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食品的营销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数据;绿色农产品;Hadoop模型;精准营销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63-02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让农民尤其山区农民跟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和营养观念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提倡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影响其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像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发展农业,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现如今,人们对山区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的山区,辛辛苦苦丰收的生鲜农产品滞销现象频发,农民“丰产”却难“丰收”现象,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波动、产销信息不对称现象层出不穷,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流通途径的改善。
一、河北省邯郸涉县山区绿色农产品现状
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隶属河北省邯郸市,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华北新华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社等110多个党政机关单位长期驻扎的革命老区,也是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基地之一。涉县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花椒之乡。由于特殊的山区环境的影响,核桃、花椒、柿饼、小杂粮、品种多样的农家干菜、笨鸡蛋和经过加工的核桃油、花椒油等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不断出口韩国、澳大利亚、荷兰、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经营、销售一条龙的管理和精准的决策,产品的质量不能有效提高,消费者所需的品种和产品数量不能均衡,对消费者市场不能准确分析,因此,大部分山区农民的产品滞留家中,并未有效地提高生活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样本推断总体方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直接面对山区农业客体的全部数据,集成各方面的原始数据,反映事物的全貌,通过数据的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挖掘以及可视化分析,利用Hadoop大数据平台,给出山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和预警系统的精准决策。
二、大数据推动山区绿色农产品监测预警全面变革
农业数据主要集中在农业环境与资源、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管理等领域,山区农产品的1亩山田在一年产生的数据平均约为15G(环境和土壤类传感器检测每10min采集一次数据、市场监测数据、销售信息、市场反馈信息、统计监测及农情视频数据等),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将全面揭示信息流的流量、流向,并对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过程进行模拟,针对关键节点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动态预警和精准调控。其形成的信息流贯穿于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监测和分析的内容更加细化。我们不但要抓大,抓住主打绿色产品核桃、花椒、柿子等大宗山区农产品,也不能放小,小杂粮、酸枣、农家干菜、笨鸡蛋等小宗产品也不容忽视,防止“过山车”似的价格波动,影响市场稳定。
2.数据获取技术的快捷性。农业物联网、无线网络传输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监测数据的海量爆发,在山区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基于温度、光照、湿度、降雨量、土壤养分含量、pH等的传感器以及植物生长监测仪,能够实时监测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状况。GPS定位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实时监控农产品的流通全程。移动终端可以实时采集农产品的价格信息、消费信息,引导产销对接,维护市场稳定。
3.增强数据分析智能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能力,个性化推荐算法,智能模型库、算法库将成为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方向。未来大数据与云计算结合将成为重要的趋势,从凌乱纷繁的数据背后找到山区绿色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轨迹。
三、建立大数据环境下山区农产品的营销数据库
1.搭建平台。现在最流行的开源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Hadoop,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分布式存储和分析的系统。Hadoop模型中,HDFS提供存储,Map/Reduce提供分析,两者为操作系统的核心,内建于Hadoop软件中。将数据拆分任务拆分到大量的独立机器上执行。此外还有Hive,Pig,Mathout,Zookeeper,Flume,Sqoop,HBase等,都是操作系统上的一些软件或应用。
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开拓东北亚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市场风险大。因此,我国要把绿色食品营销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地区,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在东北亚地区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和针对不同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此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市场营销在相当长时期内要加强本土化的建设和发展。本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在出口国实现本土化,取得本土化成功后再向区域化发展,区域化是若干本土化的集合,是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期准备,也是更大范围的本土化。
(一)本土化和国际化营销要突出加强的工作
1.扩大基地规模和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在黑龙江和吉林发展绿色大米产业和山特产品产业集群;在内蒙、黑龙江发展绿色乳制品产业集群;在山东发展绿色果菜产业集群;在浙江、江苏、福建发展绿色茶叶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本土化营销的重点,也是向跨国本土化发展的基础。在扩大基地规模和产业集群发展中要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参与,内蒙的蒙牛成功的吸引了2600万美元的外资合作,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与跨国本土化相适应的营销组合。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和特色、价格、渠道与促销活动诸方面考虑本土化营销组合及其重点,特别要适应出口国绿色壁垒和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在这方面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3.建立与出口国优秀经销商的合作关系。用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出口我国绿色食品,使国内的本土化与跨国本土化更好结合和融合。如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着名的零售连锁公司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合作,可通过这些渠道将我国的产品更大范围的销售出去,这是实现由本土化到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新棉精米加工有限公司成功地与日本企业合作,将绿色大米打进日本市场,就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二)做好跨国本土化市场定位 国际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市场营销环境也大不相同,因此,开拓国际市场要求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和科学性。首先应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目前世界市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以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为代表的中等发达国家市场;第三个层次是以中国、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但随着质量和标准的与国际化接轨,特别是市场定位(出口国、消费群体、消费习惯、产品需求等)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从本土化到国际化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有把握的。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应采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搞好市场定位,提高营销的针对性,这是成功进入出口国市场,并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国际化的营销策略 首先,分步国际化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逐步到位的国际化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刚进入陌生的国外市场时对市场需求的产品、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的实际情况知之不多,对这些产品的市场前景没有把握,要求营销人员自己动手或请专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比较确切地了解现有产品是否可以满足当地的本土化需要,接着将国外市场信息反馈给产品研发人员,以便开发出能在国外市场受欢迎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国际化营销策略是逐步实现的。其次,一步到位的国际化营销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自始至终以一种整合的全球观点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它又对营销人员的责任心提出很高的要求。这种策略下,企业和营销人员努力挖掘国外市场上与本公司生产能力吻合的最新需求,对顾客的类型和行为模式也更多注重研究。此外,企业和营销人员还应尽职尽责地做好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竞争,实现双赢
(一)通过合作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回旋余地小,市场风险大。要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就要在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市场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不断扩大市场的覆盖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利润率。
(二)通过合作竞争,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跟踪调研,不断创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发有中国资源特色和融入出口国文化特色的绿色产品;在保持传统绿色产品出口优势同时,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特别是AA级产品的比重在上述过程中,要借鉴外国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一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和提高效益,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发展“航空母舰”;二要着眼于特色经营,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搞好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应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找到各自的角色和发展的空间。
(三)要为投资者提供好的项目和好的合作伙伴
外来资本和投资者到中国投资是来寻求好的投资回报,使其资本增值的。所以好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好的项目主要包括:项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更能吸引投资者,而处于研发期和导入期的项目,由于市场前景不清晰投资者更多的是观望、等待,择机行动);项目的规模、投资回报、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预测和分析。目前大多数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不大,很难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企业规模不够大,还意味着需要进一步重组和整合,对重组与整合的考虑会使投资者举目观望。因此,要加强对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选择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三、根据目标市场特点战略
(一)锁定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要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周边国家,实施从本土化到区域化的营销战略。美国、欧洲、日本是重要的潜在市场,是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出口增长的目标市场。欧盟东扩后,为我们开拓这一市场提供了条件,欧盟的新成员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上与老欧盟成员有一定差距,在对食品消费需求方面更适合绿色食品,这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1.发达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这一市场的商业设施完备、市场环境良好、消费意识和环保意识超前,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AA级食品),可将此作为重点出口市场。
2.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是适宜进入的区域市场,如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一市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成本相对较低,一些成长中的绿色食品企业和A级产品可先选择这一地区出口。
转贴于
3.容易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的市场条件、国民收入、消费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与我国相当,一些中小绿色食品企业可将A级绿色食品定位于这一市场,逐步扩大出口。
4.扶持重点企业和产品的出口。在选择重点企业和产品扶植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际市场;既要着眼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重点发展有特色的或市场前景广阔的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
(2)产业基础。主要是强调要立足现有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出潜力。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比如,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尽管专用品种没有美国那么多,但近年来在品种开发和生产工艺方面有了显着进步,单产水平高于美国、加拿大,特别是在我国黄淮海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大兴安岭沿麓等地区,专用小麦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很好。把这些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转变为竞争优势,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3)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在选择重点企业时应考虑该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与出口国的同类产品比是否有比较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综合实力的持久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业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该企业实力是否有满足出口国需求的潜力,以防止市场开拓后,因供给不足,使他国竞争者趁虚而入。
(4)合作伙伴及进入策略。中国企业要善于利用外国企业在全世界建立的销售网络,向更多的第三国市场渗透和开拓。这种合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参加外企的大企业集团在海外的承包项目;二是与外国的企业合作,利用外企的营销网络,共同开发产品,合作开拓更多、更大的市场。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尚未涉足的第三国市场,更适合采取此办法打开市场。
(二)企业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不断创新
1.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1)以实力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力进行市场定位,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可加大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的开发,扩大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规模小、生产能力低的企业,可进行A级绿色产品生产,首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逐渐向生产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方向发展。
(2)以模式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以发掘地方产品的传统优势和特殊的生态条件优势,将企业定位于绿色+特色模式、绿色+优质模式、绿色+低成本模式、绿色+品牌模式。
2。持质量和信誉取胜的发展方向。“以质取胜” 是产品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为此,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观念,并从思想上对产品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培育“拳头”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的力度,增加研发投入以要适应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应按着“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对产地环境、原料生产、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运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强化监管措施,不断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靠质量和信誉的不断提高,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3.作好品牌整合,加强品牌的竞争优势。品牌在开拓市场和提高企业效益中的作用。品牌整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办法,是指为了维持和提高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把品牌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旗帜品牌上;明确企业品牌或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关系,使品牌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进行品牌扩张。
我国绿色食品要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就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培育和发展驰名品牌,靠质量和信誉开拓国内外市场,赢得社会经济效益。但市场品牌杂乱就难免盲目竞争和过度竞争,企业和地区的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发挥。如黑龙江省大米市场上出售的品牌过多(现在有30个以上),不利于发挥黑龙江省“北大仓”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品牌过多说明企业规模偏小,在采用高科技及市场研发方面的投入受到限制,品牌多还为假冒企业和产品提供了藏身之地和以假乱真的机会。如能从现有的30几个品牌整合到l0个左右品牌,则可大大提高竞争力。即集中30个品牌的产品研发和促销费用,使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的上升都会起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地区和企业的角度,统筹考虑绿色食品品牌整合,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辅以适当的行政推动,为培育和发展着名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1.好的市场、法律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指投资及产品的产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市场信息畅通及交易条件良好;法律环境是指对投资人的财产和投资行为的合法保护及对其正常经营的合法保护。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大学科技园区、海归人员创业园区等为载体,实现相关产业的高度集聚,从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食品安全 绿色壁垒 绿色营销 绿色食品 绿色包装
一、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绿色营销观念是指企业以不损害人类自身及未来需要为条件,注重自然的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的经营活动。营销观念是经营者的导向和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经营观念,就有什么样经营行为;有什么样经营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经营结果。它就像航行在茫茫大海里船只的舵手,只有舵的方向正确,航船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所以营销观念对经营者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食品经营者,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教育,培养绿色意识,牢固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使职工充分认识绿色营销的重要性。把绿色意识贯穿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切实把人类的健康,食品安全卫生,环保贯穿于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包装、使用以及服务等各个环节中。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也是食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日益高涨,食品经营者只有树立正确的绿色营销观念才能成为市场营销中的胜利者。
二、制定绿色营销战略
企业绿色营销战略,就是根据消费者和社会绿色消费及环保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现状及其长远的经营目标,对市场营销活动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方案。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要求企业从了解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入手,建立有效、快捷的情报信息网络,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绿色市场变化动向、绿色消费发展趋势,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绿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国内国外同行业以及消费者反馈中收集信息,以便发现市场机会,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等。
三、树立绿色经营形象
一旦绿色形象在消费者中建立起来,经营者与其他竞争者就形成了某种差异。食品企业树立绿色企业形象,开展绿色营销是食品企业的新选择。食品经营者确立绿色形象要从广告、公关、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员工的工装、经营场所的布置和装饰,员工的绿色意识等方面入手,随时随地体现绿色、健康、环保的意识,综合的立体的来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各种有利因素,推进绿色营销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还能有效地获取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从而实现企业良好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开发、生产、经营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的开发是食品经营者进行绿色营销的支撑点,也是企业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的核心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绿色产品,是食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纯天然食品,另一类是无公害的产品。绿色食品的开发从产品的构思开始就要紧紧的抓住这个主题。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食品有独特风味和特殊的营养价值,特别是我国经济不太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开发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得天独厚,有大量天然的绿色食品有待开发,如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而另一类无公害产品的开发也蕴藏着大量商机,如现在江西开发引进的新奇士橙生产基地,生产出来的新奇士橙子,有的比美国本土生产的还要好,而价格只是美国进口新奇士橙子的1/3,但却是国内橙子的2-3倍,这是多么有竞争力的产品。如农家猪,农家鸡、鸭、鹅、牛、羊等家禽的绿色开发,减少激素、抗生素的使用,从源头抓起,建立一系列的养殖基地,生产绿色的家禽;再如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等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开发等。开发绿色食品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事业,它将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是食品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思路。
企业应加大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力以及标准化程度,努力使食品在符合人们对健康要求的同时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如饮食业在满足人们饮食健康、卫生、安全、营养、特有风味等要求外,还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大对排污的处理,用无毒无害、易于分解处理的一次性饭盒等。据调查统计,企业绿色环保投入增加20%,企业的利润收益就增加100%。可见,绿色、健康、环保的投入不是增加经营者的负担,而是增加了企业的收益和利润上涨的空间,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五、积极参加并取得各种绿色认证标志
绿色标志,被誉为产品通往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是食品企业稳占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保证。通过绿色认证,获取绿色标志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只有获取绿色标志,才能有效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真正冲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目前认证标志有QS质量认证、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认证标志、环境认证标志、免检产品标志,对于有能力的企业还可以申请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证标志。企业获得标志才能有效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真正冲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进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推进我国食品企业绿色营销上新的台阶。
六、灵活应用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1、开发绿色产品,采用绿色包装。在产品策略方面,除了注意开发绿色食品这一核心产品外,还要注意:一是在品牌名称和品牌设计方面,要注意简练醒目,易读易记;容易对绿色、健康产生联想。二是包装,因为良好的包装是一个无声的推销员,它可以传达企业的理念和管理信息。在产品的包装上,要采用绿色包装,除了包装材料无污染外,还要注意在具备包装功能条件下,用料最省,节约资源和能源,包装废弃物最少;包装易于回收、能够再利用,进行再循环;包装物焚烧时不产生毒气或形成二次污染;包装材料使用后在自然界中能够自行降解,可以回到自然界可吸收的状态,不对消费者及环境产生危害;包装材料能保证内装物的质量不受损害。包装材料一般采用纸制材料和容易降解的塑料,要方便、透明,包装方式可以是散装、小包装、中包装,以方便新顾客试用,老顾客减少购买次数、以便长期食用。包装的外观设计要贴近自然,多以绿色食品本身的某一时期的照片作为包装的主体。三是说明和标签,标签一定要说明食品的营养成分、功效、食用方法、甚至适用人群,因为在中国饮食文化里就有医食同源这一理论。
2、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恰当的绿色销售渠道是提高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绿色食品销售量、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在大中城市超市、农贸市场建立绿色食品销售专柜或专营店,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向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强的特点,沟通生产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建立绿色食品连锁商店,实现统一商号、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精心挑选绿色信誉高、绿色形象好、对绿色产品有认识的商、批发商、零售商来负责分销企业产品,采用一些激励措施激励渠道成员的绿色意识;设立绿色食品销售奖金,开展销售竞赛,激励渠道成员积极配合和推销该企业绿色食品。
3、制定绿色价格。绿色食品在成本构成方面与一般食品有所不同,它除了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成本之外,还包括与保护环境及改善环境有关的成本支出,如引进对环保有利的原材料所付出的代价,用有利于环保的设备替换污染环境的设备所需的资金投入,长途运输所花的运费、储藏保鲜费等,因此绿色食品的生产成本高于常规食品。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企业应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强化绿色管理和降低原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与价格,采用成本定价法和心理定价等定价技巧,制定出消费者和企业均满意的价格。
4、开展绿色促销。促销起着诱导需求,创造需求的作用。一是企业可通过举办绿色食品展销会、洽谈会等形式,扩大绿色食品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接触面,通过绿色信息的传递,树立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促进企业绿色食品的销售。二是制作POP绿色广告,宣传绿色产品,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把绿色食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刺激消费需求。三是开展绿色食品讲座、散发绿色食品宣传册,搞好绿色公共关系。绿色公关是树立企业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渠道。在绿色营销中,企业应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显示自己在绿色领域的努力,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绿色公关能帮助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息传送到广告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四是通过绿色食品的免费尝试、派送、折扣等形式将产品很快渗透到消费者消费之中。另外还可以通过阳光营销、口碑营销、关系营销等技巧维持老顾客,吸引新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食品企业的持续营销和发展。
一个巨大的绿色食品市场已经展现在食品经营者面前,食品经营者开展绿色营销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势在必行。食品经营者只要牢固的树立绿色营销观念,适当运用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技巧就可以占领这个市场,获得满意利润,实现经营者、消费者、环境、社会的和谐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华:2004那些营销不能遗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
[2] 彭剑锋:2005中国营销德问题、出路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
[3] 刘凤军、吴琼琛: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
[4] 王莹,韩兴宇,张霄洁:绿色营销新论.工业技术经济2005。
论文摘 要:对绿色食品企业而言,建立畅通长效的渠道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绿色食品行业营销渠道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诸多建设绿色食品渠道的策略,如提高渠道绿色营销观念、建立扁平化营销渠道结构、形成内部一体化体系、网络直销、连锁配送等。
近几年来我国绿色食品发展迅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09年6月底,我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6214家,产品总数达到16857个。然而目前的绿色食品市场销售现状还不是很乐观,绿色食品的市场营销渠道不畅通、产销脱节现象严重,滞后的经营销售方式正成为制约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笔者站在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角度,以绿色食品的营销渠道为研究对象,探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如何在现有的市场销售条件下提升绿色食品营销渠道能力。
1 绿色食品营销渠道概念的界定和特点
1.1 绿色食品营销渠道概念
绿色食品营销渠道是指绿色食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转移所经过的路线,包括中间商和中间商,以及处于分销渠道的起点和终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既兼备一般营销渠道结构和功能,同时也有自身独特之处。因产品特性,客观上要求渠道成员与组织具有绿色营销观念,增强环境意识,在渠道流通环节,尽量减少对产品本身污染,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从某种程度上,渠道中间所涉及的人员及其关系的绿色观念和行动成为了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基础。
1.2 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特点
1.2.1 观念导向:绿色营销观念
营销学理论之市场营销组合4P和4C中的place和convenience分别是从企业和顾客的角度如何将产品分销到更广的市场,如何给顾客提供更大的方便和便捷。而绿色营销渠道观念指的是在渠道各环节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减少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污染,包括对环境的和对产品本身的污染。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营销,以绿色观念贯穿始终,把企业、顾客和社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绿色食品的产销专业过程中坚持以绿色营销观念为导向,渠道成员的各种经营活动和决策不仅要考虑满足消费者当前食品的欲望和需求,更要从有益于消费者长期身心健康、有益于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选择和发展绿色食品业务,确保产品的绿色品质,维护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
1.2.2 产品标签:绿色食品认证标志
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中流通的食品是由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遵照我国绿色食品标准而生产加工的绿色食品,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的,可分为A级和AA级两个级别。其安全级别高于普通的无公害食品,低于无机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绿色食品的市场准入条件更加严格,贴有绿色标志受国家法律保护是区别于普通食品最显著的特征。另外绿色食品的质量监管更加严格,实行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和监管,从而保障其安全、营养健康、无污染等本质特性。
1.2.3 渠道周期:生命周期较短
食品大体可划分为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绿色食品中有70%以上是指简单加工食品。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无污染的特性,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中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化学的添加剂、防腐剂等加工、保藏方法,保质时间比同类食品的要短。为保持产品的绿色品质,绿色食品必须快速地进入消费领域,渠道中的流通环节越少越好。
1.2.4 消费群体:目标定位精准
由于目前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水平与投入等方面的原因,绿色食品的生产、销售成本相对比较高,其消费者主要是分布在各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其经济上比较富裕、受教育程度较高、关心身体健康,并且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强的群体。绿色食品的渠道定位于高层次的绿色消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不仅要针对消费者不同的购买动机加强产品的开发,还要与渠道中的其他成员通力合作把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作为渠道营销的中心,优化绿色食品营销策略,真正保证绿色产品的绿色效果。
2 我国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现状
2.1 我国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主要形式
(1)以农贸市场及其批发市场渠道为主。
具体渠道结构如下: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或农贸商贩消费者。也就是绿色食品出售给批发商(可有几道批发环节),再转卖给零售商,最后出售给消费者。此模式较普遍,我国大部分绿色食品同其他农产品一样通过这种渠道流通。
(2)以传统商业流通渠道结构为辅。
这种形式大致有两种结构模式:生产者收购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前者是在生产者和批发商之间增加收购商环节,再由收购商转卖给批发商;后者是生产者将农产品出售给加工商,而不是收购商,这种模式主要适合某些绿色食品的原始形态不适合消费者直接消费,同时还必须在绿色食品产地设有绿色食品加工厂。
2.2 我国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绿色食品渠道流通半径过小。
现有的渠道形式,决定了绿色食品大多数在产地附近销售,绿色产品外销到外地的数量及比重有限,常出现产地绿色产品过剩,销地短缺的尴尬局面。特别对于一些中小型绿色食品企业更是如此,这必然会制约企业的销售业绩。
(2)绿色食品渠道流通链条过长。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流通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以多层中间商销售为主的营销渠道,即通过中间商的市场能力优势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完成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所有权的转移。各环节的营销渠道成员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社会组织化程度低、区域性和信息不畅。绿色食品经众多中间环节到消费者,社会交易成本高,价格易被反复抬高,严重者甚至可能卷入恶性“串货”漩涡。
(3)绿色食品渠道组织欠健全。
已建立的批发市场在设施、交易方式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现代化绿色食品营销体系存在一定差距,这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流通的速度和质量。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易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忽视注重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不愿意加人中介组织,同时没能有效地将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和其他服务环节联系起来,使农民与市场的联结不够紧密。
(4)绿色食品渠道的效率较低。
现有的绿色食品渠道形式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流通速度慢;损耗严重,在流通过程中因缺乏有效保鲜包装措施而容易腐烂变质;物流成本过高。据了解,在绿色食品的流通成本中,流通费用占了近50%以上。
3 我国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策略
3.1 渠道结构扁平化的营销渠道
渠道扁平化是指尽量减少流通环节,减少中间环节过多导致的信息失真。传统营销渠道存在诸多弊端,现今在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营销渠道扁平化的发展优势日渐奏效,这种趋势必在绿色食品行业同样日益显现。绿色食品自身特点客观上要求渠道中供应商与经销商紧密合作,通过高效率的消费者回应管理,提高渠道效率和商品上架销售的速度,加速绿色食品的周转,降低库存率、缺货率,以减少不必要的渠道系统成本,发挥渠道的“速度经济”效应并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当今信息技术为异地交易提供了物质基础,便利的交通运输大大提高了绿色食品物流的速度,使其朝“零库存销售”方向发展。
3.2 渠道系统一体化的营销渠道
“渠道战略和组织的成功直接依赖于在各种不同组织中各个岗位上的人员如何有效地通力协作。”可以尝试将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纳入统一的经营体内,实行完全统一核算,形成完全垂直一体的综合经营。例如唐人神集团的渠道经营模式与此接近。这种营销渠道明显优势在于借大规模经营以降低成本和市场投入速度,创造巨大的规模效应。但有个前提条件是工商资本或金融资本直接投资兴办工厂或农业企业,并有自己庞大的销售集团和网络系统,而一般只有财力雄厚的公司才能承担得起,并且有财力的大公司未必会选择风险大的农业投资。目前一般在易形成工厂化的养殖业,例如养鸡行业,从育雏、养殖、屠宰、加工、包装到销售全部形成工厂化生产。
3.3 积极建立适宜的绿色食品渠道模式
(1)采取“农户+龙头加工企业/销售商”形式。
农户根据绿色产品加工企业和销售商的要求,为其进行绿色产品的原材料加工,组织绿色农产品生产,由销售商负责销售。特别是在与经销商合作时,一定要慎重选择经销商,多标准严要求考核与选择经销商,即在某一个地区选择几家有一定经济实力、有良好口碑、良好形象的销售商负责销售其绿色农产品。
(2)采取直销渠道分销策略。
这种模式在家电、耐用品行业中较常见。绿色食品企业生产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设或协助当地经销商建立绿色农产品的专卖店或在大型商场设立经营专柜。这种分销模式的成本较高。绿色食品企业应注意,首先数量不能过多,大城市3-5家为宜,中等城市2-3家为宜;其次要对中间商的营业面积、销售额和客流量等指标进行考核,让中间商感到获得绿色食品专柜是一种荣誉;最后可允许名牌产品与绿色食品摆在一起销售,但突出绿色食品的特色。
(3)采取特许加盟连锁经营的分销策略。
连锁超市是最具活力的商业形态,零售业的主力,已主导中国流通领域的新潮流。连锁超市便于统一采购核算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绿色食品企业可特许具备实力的经营者使用本企业名称或品牌开设专卖店,销售其绿色产品。企业可选取一定数量的超级市场作为中间商进行销售。可以通过在超级市场中设立店中店的形式,建立绿色食品的连锁超市。
(4)开展绿色食品配送业务。
在全国各地建立起由社区连锁专卖、大型生鲜超市、单位配送、批发市场、出口外销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绿色营销网络,多层渗透,强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以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绿色食品的科研、生产、加工、流通联结为一个整体,将龙头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子公司、加工企业、基地都纳入电子商务系统。在大、中型居民小区内设立绿色食品固定或流动销售网点;在大型酒店、宾馆和机关食堂开展绿色食品粮油配送业务,要求绿色食品分销率达到一定水平,以保证市场占有率。
(5)建立网上销售渠道。
网络销售是以后渠道发展的重要渠道趋势,其中最大优势之一是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扩大销售的范围。网上购买者多为中高层收入群体,他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绿色食品企业可通过互联网增加渠道销售半径,如建立本企业绿色食品网站,传递绿色食品信息,吸引网上消费者注意并在网上购买。同时也可以借助绿色食品协会建立网站平台,宣传绿色食品企业以期提高整体知名度,同时也监管企业行为,共创良好的网络安全销售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维护绿色食品企业的长远利益。
4 结束语
渠道好比人的经脉,经脉通则全身通,通则百病不入。渠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合理适宜的渠道结构是一方面,还需要渠道成员通力合作,采取相应的渠道促销策略,提高渠道成员的积极性。同时,还受制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新技术时代,渠道扁平化和网络化必然会成为以后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方敏论.绿色食品供应链的选择与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3,(4):49-56.
关键词:蔬菜绿色营销策略
我国是一个蔬菜大国,蔬菜人均消费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及消费国。蔬菜也是我国除粮食以外的第一大作物,极具活力,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一个经济增长点。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蔬菜产业已经颇具规模,成为一项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但在质量上和总体效益上,仍旧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面对着全球范围兴起的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蔬菜产业将何以应对?从市场营销学角度来讲,全面推行绿色营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绿色营销的内涵
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人类生存健康的高度重视,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也由传统营销转向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必将成为本世纪的市场营销主流。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为中心,为实现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以环境保护观念为其经营指导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目标市场内进行的包括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促销推广、服务提供等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对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产生不良的影响,于是要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及经营活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这种绿色消费需求促成了绿色营销的产生。
绿色营销主要有以下特点:
综合性。绿色营销着眼于考察企业营销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突破国家与地区的界限,重视社会可持续发展,追求实现自身利益与满足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综合了传统市场营销、生态营销、社会营销和大市场营销等多种营销观念。
统一性、多向性。绿色营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它的良好推行有赖于国际社会、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且,企业自身的行动和国际合作、国家政策、消费者行为以及自然条件紧密关联,相互影响。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绿色营销复杂而艰巨。
标准明确一致性。绿色营销有一套具体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遵循,绿色标准及绿色标志认证的技术参数尽管世界各国不尽相同,但其内核和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求产品质量、产品生产、使用消费及处置等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
由于其内容和特性,绿色营销在农产品营销领域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象本文所涉及的蔬菜绿色营销便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我国蔬菜绿色营销市场环境
蔬菜市场总体行情。我国蔬菜产量连年高速递增,而消费总量却增势平缓,国内市场总体上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买方市场已然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蔬菜价格逐年下调。2003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约2.7亿亩,比上年增长2.4%,总产量约为5.4亿吨,比2001年增长12.5%(比2002年略增);近几年家庭居民蔬菜消费总量稳定在14000万吨(数据不包括餐饮及食品服务业中的蔬菜消费量)水平左右。然而,虽然大路菜需求缩减,但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的市场潜力巨大。由于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蔬菜产量高、品种多、成本低,具有绝对的国际比较优势,出口量增长迅速。截止2003年11月底,海关统计我国累计出口蔬菜493万吨,同比增长16.96%,出口创汇金额2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出口量约占世界蔬菜贸易量的4%。但近年来,国际绿色壁垒的强化对我国的蔬菜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蔬菜消费需求特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消费趋向绿色化、多元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安全卫生性,讲究营养健康,人们口味向绿色自然化回归,也追求多样性。因此,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保健型蔬菜、特色蔬菜、野生天然型蔬菜日益流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蔬菜消费方式上也趋向高效便捷,超市净菜走俏。在消费倾向上,品牌消费方兴未艾。但是,由于我国总体经济水平,广大传统消费阶层的观念转变,及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旺盛的成熟的绿色蔬菜消费需求还有待培育。
蔬菜产业状况。我国蔬菜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成为一项支柱产业,但是仍属于数量型增长,在质量和效益上却跟不上,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总体处于较低层次,不符合发展生态型大农业要求。由于引导不力、技术支持不到位及菜农素质不高等原因,我国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少,产量低,品种单一,质量上也不高;而且,蔬菜生产分散,加工处理和流通环节跟不上,市场组织化弱,产业化不高,不能创造高附加值。
政策环境。加入WTO以后,我国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进行相关制度改革。2002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使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农业部随后出台《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确定包括蔬菜在内的几种鲜活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水平,5年后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从根本上解决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问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要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并与贸易国实现对接。相关的环保法规也正在不断健全。此外,还专门成立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的标志管理办法》,并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绿色食品标志,确定了具体的绿色食品标准,从事绿色食品的认证和质量管理工作。
总之,我国蔬菜绿色营销的市场环境已经比较成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几条我国蔬菜绿色营销的具体策略:
绿色产品策略
首先,在蔬菜种植上坚持绿色环保型、科技型,努力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扩大品种。一定要禁止使用剧毒农药,而代之以生物农药、高效无残留或低残留农药;化肥要尽量少施,提倡施有机肥料。另外要大力推广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如无土栽培、集约化栽培、反季栽培以及喷灌、滴灌节水技术等,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其次,积极发展蔬菜净菜加工、冷冻保鲜,创造高附加值。原始的蔬菜初级产品是不适应现代大市场要求的,绿色蔬菜要提高竞争力,实现高效益,关键就在这里。第三,积极实施品牌开发战略,实行商标和包装绿色化。强化蔬菜产品的品牌观念,运用各种手段树立品牌,而且要突出绿色环保。在商标设计时,品牌命名、商标设计要突显出绿色标志,注重激发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联想,使其对产品产生信赖和向往,树立起绿色蔬菜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例如,在冬瓜、南瓜、西葫芦等瓜型蔬菜上把商标图案刻在幼果上,或用纸塑贴皮,形成天然图案,或者贴可食商标、生物商标。在包装上要重视包装及其残留物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可生物分降解、可再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使之无污染。
绿色价格策略
有人曾经提出“环境有偿使用”、“污染者付费”的观念,我觉得这在绿色营销定价上面具有积极意义。蔬菜供应商用于环保上的支出应该计入成本,根据成本定价理论,绿色蔬菜的价格必然要高于普通蔬菜;普通蔬菜对环境资源占用、损害的多,当然应该在价格上予以更多的扣除,这是说的通的。所以,绿色蔬菜价格应高于普通蔬菜,才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根据成本控制理论,绿色蔬菜也应该在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水平范围内,控制好成本,以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来追求更大的利润,并将成本降低带来的利益适度让渡给消费者以获取其更多的支持。
绿色渠道策略
蔬菜绿色营销要求物流渠道高效环保。绿色蔬菜要及时与市场接轨,减少不必要的聚散,以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减少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破坏。蔬菜的流通渠道要尽量集中统一,减少中间环节,及时有效沟通产销,而且要有利于环境保护。首先,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如冷链储运以保质保鲜。其次,构建发达的营销中介力量,及时有效组织产销。传统的蔬菜流通三级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不尽符合绿色营销功能要求和环保要求的。可以仿照发达国家建立专业营销协会,使产销高度组织化。另外,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在营销渠道上的特殊优势,例如现在有的地方开发的农业信息网、蔬菜网就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营销渠道的网络化、信息化是时代潮流。再次,加快推动农贸市场超市化,使生鲜超市承担更多的渠道任务。生鲜超市较之传统农贸市场,在集中统一蔬菜流通渠道,组织产销,促进蔬菜产业化,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绿色营销的要求。
绿色促销策略
即在传递产品信息、刺激消费的同时,对公众进行绿色环保教育,使二者相辅相成。采用各种促销手段,一方面宣传绿色蔬菜的无污染、无公害、健康营养,使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对公众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教育,使人们树立主动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消费者也会因此主动接受绿色蔬菜。这样,有利于实现商家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的统一,这正是绿色营销的宗旨。
绿色服务策略
商家不仅仅向消费者提供绿色蔬菜,还要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例如包装物的回收处理,绿色蔬菜的消费方式指导以及各种便利服务等。在传统蔬菜营销里,各项配套服务是很不到位的,这一点上,绿色营销应该树立比较优势。在服务策略上,“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永远是真理。
以上是从微观角度,即从商家的角度,提出的蔬菜绿色营销策略,而实际上绿色营销还包括宏观的因素,即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考虑,何况蔬菜还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在蔬菜出口方面国家仍扮演着重要的营销角色。国家要为蔬菜的绿色营销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有的时候还要直接参与营销。对蔬菜绿色营销产生重要影响的国民综合素质、社会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培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国家的工作。如前所述,我们国家在这一点上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具体规范绿色农产品的法规还很不健全;虽然确定了有关绿色食品标准及“绿色标志”,但都侧重于产品自身的检验,缺乏有关生产、加工处理、流通过程的具体标准;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得到切实落实,发挥足够的作用。
参考资料:
1.甘碧群,《关于绿色营销问题的探究》,中国营销传播网,20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