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意识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趣味数学 开发思维
一、创设生活情境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教学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后,我出示了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学生通过认真的讨论交流,设计出了一个计算这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案:先将一个容器里放一些水,然后测量并计算出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再将不规则的物体放入容器中,再测量并计算出放入不规则物体后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容器内水的前后体积的差即为这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样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既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
学生经过教学和课堂练习掌握了一些知识,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因为这些实际问题都经过加工处理过,学生往往很快会忘记,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作业,学生形象深刻,会容易记住。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因为学生对于占地面积和表面积极容易混淆,我拿出六块同样大小的木板,并请学生量出三块木板的长、宽和高,做两次安放:第一次将三块木板并列平放在地上,我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总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我再将另外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在地上,再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计算,学生很快知道,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时的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的大小同木板的表面积并无关系。这样使学生对占地面积和表面积这两个概念加深了理解。
我再请学生思考将三块木板并列放在地上,这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是多少平方厘米?将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又是多少平方厘米?我再将三块木板竖着重叠放和横着重叠放,并请学生根据已知的数据分别求出三块木板平着重叠放、竖着重叠放和横着重叠放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这样使得学生既较好地掌握了表面积的概念,并使学生懂得了不同的放法表面积是不同的。为了加深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概念的掌握,我还要求每个学生从家中拿来一只火柴盒,让学生量出它的长、宽和高,并提问学生,火柴盒的内盒如果不拿出来,这时求它的表面积要求几个面?如果将内盒拿出来,不计火柴盒的厚度,求做一只内盒要多少材料?要求几个面?这时相当于求什么?如果求火柴盒的外壳要用多少材料,又要求几个面?这时又相当于求什么?在火柴盒上做商标,只要求出什么?这只火柴盒占空间的大小是多少?如果火柴盒的厚度忽略不计,这只火柴盒的容积又是多少?火柴盒的体积和它的容积相等吗?火柴盒的容积和体积在什么时候相等?什么情况之下不相等?学生联系实际并经过讨论、交流和合作,很快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并会认识到,火柴盒里面有很多的学问。这样使得学生不仅再次加深了对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理解,并联系火柴盒还知道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要考虑很多因素。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有了提高。
三、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
如何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学生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优惠措施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了“用字母表示数”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开放性”的实践题:“学校在暑期组织教师前往北京进行七日游活动,无锡到北京的火车票为X元,教师在火车上和在北京每天的伙食费为B元,要在北京住宿5夜,每夜的住宿费为A元,在北京的旅游点的门票价和交通费共计为Y元,问每个教师去北京旅游共需要多少元钱?”我先请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写出每个教师去北京旅游共需要多少元钱。学生很快能写出每个教师去北京旅游需要钱的算式:2X+7B+5A+Y.在学生写出了算式后,我还要求学生能联系实际查找资料,估算一下每个教师前去北京共要用多少元钱?这样学生就会前去查找无锡到北京的火车票价,去了解每天的伙食费和住宿费是多少元。
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了创新来自实践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能否成为新时代中同一行业的风向标。所以管理的方式不是固有的公式,它与企业制度、企业文化、
企业技术革新和职工素质等一些因素有关。本文根据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管理创新应该怎样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以及这样实
施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如下。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管理问题;方式与途径;重要性
一、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制度问题,是我国大多企业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存在被动性,不能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企业基础工
作的管理体制不规范,企业的基础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也代表着企业的效益到底好不好。现代企业大部分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管理制度,使整
个组织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但是在真正的具体实施上,由于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单位与部门之间缺少一条有效的联接纽带,企业管理
机构庞大、制度规章繁多,使责任与义务没有明细到个人,管理制度不能贯彻具体,难以真正执行。
缺少人性化管理理念。处于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的创新,新时代的企业应该更重视个人的创造灵感和创造热情,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的
要求和愿望,这样员工的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而不是像传统企业管理理念中的集体观念、绝对服从、群众意识等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现代企业处于产品淘汰速度快,信息传递速度快的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特别是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使我国的一些企业必须加快自身产品设计和生产的速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对新产品的研发,开发新的产品生产线。从而加快企业的
发展,为企业的创新管理提供动力。
另外,现代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管理不是那么重视,认为企业文化是表面工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企业人员流失问题也是现代企业面对的重大事情,因为企业员工如果在企业感觉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在企业学不到一些技能时,就会
想到换工作。所以现代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要做出一些改革。面对这些问题,在管理上进行怎样的创新,才能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下面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二、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如果想在管理上获得成功,要有相应的方法和途径。这需要实现对组织制度的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管理的重点要由对物的管
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实现“以人为本,人文化”的企业氛围;技术管理的创新和信息管理机制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实现这
些管理创新的基础就是企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现根据以上几点,对企业管理方式和途径进一步进行阐述。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来说,管理应该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并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以前传统的
企业管理制度就是把控制当作其管理的基本职能,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总是安排与被安排、管理与被管理、服从与被服从。
但是对于一些拥有知识的员工来说,仅仅只是按照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来约束他们,这样很难达到企业预期的工作效果。因为作为具有知识的
员工,他们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他们采取强制的控制手段,其实就是限制他们发挥的空间,结果会降低他
们对工作热情。所以,企业必须要改革传统的管理制度,突破原来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激励的竞争机制
,让员工在同一个规则面前公平竞争,充分激发员工的潜力,实现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使这种管理机制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来充分激发员
工的创新精神和求知精神。管理的创新其实与制度的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保证相辅相成的关系。制度的创新其实也就是解决企业资源和市场
配置的微观机制问题,就是通过制度的创新使企业成为能够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富有活力经济实体。管理创新就是在
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交流,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一些问题,如果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却没有人进行反映,那将是企业的一个巨大损失。所以
在组织决策中,建立一种善于倾听而不是总是进行说教的组织氛围,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吸收员工的意见,使信息得到多方面的交流,使员工能
够积极地以主人翁的意识来参与决策。如果员工们在通过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活动中,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他们
将会对现有的工作产生巨大的满足感,对工作会充满热情,这样无疑也将增加企业的效率。所以制度的创新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保障。
现代管理理念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的唯一主题,而应该是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其蕴藏的巨大潜能,所以企业在人
才管理方面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起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改变企业文化,使员工能够建立起企业与自
己是一个整体的意识,从而愿意为企业真心的付出。所以,一个企业如果想对管理进行创新,那么就应该树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彻底由过
去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转变到现在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中来。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对人性化认识和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可以这么理解:其
中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因为人是企业组成的主要部分,所以在企业组成要素中把人的位置放在了第一位是毋庸置疑的。企业制度安排不仅要
保障人权、激发劳动者创造力、劳动积极性和保障劳动者利益等一些方面。还要建立一种有利于人际沟通的良好氛围,实施爱心管理,使管理
者与员工之间能够沟通和相互的尊重,建立良好的上下属关系。特别是随着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管理概念的提出,说明了人的
创造力的不可替代性,所以人性化管理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由于竞争环境的千变万化,管理组织为了能够更好的为企业进行服务
,唯一的方法途径就是通过学习来进行不断的创新。但是这种创新还是不能偏离以人为本的管理轨道,管理无论如何进行创新,都必须要依靠
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够顺利的进行开展,如果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创新都没有实际意义。人才的创造性是不可估量的,企业
的管理者应该激励和保护人才的创造力,对人才进行公正、公平的管理,完善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所以企业不
能把员工看作知识机器之类的事物,他们有头脑、会思考,而且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同,集思广益就会产生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也需要靠文化渗透,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生生不息、同心同德的企业文化。所以为此要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
理念,使企业成员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构建企业管理创新的软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表
彰创新英雄人物,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设计创新文化礼仪以及创新文化网络,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感染员工等。除了让企业具有合理
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运营机制外,还要培育企业的社会形象、文化品位、经营品格、自我成长机制等非主观元素的组成内容,让企业不是单纯
地生长在唯利是图的经济怪圈内,而是在人文、经济构成的社会土壤中进行成长,让企业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赋予了企业更加旺盛
的生命力。企业文化要想有创新首先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价值标准,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立足于
自身的具体特点,根据目的、环境、习惯和组成方式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模式。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模式的确立,就应通过各种形式感
召员工,为了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立足点就是务实,从员工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让员工感到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员工才会真正
的接受企业的核心理念,一旦员工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愿地发挥潜能,充满热情的工作。公司提供创新文
化,尽量为每一位职员提供创新的机会和氛围,让员工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保持工作的激情、活跃的思维,员工可以提倡创新的概念,使创新
的意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企业管理通过企业文化改变员工的旧有价值观念,培育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依存关
系,使个人的行为、感情、思想、习惯和信念与整个组织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此激发
出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为达成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知识技能管理、战略管理和机遇管理。也就是说,有效运用企业资源,把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
动力机制。就目前情况看来,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但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却没有提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的产品和技
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产品结构也比较单一,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企业要及时的进行技术创新,根据企业自身的
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市场的环境变化,不断加大技术革新的资金投入,高效、合理地实施技术改造。技术的创新就是在市场需求信息的基础
上做出改变的,所以企业建立起企业管理信息网络这些市场反映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如果想要适应自己企业发展的环境中来求得自身企业
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提高自身对社会市场的应变能力,以做出随着时代变化的调整,如果时代改变,你还不变
,那么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有些企业就是在时代变化中没有转变好改革的方向,墨守成规从而走向衰败。所以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对企业的发
展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管理理念把人们从控制严谨的企业组织中释放出来。因为更有效的管理应该是给所有人提供可以发挥其潜力的舞台
,而不是限制创新思维的条条框框。如何使企业成功的走向知识经济,它的关键就是培养一批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和获取现在市场信息能力的企
业家队伍和具有优秀素质的职工队伍。他们必须拥有创造知识的能力,因为创新和执行能力的关键还是在于企业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库。尤其是
拥有的知识和专业能力都比较强的员工,而不是在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主管身上。所以,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员工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的要
求都要有所提升。在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潜在能力的同时,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的环境,让职工的知识储备继续得到扩大,更好的适应
千变万化的商业环境。人才培养这方面的问题,企业要加强个体管理,结合员工的兴趣、特长以及公司的需要,制订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培训
发展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帮助员工培训进修,同时予以及时评估、褒奖,使员工能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
,进而产生与企业同命运,共发展的内在发展动力与创新能力。企业也应该发展在职人员在工商管理教育方面的培训,为企业培养大批具有创
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这样就会在社会改革的潮流中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经营头脑、创新精神、具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的
企业家设计出企业发展方向和途径。
三、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在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意识不再像传统企业管理那样一成不变,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企业自身得到发
展和提高,现代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动力源泉是管理的创新。但是管理的创新不是对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的全部否定,因为传统的管理模式
也有一部分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但是对于那些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应该进行改革和
创新,也就是说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加上现在市场的需求和当今社会的发展创新出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收入重要来源。在中国加入国际世界贸易之后,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中型企业,都将会面临企业竞争的一些重大考验。因
为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国际的一些企业也将加入国内市场竞争。如何使现代广大的企业在面对社会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能够赢得更广大的发
展空间,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要的问题。面对这几年国内企业的发展来说,只有加快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具备了创新的优势,才能增
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的来说,我国现代企业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为什么要实现管
理上的创新,因为管理是现代企业创新得到实现的基础和前提,而创新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创新意识则是一项包括
众多管理观念和技能、组织、制度等一些企业必不可少的元素组成创新的系统工程。创新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着管理创新的过程,可以
说一个现代企业发展趋势会由一个好的管理思路来决定。当今世界的市场形势千变万化,因为在这个信息全球化的市场当中,企业必须有效地
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来自全球各地的不同的信息。从这些复杂的信息当中,总结出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需求,进而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
管理创新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在现代的企业的管理改革中会经常面临着一些强大的内部竞争和外部冲击的问题,企业管理层在做出管
理变动时,要经过慎重的考虑。他们必须时刻保证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实现技术的创新。企业管理的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要求,是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重要的管理理论。也可以说管理过程本身就是创新。所以管理的创新就是
企业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其他方面的创新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企业管理的生命力,只有
实现了企业管理创新,才能切实解决现代企业建设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创新这个并不新鲜的话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覆盖了诸多的领域,企业领先者为了保持领先的地位就必须时
刻把握好该领域的创新方向,从而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处在千变万化的时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从常规的阶段进入创新的阶段,新时
代的企业管理,拥有灵活的管理制度,有一个注重平等与尊重、直觉与创造的企业文化;具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能够以良好的社会形
象、诚信的信誉保证、荣辱与共的企业精神、宽松的工作环境、公正的企业管理、取之有道的盈利方法和途径等等,这样就会赢得社会的普遍
认可与尊重,并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杨波,葛贵付,祝香陵,范梅英.浅议知识经济下企业管理的创新[J].长江大学研究生学院.大港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2009,
(01).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构起一个统一的价值观体系,但是在实践中,其恪守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仁爱”作为价值观基础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早期的宗教慈善活动,所以基督教所宣扬的“博爱精神”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基础,并成为西方文化传统中成长起来的社会工作者投入专业助人活动的精神支柱。与西方的宗教传统不同,中国的助人活动是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价值观基础的,一方面,“仁”所强调的是血缘纽带关系,即要求要关心爱护自己家里的人;另一方面,以“仁”为基础的爱不仅要求爱自己的家人,而且要求以宽广的胸怀善待和帮助全天下的人。“仁爱”之说成为协调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原则,也成为许多社会工作人士热心于救济贫困、无私助人的基本信念。(二)对“助人自助”理念的高度认同从社会工作实践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以服务为本的。在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提供救助和帮助,而且要特别注重服务对象能力的发展,即所谓的“赋权”增能,从而通过受助者能力的增强使其能够更加有效的面对困难,这就是“助人自助”的理念,也是国际社会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国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都受到了国际社会工作的重要影响,对“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也有高度认同。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在管理创新中的意义
(一)使社会管理的目标更加贴近民众的需要并得到民众的接受与认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社会问题管理”或“社会危机管理”,而是“社会问题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综合体,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实践中不应该局限于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而应该是将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的自制逻辑贯彻到社会管理中,正如社会工作中所强调的“为服务对象提供平等的服务”、“尊重个人的尊严与选择”“、责任心”,秉持这些伦理原则,社会管理中的举措、规划才能贴近人们的生活,才能避免社会管理中只见组织不见人的政策,也才能得到人们的接受与认同。(二)加速社会管理者思维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变革随着民主社会的建设,人们关于自身的主体意识逐渐加强,越来越难以接受政府以往依靠行政手段调配资源、以刚性手段实施管理的方式。而且长期以来,服务对象自身的尊严常常被忽略,使他们在接受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自身的能力没有得到增强,自身改变不足,以至于“有问题找政府”的依赖期望更高,这使得政府部门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认识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有助于社会管理人员价值理念与工作手法的转变,例如,社会工作中蕴含的“以人为本”、平等、接纳、差别化的理念,使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更关注其背后的成因,避免了政府刚性管理的缺陷;在社会救助中,社会工作更注重能力建设与平等发展机会,这就避免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冷漠,更体现了对社会变迁过程中公平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需求的回应。
三、部门管理创新需要价值观建设
关键词:协同创新;专业学术英语;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39-03
英语教学资源库就是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平台,不仅使英语学习形声并貌,情景交融,而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而且增加了学生选择的自由,这正是建立“有效性语言输入”的理想方式。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框架里,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以英语为载体的。在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4+0”项目中,“服装设计”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接受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师全英文授课,阅读英语原版专业书籍与资料,用英语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与同学和老师讨论专业问题,用英语撰写设计说明与论文。此外,课程的时间表、授课计划、命题考试、学分要求等等都以全英文形式呈现。因此,以学科内容英语材料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学术英语的学习成为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合作办学项目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单纯依靠课堂上的学习显然无法完成如此高难度的英语学习任务。因此,课前准备、同步辅导、同伴互助、强化练习、自我测试都极为重要。可是,与通用英语不同,学术用途英语资源缺乏。幸运的是,“4+0”项目的合作方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派来了服装专业外教、艺术专业外教、英语模块的外教,他们利用国外渠道获取很多在国外使用的资料,南安普顿大学还为合作项目的学生建立了苹果电脑中心。有了这些软硬件条件,国际教育学院英语团队教师建立了一个模块式的学术英语资源库,构建了一个模拟交流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英语素材和语言环境,不仅方便合作项目中的教师和学生使用,还跟学校的同类专业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全校同类专业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
一、学术英语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国际教育学院英语团队教师坚持“最需要的内容,最方便的获取,最经济的使用和最高效的学习”的原则,建设一个低成本、易维护、更新及时、安全有序、管理严密的学术英语共享资源库,以便更好地辅助专业学术英语教学。
1.围绕教学目标搜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首先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按照学术英语针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不同侧重点对资源进行分类,并根据知识点、技能训练等扩展资源,建成和学科内容相匹配的教学资源体系;然后在学科内容基础上拓展延伸,借助超链接的方式,任何知识点都能链接到网络上,适当拓展,满足那些想要更进一步提升学术交流能力的学习者的需求。
2.遵循经济适用原则组织高质、多样的资源。以实用为目的,不贪大、贪全,组织高质量、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方式呈现信息内容,提高学生自学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3.设立不同模块,构建自主训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台。教师建立网络电子学档,监督、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在学档中完成作业自评和任务互评,搭建包括课前调研、课内实践和课后发展的任务型学习模式。
4.进行资源描述、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帮助学习者更快速地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在设计时要对资源进行完整并规范的元数据描述,以便符合用户搜索的习惯。同时,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设计英语资源库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习载体所支持的不同频资源格式。因此,在选择和制作视频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多种学习载体的不同需要,能进行不同格式间的自动转换,而无须学习者重新下载相关软件。还要让资源依据不同用户的不同操作而进行不同的反应,以确保资源的跨平台性,从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二、专业学术英语资源库的有效使用
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术英语资源库的建设并投入使用以来对英语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了系统并科学整合编排的资源库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相关资源,将资源库中的有关教学内容、和每周主题契合的拓展性材料和讨论题目等有机地组合在课件中,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件的调用、讲解、引导,来实现师生间的互动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资源库与互联网、校园网共成一体,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而随时调整教学内容,这些不仅丰富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使教学空间得到无限延伸,而且还能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应用于考试,使考核更加科学化与个性化。传统的英语考核中的形成性评价常因资源的匮乏而缺乏个性化特点。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库的建立便为教师的考核评价提供了丰富而广泛的资源。教师依据学生的特点,布置针对性的作业;或是基于相同的材料,却采用不同方式的进行评价;专业学术英语资源库的共享资源库中包括试题库,其中海量的学术英语测试资源为教师组卷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参考,为教师命题以及组织模拟考试与训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3.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依托教务处组织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鼓励学生主体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各项工作,包括内容的决策、收集、以及编辑与整理等工作,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这样,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采集、分析、加工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还能够为实现自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学生们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圆满完成一个学习资料的收集、分析、整合和编辑上传的过程。与此同时,资源库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这不但延伸了课堂教学,还能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从而促进师生与生生间的合作与协商式学习。另外,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能够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好习惯,使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庞大的资源库中极其丰富的学习内容、非常方便的获取渠道,还为学生实现英语的持续性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十分有利于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专业学术英语资源库的严格管理
为了确保专业学术英语资源库高效使用与持续发展,英语团队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要制定科学而又严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相关教学资源的准入和借用流程。具体有两个方面:
1.任命专门的有相关资格的资源库管理员。考虑到资源库的管理需要精密技术和大量时间与精力,学院配置一名英语教师担任专门的管理员,在苹果机房配备专用的电脑、闪盘、移动硬盘等专用的仪器设备,规定管理员负责收集各种资源,负责资源的拷贝、杀毒校验以及及时更新资源库等工作。
2.建纲立制。制定严格的资源库管理相关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只有管理目标及管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相当严谨的规章制度来限定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约束其资源的使用权限、限制外来人员(包括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紧紧结合资源库管理相关工作中的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资源库管理员的岗位职责”、“资源采集和借用制度”、“库房教师与学生守则”、“卫生与安全防卫制度”等等一些规章制度。并根据这些规章制度来对资源库进行管理与规范,从而为资源库全面又深入地服务于教学而奠定基础。
在我国已经开始转变为“国际型国家”的今天,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各种英语学习网站、英语学习资源库比比皆是,但大都是以海量的信息为主要特征的大“杂烩”,导致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搜索、汇总,才能从结果中提炼出想要的学习资源。而本资源库建设遵循经济、适用、必需的原则,不是无边无际地提供信息,而是借助外方优质资源,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术英语特性进行重新整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弥补课堂不足;以协同创新为导向,打造交流互动平台,提高学生协作互助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中外师生间的互动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玉玲.创建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的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7).
[2]周和平.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构想[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关键词:专业应用;项目创新;团队协作;嵌入式系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73-03
一、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1,2]通常基于特定的教育理论,体现特定的教育思想,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人才规格,按照科学的教学规律,设定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学质量衡量标准等,并将这些要素进行归纳提炼,形成具有一定通用性和一般性的可用于指导类似领域人才培养的模式。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应反映特定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焦点已经转到对技术与人才上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停留在单一的技术上,而是希望得到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3]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单独依靠企业自身是无法有效实现的。因此,企业与高校相结合,人才培养的功能由高校来完成,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工,才能使企业节省时间和成本,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4]。随着信息家电、移动通信、消费类电子、物联网应用等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5]。因此,其对人才的需求将呈现一个爆炸式的增长趋势。对于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模式应在符合高校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从高校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嵌入式系统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来构建。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嵌入式系统实验班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出发,以企业的角度,分析嵌入式系统研发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进而提出“专业应用、项目创新、团队协作”三位一体的嵌入式系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分析其培养体系及构成要素,最后对具体实施该模式的一些措施进行了介绍。
二、嵌入式系统研发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只有充分了解企业对嵌入式研发人才的能力要求,才能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毕业生。通过对众多嵌入式系统相关企业的调查,可以得到企业对嵌入式研发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可将此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
1.产品研发能力。产品研发能力是企业对研发人才的最基本要求,这需要研发人才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承担某一特定领域的独立研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还能指导他人从事研发工作,跟踪行业技术及产品发展趋势。
2.事务处理能力。项目开发离不开与客户沟通、管理开发过程等事务性工作,因此研发人才应具备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可以胜任项目开发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好的外语运用水平,包括外文资料的读、写等;还应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能够快速学习新的知识。
3.人文素质。为了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并在竞争中获胜,还需要研发人才具备丰富的综合知识,眼界开阔,对行业动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快速获得各种最新的行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较好地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撰写办公文档及技术文档等。
4.职业素养。研发人员应当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融入团队,共同合作;应具备爱岗敬业、不屈不挠的钻研精神,能够克服浮躁心理,坚持从基础做起;还应具备开拓创新精神,能从独特的角度看待问题。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对嵌入式系统研发人才的需求就是两个能力和两个素质(养),即产品研发能力、事务处理能力、人文素质、职业素养。研发人员具备了这两个能力,则可以胜任项目开发的各项工作;具备了这两个素质(养),则研发人员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可胜任企业的各种发展需要。
三、培养模式框架
从企业对嵌入式系统研发人才的能力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导向,构建“专业应用、项目创新、团队协作”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便将专业教学、项目开发和学科竞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合力。该模式可以概括为图1所示的模型,在该模式中,复合型嵌入式系统人才的培养不仅立足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还将注重通过项目创新、团队协作,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图1 “应用、创新、协作”三位一体的嵌入式系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下面对图1所示的教学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1.进行企业需求调研,获得企业对嵌入式系统复合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并对这些要求进行解析,弄清楚需求所对应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
2.整个模式可以分为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主要研究人才的专业培养方案,包括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实施一体化综合实训体系,实施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等;二是“学科竞赛”,一方面主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寻找适合他们的嵌入式系统方面的竞赛,构建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机制,另一方面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作为主要力量组织校内的学科竞赛,从而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三是“项目开发”,主要是通过组建课外兴趣小组或技术协会,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开发,还可将开发作品用于学科竞赛。
3.这三个方面的实施过程中,自始自终都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项目创新、团队协作能力为目的,而这三方面的能力正是企业或行业所需要的能力,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即企业或行业提出人才需求,经分解成为知识和能力要求,通过专业教学、学科竞赛及项目开发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项目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成为符合企业或行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培养模式的实践
上面所介绍的培养模式已在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嵌入式系统实验班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班是一个以培养嵌入式系统领域的研发人才为目标的特色班,立足于企业对嵌入式系统人才的需求,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自2009年创立以来,该班已经有四届毕业生,学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且大多数从事嵌入式系统研发或测试工作。下面是该班在实施“专业应用、项目创新、团队协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采用的一些主要措施。
1.实施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典型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分解提炼其中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知识点,并将它们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展开,从而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能够胜任工程实践要求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对于该教学模式的详细介绍,见文献[6]。
2.模拟企业研发的课程设计。为了保证课程设计的效果,模拟企业研发的建制及流程,设立项目组,并设定工作岗位,如项目经理、项目秘书、研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等,使得学生能够在企业竞争的氛围中,积累工程实践的经验,提高动手能力。
3.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嵌入式系统实验班的学生先后参加了“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现场设计制作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江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网络工程大赛”等大赛,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参加这些竞赛,以赛促学,给予学生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舞台和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组织学院IT文化节之电子制作大赛。嵌入式系统实验班的学生除了参加各类省级以上的竞赛之外,还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院IT文化节之电子制作大赛,包括大赛的策划宣传、方案遴选与论证、器材选购、选手培训、现场组织等,均由该班学生负责。通过组织这一竞赛,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较强的综合素质。
5.创建嵌入式系统协会及班级网站。为了更好地帮助其他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实验班还创建了嵌入式系统协会以及班级网站。通过协会聚拢嵌入式系统爱好者,通过网站构建学习园地,使得实验班的学生在指导其他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又培养了指导他人从事研发工作的能力。
6.实施“伙伴计划”。所谓“伙伴计划”就是由嵌入式系统实验班的学生采用“一带一”的形式,即一个实验班学生指导一组嵌入式系统协会的会员学习嵌入式系统的相关技术;此外,还以班级网站为阵地展开“Linux精神”开源项目等活动。实施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让实验班学生可以以技术帮助他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
从嵌入式系统实验班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就业情况以及该班的社会反响情况来看,所实施的“应用、创新、协作”三位一体的嵌入式系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专业教学、学科竞赛及项目研发三个环环相扣、有机结合的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项目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出了适应嵌入式系统行业需求的复合型研发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杏芳.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6):71-72.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30-32
[3]何峰,谢峻林,梅书霞,金明芳.我国工科大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6):259-261
[4]周叶中,罗教讲.从市场需求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3(6):830-836.
[5]Huang Ming,Liu Zhen,Liang Xu,Lin Li,Ge Jiping.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mplex Embedded Software Training Model[J].Computer Education,No.9 2010:6-9,27.
[6]谢小云,刘会衡,邓小鸿.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的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