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兽医的介绍与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多媒体直观教学;兽医药剂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91-01
收稿日期:2014-06-11
作者简介:朱光怡(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主要从事兽药新制剂与新剂型研究。
兽医药剂学是动物药学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课程知识容量大,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性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将课程讲深讲透。在兽医药剂学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在兽医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兽医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设计理论、设计原理、制剂处方、工艺技术、生产环境和设备、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合理应用等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该课程涵盖内容广,包括药物的新剂型、新辅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及其应用等,涉及知识多,包括药物分析、物理化学、机械设备、高分子材料、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课时内难以传递如此大量的信息,而且教师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板书文字等低效的劳动上,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杂乱,抽象而枯燥。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效率不高。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大量的教学信息预先贮存在多媒体课件内,随时调用,教师无须板书,节约的时间可用于将重点难点讲解透彻,介绍一些兽医药剂学的最新进展和动态、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及教师本人的经验体会,从而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意识,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1,2]。
2 模拟应用环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立体化、动态化
兽医药剂学中的药物新剂型、新制剂发展迅速,剂型种类繁多,兽医药剂学实验课中能接触的只是几种有限的经典的普通剂型,很多新剂型单靠语言或文字描述,学生印象不深,概念把握不准确,我们搜集或自行拍摄了大量的各种不同剂型和制剂的图片,在讲解相应内容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会被形态各异、功能多样的剂型所吸引,增加对兽医药剂学的学习兴趣。如各种形态的异型片,色彩斑斓的新型薄膜包衣片,各式新型的气雾剂,不同方法制备的软胶囊(压制法和滴制法),双层片,缓释包衣小丸滴丸剂和新型透皮制剂等,都可以通过图片来讲解。
先进的剂型和制剂的生产离不开现代化的制剂设备。制剂设备的介绍为兽医药剂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由于条件所限,除了单冲压片机等几种小型设备外,学生无从真正接触到这些制剂设备,特别是封闭的GMP车间中的设备。这些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特别是动画来讲解,可直观、生动、形象地模拟生产过程,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采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小的动画影片使压片机冲头运动起来,充分展现压片的全过程,相对于兽医药剂学教科书上用数张图片来说明压片机的运作方式,学生更易理解压片机的工作原理。高效旋转式压片机的生产过程,先通过图片和动画了解其原理,再通过在车间实拍的压片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对现代化制剂生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许多内容如物料粉碎设备、制粒设备、流化床、干燥设备、注射剂灌装生产线、胶囊灌装设备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讲授。
注射剂、粉针车间的环境区域分布和划分以及空气净化技术是兽医药剂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采用静态的平面示意图,学生难以真正理解。为体现层流洁净空气的特点,我们通过动画的形式,将层流洁净空气表现为一种可视的粒子流体并使其运动起来,从而将经过粗、高效过滤器后的净化空气,如何带走车间内部产生的浮游尘粒,如何获得洁净度为100级的洁净区形象地表达出来,通过从书本上静态的展示到多媒体动态的演示,把层流洁净空气的特点由抽象的文字叙述变为形象的动态影像,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层流洁净技术的认识。同时,我们还拍摄了许多符合GMP标准的注射剂车间内部的图片和视频,包括不同洁净度的区域,工作人员的着装,制剂操作的场面,使学生们认识到药物生产环境的特殊性,树立药品生产的质量意识,同时对未来可能工作的环境有所了解。
3 小结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在兽医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已初见成效,降低了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记忆难度,教学节奏可适度加快,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多媒体直观教学法的运用为兽医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兽医公共卫生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66-02
WHO/FAO定义:兽医公共卫生是专业的兽医技术、知识和策略用于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动医、动检专业中一门重要的预防兽医学课程,该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宏观与微观结合、知识与技能融通的综合性学科,不仅在维护人类健康和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在推动兽医学和医学相互渗透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乃至网络技术,也难以摆脱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依然遏制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积极探索兴趣的提升,同时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脱离兽医公共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案例教学法是通过设置典型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目的在于有效激发教、学双方的活力和效率。2012年我们申请了校级教研项目,即在动医、动检专业《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至今已历时3年,不仅使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改善,而且也从中收获了一些体会,这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推进教学创新,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兽医公共卫生学案例教学的方法
1.案例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重要材料。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生产实际,精挑细选案例。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典型性。即在内容上要能涵盖兽医公共卫生原理,当前兽医公共卫生的要求,现实与规范的冲突等,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兽医公共卫生相关知识。②时效性。即要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反映当前兽医公共卫生的发展情况与要求,教师通过加强对案例的研究,不断更新、补充新鲜的案例,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针对性。即要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与学生将来职业相联系的案例。④强综合性。即应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择案例,包括正面和反面的案例、浅显易懂和稍有难度的案例、影响重大和身边发生的案例等。从而增强学生对兽医公共卫生学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问题设计。在精心选择案例的基础上,围绕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重点内容和一些难以理解记忆的知识点预设问题。问题的设置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易后难,可以是单一性,或常识性,或创造性。
3.课堂交流。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介绍案例或通过多媒体展示、播放视频案例后,提出观点或设置若干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不同观点。如2015年3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关口开,危险来”为题报道了河北省衡水市深州、故城县生猪检疫监管工作存在突出问题,以及运往山东省德州金锣公司的生猪存在检疫和屠宰问题,而第二天正值动检专业动物性食品污染与控制的教学内容,于是授课教师在播放视频案例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二是在进行有关章节的理论授课时提前告知学生案例教学的有关要求,并推荐相关的参考文献、网站等,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此基础上,以3~4人组成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多媒体展示和答辩。如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提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切实关注身边的环境状况,每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包括污染的种类、途径及其代谢等,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4.归纳总结。课堂交流完毕后,教师应进行点评和总结。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对案例分析思路、分析方法和结论进行讲评,结合教学目标强调知识和技能要点,揭示案例中所包含的实际信息与理论知识的关系,以提高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学生正确、合理、有价值的观点给予肯定,并对具体案例问题及相关知识进行系统阐述,而讨论中没有涉及的观点,教师应加以补充完善,以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
二、兽医公共卫生学案例教学的效果
课程结束后,以问卷调查形式由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参评学生共195人,其中161人来自动医专业,34人来自动检专业。对案例教学效果总体评价优良的占87.69%(171/195),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在《兽医公共卫生学》中的实践是认可的,主要体现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83.59%)和激发学习积极性(78.97%)方面,但在增强自主学习意识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见表1。
三、兽医公共卫生学案例教学的体会
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中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以设置案例的模式将兽医公共卫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教学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能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可以是现代高等农业院校推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然而,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师实践经历的不足、学生缺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意识、教学课时出现紧张状况等。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法,较好地发挥其良好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结合各学校、学科、课程的教学现状、特点和要求等,寻找有效措施,合理解决相关问题,实现“教、学”双赢,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更新教学理念,把握师生角色转换。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理念,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引导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讲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积极发现、探究的主动参与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削弱,教师依然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2.强化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学活动并不总在教师的掌控下,学生思维活跃,常常提出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从课前准备、问题设计、案例讲解、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体现,到课堂教学中的气氛营造、课堂活动的驾驭、案例讨论中的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的归纳总结等,都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丰富的本学科知识和较丰富的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既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又能适时增加新知识、新见解、新信息。
3.积极开发案例,选择多种教学模式。必须重视教学案例的开发。一方面注意将教学实践中反馈效果好的、有代表性的案例收集起来,建立案例库,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实践经历,充实案例库,以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在介绍案例时,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展示。用多媒体展示文字案例,可搭配相应图片,使案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利用互联网播放视频案例,真实、及时、形象、直观。此外,可增加组织学生深入生产实际第一线,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或许对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改进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校对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而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考勤等方面评定组成。因此,多数学生便将精力集中在期末考试上,不重视平时专业知识的积累。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兽医公共卫生学》中的实践,把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案例讨论、课后案例分析作业等记入平时成绩中,期末考试也按50%的比例将案例分析题以选择题、问答题形式纳入试卷中,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习效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从而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增强了学习自主性,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畜禽普通病防治纵深式教学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71-01
《畜禽普通病防治》是畜牧兽医专业(含动物检验检疫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在学习了动物生理、兽医药理及毒理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兽医临床诊断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畜禽普通病中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依据、常用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畜禽普通病进行诊断、治疗;能进行畜禽普通病常规的诊疗技术操作。然而,目前专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理解力差等情况;且一些学生学习基础课程时仅仅满足于应付考试,从而导致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中知识衔接度不足。这些均导致学生在学习《畜禽普通病防治》时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畜禽普通病防治》教学中采用了纵深式教学法,效果显示该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什么是纵深式教学法
所谓纵深式教学法,即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不局限于讲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将学生已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如以动物生理、兽医药理、兽医临床诊断学等专业基础课为出发点,解释各种动物普通病的发病原理以及疾病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以及归纳总结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在思考临床问题时,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如何在《畜禽普通病防治》教学中实施纵深式教学法
1.《畜禽普通病防治》教材是以各系统为章节来安排的,根据该特点,可以在每个系统开始讲授前安排一部分课时,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有关该系统的解剖、生理等基础知识,增进学生对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病因作用下可能发生的病理改变,并结合诊断学知识,由相应的病理改变推断出该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及常见的异常辅助检查项目等。如讲授“消化系统疾病”章节前,先以问题形式或其他形式帮助学生回顾消化系统解剖知识(重点回顾胃、肠道,特别是反刍动物胃的解剖学结构);然后在学生掌握了其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如胃的消化及蠕动,瘤胃、网胃、瓣胃的特点,肠道的吸收、排泄功能等);在此基础上,讲述病因损害胃、肠道时,将出现相应的功能失调,从而推理出临床上为什么会出现呕吐、口臭、粪便的改变(便秘、腹泻)、反刍、嗳气减少等。
2.在具体讲授每一种疾病时,也可实施纵深式教学法。仍以消化系统疾病瘤胃臌气为例,可以先通过一个病例引出瘤胃臌气这一名词,然后引导学生回顾瘤胃的结构和功能;接着,结合病理学瘤胃疾病的病理类型知识讲解瘤胃臌气的病理特征,瘤胃发生病变后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让学生对瘤胃疾病有一个感性认识;再讲述瘤胃臌气的发病机制,将病因穿插介绍,并与临床表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且教师一节课内多次涉及基础知识与临床内容的结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其次是诊断,结合兽医临床诊断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借助于听诊、叩诊、触诊等来辅助诊断;最后,根据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讲授治疗的原则以及具体用药,其中需帮助学生回顾有关药理学知识。
3.在各系统讲述后,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纵深式学习法进行系统总结;同时,可选取合适的病例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在考虑每个鉴别诊断时需提供该诊断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学改变方面的内容,避免学生出现简单机械记忆、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不符的现象。
4.在期中、期末等阶段考核时也需适当增加家畜解剖学、兽医病理学、动物生理学等方面内容的比重。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对前面的学习知识及时进行复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施纵深式教学法的实际意义
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就像大楼与地基的关系,没有坚实的地基怎么能盖起高楼大厦,没有扎实的基础兽医理论的学习,学懂、学通、学好《畜禽普通病防治》便无从谈起。由于《畜禽普通病防治》自身学科特点以及知识和科技不断的更新,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应有的提高,从而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滕 晶.《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中医研究,2007.20(1):55~57
2 吴春燕.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2):103
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动物药学的学科发展
据统计,我国约有80%的兽药生产企业具备研发机构,但从事生药研究开发的人员仅1500人左右,远远不及国际动物保健企业。近几年兽药企业、饲料厂和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及兽药监察管理部门对动物药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用人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为动物药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机遇。只有培养既具有一定的兽医学基础知识,又具有动物药学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才能满足我国兽药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我国动物药学专业兽医药事管理学教学探讨
兽医药事管理是指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新兽药研制、兽药登记注册、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标签与说明书等诸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以及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以达到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目的。兽医药事管理学课程承担着介绍兽药行业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的重要职能,它是帮助学生了解动物药学行业行规的一门课程。
由于它是动物药学专业中的一门新兴课程,且我国的各项兽药管理办法和法规还处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中,所以该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统一和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
目前兽医药事管理学课程尚未在全国农业院校动物药学专业普及开设。开设的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不统一,如出现了兽医药事管理、兽药管理、药事管理及兽药管理与药事法规等多种课程名称;另外,各学校限于实际情况,整体课时均偏少,且实践课时几乎为零;多数院校设为限选课甚至选修课。建议根据国家兽药管理政策的整体要求和动物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来制定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内容和重点难点。同时兽医药事管理学内容涵盖了动物药品从研发到使用的各个环节,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增加实践课时数。
结合社会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目前已出版的兽药管理相关教材只有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用于药学畜牧兽医专业的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兽药管理》(于文蕴主编)和《药事管理》(宋冶萍主编)。
国内还没有高等农业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的兽医药事管理学方面的统编教材,所以应该加快教材建设进度,统一整体教学思路和内容。但在具体授课时,教学内容不应局限在某本教材,应将农业部不断出台的新行政法规及修订的法规和最新的政策动态及时整合至授课内容中,及时更新陈旧和落后的内容,并适当地增加国际最新药事法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适时更新,实现兽医药事管理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对兽药生产、质量管理、兽药销售代表、兽药研发人员及兽药企业管理人才的需要。
加强师资力量,配备专兼职教师
由于兽医药事管理学是新兴学科的课程之一,不像人医药学高等教育中有单独的药事管理专业,所以目前尚无该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或博士。该课程师资主要来源于动物药学其他学科、兽药行政机构或兽药企业的兼职教师,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发展不平衡、高学历层次人员少等问题。所以应该配备经常深入到药事管理实践第一线并熟知兽医药政、兽药检验、生产、使用和经营的专职教师。
更新授课模式教学手段多样化
兽医药事管理内容繁杂枯燥,所涉范围广,政策性理论强且更新较快,建议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讲座、课堂专题讨论等,课堂可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授课。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应该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为了深刻理解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兽药经营质量规范(GSP)以及兽药管理的意义和各项要求,可以组织学生到兽药生产企业、兽药监察所、兽医院药房进行参观、实习等,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社会,了解兽药行业动态,真正理解兽医药事管理的具体工作,对确定未来就业方向和岗位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的学科性质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在该学科教学中的高度适用。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是以中国畜牧兽医相关法律、条例等法学知识与畜牧兽医学自然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和边缘性学科,是研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如今,伴随着畜牧兽医行政诉讼案件以及在养殖过程中利益所受侵害的案件日益增多,我国对畜牧兽医行业的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实施了兽医执业资格考试,以规范中国兽医的执业操守,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也随之被列入考试范围,由此可见,该课程的学习及应用对于将从事畜牧兽医行业的学生是至关重要。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畜牧兽医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相关法律、条例等知识解决现实所遇问题。如何使学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畜牧兽医行政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熟悉司法程序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有限的学时内达标地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案例教学是必要的。其次,西南大学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课程的开设在学生修完全部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和基础法律课程之后,已有一定法学知识储备。综合上述,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2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不仅代表了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注重操作技术的教学方法,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要求很高。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外,还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以便能灵活处理课堂上发生的突况。在案例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教师欠缺实际经验致使所举案例与课堂内容不相符合,就会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活跃,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并且教师在对案例教学的内涵的理解上存在一个误区,即把举例子等同于案例教学,引用案例仅仅为了以此为“例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成为“演说员”,而不是像真正的案例教学那样通过案例创设一种情景,并将学生导入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思考分析案例事件中的问题,使学生得到发言机会。教师对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掌握不到位,势必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不仅与教师的知识能力有关,而且与学生素质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在该课程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类:不参与型、踊跃参与型及选择参与型[5]。第一类学生所占有的比重与第二类学生大致相当,都比较少。而第三类是选择参与型是介于前两类之间,是所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他们的特点是遇到感兴趣的案例学习内容,就会专心听课,积极参与案例教学。反之,遇到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他们的参与热情会大大减弱。所以,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类学生的学习参与状态,抓住他们就等于抓住了整个课堂,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3案例教学法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围绕教材基本理论知识选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教学目标准则、教材理论为基础进行案例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只为提高学生兴趣选择一些热点但又脱离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案例,从而偏离教材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因此,应在教学要求的指导下,选择成熟、典型、针对性强的案例,避免选择尚不成熟或自己把握不准的案例进行教学,以免误导学生。朱兆荣老师所编写的《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实用案例解读》中所涉及的案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还可以为养殖户提供服务。目前,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课程的相关教材缺乏案例叙述,学生在自学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在教材的编写中适当引入案例的叙述,如朱兆荣老师新出版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学》案例版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3.2选取合理的案例
3.2.1时效性。根据国家畜牧业发展所需,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涉及的条例、政策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生可以通过新闻、网络等媒体渠道获得信息,因此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课程中所举案例一定要具有时效性。在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畜牧兽医行政或与养殖行业相关的案例,最好是新近发生的行政管理事件。一般来说,学生对身边的事关注度往往比较高,如果选取的案例是那些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的案例,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如介绍“兽药生产经营管理”时,可以将“瘦肉精”事件相结合讲授违禁兽药的分类及管理;又如介绍“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时,将“美国牛肉”事件作为例子进行讲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这些事件发生不久,尚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对学生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吸引力。
3.2.2典型性。案例的典型性表现为其具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学生通过对这样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2012年,媒体报道的山东部分地方养鸡户在养殖过程中,超剂量、超范围违规使用抗生素的问题引起农业部高度重视。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禁止人用药品用于养殖业生产、禁止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禁止销售含有违禁药物或者兽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食用动物产品”。这样的养殖场所生产出的肉食品将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同时也对我国相关部门再次敲响警钟,应该加强执法力度,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3.3实现教师角色转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师和学生三者构成了一种新的三角互动关系。案例是讨论的基础,教师和学生是参与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操纵者,而是案例讨论的的设计者、组织者[4]。要推进案例教学,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使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意识,促使其实现角色转换。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一名导演。要成功“导演”一堂案例教学课,首先教师需要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课前一定要熟悉案例材料,对有关背景知识要作更多的了解,设计案例问题,以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得到最充分地发挥。然后为案例教学创造一个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意见,充分地展开交流。案例教学倡导开放性、实践性。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教学中,案例教学不仅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及合作能力,还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因此,案例教学为提高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的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的行业精英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3.4建立有效的课堂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来自于考试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呆板,评价内容单调,评价标准单一,难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全面真实的反映。然而,评价对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在案例教学中,案例中的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对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提出各自的观点与解决办法,教师利用学生个人对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形成个人独立的对问题的看法。在班级讨论中,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而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受到教师的欢迎和赞赏。学生不同观点的呈现,是智慧的汇集,是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生动展现[5]。如暴发一类动物疫病时,对疫点的染疫动物及同群动物实施扑杀过程中,有些养殖户会进行阻拦。
学生进行讨论时有人会说没发病的动物暂时不扑杀,杀了的确太可惜;也有学生认为应该全面扑杀,避免疫病的传播。实际上,学生说得都有道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对一类疫病在控制和扑灭上,要对疫区实行封锁,对疫点的染疫动物及同群动物实施扑杀,其垫草、排泄物等污染物要销毁。并且根据地方政策,在扑杀后政府会给予一定补偿以减轻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