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证券行业市场研究

证券行业市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证券行业市场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证券行业市场研究

证券行业市场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本市场;基础分析;市场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1-0062-05

Ball和Brown(1968)以及Beaver(1968)开创了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会计理论研究的先河,而从此以后的30多年里,逐渐成为财务会计的主流研究领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共同发展是早期会计领域资本市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有效资本市场假说和实证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相关发展,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资本市场研究的诞生。对30多年来的资本市场会计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无疑会促进和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一、会计领域资本市场研究产生的背景

(一)基本面分析的需要

股东、投资人和债权人通常对公司的价值十分关注。在有效资本市场,公司价值是预期未来净现金流量按合适的风险回报率折现的现值。公司现行财务报表中披露的绩效数据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用来评估公司未来净现金流量的信息源。这也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的要求,即财务报告应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估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因此,可以预见到当期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联系,以及财务状况和证券价格之间的联系。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供能够证明这种关系的证据。基本面分析主要着眼于对错误定价的股票的价值评估,这一分析自1934年Graham和Dodd出版专著《证券分析》开始盛行。目前美国5万亿共同基金投资中大部分都是使用基本面分析的原理进行管理的。基本面分析使用过去和现行财务报表的信息,并考虑到行业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据此计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当前价格和内在价值的差异就是投资于这种证券的期望回报。近年来基本面分析变得如此盛行部分原因就在于金融经济学文献中发现的证据。“价格向价值回归是一个比先前的研究所示更为漫长的过程”(Frankel和Lee,1998),这一理论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且激励着基本面分析研究。

(二)检验资本市场有效性的需要

证券价格能够决定公司和个人之间财富的分配,而证券价格受到财务信息的影响,所以投资者、经理人员、准则制订者和其他的市场参与者都对证券市场是否有效具有极大的兴趣。

市场效率对于会计职业界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有效市场中,基于基本面分析所获得的利益将逐渐减少,不涉及直接影响现金流量的会计政策变更、信号效应(signaling effect)或是动机结果(in-centive consequences)都不会影响到证券价格。在有效市场中,在会计报表中确认或是在附注中披露的选择问题(例如,雇员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对于证券价格的影响也将趋于更小的差异。市场效率的会计含义有力的推动了研究人员从会计视角展开研究。

(三)签订会计契约的需要

实证会计理论预测在签订报酬契约、债务合约和政治化过程中使用会计数据会影响会计政策选择。大量的会计文献都试图来验证这些预测,而这些研究都离不开使用资本市场的数据。例如,验证会计准则是否具有经济后果的通常做法是检验股价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反应,研究横界面股价反应是否和代表契约和政治成本的财务替代变量相关。为了能更有力的证实实证会计理论,减少相关被遗漏变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试图控制与该理论无关的财务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这使得研究人员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

(四)监管披露的需要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授权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负责规制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准则。资本市场研究能够帮助确定FASB的准则是否能保证其特定目的的实现。例如,一项新的准则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否向资本市场传递了新的信息?根据新的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与当期的股票回报率和价格更加相关?一项新的披露准则后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后果?因此,会计准则制订者也对基于检验市场效率的资本市场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从国际范围来看,会计准则制订者也试图从资本市场中寻求证据。近年来,受到资本、产品和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求越来越强。对于准则制订者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判断是否需要制定全球统一一致的会计准则,还是允许每个国家会计差异化的存在。如果全球会计准则都要统一,那么美国的一般通用会计准则(GAAP)是否就是标准?会计准则是否需要国际化发展?每个国家是否要依据不同的法律、政治和经济环境制定出不同的会计准则?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效率(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性质)是否和美国的资本市场效率相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的数据进行资本市场研究。

二、早期的资本市场会计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会计理论都是规范化的研究。会计学理论家们以设定的会计目标为基础,提出他们的会计理论。Hendriksen(1965)定义“一个最恰当的理论”是“能够支持程序和技术的发展,而这种程序和技术能最好完成会计目标”。他补充说,“因此,发展会计理论的第一步就是清楚的阐述会计目标”。这样,会计理论的发展就取决于研究者认定的会计目标,理论评价也是基于逻辑和演绎推理。当时几乎不强调理论预期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其正确性。

因为理论上的逻辑连续性,使得在众多可供选择的会计目标中选择削弱了选择某一个会计政策的基础。同时,因为会计学理论家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会计目标,这使得最佳会计政策的选择也无法达成一致。这最终导致了财务报表中收益数据是否有用的疑虑。Hendriksen(1965)提出“已经存在诸多埋怨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收益表将不复存在,除非能有大的变革使得改变收益表现存的弱点”。许多人都开始怀疑是否历史成本会计数据传递了有用的信息来准确评估公司财务状况。

正当会计理论家怀疑历史成本数据是否能够准确反应公司财务状况时,关于这一问题却一直没有任何科学的证明。提供实证证据证明会计数据是否包含或者传达了关于公司财务状况的信息是导致Ball和Brown(1968)以及Beaver(1968)研究成果的主要动机。同一时期,主要是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三个理论发展为Ball和Brown(1968)以及Beaver(1968)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三个理论发展

是:实证经济学理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Fama、Fish、Jensen和Roll(1969)最早采用的事件研究法。

20世纪70年代后期,Watts和Zimmerman的实证会计理论革新了会计文献,他们解释了会计学者从前无法解释的一些难题。促成Watts和Zim-merman研究成果的是Jensen和Meckling(1976)和Ross(1977)所作的开创性的工作。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在信息有效资本市场,公司股东(委托人)和管理人员(人)之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理论。之所以会产生问题部分是因为管理人员努力不可观察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使得Watts和Zimmerman发展了新的假设,该假设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公司如何处理经济活动和会计准则制订者的本意之间会有可预计的差异。

Watts和Zimmerman的政治成本假说扩展了有关政治过程中监管的经济学文献,政治过程完全不同于市场过程(Olson,1971,Stigler,1971,Posner,1974,McCraw,1975,Peltzman,1976,Watts和Zim-merman,1986)。Watts和Zimmerman还将当时金融和经济学理论运用到了会计研究。

早期对于盈余和证券回报率以及金融和经济学中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成果,带来了会计研究者们得出了准则制订的含义。例如,Beaver(1972)在《美国会计联合会会计研究方法报告》中指出,会计数据和证券回报的联系能够被用来对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进行排序,以决定哪一种会计方法能够成为会计准则。这份报告还指出,考虑到竞争性信息来源和成本,“与证券价格更为紧密联系的会计方法应该作为财务报告中所使用的会计方法”。然而,Gonedes和Dopuch(1974)很快就指出了使用与证券回报率关系的强弱作为选择理想会计准则这种方法理论的缺陷(如使用会计信息的非购买者的搭便车问题)。尽管关于以证券回报作为标准评估财务会计准则是否适当的争论还在继续,但是这条标准却时常被使用。例如,De-chow(1994)使用与证券回报的联系,比较盈余和现金流作为衡量公司定期绩效的指标。Ayer(1998)检验是否递延所得税会计在SFAS No.109下比先前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提供增量价值相关。

综上所述,早期事项研究和相关性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首先,他们驳斥了历史成本盈余计量过程所产生无意义的会计数据,然后主要关注研究这一问题。其次,这些研究介绍了实证经验的方法和事件研究设计。早期的资本市场研究详尽的阐述了在会计研究中融入经济学和金融学文献中最新发展的益处。最后,这些研究消除了认为会计是资本市场垄断信息来源的观点。早期研究清楚的表明,会计信息不是影响证券价格特别及时的信息来源,因为有许多其它竞争性盈余信息米源。这些都对会计准则制订有深远意义。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资本市场会计理论研究

早期资本市场研究表明会计报告具有信息含量,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反映了能影响证券价格的信息,虽然这种反应是不及时的。早期研究随后的几十年中见证了资本市场研究领域的迅速壮大。尽管各研究领域中有相当多的交叠之处,但是它们各自有充分且不同的研究动机,都明显各有特点。

(一)资本市场研究的基本方法

整体而言,资本市场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盈利反应系数研究;盈余的时间系列特性、盈余管理和分析师对盈余及增长率的预测;资本市场研究中得出统计推论的方法问题;可操控性和不可操控性应计模型。

Kormendi和Lipe(1987)较早研究了盈利反应系数。他们估计了股票回报和盈余之间的数量关系。盈利反应系数是用来衡量某一证券的超额市场回报相对于该证券发行公司报告的盈利中的非预期因素的反应程度。假设盈余创新和净现金流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则盈利反应系数是用调整过的风险调整利率折现的盈余创新的现值。在理想状态下,对$1持久盈利的市场反应应该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当期支付的$1和未来支付的永续年金的现值1/r,r是风险调整贴现率。为了预测盈利反应系数的数量,研究人员需要估价模型(如股利折现模型),通过对基于当前盈余信息的未来盈余和折现率的预期。用盈余的时间序列特点来描述基于当期盈余的修正盈余预测,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严格的时间序列性质理论却是不存在的。盈利反应系数中最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就是关于盈余与经济决定因素如竞争、技术、创新、公司治理效率和激励报酬政策等。对于估价模型的进一步提炼和对于折现率的更精确的估计在更深入理解回报盈余关系或盈利反应系数中将可能是唯一取得成果所在。

管理层预期有很多种,包括盈余警告,盈余预先宣告和管理层盈余的预告。盈余警告和盈余预先宣告一般都是传递坏消息。管理层的盈余预期常常在盈余宣告之后,不是必然会传递坏消息给市场的。因为管理层的预期是自愿的,所以对于预测是没有经济动机的。Healy和Palepu(2001)、Verrechia(2001)回顾了在管理层盈余预告期间的经济事项。经济事项的例子包括如下:第一,法律诉讼的威胁影响管理层决定是否自愿披露预告和对坏消息的预告(Skinner,1994,Francis、Phibrick和Schipper,1994,Kasznik和Lev,1995);第二,管理层关注披露成本的效应(Bamber和Cheon,1998);第三,管理层预告的披露时间和公司股票的内部买卖的时间(Noe,1999)。分析家的预告研究能从广义上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检验分析家共同认定预告的特点。共同认定的预告(a consensus forecast)是对许多分析家对于单个公司(季度、年度或更长期)盈余预告的平均数或中位数。此类研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分析家的预告是否是乐观的”。第二类主要研究单个分析家的预告的特点。这类中检验的问题如“单个分析家预期精确性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和“是否技术影响分析家预告的精确性”。这两个研究领域之间有重叠。

资本市场研究中,得出统计推论存在许多问题。因为这些会计文献所提出的问题对于会计领域资本市场研究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常常根源于会计数据的特点或者研究设计的选择。统计推论中存在主要问题包括:因为数据相关或者回归残值导致检验统计的偏差;价格和回报的回归模型中的问题;比较可供选择模型的信息含量,例如比较盈余、现金和股票回报之间的联系。

在盈余管理分析中,共有五个著名的操控应计利润模型。他们是DeAngelo(1986)模型、Healy

(1985)模型、Industry模型(Dechow和Sloan,1991)、Jones(1991)模型和Modified-Jones模型(Dechow、Sloan和Sweeney,1995)。在这些模型中只有琼斯模型和修正的琼斯模型被广泛的使用在研究中,因为在参数与证明力方面它们要优于其余的模型。

(二)可供选择的会计绩效计量指标的研究

从Ball和Brown(1968)的研究开始,许多研究根据不同会计业绩指标,如历史成本盈余,现行成本盈余,留存盈余,经营现金流等与股票回报的相关性来评价会计业绩指标的好坏。研究比较不同的会计计量指标的主要动机在于部分指标被认为存在潜在缺陷。例如,Lev(1989)等人的研究表明,历史成本财务报告模式产生的盈余具有低质量。

资本市场研究者使用“盈余质量”检验盈余信息是否对投资者对证券定价有帮助,或者用以评估经理人员的绩效。他们通常假定会计业绩指标在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或者证券估价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绩效评估指标反映了经理人员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努力或行动所增加的价值,而用于证券估价的业绩指标则表明公司的经济收益或者股东财富的变化。前者含有契约动机,而后者则含有信息或估价动机。尽管早期的研究表明会计盈余具有信息含量,但是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统计检验。自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研究开始注重从统计上检验股票回报和盈余、应计项目以及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Rayburn(1986)、Bernard和Stober(1989)、Bowen、Burgstahler和Daley(1986、1987)、Livnat和Zarowin(1990)选择了宽窗口(10ng-window)进行研究,而Wilson(1986和1987)则选择了短窗口(short-win-dow)进行研究。除了进行严格的统计检验外,他们还采用了更复杂的模型来估计应计性项目和现金流量,避免了早期研究中采用粗糙的应计项目或现金流量的替代变量的缺陷。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应计项目比现金流量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目前,研究人员又开始关注诸如综合收益与主要每股收益(DhaliwaI,Subramanyam,and Trezevant,1 999)、EVA与盈余(Biddle,Bowen,and Wallace,1997)等指标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被管制的行业自愿选用的业绩指标比被管制的行业要求强制披露的指标如综合收益更具信息含量。

(三)基本面分析和估价研究

基本面分析研究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投资的目的确认错误定价的证券。然而,在有效市场中,基本面分析有着重要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价值的决定因素,促进投资决策和非上市公司证券的评估。尽管有着这些动机,基本面分析试图寻找决定公司的内在价值。分析家始终不变的使用样本上市公司的数据估计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联系。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使用内在价值直接估计,或者通过内在价值决定因素回归市场价值间接估计得到。

对于基本面分析和评估,会计文献依靠于股利折现模型或者它的变形,如盈余模型或净盈余模型。在文献中,特别资产负债表模型(an ad hoc balance-sheet)非常普遍(Barth和Landsman,Barth,1991,1994,Barth、Beaver和Landsman,1992)。该模型假设公司是一系列分离资产的集合,资产的报告数假定为它们市场价值的噪音估计。资产负债表模型主要用于检验评估财报标注时的价值相关性。

近年来Ohlson和Feltham(1995)提出的净盈余模型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该模型表明公司价值与证券投资回报是如何由基本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组成部分来表示,从而在解释与预测公司价值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四)市场效率检验

财务会计领域对市场效率的检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窄窗口和宽窗口的事项研究和预期回报的横截面检验。事项研究旨在检验市场效率,市场对一个事件的影响、反应快慢和偏好。在有效资本市场里,证券价格对一个事件的反应预期是迅速的。现代事项研究法最早由Ball和Brown(1968)和Fama(1969)所开创,分别检验证券价格围绕盈余公布和股票分割等事件变化行为。而尔后的研究层出不穷。当一个事项的发生时间相对分散时,选取窄窗口进行研究可以提供相对干净的市场效率检验。从研究结果来看,市场是有效的。市场在窄窗口内对诸如盈余披露、会计政策变更、兼并和股利等事项的信息公布能迅速做出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市场反应是不完整的,存在与证券市场有效相矛盾的盈余公布后的“漂移”现象和功能锁定现象。而宽窗口的事项研究旨在检验在宽窗口内的报酬率在一个事项发生后是否显著不等于零。此类研究假定市场会对新的信息作出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因为市场存在非理和摩擦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吸收和消化新信息。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来源于信息处理过程中个人的判断或行为偏差。最新研究(Barberis,Shleifer,and Vishny,1998;Hong andStein,1999)表明,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增发股票和分析师预测等事项发生后的数年内非正常报酬率显著不等于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是无效的。但这类研究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风险估算误差过大、数据获取难和缺乏理论支持等。

预期回报的横截面检验不同于事项研究:一是不需要选定一个事项;二是不需要选定特定的事项日期。用于检验市场效率的横截面预期回报几乎毫无例外的选用宽窗口的回报率。从会计领域来看,这类研究主要是基于单变量和多变量两方面展开。研究结果(Lakonishok,Shleifer,and Vishny,1994;Collins and Hribar,2000a and b)表明,市场是无效的。但应指出的是,这类研究具有前述宽窗口的事项研究类似的缺陷。

证券行业市场研究范文第2篇

新国九条首增三大亮点

新国九条全文共9个条目,在强调了要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的前提下首次提出要培育私募市场、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

新国九条指出,在培育私募市场时应建立健全私募发行制度,对私募发行不设行政审批。要发展私募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新国九条为私募市场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要知道其实私募市场对金融创新的推动力是很大的。此外,新国九条对于改善A股机构投资者比重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也有着重要作用。”联创投资总经理李岩向《经济》记者表示。

新国九条的第二个新亮点是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文件提出发展商品期货市场,继续推出大宗资源性产品期货品种,建设金融期货市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

与此同时,新国九条还提出要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放宽业务准入,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引导证券期货互联网业务有序发展。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新国九条首次提出要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显示出国家对证券期货行业的关注,对整个行业而言也是一个长期利好。此外,新国九条对证券期货行业同互联网的联合做出的正向表态值得关注,这会在今后促进行业更多地向互联网金融靠近,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

尽管对新国九条的期待很多,由于基本面并无太大改观,短期对股市没有太大提振作用,但专家均表示,长期来说,对股市无疑是一个利好。

对于新国九条的推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认为,这对我国债券市场产品及规模的不断丰富有很大帮助。“随着直接融资比例的不断提高,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将突破目前的20万亿元,且将有大幅增加。规模和品种等方面的提升将为债券市场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新国九条表明了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改革决心,也体现出国家正在积极引导资本市场走向良性发展。”李慧勇向《经济》记者表示。

证监会领跑落实新国九条

新国九条所提及的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进证券期货监管转型等指导意见,为证监会改革修订《证券法》指明了方向。证监会的积极响应也使其成为落实国务院新国九条的领跑部门。

证监会主席肖钢曾多次表示,证监会的改革方向是增强投资者地位,要将此加入到《证券法》当中。在5月14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吴利军表示,目前证监会正在推动在新修订的《证券法》中增设更多保护投资者的内容,为建立稳定资本市场铺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新国九条提出拟在证券发行中引进更加市场化的注册制。无论投资者还是拟发行上市公司都对此事的进展予以高度关注。”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向《经济》记者表示,修改《证券法》是股市由核准制转变为注册制的前提和有力的保障。

“注册制就和实体经济中建立公司一样,到工商局注个册,就可以敲锣开张。届时股市上的新公司数量会像雨后春笋一般自由注册上市,使公司充分竞争,股民也可以买到更保险更实惠更可靠的便宜股票。”谢百三说。

在他看来,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要把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好。监管部门应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劣质股的退出制度、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加大查处及惩治违法力度,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利益。

“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真正捍卫市场公平和平等的原则,就必须旗帜鲜明地保护中小投资者。”肖钢多次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良好氛围,使中小投资者享受到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红利。

证券行业市场研究范文第3篇

内外有别――中国对券商的监管政策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信达、华融、东兴证券将是最后一批获得准生证的券商,未来几年内,国内原则上都不在审批新的券商。”9月12日,消息人士对本报表示,按照WTO的承诺,合资券商审批的大门将重新开启,不过,相信新的合资数量不会太多,监管层有意整合现有券商资源。

两大政策几乎同时出炉,却昭示着监管部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审批成立新的中资证券公司采取严格监管同时,却敞开了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大门。俗语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而监管部门的“外来的孩子吃香”的态度令人匪夷所思。对此,央行研究局首席研究员邹平座认为,“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冲突,两个政策方向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提升证券公司价值,增强现有证券公司的实力,稳定证券业发展。”

数量管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力量不再是放在继续发展数量上,而是要在做大、做强和做精现有的证券公司上下功夫。”对于监管部门今后几年原则上不再批设新的证券公司,邹平座一语破的,“当下的任务是要巩固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的成果。”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始于2004年,直至今年8月才得以圆满收官。期间,监管部门采取了增资扩股、破产收购以及剥离不良资产等方式,对于亏损和业绩不好的证券公司进行了治理。

治理工作结束之后,行业正常经营券商共104家,再加上新批准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3家券商,当前共107家。实际上,由于证券公司在治理过程中充实了资本金,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整个行业的资本规模在治理工作结束之后得到了加强。107家证券公司的数量已经基本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是在扶优限劣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

“小规模的证券公司无论在管理水平,还是人员素质上,都跟不上,不利于目前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当前,采取限制证券公司数量,将证券公司批设纳入严格管制阶段,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邹平座说,“短期内不再批设新的证券公司的思路是很正确的。”

另外,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要求增设营业部的办法,也显示了理性管理的回归以及监管的决心。目前,随着市场交易活跃,新入市投资者急剧增多,一些证券公司纷纷要求增设营业部,对此,监管部门提高了监管的力度。

据了解,除了优质公司可以在证券营业网点不足的地方适当增设营业部外,仅允许具备条件的服务部转型为营业部,以缓解现有营业部开户压力。另外,就是鼓励证券营业部异地迁址,以优化营业部的地区布局。

政策优惠

新受批的信达证券、华融证券和东兴证券三家由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证券公司,系依据券商风险处置相关方案安排之举。券商综治过程中,信达、华融和东方3家资产管理公司对个别危机证券公司资产和业务进行托管,在此基础上发起设立新的直管系券商。

据了解,当前,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出的《关于同意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 》,获准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5.11亿元人民币,开业后将在30个城市拥有43家证券营业部和18家证券服务部。与此同时,华融证券和东兴证券两家资产管理公司系券商也正在进行最后冲刺,并将于近期正式挂牌。

而近期,作为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公司如何转型成为了关注的焦点。2004经国务院批准,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资产处置任务后向商业化方向发展。脱胎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为证券公司之后,其前景如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曹红辉认为,资产管理公司本身的财务重组、脆弱的资本金以及业务范围和专长,都使得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在证券、基金方面不占有优势。

“稳定考虑,给资产管理公司一个转型的机会。唯一的优势,如果算有优势的话,就是投行业务。由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的具有一定的经验,做投行业务稍微好些。但是,在投资基金以及证券业务方面,由于其主要从事私人股权投资,缺乏公开市场操作经验,不占有任何优势。”曹红辉说,“四大资产公司只有与商业银行紧密合作,才能达到最大的共赢,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在自身的经营和盈利等方面也需要不断改善,不可能再带上一个包袱。”

对于资产管理公司转型证券公司,邹平座则认为其功业不在当前,而在千秋。“资产管理公司转型证券公司,主要是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支持。”邹平座说,“通过转型证券公司,能够增强自身实力,在以后盘活不良资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能够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喜忧参半

今年5月份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上,中美两国就已就中国将从今年下半年起恢复审批成立新的合资证券公司,逐步扩大符合条件的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和基金管理等业务)达成了共识。

9月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又在大连重申,在券商综合治理结束后,将按照WTO承诺,恢复审批合资证券公司。外资进入中国证券行业可以采取子公司的模式,在投资银行方面主要以合资的方式进行,对全牌照的券商外资可以采取参股的方式。截至目前,全国有7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其中只有高盛高华和瑞银北证拿到了券商综合牌照。

证券行业市场研究范文第4篇

一、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

中国投资银行业是为适应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从满足证券发行与交易的需要而不断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证券市场的开放,一大批证券公司从原有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以证券公司为主的证券市场中介机构体系,并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另外,还有一大批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投资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也在从事投资银行的其他业务。

中国的投资银行主要分为全国性、地区性和民营性三种类型。全国性和地区性投资银行的主要构成是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它们依托国家赋予的证券业务的经营特许权在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中占据主体地位。民营性投资银行主要由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投资公司和财务咨询公司等组成,它们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在金融投资及金融创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投资银行领域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壮大,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投资银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将迫使我国投资银行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投资银行业造就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直接的融资场所,拓宽了融资渠道;也为广大的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投资的场所和投资工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投资银行体系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观经济资源配置机制,为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我国投资银行的主要功能

我国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

(一)证券承销业务

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最基本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企业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外国政府和公司发行的证券、国际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等。投资银行一般按照承销金额及风险大小来权衡是否承销和选择承销方式,承销方式通常包括包销、投标承购、代销和赞助推销等。

(二)证券私募发行

投资银行是私募证券的设计者,它与发行者商讨和设计发行证券的种类、定价、条件等多方面事宜;投资银行为发行者寻找合适的机构投资者,供发行者选择。同时,投资银行作为发行者的顾问,为发行者提供咨询服务。私募发行能够缩短发行时间和节约发行成本,给投资银行和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率。所以,近年来私募发行的规模越来越大。

(三)证券经纪交易

投资银行在证券交易市场中既是做市商、经纪商,又是交易商。作为做市商,投资银行有义务维持市场价格的稳定,保证证券交易的流动性。作为经纪商,投资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表买方或卖方,按照客户提出的价格进行交易。作为交易商,投资银行进行证券自营的买卖交易,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此外,投资银行还在二级市场上进行风险或无风险的套利活动。

(四)兼并与收购

企业兼并与收购是现资银行很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在企业兼并、收购过程中,投资银行主要帮助企业寻找兼并与收购的对象;为兼并方与被兼并方提供有关买卖价格的咨询,帮助被兼并方抵御恶意吞并企图;同时为兼并公司筹集并购资金,以完成购买计划。

(五)基金管理

投资银行与基金有着密切的联系。投资银行可以作为基金的发起人,发起和设立基金;投资银行也可作为基金管理者管理基金;此外,投资银行还可以作为基金的承销人,向投资者发售受益凭证。

(六)项目融资

投资银行与项目发起人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组织项目投资所需的资金融通。

此外,投资银行也从事财务顾问与投资咨询、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风险投资等相关业务。

三、我国投资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不够成熟

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从发展到现在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主要是以专业证券公司为主体,如果按照国际标准的投资银行概念来衡量,它仍然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投资银行机构。虽然证券公司与投资银行在业务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我国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仅仅局限于证券的发行承销和交易,还远远不能算作投资银行。

(二)投资功能不够齐全

我国还没有出现全能型的投资银行。就证券公司而言,仅局限在证券发行承销和交易等狭窄的范围内,兼并收购、资产重组、项目融资、风险投资等标准的投资银行业务却很少开展。对于商业银行,由于我国存在分业经营的限制,没有证券公司业务方面的功能,也不能算作标准意义上的投资银行。

(三)经营规模小

投资银行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取得相应的规模效益,抗击较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我国现行的准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规模太小,国内近百家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加在一起也没有美林证券公司一家的规模大。在风险较大的证券市场,这样小的资产规模是很难承担市场风险的。

(四)缺少足够的专业人员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较晚,相应的专业投资人员严重短缺,造成投资银行在投资业务上难以形成专业优势。因此,我国各个投资银行的业务都比较单一、结构雷同,缺乏投资业务和产品的创新,抗风险能力较弱。

(五)经营行为不规范

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相应的法律规范还不够完善,市场监管能力较弱。这就造成了投资银行的经营行为不规范,内部交易、操作市场、信息误导与欺诈、恶性竞争等不法行为层出不穷。近期光大证券的操纵市场行为就是典型的案例。

四、投资银行风险分析

从投资银行的风险性质来分析,投资银行业务主要面临如下风险: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未来价格的不利波动使得投资银行业务发生损失或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的可能性。投资银行使用利率敏感性工具进行交易,可能因为利率的波动发生损失;作为做市商的投资银行为维持市场有关产品的一定头寸也会因为证券价格的变动带来风险;在外汇买卖业务、外汇库存保值以及承销以外币面值发行的证券业务将会面临的汇率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又称为变现能力风险,是由于投资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比率过低,财务结构缺乏流动性,使得金融产品不能随时变现或头寸过于紧张,导致投资银行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产生的风险。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由于投资银行客户或交易对手的信用缺失,在贷款、掉期、期权等交易及结算过程中不履行义务给投资银行带来的违约风险。投资银行与交易对手在信息上常常处于劣势地位,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交易对手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用风险是投资银行最难以分析和难以控制的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投资银行因交易或管理系统操作不当,或因公司治理失控等诸多原因造成公司的经济损失而产生的风险。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自营部门所使用的独立套利策略系统由于存在交易订单系统缺陷及系统操作不当等问题,不仅给光大证券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地扰乱了证券市场交易秩序。

此外,投资银行还存在着法律风险和体系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

五、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思路

(一)扩大机构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政府的指导下,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对现有的业内机构,通过兼并收购、合并重组等市场化手段,做大做强一批规模大、资产质量好、经营能力强,能与国际一流投资银行相抗衡的投资银行机构,并逐步形成区域性和专业性机构,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适应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和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2013年,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100%股权,完成了对民族证券的收购合并;申银万国证券也公告,拟收购合并宏源证券。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投资银行的兼并重组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拓展业务领域

逐步拓展投资银行投资业务的功能,通过兼并收购基金公司、财务咨询公司、投资信托公司等进一步拓展投资银行新的业务空间,避免与同业机构在传统业务上的低水平重复竞争。投资银行要重点发展本行业与本地区业务,巩固和加大本地区域专业业务的开发力度,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培育独特和稳定的客户群体。同时加深行业的研究力度,开发适应不同群体和不同客户的投资品种,拓展业务领域,以质量求生存,来保持专业竞争优势。

(三)规范经营行为

政府监管部门要制定和完善法规制度,加大对经营机构的监管和违法违规的惩罚力度。业内各机构要建立行业自律性组织,通过建立严格的行业自律规则,加强对行业专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制度培训,增强业内专业人员的守法意识。通过加大对违规机构和个人的惩罚力度来规范和约束行业与机构的经营行为,提高行业和机构的服务水准,保持行业的长远发展。投资银行要建立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交易操作系统,杜绝操作风险的发生。

(四)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确保行业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是投资银行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市场和行业竞争的日渐激烈,投资银行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投资银行必须要适时顺应客户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及时加强市场研究,推出客户需求的、适应灵活的、风险较小的创新产品,以便进一步满足客户需要,维护和扩大客户群体,保持机构的持续发展。

证券行业市场研究范文第5篇

郭亚凌(中信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四月份工程机械部分产品销售明显回落,装载机全行业出现负增长。目前看,五月份也不容乐观,会有其他产品加入负增长系列。如紧缩依旧,新项目开工持续减少,预计行业增速将持续走低至12年三月份了。预计多数公司今年业绩存在下调可能性,毕竟一季度太高的业绩增长调高了投资者的味口和市场预期。(省略/2029930453)

姜广策(从容投资合伙人及基金经理):09年三月医药板块启动,领头品种鱼跃医疗和恩华药业,10年7月医药板块从6月大跌中反弹,领头品种双鹭和天士力,共同特点都是当年业绩有保证,成长性和安全边际俱有保障的优秀企业。而每一波医药调整的尾声都是题材和概念股大幅补跌而告终。(省略/1891212504)

陈志武(耶鲁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理解欧元危机及其出路的最好办法,是把欧盟看成中国、把欧盟各国看成中国各省。在中国,浙江广东福建人勤奋(德国人),但中部和北方人可能勤奋但不像沿海人那么会赚钱(希腊西班牙),差别大。可,浙江人没威胁从人民币中退出,人民币也没面对崩溃风险,为什么欧元面对危机?差别在各国的。(省略/chenzhiwu)

徐建平(东吴基金总裁):短暂的美欧考察学习让我们感触颇深。在美期间与两家排名很靠前的同行交流,其CEO均亲自参与,有的还从外地专程赴约,足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ETF 量化投资大行其道,机构成为基金的客户主体,双基金经理制等,让我们在感叹市场阶段和结构不同之外,感受到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发展趋势。(省略/1943342045)

赵成(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已经不再适合用国企、民企的框架来分析。商业银行的盈利压力非常大,而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却大到让它无法获得商业贷款。准许设立一些可以经营高风险资产的金融机构、让这些中小企业获得融资倒是一条好的选择,这就需要放松管制。这对监管层的智慧提出了挑战。(省略/hiki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