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药学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优化授课内容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设计必须是“药学特色”的分析化学,即:既要符合分析化学自身的基本内涵,又要突出药学专业的特点。因此,在教材内容和授课选材上,必须合理地、有选择的删减与药学专业联系比较少的纯化学理论以及在药学领域应用较少的内容,选取在药学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的方法和技术,将药学学科中的热点问题及时、巧妙渗透到分析化学教学中,并不断更新、充实分析化学的发展前沿内容,提高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与探索杜刚锋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47306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如详细讲解决定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部分,略讲在药学分析中应用比较少的重量分析法及沉淀分析法,适当增大在新药研发、药品鉴定、临床检验等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仪器分析方面的内容比重,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实验课内容的选取也要结合药学专业特点,除了选择能代表分析化学学科特点的实验方法及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外,还应选择《药典》中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的经典案例,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快乐,如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饮用水pH值得测定(电位法)、磺胺嘧啶的含量测定(永停滴定法)、维生素B12含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这些实验内容的设定,既能使学生了解到分析化学在药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加深对与药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手段的理解、掌握。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及相关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分析化学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网络、动画、多媒体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查找学习资料,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将教材中枯燥的理论、抽象的问题转换为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动画、视频等,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立体化,使枯燥的理论理解起来更形象、更直观,既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地、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既可弥补传统的教材、挂图及实物模型携带不方便的不足,又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液相色谱法时,通过播放Flas演示,学生既可明了色谱仪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又可以清楚观察到液相色谱分析过程的产生,再结合教师的适当的讲解,必然加深学生对该法分离机制的理解。
3综合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大多数高校普及使用。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激发学习兴趣,但传统的板书仍然有着现代教学媒体无法完全替代的优势。例如在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可跟着教师的书写记笔记,板书的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并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PBL)的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讲授与讨论,在线答疑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分析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技能
【关键词】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学习兴趣;学习动力;思政教育;学生主体性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开设的专业范围很广,例如我校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卫生检验与检疫、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专业都开设了有机化学。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同一所医学院校,文化课成绩相差不多,但经过一学期的有机化学课程学习,部分学生因无法达到教学要求而成为有机化学学困生。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培养药学人才的重要必修课程,为后期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机化学学困生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分析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学困生的成因、研究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刻不容缓。
1有机化学学困生的成因
1.1不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延伸,但是两者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高中化学强调理论学习,学生对化学知识是填鸭式学习,每节课都有大量的习题,高三更是刷题无数,学生习惯于老师“手把手”的教,习惯于通过大量的背诵和习题强化巩固化学理论知识,这就造成学生发散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药学专业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内容多、课时少、理论性强的基础学科,教师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更多的是教授如何应用,而且讲授进度较快,有时一节课会讲解教材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思考,自主学习。此外,高中化学对化学实验能力的要求相对薄弱[1],而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研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因此,不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是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1.2思想消极,缺乏学习动力
高中学习的动力多来源于高考压力,学生废寝忘食的学习,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很多家长与老师为了缓解学生的高考压力,常常将“大学不挂科就好”“大学可以谈恋爱”“大学可以打游戏”等思想传递给学生。部分学生信以为真,来到大学后,在社交、恋爱、游戏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迷失了方向,导致学业变差。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文化思想,俗话说积极的文化思想使人奋进,消极不良的文化思想使人堕落,初入大学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很容易受不良文化思想的影响,产生功利、任性攀比、不劳而获等消极思想,失去了学习动力,严重的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例如大学生被人哄骗参加传销组织、为了攀比陷入网贷泥潭等事件。因此,思想消极、缺乏学习动力是有机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之一。
1.3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部分学生成绩无法达到教学要求,成为有机化学学困生,与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高中时代,学生接受的是固定几十人的小课堂教学,固定的教室、座位,固定的教师、同学,与老师距离感小,与同学亲和力强,家长更是对他们的生活照顾周到,饮食作息非常规律,这些容易造成学生对外界环境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3]。大学课堂动辄几个班的百人大合堂,不固定的教室、位子和同学,与教师距离感强,与同学亲和力差,对环境适应能力弱的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而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更是饮食作息不规律,精神萎靡,无力应对学习。面对考试,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记忆过程痛苦且效率低,遇到应用型或开放式的问题依旧不会作答,部分学生便对自己降低要求,只求及格,最终成为了学困生。
2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激发有机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对有机化学学困生而言,有机化学是一门知识繁杂、枯燥无味的课程,因此,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没有太大兴趣。而且大部分有机化学学困生的化学基础较差,想要学好有机化学,相较于其他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往往使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甚至还出现厌恶、恐惧等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激发有机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有机化学的乐趣,帮助他们消除负面情绪,主动学习,爱上学习[4]。2.1.1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有机化学发展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每类有机化合物的发现与合成都离不开化学家的努力,我们在对化合物讲解时,不仅要讲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发展历史,还要讲解相关结构的临床药物案例,包括药物的制备、用途、对人类的贡献、副作用等。此外,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发散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有机化学[5]。例如,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教学中,让学生查找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和阿司匹林等常见药物的结构,分析以上各类药物有哪些特征官能团、归属哪类有机化合物、此类有机化合物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而思考以上各类药物的合成制备以及影响这些药物储存、副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教学重心从掌握知识转向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1.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针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结构式复杂、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抽象、有机反应历程难懂等问题,我们将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例如卤代烃SN1反应的立体化学是有机化学中的难点,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花费很多时间讲解,学生仍是似懂非懂。在学习此内容时,我们展示卤代烃及亲核试剂的的结构模型,同时动画演示反应历程、产物形成过程,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学得懂、学得轻松,增强学生知识获得感与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2.1.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的知识水平、性格、兴趣等综合自身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知识渊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的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最好,学生喜欢这位老师的课并且整体成绩好[6]。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2发挥有机化学学困生的主体性
科技正在改变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方法正在离我们远去。科技使枯燥难懂的有机化学知识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智能设备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通过检索查阅获得学术前沿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教师不再是知识唯一的传递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做好引导者,给学困生更多的空间,教会学困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2.2.1改变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困生,鼓励学困生质疑,尊重学困生的想法,以讨论或谈话等形式解决问题,保护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我们还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引导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团队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TBL)、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等[7-9]。例如,课前采用问题的形式来布置学习任务,进行分组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学习,增强协同合作意识。课上小组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并作适当延伸拓展。此外,老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以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主,尽可能发现每个小组成员尤其是学困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针对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充分调动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10]。2.2.2作业形式多样化学习是知识获得与内化的过程,课后复习和课后作业是强化内化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背诵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类型等记忆型作业,不能帮助学生完全理解掌握知识内容,我们可以增加开放式作业,例如采取思维导图总结章节内容[11],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梳理所学内容,迅速回忆和提取章节知识,进一步查漏补缺,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也可以撰写课程论文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老师可以给学生题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选题目完成课程论文,这不仅可以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能力,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2.2.3引入线上答疑平台在学习过程中,学困生经常会出现对新知识理解不透彻、无法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况。教师答疑是学困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部分学困生的心理或性格等因素,不愿面对面地与教师交流,为此我们引入线上答疑平台。线上答疑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除学生与教师交流壁垒,让教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及时解决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分析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个性问题,教师针对其个人做出有效的解答,而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及时反思,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解决共性问题[12]。另外,利用线上答疑平台,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网上互助答疑,在班级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3结语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有机化学学困生在后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研究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刻不容缓。转化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过程,不只是帮助他们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重要的是激发学困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主体性,渗透思政教育,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动力,最终帮助有机化学学困生从“因为考试要学习”转变为“因为爱学要学习”。
参考文献
[1]杜娟.试析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9,1(4):57-57.
[2]申权威.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校园心理,2019,17(2):143-145.
[3]王艺璇,颜琬华.在校护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元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81-83.
[4]王玉杰,陈文,王湘君.高校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内江科技,2018,1(39):59-60.
[5]李沛辰.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J].科技风,2019,369(1):49-49.
[6]石芳.爱学生必须爱之有道[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24):37-37.
[7]田飞,高岩冰,唐丽玮,等.TBL联合CBL+情景教学法在超声医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14-17.
[8]贾尧玲,孟祥国,姜智腾,等.PBL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磺胺醋酰钠合成中的探索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9):8-10.
[9]赵继敏,路静,陈新焕,等.大班授课中实施PBL的方法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5):17-18.
[10]王超.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新西部,2020,5(6):163-164.
[11]孙莲,海尼木·夏木西.思维导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广州化工,2020,48(8):175-177.
[12]梁涛,时乐,袁冬平.药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2):37-39.
[13]刘锦琳,赵艳,张猎.全媒体时代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改进策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2):67-70.
论文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药学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它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各个学科,对医学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前沿学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许多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认识,极大推动了药学的发展。但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没有今天生物化学领域丰硕的理论成果,因此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药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一是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理论;二是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能;三是培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药学专业在我校是一个新专业,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专业需要,为此本教研室从2006级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取得学生和药学院教师好评。本文就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及实验内容、授课形式与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与评价体改革进行探讨如下。
1.存在问题
药学专业是我校一个新专业,生物化学教材由临床专业更新为药学专用教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及学生考研和就业的需要,我校现行药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主要表现在:
1)缺乏适应药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内容,导致一些学生学习盲目无积极性,甚至到了工作岗位上基本实验技能还需从头学起。
2)忽视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知识、培养临床生化实验技能为主。
3)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导致学生上完实验课影象不深。
4)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以教师讲授为主。
5)缺乏完善的实验成绩评价体系,无法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为了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我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改革内容
2.1实验教程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材更新后及时更改教学大纲,根据药学专业生物化教学大纲并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具体情况,首先组织年轻优秀的教师完成了实验教程编写,实验教程主要包括常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和原理、学生实验内容、常用试剂配制三部分。实验内容以药学生化四大基本技术(电泳、层析、分光光度法和离心)为主心,选择与药学相关的实验内容。其次把生物化学实验分成容划分为“基础基础实验”、“提高性实验”、“研究和综合性实验”三大模块,用实验方法将三大模块联系起来。基础实验主要有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酶学实验;提高性实验主要有血清SDS-PAGE电泳、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苹果Vc含量、转氨基作用、血清淀粉酶的测定测定;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主要有细胞色素C的制备及测定、血液DNA提取及HbβPCR扩增、大蒜SOD提取及活性测定、血浆γ球蛋白分离纯化。实验教程更新使实验内容更加贴近药学专业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从三大模块选择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教学;又增强学生了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活跃了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实验课的自觉性和实验操作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让学生知道生物化学是药学重要的基础课,从心里重视生物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学习。
2.2教学手段
改变传统上的实验课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遵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地依照实验步骤去完成实验教学。教学手段改进不仅让学生自己获取实验材料、自主配制实验试剂等操作技能的多练习,而且通过提供或要求查阅方法,进行试验细节的论证和讨论,请准备好的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培养动手操作和科学研究与思维能力,提高实验的教育效率。如设计实--验血浆γ球蛋白分离纯化,首先提前将实验内容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不同的实验方法,并理解实验原理,试验所需器材;其次实验课上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比较不同实验方法有缺点,最终确定两种实验方案,小组分工配制所需试剂;第三如实验课时不足则以开放实验室的方式满足学生完成实验内容。同时尽可能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验课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学生观看药学方面的实验技术最新进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3实验考核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考核及评分标准的探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实验的真实记录,要求学生形成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习惯,改变仅靠试验报告一稿和教师试验观察定成绩的传统模式;而是细化量化实验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设计、实验能力、实验意识、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还要体现分组试验中学生个体在试验中的贡献差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等。考核指标也要适宜统计分析,能够克服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便于准确判定学生在操作中的薄弱环节,并且成为未来改进教学和实验设置的重要科学资料。
为了给学生一个客观的实验分数,我们采用20人一个实验室,两人以小组,从进实验室到完成整个实验学生的每个细节都在考核之内,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熟悉程度、试剂摆放、仪器使用规范程度、实验结果准确程度、值日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加上实验课结束时实验课教师组织同学民主评定每个同学实验课综合成绩,为该生最终成绩。
总之,针对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中三方面的改进,一方面使实验内容更加符合药学专业需求,提高学生对生化实验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将实验与理论专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良性循环,为其他药学专业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俊杰 贾长虹 张会宜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 J ]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3 (2) : 114 - 116
关键词:高职;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1]。我院3年制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术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常见天然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式和理化性质,并能够查阅相关资料,根据理化性质设计适当的提取分离方法。重点突出根据理化性质设计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思路,但是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不断更新的,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跟不上学生年龄变化的脚步,笔者根据5年教学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准确的课程设置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在充分调研药学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明确药学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并深入分析出药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确定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兼顾执业药师考试要求,形成包涵三个模块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岗位能力学习模块"主要是提供药学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天然药物化学》作为岗位能力学习模块支撑课程之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紧紧围绕中药生产、检验岗位对知识、技能与素质的要求,整合、序化教学内容[2]。
2 合理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
根据医药行业主流药品及工作流程分析和完成药学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行业专家、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遴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奠定基础。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兼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鉴定过程为依据,安排组织教学,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础。
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药品生产、检验相关工作的一致性,使学生通过学习与训练能够达到企业药品生产、检验岗位对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参与、主动探讨,学生之间交流更多了,学习效果也有了显著提高。
3.1启发式教学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在引入新的一章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引入日常生活中和本课程有较大联系的问题,比如:金银花为什么会有祛痱止痒的功效,学生自然就能够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继而可以提出问题,从而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3.2任务驱动式教学 在有些章节,教师通过下达具体任务,学生分组制定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然后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例如薄层色谱法分离氨基酸的实验,教师下达任务要求学生自行设定试验参数进行试验,最终依据色谱分离的效果再由教师总结具体实验操作的相关事宜与问题。
3.3讨论式教学 采用讨论式教学,将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现场讨论来发现自身的错误,也同时把别人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防范于未然.例如在生物碱碱性的学习中可以设计讨论,教师写几组结构式,学生分组讨论各类生物碱碱性的强弱,最后评估总结,通过对碱性强弱的掌握,可以促进学生对酸提碱沉法及PH梯度萃取法的掌握。
4 改变考核模式
为了最大限度的反应学生的综合实力,就必须改变评价体系,将以末考成绩为主要参考的终极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体系,通过增加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参与教学活动表现的分数比重,尤其注重在问题式教学环节、各类实验操作过程的操作情况、结合期末考试成绩,综合在实践教学中的态度、能力进行评价。
5 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青海有着较为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因而有条件举办药用植物采集、辨认、标本的制作。每年到学校周边县区的一些生长药用植物的地区,例如大通县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去在采摘药用植物,制成药用植物标本,配以采摘图片和相应功效的文字说明,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激发了学习潜力。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教研室对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探索,注重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因材施教,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课程是不断发展的,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更好地教给学生更加有用的实际知识,需要药学教育者长期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比较法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联系、比较分析,使相似的问题进行综合,将不同的内容分离出来,建立清晰的思维网络及知识体系过程。生物化学特点是概念多,化学组成复杂,结构多样,功能复杂,各概念之间容易混淆。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相似的概念、理论列表比较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而掌握重点。在讲授糖代谢时,可以将无氧氧化与有氧氧化在基本概念、部位、关键酶、能量的生成等方面进行比较,能使学生充分理解糖不同代谢过程的特点与意义。利用比较教学法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条理化,能让学生抓住重点,加深印象,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出来。
二、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合
课程整合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药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去向是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等,工作的性质决定学生需要的知识体系,除了需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理论外,还需要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基本技能占的比重较大。而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的知识点重复性较高,反而减少了学生必要的实践时间。课程整合由教学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实施来完成。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