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英国 新闻传播学 教育 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 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 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 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 936 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 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 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 ]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
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 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 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 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 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 门课,撰写1 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hi138/Com]
参考文献
[1]Garnham Nicholas,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of Information London 1990.
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孕育了具有英国鲜明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虽然国情,体制不同,但了解、学习和研究英国新闻传播学的教育机制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有着可借鉴之处。本文主要探讨了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实践教学层面,认为英国传播学教育在强调实践性、丰富教学手段,注重评估及反馈、强调复合性师资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渊源
英国的新闻媒介发展较早。如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路透社成立于1851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以民营形式组建于1922年。如今,路透社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通讯社之一,bbc制作的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在全球已拥有了1.2亿的受众。在印刷媒体方面,英国现有各种类型的报纸1400余种,其全国性的报纸12家;另有7000余种杂志,2400家出版社。正是媒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孕育成长,同时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根据相关资料,大众传播学教育在英国一般被称为“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最初是从英文和文学批评专业发展而来的①。英国的传播学研究在上世纪30年代便初见端倪,相对而言,其新闻学专业的教育起步较晚。传播学研究起源于一些社会科学家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了兴趣,于是创办了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旨在培养传媒批评者与分析者。而作为培养职业新闻记者的新闻院系,则是90年代后才在英国产生②。伦敦大学曾于1919——1939年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但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一度中断,直到1971年卡迪夫(cardiff)大学开始开办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此后各英国高校才陆续开办了相关的传媒院系和专业。如今,英国大量高校都设立了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领域的学位点。据学者统计,大约有70家英国高校开设了传播学和新闻学教育或进行媒介研究,其中还包括爱丁堡大学、拉夫堡大学、莱切斯特大学等许多综合性大学③。
二、部分英国知名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
总体而言,英国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较为明显。传播学领域的覆盖范围较为宽广,包括文化、广告等各方面的理论性知识;而新闻专业的教学特点则趋于实践,在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大量的实训课程和实训内容。英国的各个高校在各个专业领域侧重不同,同时在不同领域中又各有自己的特色。
1、谢菲尔德大学新闻本文由收集整理传播学院
谢菲尔德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英国传播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的顶尖学院。该学院的专业齐全,与英国传媒业联系紧密。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是唯一个获得英国三个新闻行业机构:bjtc(英国记者培训协会),ntcj(全国记者培训委员会),ptc(期刊培训委员会)认可的证书。目前,该学院在本科生阶段不分专业,只开设了新闻学学士一个专业。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则进行了细分,包括:新闻出版学(ma print journalism),广播新闻学,杂志新闻学,网络新闻学,国际传播等④。
该学院的特色之一就是侧重实际业务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教学目标就是以培养实践人才为基础。除了一些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课程外,专业课程更侧重技能和实用性,包括了大量的实践,如新闻采访、出镜、新闻写作和报道等。在本科的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训练扎实的速记等基本功,学院也注重学生从全方位的了解新闻产业,包括各个媒介机构中,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和杂志的运行,学习如何做新闻,正视新闻和新闻产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此外,其多媒体应用课程教学设备齐全、精良,配备了各种采访仪器、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及软件等,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
莱斯特大学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心在英国的媒介和传播的教学和科研中也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研究中心认为对大众传播的学习就是了解在复杂宏大的社会下传媒的作用及进程。因此该中心的新闻传播教育主张在广泛的社会学科中汲取养份,比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等⑤。
目前,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设置了两个本科专业:通讯、媒体及社会理学士(bsc 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society)及传媒、社会学学士(ba media and sociology)。其硕士提供的专业有大众传播、全球化与传播、新媒体与社会等。总体而言,莱斯特大学的传媒偏向传播学研究,在最近的几年中,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包括媒介研究、电视和道德、广播剧和健康教育、国际新闻、东欧电影、国际流行音乐工业、媒介和体育、编辑出版等等,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从课程内容看,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的研究政策是以基本的传播理论为起点,辅助于比较、分析及调查等定量性研究方式,从而探讨各项大众传播媒体的运作过程、传播效果以及和社会文化的关系。⑥近年来,研究范围已扩张至全球及传播多元化领域。其传播学教育希望学生不仅对媒体研究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懂得分析和研究,并且还能掌握在当今信息和媒介充斥的时代生活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与特点
1、教学注重实用性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英国新闻学课程最成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用性强。这主要是因为在英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就业导向一直很明显,大多数新闻专业都宣称他们与业界联系密切,致力于培养满足业界需要的毕业生。而掌握实用的新闻技能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因此各个院校都不断强调其专业的实践性。
新闻学教育的实践性从英国各传媒院系的专业设置就已能窥其一二。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教育就按媒介细分了专业方向,如广播新闻学、杂志新闻学、网络新闻学等,然后再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实训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数字技术的来临使得英国新闻的教育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英国大多数新闻专业课上,学生们除了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编辑报纸杂志外,还要学习制作网页。这些实践课程使大多数英国新闻学学生毕业后都能自信地走上新闻岗位,胜任自己的工作。
转贴于
不过,也有许多大学认为,仅有新闻实践或是新闻教育对于本科阶段的的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有些大学开设了双学位课程,使学生在学新闻的同时,可以同时学习另一个专业如现代史、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
2、教学手段丰富多样
英国高校的上课形式除了最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讲座外,还包括了许多特色的教学方式,如研讨会(workshop)、团队合作(teamwork)、讲习班、小组辅导、个人辅导等各种形式。
课堂讲座和国内大学上课形式基本相近。但英国的教育体系非常严谨,课程安排,课前需了解的资料,学校会预先通知学生让学生准备。在学期开始前,授课老师通常会发一份课程说明,上面有详细的课程计划,上课内容,考核评估方式等内容,而且每单元的课程后会附一份详尽的阅读书单,包括书、期刊、网络资讯等。由于每堂课的信息量大,因此学生通常需要课前做大量阅读功课。
英国的教学非常重视小班教学,在课堂上也多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由老师提出主题,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大家轮番发表意见,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从谢菲尔德大学传媒专业的讨论议题中可以看出,议题更多的涉及到传媒、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民族等多个领域,通过不断跟进和讨论,学生得以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小班教学保障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同时也利于开阔思路,集思广益。
3、师资构成呈复合性
由于英国各传媒院系都积极的与媒体产业保持联系,因此经常有媒介机构、企业、政府和国际组织任职的高管们来为学生开讲座或者授课。他们讲座内容经常涉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亟待解决的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等,很受学生欢迎。同时各学校也常邀请一些产业实践者和在各媒体工作的校友回母校与学生交流,这对学生了解媒体工作的方式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颇有裨益。
普遍而言,英国高校在引进教师时会采用“双轨制”,也就是招聘具有博士学位、以理论研究见长的教师,同时也招聘具有多年从业经验、以实务见长的教师,并且对两类教师采取不同的考核和评估标准。这种复合型的师资队伍能有效的减轻困扰传播学教育业界和学界难融合的现象。另外,英国的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对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而言这一特征也成为了一定的优势,一方面,学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增加了彼此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科本身具有非常鲜明的跨学科性质,而国际化的趋势更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4、评估反馈体系较为完善
在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中,考核评估体系较为多样化,通常不以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估标准。学生每修完一门课,老师都会给出评定成绩。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并不是期末考试,而是根据学生的论文(多为理论课)、作品(多为实践课)等做出综合评价,而且多为复合式成绩,也就是由几种成绩所占的百分比算出最后的结果。
在实践课上,老师会根据实际操作,作品,个人和团体设计方案和工作日记等综合起来评定成绩。而理论课则常常结合主题演讲、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出一部分成绩,最后再加上论文的成绩来作为评定理论课的成绩。期末时,英国高校的学生一般会收到各个课程的评估问卷,用以调查每一教学模块(model)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意见、建议。这份问卷设计得较为详细,不仅涉及课程安排,授课质量,而且还会涉及到教学设备、试验设备、图书馆资料、学习场所等内容。学生的反馈意见将由学院再组织讨论,被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则在下一学年执行,由此不断促进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闻教育 发展规模 课程结构 实践教学
一、当前新闻教育存在的几个矛盾
1.粗放式的发展规模与媒体对新闻院校毕业生需求日益减少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新闻教育可谓发展迅猛。据统计,到2008年6月,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到了创记录的877个,具体的数字是:新闻学267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88个,广告学323个,编辑出版学64个,传播学31个,媒体创意4个。这些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分布于全国300多家高校之中。这其中还不包括没有备案而已经存在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与庞大、粗放、简单复制式的专业规模扩张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新闻专业毕业生不能进入媒体就业的尴尬。即使是在新闻教育领域处于高端位置的知名院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7年本科毕业生共207名,去传媒业就业的只占15%,2008年也基本相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8年应届毕业生去传媒业就业的也只有40%。在大量的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未能进入媒体就业的同时,有相当多的媒体把就业机会向经济、法律等其他专业开放。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供大于求、人才培养不能应对媒体需求的严峻现实。
2.融媒体的媒介技术环境与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分类的矛盾
以信息海量、双向互动、共享性、全时性等优势独树一帜的数字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综合表现方式,并由此带来受众群体激增。在此情况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占据网络高地,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综合性,形成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融媒体时代应时而至。融媒体时代就是“媒介融合”的社会时代。它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等多种媒体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催生的“融合新闻”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2009年10月8日至10月10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合作、应对、共赢、发展”,这次寻求对话与合作的盛会提出了8个重要议题,即:“世界媒体的挑战、合作、机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竞争、依赖、共存、发展。金融危机与媒体的应对,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数字化与网络技术的挑战,媒体并购,数字化多媒体时代的冲击与机遇,新技术对媒体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未来媒体编辑部及记者的发展模式”,其中有关媒介融合的议题占五个,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媒介融合既是当下传播的语境和发展趋势,也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语境和现实课题,然而,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和课程结构,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媒体的分类,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专业条块分割,对人才进行细分培养,这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新闻集团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3.大众化的新闻传播教育与专业化的媒体人才需求的矛盾
当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虽然规模庞大,但是这种规模基本建立在简单复制的基础上。目前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在本科阶段的专业分类、课程设置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培养出的人才也是模式化和大众化的。然而,中国的新闻传播业早已跨入分众化和专业化的时代。传统新闻教育培养出的“万金油”式人才正日益被媒体冷落。
借鉴国外的媒介研究成果可以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的受众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即大众受众时代、细分受众时代、适位受众时代和一对一受众时代。不同的受众时代需要不同的媒介和节目形式与之对应。目前的中国受众正处于由大众受众时代向细分受众时代过渡的阶段,媒介从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服务,制作大众化的节目,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受众传播,制作专业化的节目过渡,因此出现了都市报、报纸专业化、电视频道专业化等媒介趋势。大众传媒的发展进入到分众化传播的时代,其表现形式为,媒介市场日益细分,专业化的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如财经类的《21世纪经济报道》、体育类的《体坛周报》、《足球》等,以及数字电视提供的卫生健康、围棋、靓妆、旅游、时尚等频道的分众化节目。即使依然在进行大众化传播的传媒,其部分节目或栏目的报道角度和报道深度也越来越专业化,如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的经济、法制类节目。
专业化媒体发展带来对专业化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和专业素养的更高要求。21世纪以来,中国传媒业正趋向招收更多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其中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的学生尤其受欢迎。中国三大财经报纸――《第一财经日报》(上海)、《经济观察报》(山东)、《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5年来只招收不到1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避免被其他专业蚕食的命运。
4.新闻本科教育中实务课程增加与相关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本科教育阶段,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既需要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随着近年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实务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师资力量才能承担起教学任务。但是反观我国新闻教育的师资结构。早期很多从事新闻教学的教师大多来自中文等文科院系,他们承担史论部分的教学尚可,从事采访、编辑、制作等环节的教学则力不从心。而我国新闻教育界与新闻实务界长期脱节,各说各话,缺乏交流,自然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媒体发展步伐。近年来,各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唯博士学历是瞻的做法,又堵塞了从新闻媒体引进实务教学人才的通道。上述各种原因,导致新闻教学中实务型教师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2008年对全国30家新闻传播学院系负责人及教学专家的意见调查表明,“严重缺乏实务型师资”是新闻传播教育界普遍存在并被普遍认知的严重问题,专家们对这一观点的整体态度值接近5.9(调查表的测量值1-7,1是极不赞同。7是极为赞同)。如果缺乏有效、务实的新闻实务教育,学生就不可能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更谈不上成为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新闻教育的竞争力也就可想而知。
二、当前新闻教育的调整
1.控制规模,准确定位,推进差异化的办学理念
当前规模庞大的新闻教育格局,已经导致了高校招生、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过度饱和的竞争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反观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奉行的是规模适量控制的道路:全美国目前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学校二百余所,每年招生四千人左右,总体规模约占我国的十分之一;除密苏里、哥伦比亚等少数几所大学外,绝大多数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在学科排列位置上均落在文、史、哲、经、法学等之后,同我国的现状呈明显反差。
根据经济学的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在一个地区或行业,当资本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一单位的资本投入,其效益就会减少。这意味着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如果要继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甚至压缩规模。笔者认为,教育主管机构对于正在报批的新闻专业,要严把审核关;对于不符合新闻教学要求的,要逐步取消办学资格;对符合各项条件的新闻传播专业,则要重新进行准确定位,推进差异化的办学理念,使新闻教育既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又能满足社会需求。比如根据学校的资源优势,合理定位本学院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有这方面的实践,如财经类大学依托经贸专业的资源优势开设财经新闻专业,政法类大学利用法律专业的资源优势开设法制新闻专业,外语类大学利用外语优势开设国际新闻专业,体育类院校利用体育专业资源优势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等等。这也是解决当前我国各高校新闻教育同质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2.调整专业分类和课程结构,应对融媒体的时代要求
笔者认为,传统的按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不同媒介进行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的方式,必须应对融媒体的时代要求做出改变。以目前广播电视专业的电视节目制作、广播节目制作两门课程为例,在融媒体时代,需要的是既能进行文字采写,又能制作视频、音频作品,并能利用网络平台来传播信息的复合型人才,与此相适应,电视节目制作和广播节目制作两门课程,就应该扩展成视频节目制作、音频节目制作这样跨越当前专业分类的课程,不仅网络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以满足网络媒体对视频、音频节目的采写要求。报纸专业的学生也必须学习,才能满足报纸网站对于视频、音频形式的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从2007年起,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一个专业方向,“数字新闻传播”,作为传统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块实验田。新设的数字新闻传播方向是一个立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变化,整合教育资源,重新规划设计的新专业方向,其目标是造就一批适应新媒体以及实现传统媒体数字转型需要的新型新闻人才。
需要强调的是,调整专业分类和课程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关乎当前新闻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是为今后新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合理的体系,因而要科学论证,与时俱进。
3.强化专业背景,培养专门人才,适应媒体需求
我国传统的新闻教育定位于培养“杂家”型的新闻记者。这一理念至今都影响着当前的新闻教育领域,致使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成了“万金油”,貌似都通,又其实都不怎么懂,于是只能写小而浅的报道,不能进行新闻题材的深度开掘,更不能适应专业化媒体对于报道的专业性、权威性的要求。只有强化新闻专业学生的非新闻专业背景,使之成为掌握某一领域知识的专门人才,才能适应媒体所需。
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可以采取模块教学的方式。即学校可以考虑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喜爱的报道方向(或报道领域1.提供各种相应的选修模块,进行跨学科培养。这种培养方式是美国高校新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如纽约大学的新闻专业之下,细分成纽约都市报道、美国国家报道、文化报道和文学批评、金融与经济报道、科技、医疗与环境报道等许多具体的报道方向,他们还和国际事务研究学院合办了拉美与加勒比国际形势报道、法国国际形势报道和近东国际形势报道三个方向的报道专业,以为各类不同需求的媒体输送精通该领域报道的新闻人才。而英国的新闻学教育要求本科生必须具有双学位,如新闻与当代历史、新闻与社会科学等。
4.7 开门办学,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培养和检验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美国高校就主张学生通过新闻实践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仅仅是谈论这个职业。美国新闻传播专业普遍要求老师有新闻实践背景。据统计,美国新闻传播专业全职教师仅为30%,学校从校外聘请了大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老师,他们多来自著名媒体。担任一线教学任务。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师中,专职理论教师和专职、兼职实践教师各占一半,其中有三名专业实践教师获得过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英国和法国的新闻专业课教师几乎都有过记者的经历,记者和教师可以在新闻工作与大学教学之间自由往返。法国著名记者R,埃斯卡比特不仅实施了波尔多大学的新闻教育计划,还为《世界报》撰写了30年的头版评论,出版了50多部专著。
针对我国高校新闻教学中实务型教师缺乏的实际,必须开门办学,加强与媒体的横向联系。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多与媒体接触,甚至参与媒体实践,提升新闻实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新闻教育中聘请大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的做法,让他们开设课程或举办讲座,不仅可以弥补教学力量的不足,也可以开阔高校师生的视野,提升教学的前沿性。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生长点 交叉点 聚合点
高等院校的学科培育和建设,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知识创新、队伍建设、学科发展、服务社会这五个基点来进行。它不仅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的意识和理念,更需要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进行战略性谋划,在学科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凝练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学科建设方向和路径。目前,全国已有数百所高校设立了新闻传播学专业或相近专业,但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思路上出现了同质化趋向。这种局面既不利于学科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就业,更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学科建设在“走正道、入主流”的同时,更要体现出特色。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社会信息化、信息媒介化、媒介融合化、传播全球化趋势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视野、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应用研究的广度、深度也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学科培育和建设更应着眼于未来,在未来发展的大势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学科建设思路,在体现“主流”和“特色”的同时,还要具有“前沿性”、“前瞻性”,要使本学科在即将到来的专业竞争、学科竞争、人才竞争中,依然保持“可持续发展”。而要落实这些思路,关键是要尽早地选好、培育好学科发展的“生长点”、“交叉点”和“聚合点”。
学科培育的生长点是指学科建设起步阶段或学科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选定的一批符合学科发展方向、具有生长潜力和带动效应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或研究课题。生长点具有基础性、成长性、衔接性特征。生长点也是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水平的基础,在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中能够发挥支撑作用。立足现有的学科基础和专业优势,适时地选好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并加以培育,这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发展空间是否广阔。
学科培育的交叉点是指本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好的交叉点可以成为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也是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水平的基础平台。选择、培育交叉点是学科发展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学科建设首先要确定本学科的定位,其次要确定本学科的发展路径,这必然涉及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选好交叉点,就是根据“主流、特色、前沿、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原则,尊重学科之间的自然联系和融合规律,在主要条件基本成熟时,从现有的研究资源和社会需求出发,适时地确定若干个学科结合点并加以培育。
学科培育的聚合点是指参与学科建设和学科培育项目的团队成员之间,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层面上形成的内部交叉与融合点。选好聚合点,需要在尊重、支持每位创新团队成员的研究兴趣、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适时、合理地引导团队成员围绕交叉领域、共同课题、共同难点,凝聚集体智慧,形成学术创新的合力,从而在重要领域、重要方向、重要课题上实现突破。
选好、培育好生长点、交叉点和聚合点,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科建设、学科发展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问题。多年来的学科培育与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在确立和培育研究方向、研究项目和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从“顶层设计”角度对学科培育与学科建设给以进一步思考。
一、从单一的新闻学研究,向主流的、有特色的当代新闻学研究转变
当代新闻学研究面临的全球化挑战、新技术革命挑战和社会整体转型挑战,也为新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全球化挑战,促使新闻学研究开辟了跨文化新闻传播等一批新的研究领域;新技术革命挑战,促使新闻学研究开辟了全媒体新闻传播、网络新闻实务等一批新研究领域;社会整体转型挑战,促使新闻学研究开辟了新闻社会学、新闻法与新闻伦理、新闻文化学、专业新闻报道等新研究领域。
上述新领域对于培育新闻学研究的生长点、交叉点、聚合点具有重要意义。从本学科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我们认为应从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全媒体新闻传播实务、新闻法与新闻伦理研究、专业新闻报道研究等领域,确立学科培育的生长点、交叉点,带动新闻学的整体研究。
二、从新闻传播学本体研究,向以新闻传播学为中心、辐射信息传播相关领域的研究转变
众所周知,信息革命推动了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革命既是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当今社会已经高度信息化,在信息泛在化、媒体平台化的今天,新闻的生产主体、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传播路径以及受众对新闻的认知、解读方式都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另一方面,专业新闻媒体与社会性媒体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新闻传播在融入信息传播洪流过程中也使自身的内涵、外延和价值发生改变。当今的新闻价值只有在信息传播中才能完整地得到体现,当代新闻传播的规律也只有在信息传播研究中才能完整地被揭示出来。因此,在信息传播研究中拓展新闻传播研究的视野和领域是深化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信息传播研究可立足现有基础,培育生长点、交叉点和聚合点。
三、将社会信息传播作为新闻传播研究的延伸和拓展,有意识地培育生长点
媒介化社会崛起后,信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性渗透日益显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对信息传播的依赖性、与信息传播的交融性都日益增强,各类媒体的社会功能只有在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中、在多元的社会语境下才能准确定位、客观评估。其次,新闻传播融入信息传播洪流后,使其更加广泛、深度地融入社会互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演变中,在其中发挥着新功能,扮演着新角色。社会信息传播研究更重视新闻媒体、社会性媒体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视新闻媒体、社会性媒体在主流社会、民族区域社会的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公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核心价值构建、多元文化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公共治理结构的优化)中的功能与作用。因此,开辟社会信息传播研究,可以拓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和空间。第三,随着微博、社交网站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的崛起,作为社会传播的雏形,社会成员对信息传播的参与更加广泛,围绕社会热点、公共议题而展开的社会互动日益频繁,并且进一步影响到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演变。新闻生产的公众参与、新闻文本的社会化建构不断涌现,并与专业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形成复杂互动,预示着真正的社会传播时代已经到来,需要对其展开专门研究。第四,社会性媒体出现以前,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法律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政策信息、生活信息、环境信息等专门信息的生产、流通,大多依附于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特定媒体,公众对社会信息的共享大多限于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新闻舆论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巨大。社会性媒体崛起后,信息生产、流通的固有空间被打破,社会成员对各类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各类信息在碰撞、交汇、融合中形成巨大的社会信息空间,其内在的传播规律也不同于以往,社会信息传播作为新兴的独立研究范畴即将得到确立。为此,应有意识地为社会信息传播研究选好生长点,以便为今后的学科交叉研究、聚合研究打好基础。
四、从媒体本位的研究取向向媒体与人并重的研究取向转变,有意识地培育生长点、交叉点
当今社会,人类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人与媒介环境、信息环境之间的能动性互动日益频繁,人对媒体和信息的选择权日益扩大。其次,人作为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意义上的多维度复合主体,面对不同的媒介环境,其信息行为既有差异性、多样性,同时也具有普遍性、一般性,可作为一个专门领域展开研究。第三,人体及人的行为本身是一个由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系统,这使得人类信息传播区别于社会信息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有必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且需要特殊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第四,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人的发展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瓶颈,人的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在人的公民素养培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人的信息行为与人的社会生存、全面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加强对人类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可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与社会重建。第五,人类信息传播研究与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点,存在着形成重大理论创新的潜力和可能。综上,人类信息传播研究作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个学术分支,已到了培育生长点的机遇期。
五、重新认识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复杂关系,培育生长点、交叉点
从表层上看,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是传播载体与传播内容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信息环境(包括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法制、信息文化等环境)的制约;而社会信息环境的改进和优化,也会提升媒体传播民族文化的广度、深度和效率。从深层看,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是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而传播则是实现这种建构和被建构的前提。民族文化在通过媒体实现传播之前,需要在信息编码基础上实现文本化,而文本化就是一个建构(编码)的过程,其中既有媒体的作用,也有文本生产者的作用。当媒介文本经过传输网络抵达受众或用户面前时,受众或用户还会参照特定的语境和其他文本,对文本的意义进行解读(解码),这种解读也是一种社会化的建构。当承载着文化信息的媒介文本抵达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受众或用户面前时,后者对文本的解读就具有了跨文化建构的作用。第三,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还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建构关系。一种是纪实性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这种建构旨在客观、真实、完整地反映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和本来面貌,基于这种建构的传播过程是一种文化扩散、文化流传过程。另一种是创造性建构或创意性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这种建构是将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新的文本框架,实现民族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基于这种建构的传播过程是一种文化创新、文化创意的传播过程。二者对于民族文化传播都具有意义,应选好生长点、交叉点,并给予培育。第四,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关系。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可以丰富这一文化的形态和结构,从而进一步促进这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时也可以丰富媒体文化自身的形态和结构,促进媒体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第五,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是价值生成、价值转换的过程。由此生成的文化艺术价值、产业经济价值既可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使大众获得精神文化上的享受。
六、重视当代大众传播研究,有意识地培育生长点、交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