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

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

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突况” 解决方法

一、顺水推舟――把“突况”转化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因势利导”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衡量教师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的反映。这里强调的就是时机的把握与引导。

1.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与“见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始终洋溢彼此宽容、不存戒心的气氛,形成没有心理压力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的“疑问”,让每个学生都有提出问题的机会、时间和场所,即使某些问题是可笑的、某些观点是错误的、某些尝试是失败的,教师切忌挖苦讽刺,而是要积极保护好这份好奇心,使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微弱即逝的创造火花得以燃烧;对于学生的每个问题要精心、耐心地作好解答与指导,切不可“一棒子打死”。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我引入课题: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适应陆生生活的脊椎动物,如壁虎、蜥蜴、蛇、龟、鳖等等,这时班上的一名同学十分不解地举手提问道:“老师我不明白:龟和鳖都是水生的,为什么他们还属于爬行动物呢?爬行动物应该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才对呀。”我没想到会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如果按照原来的教学思路往下讲,则很难解答这个问题。于是我先对这名同学积极思考、勇于质疑的态度给予肯定,然后调整思路,让同学们共同思考蜥蜴、壁虎等在外表形态、习性等都不相同的爬行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不但成功地解决了这次“突况”,而且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思考问题了。

2.善于在学生的“突况”中捕捉教学良机。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善意的“突况”,往往最能反映和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也是课堂教学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此刻教师应“顺藤摸瓜”,沿着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教与学推向。课后,学生展开想象,展示较多的设计方法:有的将蚯蚓的口用凡士林密封;有的将蚯蚓置于水中;还有的用面粉裹住蚯蚓全身,后来,我指导学生将自己设计本实验的想法、实施过程、实验结论等形成文字,撰写的科技小论文在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我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出现许多设想:也许可以剥掉细胞壁,看细胞内的物质是否失掉。也许可以让细胞壁和细胞膜不要贴得那么紧,让它们分离开来。也许换一台精密一点的显微镜可以看到。也许……这样,长此以往,学生思维要开阔得多,创新的“种子”在这样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二、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突况”中获得突况的收获

1.“错讲”与概念形成。

譬如,学生对“密码子”、“遗传信息”这两个概念经常混淆,我在课堂上提出,请同学们对照“密码子表”,查一下“CAT”编码什么氨基酸?学生对照“密码子表”,认真查,结果满是“疑惑”,在“疑惑”中自己悟出:原来“CAT”不能编码氨基酸。我追问:为什么不能编码?学生在回答时强化、巩固了“密码子”这个重要概念。又如,在学生预习了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基础上,我在黑板上挂起了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要求学生从图中找出叶绿体和液泡的结构。错误的问题提出后,学生被导入“歧途”(引入问题),找了很久,最后才豁然开朗(巩固知识),发现上了老师的“圈套”――动物细胞是没有叶绿体和液泡结构的。而这比简单地给学生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细胞器的不同掌握知识要快一些,深刻一些。

2.巧妙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让学生在“突况”中悟理。

思维定势造成认知障碍和思维错位,是学生的通病。克服思维定势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在“突况”中悟理,让他们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收获。如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这一难点教学时,我投影了这样两道思考题。

1.大象是植食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门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 )

A.0 B.106 C.5×106 D.106~2×106

2.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

A.通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D.流入到狐狸体内

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范文第2篇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范文第3篇

1.自主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新的先导,对“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人们早有认识。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较为深刻地阐述了这个道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就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自主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问题化,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或老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追问、明晰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主问题教学的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我认为自主问题教学模式主要包括:问题型问题教学,发现型问题教学、问题解决型问题教学型、研究型问题教学。

1.1 问题型问题教学:学生阅读教材,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本节学习内容,最感兴趣、最困惑的问题。基本问题可通过生生对话得以解答。学生选出的困惑性问题、争议性问题,则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化解。例:“动物细胞的培养”,学生提出:①动物细胞的培养基成分有哪些?植物培养基是固态,加蔗糖;而动物细胞的培养基是液态,加葡萄糖,这是为什么?血清有何作用?②为什么要取幼龄动物器官或胚胎作材料?③用胰蛋白酶处理的目的是什么?④胰蛋白酶可以用胃蛋白酶替代吗?⑤细胞为什么会贴壁生长?贴壁生长的细胞为什么有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学生对③④⑤问题感到疑惑,选出作为重点讨论的主题。问题型问题教学能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捕捉力,提高提问质量。

1.2 发现型问题教学:老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整理、比较、判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形成新的个性化观点。例:“目的基因的提取”,学生在比较“鸟枪法”与“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在结构上的差异后,有学生提出:①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的不完整性影不影响它的表达?如果影响,怎么弥补?②如果目的基因是真核基因,当它的受体细胞也是真核细胞时,可不可以用“鸟枪法”提取?③既然mRNA可作反转录的模板,那么用它寻找目的基因行吗?学生在发现知识的旅途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着教材,不唯书唯上,因循守旧。知识在学生鲜活的问题中流淌,教材显露着新的意义。

1.3 问题解决型问题教学:老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种种解决方案,学生论证方案的可行性,选出具代表性的方案加以讨论,预测实施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化解问题的策略,达到问题的最终解决。例:“单克隆抗体”,老师设置问题:重庆生物技术工程公司欲获得大量的,纯度高的破伤风抗体,你能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帮他们达成这个目的吗?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三个解决的方案:①不断朝动物体内注射破伤风杆菌,再从血清中不断提取抗体。②朝动物体内注射破伤风杆菌,提取效应B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③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效应B细胞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经论证后,学生认为①③可行,③最好,②不可行,因为效应B细胞分裂能力不强,不可能培养到细胞系。一位同学迅速地从讨论中捕捉到智慧的火花,提出:何必非要把效应B细胞培养到细胞系呢,直接把效应B细胞和癌细胞融合就成了。多有创意的想象啊,同学们为之而疯狂。在师生肯定该方案的可行性后,老师鼓励学生乘胜追问该方案在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有哪些?是否有化解的策略?策略是什么?“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过程,在接踵而致的一个个问题中得到了明晰。本节课我最大的感触是:只要老师敢于放开你那呵护的双手,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他们充满智慧,能问,会问,善问。

1.4 研究型问题教学:老师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学生提出该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原因,并对原因提出大胆的假设,引导学生收集材料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或修正假设。例“茎的背重力性”,老师展示光下横卧且又向上生长的蚕豆植株,要求学生就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假设。学生提出:横卧的蚕豆植株为什么向上生长?假设由光引起。学生准备增加一个无光的对照组来验证假设。老师继而展示黑暗中横卧仍向上生长的蚕豆植株。学生在观察出没有光的植株仍向上生长后,多数学生是否感到假设不再成立,开始动摇。在比较两个装置的共性之后,于是有同学提出新的假设:①植株的向上生长可能与重力有关;②植株的向上生长可能由重力和光共同引起。但又有同学质疑:这样的假设不成立。因为重力方向与生长方向相反。最后只有少数几位同学仍坚持假设①,他们认为不要被表象迷惑,重力有可能对生长素实施了某种影响,造成植株向相反方向生长。一阵“唇枪舌剑”“刀光剑影”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寻找资料――看书,学生们恍然顿悟茎的背重力性原由,教室一遍雀跃。

2.自主问题教学实施中的策略

2.1 自主问题教学必须体现健康的人格观。传统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受控于教师,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的思维总在别人脑子走过的路上活动。习惯了这种教学文化,学生变得不再思考,不再怀疑,没有问题,只有答案,简单模仿,人云亦云。学生的人格表现出依赖性、服从性、统一性。自主问题教学充分尊重学生: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问、独立判断。倡导“我思,故我在”,我不是芸芸众生中的标准件,我是有合理自我意识的人。这种教学模式培育出的学生人格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赋有独特个性。这样的学生在未来世界、陌生领域里能独当一面,发展后劲更足。

2.2 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的权威、严厉、独断会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自主问题教学,老师要贯彻“民主原则”、“无错原则”、“激励原则”, 倡导“人人提问”的思想、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提供“人人开口”的条件,激发“人人创新”的欲望,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在这样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思维敏捷,敢问、会问、善问、标新立异地问,自主问题教学才会由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

2.3 自主问题教学应体现开放性。老师创设的情景尽可能真实,呈现的材料内容尽可能开放。材料内容的开放能一石击起千层浪,致使学生问题设计角度的开放、问题解决方式的开放,问题答案的开放。因此,老师可多选些需不断完善的生物理论、评价性材料、角色性题材;此外,老师对待自主问题教学的心态也应该是开放的。老师要能笑纳学生不着边际幼稚的问题;笑纳费时长效率低的事实,笑纳教学中的种种责难。因为这些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生存、创新途中不可避免的历程,要看到自主问题教学过程的末端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而丰厚的回报――问题意识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型人才。

2.4 开展多种模式的自主问题教学。在教学中,老师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选择实施不同的模式。避免模式的单一化,刻板化,力求多样化。

3.自主问题教学反思

3.1 开展自主问题教学后,学生反应最直接、最强烈的变化是: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过去不善于提问,提的问不扣内容,到能根据内容提问了,有时还提出些精彩令老师吃惊的问题,甚至开始反诘教师、质疑教材;学生问题意识明显被唤醒,学生变聪明了,自信了。学习能力得到发展,习惯意识得以养成。

3.2 学习兴趣高涨,生物成绩提升。原来课堂沉闷,学生浑浑欲睡,多数学生能熟背知识倒背如流就是作不来题,作不对几个题。经自主问题教学教学后,由于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积极踊跃,学习兴趣高涨;由于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建构、改进、重组、拓展,所以知识在学生那儿能得到逻辑性的使用。

3.3 老师开始一堂课下来,精神高度紧张,疲惫不堪,因为首先不知学生会提什么问题、自己该怎么应对,需要临场发挥。这对老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艺术、课堂驾御能力是一个新的挑战。这也迫使老师要不断充电求索,才能构筑一条“宽度发展、深度开拓、向度开启”大家风范的老师之路。

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模型 教学措施 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51

人类学习生物知识,是从感知生命以及生物现象开始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也是人类一切知识的重要来源。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生物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笔者基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知水平,引入“模型教学”的概念,以学代教,进而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

一、初中生物模型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首先,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发展时期,对外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过于抽象的理论知识违背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而模型通过简化复杂的现实,具有高度典型化的特征,既能联系具体现实,因而能联系抽象理论,反映了原型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掌握模型,就能大致掌握所学知识。其次,模型所特有的具象化特征,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其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生物理论。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模型除了典型性还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它是对某一现实系统的描述和模仿,集中反映模型的主要因素之间的联系,因而通过模型教学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如通过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教学,学生就可对植物细胞中各结构的位置、比例、外貌形成直观的认识,并结合理论知识,能够形成对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理解,从而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系统。

(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通过建立模型,就是舍去相关次要或非本质的细节,简化问题,抽出本质特征。而分析模型就是建立模型的逆向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适度引导学生建立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如以“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引导学生留意实际的生活现象,通过不同的渗透实验的对比与归纳,简要分析渗透作用形成的条件以及细胞的机构,并进一步推衍建立起“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渗透系统”的模型,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充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首先通过模型教学,让学生自己建立模型或者了解模型形成的历史,让学生明白模型的得来容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学生苦心钻研,认真研究,也就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其次,模型教学以其特有的实践性、直观性以及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此外,模型还可帮助学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可认识性以及其复杂性,以及真理的发展性,鼓励学生求真务实、孜孜不倦,进而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初中生物模型教学的具体措施

为了促进模型教学的开展,笔者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对如何推进初中生物教学做了深入探索,并将其探索结果展示如下:

(一)自制简易模型,提高实践能力

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注重知识原理的传授,而模型也被当作抽象的教学工具使用,因此模型利用率不高,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新课改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如无动物细胞模型、植物细胞模型,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自实践,也就对细胞结构形成直观的感受。通过反复修改模型,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气孔的张开与闭合”由于保卫细胞的特殊性质,外壁和内壁的厚度不同,其伸展性也不同,教师可让学生在长方形气球的一面贴上胶带,并吹大气球,研究气球的弯曲方向,从而理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原理。

(二)加强生物实验,奠定模型基础

实验是建立模型的基础,学生正是通过反复的实验才能够研究目标对象的主要特征,为建立模型提供直接的依据。一是观察类实验,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对象的生物图,最后展现生物图,得到正确的模型,如以洋葱表皮为例观察植物细胞,并就实验中观察不到细胞膜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二是模拟实验,这也是模型教学的方式之一,是在现实条件制约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实验,如模拟“鱼鳍在水中的作用”一节内容时,出于人道主义,就可采用模型就进行模拟实验,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鱼”模型,通过在水中展示来探讨鱼各部分鳍的作用。

(三)创设情境,实行模型联想

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创设与模型相关的知识背景,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如在学习“尿液的形成”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科普视频,并用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尿液的产生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关人体结构有大致了解,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列举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和尿液中主要成分的数据资料,促使学生分析其中的主要成分变化的原因,也促使学生思考肾小囊的作用,以及某一组织出现障碍时,人体可能出现的相关病症等。另外在学习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时,就可借用小孔成像以及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来类比眼睛成像,大脑与照相机成像的差别所在。创设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模型的理解,也有利于激发其联想思维。

(四)运用模型,提高复习效率

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字:PCD,植物凋亡,程序化,研究展望

【分类号】Q942

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也常常被称为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主动的有序的死亡方式。具体指细胞遇到内、外环境因子刺激时,受基因调控启动的自杀保护措施,包括一些分子机制的诱导激活和基因编程,通过这种方式去除体内非必需细胞或即将发生特化的细胞。而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时,就像树叶或花的自然凋落一样,凋亡的细胞散在于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炎症反应,不遗留瘢痕。死亡的细胞碎片很快被巨噬细胞或邻近细胞清除,不影响其他细胞的正常功能。

1、PCD的概念

1972年,Kerr等提出了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用来描述多细胞有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细胞自然死亡现象。由于PCD和凋亡时细胞表现相同的形态特征,因此人们认为细胞凋亡就是PCD。其实凋亡是PCD过程中伴随着出现的特定的形态、生化特征,也有一些细胞在PCD过程中并不表现凋亡的特征,这一类细胞死亡被称为非程序化细胞死亡。由此可见,凋亡是PCD在形态学上的表现,两者不完全等同。

PCD是细胞正常发育过程中采取的一种自身基因调控的主动死亡方式,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衰老、坏死不同,有其固有的特点。PCD发生时细胞和染色质浓缩,细胞膜突出,有PCD小体形成;同时核酸内切酶失活,DNA非随机性断裂成180-200bp的片段,在含溴化乙锭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出现典型的“梯状”条带。而坏死则表现为细胞肿胀,质膜丧失完整性,细胞器损伤等特点。

2、PCD的检测方法

2. 1 细胞形态学观察法

(1)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凋亡细胞染色质固缩,常聚集于核膜上呈境界分明的块状或新月形小体, 初期细胞可见完整的细胞器, 细胞膜完整, 凋亡小体形成。

(2) 荧光显微镜。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经荧光色素处理, 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常用荧光色素有吖啶橙、碘化丙啶(P I)、溴乙锭(EB)。

2. 2染料排斥法

除了电镜能反映细胞膜完整性外, 还可用染料排斥法, 如台盼蓝、P I 等。坏死细胞膜破损, 被染料着染。在正常细胞膜上, 磷脂酰丝氨酸基团(PS) 位于胞内侧, 而在细胞凋亡早期膜上此基团则转向胞外侧, 以利于被吞噬。因此, 磷脂酰丝氨酸基团位置的改变, 可作为凋亡细胞的一个标志。

2. 3 反映脱氧核糖核酸有规律断裂的方法

(1)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细胞悬液经裂解消化按常规法提取DNA后, 于含EB 的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正常细胞DNA呈单一条带。

(2) 原位末端标记法。通过DNA 多聚酶I 把已标记的核苷酸结合到DNA 的单链断裂处, 以寻找有无Ap 发生。标记的方法有同位素标记、荧光素标记、地高辛或生物素标记等。

(3) 原位切口平移法。利用DNA 多聚酶将核苷酸整合到Ap 细胞内断裂的DNA 3′羟基末端, 同时水解5′末端,以修复DNA。若用已标记的核苷酸, 即可显示出有断裂DNA 的细胞。该法同样也可用于细胞悬液中Ap 的观察。

3.植物PCD的研究进展

在植物细胞学研究中,尤瑞麟首次报道了正常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引入了PCD的概念。随后Eleftherion研究了小麦原生韧皮部细胞核解体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但没有提及PCD。王雅清、崔克明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了杜仲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PCD,并对其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电子显微观察。李大辉等人在银杏胚珠贮粉室的早期发育中发现参与形成贮粉室的珠心细胞死亡是PCD过程.有资料表明,植物体内导管分子的发育形成过程也是典型的PCD反应。

在生理条件下,生物体内细胞存活与死亡由植物自身发育阶段提供的遗传信息,或由临近细胞和其微环境提供的信号决定的。其中包括细胞相互接触提供的信号以及周围环境中的活性物质、激素等。Orzaez和Granell发现乙烯处理豌豆可促使其心皮衰老及DNA降解,Morgan等发现乙烯介入玉米根中缺氧和机械障碍诱导的通气组织形成过程中的细胞程序化死亡。尽管乙烯在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早为人知,但乙烯信号传导途径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还不清楚。

尽管PCD参与植物发育的许多过程,但植物体中发生PCD的细胞比率小,相对过程短,不利于PCD的检测和机制的深入研究,因此进展缓慢。许多实验表明,植物细胞PCD可以被一定的外界条件诱导产生。Wang等用真菌毒素三羧酸丙烯酸单酯(AAL)诱导番茄原生质体及小叶凋亡,观察到典型的DNA梯状条带和类似PCD小体的结构。周军等研究表明,在适当浓度的乙烯利处理下,胡萝卜原生质体产生了典型的凋亡特征,包括DNA梯状条带,核DNA的断裂,以及类凋亡小体的形成等,因而可以确定,乙烯能诱导胡萝卜原生质体凋亡。另外的研究也表明,乙烯能在不同类型的植物中(豌豆、玉米和胡萝卜)诱导细胞凋亡。孙英丽等也发现细胞色素C可以诱导植物细胞产生典型的PCD。

过敏反应(the 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也是一种PCD。植物被病原菌侵染后,感染点周围细胞快速死亡以防止病原菌的传播。通过分离突变体,调节过敏性细胞死亡反应的相关组成已被检测到,但具体是哪些执行了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还没有结论,且植物中这种形式的PCD是否和其他方式的PCD以及动物中的细胞凋亡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的遗传和生化分析。

植物细胞中与PCD有关的基因研究还远没有动物深入,尽管许多实验表明植物PCD与动物是相似的,但分子水平共同特征少。目前仅发现少数几个基因参与植物PCD。

在植物PCD方面已开展了不少研究,但目前的工作远没有弄清楚植物PCD较详细的细胞学特征,而与其相关的分子机制信息则更缺乏,这方面的工作将是今后的主攻方向。

4.PCD研究的意义

植物PCD是一种通过细胞的主动死亡来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PCD不但是保证细胞正常发育所必须,而且是植物的一种重要防卫反应。细胞死亡后被其它细胞吸收利用或构成利于自身发展的特殊结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皮层细胞死亡形成的通气组织;筛管细胞死后形成的输导组织;植物表面覆盖的一层死亡细胞,具有保护机体,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还有器官老化后其养分的回收再利用等,这些都是细胞自身调控的结果。了解PCD发生的机制,通过调节其过程,对控制植物病害的发生,农作物品种选优、粮食生产及贮藏技术的改良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尤瑞麟.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J ] . 植物学报,1985 , 27 : 345 353

[2]郭小丁. 植物细胞的编程性死亡[J ] . 1998 年,植物学通报,15 (5) :40 43

[3]孙英丽,赵允,刘春香等. 细胞色素c 能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 植物学报,1999 ,41 :379~383.

[4]林久生, 王根轩. 渗透胁迫诱导的小麦时片细胞程序性死亡. 植物生理学报 , 2001, 27(3): 221~225

[5]孙英丽,赵允,翟中和. Cytochrome C 能诱导植物编程性死亡[J ] . 植物学报,1999 ,41 :379 -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