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范文第1篇

1.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研究对象的清晰并形成严格的理论界定是某一研究领域发展为学科的必然要求,且在形成过程中遵守着学科发展的逻辑规律。目前,在寻求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上缺少成熟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资料法选择了三条研究路径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一是对已有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阐释;二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专着类文献、学术会议文献的相关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三是对母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梳理借鉴。在三条研究路径的基础上依据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归纳演绎法,通过逻辑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逻辑框架,界定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一基本问题

1.1研究路径一:已有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

国际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表述如下:SophiaJowett在《《SocialPsychologyinSport》(2007年)一书中做了如下描述: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中的关系,教练领导能力与群体动力、动机气氛、运动中重要的社会认知过程,以及运动环境中的运动员3。在AAASP网站上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运动与锻炼情境中个体和群体的互动过程及其理论,探求关于运动参与者、教练、团体以及观众的社会心理因素。

英国Essex大学心理系开设的The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HealthandSport的课程中说明如下:提供了深度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来理解运动、锻炼与健康等行为,包含了两个显着的领域:SocialPsychologyofSport领域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运动行为、成就动机、焦虑与唤醒、人格、群体凝聚力、社会助长、侵犯、内部动机以及心理技能训练进行研究;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andHealth领域是集中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怎样为提高或维持经常的运动参与者的健康利益方面,以及锻炼坚持性的社会认知过程和途径(自尊、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策理论、成就目标理论、阶段变化模式、锻炼中的社会的及同辈群体压力),锻炼与心理健康、饮食失调与锻炼成瘾、动机调查、锻炼与青少年健康。

美国Texas大学教育学院的SocialPsychologyofSportandPhysicalActivity的课程中做如下描述: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强调教练员在面对个体运动员和团队时心理上的交互作用过程,包括自我效能与自信、归因理论、成就动机与目标设置、自我表象问题、唤醒与注意、失常表现、社会抑制与社会促进、群体动力与凝聚力、青少年运动、反馈与学习、运动中的侵犯行为、应激与耗竭、运动损伤、锻炼坚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课程中对SocialPsychologyofSport做如下描述:主要探索那些影响运动行为与成绩的社会心理变量,重点是在个体运动生涯中社会对个体社会影响方面,包括成就动机、竞争、焦虑、攻击、个性等。

综观国外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描述,有如下特征:在解释上从课程的角度出发,主要说明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尽管如此,对于课程的描述中必然隐含着学科研究对象。普遍认为该学科是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在具体问题层面上来解释该学科的概念,多数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运用严谨的语言来指出学科研究对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ESSEX大学的课程描述中,把该研究领域分为了运动心理学领域和锻炼与健康领域,从两个不同领域来分别指出该学科研究的具体问题,但是学科研究对象并不能仅仅依靠研究内容的罗列来界定,显然无法明确学科的结构性要素。

1.2研究路径二——体育社会心理学重要研究文献的主题分析

查阅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所出版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着类文献;同时,追溯了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历次会议中有关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类、提炼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途径。对如上研究文献主题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主要是从几个方向进行研究:

体育中的个体社会心理方面: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运动与人格、归因、人际关系、社会动机、道德发展、侵犯行为等。

体育中群体方面研究:运动团体(凝聚力、构成、动力、团队气氛)、观众团体、运动与不同年龄或性别群体、领导行为,以及在群体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如社会促进与抑制等。

在2001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文化与体育运动”这样一个研究主题。这一主题出现说明了体育中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了新关注视角。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类总结涵盖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题。但是已有研究主题同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相比是比较狭窄的,据此,选择了第三条路径——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再次进行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

1.3研究路径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梳理

当前社会心理学分为三个不同方向,一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SSP),二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PSP)。三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简称CCSP)。

SSP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上,还有社会现象在心理上的解释,以及社会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的着力点在社会情境和社会现象等对心理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理解人类行为。PSP方向的观点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多数从心理出发来探求人们行为的原因和结果,其中个体、群体以及个体、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研究的内容。这个方向上的研究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要从个体心理和个体人格结构中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从个体心理入手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种种复杂难解的社会现象。CCS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上述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来看,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的。

三个方向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呈现以下特征:首先,都指出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关学科对象的争论焦点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心理学家强调个人、团体,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则强调文化因素。其次,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研究行为的时候通常要解释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它要研究的是群体共同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规律。

2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一三条路径研究的分析整合

“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想工具,用于向一种大量复杂的现实中引入秩序”。为了剖析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构成,本文参照了以下两个学术界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观点。

帕森斯的理论认为社会由各个系统构成,不同社会科学分别以其中的一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例如心理学研究个性系统、人类学研究文化系统、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这种宏观的学科研究对象的解释为分析学科结构性要素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了着名的三方互惠决定论。他深入分析研究了人的认知因素及其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一个三方面的因果模型(图1)。

    同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人格的文化背景》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个人、社会、文化都是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探讨的。心理学研究个人,社会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但是,个人、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是持续不断的。任何脱离其他两项,而单项地进行研究,都会行不通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正是试图从这样的三个方向来理解体育中人的思想和行为。

依据以上两个基本理论,根据三条分析路径的研究——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性的回顾和梳理;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运用归纳演绎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三个层次:它是在体育这一领域中从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群体行为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图1)。

3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三个层次的界定过程分析3.1三个层次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分析

个体社会心理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发生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和现象。包括个体的社会认知、归因、人际关系等。个体社会心理是群体行为发生的基础。当某一种个体心理所引发的个体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时候,在外显的层次上就表现出群体性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个体的社会心理必然要经过群体行为的实践过程在社行为的实践得以存在。而在AlbertBandura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这本富于影响力的着作中,早已对此做过深刻的分析,证明了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把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作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群体行为是指具有多数个体表现出来的普遍性社会行为,例如体育锻炼行为、偶像崇拜行为、时尚行为、舆论行为等。关于群体,在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指出“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36在本文中关于群体的理解是相对比较广义的,它不仅仅指那些有组织的,例如家庭、学校、军队等,也包含着那些没有组织的,但是有着某种共性行为特征的人的共同体,例如不同年龄构成的群体、性别群体、犯罪群体等。在本研究中群体既包括了个各种不同的运动员、观众、健身人群,也包括了在体育中具有共性行为的群体,即包括了以各种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群体。

关于文化,着名社会学家AnthonyGiddens认为:“社会学家提到文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他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37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38。从AnthonyGiddens和DavidPopenoe的理论中关于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的产生必须要经历成员共享、交流、合作,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一个群体行为的过程,是人类群体的共享成果。所以群体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群体行为作为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衔接,社会文化不可能产生。一是社会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之一。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二是在社会对人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人际之间、群体对人的影响,文化是对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必须要关注的。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根据从理论上的演绎——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又根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主题内容的归纳阐述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的归纳性回顾和梳理,参照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以帕森斯、班杜拉两人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体育中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个体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认知,人际关系,态度,归因等);体育中群体行为层次(团体研究:团体构成、特征、凝聚力、领导行为,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社会惰化,侵犯与利他行为,从众与独立行为,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信任行为等);体育中社会文化层次(民族、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法律、舆论、习俗等)。

4.结论与建议

一门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可以采用如下基本研究范式,一是已有的学科研究内容主题的归类分析,二是已有的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三是较成熟的相关母系学科研究对象的分析,四是对前三项研究加以归纳演绎并寻求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出发展中新学科的研究对象,这样一个研究范式为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了明确的研究范式。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范文第2篇

一、透视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人们一致认为,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民族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因而民族学研究者将民族心理学视为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者也将其归属于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学科所属使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颇为不同。

民族学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曾将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他们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阐释,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这一时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这两个概念的分辩与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民族研究者已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对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无异议,但对民族心理的具体解释却各不相同。比如,李静提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诠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群体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历程,与民族有关的心理问题及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体其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各个民族心理规律的揭示,对其心理模式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进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异的心理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而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相较民族学界的解释,张世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释更具有心理学意味。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A_。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4(58)。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认知、思维、气质、性格等;民族心理状态包括民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民族自我意识则包括民族认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差异,在实际研究中表现为:“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12™。然而,民族学研究者的宏观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微观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种的相互补充关系,它们独自为阵,并不能实现民族心理学的完善建构及发展。

2、研究对象的剖析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层面。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等,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内容。仅只在各种心理现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样本具有“民族”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还特指“少数民族”。说明民族心理学是对某一或某几个、甚至是所有人们现在能确定的民族的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的研究,即对民族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显把民族心理学划为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会心理层面。将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现象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张世富在其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我国的学者大多持这一看法,即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特别要研究那些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民族心理现象,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心理学所特有的价值。

   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群体,如根据年龄、性别、血亲、职业、宗教、阶级或阶层、文化等特点构成的群体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还具有该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内部各个群体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对1997年到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计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格特质占19.8%,儿童智力占9.9%,学习心理8.0%心理健康30.2%,双语教育18.5%,社会心理8.0%,其它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审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统计的所有研究中学生是被试群体的绝对主体,学生占被试总数的97.2%,其他人群仅占2.8%7丨(13)。所有内容中,仅占8%的社会心理研究,及其97.2%学生被试的数据已明确的说明:当前我国民族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样本单一、内容庞杂,并没有形成该学科的独特的主体研究对象。

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确的给研究者们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内容和重点究竟是通过对民族群体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民族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的研究呢?还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层面上,对各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还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挂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样本是“少数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我国学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学概念的翻译及对概念的定义不明有关。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民族心理学也不例外。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我国学界认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学著作。然而,冯特著作的英译名称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内容有原始人、图腾制度、英雄与神的时代、人性的发展。冯特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看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张世富曾指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应称作《民俗心理学》,冯特原来称其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学,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这一书名虽译的不够准确,但沿用至今不见有什么异议,该书的内容虽以民俗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畴,故称之为《民族心理学》也不是没根据的”。由于冯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对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国研究者接受为民族心理学。这显然是需要纠正的观念,国外对民俗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学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认为民俗心理学的目的是在民族学所提供的事实基础上,针对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动从事心理学的解释,而近期的学者认为民俗心理学指一种采取当地民众习用之本土性名词、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学。从上述我国学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来看,显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学,因而,他们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冯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体系、理论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显然是有偏差的。与民族心理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实务如何调节、表现及转变人心。中国民族心理学并未在实质上与民俗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分开,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学要发展,势必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2、族群社会心理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族群心理与民族心理

族群范畴的心理比民族范畴的心理更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庄孔韶在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认为:族群(ethnicgroup)是人们在交往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在概念上,族群与民族是有一定区别的。与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联系的族群都会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个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寻找一块地域,创建共同的经济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为一个民族。“族群”可以概称、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难用民族来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被称为“ethnicChinese”,但不能统称为“Chinesenation”,否则会引起纷争。在我国,对族群与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别,但通过民族识别的56种民族中,汉族就明显没有自治区域的概念,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识别民族成分的、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人群体,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聪人等等。仅以“民族”范畴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会使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已被识别的少数民族上,而忽视许多未被标识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获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合理,认识这一问题,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人具有社会性,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紧密相连的,个体心理也具有社会性。虽然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沿着个体心理水平与群体心理水平两条路线展开,但应当明确的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族群的一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而是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影响下的族群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族群心理。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范文第3篇

范式论是库恩科学哲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以往研究者虽然看到库恩范式论吸取了心理学元素,但对此却缺乏系统的梳理分析。实际上,库恩范式论的形成主要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以及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成果。对库恩范式论形成过程中秉受的心理学因素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看到库恩范式论的心理学向度。

(一)库恩范式论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汲取与吸收

1.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学术观点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型心理学,是1912年在欧洲诞生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家反对构造心理学将人的意识还原为简单感觉的元素主义,主张研究完整的意识经验,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同时格式塔心理学也反对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万能公式,反对行为主义抛弃“意识”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主要导源于知觉研究。格式塔心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组织,而组织原则中首要的是“图形和背景”。在“图形和背景”实验中,一个视野内形象鲜明、突出的部分就构成图形;而对图形起烘托作用的部分则构成背景。在考夫卡看来,人们自然知觉到的经验都具有格式塔的特点,每个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未开化的人,都是依照组织律经验到有意义的知觉场的。这些组织律包括:图形与背景、接近性和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相似性、转换律、共同方向运动等。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的知觉场始终包括“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被我们知觉到的显在事物;“背景”则是尚未分化的、未进入意识中心的衬托图形的东西。人们在视觉场中,总是从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的。视觉场中的图形与背景是不断变化着的,这与知觉者观察的角度、方位、主体经验背景都有重要关联。当人们不断扫视环境中的刺激物时,各种不同的客体一会儿成为视觉的图形,一会儿又成为视觉的背景。格式塔心理学中有许多经典的“图形与背景”交替图,如:杯形人面图、老妪图、鸭兔转换图等。2.库恩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吸收与运用库恩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借鉴,主要是用它的鸭兔转换图来说明科学家世界观的转换。正是这个类比,使他的范式论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也使他的范式论充满了心理学气息。在《哥白尼革命》(1957)一书中,库恩即开始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指出“从明显随机的组群中发现熟知图案是一种普遍的需要”[3]14,以此说明原始社会人们对于星座认识的心理特征。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更是指出视觉格式塔实验对于理解科学家世界观转变的启发意义,指出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4]101。库恩通过格式塔的鸭兔转换图作类比,说明两个具有相同视网膜印象的人能够看到不同的东西;并用格式塔心理学反相透镜的例子说明:两个具有不同视网膜印象的人能够看到相同的东西。在库恩看来,范式的转变不可能像视觉主体看到鸭兔图那样自由地转换。竞争的范式之间要么是彻底地改变,要么根本不变。在他看来,“今天大家都非常熟悉格式塔变换,所以,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大范围的范式转变时所发生的事情”[4]79,即有助于理解范式转换期科学家世界观的转换情况。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格式塔转换甚至已经成为库恩解释人们观念与见解分歧的一个习惯化的术语。他强调不同范式间的不可调和,指出“人们尽管可以立即交替地看到鸭子和兔子,但无论经过多少视觉训练和努力,也得不到一种‘鸭兔子’来”[2]6,以此说明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在《发现的逻辑还是研究的心理学》一文中,库恩更是用格式塔转换来说明自己与波普尔的观点分歧。

(二)库恩对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借鉴

1.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观点简介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哲学家,他深谙哲学史,他的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科学史、科学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他的理论以发生认识论著称,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3)、《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1924)、《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1927)、《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1959)、《发生认识论》(1970)、《结构主义》(1971)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关于人类知识问题的研究,着重探讨人的知识是如何形成及增长的。发生认识论的特点是从各种知识的最基本形式开始去发觉它们的根源,追溯它们从最初水平直到科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作为知识形成基础的认识结构,探讨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个阶段幼儿通过移动和感觉来了解事物、获取经验,它决定着个体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2)前运算阶段(两岁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以符号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3)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左右),这个阶段儿童已具有一般的逻辑结构,能使用具体物的操作协助思考。(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左右),这个阶段儿童的智慧发展已趋于成熟,思维能力超出事物的具体感知内容,思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开始学会类推,并具备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这四个阶段由低到高,发展顺序不变,但存在个别差异;四个阶段的发展具有文化普遍性;后起的阶段能够成功整合前面的阶段;不同阶段在思考模式上有质的差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另有四个核心概念,分别为:(1)图式(schemas),是把知识形象化为一个概念模型,它构成个体知识形成的基础。(2)同化,是将符合原有认知图式的新知识吸纳到原有的知识框架中。(3)顺应(accommodat-ing),当原有认知图式无法容纳新知识时,就对原有的认知图式加以改变,以顺应新的知识。(4)平衡(equilibrium),个体在以知识图式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中,需在同化和顺应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平衡。2.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库恩范式论中的作用在库恩的范式论中,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要被用来说明科学史中的概念演化历程。在库恩看来,人类历史上科学概念发生的过程,遵循着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大致相同的历程。正如《科学革命的结构》序言中库恩所说的,“一个偶然碰到的脚注导致我注意到J•皮亚杰的实验,皮亚杰通过这些实验既阐明了成长中的孩子的不同的世界,也阐明了从一个世界过渡到另一个世界的过程”[4]序言2。在《哥白尼革命》中,库恩即已指出,4~6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征与原始人的认知特征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以此说明原始人认知思维的模糊性、神话性等特点。在库恩看来,“万物有灵论并不是亚里士多德对运动所作说明的全部心理学基础。我认为一个更加微妙而且更加重要的因素来自亚里士多德对原始空间知觉的变换。原始空间与牛顿空间完全不同,我们大家在后者中被培养长大,通常对前者一无所知。后者是物理中性的”[3]95。库恩正是利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来解释人类发展过程中对物理世界认知的概念演化历程,并为科学概念的阶段性发展特质提供了良好的说明。

二、库恩范式论在心理学史研究中的运用

库恩的范式论对心理学史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范式论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审视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库恩的范式论被运用于心理学,既有库恩自身的理论意图,又有当时心理学发展的独特背景。

(一)库恩以范式论审视心理学的理论缘由

范式论是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的核心组成。在库恩看来,范式是指一个时期内在某一科学领域内被普遍接受且具形而上学性质的基本观念,同时它还是科学家共同体成员共同信奉的心理“信念”。范式的形成,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在他看来,“范式既是科学家观察自然的向导,也是他们从事研究的依据。范式是一个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内所接纳的研究方法、问题领域和解题标准的源头活水。”[4]94-95由于范式论形成过程中库恩对于心理学的诸多借鉴,使得他对心理学较之其他学科有着独特的情感。面对诸多学科建立之后仍对自身学科“科学性”的纷争与困扰局面,库恩自然想到以范式论来探讨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科学性”问题。库恩写到,“尤其令我震惊的是,社会科学家关于正当的科学问题与方法的本质,在看法上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不知怎的,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的实践者对其中的基本问题通常并没有展开争论,而今日在比方说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中间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争论则似乎已习以为常了。力图找出这种差异的来源,使我认识到此后我称之为‘范式’的东西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4]序言4在库恩看来,“在发展成熟的科学中没有(我现在应该说很少)竞争着的党派。”[4]187库恩继而指出,“科学”这一名词在很大程度上是留给那些确实以明显的方式进步的领域的。今天人们毫不迟疑地称之为科学的领域,在前范式时期也曾有过类似的论辩。因此,在库恩看来,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存在的科学性与统一性的纷争,很大程度上正因为这些学科尚处于前科学的范式阶段,尚未产生统一的范式来统一自身的学科。因此,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结尾部分,库恩自然转向了对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范式与科学性关系的思考,继而指出了这些社会科学领域尚未产生自身“范式”的论点。

(二)心理学史家热衷于范式论的心理学背景

心理学史家热切地接受范式论有其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科学革命的结构》在美国出版,正当心理学面临最多的矛盾与纷争之时。一方面,行为主义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主导势力越来越遭到学界的诟病,刺激-反应的公式以及抛弃意识的研究越来越遭到批判与反对。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兴起并蓬勃发展,取得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外的话语权。此外,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即开始萌芽,六七十年代认知心理学迅猛发展,成为晚近时期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研究领域。这个时侯,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在美国早已销声匿迹。作为构造心理学反对者的格式塔心理学在赢得人们的认可之后不再作为一个学派而存在,它的很多观点融合到其他心理学中。美国本土产生的机能心理学,也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学派,它的精神融入到美国心理学的骨髓中。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各自占据着心理学的一份领地,并未出现统一的范式统领心理学的学科整体。正如心理学史家黎黑不无悲观地描述的,“心理学曾周期性地被各种危机所彻底摧毁”,它“似乎是一门永远摆脱不了危机的科学”;无论是在世俗的水平上,还是学院的范围内,心理学始终都不被认为是一门“真正的科学”[5]。此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出版及其所表达的心理学尚未达到常规科学范式阶段的思路点拨,使得心理学史家在困惑与迷惘中为减少自身的不确定性找到了一味清新剂,使他们对于心理学的“科学”道路再次看到了希望。运用范式论解释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并预测心理学的未来前景,成了理论心理学家们乐此不疲的兴致所在。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范式论心理学史研究。范式论对于心理学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要为心理学找到一个统一的范式,继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另一方面表现为试图以库恩的科学演化模式来解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进而说明心理学的科学属性[6]。由于范式论的出现,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学尚未实现的科学性及心理学自身的不统一,有了最佳的辩辞:即心理学目前正处于前科学的、未实现统一范式的阶段。心理学家满怀希望地认为,总有一天心理学会出现统一的科学范式,赢得与它的偶像———物理学———一样的科学地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库恩的范式论成为心理学史元理论探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并与波普尔的否证论一同被写进《心理学史》的教科书。

三、以库恩的范式论指导心理学史研究的批判性反思

基于上面对库恩范式论及心理学的理解,我们有必要思考:心理学是否如库恩的范式论所说的那样正处于“前范式阶段”?心理学是否是一门“多范式学科”?心理学又是否一定要用库恩的范式论指导来进行研究呢?所有这些,我们必须批判性地加以反思。实际上,心理学与物理学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库恩的范式论未必真正适用于理解并指导心理学的发展道路。首先,就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而言。心理学与物理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学科区分。物理学研究的是客观自然世界,而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人的意识。人之存在的多维属性及人之意识的全部复杂性,使得心理学对于人之心理的研究,无法用单一自然科学的方式得以完全地达成。意识的难以观察性、意识的流动性、个体及群体心理的多样性、不同文化心理的差异性等,都使得心理学无法像它所效法的物理学那样进行纯客观的、不添加主观因素的研究。人之意识的全部复杂性,远超出了单纯自然科学方式可以揭示与解释的范围与程度。因此,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有必要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向度,采用尽可能多的研究方法。这也就使得心理学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式”的学科。其次,就心理学的历史演进而言。心理学始终未曾产生一个统一的范式来统领这一学科整体。无论是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还是认知心理学,抑或是进化心理学都远未构成心理学的范式。实际上,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遵循着三条不同的研究逻辑或研究模式。这三条研究逻辑分别为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认识模式、存在模式与进化发生模式①。遵循这三种模式的历史展开,衍生出西方心理学的众多流派。其中,认识模式主要遵从哲学认识论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旨趣而来,其典型的代表学派为构造心理学、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存在模式则主要遵从浪漫主义、存在主义哲学而来,其现代学派为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现象学心理学等。认识模式与存在模式构成了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体。进化发生模式则主要是遵循并借鉴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思想而来,其现代学派主要为机能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等。由于这三种研究模式的存在,更使得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严格区别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因此也无法产生所谓统一的范式。基于心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心理学的历史演进模式,以及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取向,使得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心理学并不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而且也没有必要成为纯粹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欲成为真正的科学,仅仅是心理学的一种依他情结作祟的表现。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以库恩的范式论来指导心理学史研究。恰如吾之恩师高申春教授经过批判性地考察指出的,“库恩的范式论除了丰富了我们用以讨论和撰述心理学史的语汇外,并没有在任何实质的意义上增加我们对心理学及其历史的理解”[6]。对库恩“范式论”不加批判地滥用,只能起到对心理学家科学情结的安慰作用,最终只能弱化心理学家的理论思维,使得此种学术讨论变成无所事事的闲谈。实际上,心理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其不能与自然科学简单地类比。过于简单地以“科学”来规制心理学,只能造成心理学发展的困惑与迷惘。正如心理学史家科克所说,“相信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甚或相信它有可能成为一门科学,乃是‘一个幻觉’”②。心理学起于对物理学的榜样模仿,继而产生的科学情结。对物理学的羡慕是20世纪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早期心理学家纷纷效仿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研究模式,这些原无可厚非。但是,心理学为了追求科学方法而丢弃了所要研究的真正问题,而一旦付出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寻,那么它自身的境地便岌岌可危。查普林和克拉威克在《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一书中也批判性地指出:“但就某种意义说,科学也不过是一套在实践中起作用的虚构和神话。物理学家,化学家,或心理学构成复杂的理论体系或‘虚构’体系,这些体系做出‘解释’仅仅在于它们结合在一起并说明科学的观察。”[7]因此,由于心理学不能与自然科学简单地相类比,也就不能简单地或刻意地套用范式论来指导心理学史研究。以库恩的范式论作为心理学发展的指导原则并不能在根本意义上增进心理学的理论认识,也无法达到自然科学的统一范式图景。所以,以范式论作为心理学的元理论指导只能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歧途。只有抛弃范式论的幻想,才能走上心理学理性认识的正道。在这个意义上,以库恩的范式论研究心理学史只是心理学家科学情结作祟的一种表现,以此为自身当前的“不科学”状态开脱。库恩的范式论,除了增加心理学史家研究语词使用的便利外,并没有在任何实质意义上增进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学者们采用的范式论心理学史研究,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心理学学科的自我明觉,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学科需要的是心理学的理论同一性,而不是外来的范式论。

四、结语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身体意象;理论;研究

近些年来,减肥、整容等相关行业的火爆,表明了人们对自己外貌体型的要求越来越高,有的人甚至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如果减肥过度或者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就容易造成强烈的自我否定、焦虑、饮食失调等问题,甚至会产生厌食症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对身体意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身体意象的相关理论

16世纪,精神病学家Henry Head最先提出身体意象这一概念。此后的百余年里,身体意象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神经病学。20世纪30年代,Paul Schilder最早将此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随后,大量学者投入了身体意象的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概念化、结构化和可操作化的成果。

关于身体意象的定义,Corey 在《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将其定义为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外形以及如何看他人对自己身体的评价。中国台湾学者张春兴认为,身体意象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特征的一种主观性、综合性、评价性的概念,包括个人对自己身体各个方面特征的了解与看法,也包括所感知到的他人对自己身体外貌的看法。

综合来说,身体意象就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外形的评价,这种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内化以及社会比较的评价,将会影响个体对外界的态度和行为。下面将简单介绍关于身体意象主要的三种理论。

1.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所处社会体现出的价值观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并对个体进行自我评价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整个社会文化都崇尚以瘦为美,那么个体也会认为体型苗条才是有魅力的。同时,社会文化主要从家庭、同伴、媒体三个方面影响个人形成自身的身体意象。家庭影响主要包括与父母的关系和家庭文化氛围。同伴影响主要是指同伴压力,即如果有一个有吸引力的瘦的同伴,那么个体对身体外形方面就有比较大的压力。媒体影响是最重要的一种影响因素,大众媒体总是向大众传递一个美的标准,久而久之,这种标准就内化成个体自身的评价。社会文化理论比较全面地讲述了影响个体身体意象的三大因素,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明确,而且缺乏个体心理过程的解释。

2.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对自己的评价需要一定的标准,但是社会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所以个体就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获得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比较分为三种:向上比较、平行比较和向下比较。而社会比较的动机也分三种:自我评价、自我满足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身体意象主要是通过不同种类的比较来评价自身体型而获得的。其中,媒体作为中介在社会比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比较理论讲述了社会比较在身体意象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该理论并没有提及身体意象形成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并不全面。

3.信息加工理论。身体意象的信息加工理论加入了“自我图式”这一概念。自我图式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整体认知,这一认知来自于过去的经验。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身体意象是认知偏向的一种,它来源于与身体有关的自我图式。这种自我图式能使个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食物等的刺激以及和肥胖有关的事件上。信息加工理论着重讲述了身体意象形成的内部心理过程,强调了自我图式的作用。但是,社会因素对于身体意象的形成也非常重要,不应忽略。

除了以上理论,还有其他从不同角度阐释身体意象的理论,如身体意象失调模型、进化理论、遗传与神经理论等。这些理论论述了身体意象的影响因素、形成过程、行为问题等,但是一直缺乏一个能较全面地解释身体意象的整合模型。

二、我国研究的不足及对其研究前景的展望

1.研究样本的选择问题。其一,年龄的选择。我国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对象大部分是大学生或高中生。但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对外形苦恼不已,出现了焦虑等负面情绪。所以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样本应该覆盖尽量多的年龄层。其二,性别的选择。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 因而现阶段的研究样本大都是女性。但随着社会发展,男性也开始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把男性纳入研究范围也是必要的。

2.研究的方向问题。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对于身体意象的干预研究很少。身体意象的干预研究是所有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所有的理论正确性的验证方式。如果不利用之前的基础理论研究来开展之后的应用研究,那么这些基础研究也只能束之高阁,不能体现它本身的作用。

3.研究的方法问题。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主要是采用测量的方法,用得最多的就是问卷法。近些年来,心理学发展了许多研究方法与技术,如ERP、眼动以及FMRI等。这些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以后可以应用于身体意象的研究中,更快地推进这一方面研究的进展。

三、总结

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开始于神经病学,后被引入心理学。随着心理学的研究发展,产生了许多关于身体意象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身体意象的基本问题。以后的研究中,应该从研究的样本选取、研究的方向以及研究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开发应用

[作者简介]李玲(1975-),女,辽宁东港人,西安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陕西西安710068)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体育学院2008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心理新专业课程《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Y07008)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45-02

“实验心理学”是西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不仅要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实施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从事实验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使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得以实现,因此将多媒体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并与学科课程相整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门理想的学习认知工具,而且可以极大地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领域,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但如何把多媒体与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整合起来,开发适合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特点的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还缺乏系统研究。为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白,有必要尽快研究开发出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应用心理新专业课程“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为研究对象,探索实验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应用的基本原则、操作程序和常用模式,分析评价实验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效果。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一方面就CAI制作技术走访计算机专业人士;另一方面在课件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走访经验丰富的实验心理学教师。

2.教学实践法。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已有定论,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不需要也不应该在一部分学生中实施多媒体教学,而在另一部分学生中不实施多媒体教学,而且西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各年级只有一个教学班,所以本研究不搞对比班(组),不进行横向对比,只进行纵向对比。为了观察课件的教学效果,在应用课件中第二、四、六、七、十一章,对西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07级24名学生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实践检验环节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进行。

3.问卷调查法。实验心理学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即填即收。发放问卷24份,回收问卷24份,有效问卷2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研究结果

(一)实验心理学课件的研制

根据课件的应用特点、构成特点、控制特点和学习形态的不同,课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和不同的课件类型,不管其类型如何,其开发制作的程序大致是相同的。实验心理学课件开发制作的程序如下图所示。

1.确定项目。是指确定课题项目的基本思想,包括课题意义、制作目的、知识深度等。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介绍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思想,阐述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包括绪论、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如何读、写心理实验报告;第二部分讲述实验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即实验法在一些专门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心理物理学方法、反应时、视觉与听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当代心理实验技术。为了能让应用心理学新专业学生对实验心理学这门学科加深理解,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素质,同时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课题组在为课件选择教学内容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西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成立以来,先后选用了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武德沃斯的《实验心理学》,朱莹主编的《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主编的《实验心理学》,这三种教材各有其优点与缺点。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研制实验心理学课件时,有必要结合学院的教学实际,对课件的内容体系进行有选择的组合。第一章至第十章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基础性和应用性知识的讲解,主要参考教材包括杨治良编著的《实验心理学》,朱莹主编的《实验心理学》,范安平、吴念阳合著的《心理实验指导》。注重了心理学实验研究基本逻辑的分析、实验设计程序和基本模式的介绍,试图使学生在对这些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法有清晰理解和掌握之后,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研究中去。第十一章“当代心理实验技术”参考教材主要为朱莹编著的《实验心理学》,补充了大量图片,介绍了新的设备和新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2.教学设计。课件效果的好坏、是否符合教学需求,关键在于教学设计。设计者应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依照教学目标,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步骤。

3.系统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教学知识结构,设计教学软件的基本结构。多媒体课件的系统结构实质上是多媒体教学信息的组织和表现形式,其设计的要点包括:页面设计、层次结构设计、媒体的应用设计、知识点的表示形式设计、复习思考方式设计、页面链接设计、交互设计、导航设计等。

4.稿本设计。稿本是软件编写的直接蓝本。根据教学内容和系统设计,对教学内容的每一个教学点设计具体的表现方式,写出显示的文本,使用的图形、表格、图片、动画、视频等,还有与其他页面连接的交互方式等。

5.素材准备。媒体素材设计就是设计和构思表达学习内容所需要的各种媒体如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虚拟现实等。

6.合成课件。课件系统整体质量好坏,合成也是关键的一步。合成主要做以下工作:将各部分程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程序自由运行,操作方便。制作程序运行开头的片断和结束时的屏幕显示信息。进一步统一各部分,诸如颜色、界面等,使整个程序浑然一体。校对脚本设计和程序运行中是否有错误。打包整理,刻录成光盘。

7.试用调试。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在计算机上初步实现后,对它进行试用调试,从教学实践中检验课件教学目标、课程计划、教学单元设计等是否符合要求。

8.产品定型。经过鉴定,报教务部门批准,作为西安体育学院心理学教学专用课件。

(二)对实验心理学课件教学应用效果调查结果

1.教学课件呈现方式采取网页格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据调查,91%的学生经常登录各类网站,熟悉网页界面,因此能对设计成网页格式的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熟练操控,提高了学生学习实验心理学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材的前后顺序纵向控制教学进程,这种线性结构不利于学生按照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性复习,也影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横向比较,不利于学生对实验心理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实验心理学多媒体课件通过超链接技术为每一章都提供了既前后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较完善的资源系统;既有图文并茂的课程主体内容,又有学习反馈的复习题;既有教师讲解重难点内容帮助消化理解,又有各类经典的实验心理学常识和当前热点研究资料扩大知识面,还附有参考书目和人物简介,以及通过E-mail完成的讨论功能解答疑难问题。这使得学生可以基本通过自己的认知能力利用课件的交互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兴趣、基础与需要方便自由地进行学习、查找资料。

实验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软件主要包括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信号检测论、反应时方法、信息加工实验、学习和记忆方面的实验。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能照顾个性差异,各章节之间相对独立,学生不必严格遵循从前往后的顺序要求,而是按照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自由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形式,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在单位时间内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大大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2.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信息传递功能强大,解决了教学时数满足不了教学内容需要的矛盾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调查结果表明,70%的学生认为,与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课件教学信息容量增加了,解决了实验心理学课程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提高了实验心理学教学质量。75%的学生认为,实验心理学课件满足了学生对实验心理学的学习要求。

西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教学时数有限,总学时只有72学时,客观上限制了课程的教学容量。在我国的师范类高等教育中,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学时数都大大超过西安体育学院。以华东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为例,都是144学时。一定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一定的教学的质来体现,也需要一定的教学的量来保证。如果课程的教学时数不能达到应有的数量,那么教学内容必然受到限制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解决实验心理学教学时数与教学容量的矛盾,是提高实验心理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根据西安体育学院的教学计划要求,在不可能增加教学时数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补充作用。首先,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多种媒体交互使用打破时间、空间和资源限制,实现共享网络资源,使学习者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且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方便演示和操作,既省时又省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学习过程是人通过感觉器官把大脑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加工而获得经验的过程,感觉通道的数量决定了信息传递量,进而影响到知识的形成。实验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获取信息的通道有多种,包括视觉通道、听觉通道、嗅觉通道、触觉通道和味觉通道等。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种媒体的优势,将声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开启多种感觉通道帮助学习者获取更多的信息量,教学效率大大超过单纯由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3.多媒体教学课件图文并茂、色彩丰富、动静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强化学习动机。调查显示,100%的学生认为实验心理学课件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调动积极的情绪,建立起主动学习的倾向。50%的学生不常阅读教材,主要是因为教材内容大多为文字叙述,枯燥、乏味、阅读起来比较吃力,不能有效地引起学习的兴趣。心理学已有研究表明,新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多媒体图、文、形、像交互呈现的方式,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实验心理学家的个人肖像、著作生平、复杂的图形表格、实验过程等都能得到直观的呈现。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知识重点与难点,知识应用和联想能力更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4.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内容掌握得更好。调查显示,通过实验心理学课件教学,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使学生对内容掌握得更好。传统的以黑板粉笔为主的教学呈现方式难以再现实验情境,仅靠教师讲解缺乏直观性,学生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弥补了这一缺陷。实验心理学课程中的经典实验操作,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课件教学中,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采用“将经典实验研究重现于课堂”的方法使这一难题得到解决。如“开窗”实验的“字母转换实验”,事先编制好“L―M―N―O”字母转换作业的电脑程序,课堂上通过演示课件,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使难点学习更快,加深巩固记忆,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知识的应用和联想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5.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都是满堂灌,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给学生留更多的余地,学生即使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也难找到合适的时机表达,更不用说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了。在采用实验心理学课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实施“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教学目标、内容和设计贯穿在课件的制作和应用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指明学习目标,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指点或启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心理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变单向传播教学方式的弊端,使整个学习过程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三、结论

实验心理学课件开发制作的程序为确定项目、教学设计、系统设计、稿本设计、素材准备、合成课件、试用调试和产品定型。实验心理学课件教学应用效果调查显示,教学课件呈现方式采取网页格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信息传递功能强大,解决了教学时数满足不了教学内容需要的矛盾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课件图文并茂、色彩丰富、动静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强化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内容掌握得更好;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华.《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与评价[J].池州师专学报,2004(4).

[2]陈利鲜.多媒体辅助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