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肌梗死系指冠状动脉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缺血性心脏病。老年人出现心肌梗死时症状不典型,如果能及早发现、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从而提高其生存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特点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以下特点:①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疼痛症状往往不典型以无痛型者多见。有相当多病人以腹痛、胸闷、憋气、眩晕以致意识障碍为主。②快速心率失常中室早、室速或室颤不罕见,但房早、房颤更多见,特别是有心房梗死时,往往出现玩固性房颤。③由于此种病人多有一定程度的窦房结纤维化和淀粉样变,因此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④老年病人以无痛性反复多次小面积心肌梗死发作时,病人往往无明显症状出现,心衰或心功能不全是其主要表现。这主要是可收缩心肌减少所致。⑤老年人往往有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一旦一支阻塞后,因存活心肌代偿功能差,可引起排血量下降,影响未闭塞冠状动脉的灌注,使心肌梗死范围扩大,故一般病情较重。⑥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恶性肿瘤等也有老年组发病率的情况,因此,在心肌梗死时往往由于并发症多而治疗困难用药也受到限制。⑦室壁瘤发病率高。老年人反复多次心肌梗死形成疤痕或广泛心肌梗死可出现室壁瘤。⑧老年人心肌梗死与脑动脉硬化同时存在时常有各种精神症状。⑨老年人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当肺间质中水分稍有增加便进入肺泡引起肺水肿。因此当心肌梗死时较易在肺底部出现中小水泡音。⑩老年人心肌梗死突然昏迷或猝死较年轻人多见。
2.1 对患给予热情接待并及时安排好病房:护士以整洁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取得病人的信赖,容易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生活能力差的患者要给予细心、耐心的照顾,多进行交谈、解释和诱导,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做好生活护理:立即让病人卧床休息,绝对禁止一切活动,避免一切干扰,尽量减少噪音,保持环境安静。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患者适宜进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经常保持胃肠道通畅,便秘时可适当应用缓泻剂,以防大便时因过分用力而加重病情。
2.3 经常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根据老年人排泄能力差、肾功能减退的特点,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并仔细观察其精神状况、血压、尿量、胃肠道反应。地高辛的反应对老年人表现在视力模糊,以致发生心律失常。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及时做心电图,或在心电监护下动态观察,以避免药物中毒。在利用扩张血管药物、利尿药物时可同时补钾,否则患者可出现口干,皮肤干燥弹性差,全身泛力等低钾症状。对长期服用者应注意预防性低血压。
2.4 基础护理:①及时吸氧,并根据病情调节吸氧浓度和吸氧时间。②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切勿过快,根据病情一般15―40滴/分钟。③严格记录出入量,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④时刻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力衰竭、重度休克和心律失常等。
3 讨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比较常见,老年人多为因慢疾病导致身体衰竭,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可不出现疼痛,心肌梗死为逐渐梗死,由于没能超过“痛阈”可不引起疼痛,无典型疼痛是老年人痛阈升高所致。
【关键词】 老年前列腺患者;术后精神障碍;护理
前列腺增生(BPH)是困扰男性老年患者的常见病。60岁以上男性>60%有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因其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及疗效显著而被作为目前治疗的首选。术后精神障碍(POP)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共进行TURP手术的前列腺患者98例,年龄57~93岁,平均71岁。麻醉方式均为椎管内麻醉。出现9例术后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率为9.1%。9例患者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人,糖尿病史2人,既有高血压病史又有慢性支气管炎1人。
1.2 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患者在入院前均没有精神疾病或老年痴呆病史。大多数患者发生在术后1~4 d,夜间更为明显,出现烦躁、谵妄、胡言乱语、幻觉等精神症状。
2 原因分析
2.1 心理因素 发生POP的患者年龄≥70岁,平时大多性格孤僻、倔强。术前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对术后预后担忧,夜间失眠,缺乏沟通,导致患者激动易怒等不良情绪。
2.2 生理因素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低下,机体适应能力明显降低,对手术创伤承受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2.3 药物因素 有报道[2],喹诺酮、硝基咪唑、糖皮质激素和β内酰胺类药物可以诱发药源性精神失常。围手术期使用雷尼替丁[3]、加替沙星[4]等药物术后发生POP的患者较未使用者常见。术后物的残留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均有可能影响神经功能:氯胺酮可使患者神志淡漠、出现噩梦、幻觉、谵妄等不良精神反应;吗啡可产生中枢性呼吸抑制,引起疼痛、头晕、嗜睡等。
2.4 手术因素 TURP术中需持续膀胱灌洗,灌洗液可以通过前列腺创面吸收,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低钠血症,手术时间延长使创伤增大,也会加重低钠血症,引起脑水肿。如果术中出血较多、血压偏低而未及时纠正,使组织氧含量减低或过度通气造成二氧化碳分压过高,均可使脑血管收缩,影响脑组织血液供应,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
2.5 环境因素 术后的不适、伤口的疼痛影响了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治疗护理多,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仪器运转噪声和引起患者烦躁焦虑,出现多疑、错觉、谵妄等精神症状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入院时护士应以亲切、热情的态度迎接老年患者,认真、仔细介绍医院环境、病区环境及管床医生及护士,减轻其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称呼患者为爷爷或老伯伯,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更有利于沟通和交流。认真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让老年患者与手术成功患者交谈,安排亲友给予安慰和鼓励,消除其焦虑及恐惧心理。麻醉师和手术护士进行术前访视,让患者消除陌生感,减轻焦虑;接送患者过程中主动体贴关心患者。与患者子女沟通,让他们每天抽空看望患者,与患者交谈、聊天,消除患者低落情绪,促进康复。
3.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前控制血糖和血压,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加强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术前晚可适当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保证患者良好的休息、充足的睡眠。术中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术后观察患者的意识、情绪、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电解质,避免低氧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发生。观察膀胱冲洗是否通畅,洗出液颜色及性状是否正常。疑为精神障碍者,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及时对症处理。
3.3 改善环境,落实安全措施 术后给患者建立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早晚予开窗通风,温度适宜,灯光柔和。工作人员做到四轻:操作轻、关门轻、走路轻、说话轻。让患者听轻音乐,夜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使患者感到舒适、安静。
3.4 舒适护理 及时有效地给予患者镇痛镇静,并保持舒适;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拍背及按摩尾骶部,适时协助活动四肢和进行腿部按摩;做好基础护理及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元和皮肤的清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TURP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不断上升,其手术的风险不断加大,而TOP的发生直接影响了TURP手术患者的痊愈。手术前后的心理疏导,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能有效预防TOP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沈渔.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441.
[2] 丁满拴,郭娟.药源性精神失常.医药导报,2000,19(8):335.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问题;护理
1 关注老年病人心理问题及护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开始凸显出人口老龄化态势,并且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老年人由于身体新陈代谢减缓,导致较容易患慢性病,并且疾病恢复速度较慢,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时间的长短,所以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这一课题的研究与探索对老年病人的健康恢复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情况分析
老年病人住院后,因为外界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身体健康的因素可能导致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例如孤独和忧郁心理、焦虑猜疑心理、自尊心或自责心过强、绝望和恐惧心理、强烈依赖心理等不利于身体恢复等问题。
2.1 孤独和忧郁心理
老年人生病住院后,从过去熟悉了几十年的生活环境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每天除了可能因工作、家庭不能及时陪护的家人并且还要面对陌生的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 (不能时刻照顾在身边),周围生活环境外加周围活动人员的改变势必会造成老年人一定程度的孤独感。
2.2 焦虑猜疑心理
现阶段,老年病人都会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一方面自己亲身感觉到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在逐渐衰退,或是由于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造成的死亡恐惧,或是由于家庭因素和经济压力,或是医院环境问题,这些都会造成老年病人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表现在容易激动、过分的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思想高度紧张、没有任何原因的怀疑自己身体健康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进而造成老年病人的恐惧焦虑心理,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的恢复,如此造成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老年病人的健康恢复。
2.3 自尊心或者自责心过强心理
这类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岗领导和农村家境比较困难的老年人身上。人的自尊心与人本身的社会价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下岗老年病人由于自身阅历的关系一般会有敏感的自尊心,喜欢听到周围人的恭维和赞美,一旦生病入院,处处“受人摆布”,老年病人的自尊心会变得敏感甚至极其强烈,同时也会变得极易受到伤害。
3 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的护理
3.1 消除孤独和忧郁的方法
现如今,大多数老年患者的子女都是忙碌的工作一族,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平时要多多关注老年患者,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细致的观察老年病人孤独和忧郁的心理表现,并及时的发现其内在原因,帮助有孤独和忧郁症状的老年病人尽快的适应新的医院环境,定时的安排医院的值班人员对老年病人进行帮助“访谈”,安慰和疏导老年病人的情绪,帮助他们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方式走向社会,重新拾起在社会生活中寻找乐趣的动力,消除他们孤独、忧郁的心理,鼓励他们积极的面对治疗,并且正确认识到人到老年后身体的一些正常变化,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并且积极配合医院进行治疗,从而尽快使身体恢复到正常水平。
3.2 消除焦虑和猜疑心理的方法
消除老年病人的焦虑状态,医院的医护人员除了要细心的观察病人不良情绪的原因外,还要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尽量帮助患者与家属取得联系,并给予妥善的安排和处理,医护人员在老年病人面前要表现出应有的耐心和镇定从容、遇事不慌的态度,也不要随意的议论病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引起患者的恐慌。
面对有猜疑的老年病人,医护人员应该尽量满足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需求,在同患者家属交谈患者病情的时候,如果可以告诉患者应该当面交谈,以免引起老年患者的猜疑。
3.3 创建良好的治疗环境和医护关系
环境对病人的身体恢复具有十分明显的关联,医护环境不必要奢侈和豪华,但要尽可能的使环境看起来要比一般的公共环境安静、整洁、美观,这些都可以在病房设置、患者安排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减少不良环境对部分患者的感染和刺激。医护人员要根据医院的现有条件为老年患者提供最合适的住院环境和生活条件,在与患者接触的时候要妥善的处理好与老年患者之间的关系,用坚定、自信的态度感染老年患者,如果老年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一定的信任感,医护人员的良好的态度会对老年患者产生意想不到的感染力,以改善老年患者的不良的心理和过激行为。
3.4 缓解老年病人的过分依赖问题
针对老年病人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过分依赖问题,医护人员要同患者家属及时做好沟通,尽可能的满足老年患者的要求但不要过分的迁就和顺从,同时更要多多鼓励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争取减少非必要的帮助,鼓励他们做合理的运动,这是改善病情的一个合理而有效地方式,并且根据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为他们量身打造一套适合他们自己的活动计划,积极主动的帮助老年患者改掉对家属及医护人员的过分依赖问题。
综上所述,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做为家属和医护人员我们都不能有任何的忽视,在护理老年病人的同时要考虑到老年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要受到我们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的特殊待遇;同时我们医护人员要使患者了解到自身心理状态对健康恢复的重要作用,鼓励他们协助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做好护理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积极的面对治疗,这样才能达到预想的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爱红,李素娟,李海玉.241例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4).
[2] 林利.老年人骨折术后的护理[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3] 李红梅,张文美.老年人的护理[J].护理与健康,2003年第2卷第5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老干部科病房住院患者380例,作为干预组。其中,男220例,女160例。年龄在65岁-85岁,平均年龄75岁。排除卧床不起、行动不能自理、骨关节有严重疾患者。选取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老年科病房住院的患者350例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性别和疾病谱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
1.2.1入院评估 患者入院时,正确评估患者状况。
1.2.2入院宣教 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应详细的为病人进行入院宣教,包括环境宣教、安全宣教、药物宣教、疾病宣教、锻炼宣教等。
1.2.3改善住院环境设施 增加有利于平衡和防跌倒的辅助设施。如病室保持整洁,病室及走廊光线应充足,有夜灯且电源开关容易触及。物品摆放有序,生活必须品放置于患者随手可取处;病床高度合适,配有拦床架,床旁呼叫器放于患者枕旁;地面平坦、干燥,无水迹。厕所、浴室配备防滑垫,并设有扶手,厕所应有坐式便器,防止患者站立蹲下时跌倒。
1.2.4肢体运动训练 根据病情进行许可范围内的运动,包括增强肌肉力量的练习、步态练习和平衡练习。
1.2.5心理护理 针对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护士要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心理上给予疏导、支持,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在学会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适当运动,减少生活依赖性。
1.2.6建立病人跌倒报告流程 在各种防范措施已经到位的情况下,仍要做好跌倒事件发生后处理的预案,当此类事件发生时,当班护士及时告知本科室护士长,以便采取最佳的处理方法。
1.2.7跌倒事件处理流程 跌倒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病区护士长组织讨论、定性,有整改措施及发生原因、经过等记录。造成后果者上报护理部;未造成后果者,月底护士长按缺陷上报护理部。
1.2.8对照组不接受防跌倒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结果
2.1掌握相关知识程度 干预组380例患者中378例占99.47%,不同程度的掌握了跌倒的危险性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的知识。与对照组的69.71%的掌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2对护士满意度的比较 见表1。
表1 2组对护士满意度的比较
3.讨论
引起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
3.1平衡失调及步法紊乱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机能退行性变化,往往反应迟钝、行为迟缓、感觉迟钝、平衡能力下降,发生跌倒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人体姿势的稳定性有赖于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肌功能的协调一致。老年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平衡功能失调而使跌倒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3.2疾病因素 如关节炎、脑卒中、老年痴呆、贫血、性低血压等都与跌倒相关联。
3.3药物因素 在老年患者经常服用的药物中,如镇静催眠药、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降血糖药、利尿药、血管扩张剂等,有些可使反应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有些可致低血糖、低血压,进而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
3.4感觉功能因素 老年人由于中枢处理能力下降,感觉到信息就会简化、削弱,反应时间会增加,环境突然改变不能及时做出适宜的动作而跌倒。
3.5环境因素 老年人的生活安全与否由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因素决定。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1%跌倒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这些环境因素包括老年人周围环境是否危险、无序和老年人能否适应环境等。
住院老年人由于疾病或体质的特点,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加之住院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引起跌倒的意外发生,跌倒已成为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2],我科是老年病房,回顾这两年病人跌倒的发生,通过对老年病人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到老年病人跌倒的危害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治疗老年病人本身疾病的基础上,立足预防住院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跌倒的危险因素
1.1 跌倒者内在因素
1.1.1 生理学因素年龄是患者跌倒危险的显著因素。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跌倒一次或多次[3]。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保持直立姿态的本体感觉、前庭感觉、视觉三大系统的传入感觉功能和中枢控制能力明显下降,骨骼肌肉系统功能、四肢肌肉力量下降,造成步态不协调、平衡功能下降,从而使老年人易跌倒。尤其是老年人视觉,视力减退、视觉分辨能力下降将增加跌倒的危险性或跌倒所致的骨折发生。
1.1.2 自我认识欠缺对自身能力过高估计,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由于不愿意麻烦护士和家属,对所有事情都勉强而为之而成为跌倒的危险因素[4]。刘玉春等报道[5]:40例跌倒者中,26例占65%跌倒者不听从不能单独活动的要求,擅自活动,发生跌倒。部分住院老年人对自身体力不能正确评估,不服老,拒绝帮助,不听从劝告,自行超出活动范围。
1.1.3 病理和药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脊椎动脉供血不足、小血管的缺血性疾病、性血压过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萎缩、小脑病变、帕金森综合征),功能损害(如深感觉障碍、认知损害、特殊定向损伤、以前有脑血管事故的证据、肌肉运动失调),运动器官的畸形(如缠足的妇女),以及风湿关节炎病、甲状腺病、视觉损害、眩晕病、骨质疏松症和体质虚弱。药物因素有:使用镇静剂,如催眠药、抗焦虑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强安定药、抗高血压药、强心剂皮质甾类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心律不齐药、抗组胺药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泻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肌肉松弛剂、血管扩张剂以及任何影响平衡的药物等均可引起跌倒。这些药物可使反应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心律不齐、意识错乱等,增加了住院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
1.1.4 心理因素 沮丧、抑郁、焦虑以及不佳的心理状态及其导致的与社会的隔离均能增加跌倒的危险。沮丧可能会削弱老年人的注意力,潜在的心理的混乱也和沮丧相关,都会导致住院老年人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另外,害怕跌倒也使行为能力降低,行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步态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险,形成“跌倒-丧失信心-更容易跌倒”的恶性循环。
1.1.5 外部环境因素 环境是引起住院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6]。有文献报道[7]:对90例男性老年患者171次跌倒状态分析,资料统计显示,69例(40.35%)老年患者因地面不平坦,通道有障碍物,地面湿滑,设施不适合而跌倒,成为致老年人跌倒的直接原因。环境中防护设施不足,马桶,浴池边无扶手,高危者病床未加护栏,床铺过高,等均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
1.1.6 时间性因素住院老年病人作息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活动段常分为早上起床洗漱,三餐后,晚间入睡前等日常起居和个人卫生活动,这些时段往往是住院老年人跌倒时间发生的最高峰段,应引起重视。研究表明,夜间入睡后22:00-05:00,此时段因老年人夜醒时间和次数增加,睡眠不连续,夜尿次数增多,最易导致跌倒。因此,在目前护士短缺,部分时间段只有一个人值班的情况下,应该允许有照顾者时刻陪伴。[8]
预防措施
1 采用跌倒风险评估,全面收集资料,评估有无跌倒史,筛选易跌倒高危人群,将病人跌倒风险因素分等级,按不同等级给予护理干预,如在病人的床头上方加防止跌倒的醒目标识,加强预见性措施。
2 切实有效的进行健康教育
2.1 很多住院老年人往往存在不愿意麻烦护士,不服老的心态,跌倒的发生恰恰多数出现在这些既能活动又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身上,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对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宣教,使病人认识到跌倒风险的存在和一旦发生跌倒的后果,预防跌倒的发生。
2.2 老年病人记忆力下降,应该每天重复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直到病人记住和掌握为止。
2.3 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及降糖药、降压、利尿药物的老年人注意用药后的反应,经常巡视病房,加强某些能引起跌倒风险的药物的用药指导,用药前告知病人药物的副作用及用药的注意事项。
2.4 提醒老年人生活起居做到动作轻柔缓慢,醒后先平躺一会,再起床,起床后先坐立一会,再站立,站立后先停一会再行走,晚上尽量在床旁使用便器小便。
2.5 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入院时了解其晕厥史,帮助患者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规律,在患者下床活动时给予照顾,同时增加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变化,在加深对患者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3 创造有利于老年病人的安全环境,老年人入院后要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并适应环境的变化,将用物放在患者容易取到的地方,指导患者使用床头和厕所的呼叫器,座椅应较高使之容易站起,调低床的高度利于站起,固定好床脚刹车,适时使用床档,必要是使用约束带。病区有足够的亮度,光线分布均匀,地面平坦而不滑,通道不应有障碍物,走廊、厕所、浴室要设扶手,以防滑倒。
住院老年人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正确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创造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病房环境,同时对预防跌倒的防护措施进行宣教,对预防老年病人跌倒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靳海如,郝瑞平 农村老年人跌倒致骨折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5c):1382
[2] 郝艳萍,刘雪琴,靳海如,老年人跌倒致伤情况分析[J],护理研究,2006,20(8A):2017-2018
[3] 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144
[4] 张滢,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J],天津护理,2004,12(2):97-98
[5] 刘玉春,赵玉香,住院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教育[J],现代护理,2006,12(2):99-100
[6] 赵慧华,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与预防[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43-44
[7] 库洪安,王艳丽,催伯艳等,男性老年患者跌倒状态及对跌倒认识的调查[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