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范文第1篇

中专数学创造性思维

我们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人类的素质,特别是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造性素质教育,创造性素质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由于数学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殊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学科。作为一个中专数学教师可以不去追求创造性思维的严格定义,但必须知道它的重要属性――新颖性和独立性的思维品德,即能够独立地提出或解决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的思维品德。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应有两个阶段:(1)初级阶段。也就是创造性思维正处于逐步形成过程中,通常指的求学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或解决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人类来说常常是已经认识或已经解决的旧问题,并无社会效果可言。(2)高级阶段。就是创造性思维已经形成,有能够提出或解决具有社会效果的新问题的创造性能力,通常称为创造性人才。我们中专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就是要完成上面初级阶段的任务。那么该如何培养中专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造性思维概念及其相关特征

创造性思维即具有创意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寻觅事物的客观本质的基础上,引发刺激形成的新的更具独特性、创造性的一种思维过程。具体有下面几种特征:①联想性,即由甲事想乙事,甲事是乙事的原因,乙事是甲事的结果。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散性,没有太大的逻辑束缚,同时也有一定的连贯性。②求异性,异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中,成为人们进行思维创新的目标导向。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不只是局限于会解题,而是更高地要求自己会创造性理解、运用及知识之间的联系。③灵活性,创造性思维并无现成的思维方法和程序可循,它的方式、方法、程序、途径等都没有固定的框架,日常学习当中需要灵活多变,不要拘限于课本。

二、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虽然中专招生规模日趋增强,然而其生源很多都是经普通高中层层筛选后落选的学生。这些学生群体的普遍特征是学习兴趣狭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心缺失,数学基础薄弱等方面。这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就业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使得中专数学教学的改革举步维艰。从而很难达到国家培养合格中专生的标准。

2、教学方法陈旧,虽然一直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办法改变应试教育这种传统的模式,直接导致教学手段不够新意,更多的只是照本宣科。由此导致中专教学只是完成任务,方法上也只是简单的灌输和死记.忽视理解和过程等。这种现状衍生出的直接后果是教学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学生也无法充分提高其思维的发散性和推理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及动力。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学科教学努力的方向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我们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我们应当从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学科教学的重要职能,但不是唯一职能。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智能,从来就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使他们拥有一套运用知识的“参照架构”,有效地驾驭、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形象地说,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向学生提供“黄金”,而且要授予学生“点金术”。

事实上,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现成的认识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这无疑是一种与传统教学观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的创造教学观。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必须确立这样的观念: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用发展变化来使学生适应并实现发展变化,用人类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来使学生懂得人类已有的一切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东西,懂得创造和超越已有的东西不仅是可能性的,而且是必要的。用这样的观念来设计整个学科教学,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教学的预期目标。

四、如何在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指出的:“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前提,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引导学生明白对一个问题不要急于按想的套路求解,而要深刻观察,去伪存真,这不但可以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而且可以有创见性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

2、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猜想是由已知原理、事实,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的命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我们要善于启发、积极指导、热情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以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

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我们绝不能急于把自己全部的秘密都吐露出来,而要“引在前”,“引”学生观察分析;“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问题的结论,猜想解题的方向,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猜想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教师还可以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意境,可以提出“怎么发现这一定理的?”“解这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探索。还可以编制一些变换结论,缺少条件的“藏头露尾”的题目,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猜想的积极性。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项目是大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高校篮球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进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发展其个性,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所需要的。同时,对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需求,拓展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是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篮球 大学生 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过程及特征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准备阶段。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收集和整理资料,储存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准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及其他有关条件。

2.酝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对前一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料、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从而明确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与方案。

3.顿悟阶段。有人曾把这一阶段称为狭义的创造阶段或真正的创造阶段。由于前阶段充分的酝酿,在长时间的思考后,思维常会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从而使问题突然解决,这种现象心理学上也称为灵感,灵感只有在上阶段的长期思考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的,没有苦苦的思考,灵感是决不会到来的。

4.验证阶段。这一阶段也叫做表现阶段,也叫实施阶段,也就是把前面所提出的假设、方案,通过理论推导或者实际操作来检验它们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从而付诸于实践。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强烈的求异性、奇妙的想象力、勇敢的开拓性、全方位的开放性、动态多变性。

二、篮球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作用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改进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自我评价,发展了言语思维,头脑中建立了正确的概念,因此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在探索动机下还能有意识地对自身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错误动作技术自觉地、及时地进行反馈、调节和改进。

(二)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将创造性思维始终贯穿于篮球教学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活动的不断加强,不仅激发了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动机,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创造能力,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这种良好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热情和主动进取的基本素质,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篮球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二是让学生在比赛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所掌握的动作技术。一般地说,篮球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教学与训练过程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刻苦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而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是通过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知、思维、练习来达到掌握动作技术的。可见,在篮球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和收敛型思维能力

从哲学的观点看,发散型思维和收敛型思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思维品质。发散型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收敛型思维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就拓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发散辐合法:发散思维是追求多样性的开放式思维;辐合思维是通过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从中寻找一个最佳答案的集中式思维。两种思维各有所长,发散思维有助于推陈出新,产生许多奇特的构想,被认为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成分,但如果没有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就会漫无边际,无目的,我们可以通过集中思维对发散思维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最佳选择。

(二)强化对思维定势的突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在形式上常常采用的、比较固定的甚或是相对凝固的一种思维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内容。思维定势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思维定势是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惰性。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破除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即抛开问题所提供的条件和习惯的思路导向,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关键在于鼓励和引导学生放手打破思维定势而启发创新。

(三)重视学生的直觉思维的拓展

直觉思维是在早已获得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凭思维的“感觉”直观地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心理过程。直觉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具体研究活动中,一般都是从粗略的思索中寻找明智的思路,从模糊的印象出发导出清晰的思维,进而从含蓄趋于明朗,从紊乱归诸条理,这主要是靠直觉思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的决策往往不是完全依据准确的知觉和严密的思维做出的,因此,直觉思维经常在体育运动中发挥作用。

四、小结

在篮球教学中,要使学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仅仅依赖教师给其现成的知识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鲜活的思维方法,大力培养和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向成.点击学生的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

[2] 艾志兵.浅论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及要求[J].体育教学.2000.3.

[3] 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中学教育;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37-01

一、关于中学创造教育及其现状分析

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一直响亮,新课程的改革也一直是教育的热点,但过去了这么长时间,目前大多数中学教育的现状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使大部分学生成为思维的机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大量的习题训练和考试实际上是一种应试训练。而中学生正是创造性思维大发展的时期,开发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我们在突破旧教育模式的创新中,发现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缺乏统一性、连贯性,存在着认为创造性教育单纯只是学校、教师应完成的任务的片面认识,还存在着单纯从主观因素上去认识和培养的问题。为了有针对性和切实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弄清影响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主观因素,明白客观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现代教育中缺乏创造型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可主导者是教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培养创造型的教师。要创新教育就应该是全社会从上而下从理念到行动,做好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等等。

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就创造性思维而言它有四种基本品质: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和精致性。

(一)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是创造思维的水平指标,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年龄特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但随年龄的增长,其创造性思维水平逐渐上升。

(三)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独创性,精致性,灵活性,沉思性等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

三、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一)集体思维是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一个人的记忆贮存总是有限的,如果采用集体讨论或举行经验交流会、学术论坛等活动形式,利用集体思维来解决问题,这就可以大大拓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范围,有利于克服个人思维定势,集思广益;也可以相互刺激、激励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火花的观点;还可以改进和完善思维观点,提高思维效率。可见,集体思维是能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

(二)在校园里我们不能把过多精力放在既定的规则上,就势必会导致人们在思维上形成定势思维,在行为上墨守成规,这将严重压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创造性思维自身就具有求异性、首创性、多向性、等特征,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在遵守起码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敢思敢想,在科技活动中敢于动手去做,在实践活动中敢于去闯。在他们顽皮、淘气行为中,往往包含有创造力的萌芽。

(三)评价机制是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人们对人才的界定、社会对学校所赋予的期望,从而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人才评价体系,这一点我们做的还不够。在人的潜在创造力发挥中,社会给予的评价是肯定还是否定,对几乎所有人的影响都极大。。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青少年具有最富想象力、求新求异、求变求索的特征,青少年时代是培养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要做好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以促使思维的多向性

培养兴趣,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创造思维。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某一成功,定然产生愉快的情绪,若是不断得获得成功,则学习和愉快情绪就会建立稳定的神经联系。

(二)构建自主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以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1、提供和创设创造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欲望,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更要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习惯,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勇于提出新见解、新看法。

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范文第4篇

一 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开掘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相得益彰,如果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机械性教学思维,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而失去生命。因此,教师应不断追求并能动地运用发散、聚合思维进行教学,以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1.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

历史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历史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地科学地构思教案的整体结构,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细节,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

2.教师应精心设计阶梯形和发散性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教师精心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形问题,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教师铺设好的阶梯拾级而上,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从而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诸方面异乎寻常的突破;教师还应创设发散型问题,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方位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

二 发散思维的有效激发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项目越多,反应越迅速,思维的流畅性越好。历史现象之间及其内部无不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其发生发展也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因而在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时,一方面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应畅通、迅速,另一方面要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应多进行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变通性是发散思维的第二特征,它是指面对问题情景时能随机应变,不拘现在某一方面。当解决问题的某一思路受阻时,能迅速地转移到另一思路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要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培养思维的变通性,首先要对学生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所谓逆向思维,即改变正常思路,遇到问题“倒过来思考”。童年时代的司马光砸缸救小孩,就运用了独特的逆向思维,采取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是“观流之去向”,而且是“寻流之源头”,从而有效避免了一味正向思维的机械性,活化了思维。其次要注意进行侧向思维训练,即利用知识间的相似或相近部分进行联想与类比,以获得新的启迪。因此,发散思维的有效激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基础。

三 不断追求聚合、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造;思维;培养;教学环境

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训练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首要条件是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1.教师要创设引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情景

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蕴藏的创造性因素,对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使课堂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内容。从而把课本内容引申到实际生活中来,引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教学富有实践性、创造性。

2.迎合现状营造创造性氛围课堂

现在学生由于多数受到家庭宠爱,性格比较活泼敢想敢说他们获得知识面也比较广,对一些问题往往有独到想法,上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问题还没出来时,有学生已经说出了答案,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千万不要断然评价他答案,而应因势利导鼓励他讲出理由可以让学生去想去说,每想法都是课堂上生成资源,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将题目变成开放题。营造出创造性教育氛围,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创造性,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机械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造性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造性能力培养。

3.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要发扬教学民主,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给每个学生以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才能让他们大胆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深挖教材资源巧用一题多变训练创造性思维

长期以来学生总是陷于题海中,她们做了大量题目几乎成了做题机器,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多数学生知识点零散,系统知识点内涵和外延规律之间联系不清楚,她们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题,而没有深挖题目之间内在联系,只有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才能让他们乐学数学这就要求教师重视以课本为依据考查基本知识灵活、综合运用能力,认真研究教材注重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习题内涵或将原例题中条件或结论改变一下使之新例题;或将教材中一些例题、习题改编为一些开放题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和创新精神;或对课本例题、习题解法来拓宽探索其多解性启发学生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解归一等形式让学生从单一思维模式解放出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众多解决问题方案中找出最佳方案。开阔学生创造性视野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1.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创新思维。

2.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有想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敢于假设、怀疑,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钛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诱发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