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重实践操作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快发展给教育体制带来了很多变化,经济转型期间对技术型人员的需要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高职教育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重视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而像中国古代文学这样以传统文化知识为内容的学科不免受到一定冲击,课时就相应的有所压缩。而对于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古代文学好像是一门与现代社会距离最远的课程,来自就业工作的压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明显出现一种功利性,他们更关注与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渐渐消退。

(二)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对传统阅读方式带来冲击

20世纪90年代,网络开始兴盛,迅捷、便于沟通联系等优势被80、90年代的学生所推崇。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阅读很大程度上脱离书本,转而依赖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这样的阅读方式优点是方便、快捷,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但是因为有图像、有视频,有各种评论,人们在阅读之后就不会有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因此阅读就流于形式,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传统阅读是基于书本和文献资料的阅读,它能带给人丰富的思考空间,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各个朝代,不管教学内容有何变化,但是阅读和记忆文本却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深层阅读得到思想升华的一门课程。陈寿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曾言:“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可见,先辈们很早就悟出了古代文学学习的经验,那就是要阅读文本。如今的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他们从小就受到图像阅读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传统的阅读方式,而对于古文的之乎者也更是头疼,不阅读,不懂文义,何谈喜欢呢?

(三)教师教学手段的陈旧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潮流

半个多世纪以来,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在讲课方法上基本还是沿袭传统,以老师为中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张嘴,一支笔,一个本”的授课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长处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方便教师掌握、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但是不足之处则是完全由上课教师主导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阻碍。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很明显已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如今这样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授课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具体举措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古代文学育人的教学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教书育人。教书,是教会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而育人则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渗透,使学生耳濡目染,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中国古代文学当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讲授古代文学,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诗词,教学生理清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更多的则是让学生在阅读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体会那些文人志士对家国的热爱,学习他们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向上的坚毅品格。让学生在圣人先贤的影响下,成就爱国爱家爱友的良好品格。如今,在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困难和压力的承受能力相对不高,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讲授,让他们学习如何走出困境或者在逆境中继续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如苏轼一生三次被贬,仕途堪忧,第三次被贬到遥远荒凉的惠州,苏轼也能够随遇而安,通达乐观,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他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就给我们一种心境豁然开朗,心灵得到净化的感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感特征安排教学内容,要对学生有所助益,以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为重点。

(二)突出古代文学课陶冶情操和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蕴含着朴素的哲学、美学等原理。教师授课时应该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也要传达一些朴素的哲学原理。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诗词可以让学生体验对称美和韵律美,中国古典小说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阅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或者王维的山水诗时,可以让学生反复吟诵,体会空灵、恬淡的人生感悟,体验物我两忘的禅意,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感体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简单的一首七言绝句,蕴含了客观全面的人生哲理。告诉人们一个为人处事的哲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片面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三)利用多媒体、微课等现代教育技术,逐步改革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

古代文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依赖老师课堂的讲授,但是这种满堂灌的方式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乏味;另外,教师主讲,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消化那么多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学效果并不好。当今的大学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应用较多的还是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应用相对不多。所以,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完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微课等进行课堂教学,如讲授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可以通过制作PPT课件,插入朗诵诗歌、背景音乐及背景图片等,让学生在听朗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沉郁豪放风格,并通过表格等展示词人心情的变化,进而读懂词意。讲授《红楼梦》的语言风格或宴会场景,可以截取电视剧片段,给学生播放,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会,还可以讨论,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再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我们可以找一些洞庭湖和岳阳城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洞庭湖的辽阔和悠远。

三、结语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积极性;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文学院的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新世纪以来,伴随高校教学改革而实行的学分制,使学生为学分而忙于选课上课,时间被五花八门的课程挤占,也使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正日趋减弱,基本上止步于课堂学习。为此,学者提出要将自主学习的理念引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1] P79笔者以为,大学生并非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这一意识正逐渐弱化,关键在于如何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可以有一些具体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略伸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自主性的弱化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引入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已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张明非教授所撰文章《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就指出这一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P100信息容量大,又配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教学课件的使用,使得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突破了原有的局限,在传达知识的同时也兼具一些现代的元素,一度受到学生的欢迎。不过,以PPT为载体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课件时往往只重展示,而忽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缺乏课堂的互动。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在面对大容量的信息展示时,因一时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而出现了疲劳、倦怠甚至茫然的现象,课堂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沉闷。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一再强调课程考试内容以课件所教授知识为主。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在没有完全吃透知识的情况下,快速地看课件,机械地记录知识要点。一些学生为了省时省力,竟直接向教师索要课件,期末考试时就以课件为复习资料。如此一来,学生们固然避免了考试不及格的危险,但大部分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几乎不再阅读《中国文学史》以及古代文学作品选,他们所获得的仅限于课件的知识既不全面、系统,也不够扎实。这一教学现状所带来的弊端体现为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弱化,成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最突出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课余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减弱的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大学课程设置过多。学分制实行后,文学院的大学生不仅有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还有其他的公共选修课、通识通选课等,课表已经排到了晚上,甚至周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以四卷本的文学史以及六册作品选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学习。

其次,古代文学课程被严重压缩。这是大学课程设置过多以及新专业不断出现而引发的后果。以往的本科教学计划中,古代文学教学至少需要两个学年共四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修改后的教学计划中,根据专业的不同,古代文学的教学时间被缩短为三个学期(如对外汉语、文秘专业),部分专业(如编辑出版)甚至被缩短为一学年。原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保持四学期的时间不变,但为了给其他课程让路,具体的教学时数也被削减了。课程被压缩,教师必须赶教学进度,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囫囵吞枣,知识消化不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其三,课程考核体系有缺陷。教师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分一般以考试成绩占百分之七十,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为比例。考试题目基本以课件内容为主,学生既无暇也无兴趣再去涉猎其他内容。平时成绩以课堂考勤为主,此外再布置一到两篇课程论文,这也是流于形式化的考核,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没有促进作用。目前,在高校普遍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亦缺乏督促学生课外学习的动力。

其四,单向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不可谓不足,课前查找丰富的资料,制作图、文、音、画并茂的精美课件,课堂上也注意教学技巧,即使如此,教学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除了少部分学生积极回应教师之外,其他学生要么是一脸茫然,要么是低头不语,更有甚者趴桌而睡。究其根源,教师单向度地讲授,而忽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课件再精美,声音再洪亮,学生们也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其五,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认识不足。在现代技术日益发达,工业化进度越来越快,商业气息渐趋浓厚,以及全民娱乐的时代氛围中,古代文学知识对于个体人格涵养、文化修养以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魅力和价值已经淹没在一片喧嚣繁华之中。学生们更喜欢快餐式的文化享受,而不喜欢需要时间去沉浸在其中方能体会魅力和价值的古代文学知识。

二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积极性的对策

在新的形势下,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不能靠单纯增加课时数或强硬逼迫学生自学等老旧方法来实现,而是必须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觉、自愿去扩大学习的面,并深入吸取知识的精华。结合上文所述,笔者试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一)角色反串法

角色反串法也即让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站上讲台教,教师旁听。目前,高校教师依然习惯以自己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记为辅,但是往往忽略了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不仅具有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在具体的实施上,教师可结合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大纲,在每一次课中布置一到两篇教授内容之外的作品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准备要讲授的内容并制作PPT,在下一次课的课堂上亲自展示,每一位学生所需时间以5到10分钟为宜。在课程已被压缩的情况下,角色反串法一方面可以以学生亲自参与、主动融入的方式扩大教学容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角色的互换不仅使学生感到新鲜,而且反串教师也让他们有必须扮演好这一角色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是提升学习自主性的一大动力。若教师所教授的班级学生人数多,这一方法可以贯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的教学进程中。学生讲授之后,教师加以简要的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同学来评价。角色反串法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提前进行的典型的教学实践,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具有锻炼胆量、内化知识等意义。

(二)团队表演法

这是基于角色反串法的一种延伸。在讲授叙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比如叙事诗、古典小说、古典戏曲时可以考虑用这一方法。因为无论教师或学生,单纯地讲授,其生动性、趣味性依然不够突出,而通过表演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较多,一人无法完成表演,教师可以安排几位同学在课外一起琢磨作品,体会人物形象,然后通过团队合作编排,反复演练,最后在课堂上演出。团队表演法生动活泼,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于喜欢表现自我的90后大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作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作品的艺术魅力有了切身的体会,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协调合作能力。此外,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文学想象力加以创新。由此可见,团队合作表演法的益处是多方面的。

(三)课外拓展法

这是对以上两种方法的补充。由于目前的大学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而教学时数又有限,教师尽最大努力能让每一位同学都来反串教师角色或进行团队表演已实属不易。鉴于古代文学课程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教师讲授、学生反串讲授和团队合作表演的作品之外,仍有很多优秀的篇目需要学生去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既定的内容之外安排课外拓展学习的篇目。具体而言,课外拓展可以细分为研读、改写、诵唱等几个层次。例如在讲授《古诗十九首》时,完成了作品选上的十二首古诗的教授、学生反串展示等环节后,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研读其余的七首作品。又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作品较多,在学习了《长恨歌》、新乐府诗等作品后,可安排学生以将诗歌改编为剧本等形式改写《琵琶行》等篇目。此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让学生自主安排一些古典诗词朗诵、古典诗词演绎会或者古典文学知识竞赛等。这些环节可以增加他们自主学习的乐趣,也丰富了他们课余的学习生活。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大学生的学习成效最终还是要体现为成绩(分数)。为了使上述的措施能落到实处,还需要制定更完善的考核体系。

具体而言,要把目前以期末考试成绩和以课堂考勤、课程论文为平时成绩的二元化考核体系,改变为以期末成绩、平时成绩、自主学习成绩等为指标的多元化考核体系。自主学习成绩指标包括学生在反串教师角色讲授、团队合作表演、课外拓展学习等环节中所获得的评价分数。如果说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可以通过教师的直观感受来评价,那么课外拓展学习的评价则可以通过随堂考核的形式来打分。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随堂抽查,以便检验课外拓展学习的效果。

(五)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但是仍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目前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认识不够的现状,教师必须展示出以古代文学知识为涵养的人格魅力,从气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现身说法来打动学生,以此感召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文学。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是也”观点,在当下更有警醒的意义。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图文并茂的课件,这些因素集中起来,对增加古代文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吸引力,都不如一位学有造诣、魅力四射的中国古代文学大师来得强烈。教师们唯有不断增加自身的中国古代文学学养,以期有朝一日能达到大师的高度。

三对策实施的初步效果及其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已将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等措施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首先,课堂气氛大为活跃,学生不仅听课积极性更高,而且课后自主学习的劲头也很足。例如PPT展示环节,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任课老师,为了能更好地展示自己,他们一改往日漫不经心的听课习惯,聚精会神关注教师授课的方法、步骤、技巧等。比如胡某某同学讲授南朝乐府诗《西洲曲》时,按背景、文本解读、诗歌主题、艺术特点的步骤一一介绍,所制作的PPT图片优美,非常契合作品的意境。展示完后,在座同学不禁鼓掌表示称赞。再如廖某某、刘某某、杨某同学三人合作表演的《木兰辞》,不仅有配乐、有朗诵,而且还有准确生动的舞蹈动作,获得同学们的满堂喝彩。这些成效的取得无疑是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努力而获得的。其次,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接触学习更加全面而深入,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古代文学课的吸引力较之前有所增强。有学者提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将作品选代替文学史论,[3] P45 这一观点尚可商榷。本文所提出的几点措施,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学史论之余,利用课后时间去全面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可谓两全其美。笔者看到,此前认真听课的同学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那些在课堂上低头不语或打瞌睡的同学,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究其根源,对作品的深度理解使学生不再对文学史论感到枯燥乏味。

措施的实行也具有多重意义。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角色反串法等措施的实行,不仅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反向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他们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前,教师因囿于成见,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闷表现,会认为学生不仅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以上措施的实行使教师对学生的这一印象得以改变。事实上,作为成年人,大学生鲜活的生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师忽视了。此外,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等自主学习方式的成功普及,会产生一种连锁反应,不仅使中文专业的学生更加喜欢古代文学课程,而且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课呼声甚高的情况下,[4] P115广大学子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直观的效果来获得对中国古代文学魅力的重新认识,从而扩大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涂承日.自主学习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构想[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2).

[2]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第一届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3] 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课程教学 研究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或名“选读”,下文统称为“阅读”)课程,是在尊重文本固有的内容——作者及作品的情感基础上,以关注学生阅读个性的养成为出发点,通过构建广阔的阅读空间和组织多样的阅读活动,最终培养大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和相应的人文素质。通常来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和“中国文学史”两部分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后者是中文系甚至其他相关院系传统的必修课,其地位的重要性自不必言。然而,长期以来,后者的独立性甚至课程存在的必要性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对当下的大学生而言,课程的吸引力不大。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相应的对策三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研究要点举隅如下。

一、面临的挑战

1.社会大环境:文学边缘化

从外部的社会大环境来看,文学日益边缘化。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熙熙攘攘,多为利往。在这重功利与实用心态的影响下,由于文学不能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故其重要性日益为人所忽视。目前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商品经济的实行不但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悄然改变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学习动机。高额的薪酬、丰厚的福利、稳定的工作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追求目标。即使是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在考虑学以致用的问题。考量所学知识对将来毕业找工作有没有用处、有多大用处,并以此来权衡和规划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多少。结果很多文科学生,甚至低年级的大一、大二学生,就已经把精力更多地投入考研、考证、培训班甚至驾照的学习中去。只是由于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为了完成学分顺利毕业,学生才来到教室,心不在焉地听课,甚至有的同学通堂在玩手机、打游戏、网络聊天。这一点背后的尴尬和无奈,在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2.学校小环境:课程被压缩

在市场化和功利化专业设置的影响下,学校的许多基础课程,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这样相对似乎更为冷僻的课程,在大多数大学里更加变得似乎可有可无。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普遍受到严重消解,以至不得不让出部分教学时间,甚至被直接砍掉,以保证那些市场反应灵敏、应用性强的时兴课程。如前几年的高级文秘、现在的播音主持等热门课程的开设。

3.文学教育自身的断层和割裂

现在的大学生,虽然从入小学起就开始接触古代文学作品,但是在其后直至步入大学后的十数年学习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考试,因此在学习时采取的学习方式侧重字词翻译和作品背诵,而忽视文学的审美愉悦作用。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被动灌输,导致不小比例的学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当步入高校再次面对古代文学作品时,积久成习的学习方式和惯性思维使得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听讲,放弃了能动思考,更谈不上对作品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人文精神的学术钻研意识,因此对于作品的认识和理解非常肤浅、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

二、困境产生的原因

1.教育指导思想的制约:中文系培养的是学者而非作家

1925年,立志当作家的李健吾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时任中文系教授的朱自清先生对其说:“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三十年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接1955级新生入学大会上,系主任杨晦教授的迎新辞语惊四座:“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想当作家的不要到这里来。”两处典故的语出文献虽不可一一确证。但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似乎已经成了大家今天的共识。虽然有的大学有这方面的努力,但或已经偃旗息鼓。如前几年,浙江大学聘请金庸做博导,后来无疾而终。近年来,上海大学有“美男作家”之称的葛红兵教授开设的“创意写作课”,其吸引力和能否改变中文系课程教学多年积习的具体效果也有待观察。

2.教育实践中的误区:颠倒了“治学”和“教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混淆甚至颠倒了古代文学的“治学”与“教学”的关系,侧重对“治学”的努力,忽略了“教学”的要件,也很少考虑现在中文系学生的实际水平。现在这些大学生上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之前所读到的古代文学作品仅限于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人不能独立阅读古文,不少人甚至即使参看现代注释也看不懂古代诗文。今天的古代文学教学如果还仅仅停留在以“治学”为中心,海阔天空地讲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或只是泛泛地讲什么意境优美语言清新,那么学生即使把文学史背得滚瓜烂熟,次次考试都得满分,也无法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髓和内涵。

2.教育实施者的刻意缺位:为了实现趋利避害的最大化

如今,教师在课堂上讲文学史可以尽情挥洒,给学生以知识渊博、角度新颖、新见迭出、气场十足的深刻印象;讲作品选则受文本限制不得随意发挥,没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深厚的功底只能老生常谈,令人生厌,甚至捉襟见肘、发言惟艰。所以讲文学史容易出彩叫座,而讲作品阅读课程很难弄巧藏拙。同样的两极分化也体现在课堂下,体现在学术研究和教材编撰上。从事文学史研究可以名利双收,选注或解析作品选则吃力不讨好,成了明日黄花。在学言学,除去经济利益的巨大驱动力不谈,单纯从做学术、培养学术交往圈来看,一套教材的编选,凸显了主编者自己在主流学界的泰斗地位,大有登高一呼,从者云集的感觉。被邀编写者或是主编认可其成就,或是被接纳,也有蒙受知遇之恩,自感通过教材的编写,从而进入掌握学术话语的阶层。而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研究者,由于人文学科凸显个性化的自身固有特征和需求,你认为好,但很难得到别人的共鸣。更严重的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你越是说好,别人越是唱反调,最后孤芳自赏,斯人憔悴,或主动或被动地远离了主流学术圈子。

三、对策及建议

1.结合时代特点,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对症下药。

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不仅是开启学术殿堂的钥匙,还有照亮人生旅途的烛光。在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堂讲授实践中,只有通过智慧的启迪,才能有效地穿透“时光燧道”,使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中重新点燃生命的火光,也使当代读者同古代贤哲直接发生心灵的碰撞。笔者认为,仅就这一点而言,以五千年文化为积淀、富含丰厚营养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提供的精神大餐,无论实际的益处,还是吸引力,肯定超过社会上“心灵鸡汤”快餐式的阅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打破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无用之见,树立其有用之貌。当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长远的期许后,其学习兴趣就会被大大激发。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对症下药。

大学生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被认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身上承载的责任不可谓不重,然而与重任相对的则是个体能力和素质的不足,甚至低下。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具体表现为眼高手低、不能很好地融入团体、抗压能力差、不愿吃苦。有的学生,毕业两年换了数十份工作,严重影响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树立。有的一蹶不振,闭门不出。更有甚者,因为一时受挫,就想不开,寻短见。此类事件,屡见报端和网络,不胜枚举。

在面对重大挑战如何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途径,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一点有侧重地进行教学。苏轼《定风波》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之所以为苏轼,正是因为他能从苦难中超脱出来,更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从中可以学习到得出在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时,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坦然面对。

再如,讲到大学生感兴趣的爱情诗词时,如晏殊《鹊踏枝》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可以联系到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还能够联想到辛弃疾词作《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后可以引申到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并引导学生就这三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理解。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成功都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人定好目标,坚持不懈,绝不轻易放弃,最终希望的曙光会在前方出现。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语句,让学生感受到意气风发的恢弘气势,从而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2.注意专业差异性的客观存在

在进行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的讲授时,要注意他们专业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有的放矢,进行有意识的教学调整。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灵活机动,结合他们未来工作的需要,激发其主动探索的精神。

比如在给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讲授《诗经》中的爱情诗歌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截取电视中常出现的钻石广告,分析其中广告语诸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中包含的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寓意。并进一步指出,广告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心灵深处的渴求与呼唤。古人那种“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情,其实正是现代人所不相信但又渴望得到的。好的广告语的产生,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以及对人类共性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

再如给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上课时,讲授一些古代山水游记的同时,就可以展示一些电视上的游览录像,或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分析景点介绍词编撰的优劣。由于编撰者的能力有限,景点介绍内容错别字满篇、常识性的错误屡见不鲜,这极大影响了景区的吸引力,可谓是“面目可憎”“大煞风景”。如果是教育基地,则非常严重地削弱了其教育意义。而相反,古人的山水游记名篇则言简意赅,韵味无穷,咏之能歌,可品可赏,故能够流传千古,成为旅游胜地广而告之的招牌语言。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无可替代的。

3.对诵读本位的回归与改革

现在的大学校园,大多时候只能听到朗朗的阅读外文书籍的声音,而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主的传统经典诵读不经意间已经成了“绝响”。即使是校园广播里,除了卿卿我我的情歌,就是英语听力广播。可以说,古代文学的诵读氛围就整体而言,已经所剩无几,而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要顺利展开,诵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诵读是积累的捷径,是把知识储存起来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读得多,积累得自然丰厚。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是需要记诵的。学生如果在阅读中能记诵大量的古诗文精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辞畅意达、文从字顺、精思于胸、下笔成章,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让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的教学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4.教师要动口也要动手,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一些博士生,数年间,可以写出多达几十万字的厚厚专人或专书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然而实际上,他可能从来没有读完任何一种研究对象的作品注本,更不要说是全本、善本。不能全面掌握研究对象的文学作品,却写出了号称煌煌大作的博士学位论文,这让人觉得几分滑稽和无奈,但却反映了古代文学研究者的一个现实。多年来,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中国文学史”课程完成的,教师只在课堂上天花乱坠地向学生讲授一长串线索、一大堆概念、一大批作家,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名篇却很少通读过,也很难读懂。更不要说古代诗、文、词习作了。有些教师表面看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事实上,古代文学的精髓是什么,在哪里,他们自己很难知道,更谈不上准确掌握并以之育人。教古代文学的教师自己没有受到过诗词写作方面的训练,成天被论文级别、课题经费折磨得心浮气躁,致使他们没有写这些东西的心境,也就很难具备写作古文旧诗的能力。大学中文系很多教古代文学的教师一辈子没有写过文言文和旧体诗,甚至一辈子没有写过一幅对联,这对中国古代文学阅读教学是非常不利的。高校提供给教师一个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时间和精力的安排相对来说比较自由。教师在动口讲授的同时,还要动手写作。只有这样,才能讲得深,讲得透,讲得好!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文学史为主干,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枝叶的分段式讲解。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学生对各个时期的文学会有一个大概的比较宽泛的了解。

1.学生的诵读与积累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

首先,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领悟文学知识。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定的场景和画面。另一方面,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将深邃的思想融入到故事叙述、感情抒发、场景描写等形象化表述之中,容纳了十分丰富的科学知识或思想内容。如果读者注重这种对话和交流的效果,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培养思维能力,而且必将不断地丰富见闻、开阔思路,从而领悟文学知识。

其次,勤读能够绿化心灵家园,有助于塑造完美人性。绿化心灵家园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永恒魅力。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将人类所热爱、所困惑、所好奇、所痛苦的一切方面纳入文学范畴,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性命运、人生理想、个体价值和道德伦理的思想,因而文学亦被称为“人学”。文学形象总是散发着无穷的独特魅力,展示着无限广阔而复杂的人性世界。

再次,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体悟文学发展规律。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学现象、风格流派、文学思潮和审美特征。如果学生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一知半解,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自由讨论等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背诵不同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不断积累自身文学知识,才能在教师讲解文学现象和解读文学作品时提出不同的想法,从而在思想深度、审美境界等方面不断进步。因此,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体悟文学发展规律。

第四,只有勤读作品才能奠定扎实的文学功底。积累情感和知识是诵读的另一大好处。“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学生将大量的文学作品烂熟于心时,便可以任其调用并将终身受益。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作品意象,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章中体现的深意。

第五,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不管是启发式、讨论式还是探究式教学,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才能有良性的互动与交流,也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简言之,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2.阅读需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博览与精读、熟读相结合。博览,是说阅读的涉猎范围要广泛,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博览群书,拓宽视野,知识便会丰富起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起来。精读、熟读尤其重要,所谓“文选烂,秀才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篇幅短小的美文要能熟读成诵,加以细细考究,可以从中悟出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立意谋篇等写作方法与技巧。

第二,读与思相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就是说,读书应以学为先,学思并重。我们认为,读书的更高境界是多思重于多读。多思当然要以多读为基础,但是只有多思才可能产生质疑,也只有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才能有所进步。如果不注重思考,根本就难以真正理解作品。就写作而言,尤其需要深思熟虑,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自己独特的主张和见解。

第三,读与写相结合。常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时应尽量注意“四到”,即眼到、心到、口到、手到。所谓手到,就是要勤做笔记、摘录,勤写心得、体会,逐渐养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作品所反映的不仅是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体验,还有写作的一般规律,以及一定的写作技巧。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能够理解作品的内容,而且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文章是什么”和“文章怎么样”的知觉印象,这印象就是“写作图式”的雏形。随着阅读的文章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对写作的立意、选材、布局等将发挥强有力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心中的“写作图式”越来越完善,因鉴赏而生的创作灵感也越来越丰富。反过来,它又会影响阅读欣赏口味的形成,促进我们自觉进行阅读欣赏。

强化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助于他们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为此,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内容上的改革就应该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例如与古代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的整合。

1.课程内容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

就中文系大学生而言,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体现为通过理性分析对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问题获得准确结论的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中文系学生掌握的知识大多是书本上缺乏联系性的知识。他们普遍缺乏全面系统的历史学知识的学习,因而不善于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古典文学研究与古代文学教育教学自身的需要,都要求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系统的中国历史教育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似乎难以做到,但是教师最起码应该通过加强自身对古代文献学的了解,给学生介绍不同作家的生活时代、风格流派,以及文学思潮的兴起等,使学生对某一历史时期文学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从而形成系统的、立体的感知与认识。正如一句俗话所说:“文史不分家。&rdqu o;

2.适当把一些历史知识搬到古代文学课堂上

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时常用到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比如,当学习李白所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时,必须了解当年秦统一中国的相关历史;学习贾谊的《过秦论》时,假如学生不知道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与战国七雄大致分布的地理状况,就无法理解其中多次提到的“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其实就是六国与秦的战争策略,也就无法全面深入地对文章进行把握和解读。由此可见,适时适量地将一些历史知识搬到古代文学课程的课堂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且大有益处的。

3.增设中国通史为公共必修课程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要从课程教学内部着手,也应兼顾到课程设置的外部。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只对一些历史大事件例如朝代更替等有所了解。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史知识水平,就应该把中国通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来开设,并且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重点应该放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及对当时人文精神、社会思潮、社会发展的影响上面。

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始终是以哲学为核心的经义教育。古时候中国大文学家生活、思想与社会实践的主流似乎并不是文学,许多文学家都是带有浓厚哲学思想色彩的经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且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与书法等艺术修养。他们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与艺术价值。然而,一直以来,古代文学教学偏重于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导致人们普遍缺乏对古典文学文本的哲学解读意识。就笔者看来,从语言角度分析文本的解读方法是具有片面性的,用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古代经典作品,不利于学生紧密结合作者所经历的生活去把握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同时也不符合我国数千年来科学人文教育的精神与基本思路。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还应努力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1.理解古典诗词须强化哲学解读意识

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学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诸多思想学说中以儒家与道家的影响最为深远。许多文学形态都体现了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这里以诗词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古典诗词,主要以性情胜、气象胜。比如诗经中大雅、颂等诗中赞叹祖先之长寿以及子孙之众多等,体现了赞美人的自然生命的平和与延续;如陶渊明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体现了人与自然之相通;如辛弃疾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等体现了个人命运与他人命运的相生相依。

深受道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古典诗词,主要以神韵胜、胸襟胜。如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超尘俗以自化于自然;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化自然物以归于虚灵;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现出将人间惊天动地的历史化入寂寞天地。

2.理解古代戏曲和小说也须强化哲学解读意识

中国儒家与道家文化和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古代戏曲和小说。这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兼济之志、求忠尽孝,亦或是遁迹江湖、超然物外。不论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或是其他人物形象,其言谈举止等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儒道两家所提倡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论是歌颂还是批判,人物的思想意识及行为都折射出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若要更好地还原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就必须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总而言之,要想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教育所涉及的历史学的学习,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哲学解读意识。

参考文献:

[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羊春秋.历代治学论文书信选[M].长沙:岳麓书社,1982.

[3]巴金.巴金散文选:上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张向云.中学语文诵读教学论[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13).

[5]宋子俊.《红楼梦》中的哲学意蕴及曹雪芹思想的价值取向[J].红楼梦学刊,2006,(2).

[6]杨实和.论《红楼梦》折射出的哲学理念[J].文学教育,2006,(17).

[7]贾勇.新编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众多高校面临转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比重向技术技能训练倾斜。古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课,本身不具备经济效益或者社会实用性方面的优势,然而并不是脱离现代实际没有价值的学科。单从文学的角度而言,古文教育旨在培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丰富人文知识,积淀文化底蕴。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1]28从这个层面上说,古文教学对现代语文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已经具备实际意义。而把古文教育放到整个国家民族的教育体系中去,古文的传授更是一种千年经典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它凝结着历代文人在特定时空下的求索与感悟,担负着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人文精神、延续民族文化的重任。不仅为学生在现代社会打下语言、文字、文学的竞争基础,更使民族文化和精神力量得以薪火相传。但长期以来,高校古文课堂基本遵循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围绕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展开教学。虽然现代教学手段已然日益多样化,但该课的基本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不但打击了学生学的兴趣,也消磨了教师教的激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提升大学古文课堂有效性的意义是双重的:对教师而言,注重课堂有效性是教学进步、教师成长的根本途径;对学生而言,提升课堂有效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值得强调的是,所谓追求教学有效性不是追求简单的会背会考的教学效果,而应该追求一种长远的教学效益。也就是说,追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不在于一节课里学生学会了多少内容,更应当重视一节课里师生之间愉悦的教学体验,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学生长远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关注教学效果,而漠视师生的课堂教学体验。这种只看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考评机制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伤害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导致厌教、厌学情绪突出”。[2]103

二、高校古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校古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缺乏学习热情,课堂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生古文以及古代文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古文基础不够扎实,是学生对古文课产生畏难情绪的一大原因。学生对古文作品的解读,往往停留在翻译的层面而不能有所提高。更有甚者,缺乏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对作品中出现的通假字、繁体字、异体字等情况分辨不明,读懂作品意思都成问题。因此,在安排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必须同步抓好古代汉语的教学。“经典文献与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3]117长期以来,古代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字上的历史距离性,是理解学习经典文献的一大障碍。抓好古代汉语这一基础工具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扎实古文基础的重要配套。例如,学生不具备扎实的古文基础,不了解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合纵连横的时代背景,就读不懂《战国策》,在课余阅读时就容易打退堂鼓,这就造成了学习古文的抵触情绪,不能够深入体会古文作品的美。

2.知识体系较残缺

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跨度比较长的专业主干课,各高校普遍都连续开设几个学期以完成。结合上课以及期末测试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文学知识内容,对单个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却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时期重要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却缺乏对整个文学发展流变过程的梳理和对整个古代文学前后联系对比的思考,致使部分学生觉得读了很多,背了很多,却不知学到什么。

3.课堂教学模式缺少变化

现今的大学课堂,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一方面,大学课程普遍存在课时紧,教学量大的问题,教师们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往往略去学生课堂思考讨论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其年龄和心理都更加成熟,不像中小学生那般“童言无忌”,易造成课堂缺乏互动的问题。例如讲解一位作家或者一部作品,许多教师基本按照“介绍人物生平思想或时代背景———解读具体作品———总结艺术成就、地位影响”的传统模式授课。这种模式符合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基本方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假若所有课堂都按照这一模式教学,难免出现学生听课的“审美疲劳”,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提升古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要克服学生对古文课堂的抵触情绪,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在45分钟内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和不断提高的授课技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及时反思和总结。

1.解读作品“接地气”

当前不少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史时,往往限于简单而抽象地描述某种文学现象,这使学生对这类知识的接受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应化抽象为具象,即深入到文本内部,生动而有趣地解读文本,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学现象的理解认识更加深透。不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不知道苏轼对于豪放派的贡献;如若不读“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就不了解苏词在“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吟唱的同时,也有清秀温婉的一面。脱离作品实际,无法带领学生了解全面深刻的文学现象。而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古文、古史基础薄弱,有时不能够理解作品的背景及含义,产生了对古文作品的厌倦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尽量用现代生动的语言解读作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必要逐字逐句地翻译,古代文学课毕竟不同于古代汉语课,过分追究字句的用法有时反而破坏了作品的本来魅力。教师在解读时偶尔能用“接地气”的现代语,不仅更加浅显易懂,也增加了古文阅读的趣味性,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古文作品的畏难情绪。以讲授《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一课为例,该课重点使学生掌握《战国策》描写人物的艺术技巧以及了解其在人物描写方面对《左传》的发展,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我们通过《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来分析苏秦人物形象的特点。在讲到苏秦夜半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一句时,由教师先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解困提神的方法,这一发问就使课堂有了互动,引起了学生的发言,教师也可以跟学生分享自己的提神“妙招”,进而解释苏秦“引锥自刺”的做法,套用现下流行的说法,这就是“用生命在读书”,学生们立刻会心地笑了。用“接地气”的流行语解释古文,既活跃了课堂,又拉近了古文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作品人物印象深刻。

2.言行神态“传激情”

“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教学的热情。”[4]104一堂有效性高的古文课,不但要有趣味,还应当是充满激情的。澳大利亚教育家白兰泰勒研究表明,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初动机来自他们的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5]虽然教学过程归根结底是一场智力活动,但其中师生的情绪状态构成了这一智力活动的重要动力因素,它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向学生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情感与能量。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手势以及抑扬顿挫的语音变化,都体现着对课堂的态度,传递着热爱学生、敬业负责和循循善诱的精神。而这种情感与能量的传递是一个递减的过程。教师以80%的热情授课,学生感受到的可能只有60%或者更少。因此,要让学生觉得课堂富有激情,必须调动全身100%的能量,以最饱满的情感和学生交流。例如在《苏秦始将连横》这篇作品中,突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苏秦发迹前后,家人前倨后恭的态度塑造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因此在讲解时重点要把握住家人前后态度的鲜明反差,把发迹前家人的绝情寡义和发迹后家人的谄媚至极绘声绘色、神情并茂地表现出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进一步理解苏秦这类朝秦暮楚的谋臣策士形象。

3.知识体系重构建

古代文学记载了中国历代文学的发展与变迁,本身就包含文学和史学的双重性质。袁行霈先生说:“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6]5同样地,在教授过程中也应当具备这种史学的思维。古代文学课既要充分把握文学的成分,也应当重视史的脉络。学生既要掌握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也要对发展流变的过程有整体认识。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应充分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注意文学现象前后的发展联系。《战国策》虽然是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叙事成分并不多,但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照样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之前学过的《左传》又有所发展。在教学设计中,先引导学生回顾《左传》塑造人物的特点,通过大家熟悉的作品《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片段说明《左传》善于通过典型事件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用生动的片段渲染人物的性格。《左传》对人物是简笔勾勒,而《战国策》塑造人物则更加细致传神,继而展开对《战国策》人物塑造特点的讲解。这就对课程内容作了衔接,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纵向的对比联系,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梳理的意识,逐步建立起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

4.转变模式“满堂彩”

大学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并不只存在于古代文学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一言堂”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像个局外人,在课堂上一味地边听边记,机械地抄记教师PPT内容,甚至为了抄记而忽略了教师的讲解,更缺乏课堂的思考与讨论,师生之间不能取得有效的交流互动,很容易出现学生提不起兴趣,犯困打盹的现象。大学课堂应是自由的、活跃的,应当改变以说教为主的课堂模式,充分重视学生思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不是没有改革的想法,而是担心学生已习惯抄记听模式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其实,一堂有效的教学课不是学生配合出来的,而是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的。因此不必担心自己的放手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相信学生,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古文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的环节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们的想法往往超出教师的预期值,有时还能给教师不少启发。例如在讲屈原与楚辞时,请学生们讨论屈原该不该自尽的问题;让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孔雀东南飞》等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前能够主动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以宿舍为单位组织讨论,对古文课的期待大大提升。在讲解《战国策》人物时,以作品解读的方式介绍苏秦,以观看电影片段的形式介绍荆轲,再结合中学学过的《战国策》另一人物冯谖,请同学们讨论人物间的共性,以及塑造这些人物的手法,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转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局面。改教师“说”为学生“说”,变学生“学”为师生“共学”,弃“一言堂”获“满堂彩”。

三、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