些教育机构直接办在报社里面,比如早期的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现在,很多学校都聘请业界的精英人士到高校任教或者担任领导,比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聘请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担任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赵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过《经济日报》总编辑和《人民日报》总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聘请了曾经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邵华泽担任院长,在高校中任教的业界精英更是不可胜数。业界精英进入高校任教可以把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传递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新闻实践变成鲜活的素材讲授给学生,还可以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许多帮助。目前,河南省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中具备媒体从业经历的老师并不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一些新办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中,甚至一些资深院校也缺少这样的老师。

具备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无法到高校工作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一些高校片面强调高学历,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其实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新闻传播学来讲,这种要求并不科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既要学习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这样的课程,还要学习新闻的采、写、编、播、评等术理课程,如果一个教师根本没有媒体工作的实践,那么对于这些术理课程的讲授就会捉襟见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高等院校的领导应该认识到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特殊性,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这样河南省的新闻高等教育才真正能够做大做强,成为全省新闻事业的有力支撑。(此文系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研究之二)

注 释:

①②王晖:《我省将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河南日报》,2007年3月31日第三版。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手机报 传播 研究综述

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宣告了手机报的诞生。手机报是手机媒体牵手传统报纸形成的新的新闻信息传播形式。手机报的存在是传统报纸的延伸,同时扩展了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与传播效应。此后几年,手机报在中国发展迅猛,各种手机报不断涌现,研究者也开始关注这一新兴领域,不仅研究了手机报自身的传播发展问题,还从不同视角解读手机报,也对有代表性的手机报和手机报在重大事件中的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本文对此类研究成果做一简要梳理。

一、手机报的发展现状研究

1、手机报定义

虽然在学术论文中关于手机报的定义众说纷纭,但都大同小异。学者都承认手机报的传播内容是新闻、实用资讯等信息;传播渠道是移动通信平台;传播对象是广大手机用户;传播载体是手机终端;传播频率是每天一到两次。笔者比较认同董鸿英的定义:手机报是利用现代无线通讯技术,通过无线网络为订阅用户提供综合的新闻资讯服务和不同类别的专业新闻资讯服务,手机为其基本终端载体。

2、手机报的传播特性

《手机报纸的传媒特性及发展方向分析》、《手机报的传播优势与竞争劣势》、《手机报的传播特性及发展前景探析》等文章介绍了手机报即时性、互动性强、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业务运行成本低、使用方便、移动性、多媒体优势等诸多特点。可以说,在手机报的时效性、互动性和多媒体性等方面,研究者基本达成共识。

手机报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点,也有其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手机报的发展。《手机报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应对之策》、《我国手机报发展的趋势和制约因素》、《手机报发展面临的困境》等文章均对该问题有所涉及。研究人员坚信“内容为王”且普遍认为,内容是制约和影响手机报发展的核心因素,而目前手机报内容同质化,手机报用户差异性、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现象比较严重。此外,手机报在市场、政策、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困境也影响其发展进程。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手机报的发展。

3、手机报的发展前景

作为新媒体,手机报是否有生命力?这是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手机报纸的现状与前景》、《手机报市场前景趋势分析》等文章对手机报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手机报前景乐观的结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范东升认为:一个从内容制作、技术支持、渠道发行,乃至未来的手机报用户营销、广告服务等正趋于完善的手机报产业链,其发展空间是勿庸置疑的。多数学者对此表示赞同。

首先,手机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其次针对它的局限性,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如应当注重内容创新,做到细分受众,拓展阅读、弥补深度。除此以外,媒体还要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选择盈利模式和销售方式,注重手机报与报纸、网络的互动共赢。加大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力度,定会为手机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3G技术为手机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国内已经开通服务的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彩信手机报,不过手机图片报、手机视频报、RSS个性化手机报等新型手机报已开始出现,而日本已经十分盛行I-mode手机报了,这为国内手机报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动力。

然而,部分学者对手机报的市场前景并不看好,他们认为,手机硬件配置仅勉强能适应多媒体信息传输需要且传播信息容量有限;手机报收费相对昂贵影响受众消费;还有一些垃圾广告和不良信息等等不利因素都可能影响手机报的发展。

二、对手机报传播的不同解读

1、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手机报

《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手机报》、《从传播学视角解读手机报纸发展潜力》等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对手机报进行了诠释。有学者归纳了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保证了信息传播快捷性和接收设备易得性的统一。传播学研究表明,信息的传播效果和两个方面的因素直接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和易得性,两者都与传播效果成正比。相比于其他媒体,手机报充分体现了新媒体的优势,解决了这两者的统一问题,这是手机的技术特点和媒体特点所决定的。二是实现了信息表现形式丰富和内容精练的统一。手机报具有多媒体特性,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综合使用,能够保证信息的传播效果,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与此同时,手机报还强化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把关人”功能,由于量上的限制,它比传统的报纸传递过程多了至少两个把关过程,使信息内容更加精练和优化。三是有利于满足需求多样化和控制传播成本的统一。手机报立足现有的丰富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和梳理,便于读者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进行订阅,实现了现有信息资源的新增长点,同时控制了传播的成本,取得传授双方良好的互动和平衡。

另外,从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也可以看到手机报在当今盛行的必然因素: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手机报最大的优势就是摆脱了传统报纸媒介的时空限制,让读者随时随地挑选和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手机报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向受众提供服务,受众得到的信息报偿相对较高。

2、从文化角度解读手机报

《从文化角度看手机报的新型传播》、《手机报的新媒介文化特征》等文章从文化角度解读了手机报。纵观整个媒介发展历程,各类媒介是共同演进、汇聚,走向融合。手机与报纸的结合,甚至与互联网的结合,定会为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鉴于手机报传播现象属于文化范畴,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手机报要充分发挥自身传播优势,因地制宜,帮助地方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干扰。

三、手机报传播的个案研究

1、特色手机报发展空间广阔

2005年9月,中国第一家能听的报纸――《华西手机报》声讯版正式开通上线,广大读者拨打热线电话,即可收听该报主要内容和即时新闻。用户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等形式理解新闻,充分调动受众的视听器官,实现新闻的多维阅读。

《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设了一个空中交流平台与读者进行交流,允许读者通过手机即时新闻素材或发表对新闻的见解和评论。订阅者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及时发送到无线报纸平台,并且其中的精彩内容还有机会被转发到纸媒体上。

2、手机报在重大事件中的传播效果

手机报活跃的身影在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的媒体报道中,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北京奥运会的媒体大战中,中国移动独立创办的《奥运手机报》、国家级媒体创办的《新华手机报》、《人民日报手机报》以及省、市级手机报都对北京奥运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报道。手机报借助奥运盛会,不仅完成了自身由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的转变,同时这一新媒体代表的传播特性也得以充分展现,大大增强了奥运会传播的影响力。

在报道“5・12”汶川大地震中,手机报的互动性特点体现得非常明显。从灾难发生到之后的救援工作,国内各大手机报纸纷纷推出该事件的专版,许多手机报用户留言,表示要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更有用户将感人至深的图片、话语进行转发,这种多级传播产生了巨大力量,激励全国人民振奋精神,携手救灾。

结语

手机报是一个新事物,如何把握规律,创新管理,加快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与实践。尽管手机报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瓶颈问题,但它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确实给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报纸出版单位应树立“数字报业”理念,加快向数字内容提供商转型,占据新兴的内容产业的制高点。在“3G”的大背景下,随着手机报的发展,一定会出现新的研究课题,比如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视角解读手机报传播现象、特色手机报在重大事件上的传播效果研究等问题都有待我们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董鸿英,《拇指新闻台,延伸数字化报业――我国手机报发展概况综述》 [J].《中国报业》, 2008(3)

[2]田春发,《手机报的新闻传播学特征及其发展问题浅谈》[J].《中国出版》,2009(3)

[3]匡文波、王湘宁,《我国手机报发展的趋势和制约因素》[J].《对外传播》,2009(2)

[4]陈风琴、朱强胜,《手机报的市场现状及前景探析》[J].《新闻世界》, 2009(04)

[5]莫凡,《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手机报》[J].《青年记者》,2009(14)

[6]夏梅元,《迎接掌上传播新时代》[D].《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7]张莹,《从文化角度看手机报的新型传播》[J].《青年文学家》,2009(20)

[8] 武文颖,《手机报的新媒介文化特征解读》[J]. 《文化学刊》, 2009(2)

[9]范明姬,《手机报的传播特性及发展前景探析――以北京奥运新闻报道为例 》[J].《开封大学学报,》2009 (2)

[10]和冠欣,《从“5・12地震”报道看作为新传播方式的手机报》[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9)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第4篇

一、高校传媒学科立体化教材建设意义

立体化教材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结果,是为学校提供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形成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其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等。立体化教材的表现形式为纸介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等.传媒学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其立体化教材建设对高等学校立体化教材建设起到指导性作用。

首先,在传媒教育中应用立体化教材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提出振兴文化产业规划,其中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广告创意、文化艺术等为主的现代传媒业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传媒教育跟上时代步伐,引进信息化教学手段,成为提升传媒人才培养效果的途径之一。因此在传媒教育中引入立体化教材的研究和实践势在必行。

其次,传媒教育的内容需要立体化教材提供海量互动的资源。从新闻理论、业务到传播研究再到媒介实务等,无不需要动态的最新案例,否则无法满足应用性学科需要实践反馈的教学特点,也无法与传媒就业需求相符合,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闻业务课程中设计立体化信息采编平台成为当务之急。

二、黑龙江大学新闻实务立体化教材建设情况

黑龙江大学新闻实务性课程包括新闻采访学、消息写作、专稿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等业务科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主要针对几个方面进行:

1.课程主教材:它是新闻专业各门课程中最基础的工具 , 符合本门课程基本知识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信息载体。它包含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相关联系 ,融本门学科知识的科学性、 先进性和系统性于一体 ,是教学平台的支柱。新闻业务的主干课程采用教材均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最新版本,以《新闻编辑学》为例,我们所用为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新闻编辑学》。

2.教学参考书:新闻专业实务性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师授课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所述 ,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还应该讲解相关的知识背景和发展演变过程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电子教案和CAI课件:作为教师授课的基本工具 ,用动画、 仿真等技术 ,以多重链接的方式将知识点中的学习难点和重点架构成立体结构 , 形成双向互动工具 ,从而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更加灵活多样。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已经创建一套比较完备的新闻业务课程电子教案和CAI课件,其中部分获得省级教育技术课件大赛奖项。

4.新闻采编平台:媒介融合时代下要求新闻记者不再从事单一的新闻采访、写作、摄影、编辑工作,全能记者成为各大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院培育的主要目标。全能型记者的职业技术要求一个记者熟练应用采写编评摄等多种技能,并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新闻产品。因此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设立了新闻采编一体化平台,新闻专业学生在听老师教授知识的同时可以把自己或小组的作业放在新闻采编平台上进行整理加工,最终形成报纸模型。

5.网络课程:它能够突破原有课堂教学的局限 ,借助自身独立的双向沟通功能 ,将主教材、 电子教案、 CAI课件等融为一体 ,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容纳更大的信息量和更具多样性 ,成为教学平台的导向标和助器。我们已经初步建立黑龙江大学新闻专业实务课程网络课程平台,包括作业提交、问题解答等内容。

三、黑龙江大学新闻实务立体化教材不足之处

高等学校建立新闻实务课程立体化教材是融合媒体环境下,培养高校新闻人才,培育全能记者必备的手段,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改革,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本科培养新闻专业应用人才的育人体系。当然新闻实务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过程中也依然存在不足。

1.视频资源库:新闻专业因为存在大量实践类课程,只有通过收看、观摩大量有声音像,揣摩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新闻信息,才能使学生融入课堂理论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黑龙江大学新闻实务相关课程如《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等在课程设计时都涉及广播电视新闻视频的内容,应进一步把其整合起来,形成新闻视频资源库。运用它既可下载所需的各种教学内容 ,也可随时随地学习 ,它的信息存储量大 ,成为教学平台的新型辅助手段,供学生查阅、参考。

2.学生作品集:新闻实务课程因其应用性很强,在教学当中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作品,如学生新闻通讯稿、专稿、评论、版面编辑作品等,这些内容可以成为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因此它的价值很高。黑龙江大学新闻实务课程目前虽然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学生作品,但却没有形成作品集的形式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此文系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改革项目《新闻实务性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C34)。

参考文献:

[1]黄荣怀, 郭芳. 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开 发[M] .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0: 105 - 108.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第5篇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主要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新闻理论、传播学、新闻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网络、新闻图片摄影、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新闻摄像、电视新闻编辑、电视新闻节目及编排、摄录设备操作训练实践、电视编辑技艺实践、电视采访、写作技能与写作训练实践、计算机操作应用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也处于“信息爆炸”的国际大趋势之中。当前,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呈现生机与活力。

无论从传媒产业的影响力还是重要性方面看,传媒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同时,新闻传媒产业的发展,形成对相关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且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人才的需求处于上升趋势。

当前,信息产业、新闻传媒产业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层次(包括地市级和乡镇),地市级的新闻传媒单位和厂矿企业中从事新闻传媒工作的应用型、操作型的人才非常短缺,培养的新闻传播工作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要求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开拓精神;

3.具备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4.具备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摄影、摄像、后期制作能力;

5.掌握新闻采编与制作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