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设计策划

环境设计策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设计策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设计策划

环境设计策划范文第1篇

二.竞赛背景:

为了响应低碳,普及环保理念,以及通过新颖的宣传形式我们校园的绿色文化,进行思想意识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成为绿色使者,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为缔造绿色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材冶系团总支研究决定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第一届“绿色-环保”英语手抄报设计竞赛。

三.竞赛目的

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及书写规范性,以文艺形式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绿色文化的交流,为和谐社会造就具有环保素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四.策划举办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材冶系团总支

五.竞赛简介:

1.竞赛主题:绿色家园

2.竞赛口号:do good to the environment,caring for nature

(善待环境,关爱自然)

3.竞赛地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4.竞赛对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材冶系全体学生

5.竞赛流程:

(1)宣传动员及作品提交阶段

xx年11月28日——xx年12月11日

(2)作品评审阶段(系级评奖)

xx年12月12日——xx年12 月18日

(3)作品会展阶段

xx年12月19日——xx年12月23日

六.作品要求:

(1)围绕“绿色-环保”主题构思,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内容健康向上

(2)以个人或团体为单位创作参赛

(3)以英文形式出报,图文并茂

(4)纸张必须为4开或2a规格

(5)作品背面右下角注有参赛者姓名、专业班级、联系方式

(6)必须是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七.作品评比:

(1)内容(50%):围绕主题(20%)

作品整体质量(20%)

符合作品要求(10%)

(2)创造(30%):方案设计新颖(20%)

形式新颖(10%)

(3):语言表达(20%):版面语言简洁、凝练(10%)

书写规范,态度认真(10%)

八.奖项设计:

一等奖2名

二等奖4名

三等奖6名

优秀奖10名

九.竞赛咨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材冶系团总支博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环境设计策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信息化技术;问题;建设;对策

0 引言

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为保证我国的环境质量做出了值得肯定的贡献。但是,因为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建设,人们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方面的要求也在提高,如何改进和优化环境监测的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运用信息网络管理平台,以此来发展环境监测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 信息化技术及其应用

信息化建设是指以现代化网络、通讯、数据库等技术为平台,将所研究的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内从而供特定的人群学习、研究、工作乃至做出判断和决策,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现阶段环境监测的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移动技术、生物技术等,因其技术原理不同,它们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1.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

网络科技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信息化技术,它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主要可应用在数据的采集、分析、整理等环节中。如在需要监测的对象周边设置监测点,工作人员根据环境监测的对象来采集研究所需要的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远程技术将采集信息进行登记与审核,并形成规范化的检测报告,交付给环境管理相关部门。之后,通过监测平台,可以对环境中的各项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情况进行实时的查询,并将资源共享给其它监测站或科研部门以供其借鉴。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传统环境监测工作中依靠人工的低效率弊端,应用计算机技术既可实现对监测点的实时监测,又可准确地分析和计算监测成果,并及时与其它各地方进行资源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1.2 遥感技术的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主要可以在远距离环境下对研究目标进行探测,从而提取和分析所检测到的一些辐射、反射等电磁波信息,来完成监测工作。实际运用中的遥感技术主要是将环境中的历史数据与地理环境信息相结合,并及时找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遥感技术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成本低,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环境进行跟踪监测,并对环境的现状、变化趋势等进行综合性评估。

1.3 移动技术的应用

移动APN技术使用于样品和现场信息采集、数据审核和分析、远程办公、协助移动执法等。在监测现场使用移动监测技术,使用平板电脑实现现场采样信息录入、监测点位坐标的采集、现场监测照片和视频上传、现场监测数据发送等,在环境应急监测、执法和常规监督监测中较为常用。特别是今年新环保法实施后,司法机关对现场监测提出更高要求,借助移动信息技术能提高监测工作效率。

1.4 生物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生物技术是以遗传学、细胞学及生物科学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包括生物传感器、PCR技术及生物芯片技术等。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生物技术,可通过对地区土壤、水源的微生物监测,来分析该区域的环境资源分布以及环境污染的情况。

2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业务需求独立造成系统失衡

环境监测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对项目内外建设环境有所了解。但实践的过程中有些部门因为对于信息化业务认识上存在各种不足,经常是只根据本部门的需求进行独立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使得综合处理出现障碍,需要借助于其它的信息数据来进行交换和分析。这样就增加了人为的工作成本,同时还可能造成整个信息化系统的结构失衡,稳定性能也有所降低。

2.2 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环境监测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为环境监测部门的多项工作提供便利的服务条件。如在监测站的设备和系统配套时,需要用到自动化系统或半自动化系统,而不同的关联部门之间也需要不同的管理系统。但现行的许多环境监测站中,部分工作人员因没有综合考虑到这些问题,只根据本部门的工作需求建立了相关的配套系统,部分系统在建设中缺乏沟通和资源共享,间接或直接影响到其它部门,从而导致了工作整体性效果大幅度降低。

2.3 项目进度容易延期

环境监测站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复杂,许多监测站没有能力自行开发只得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委托开发商对于项目进行开发和管理。但由于开发商与监测站之间的利益不同,以及在开工前监测站对于项目的具体建设情况描述不够准确等因素,导致实际项目建设中经常或出现范围难以确定或不断变更、开发商根据自己需求而不能满足监测站的需求等矛盾产生,从而造成项目建设的延期或者项目不能满足监测站实际信息化需求。

3 完善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 解决各部门之间信息孤立

信息化环境监测工作复杂而涉及范围极广,实际的工作中为了避免因工作人员自身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工作失误,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需要选择一套功能齐全、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将计算机网络与环境监测工作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环境监测站中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沟通管理。

3.2 注重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

信息化技术必然将是环境监测工作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因传统的监测站在人才选择方面的弊端以及内部缺乏一定的竞争体制,许多人进入到环境监测部门之后缺乏主动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新技术因缺乏人力操作而无法开展。因此,重视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应当是开展信息化环境监测的基础条件之一。

(1)需要监测部门改变传统的人才招聘模式与观念,大刀阔斧地引入并提拔一些高端技术型人才,为信息化建设储备优秀人才。

(2)针对现有的工作人员,监测站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行业交流、技术培训,或者外聘信息化技术的精英人士前来讲座,使工作人员对于目前通用的信息化技术现状有所了解,并熟悉今后各种技术的发展方向。

(3)监测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能力、业绩评估与考核制度,通过最直接的经济利害关系来进行约束,提高各级员工主动工作的心态,从而使得员工能够为自己的利益不断充实自己的技能,也为环境监测工作带来更好的成果。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控制

环境监测的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因设计问题或监测站的临时要求而变更,增加建设中的矛盾,这在业务外包给开发商的项目中尤为常见。通常,对于满足使用要求且不会影响到项目建设总体进度的变更,可以在实际建设中予以适当的调整。但如果所提出的变更对于整体建设进度,或者是对于整体的功能结构影响较大,这就需要监测站进行详细的专家对比和分析,避免盲目更改而引发的质量和功能危机。针对这点,在项目建设之初,可以引入风险管理、项目建设动态监测与管理等系统,来对信息化建设质量进行管控。

4 结语

由上文可见,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是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和环境监测工作的结合,有着高质量和高效率等特点,需要我们不断去建设发展。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节约运营的成本,而且可避免人为原因产生的问题,从而使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最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策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政策设计

生态文明强调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三类关系,要求人类创造物质成果的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化。循环经济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负荷为核心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探讨循环经济政策设计的原理与机制,提出循环经济政策优化的具体思路,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循环经济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困境,人类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理念。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实现途径上,生态文明反对工业条件下追求无限增长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发展模式,提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发展模式(王丽珍,2011)。循环经济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模式,即要求以对废弃物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方式发展经济,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投入,降低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和对环境的危害,实现经济发展的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可见,循环经济的内涵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是生态文明观的集中体现。

虽然我国已将循环经济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进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但现有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集中表现在没有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的一部分予以具体化,使得现有政策与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之间缺乏一致性,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仍然游离于主体经济政策体系之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没有通过具体的政策措施加以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准确把握,在开展政策设计时缺少科学、清晰的规划思路,相关政策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与配合。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循环经济政策优化,能够在宏观层面使生态文化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在微观层面能够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助于形成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合力。

生态视角下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原理与机制

从生态视角探讨循环经济政策设计问题,关键是要将生态理念纳入政策设计的考量范围,解决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同演进问题。

(一)循环经济政策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循环经济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以构建和推进循环经济为目标而制定的关于引导、调节和管理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等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成的社会政治系统”(陈振明,2003)。循环经济政策系统是指由循环经济政策主体、循环经济政策客体以及循环经济政策环境三个要素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循环经济政策主体即循环经济政策的活动者,包括各类直接或间接参与循环经济政策决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其中,政府肩负着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职责,是最重要的循环经济政策制定主体。循环经济政策客体即循环经济政策发生作用的目标人群,可以大致分为企业(生产者)和公众(消费者)。循环经济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和作用循环经济政策决策、制定、执行、监控、评估和终结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下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法律状况、科技状况等等,在很多时候决定了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组合,因此对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有着更为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二)基于政策系统与循环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

政策系统与循环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循环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政策系统提出了诉求。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政策系统通过政策问题的识别、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组合等政策设计活动,对循环经济系统提出的政策需求予以回应。

1.生态视野下循环经济系统对政策系统的需求分析。循环经济系统改变了传统经济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的发展模式,它以生态文明作为其发展的指导思想,着眼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代际公平的原则,客观地考虑生态环境系统承载力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限制,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是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佳方式。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主体,依靠市场上的价格等经济信号做出最优经济决策,从而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李慧明等,2007)。然而,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的存在,使得市场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循环经济系统的内在特性要求政府合理地调整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从而规范和引导循环经济运行的路径,实现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重目标的追求。

2.政策系统对循环经济系统需求的回应、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需要政策系统的支持作为保障,而政策系统的设计构造源于对循环经济系统的政策需求的回应,具体体现在政策问题的识别、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组合等政策设计活动中。

循环经济政策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日益加剧的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循环经济领域存在的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现象。由于“市场失灵”现象在调整环境资源配置方面的普遍存在,客观上需要社会、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规则加以矫正或修正。然而,“政府管制的实践表明: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够解决得好;即使政府能够解决得好,也不一定就是十全十美。这就存在所谓的‘政府失灵’或‘公共失灵’”(周小亮,2001)。循环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纠正循环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市场与政府双重失灵现象,以利益驱动机制激活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动力,促使经济行为主体(生产者、消费者)主动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从而规范和引导循环经济的运行路径。循环经济政策实践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之间在功能上存在互补关系。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能够有效地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而经济激励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则更有助于激发企业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循环经济实践由生产领域到社会层面的逐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优化路径

(一)明确主体功能定位以激活循环经济政策设计优化的内在驱动力

首先,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实现政府职能创新。政府是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这一变革的促进者,主要职能在于制定科学的政策目标并通过适当的约束和激励政策工具,对企业和公众形成有效引导,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循环经济政策实践。其次,整合循环经济管理机构,实现由部门“各自为政”向政府内部“协同合作”的理念转变,推动政府环境管理模式创新。再次,通过完善绿色采购政策,发挥政府在社会范围内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引导作用。

其次,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动力。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主体。经济手段是循环经济治理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体现为一种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调控,强调改变市场规则来影响调控对象的经济利益,通过市场机制与价格信号来调整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周国梅等,2010)。要想激发企业主动采取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方式,必须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激励政策,对企业形成有效的利益驱动。尝试推行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加大对循环经济生产流程管理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企业循环经济生产流程管理组织,引领企业开展循环经济。

再次,提高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公众作为消费者,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驱动主体。为了提高普通消费者的参与,政府首先应在披露因盲目发展经济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加强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对人们生活质量有效提高的典型事例的宣传,使公众在思想意识上首先确立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观念。其次,从增进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增强生活便利性的角度,加强对使用再生材料制作的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方式。再次,应重视行业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完善鼓励环保NGO发展的各项法律规范,为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通过制度创新增强循环经济政策优化的外在驱动力

1.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推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正式制度变迁。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法规的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处于基本法地位。从法律调整的方法上看,《循环经济促进法》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立法特征,该法较多地强调政府的服务功能,在规范方式上采用大量的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鼓励性规范。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据各行业自身特点,制定完善有关废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品强制回收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的配套法规,以增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可操作性,促使各行业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各个环节建立起循环经济保障机制。

2.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和价格机制,使资源价格体现生态稀缺性。政府应当促进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符合宪法对自然资源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规定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特点,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各类自然资源使用权人的主体范围,建立多元化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体系。此外,政府应努力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改变自然资源无价值、无产权的经济制度基础,使排污权成为企业的一种生产要素。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为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政府应构建合理的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特别是要提高初始资源的价格,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量。

3.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废弃物排放企业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废弃物的排放、治理情况以及企业的清洁生产状况等,使得以废弃资源为原料的循环型企业能够及时全面地获取废弃物的相关信息,运用舆论监督形成对循环经济政策客体的压力与行为约束,并增加活动的透明度,在循环经济的各类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相互牵制与约束的制衡结构。

参考文献:

1.王丽珍.循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初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3)

2.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新华出版社,2006

4.李慧明,王军锋,左晓利等.内外均衡,一体循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思考.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环境设计策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建设;环境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1、要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做到总体布局,使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协调统一的发展,做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共同发展。要坚持走推进生产活动、促进生活富足、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以环境承载力限度之内开发资源为基础、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原则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发展速度与基础建设和谐有序的发展、经济与资源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人类在优美舒心的环境中生活发展,做到经济社会持续的发展。

2、要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

主要包括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总体生态系统的生态。正常的生态系统在总体上来看是稳定的,而且是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的。它在时间与空间上能够保持结构的相对稳定,也能保持稳定的对外界的不良影响作出相应的抵抗。较好的生态系统能够在满足人们对物质的要求的同时还可以维持它的多样性稳定不变

二、环境规划在我国城镇建设中的问题

1、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而产生的环境问题

问题主要包括对土地的过度开发,从而导致土壤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农田过度占用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导致今后粮食的短缺,最终影响人类生存发展;水体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严重浪费,从而使本来就匮乏的水资源更加缺少,最终使人们没有水可以利用;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现象颇为严重,从而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了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食物链缩短,生态系统对外来污染力的抵抗能力降低等。

2、由于城镇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它包括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从而破坏了土壤,进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系统;工业废气乱排放导致酸雨,破坏生态环境;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以及农业污水乱排放而使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更加缺乏等

三、环境规划的对策

1、科学规划,符合实际要求地开展城镇化

城镇化的规划与设计要适合当地区域特点,而且一定要能够与当地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用长远的角度看,不可仅仅局限于当下的利益与发展,必须着眼于地区的整体情况和整体利益。必须建立自己的品味和特色。对于城镇的规划,要把地区整体发展、生态共存、城乡和谐发展、基础设施共建等相结合,突出城镇合理化、集约化的发展方针和策略。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贪大求全。而是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特色、条件及地理位置来选择发展的策略。在规划城镇规模方面,要着重发展中心城区的功能,以中心城区功能为核心并以放射性带动周边建设和经济发展。

2、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调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持着良性循环,以对生态系统最小的影响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城镇区域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企业污水、废水、废弃的集中管理。对于各功能园区的建设,要尽量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同时在企业引进方面,严格把关,避免进入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广节能降耗等绿色产业。倡导清洁绿色消费。

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相应措施以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为动力。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力度调整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城镇农产品比较充裕的条件,大规模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力度推进城镇化的良性增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和谐联动,是对城镇化长期稳定有序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坚实基础。通过信息化与高新技术的联合使用,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更加完善和提供广阔前景。

4、加强环保宣传,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区域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个地区环境保护中最重要的环节。从目前城镇情况了解,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当城镇化的速度较快,迫使农村直接变成城镇,而人们的思想意识却停滞在农民意识状态,并未因此“城镇化”,致使其对环境保护的意思、作用以及自身的行为认识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对于环保意识的加强,不仅仅需要宣传教育,还需要行政机构在行为引导上更加完备。(1)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即对人们行为后的影响来施行奖励或惩罚,惩恶扬善,依此来提高环保行为的概率,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行为。(2)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使人们的环保行为变得有法可依并且达到加强执法的力度。(3)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监督。向群众提供参与环保管理的平台。

5、建立章程,完善监督与治理机制

在城镇化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构所发挥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从理论上讲,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维护属于经济生活中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共产品的职责。经过实践检验,政府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完备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经济、法律、行政等方面的作用。制定和落实相关制度措施,通过用法律的方式方法建立城镇的环保法规系统,通过法律加强对环保的管理,是环保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和稳定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环保状态制度出相应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使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法与相应的规章制度互相配合,使城镇化的环保更加专业化、法制化。

6、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镇环境的载体,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管网体系的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特别体现在污水的处理方面。在完善改造管网建设的时,给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要同步进行,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加强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设施建设,对于居民个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我们可以采取以家庭为单位收集,由村或乡镇负责收集运输,交与县级处理。县级可以采取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来处理收集上来的生活垃圾。对于企业而言,则需要政府引导或扶持企业改革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绿色原料,减低废弃物的排放,企业要加强对废弃物的科学循环利用,对于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回收措施,对于具有危险性质的废弃物,要建立安全的处理系统及专门废弃物焚烧体系,进行集中的科学无害处理。扩大城镇绿化面积,积极发挥防护林地对涵养水土、隔离污染、防风固沙等作用。建立科学化得交通运输体系,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推广环保型节能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结束语

城镇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各地域的不同造就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不同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作为把“以人为本”为发展观的我们,必须坚持贯彻这一科学发展观。因为只有人才是城市的核心,而城镇化的目标就在于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更新,找到更加完善的解决方式,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策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开放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38-02

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2月5日了《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该政策助推了社会环境监测力量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环境监测管理新体制。按照《湖南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要求,申请综合检测机构的单位必须具备不少于40名的在岗专职技术人员,给环境监测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但是,许多高校环境类毕业生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供需两端矛盾突出。究其原因,是部分高校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环境需要,教学的组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此,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环境监测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之路势在必行。

一、环境监测实验课教学的问题分析

1.监测实验室功能不健全。环境监测实验室是完成教学任务、学习和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较多的高校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完成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不明显,学生在实验室的时间有限,加之一般院校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限于场地、经费等因素,能开展的监测项目不全,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应有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2.教学模式思维发散不充分。一次完整的环境监测过程除了分析测试外,还应包括现场调查、资料收集、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标准试剂配置、数据分析与处理、结果评价、监测报告编写。而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仅完成样品采集、分析测试和实验报告等部分,其他步骤都由教师代替。学生只需要针对同一样品,在同一时间去同一实验室按部就班完成分析测试。这种模式强调了分析测试环节的重要性,却割裂了环境监测过程的有机性和整体性,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锻炼。

3.教学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环境监测的优点和难点都在于其实践性很强,一旦实验操作学习不到位,就容易出现理论考试成绩优异、独立操作能力低下的现象。在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限于实验学时及实验室条件等因素,教师一般都会选择常规项目作为实验内容。但是,当学生走上社会后,面对的是各行各业,污染指标各异,加之缺乏综合能力的锻炼,短时间均很难胜任工作岗位,更不用谈独立开展工作。

4.学生主动参与程度不突出。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试验场地、器材等限制,学生一般按4~5人为一组合作完成,共享一个实验数据。因此在有限的间内,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单独完成每个指标的测定,加剧了学生坐享其成思想的发展,对实验的兴趣大打折扣。如此教学的结果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而教学、学生为了完成实验而实验。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遭受严重的束缚,创造力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5.综合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一般环境监测的课程为80~100学时,实验课占40~50学时,通过10~15个实验项目完成,实验内容包括常规水质指标、大气污染物、室内空气污染物、土壤中重金属、环境噪声等的测定。实验以验证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事先选定的实验教材向学生讲述实验原理与步骤,交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使用教师事先配制好的试剂逐步完成每个操作步骤,验证教师交代的实验现象,再编写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虽然得到了一些训练,但是由于学生将“技术活”当成“体力活”来完成,没有思考或探索的环节,局限了学生分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要点

为了顺应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新形势,参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于环境监测机构和监测人员队伍等的要求,高校在开设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

1.升华环境监测实验室主体功能。高等学校具备有场地、师资等方面的资源,如果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形势,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的考核,获得国家计量认证资质,无疑可以升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主体功能。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整体装备水平和分析测试能力,还能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任务之中,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此外,还可以解决实验室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为学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明确定位教学目标。环境监测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测试各环境要素中污染物指标的能力,在目前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形势下,最佳的就业岗位就是环境监测服务机构。但是,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此类机构人员素质的规定,现行的培养方式往往达不到要求,所以在制订环境监测实验课教学目标时,明确教学目标是重点,落实是关键,做到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某些污染指标的测定。

3.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环境监测实验室主体功能的升华后,高校可以争取一定的社会监测业务,那么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应当做适当的调整。一项社会监测业务往往包括多种环境要素、多个污染指标的测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配至各个指标的测定,而不再是同一时间去同一地点完成同一实验。通过多次社会监测业务的开展,学生交叉参与不同指标的测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还可以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的学习。

4.紧密联系实际开展实验教学。环境监测实验课授课应该紧密与实际结合,一项社会监测业务包括了水、气、声、渣各个要素,所以结合社会监测业务完成实验授课任务,是顺应新形势的新举措。环境监测实验大致可以分为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及生物监测等几类,每一类的监测方法有区别也有相同,监测的全过程管理更是大同小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指定测定项目,按照实际情况开设更加符合形势需要,更有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学生责任心教育。学生对环境监测实验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责任心。在传统的环境监测课程实验考核时,主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报告编写等,而实验效果、数据准确度等一般都未作为实验成绩的考核指标,因此学生缺乏对实验数据质量的责任心。通过环境监测实验室主体功能升华,将实际监测任务融入到实验教学过程之中,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6.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在于一朝一夕,应当贯穿到整个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始终。就环境监测实验课而言,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管理,全面掌握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结果评价、监测报告编写等环节的操作细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

三、保障措施

新的教学方式的推广,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保驾护航。环境监测实验课开放式教学改革要落到实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和支持。

1.引入社会力量合作创建标准化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课开放式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拥有标准的实验室,并使之达到国家计量认证标准,能承担和完成一定的社会监测业务。高校虽然在场地、师资等方面拥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在政策、外部联系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如果能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建设,势必能事半功倍。同时,社会力量的参与还可以弥补资金短缺的问题。

2.调整新模式下的课程考核指标。环境监测实验课开放式教学改革后,考核体系也应该随之调整,新的考核指标应当把监测数据的质量摆在首位,把监测的全过程管理贯穿其中,以质量控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其责任意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比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大环境监测师资的培训。环境监测实验室社会化服务升级后,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实施者,又是监测服务项目的承担者,对外出具的监测报告是有一定的法律责任效力的,所以,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单的教书育人,同时也是环境监测服务人员,其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同时,教学方式的改变,同一次监测服务可能涉及多种环境要素、多个污染指标的测定,将面临更多的突发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师资的培训,提高其师德水平,兼具环境监测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

4.争取政策支持力度。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改革起步时间不长,当前此类社会机构数量尚少,各级部门在规划机构布局与审批等程序过程中,应加大高校环境监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和利用其资源优势,并加强业务指导,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5.加大社会知名度的宣传。建设标准的环境监测社会服务机构,在人力、物理和财力等方面均是一项重大投入,有必要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挖掘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带动学生的培养。所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宣传营销队伍,加大机构的宣传力度,扩大机构的社会知名度,增加机构业务量,才能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推行基于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背景下的开放式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首先能够弥补传统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内容僵化、形式单一、创新能力培养缺失等缺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面临实践工作的挑战,激发和培养实验课的积极性。其次,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增强了实验教学活动的活力,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三,学生在参与社会监测任务过程中,有利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第四,高校通过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功能升级,提高了社会服务的能力和范围,有促进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