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数学气质;数学活动教学模式

一、数学创新思维教学

数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本文仅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数学教学与整个学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关系,谈谈自已的看法。

1.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

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2.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3.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

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重复杂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还求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总是处处注意现象的数学的侧面,注意空间的数量关系、联结及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辨析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气质的人〈当然包括有一定数学经验〉,可立刻领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奇数之和的数学问题。而对中学生而言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注意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这样一个过程,步形式学生的数学气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

2.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兴趣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星期天以后的第22000天是星期几?也能引起学生对二项定理的兴趣等。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欲,引起学生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经常结合教材,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因为创新而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事例。譬如,在讲授《几何》(第一册)第一节的引言部分时,介绍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当初的设计情况,一位杰出的华人为她所作的创新设计,不仅为中国银行节省了过亿元的资金,而且她那美丽的造型、漂亮的装饰更是吸引了不少客人,类似这样的事例,让学生明了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热情。其次,我让学生明白人人都能创新,都可以创新。经常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领会到这就是创新。例如一次在讲分组分解法对例题m2+5n-mn-5m分解因式时,我引导学生用两种分组的方法进行分解,一位学生突然提出还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我立即请他给大家讲,得到(m-5)(m-n),此结果一出,不但使我感到惊喜,就连全班同学也惊叹不已,这位同学的作法无疑就是种创新。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探索活动中进行创造的基础,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也是很有潜力可挖的:讲直线时,要把直线想象成两边无限延伸的;讲射线时,要把射线想象成向一边无限延伸的,要与光速联系起来;讲平面时,要把平面想象成向空间无限延展的;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增加,内接正多边形就变成圆。要用想象为学生装上思维的翅膀。创设剌激情境,即剌激源,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具有创造性地教和学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

创新的教学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顺利畅通,必须改变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变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为素质教育的思想,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数学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摈弃传统的“三中心”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如尝试发现型,自学——探究型,引导——探索型等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创造性地教和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现代数学教学方法。

2.开展丰富多采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的廷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寻找数学问题,探索思考。自我设计,自我解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数学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周末数学晚会、数学知识宣传等。

3.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抓培训 明思路 促党建

——区直机关举办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

11月5日 ,区直机关党工委在杭州市委党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和区委的部署,紧密结合下城机关党建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上午,邀请到杭州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授课。 围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突出了党建的“科学化”这一主题,由为什么要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什么是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三个方面做了高度的概括。他讲课幽默风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理解十七届四中全会精髓很有启发。从认识世情、国情、区情出发,把握形势,在新时期下必须以“科学化”推进机关党的建设方面做了生动阐述,获得了学员的阵阵掌声。下午,由 区党员服务中心 主任着重机关党建工作务实就此展开,根据机关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岗位的职责特点,从基层班子建设、党员发展工作、党员管理工作、党员教育工作、党员处分工作五个方面全面而系统的予以阐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解答了机关党支部书记实际操作遇到的各种问题,力求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

区直机关工委书记 在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机关党建实际,提了三点意见。一要充分认识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重要性。这是做好区直机关党建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需要。二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机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确立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理念,建立健全以星级党支部为基础的创建机制,抓好以建区25周年为契机的宣传教育活动,清晰以广大机关党员和职工为服务对象的本质思路。三是珍惜机会,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力求在工作格局上有新部署,在机制上有新突破,在执政能力上有新提高,在服务水平上有新增强,在事业发展上有新气象。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解放思想;离退休老干部;发展工作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家和军队的改革也不断的深化,慢慢的,离退休老干部在移交政府安置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使得其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军队建设的需要,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努力做好离退休老干部的工作,就应该彻底的解决思想,创新发展,使得军队和地方政府双方达到共识,让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二、解放思想对于离退休老干部安置的重要性

自从改革开放至今,由于党和国家制度的不断改革深化使得当前离退休老干工作已经到达了一个关键的时期,因此,如何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的社会对于各级工作部门显得更加重要。

首先来说,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基础之一,解放思想也是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指导基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成果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解放思想、进行新的创新实践,才能贯彻落实十七大中明确指出的“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其次,解放思想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的先导,是这一政策实施的迫切需要,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的深度与速度,因为解放思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唯有始终坚持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才能做好离退休工作,使老干部安心放心;再者就是因为科学发展观还是离退休老干部当下安置难题的解决的重要指导方针,其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成分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说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不达标,经济发展现状和离退休老干部的期望值相差太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离退休老干部当下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分析当下形式和不足之处,观察反思老干部思想精神状态,尽快解决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一些系难题。

三、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一)思想方面缺乏创新精神

由于当前的形势不同,在实际的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关于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老干部墨守成规,决的老办法省时省力,比较管用,虽然说着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但是即使遇到问题了仍然按照老的方法解决问题,用老的方法应付现有的新的工作,使得工作得过且过,平淡无奇。所以在进行思想解放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将这些陈旧过时的思想舍弃,用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面对新的问题,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方法推动离退休工作的发展。

(二)行为方面缺乏冒险精神和意识

解放思想同其他事情一样都是需要承担风险的,由于离退休老干部谨小慎微的特点,他们不敢勇为人先,担心“枪打出头鸟”,虽然认为解放思想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害怕自己做错了反而影响了自己,或者是一些老干部只求平平稳稳的过日子,缺乏敢做敢闯的精神。要想全面做好离退休老干部中作,就需要胆大心细,不要左顾右盼,要由创新的精神,敢于闯荡,让思想不至于冻结。

四、如何解放思想努力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

(一)勇于创新,破除守旧的思想观念

创新工作能够大力的推进离退休工作的进程,根据现阶段的情况和遇到问题,采取创新机制推动思想的创新,提高工作水平。首先需要离退休老干部坚持创新理念,研究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用新的创新精神研究可能出现问题,强化扩大党的工作服务范围,可以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等来巩固服务根基。其次就是需要完善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方针的改革,不断加强离退休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坚持创新方法,总结吸取成功的经验,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推广运用,提高工作效率,激发整体的工作活力。

(二)敢于负责,摒弃消极的应付思想观念

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再加之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服务大众,这就使得一部分人产生了消极的不负责的思想,对工作消极应付。随着离退休干部队伍结构的变化和政策的不断改善,我们的工作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提供更为优良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振奋老干部工作精神,转变行事作风,全面推进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发展。

五、结束语

离退休老干部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做好其工作是国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离退休老干部工作者,应自觉的坚持解放思想,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参考文献: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84-02

当今社会正处于是一个以科技为基础和先导而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在世界范围内求得和谐发展,就必须站稳自己的脚跟。有人已提出“创新则存,不创新则亡”。[1]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经过不断探究形成的全新的能力。身处在一个知识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必须具备创新的学习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一种素质。而如何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由“中国制造”发展为“中国创造”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且紧迫的难题。

创新学习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决定了个人创造性能力的高低。本科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方法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新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养成这一教育培养目标。本文尝试对本科教育的教学提出一些改革方法,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内在创新潜力,使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学会创新的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在学习中得到新的领悟和形成新的观点,培养具有创新学习能力的高层次有用人才。

一、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人们常说“学贵有疑”,如果教师能够启发学生把自己的质疑大胆提出来,就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但是多年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将教师的讲解作为教学中心,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否还能继续适应当前新形势、新环境下的需求,是当前高校教师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的内涵和任务要求,才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和拓展。

1.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我国传统高等教育观念认为,知识就是真理,知识就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高校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生被人为的按照传统学科划分为不同的培养人才,学习过程就是对课本和教师的机械接受。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的视野难以扩大,没有交替融合的思维方式。对此,福柯指出:“对知识的热情,如果仅仅导致某种程度的学识增加,而不是以这样那样方式或在可能的程度上使求知者偏离他的自我,那么它归根到底有什么价值可言?”[2]也就是说,如果学习只是按照教师规划的步骤进行简单地复制和模仿,不能启发学习者自身的创造性和开拓性思维,学习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因此,基于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

2.传统教育目标的制约。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传授已被证实的知识,认知目标的实现是最终目的。分数和考试及格率作为考查唯一手段,不注重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延伸至其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枯燥单一,不重视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复制、迁移和运用能力。学生获得的是教师灌输的间接知识,缺少对直接知识的直观体验,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批判性思维。不够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相符。

3.学生学习习惯的制约。学生长期以来接受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让他们始终认为教材是对的,教师讲的也是对的,缺少开拓性的思维和质疑的学习习惯,影响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成,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以主体的身份充分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才能在教师的课堂引导下,完成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探索研究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二、提高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教法改革

研究证明:教育对创新性的发展具有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既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培养创新精神的力量。如何打破学生陈旧观念,不让自己只做学习中的被动听众和接收知识的对象,而是主动学习的探索者和求知者,下面几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1.教育目标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先进的教育应当以培养聪明的学习者和创新家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承”的教育目标,训练学生掌握较成熟的知识技能,并能在实际中加以综合运用;通过对话式、讨论式和课题研究式等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哪些问题是前人没有解决过或者是没有完全解决的;要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方向保持高度兴趣和敏感性,发现并协调好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结构间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改革。对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行深层研究,对一些概念性和定性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充分利用课堂和答疑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发言,采用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和讨论的方法,既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省了时间,又开拓了学生视野,激活了思维灵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根据教学内容的背景和目标,对核心知识点进行重新整理,始终站在学生角度上提出问题,由需求牵引,用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推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入。充分利用创新课题和开放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这一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立足点,是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3.学习方法改革。(1)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创新教育首先是人生教育,是人的使命教育,也是人的动力教育,是对社会最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迷信,勤于思考,敢于怀疑一切;以问题引出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在学生对研究课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要求其提炼出所要解决的问题,用学过的现有办法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改进现有k法的不足,移植未使用过的方法,进而拓展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探究问题的本源和实质。教师反转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习变成“教”与“学”之间的反转互动游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在学生困惑时给予其帮助和指导,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2)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验环节的重要性,在复杂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中设置学习任务,采用由浅入深、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布置研究课题。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能力,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在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信后,可以布置相对较难的综合性课题,引导学生解决复杂、实际的问题,建构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学习隐藏在课题背后的基本知识,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在组建课题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以后的科研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加大评价过程的管理。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应改变传统的一次考试成绩定性的评价手段,采用多元化的面向过程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研究报告和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跟踪考察,将这些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做出最终评价,督促学生端正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Y语

本文强调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将创新教育与掌握知识对立起来,否定接受性学习的重要性。创新学习也并不是聪明学生和少部分学生才能完成的高级学习或新式学习。课堂教学作为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这一事实不容改变,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将课堂教学与创新性学者有机结合,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具备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本文虽然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初步设想,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迎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5):11-12.

[2]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努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2012,(6):32-34.

[3]李静.创新教育要结合现实贴近市场[J].中国教育报,2006,(10):32-34.

Research on Teaching Methods of Developing Innovative Learning Ability

WANG Qi,LIU Xi,PENG Lai-xia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PLAUST, Nanjing,Jiangsu 210007,China)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19

Abstract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create teaching system suitable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teaching reforms about education system have to be carried ou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ideas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to cultivate colleges students’ creativity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Keywords innovative talents; talent cultivation; teaching reform; practical teaching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社会,由于全球化一体经济的需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尖锐,知识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为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创新人才已经成为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成绩的人才。但是,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是国家的一项长远战略目标,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纲要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应该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深化教学改革,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并为人才的培养制定规范,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革需求,为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提出建议。

1 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这些年在教育改革方面经历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够,需要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以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培养模式,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目前的高等教学中,无论教师上课,还是各种考核方式还是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依据教学大纲,将各方面的知识面面俱到,将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考核,多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内容也是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不足,教师本身社会实践能力不足,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基本不考核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学习效果,影响和制约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导致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薄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毕业后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创新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中国的创新发展,应该努力研究教学方式的创新,保证合理的考核制度,激发学生的主观创新能力。

2 重视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教材建设也是高等教育进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推导,知识更新慢、缺乏创新因素等缺点,要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必须加强教材的改革。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重视精选内容,根据科技进步的需要,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充实到教材中去。但是教材的编写、出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追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既注意知识的传承,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时刻跟踪相关知识前沿发展的能力,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针对工科类的教材的编写中,每章的结尾建议增加一些工程案例,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思路,便于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这样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 借助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挑战,并使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换。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都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尤其针对工科类学科,借助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好地表现课本内容。由于课堂上,学生通过感官感知,这优势在工科教学中更加有效。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能够刺激学生多重感官,便于理解深奥的物理现象,突破教学难点,_阔学生视野,强化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4.1 注重专业实验课的教学

在高等教育中,教学体系一般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通常理论教学体系在学时的分配上占有较大的比例,并历来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而实践教学体系在学时的分配上并不占优势,但对于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却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几个方面,但是目前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相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虽然我们国家在实验设备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无论实验指导老师的配备,还是实验设施的功能完善程度,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这需要从国家到政府继续加大投入,确保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确定自己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4.2 增设研究探索型实验课程

教学实验是以教学为目的,通过实验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实验操作,验证课本所授的各项科学结论,其主要功能还是传授课本知识;而科学实验是为了预测、验证或获取新的信息,每一次科学实验的成功都表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道路上又前进一步,任何科学历史上的重大发现,都离不开大量的科学试验。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实验环节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目前在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整合开放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资源已成为大势所趋,也为开辟研究探索型实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平台。当相关硬件具备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探索型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最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5 注重高校教师的培养

大家在进行相关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研究中,往往忽略对教师的要求。其实,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校老师基本具有很高的学历,其学术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层次,但是能够担当培养创新水平的高水平的教师并不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人文素质同样不能忽视。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最新的科技进步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重点。只有建立一支无论科研水平还是教学水平都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样任重道远,高校应该给教师培训提供条件,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在学生培养方面已经建立一套严格的教学体系和考核机制,但是在对教师的培养上,各高校基本没有投入,许多从业几十年的老教师,基本没有参加过与教学有关的培训,这与目前着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大方向不匹配。高等院校应该定期举办培训活动,着力向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避免走过场,保证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确实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行为,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培养体系,引导学生多学习、多参观、多听讲座,开阔视野,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激发科研兴趣,开拓思路,并多学习一些创新活动必须的技能,例如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科研数据整理等,为后续的科研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培养新人才,必须要有从事创新活动的平台,各高校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生搭建各种试验室,并购置相应的配套装置,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新训练,这才能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督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创新,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应重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雷起宏,刘潇,沈元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科教导刊.2015(11):3-4.

[2] 唐国华,江丽,李晨韵.大学书院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教育观察.2016(7):4-7.

[3] 何丽红,孔令云.构建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共享平台.2016(6):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