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森林的具体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森林抚育;森林;生态系统;影响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092-02
1 森林抚育的具体方法
1.1 下层抚育法
下层抚育法指的是在进行森林资源开采利用的过程中从森林的下层入手进行采伐,在进行采伐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森林资源的间歇采伐,避免因为过度的采伐使得森林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在森林抚育过程中对于森林的下层树木采伐应当严格的按照采伐的要求进行,在采伐之前一定要确保树木的生长状态,确保其已经达到了采伐的要求才能够进行采伐,在采伐时一定要掌握采伐的规律,确保森林下层树木得到保护,避免因为树木的采伐导致森林稳定被破坏。
1.2 上层抚育法
上层抚育法指的是针对森林上层树木进行相关的抚育,在抚育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相关的采伐规律,在充分确定树木生长状态的前提下进行树木的采伐。在采伐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科学的进行采伐,避免过度采伐。同时,确保上层抚育的抚育质量能够有效的提升森林抚育的效果,确保森林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1.3 机械抚育法
机械抚育法是指在进行森林抚育的过程中应用机械设备来实现对森林的合理抚育,在进行机械抚育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机械作业的方式进行抚育,在抚育过程中以机械来替代了人工,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森林的抚育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抚育的成本。在机械抚育下可以使森林抚育的时间缩短,从而降低人工对于森林生态的影响。此外,通过机械抚育能够确保森林抚育的抚育质量,有效的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2 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进行森林抚育管理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抚育能够有效的控制森林的树木分布密度,对于森林的内部环境进行调节,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促进森林的整体发展。森林系统的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森林多样性的提升,提升森林系统的稳定性。
2.1 影响林地土壤特性
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抚育来改变土壤的特性。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通过森林抚育能够有效的控制森林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使森林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增加。通过不同方式的间伐能够有效地提升土壤中酶的活性,在抚育后森林土壤无论是肥力还是营养物质的含量或是微生物含量有着明显的提升。
2.2 影响林分结构及林木生长
通过森林抚育间伐能够有效地控制森林树木的数量以及分布,从而使森林的营养空间进一步增大,使森林的气候得到有效的改善。在研究中发现,森林抚育能够有效的改善森林的环境,一方面能够使森林的光照强度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改善下层植物的生长环境,使得森林中树木的整体生长环境得到提升,促进生物量的提升。森林抚育间伐能够有效的降低森林中朽木、枯木的数量,去除生长畸形的树木,确保了优良树木的生长空间,促进了优良树木的生产速度,提高了整个森林的质量。
2.3 保护森林环境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森林的环境,主要体现在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改善上。通过森林抚育来调整森林的树木分布结构,因为森林环境较为复杂,含有大量的生物种类,因此整个生态系统也比较复杂,一旦森林系统的生态稳定受到影响就会影响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改善树木的分布结构从而优化森林的环境,满足不同生物的生长需求,促进森林生态多样性的提升。
2.4 保护特殊物种
通过森林抚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森林的区域生态环境,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区域需要对于一些特殊的物种进行保护,因此需要构建适宜该物种生活的生态环境。通过森林抚育能够有效的改变森林环境,从而实现对特殊物种的保护。并且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还能够根据特殊物种的栖息区域来进行规划,做好相应区域的抚育工作,按照该物种的日常习性来进行相应的森林抚育,确保该物种的正常生长与繁殖。
2.5 森林抚育有利于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特征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森林抚育手段能够提升森林树木的种类,使得森林树木的分布更加科学合理。而森林树木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确保了森林树木的的多样性与科学合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多样性。即便是一些特殊的物种也能够通过针对性的区域森林抚育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在整体的森林生态环境上有较大的改善,促进森林系统生物的多样性。
3 加强森林抚育管理的策略
3.1 加强对森林抚育的宣传
森林的抚育是森林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做好森林的抚育能够确保森林的正常发展,促进森林整体质量的提升。因此应加强对森林抚育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森林抚育的重要性。首先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使领导干部充分的认识到森林抚育对于所在区域森林发展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当地的领导干部带动当地的群众,使人们充分的认识到森林抚育的重要性,促进森林抚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提高森林抚育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
在进行森林抚育的过程中主要抚育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整个森林抚育工作的质量,首先应当确保森林抚育人员的专业素养,在进行森林抚育的过程中能够严格的按照森林抚育的相关要求进行,确保抚育工作的到位。其次是对于森林抚育人员的个人道德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位,忠于职守,在抚育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的原则。林业管理部门也应当定期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对抚育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加强,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育来提升林业抚育人员的专业素养。
3.3 加强森林抚育补贴的落实
在森林抚育过程中,各种补贴是保障森林抚育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要将森林抚育补贴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管理内容,确保各项补贴的使用实现透明化管理,将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森林抚育项目建设中,林业局要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将各种森林抚育资金用在对技术人员的培养以及各种苗木的购买和管理,从而为提高森林抚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3.4 健全森林抚育管理制度
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一个完善的森林抚育制度能够有效的提升森林的抚育工作质量,提升抚育工作效率。对此应当加强森林林业部门的抚育制度的制定工作,确保森林抚育制度的完善。在进行森林抚育管理制度的制定时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改变传统的思想,通过对观念的转变来促进林业管理人员的森林抚育观念转变,促进森林抚育的规范化、合理化,在林业部门内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森林抚育的科学化、规范化。
(2)林业部门领导者要明确对林业部门工作的领导责任。林业部门领导者需要对森林的管理工作进行负责,对林业部门、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实施管理行为的监督,保证林业部门内部森林抚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林业部门的各种财务资料的真实性。
(3)要建立层次分明的领导体系,在各个基层林业部门建立统一的领导机制,形成层次分明的森林抚育管理体系,发挥基层部门的地理优势,加强对各地的天然林资源的保护。
4 结语
森林资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一方面其能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资源,另一方面其也能够促进环境的稳定,使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整体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在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过程,应该加强森林抚育的力度,加强森林抚育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度的完善,提高群众和林业部门的森林抚育意识,并且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提高森林抚育水平,促进我国林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小红.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陕西林业科技,2013(3):83~86.
[2]杨永祥.解析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农家顾问,2015(2).114~115.
[3]陈世杰.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27):49~50.
[关键词] 营林工作 可持续发展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S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127-01
一、引言
林业是为经营森林资源而产生的,它以生产林产品、木材及保护性资源为主,属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公益性事业与基础产业。经营森林主要是采伐森林、保护森林、抚育森林、再造森林、管理森林。营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林业生产一定要把营林工作作为基本方针,大量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持久的营林工作,就不能使林业长期发展。营林工作的特色性使它在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决定着营林工作在任何时候都要受到高度重视,营林工作地位不能被消弱,只能不断加强。
二、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我国林业主要有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分别是:传统林业阶段、探索阶段及现展阶段。以往传统林业主要表现为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给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缺少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林业探索阶段人们开始重视探索集体林区,然而由于探索目标了解较少,也没有形成较深刻的观念和认识,因此,林业发展较慢;现代林业阶段主要从二十世纪开始,由于以往盲目的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林业环境受到较大程度破坏,但世界林业发展已进入较高水平,我国的林业发展必须和世界同步,因为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丰富地区的经济多数都不发达,这些地区滥砍滥伐严重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科学发展林业,采取科学措施管理林业,满足林区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林业永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产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林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里,林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国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投入资金大力之策林业发展。
三、营林工作内容
营林工作内容主要有注重造林验收检查工作,认真做好验收检查工作,严把质量关,一切造林工作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保证树苗健康成长,技术更补损坏树苗;许多单位都只重视造林轻松的管理工作,要加强营林抚育管理工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解决抚育管理中的重造轻管问题,特别重视幼林抚育工作;植树造林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合理规划苗木种类、造林面积、造林数量,特别是科学安排重点造林项目,确保造林工作质量与进度。
四、完善营林工作的具体方法
由于森林资源长期健康发展才能确保林产原料充足,所以,我国一直对植树造林工作很重视,把造林营林工作作为增加森林资源的重要基础。尽管政府有很多营林方面的号召,但林业高税额使营林工作受到很大程度破坏,仅仅依靠精神上的鼓励不能长期支持造林营林工作,必须有物质利益来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做好物质补偿工作。因为营林队伍是造林营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要加强营林队伍的建设工作,建立稳定队伍,加大对队伍人员技术培训与职业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实现造林营林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林业发展来说,要提高林业竞争里,必须在林业工作中加入科学技术,全体提升林业的科技水平。
五、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具有广泛用途,它给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森林资源是可再生可更新资源,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可以享用,所以,要持续维护森林资源,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可持续的发展森林,进而改善人类福利。
1.林权的结构模式受到限制约束,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很多森林资源都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这是市场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公有制经济制度对于林业产权方面的重要体现。这样的林权结构不是林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表现,是一种政治意愿与经济意愿的表现。
2.林业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法律问题,自然资源有偿利用制度使资源利用人或受益人在符合法律要求运用资源时,对资源所有人付出一定代价的法律制度。生态补偿机制为自然资源有偿利用制度。自然资源有偿利用包含两方面含义,即:生态功能是有价值的,保护生态环境并为之付出代价者应该得到经济补偿,生态受益者不可以免费利用生态环境,需要对其适当补偿;自然资源是一种资产,它有一定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资源所有人有权利实现资源的经济利益,使用人应该向资源所有人支付费用。
3.林业保护管理工作的监督缺乏力度,近几年,我国林业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林业局分布在各地的资源资管机构对毁林开垦、违法征用林地等情况加大了监督力度,给国家挽回了植被被破坏的经济损失。然而部分监管部门监督管理力度还远远不够,对占用林地的审核制度监督与用地管理制度监督力度较小,没有落实破坏林地现象的监察力度,工作过程中偷闲耍滑,没有把工作落到实处。这些问题对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所以,森林资源监督部门及管理部门一定要将营林工作当成工作重心,利用最严格的方法,监察毁林种植、滥砍滥伐现象,巩固林地保护成果。另外,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林业面积逐渐减少,一定要确保造林营林工作有效实施,以弥补这些问题使社会受到的影响,同时,因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气候复杂多变,环境需要人们加强造林营林工作。
六、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有了更深刻认识,为避免环境恶化,林业正在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可持续发展注重把保护资源、经济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到一起,进而实现子孙后代享受自然资源。林业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考察影响林业的管理制度与保护制度,因为这些制度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很可能对林业持久利用起到阻碍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西北林业;改善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1 半干旱地区林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1.1 地理条件较为恶劣
西北大部分地区为黄土残垣,地形丘陵起伏,出川相间,以山为主。黄土结构疏松,孔隙高,遇水易溶解,水土流失严重。年降水量低,且多集中在6~8月。由于风速比较大,植被还比较稀少,同时林木蒸腾严重,导致土壤里含水量不断减少,加大了水分供需之间的矛盾,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土壤深处水分在不断减少,至使林木的生长和成活受严重的影响。林木成活和保存率都很低,林木生长缓慢,成林难。这样的地区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覆盖率低,树种单一,抗逆性不强,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林木优良品种,经营管理滞后。
1.2 林业技术投入不足
我们在西部用于林业科技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不足,与发达国家相差很远。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2.1林业技术的资金投入上明显不够;
1.2.2对当地群众,林业知识的普及不够;
1.2.3专业化林业科技人员培养不足;
1.2.4对林业成熟技术的推广严重不足。
1.3 土地环境承载量超负荷运转,保护难度大
西北地区,优质土地少,人与地、人与粮以及人与日常生活的矛盾都十分突出。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难,还普遍存在着缺柴少粮的现象,土地环境承载量大超出来其合理的承载量。同时毁林工荒的问题还经常发生,在治理的同时又有破坏的现象,致使治理的成效很难得以保证。
2半干旱地区林业科学研究的任务
2.1 增强科技兴林意识
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林业对当地生态的重要性。同时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2.1.1国家从政策上大力扶持林业,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2.1.2建立林业实用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基地,加大资金投入。
2.1.3建立一批先进的林业科技示范区和示范户,带动大家的积极性。林业建设起步于造林绿化、科技兴林,兴起于基地建设,开拓于林产加工和综合开发,为逐步建立起地区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2 耐旱树种的选育
2.2.1通过对比选择适合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稳定的造林种草模式,选择抗旱性强,优选适应本地区的环境以及具有相对比较高的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2.2.2是通过杂交、基因工程等措施来培育新的树种;
2.2.3大力引进有发展空间的优良外来树种。通过高新森林生物药剂及化学品的研制,在林业病虫害防御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3 防止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林植被土壤干化
人工植被自身生长环境中水分条件的不断恶化及林木自身生长条件中水分不断的缺失,导致自身生长不良,也造成了土壤理化性质的进度加快,有的还出现土壤盐碱化,同时也致使植被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所以要施加适合的措施,使林木植被形成良好、稳定的组织结构。比如使用生长调节剂、保水剂以及进行菌根的接种的方法,再加上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和改善树木的抗旱性等方法来完成抗旱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在植被坡面上需要把所汇集的地表径流较长时间的贮存在根系分布的土壤中,才能充分发挥集水的水分使用效率。要利用秋天雨水比较大,降水比较多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储存水分到第2年春节干旱时使用。
2.4 低产、低效林改造与更新技术研究
在我国甘肃地区低产、低效林面积还比较大,同时也有很大部分的半熟或过熟林,林木更新和改造的任务相当艰巨,科研工作势在必行。在确保不会造成新的荒漠化前提下,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合理的疏伐、抚育、补植、改造与管护等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定向培育成用材林、防护林或经济林,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2.5 防治结合,突出效益
切实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荒漠化;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育草等措施加快荒漠化土地的林草植被恢复,遏制石漠化扩展,构建稳定的岩溶生态系统;同时,林业生态治理应与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注重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治理的综合效能。
2.6 人工造林
对于生态区位重要,坡度较大,土层较瘠薄的土地,选择适应性强,适宜在中性偏碱性土壤、喜钙、生长旺盛、萌蘖性强、根系发达、固土力强、具有穿入深层土壤能力的乡土树种进行植树造林。
依据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实际和市场需求状况在土层较深厚、水资源稳定、坡度平缓、交通方便的宜林地,选择优质、高产、高效的经济林树种,重点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培育以苹果树、桃、梨、李等为主的果树林,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根据当地特点,发展生态旅游业。主要通过招商引资。生态旅游过程中应以生态优先为原则。杜绝大面积破坏林草植被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小区等为主体的生态旅游项目。
3 结论
合理利用降水资源的人工林培育新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是防护林稳定生长的关键技术保证,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成功的关键。
西北半干旱地区,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构建生物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显著、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左月玲.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J].赤子,2009(14).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方法;整地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74
林业工程的良好发展有赖于科学的造林方法和有效的造林管理,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有利于科学种植的有效实施,能够加强林木种植监督,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有利于林木的良好发展。林木工程造林管理还可以对造林工程进行合理管控,避免造林工程的盲目性,有利于降低造林成本,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以应积极研究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方法,落实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1]。
1 林业工程造林方法
1.1 播种法
播种法是传统的造林方法,也是最常用的造林方法之一。播种法造林直接将林木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方法非为撒播、条播、穴播和块播,是一种易于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造林方法,适用于大面积造林。但是播种法对造林的土壤条件要求较高,要求土壤水分充足;要求树种容易发芽,选用大颗粒的种子为宜,而且要保证种源充足。播种法对幼林抚育管理方法要求较高,但可以省去苗木培育工序。
1.2 植苗法
植苗法又称栽植造林,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法选用根系完整的苗木,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中进行移植,由于根系完整,苗木抵抗力较强、成活率高,易于生长而且生长较为稳定。植苗法对造林的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但是要有成熟的移植技术,在移植过程中做好苗木保护工作,避免因运输过程的挤压、碰撞造成苗木根系受损。
1.3 插条法
插条法是在苗木培育阶段使用的造林方法,选取树木枝条进行培育,在土壤解冻前或解冻后进行培植,在春秋2季均可进行。插条法的应用可以有效节约宝贵的树种资源,提高苗木亩产能力。但是插条法在枝条培育阶段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在苗圃内进行,当苗木生长后还要进行2次移植。
1.4 分殖法
分殖法是将优良品种的树木进行分离栽植,利用枝、干、根等营养器官进行造林的方法,通常采用树木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这种造林方法可以使幼树继承母树的优良性状,而且苗木成活率高、生L速度较快,是一种成本低、技术含量低、易于操作的造林方法。但是分殖法造林受母树的分布状况和数量限制,对立地条件有较高要求。
2 林业工程整地措施
2.1 林地清理工作
为实现林业工程造林地的充分利用、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必须做好林地清理工作。林地清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清楚杂草、灌木、伐根、倒木等林地杂物,可以采用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化学药剂清理等方法。常见的林地清理方式有带状清理、块状清理、和全面清理。应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林地清理方式和方法。
2.2 整地措施
整地工作主要是翻垦造林地土壤,使造林地土壤环境更适宜苗木栽种和生长。可以根据种植需要选择全面整地或局部整地,全面整地就是翻垦造林地中平坦地区的全部土壤,局部整地是对目标区域进行翻垦。局部整地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2种方式,分别将造林地土壤翻垦成长条状或块状。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具体地势结构选择合适的整地措施,比如山地选择鱼鳞坑状、穴状、块状等块状整地方法。
3 林业工程造林的注意事项
3.1 造林时间的选择
林业工程的造林时间一般集中于春季,部分气候适宜地区可以常年栽植,除了对季节时间的把握,对苗木的具体栽种、培育、移植时机的掌握也很重要。例如插条造林法,要对枝条的生长情况细致观察,在苗圃中培育到一定程度后才能移植到造林地中,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
3.2 造林树种的选择
为提高林业工程的经济效益,应综合考虑气候因素、造林地土壤环境因素,选择适合种植、易于生长、培育价值高的树种进行有限栽植。遵循树木生长规律,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和育苗方法。多栽种本地树种,少引进外来树种,提高树木成活率和造林效率。
4 结束语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对林业工程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持,本文着重研究林业造林的具体方法和整地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提高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效果。为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发展,丰富森林资源,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关键词 森林;抚育;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S753.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76-02
森林抚育是指从植树造林开始至成熟龄期内,为了提高幼林成活率、改善林木品质、提高林木产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通常包括除草、间作、松土、施肥、排水、灌溉、修枝、去藤、栽植下木、抚育采伐等具体技术。
作为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之一,森林抚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林地生产力。森林抚育应坚持去劣留优、去弱留壮、去密留稀、控制采伐强度、兼顾目标树分布均匀、保护幼苗幼树的原则。按森林的生长、发育顺序,森林抚育采用修枝、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等手段。
1 人工修枝
1.1 修剪对象
人工剪枝的对象多以侧枝、萌条和死枝过多的林木为主,常常集中于光照不足、通风不畅、自然整枝状况不佳的林分。
1.2 修剪时机
人工修枝在树木下方出现枯枝时,且林分已经充分郁蔽后便可进行。通常情况下,针叶林在造林后7~8年便可进行人工剪枝,为防止牲畜啃食的林地,修枝可晚些进行;阔叶树在造林2~3年后进行;修枝季节一般从晚秋至早春树木发芽前(休眠期)进行。对于丰产、速生用材林来说,通常在造林后第3年春季萌芽之前,或者秋季落叶之后进行为宜。
1.3 间隔期
针叶树在前一次修枝后出现2轮死枝时再次进行修枝;阔叶树早期修枝有利于控侧枝促主干生长,间隔期宜短,一般为2~3年。
1.4 方法
通常情况下以平切法为主,但对于具有轮生特性的松树等,采用留桩法剪枝为宜,为了避免在切口处形成环状剥皮,留桩长度以1~3 cm较为合适。在修枝高度方面,幼龄树以不超树高的1/3为宜,中龄树则不超过树高的1/2即可。
1.5 技术要求
人工剪枝时应当遵循如下原则:适度剪枝、保留大冠、竞争适度、利用辅养。具体而言,首先,应当保持切口平滑,切面与树干平行,不要撕裂树皮;其次,避免剪枝过重,以致伤口难以愈合,进而对树木正常生长带来影响;最后,不要在雨季剪枝,易导致伤口感染。
2 透光伐
2.1 对象
对于天然林来说,为了保持林中具备良好的透光性,应当适时伐除影响林分透光性的植物(如灌木、藤蔓、高大草本植物、影响幼树的霸王树、萌芽条等),从而有效调节林分密度,控制良好的透光性;对于纯人工林来说,应当适时伐除生长落后、质量较差、密度过大以及无培育价值的林木;对于人工混交林来说,主要伐除目标则是影响幼树生长的藤蔓、乔灌木以及部分生长高大的草本植物。
2.2 开始时间
透光伐通常在幼龄林阶段实施。如果是人工林,在其郁闭度0.8以上、郁闭度在0.9或分布不均时进行;如果是天然林,在其郁闭度在0.7以上、郁闭度在0.8或分布不均时进行;待林分郁闭后,因林分密度过大,导致光照不足,出现目标树已经逐步受到其他植物抑制、营养空间出现竞争时便可以进行透光伐。
2.3 间隔期
采伐强度大,间隔期宜长;采伐强度小,间隔期宜短。一般每隔2~3年,或3~5年再实行1~2次透光伐。速生丰产林间隔期为3~5年。通常以实施数次透光伐为宜,不应一次透光伐完成作业目的,否则强度太大,造成林地出现较大空隙,对目的树种干形生长不利。若伐后易风倒,则本着多次低强度的原则,迎风面可适当加大保留木密度,减少放倒木,防止树干倾斜。速生丰产林间隔期为3~5年,其他林分间隔期视郁闭度恢复情况确定。
2.4 方法
应当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透光伐方法。如果林地所处环境交通便利、目标树分布均匀且占优势,可以采用全面抚育透光伐方法;如果林地抵触偏远山区,目标树分布不均,且立地条件较差时,以带状或团状抚育透光伐方法为宜。
2.5 技术要求
对于纯林来说,透光伐的主要目的是去劣存优、间密留疏、去除无价值林木,同时伐除障碍杂灌、藤蔓等;对于混交林来说,透光伐的主要目的优化林分结构。采伐后,天然林密度为2 400~3 600株/hm2为宜,其密度应保持在0.6以上;人工林郁闭度应高于0.7,且平均胸径应大于采伐前平均胸径[1]。
3 生长伐
3.1 对象
针对纯林,生长伐对象以有害树、过密树或者受害辅助树为主;针对混交林,生长伐对象以残留木、林冠上方的霸王树为主;针对天然林,则以有害树为生长伐的主要对象。
3.2 开始时间
生长伐应当在中龄林阶段实施。郁闭度要求在0.8以上,或者郁闭度不低于0.7,且分布均匀、下层目的树种幼树较多、林内卫生状况一般,且在连年胸径生长量明显下降时考虑进行生长伐。
3.3 方法
生长伐中下层抚育采伐方法适用于同龄纯林;上层抚育采伐方法适用于混交林、复层林;综合抚育采伐方法则更适合于其他林分;机械抚育采伐适用于人工林。
3.4 技术要求
一次间伐强度应控制在总株数的15%~35%之间,并且应当将伐后郁闭度保持在0.6~0.7。对于未实施透光伐的飞播林来说,伐后密度应当控制在1 200~2 800株/hm2,或伐后郁闭度在0.7~0.8之间。对于还没有实施透光伐的中龄林来说,伐后郁闭度应高于0.6,且伐后平均胸径大于伐前平均胸径[2]。
3.5 间隔期
通常情况下,生长伐以熟龄林封育前进行1~2次较为合适,具体应当视郁闭度恢复情况而定。
4 卫生伐
4.1 对象
伐除对象为遭受病虫害、风雪危害、森林火灾的林木。
4.2 开始时间
卫生伐应当在林分受害后及时进行。
4.3 方法和技术要求
卫生伐的主要目标是风倒木、风折木、枯立木以及频死木为主,采伐过程中应当严格将郁闭度控制在0.6以上,若林分受害程度较为严重,则要保留部分受害较轻林木以确保郁闭度[3]。
5 竹林抚育
技术要求:竹林采伐强度按采伐量不超过当年新竹量,伐桩不超过10 cm,且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7。竹林采伐后立竹保留一般在3 000株/hm2,立地条件较好、现有竹林平均直径较大、以经营较大直径竹子为目的的竹林保留2 250株/hm2;立地条件较差、现有竹林平均直径较小、以经营较小直径竹子为目的的可保留4 800株/hm2。采伐后的立竹龄结构为:采伐后一年生竹占35%,二年生竹占30%,三年生竹占30%,四年生竹占5%,保留生笋力强的立竹占65%,保持较高的叶面指数和生笋能力。
6 低产林改造
6.1 补植改造
补植改造适用于劣质林、残次林以及低效灌木林。对于防护林来说,可通过补植改造形成混交林,增强其防护能力;如果是商品林,则根据具体经营目标,补植具体树种,实现商业利益目标。补植改造通常包括块状补植、均匀补植以及林冠下补植等方法,具体方法应当因地制宜。在补植密度方面,应当根据现有株数和该类林分所处年龄阶段,结合经营方向,科学合理限定补植密度,并确保补植后密度高于该类林分合理密度的85%。
6.2 封育改造
封育改造的主要目的是对目的低效林分进行改造,适用于目标树种天然更新幼树幼苗的林分。改造对象则以低效灌木林以及残次林为主。对于天然更新条件较好的林分建议采用封禁育林方法,然而对于更新有障碍、现状不是很良好的林地可以加以人工辅助,促进其更新[4]。
6.3 抚育改造
抚育改造主要针对经营效果不佳、低效纯林以及病虫危害林。具体可通过透光伐抚育来调优林分结构、密度,以留优去劣、间密留稀为原则;如果是为了达到扩大单株营养面积、调整林木生长空间以及促进林木生长的目的,则建议选择育林择伐或者生长伐抚育;此外,卫生抚育或育林择伐可以有效清除受害木和病源木,从而达到恢复低效林正常生长发育的目的。
6.4 综合改造
综合改造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包括残次林、低效纯林、劣质林、树种不适林、低效灌木林、病虫危害林及经营不当林。具体可以采用补植、抚育、封育、调整等多种手段,并配合使用带状改造、育林择伐、林冠下更新、群团状改造等有效措施,最终实现提高林分质量的目的。
7 参考文献
[1] 欧阳群祥.天然次生林择伐木的控制技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8):32-35.
[2] 杨国祥.甘肃小陇山林区森林抚育技术措施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2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