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类环境设计

艺术类环境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类环境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艺术类环境设计

艺术类环境设计范文第1篇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

目前,我国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建筑学校,另一类是艺术学校(含职业教育本、专科),当然各有侧重和特点.这两类学校的学生学习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其实也仅仅是专业的开端.由于学生的差异,教学的差异,将来每个人发展方向也会有所不同,但各自都会寻找到相应的位置,无论是哪一类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均是市场对人才不同需求的反映[1].因此,在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上要提供给学生符合行业建设与发展的职业技能知识.在对学生的培养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科研、生产三方面结合,会对办好专业教育和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创新现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结合,具有创新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适应时展与企业需要的,具有职业设计资格的学生,才能适应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高级人才需求.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共同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高度现代化商业化的形势.通过产学研结合,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手段,又是实现共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主要途径.

2.1将传统“3.5+0.5”的办学模式,改为“3+1”的教学模式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行业发展特点来看,企业对聘用的人才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得学生在就业前掌握全面的职业技能非常必要.因此,调整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程变得刻不容缓.传统的“3.5+0.5”的办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需求.“3+1”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3”阶段教学设计和“1”阶段毕业设计两个部分.“3+1”教学模式,即学生入学后的前3年在校进行通识课、专业平台课教学;最后1年即第7-8学期到企业现场实践.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结合在企业里的实践来进行能缩短学生转换角色的时间,提前适应社会工作,是一种是非常有效的办学模式.“3+1”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教育的形式,得到实践创新.

2.2创立“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引领我国职教改革的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考取室内装饰设计员(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装饰美工、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师和景观设计师证书(国家劳动部与社会保障部)等相关证书.通过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证书考核,制定本专业具体那一个学期考取那些证书,并落实考试大纲,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坚持在学生中推行“双证书”毕业制度的培养要求,把双证书制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双证书”或“多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应对目前人才需求发展的有效方式,尤其在我国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2.3加强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本科+技师”开创职教师资培养的先河我国多数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一部分是为中职学校培养优秀师资,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基础,兼顾以职业技能性-学术性-师范性的培养为目标,不断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从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中,选拔部分技能突出的学生或者未来想从事教师行业的学生进行技师技能训练,将本科专业教育和技师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努力提高其专业技能,满足国家中职院校对该专业职教师资人才的日益需求.

2.4建立服务平台,创新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服务平台是实施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基础.建立由专业实训实验室、校办产业(工作室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共同组成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形成人才培养、科研开发、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对外合作交流的多层面、多方位的合作,创新环境艺术设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专业实训实验室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实训实验室主要有建筑模型实训室、光环境研究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和计算机辅助实训室等,这些专业实训实验室,能给学生提供验证课堂理论知识的的试验地,对学生的思维开发、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课题研究等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实验实训室的教学具备了灵活性、针对性、时代性及市场化等特点,符合艺术设计的教育规律和个性化要求,学生在课题的完成中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巧,避免了教条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2)实行工作室制,开展项目化教学,强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工作室资源优势,联系企业、行业,承揽业务,对内提供教学实践与科研,形成与企业、行业产品与技术发展紧密联系的产品设计与技术联合体,使专业教学得以更有效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建立主要以工作室为服务平台,强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两种途径.一是把项目引入学校课堂教学,在课程中完成项目的设计;二是把学生带出学校,采用顶岗实习或课程实习等方式,完成项目设计、后期的施工管理工作等.实践证明,通过学校与当地设计院、室内装饰设计公司和景观设计公司等的合作关系,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中开展项目教学,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逐年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

(3)校企合作、校研合作,创新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创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校研合作,创新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有四种:一是校企合作实践“3+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与公司签订合作教育协议,约定:学生在完成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后,企业来校招聘,与学生签订协议;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在公司完成,公司按月给学生发补贴,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公司工作.二是以科研课题为基础,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同行企业、科研单位进行多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及应用展开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实现校企双赢.三是定期举办专业讲座.学校本专业多名教师被设计院、企业聘任为兼职设计师,学校也定期邀请科研院所与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来校讲学,做学术报告,把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企业前卫的设计理念、现代经营与管理理念,引入学校、引入教学.四是校企合作开设培训班.学校优秀教师和企业高级设计师给企业员工、学生开设培训课程班,课程内容与学时可以按实际需要设置,主要是针对学员的薄弱环节而设定.这四种合作模式是教学、科研、生产三方面结合,有效地发挥并利用学校、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资源,充分体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3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开发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建立多元化、与时俱进,反映社会对人才需求方向的课程体系非常有必要.针对对目前市场人才需求的差异,开发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体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区域需求相结合、具备实用性和灵活性.

3.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其专业(群)按照地方环境艺术行业企业人才规格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按岗位、能力、课程的流程,确立课程模块,以环境艺术设计岗位(室内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和展示设计等)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企业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通过单项项目训练、专项项目训练和综合项目训练,按设计定位构思、设计效果表现、方案实施与施工管理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了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以及学校、企业、学生等多元参与的考核方式,突出了融职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养成于一体的特色.

3.2校企共建特色核心课程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更新飞快的行业,与软件开发、材料、工艺、施工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可通过教师与企业同行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分析、制定教学大纲、融入职业元素、设计教学环节、研究授课方案、提出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在课程教学方法上采用行之有效的项目教学法,在课程内容方面,反映技术新成果、新趋势,着眼于对实际项目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的解决,既形成了与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优势,又体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而在实践教学上,共享学校与企业资源,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全面改革,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发系列特色课程、精品课程与特色教材,形成教学科研成果.

3.3灵活多样的专业选修课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选修课的设置使学校的教学工作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学习兴趣选修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它不仅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且该专业的学生对软件的学习掌握比较高,通过开设各专业互选课程,掌握其他专业的一些软件如FLASH、CORDRAW、MAYA等,或者选修影视编辑、网页设计与广告设计等动画、多媒体和装潢设计等外专业课程学习,可极大的弥补边缘学科本身存在的课程设置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多专业多能人才的需求.

4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配合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体现“校企互补,内外一体”的教师与设计师资团队[2].

艺术类环境设计范文第2篇

代号

专业名称

最低分

平均分

备注

00

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310

299

303.2

综合成绩

01

服装与服饰设计

309

279

282.7

02

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方向)

317

288

294.9

 

总计:

317

279

292.3

 

安徽艺术类

代号

专业名称

最低分

平均分

备注

01

服装与服饰设计

361

312

331

综合成绩

02

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375.9

320

343.1

 

总计:

375.9

312.0

337.1

 

山东艺术类

代号

专业名称

最低分

平均分

备注

00

服装与服饰设计(文)

349.5

269.1

327.1

综合成绩

01

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文)

354.1

291.3

333.8

 

总计:

354.1

269.1

330.5

 

00

服装与服饰设计(理)

347.1

315.3

333.5

综合成绩

01

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理)

356.5

331.3

343.8

 

总计:

356.5

315.3

艺术类环境设计范文第3篇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从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出发,论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的现状和特点,并总结了四种教学模式,即“1+X”模式、“引进来,走出去”模式、产学研孵化器模式和互聘模式,提出基于技能课程的改革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期为研究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校企合作;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我国艺术类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方向之一,也是广大艺术类院校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结果。笔者从环境设计专业入手,介绍其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以期促进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校企合作概述

校企合作是企业和学校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包括教育行业,如艺术院校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往往采取这种模式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校企合作模式关注的是学生的培养质量,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达到双赢的效果。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校企合作能够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结果。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学校、企业两方信息、资源的共享,即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等基础设施,企业可以直接聘用学校为之培养的人才。这就做到了设备、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节约了社会成本,增加了社会效率,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共生。第二,校企合作模式适应了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学校能够通过接收企业反馈的需要和要求,为企业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而企业的反馈信息往往代表着社会的需求,代表着市场信息,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更能胜任企业工作的需要。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即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教学相结合模式、校企互动模式和“订单”合作模式。学校引进企业模式是指学校引进企业的部分生产线作为学校的实验室,这样既能节约企业的场地,也能够对在校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劳动教学相结合模式是指将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校上课,另一组在企业进行培训,当每学期结束时对换两组的学习内容。校企互动模式充分发挥了学校、企业资源共享的理念。企业提供学生实习的基地、材料、设备等,并参与到学校教学内容的制定,将有经验的企业员工放到学校为在校学生传授经验。学校则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校企频繁的互动,实现产学研的结合。“订单”合作模式是指学校为企业招工并培训员工,学校需要遵循企业的要求对这些员工进行培养,传授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环境设计专业概述

环境设计是一门非常复杂的交叉类学科,涉及到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设计美学等学科。一般说来,环境设计是针对建筑的室内、室外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整合的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目前,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下设两个方向,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

(二)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概况

环境设计专业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集中在室内、室外、景观、园林和城市规划五个方面。通过调研部分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情况,笔者发现,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主要有公共专业基础课、公共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设计课。其中,必要的核心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理论和专业设计课上,这些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学、环境艺术设计概论、风景区规划、城市空间与形态、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这些课程大多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关于专业技能的课程相对较少,这也是广大设计类院校课程设计的一个特点,即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育。

(三)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存在的问题

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两个方面。其中针对核心课程的改革相对较多,而对基础课程的改革相对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对教学大纲、教材的选择上,无法解决“校企深度合作”的有关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授课内容与社会严重脱节,专业技能的含量严重不足。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用的科学,其教学内容应该与企业的需求直接挂钩,甚至应将学生未来进入的行业文化写入教材。第二,实践少且缺少针对性。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为了增加学生的专业技能,应该从基础课程着手,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课程的开展打下基础。第三,从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轻基础课程、重核心课程的问题。然而,知识的学习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没有基础的高深理论的学习无异于建立空中楼阁。第四,考核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现,同时师资队伍大多来自学界,很少有企业中的人员。这种“理论对理论”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特点分析

专业技能的形成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习过程。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自学等方式获得,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专业技能的形成途径比较单一,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不断的练习来培养。而且这种技能一旦形成,可能会伴随学习者一生。相比而言,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容易产生忘记效应。环境设计专业的技能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践操作性、实用性等较强的学生,这也是笔者强调的要从环境设计的技能基础课开始增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的原因。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主要有“1+X”模式、“引进来,走出去”模式、产学研孵化器模式和互聘模式。其中,基于技能课程的改革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落脚点。

(一)“1+X”模式

“1+X”模式主要是从课程方面着手,“1”是指原有的课程特色和知识结构,“X”是指变革的力量,即转变教学的观念、调整知识结构以及改进教学方法等。将“1+X”模式应用到课程改革上就是要改变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以企业的岗位要求重新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并重的方式。将“1+X”模式应用到教材改革上,可以增加环境设计专业中关于市场的内容,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等单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将“1+X”模式应用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可以设定“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短期目标就是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这些任务技能既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1+X”模式应用到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上,可以制定“学校评价+企业评价+行业评价”三重评价体系,只有同时满足学校、企业、行业的要求,学生才能毕业。这样的考核方式势必会让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以考核为导向,激励学生全面培养自身的素养。

(二)“引进来,走出去”模式

所谓的“引进来,走出去”模式是指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上,学校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输送到企业,即“走出去”。学校的科研成果只有与企业的设备、资金、场地等资本结合,才能够焕发出应有的生产力,否则学校的科研成果仍然是“死知识”。在做好“走出去”的同时,学校要积极引进企业的管理者、一线员工来学校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授课。因为学校的教师大多是学界的学者,而相当多的教师自身也没有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这种“空对空”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引进企业的员工,请他们为学生讲课,传授一线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技能要求,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产学研孵化器模式

产学研孵化器模式是指校方和企业共同成立孵化园,在孵化园中可以入驻学校、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校方和企业方共同出资支持创业者创业。在这个模式中,企业主要是问题的提出者,学校则根据企业的问题成立科研小组,攻克这些难题。一旦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孵化园中就能够立刻得到初步产业化,得到市场的验证,做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将这种模式应用到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上,就是设定相关的创业创新课程,或者为具备科研能力的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学生只要具备好的想法,并愿意尝试,在得到校方和企业相关专家的认可后就可以进行实践,把想法变成产品。

(四)互聘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学校和企业的培训,即企业将新入职的员工以及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送到高校接受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的熏陶,以便更好地服务生产。学校则聘请企业有经验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进入校园,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了解市场的基本情况。在这一模式下,企业的员工和学校的学生会得到充分的接触。员工获得了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则参与了理论应用的实践过程,在这种互补模式中,校企实现了共赢。

结语

本文提出的四种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仅仅是一种有益探讨,每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当然,这四种模式并不能涵盖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所有类型,但是它们是社会上普遍存在并得到良好反响的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的产生都是对传统模式的变革,这些变革的目的能够提升教与学的效果与效率,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作者:杨磊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注:本文为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课题,课题名称“校内艺术设计创意实践教学中心建设”,课题编号:HS2014CXQX12)

参考文献:

[1]任健.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2]李海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黄素梅.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德育创新的探索[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4]张伟,陈扣洋.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策略研究——环境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4(20).

[5]程志永.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

艺术类环境设计范文第4篇

由于三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设计艺术类实多为分散实习,与其他非艺术类专业的集中实习差别较大,体现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1.学生数量增加而实习岗位较少,实习竞争激烈成为突出矛盾

设计教育的规模不断壮大,以文华学院为例,从2004级招生仅为44人到2014级招收学生133人,十年间人数增加至原来的三倍。而实际上用人单位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由于之前几年较大的人才输入,企业能够提供的实习岗位数量与学生规模不成正比,而且实习学生为实习单位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单位培养投入的差距较大。考虑到设计作品创意的外泄和人员安全及管理成本增加等因素,大多数单位对招实习学生的积极性较低,学生很难找到实习单位,影响了学生实习的有效性。

2.学生由于自身的主动性不足和认知局限,参与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本院校环境设计类学生有着大多数艺术类学生的特点:独立人格的发展及追求个性化表现。但有别于一本类院校的学生,其相对竞争意识较弱,学习的主动性、实习的积极性较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艺术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相比其他文理科学生而言,学习的主动性较弱,一些学生为了圆大学梦,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艺术院校。三本院校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相对一本学校的学生较弱,进入大学后对学习的认知不强,一些学生不清楚自己学习的方向,缺乏对专业知识积极主动的探索。第二,学校所在地的实习单位较少。武汉作为高等学校较为集中的地区,每年的在校学生较多,但是设计院或设计公司发展较好的中心地区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为主,大型的设计单位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同时,现在大部分实习单位不提供住宿和实习工资,只提供少量餐补,工作需要经常加班,交通成本也较高,学生从成本考虑,大都会尽量选择在学校所在地寻找实习单位,而这样工作岗位少、人员多的矛盾使得竞争相对激烈,实习率偏低。第三,设计艺术类学习成本较高,三本院校的学费也较高,造成设计类学生对经济待遇的要求较高。以学习经验为主要目的的实习和工作本身就有区别,无待遇或待遇低,与学生的预期心理落差大,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偏低。

3.部分学生素质偏低,达不到实习单位的要求

三本院校环境设计类的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失利或本身素质偏低,不能及时摆正心态,没有全身心投入学习实践,没有参与过完整的设计方案,自然不能适应设计公司紧张、高强度的工作环境。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本身也是知识涉猎面较广的综合学科。实习的过程是将平时在课堂学习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不仅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还要求其有对于突发状况积极应对的能力。设计工作压力较大,实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因为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

二、解决对策

根据目前部分三本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实习效果不明显、实习成果不显著的问题,追根溯源,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面的矛盾,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保障。

1.院校在实习中应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环境设计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除了设计院外,大部分是私营设计单位(规模小的公司居多),这些用人单位盈利目的较强,往往缺乏主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和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等方法,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的同时,也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较稳定的实习岗位。同时,学院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指导课程和实习工作资讯,完善实习信息体系,邀请用人单位来学院举办招聘会等,为学生走出校门、更多地参与实践创造机会。

2.教师强化教育引导力度,积极帮助、鼓励学生改善自身

环境设计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不可能让全部人员在某一个设计团队内进行集中实习。大学学习区别于之前的学习,不再是以考试、进修为目的的学习,而是要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才的学习。除了专业知识,还有对施工现场的掌控能力,以及对工作踏实认真的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接触到社会上真实课题的全部设计、施工流程,不仅可以对学习专业的本源有更好的认知,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3.将个性化教育纳入专业实习课程的建设

每位学生有着不同的优势,教师可以据此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实习的专业化培训。不同的工作对专业能力的需求不同,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男生比女生在外出施工上的性别优势明显,女生较男生在设计文案、进行投标介绍上的性别优势明显。除去性别差异,不同的性格也适合不同的工作需求。设计的过程不仅是严谨的设计施工过程,还需要和不同行业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可以根据性格特点选择符合自身的工作实习岗位。

4.不要一味希望去知名的大型设计公司镀金

设计项目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在很多大中型企业中,这种分工合作区别明显但联系紧密;但是在小型设计单位中,分工可能没有那么明显,而要求一人多用,对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要求更高,对个人专业知识的全面性的考验更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实习岗位,尽量少走弯路。

5.不要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主

环境设计专业学习成本投入较多,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尽快地收获成果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对专业知识在理论上只有初步认知,缺乏设计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工作单位的设计工程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它有着较高的施工现场经验要求。学生初到实习单位,因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往往不能胜任设计工作,在专业上需要“师傅”一对一的教导培养,因而,没有实习工资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在知名企业实习还需要缴纳一定的培训费用。这些和其他学科专业一般认知中的实习有所区别,学生要有心理准备。

三、结语

艺术类环境设计范文第5篇

学院拥有独立的教学大楼和实验场所,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强大。目前设有[荷兰]罗纳德设计大师工作室、现代设计中心、师生作品展示厅、设计资料室、多媒体教室、陶艺工场、琉璃工场、摄影工场、造型工场等,拥有一支双师型的优秀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的外聘教师队伍。

学院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教学开展以围绕制造业中的产品创意设计、商业流通中的推广传播设计、商业环节和工作环境设计为目标,造就应用型高级创意设计人才。学院在课程设置中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项目开展教学,不断加强与企业、社会及国际间合作,成绩显著。如: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中标;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中标;世博会公众参与馆标志设计奖中标;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东方之星”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铜奖;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铜奖;德国红点和中国红星设计奖;全国“正泰杯”工业设计大奖赛银奖等,在产品设计行业和工业设计中多次、多项荣获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各类奖项,许多产品设计被企业采纳并投入批量生产。此外,学院师生还参与设计了许多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项目,有百余项产品设计获得国家设计专利。

学院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目前已与芬兰等国家及台湾等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培养机制,输送符合条件的学生出国出境学习。

2016年学校招收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及数字媒体艺术四个艺术类本科专业。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数(计划数以2016年各省市普通高校招生目录为准)

招生专业

计划数(人)

学制

(年)

收费标准

(元/年)

备注

上海

外省市

视觉传达设计

32

33(含:浙江、江苏、四川、安徽山东)

 

10000

 

外省市分省计划另定

产品设计

18

环境设计

32

数字媒体艺术

11

二、报考条件

1.符合《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

2.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和设计能力,单色能辨,符合高校招生体检标准。

三、报名和考试

1.专业考试:须参加2016年考生所在省(市)组织的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统一报名、考试。

2.文化考试:须参加2016年考生所在省(市)组织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四、录取原则

以学校公布的2016年秋季招生章程为准

五、毕业发证

修学期满,达到毕业要求,颁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六、贫困生资助体系

学校认真执行国家和本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七、学校咨询电话、监督电话、网址及学校周边交通

1.咨询电话:021-50217411、50214975;监督电话:021-5021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