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消防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改变观念 谋定而后动
培训是指企业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使员工能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达到企业要求而进行的一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更是企业成长的生力军和战斗队,培训能够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和改善员工工作绩效,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培训都至关重要。但是,企业、培训对象往往在培训意识上存在着偏差,在培训活动中处于被动组织、机械大满贯的状态。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培训工作有劳无功。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产品技术的更新、国际环境的改变,都要求我们终生学习。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观念,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视为一项投资而不仅是成本,要建立短期利益与长期效益相连接的培训机制,积极发挥企业作为培训工作组织部门的重要作用,而不仅是把希望寄托在员工的自主能动性上。
“欲为强将,先强其兵”,电力企业具有技术密集型、公用事业型的行业特色,势必要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龙头的相关产业,这必然需要创新型、学习型的中高级管理及技能人才来促进电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建立完善的员工信息系统,细化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基层班组、优秀带头人的作用,以“一带多”模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借助榜样的力量言传身教,使员工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更有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培训并不是万能的,企业不能指望组织培训来解决员工所有的工作难题。对培训抱有过高期望,只会导致培训目标脱离现实,弱化培训效果。
完善过程 知止而有得
培训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以管理、技术技能、素质培训为主,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培训效果的好坏,不和培训频次、时长成比例,而是取决于培训工作的组织。所以展开培训工作时,要根据不同受众,对相关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活动的第一步,它由培训管理人员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关键事件等方法和技术,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的内容。电力企业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员工岗位职责和员工职业设计等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这个过程,需要充分考虑电力行业和员工个人差异,不能只跟随外部培训机构课程安排。
培训需求分析的准确性,与企业目标是否达到息息相关,也与员工的心里预期是否得到满足紧密相连。培训满意度调查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培训满意度的测量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改进培训工作,增加员工对企业培训工作的认同感、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因此,培训需求分析阶段,需要重视并做好培训满意度调查工作,激发员工积极参与培训需求分析活动,提高需求分析准确性。
培训计划制定
所谓培训计划,是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排列的记录。它是从组织的战略出发,在全面、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上做出的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等的预先系统设定。
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中,要尽量避免大课堂、填鸭式授课。讲师口若悬河地讲,受训人员机械地听,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培训过程中,可以加入讲师与学员的互动环节,以此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为灵活。
一般来说,培训对象分为管理层和基层两个部分。管理层的综合能力培训,以灌输理念、引导方向、提升效率为主,采用短期而密集的方式,通过演讲、讨论、报告、情景模拟等方式充分交流,利用互动机会增加学习效果。基层专业技术培训,以实际操作、模拟训练为主,采用大班制长期性的延伸学习,提高工作技能。
优选讲师也是提升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在电力企业,外聘讲师虽然能口吐莲花,但是专业方面会受限制;而各部门主管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是语言表达则会受到限制。所以,电力企业创新培训模式,要两手抓培训,积极参与公司“网络大学”建设,利用好公司技术人员等各类培训资源,使员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同时,大力发展内部专职讲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重视企业内部资源,为内部专职讲师提供发展平台,实现企业员工双赢;外部讲师资源也要紧抓,可高薪聘请专业领域专家。
培训方案的实施
很多培训组织者往往比较注重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却忽略培训方案的实施阶段,认为实施阶段只与讲师和培训对象有关,培训过后例行公事进行测试即可。这种认识显然存在着问题,培训方案的实施,与组织者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关培训方案的制度建设,是保障培训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培训方案实施过程中,容易受人为、环境因素影响,而制度化建设可以固化实施流程,在一定程度减少了实施偏差。这也利于培训方案实施的监督和反馈。
做好培训记录也是培训方案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后期培训效果评估准备了第一手资料。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尤其是中间休息阶段,是培训组织者和讲师、培训对象沟通的最好时机。培训组织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培训对象的感受,这些感受很难通过后期测试或评价表显现出来。在此阶段,培训组织者要充分发挥讲师和培训对象之间的桥梁作用,将培训对象的建议及时反馈给讲师,在反复不断的教学磨合中形成良好培训氛围,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愉悦身心。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评估是培训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通过培训的策划、实施、监督等工作,收集培训成果以衡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培训对象的能力和素质,包括知识的增长、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及态度行为的转变等。培训效果具有综合性、隐秘性和难以直接衡量等特点,因此通过不同时期分层级或阶段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意义重大。培训评估的理论模型众多,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柯氏模式,即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柯氏模式
层级 标准 具体做法
1 反应层 培训对象的满意程度;培训结束后填写问卷。
2 学习层 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提高;比对培训前后知识技能的变化。
3 行为层 工作行为的改进;借助一系列评估表。
4 结果层 培训的投资回报;生产效率提高利润增大。
柯氏模式主要以培训对象作为评估效果的对象,根据评估对象的活动状况进行划分,包括学员的反应、学习的情况、工作中的行为变化以及行为变化引起的结果。在层级划分上,依据行为学的研究结果,由表及里,由观念到行为,直至结果的变化规律划分。第一层级属于短期评价,其余则需要长期评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培训工作要长期跟踪,将跟踪结果反馈给领导后及时入档,以备改进培训质量。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越来越紧张,建筑群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对建筑电气消防工程与施工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民用住宅建筑内安装的家用电器设备也越来越多,比如电脑、电视、空调等等,在公共建筑或者是办公建筑中安装的广告牌和玻璃幕墙等也增加了建筑物的火灾隐患。建筑物用电负荷的增加,使得电器与装修方式多样化,违规电器或者是装修方式的不合理也使得火灾隐患大大增加。火灾发生后,火情的蔓延速度特别迅速,高层居民无法及时疏散,生还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消防人员的救援难度也相当大,如果仅仅依靠消防人员的救援,恐怕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威胁,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设计单位要充分考虑建筑电气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安全性,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消防意识,加强对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与施工工作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的消防设计规范,增加建筑的安全性,减少消防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建筑电气消防工程设计及施工策略
建筑电气消防工程设计通常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以及消防设备配电系统三个方面,笔者在下面将做详细介绍。
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按照供电负荷等级的确定进行设计与施工,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在确定供电负荷等级时要确保一级供电负荷保持两个电源的供电,其中一个电源产生故障时要确保另一个电源不受影响;而且供电负荷要保证出现线路故障时,供电不会中断或者是迅速恢复。因此,在布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各种火灾探测器的位置问题,因地制宜,确定好探测器的种类和位置。在蓄电池间可以设置氢气探测器、防爆感温探测器等,及时监测着火的可能性和状态。根据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8.1.8条“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要留出日后调试、更换探测器的空间,不要将复杂的管道和电缆桥架布满屋顶,特别是电缆桥架存在着火的可能性,不要将探测器安装在桥架附近。与自动报警系统不同的是,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其位置的显眼性,可以将其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出入口位置。手动报警按钮只具有报警功能,在火灾发生时,可以通过手动报警按钮向火灾报警器发出信号,所以更应该灵活设置手动报警按钮的位置,宁滥勿缺,降低建筑的损失。
2.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需要三个工作协调配合,即消火栓的联动、喷淋系统的联动、消防控制室与压力开关及喷淋泵的运行状态的联动。启动消火栓有三种方式:直接按消火栓泵按钮;通过消防控制中心的联动柜;通过消防泵房的控制柜,与此同时,要确保消防泵的运行状态能及时反馈到消防泵控制器上。喷淋泵的启动可以通过压力开关直接启动,另两种方式与消火栓的启动方式一致,总之,压力开关与喷淋泵的运行状态都要及时反馈到消防控制器上。在以上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需要做好防水、防潮措施,可采用开式消防水喷头和闭式消防水喷头。开式喷头一般是敞口的,火灾发生时安装在管道上的控制阀自动开启,喷头自动洒水并灭火;闭式喷头一般在室温达到一定温度时,控制器作出相应的反应,此时要打开喷水器喷口的密封盖才能喷水灭火。比火灾更可怕的是浓烟,烟中多含有有毒物质,火灾发生时人往往会因为缺氧而窒息。因此,在消防中,除做好灭火工作外,还需要做好排烟工作,为逃生提供通道。在消防工程的设计时,要考虑到与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开启后,排烟口的电动防火阀应该给出相应的信号,并关闭空调送风机。此外,还可以设计自然排烟窗,一种是自动开启,一种是手动开启,要避免在建筑外墙上布设广告牌,也不应该设计跨层窗和高窗。要充分利用窗户的有效可开启面积,避免窗户长期处于关闭状态,提高排烟率。防火阀的设计也有利于提高建筑的排烟率,在设计和安装时,要规范防火阀的安装与质量管理,并给予高度重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也可以采取消防广播的做法,火灾报警联动系统可以与火灾应急广播联动,通过“火警系统”来控制。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消防广播系统是独立设置的,这样有利于控制。火灾报警系统采用的声光报警器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消防广播系统通知人们逃生,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并有效减小踩踏事故发生的频率。
2.3消防设备配电系统
消防设备配电系统也是建筑电气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部分,在消防过程中,电源供电突然中断时,要确保应急发电机组能够自动启动正在运行的消防设备。应急发电机组的功率具有特殊性,不能允许全部的供电负荷。所以,设计单位在设计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由于发电机组的熄火导致的长时间断电,分批启动消防设备能够减少该情况发生的频率。在进行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与施工时,可以通过低压断路器将非消防电源进行切除。由于低压断路器所需的电流与框架电流不同,采用配电室低压出线开关的方法,或者是在主配电箱上切除消防电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允许电流通过,既安全又能满足要求。
3结语
关键词:电气 防火安全 检测
中图分类号:TU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33-01
当前,所有的设计人员必须熟悉与掌握与建筑消防电气有关的设计规范,在对各类建筑进行消防电气的相关设计时,必须根据相关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对规范条文的含义做到真正的理解,以保障各种建筑消防用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 对电气线路的设计要考虑到电气安全以及扩充容量问题
国家根据过去电气设计标准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了设计,在1999年重新设计了新的相关国家标准,同时对《住宅设计规范》在当年的6月1日开始实施。在规范中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所有的电气线路一定要在设计与布线上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相关内容,在铺线设计中主要应用了铜线,所有住宅所进线的截面积不低于10mm2,对于分支回路的截面积要大于等于2.5mm2;所有住宅所选用的空调电源插座和照明座,要做到分路设计;对于厨房电源的插座与卫生间电源插座要进行独立的设计等。同时还要注意,以上标准还要符合住宅电气设计中的最低标准。住宅电气线路与企事业单位的电气线路有所不同,在住宅的中电路没有及时的电工维护,大多数居民没有电气安全知识,容易导致消防安全事故。对电气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它自身的功能性、安全性、可适应以及发展性,对住宅电气的消防设计必须有超前意识。还要对电气安全与远期负荷做好长远的规划。
依照《住宅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当前的住宅用电负荷设计要大于6kW~8kW。从电气安全意识出发,对住宅用户导线截面积的设计应达到16mm2。对分支回路的截面积要设计为大于2.5mm2,对于空调等较大功率的电器可以选择一条约4mm2的线路。假如,厨房与卫生间内的电器种类以及数量有所增的,还可以在厨房及卫生间的回路选择为4mm2截面积的铜线。所以,对住宅电器进行设计时,要根据用电负荷不着相关的导线状况来执行,做到有备无患。
2 在住宅电气线路中关于铜芯线使用的问题
在住宅电气中所的铝线与铜线相比较,铜线不易起火。据美国的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CS)对火灾发生率所做的统计得出的数据是,铝线是铜线的55倍。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
2.1 铝与铜的膨胀系数不同
如果把铝线和相应设备的铜线进行连接时,铝的膨胀系数比铜约大到36%,当通过的电流温度有所升高,铝线会发生明显的膨胀,而铜线则没有明显的膨胀,这时的铝线因为受到了挤压,所以截面发生了形状的改变,在断电以后会发生冷却,这时在连接处有空隙出现,空气或潮气进入到空隙,铝线的表面容易被氧化或腐蚀,这时的接触电阻也会增大,在电流通过时,在连接处会更热,易造成恶性循环,当温度升高时,会发生更大的危险,即连接处出现高温,外部的绝缘材料被熔化,导线间有连接,使线路形成了短路,导致火灾的发生。
2.2 铝与铜的电解作用不同
根据电解反应原理,在铝芯与电线相连的地文,因为潮湿产生局部的电池,铝会被腐蚀,使接触电阻有所增加。而铜导线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铝线与铜线进行比较时,可以分析出铜线不容易发生腐蚀和软化,使用它,产生火灾的可能性变小,为了使住宅的电气更加安全,电气线路主要采用了铜线,一般不选择铝线,在设计与装修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铜线进行布线,不能因省钱、省力而留下后患。
3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实践与思考
为了加强住宅电气设备的消防安全管理,我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3.1 在源头对建筑设计进行审核
住宅的电气一定要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电气安装和施工的要求。电气线路的设计与铺设要单独设计一条路线,并通过具有隔热阻燃的材料来做好保护工作。住宅内的所有电源的插座一定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使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3.2 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
在大多数工程的设计审核中,有些设计要按照相关规定与条款来进行设计,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或者施工的方便,有些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未经允许私自更改原设计,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的标准设计,使工程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导致审核工作不能达到原来的要求。所以各部门之间要经常合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使施工的工期正常化,也不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3.3 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检测
利用当前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及进对电气线路与设备做好检测,可以对电气设备的防火工作做到提前预防。随着电气设备的增多,会导致过载、发热漏电等多种情况,可以结合平常所用到的各种红外热像仪与超声波头探测仪等技术与手段,对电气线路经常做热成像分析以及氧化后的放电检测,对隐患做到提前预防并及时消除。
3.4 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
在住宅区一定要将电气设备的消防安全管理当作重点来抓,因为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要通过切实有效的相关管理措施加强管理,比如将电视机的音响等相关的电气设备放于干燥通风的位置,电热设备还要远离可燃物。对住宅小区的电气要做到及时的维护,遇到问题及时处理,电工上岗前要及时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总之,我们要加强电气安全知识的学习与了解,把电气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对住宅的电气线路要严格把关,所有设备的规格要达到最高负荷,因为电气线路比较隐蔽,以后的更换费时、费力,所有的设计要依据国家相关的标准进行。使住宅内的各种外露设备容易更换,提前做好预算。所有的分支回路数与插座数量能够在必要时进行扩容,为发展容量做好预留工作,在负荷增大时还可以保证电气的安全。因此,可以从源头上排除各种隐患,使居民住宅电气火灾事故的危险性减到最小,甚至于没有。
参考文献
[1]刘伟鹏.浅谈高层建筑消防技术的发展这[J].福建建筑,2005(1).
关键词:酒店 电气设施 消防隐患 防范措施 监督与管理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酒店住宿成为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首选。酒店员工、顾客人数众多,且流动性大,电器使用频繁,客房中大部分物品都属于易燃、可燃物,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疏忽,尤其是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因疏于管理、电路老化、违规用电等引起的火灾并不少见。一旦发生险情,必会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做好酒店电气设施的消防安全维护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酒店运营电气设施中的消防隐患
从目前酒店运营的普遍情况来看,配套电气设施存在的隐患主要归纳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从客观方面来看:
1)部分酒店建筑投入经营时间较长,供电线路因长期使用而绝缘老化,配电设备技术特性偏低,系统配置不全(按现有标准衡量);酒店不断的发展,供电荷载量不断的上升,加速了线路老化的现象,并且导致部分电路超负荷使用;酒店经常局部装修,调整经营布置,经常为使用方便,不规范随意搭接线路;出于节省资金的目的,部分设备超期、带病服役,这些都造成了消防安全隐患。
2)电气系统设备安装敷设范围内的材料耐火等级低。部分酒店在修建时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往往采用价格低廉、耐火防烟性能差的材料,部分走廊、客房吊顶使用易燃的泡沫材料,一旦配电线路出现短路、过载、漏电等电气故障,这些材料极易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给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对于一些易燃材料,酒店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往往将这些材料和普通材料放在一起,没有设置防火隔离措施,发生火灾后,火势会迅速的蔓延开来。
3)随意设置防护门窗,阻塞安全通道。为了防止小偷等不法分子趁客人熟睡进行偷窃,酒店通常会设置防盗门窗,加强安全保护。对于酒店平时使用的一些杂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随意放置,阻塞安全通道,使得部分消防应急疏散照明失去效能,影响消防安全疏散。
1.2从主观方面来看:
1)有关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观念不强。在酒店工作人员当中,上到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存在重日常工作,轻消防安全的思想,普遍认为电气设施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消防安全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即可。这些错误的观念阻碍了电气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为消防电气隐患的存在提供了温床。
2)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划分不清楚。酒店的经理等主要负责人基本都负责业务方面的相关事宜,即便是后勤部门的领导,也只是在后勤保障工作上做文章,缺乏消防安全意识。现在的酒店管理体制,没有落实总经理是单位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不利于电气设备的更替,也难以建成有效的消防安全体系,酒店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实现酒店消防安全的专业性管理,另外,服务人员对顾客缺乏提醒意识,顾客违规用电现象屡见不鲜。
3)消防制度不严格,检查工作不到位。如今酒店的电气设备使用情况、消防安全管理不仅仅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和丰富,还需要在监管力度上下功夫。监督力度不足、执行落实不细是消防制度全面进行的一大障碍。随着酒店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的工作人员逐渐增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全面保证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对于顾客的行为,顾忌隐私保护,亦缺乏有效的约束措施,留下了一定的消防隐患。顾客一般在房间内都需要用电,有时会使用自带电热类电器,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火灾危险。
2、酒店运营电气设施中的防范措施
消除酒店运营电气设施中的消防隐患,要从设计、施工、管理三个方面入手。
酒店投入运营时,应组织专业人员熟悉掌握本酒店强弱电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全套电气设计图纸,熟悉配电系统各回路供电容量、区域及设计控制原理及意图,做好防范电气事故的应急预案。持续关注电气消防理论的发展动向,实时对落后电气系统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如淘汰较大功率白炽灯(高温耗能),增设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采用高防火性能低烟无卤强弱电线缆、四防浇注式母线槽、防火电缆桥架等,及时堵住各类电气火灾隐患漏洞。酒店电气改造(包括装修)设计方案要规范合理,适当超前,选用电气系统设备应先进可靠,并尽量与原有供电干线系统协调一致,有重大冲突矛盾时则需彻底改造。酒店电气设施配套设计既要遵守设计规范和消防规范,又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方便酒店日常管理、可靠实用的设计方案。例如,不常用楼梯间照明配置红外感应开关控制、走道照明开关设置在楼层出口处或采用智能照明控制器集中控制(经济条件许可下),方便相关人员进行控制管理。配电系统出于节能和安全考虑,应缩小设置空气开关的终端配电范围,做好配电级间选择性设计,全系统配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备、及防雷浪涌装置,消防报警系统设备配置谐波抑制保护装置,有效保障电气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电气故障的发生和蔓延。酒店用电设备多为单相供电,配电设计、施工须特别注意配置三相负荷平衡,并设置中性线过载保护及重复接地,杜绝断零过压(中性线中断导致)、中性线过载(三相不平衡电流导致)导致的电器、线路过载发热起火的电气安全事故,在施工验收时应特别注意查验复核。此外还应注意设计改造的配电系统应无缺漏地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对接,避免出现监控盲区。
当前,部分电气施工队伍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相当一部分施工队人员水平较低,缺乏训练,即便是一些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工作经验也十分有限。部分施工队员学历只有初中水平,对于电工技术和施工规程了解甚少。在施工过程中不遵守施工规程,电线连接、敷设、设备安装等工作粗糙,轻视检测,资料做假、误导,留有人为电气故障隐患,并造成日后检修维护的困难。施工队缺乏配套的施工设备,工具不齐全,难于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保证酒店电气设备安全无隐患的关键,在选取施工队时,相关负责人应选择具备较高施工资质、规模大、设备齐全,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并要求配备具有相应职业证书的高素质施工人员,不能贪图一时利益,减少开支,留下可能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消防安全隐患。并加强专业监理,对于施工后的验收工作,更是不能马虎放过任何一点可能引发危险的细节。
在管理方面,应该加强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对电气设施的了解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小心谨慎,杜绝灾害的产生。对于电气设施管理,酒店应指派具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配备齐全的检测仪表及维修工具,定期学习培训,操演应急预案,并接受消防主管部门的检查指导,从而建立保障电气设施稳定可靠运行的维护管理模式。
关键词:公共聚集场所火灾隐患电气火灾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776文献标识码: A
公共聚集场所普遍存在的特点是:具有人员密集、流动量大、人员层次复杂、可燃装修和装饰材料多、用电设备多、功率大以及电气线路复杂等等。一旦起火,会对消防疏散、火灾初期的扑救造成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对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防控措施。
1 常见电气火灾隐患
(1)温度过热,可能滋生火源,造成严重火灾隐患。公众聚集场所最严重的电气火灾隐患就是电气设备、线路的温度过热。在消防监督检查和电气设备检测过程中,供助红外热像仪等检测设备能够寻找到过热部位及热源,利用超声波探测仪查找电气线路、设备的虚接、打火现象,并采用红外点温仪等设备可以测量具体部位的温度,经常会发现空气开关整体或接线端子温度过热等火灾隐患。另外,变压器地线接点、照明开关互感器、配电室母排桥架、电缆线、保险丝等温度过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导致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所导致的电气故障也是引起火灾隐患的重要原因,像电源线接头外露现象,电气线路敷设保护措施不到位,移动插座问题突出,接线端子导线压接不规范,电气设备保护装置不全等。
(3)电气设备与可燃物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加大火灾危险性。具体表现在:一是有些电气设备外壳采取可燃材料。配电箱箱体材料采用木质结构的现象最普遍,另外有的电缆沟盖也采用木质结构。二是有些电气设备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最常见的是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灯具变压器、日光灯镇流器、灯具控制开关、电源插座直接安装、放置在木板上。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有的仓库灯具垂直下方堆放可燃物;有的发电机与明火锅炉及其他可燃物同置一室。另外,电源线敷设在可燃地毯下无保护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4)电气线路及设备施工不同程度存在火灾隐患,最突出的问题是应急照明灯电源线穿过吊顶处以及穿过可燃装饰夹层未采取保护措施。
2 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防控措施
2.1防火设计方面。充分按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建筑设计,防患于未然。公共聚集场所装修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好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之间的矛盾,在满足规范对选材要求的基础上,在考虑美观装饰的前提下,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倡导公共娱乐场所的装修大量采用无烟、不延燃的新型装修装饰材料。
2.2 防火审核方面。(1)图纸审核。电气设计防火审图主要是审查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电气设计、施工图纸中对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审查如下内容,看其是否符合防火要求:电工建筑物的位置与耐火等级;消防电源种类、进线路数、电源切换方式与位置(点)、消防用电设备的耐火耐热配线;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标志的位置、照度、装置耐火性能和电源供给;用电设备与开关装置的选型、位置,防火间距、负荷状况等;易燃易爆环境电气防火、防爆措施;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功能,消防控制室的位置,探测器的类型、安装位置、保护面积,信号传接方式,联动对象和控制方式等。 (2)竣工验收。电气防火工程竣工后,在设计单位自检自验合格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将其与消防工程一起向消防监督审核机构呈交书面验收申请报告,并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后,消防审核机构方能受理验收申请。有关文件和资料如下:建设过程中消防部门的电气防火审核文件、备忘录及其落实情况;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自检自验和施工单位的安装调试记录、耐压实验记录;施工单位、产品厂家提供的资质证书和产品检测证书;设计单位、监理公司确认是否按设计施工,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确认文件;竣工验收情况表。当上述文件、资料齐全后,建审人员即可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并予复核,合格后提出验收意见,交付使用。(3)进行检测。运用先进检测技术,使用现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定期对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测,是做好电气线路设备防火工作的有效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营的发展,公共聚集场所电气设备往往因各种不同原因出现过载、发热、漏电等现象,我们可以运用先进的红外热像仪和超声波探测仪等技术手段,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热成像分析和接触不良放电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消除。
另外,在市场竞争中,检测中介企业也应有相应的管理法规,以使新的高科技技术在防火工作中得以进一步推广,使多年来经济损失最大、人员伤亡最多的电气火灾得以遏制。
2.2 安全管理方面。如何加强公共聚集场所电气设备的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好源头关、严格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公共聚集场所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电气安装和施工规程,高温灯具和动力较大的电气设备线路应单独敷设,并采取隔热材料加以保护;插头、插座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采用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漏电、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2)对电气设备加强管理。公共聚集场所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把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不同设备的性能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电气设备的维护要定点定人并且有严格的检查、奖惩措施,场所转包应如实向接手的经营者介绍所有的电气设备设置安装及性能运行情况,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3)加强宣传教育,实行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要想有效地控制电气火灾,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可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举办消防安全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使大家认识到电气火灾的危害性,提高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水平。尤其加强对电工、电焊工及电气操作、运行、管理等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实行特殊工种员持证上岗。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这是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公共聚集场所不论在建筑设计、装潢维修和正常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管理都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杜绝不合格电气设备进入娱乐场所,杜绝违规操作和有关电气设备隐患的失控漏管。(4)加强消防监督,强化依法管理。公安消防部门对辖区内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应做到早发现、及时督促整改。对距离消防机构远、规模较小的场所,电气消防安全监督可由公安机关授权属地派出所,由派出所派专(兼)职消防民警,依照消防监督程序,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对因消防责任不落实、违章操作造成的电气火灾,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发生一起,查处一起;另外可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专项治理,以杜绝因电气灾害引起的群死群伤和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电气设备是公共聚集场所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主要动力能源,也是美化装饰、应急疏散乃至灭火救灾要发挥的主力军,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公共聚集场所只要设计规范、建筑和装饰工程合格,做好电气设备火灾预防工作是遏制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落实好公安部61号令的命令,建立健全的消防体系,为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做最好的准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