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文化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重视校方的参与
建筑师的专业是建筑和空间设计,在教育理念的认识上不如教育工作者深刻,在学校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校方的参与,听取教育人士的相关理念和教育方式等,与校方充分地讨论与推敲以共同决定学校的规划与相关设计,并进而将其转化成具体的空间与设计,这样最终完成的校园设计才能达到合理实用,满足使用者的相关要求。校方参与规划与讨论已成为目前校舍兴建的一种趋势,校方由相关人员组成兴建委员会,充分提供相关设计资料与设计任务书,坚持开明的教育理念。而建筑师必须秉持专业能力去分析了解学校环境特质,了解学校的历史及办学特点,通过与教育者的不断对话去思辨怎样的校园空间才能促进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怎样的空间设计才能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与互动,怎样的校园才能体现学校的文化和历史。在崇明县堡镇初级中学规划设计当中,我们充分尊重校方的建设意见,在听取并分析相关设计要求后,我方做了两个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案(图一、图二);方案一采用院落式布局,教学楼、行政办公用房、专业教学楼、合班教室、风雨操场及食堂围绕中心庭院布置,并通过环形回廊将上述各单体有机联系在一起,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方便,使用效率高,且外部空间变化有层次,中心庭院结合水景布置文人雕塑、文化墙等人文景观使中心庭院成为校园文化展示及师生互动的主要平台,但是该方案的室外操场及跑道为东西朝向,东西向的操场违反国家规范且不利于学生的室外活动,食堂位于上风向产生的废气对其他空间有影响;方案二采用行列式布局,教学楼之间距离达到40米,通过敞开式连廊将各功能空间联系在一起,通风采光效果好,室外操场跑道及风雨操场均为南北朝向,食堂厨房位于下风向;两个方案之间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关系差异较大,通过与校方多次沟通讨论,最终确定方案二为实施方案,因为方案二的各功能布局更合理实用,室外操场跑道等满足规范要求,厨房及食堂布局更合理,总体而言,方案二的规划布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等。
2 结合地形、优化规划布局模式
21世纪末我们迎来了教育发展的大好机会,整个教育建筑经历着前所未有的
剧烈变动,新的设计模式正在摸索之中,轴列式、行列式、网格式、围合庭院式、自由式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规划布局模式。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应该突破各种独立的建筑与僵化刻板的空间布局,结合地形,采用灵活多变的空间组织形态与整体化的建筑手法和开放式的布局,为师生在校园中的传道、授业构建技术性的平台。以深圳市红光中学为例,基地位于山地之中,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基地状况,依山就势,采用高低错落的自由式院落空间布局形式,突破一般校园严谨有余的规划模式,凸显学校山地地形的特色。在本方案中没有机械的轴线定位,没有呆板的行进路线,也没有单一的建筑方向。每组建筑均根据周边环境的地形、地势、朝向和交通需要来确定其存在的形态,高低变动的自由布局围合出一系列不规则的空间院落形态,围与透,规则与不规则,动与静,各种各样的空间互相交织,产生出空间上的渗透和层次上的变化,收敛有致的尺度,创造出一种极为活跃而富有生机的空间布局模式和空间形态(图三)。
图三:红光中学总平面图
3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它既体现在总体设计之中,又体现在建筑单体设计的细节上。在总体布局上,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和学校规模的发展,严格强调校园的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经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们的使用要求,而如何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加强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便成为“以人为本”的关注点。在新海中学的设计中,设计师运用一系列连廊将各建筑单体有机联系在一起,连廊既便于行走,又可以形成丰富的建筑景观,同时结合连廊设置了很多校园文化的展示空间,让学生可充分感受到学校的相关信息及文化氛围。设计师还在教学楼的每层设置了开放式的休息交流空间;每个室外庭院也进行了专门的主题设计,每个庭院各具不同特色和功能,为师生的课外活动提供了惬意的场所。
在细节设计上也应尽力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抛弃大而无用的校园外部空间和大而不当的建筑体量,创造人性化尺度的校园空间,学校的家具及卫生间等也应考虑人性化的设计,家具尽量采用暖色调,卫生间应分散布置且距离合理,卫生间的器具等应方便学生的使用,学校还应考虑无障碍设计以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
4 意义空间的创造
人的一生会经历家庭、学校与社会生活,而学校生活正是衔接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孕育一个人思想形成的最重要过程。一天的学校生活应包括上学、放学、上课、下课、集会、讨论、运动、休息、游戏、饮食、聊天、沉思、闲晃等。以往的教育只关注教室内的上课,而忽略了对其他生活空间的需求,因此校园规划还应该为上述生活提供多层次的室内外人文空间。这些空间包括中庭、门厅、风雨长廊、草坪上、大树下、水池边等,这些空间既记录了许多人学习、友谊与成长的故事,也可以寓教育于意义空间,实现潜移默化的境教。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景观;影响因素;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22-02
近20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院校的办学规模也在持续扩大。高职院校的改扩建,虽然较好地满足了院校的办学需要,但同时也让一些有特色的校园景观逐渐丧失了个性,校园景观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营造有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环境,充分发挥人文景观的育人作用,将是高职院校校园景观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营造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景观雷同,无特色
高校扩招以来,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但同时却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加上缺乏同类院校的经验借鉴,建设时间短,所以造成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园景观建设趋于雷同,校园景观未能充分突显出院校特色①。
(二)重自然,轻人文
国内高职院校的校园景观建设普遍更重视自然景观的塑造,在人文景观建设方面投入的精力则明显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缺乏整体的视觉形象图标,缺少能够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小品、雕塑等人文景观。
(三)重观赏,轻实用
高职院校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未能深入了解院校师生的行为活动规律,只考虑到景观的观赏价值,而常常设置出一些缺乏实用性的景观作品,比如在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置弯曲道路,破坏了交通流线;宣传栏设置位置过于隐蔽;在道路两旁未设置休息椅子;大面积绿色铺地中未设置行路;篮球场无休息椅子、遮阴行道树,等等。
二、影响高职院校人文景观设计的相关因素
(一)环境因素
校园既有的地域环境,包括植被水体、地形地貌、建筑布局、生态群落等都会对景观的设计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处于山地的院校和处于平原地区的院校,在选择景观设计模式时肯定会有明显的区别。建筑功能分区、格调会对景观的用到空间产生影响;校园的植被水体分布同样会对景观的构造产生一些限制。
气候特征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对于处于不同气候带的校园,所选择的植被、排水方式等必然会截然不同。例如处于热带气候的校园,栽种的树木可选择椰树,而处于温带气候的校园则不能选择椰树;处于干旱地区的校园,要考虑多配置浇灌设施,而处于多雨湿润地区的校园则要多考虑排水方面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只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景观设计才能营造出和谐、自然的校园环境。
(二)社会因素
一是科技水平。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质量的优劣,除了与设计者的创新意识、专业水平有关以外,还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设计者的一些景观设计构想有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若技术水平滞后于设计思想,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所以先进的科技水平是实现校园景观设计构想的坚强后盾。
二是校领导的意识。学校领导作为院校运作的掌舵人,其在校园景观营造中自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校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文景观营造在培养人才,凸显办学理念、促进校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则会对校园景观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校园建设总规划中,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监督与管理,从财力、人力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以保障校园景观建设的顺利实施②。
三是资金支持。资金投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校园景观建设的质量与顺利实施,校园景观建设若缺少了经济支撑,一切都将成为空谈,充足的资金是开展校园景观建设的前提条件。
(三)人文因素
一是文化背景。不同的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不同,对校园景观营造的要求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一所新建的高职院校,其文化沉淀与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相比必然有一定的差距,在进行景观建设时,新建院校可以说是白纸一张,设计者有较大的创作空间,所营造的人文景观可以更好地契合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特征,而老院校的景观建设多在改扩建时进行,所以景观设计应当注重传统风格与校园文化的延续,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的人文景观设计难度更大③。
二是学生的行为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心理特点、行为模式与普通大学的大学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学生行为模式、心理特点的不同也决定了其对校园环境需求的不同。高职院校学生主要为专科生,普通大学的学生则主要为本科生或研究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低于普通大学,这也决定了二者对校园文化的欣赏、理解的差异。鉴于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院校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相应的景观文化配置,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三是设计理念。进行校园景观建设的设计者,其设计理念将会直接决定所营造景观的整体风格。不同的设计者,有着不同的能力水平与工作经历,所以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也会有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设计风格的不同。若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落后、手法陈旧,无法准确把握传统与创新、审美与教育、整体与局部、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对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整体美感产生不利影响。
三、高职院校人文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校园景观作为高职院校校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展示院校良好形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院校和谐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建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当结合院校办学理念、现代教育理念来进行规划,一步步改造、完善校内景观,以彰显独特的校园文化,提升院校师生的审美情趣。在高职院校的人文景观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文化性原则
“人文”是人文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校园人文景观设计应当突出人文性、文化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为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校园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只有营造一种严谨、高雅、奋进、舒适、和谐的文化环境、学术环境、生活环境,才能让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好学、勇于奋进。在校园中营造“学识之景”、“文化之景”、“生活之景”,充分展现校园文化特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只有在充满学术与人文气息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实用人才④。 校园人文景观设计要根据不同功能区的作用、特点,学生的人性需求与行为心理需求,运用先进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建造出人性化的人文景观。教学区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出严谨的治学氛围,侧重于审美育人;生活区景观的设计则要体现出轻松、舒适、愉悦的氛围,侧重于休闲性与观赏性;运动区景观的设计则要以安全性、实用性为主。各功能区的景观设计主次分明又相互交融,在人文景观设计中巧妙地将教育功能与环境艺术结合起来,将审美教育与绿化美化完美地统一起来,突出文化内涵,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让学生在这样温暖、友爱的环境中全面发展。
(二)整体性原则
校园人文景观设计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即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人文景观设计要在校园总体景观建设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校园的功能分区、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各功能区特点,在保证校园景观整体基调统一、协调的基础上规划出合理的平面布局、清晰的结构体系、明确的功能分区。在设计中要做到总体布局、分区实施、同中求异,让生活区舒适宜人、赏心悦目,让运动休闲区愉悦砺人、生机勃发,让教学区环境宜人、寓教于景,最终让校园内部的教学、生活、休闲运动三大区域和谐温馨、清新高雅⑤。
(三)人性化原则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校园作为学生和教师的聚集地,其景观建设也应当以人为本,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特点。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需要、审美情趣、心理需求,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之间的差异,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打造出人际和谐、情感融洽、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以充分满足师生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为其提供一个缓解疲劳、愉悦心情的场所。在这样的校园人文景观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浓厚的人文氛围,获得美的享受,愉悦身心,从而提高学生对院校的认同感。
(四)个性化原则
校园人文景观的营造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校园环境进行艺术性的加工来感染、影响和教育学生。校园环境的艺术性加工,应当积极创新、彰显个性,彰显个性指的是景观的内容与形式都应当具有独立的、独特的、鲜明的色彩,其体现的主体意识要明确。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要从校园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掘自身特点、优势,因地制宜地打造出自己的景观风格与校园特色。高职院校的人文景观设计虽有一些景观设计较好的院校作为参考,但并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优秀设计方案的抄袭与模仿。要打造出具有个性的校园人文景观,可以从优秀设计方案中找寻灵感,同时积极开拓创新,设计要做到奇特、新颖、稀少,充分体现出院校的特色,营造出自然、清新、个性的人文校园环境⑥。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人文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院校学生的特征及办学特色,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与需要,从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设计与规划,充分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学生特征来进行规划与设计,充分突显院校的人文特色,才能营造出富有校园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环境,从而充分发挥出景观环境的育人作用。
注释:
①陈静.景观延续与重塑的人文之道――记安亭中学绿化环境改造更新[J].中国园林,2012(06):122-124.
②何新闻.和谐校园景观:历史、人文与生态内涵凝结的象征――以马里兰大学校园景观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2):124-126.
③陆宇晴.基于人文角度的大学校园主题景观塑造[J].江苏科技信息,2014(24):139-141.
④鲁伟.从人文艺术的角度探讨景观桥梁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关键词:户外空间,场所精神,环境体验,空间序列,
Abstract: The basic objective of overall planning for outdoor space is the b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to create and maintain existing, any planning is just the nature of the specific way to achieve specific goals. The spirit of place is the general atmosphere of people exist in the place of. We want to make the place is to make the experience feel comfortable, take one's ease, giving them a sense of the area in which. Site planning is a guid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ll resources in the overall process. The purpose is to make people, space environment building, site overall harmony with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ure space reflects the base unique temperament, to express any place spirit have maintained some contact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of each place spirit,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Key words: Outdoor space; The spirit of place;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spatial sequence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众所周知,那些看起来自然和谐的规划是与场地相适应的。比如学校坐落于社区中心,有公园般的活动场所,有自成体系的小环境,有安全怡人的步行道。我们必须确定一个理想的场地可以通过最小的变动,最大限度的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在日本,这种对场地的细心认识在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处构筑物几乎都是场地中的自然生长物,保留并强化了场地的特征。比如设计一所住宅,设计师每天都要去动工的地块上去,一呆就是很长时间,目的就是认识它,发现它所潜在的气质,了解场地优缺点。因此,我们在所有景观规划里寻找两种东西:一个是景观的乡土特质的表现,另一个是人类可参与的最大开发。加雷特·埃克博说过,场地规划必须被看成是由土地未来的所有者对整个场地和空间的组织,以使所有者对其到达最佳利用。
道路、建筑、水体都不会自行成长,而是经过人为的规划设计的,试想纽约的中央公园、赖特的流水别墅、拉萨的布达拉宫、成都的都江堰广场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确定的方案。对比之下,现如今的一些建成项目,场所与场所的使用已经被割裂,这个疏忽是一种危险的错误,因为基地是环境的关键之点。它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上所具有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在造价和技术功能方面的影响。任何总体设计,无论多么带有根本性,我们要确定为谁造就场所?意向如何?建造在什么位置?以系统的结构来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一、场所精神
任何事物都有其独特而内在的精神和特性。场所能够也应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需要向外眺望时有一扇窗户;需要休息时有一把座椅;双手被占用时,就应有一台子来放行李。场所必须表达和加强人们的每一个体空间和集体空间的价值,场所精神是人们存在于场所中的总体气氛。人若想要体味到这种场所的精神,就必须要清楚的了解自己在空间中的方位,了解自己和某个场所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其目的是让人产生归属感。当人能够在环境中定向并与某个环境认同时,它就有了“存在的立足点”。
在其它国家,虽然有些城市的公共空间利用率极低 ,但显然它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建筑的需要而非空间舒适性的需要。一个空间的利用度和喜爱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区域位置和细部设计。因此一个人性场所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传达该场所可以使用,该场所就是为了让人使用的信息。
2、布置相应的设施以满足人的活动需求。
3、位置应布置在使用者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
4、群体活动时,保证群体活动不会干扰其他群体活动。
二、大学校园户外空间分析与改造设想:
校园景观由教室、图书馆、宿舍、运动场、服务设施等硬质建筑,以及水体、植被等软质景观组成。高校作为文化与知识高度集中的区域,应保持自身独特的校园景观文化,彰显一所大学的独到审美与品位。如:北京大学老校区的古典式建筑景观环境,以及与之协调的参天大树,绿荫遮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高校应该继承和发展它的校园文化,并将其与校园景观的设计相融合。校园景观的设计,应该回到质朴与平和上面来,环境的营造应该以简朴、经济、美观、实用为原则。
评价一个校园规划设计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设计方案能否最大限度的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书本及一些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学校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都发生在课外学习,只有当校园规划能够具备激发学生的交流谈话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调研后需要指出的是,户外场所利用率低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安全性的考虑。校园空间安全性上主要指夜间植被繁茂、缺少照明,比较隐蔽的场所。但当被问及提高校园安全性时,没有一个人提出要移开植物,更多的只是建议改进照明。所以应从各种尺度研究校园环境。
户外空间环境是步行人群占优先并居主导地位的城市空间,大多数人们还是会喜欢更多开放空间和绿地的户外环境。这些受人欢迎的空间往往是绿地或“自然的”环境,他们没有被当作任何特定的建筑或服务设施的基地空间。在这里可以小睡,还可安静地学习、谈话观察等等。就像一座城市需要公园及公共户外空间作为它的“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模式选择不同需求的空间。有了人群的参与场地也就变成了场所。
只有通过实地观察,才能把握场地的气质,把握周边与周围区域的关系,从而全面的领会场地状况。而一个成功的场所应有明确的感知性:可被认知、可记忆、引人注意。好的环境支持有目的的行为,并与使用者的行为相适应。
结语:
对环境的追求往往是景观中的重要部分,现代景观规划中,规划设计师常常去感悟和体验自然,从自然界中发现场地所特有的精神。本质上说不论是户内的空间还是户外的空间,最适合的空间才是最好的空间。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体验。一个方案不仅仅是针对一处地方、空间或某个事物……一个方案是一种体验。最好的方案设计在于它给人提供最佳的生活体验。任何对开放空间未来的思考,譬如考虑城区中心存在物,都需要理性的总体看待。每一块场地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建筑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当地的城市肌理保持着紧密联系,赋予基地明确的场所精神。因此,我们在总体规划设计中必须把场地看成是由土地未来的所有者对整个场地和空间序列的组织,这意味着一个整合的概念:建筑物、工程结构、开放空间以及自然材料一起进行规划……这是以后我们做方案时值得学习借鉴的。
参考文献:
[1]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美]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 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ISBN 978-7-112-04686-7
[2]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美]约翰·O·西蒙滋 巴里·W·斯塔克 著 朱强 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ISBN 978-7-112-11049-0
[3]总体设计 [美]凯文·林奇加里·海克著黄富厢 朱琪 吴小亚译
关键词:设计管理;层次理论;产品设计
国内本科院校在产品设计教学方面越来越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传统的产品设计教学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面对市场发展的变化,单一的专业技能培养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学科的复杂多样逐渐成为产品设计教学面临的新形势。由于我国传统产品设计教学课程体系较为落后,师资力量匮乏以及观念意识不强,设计管理能力的教学培养没有得到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本科院校设计专业毕业生越来越热衷于创业,而对于那些设计管理理念匮乏、管理水平低的学生来说,极容易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在产品设计教学中,对设计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设计管理中层次理论与产品设计概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被称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将其分成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五种需求。马斯洛认为,如果在特定的时间里,没有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那么就应当满足其最迫切的需求。一般来说,只有在满足其最低层次需求后,才会有较高层次需求的发展。马斯洛以及其他学者都认为,一个国家大部分人的需求层次结构与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程度以及文化水平相关。对于落后国家来说,低层次的需求比例大,高层次需求比例较小。对于设计管理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1966年,英国设计师认为,设计管理主要内容是寻找尽可能在既定时间内解决设计方面的问题。日本学者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认为设计管理为了提高设计部门活动效率将设计部门的业务进行制度化、组织化等管理。设计管理是在设计活动层面上,针对具体产品设计项目进行管理的活动。设计管理活动中的设计项目负责人主要是对具体的设计工作进行指导,控制设计质量、规划设计标准,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目标服务。产品设计作为一项新兴学科,对科学生产、技术领域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与商业进行共通的重要工具,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产品设计的促进作用。
二、层次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人们对于马斯洛动机理论的不同层次需求,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需求程度也是不同的。对于生理需求来说,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比如,衣食、住行、医疗等方面,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将会存在一定的危险,生理需求是与人类生存直接相关的基本需求。在产品设计中应当尽量减少空泛的词语,要突出产品的特点,使消费者感同身受,避免采用模糊的词语,造成消费者的误解;对于安全需求来说,比生理需求更高一个层次,当生理需求得到保证后,人们便会产生自由的欲望,比如,商品投资、养老保险等方面。一则保险广告称:“付了钱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无忧无虑。”在社交需求方面,人们渴望得到社会团体、家庭、朋友等方面的理解,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需要。一则钻石广告云:“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对于尊重需求方面,是人们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是对地位、上市、声望等的期待,也是成就、实力等方面的自尊需求,不同的品牌有各自象征的意义。比如,钻石象征爱情,牛仔象征自在、活力,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设计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在某种意义上体现自我价值。在自我实现需求方面,马洛斯认为,上述四层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可以达到更深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忠实于自己的本性,全面发挥其自身价值,借助某种产品实现自身价值。比如,在运动、美食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与创造力,实现抱负。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
三、设计管理中层次理论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设计管理中层次理论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也被现代高校所重视。
1.设计方案管理教学
设计主要是人们经过思维转换对事物统筹规划的过程,设计方案管理就是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管理的过程,因此,设计管理就是对思维激励活动进行组织为主要行为,并且对适当的决策进行引导。在设计方案管理过程中,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把控,设计师明确设计方案循环中的位置,对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与方案进行交流与协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对于设计方案来说,在对产品设计进行教学时,要重视艺术性质的教学,因为很多学生及设计师常会倾向于艺术设计。艺术设计都是比较纯粹的、具有理想性的。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中,设计与一般的艺术创作不同,不仅只有设计师自身的认可,还要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优秀的设计方案是设计方案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设计管理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管理,要选择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良好团队组织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学生择优担任,并且将其作为设计方案的执行者与负责人,更好地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专案管理教学
专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设计者提供独特产品和优质服务,具有暂时性和唯一性的特点。设计专案管理主要就是对有关项目活动中的专业知识技能、工具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来完成项目计划、实施、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项目时间、成本、质量三方面。设计专案管理主要是对产品设计、形象设计以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等进行系统管理,以设计管理为核心。因此,设计师为了有效完成设计目标,对设计方案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控制,对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时间、成本等环节进行监督控制,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效益。对于项目的教学相对于项目管理更为复杂,教师不但要对项目的实践主体进行教学,还要处理好教学课程与方案实践之间的关系,除了传授设计、思维等方面的方法,还要对设计方案中的业务流程、项目管理知识以及设计程序等方面进行教学。对于设计方案的教学,必须是具备完整的设计理念、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的知识技能的教师才能胜任。
3.设计团队管理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不断成熟,也取得了颇丰的成果,但是与国外的设计经验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虽然我国许多企业在产品设计上花费了大量资金,但由于产品设计方面主要是由工程部门负责,由公共关系以及市场开发部门负责视觉传达设计,由基建部门负责环境设计,对于企业这种随意性设计方案的规划,缺乏整体的协调控制,从而导致产品设计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同时,设计负责部门职责分散,部门之间缺乏交流,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较少,不能及时反馈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内部的反馈机制急需完善。设计团队是设计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在对设计团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专业特点,理清设计团队管理的框架以及组织形式。随着专业的不断深入以及分工细化的现实情况,团队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产品设计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一个团队在企业中能否长久存在,取决于团队是否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力,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设计管理建立于产品设计活动中,使得设计团队的设计活动能够在有计划和有程序的科学管理机制中顺利进行,并与产品的设计方案、设计专案以及设计团队等层面充分协调。
4.岗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学校应当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将大量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使学生在对企业管理与企业价值观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了解更多的企业文化需求,增强学生学习层次管理中产品设计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对于引进先进优秀企业文化方面,应当邀请我国优秀的企业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向学生介绍大量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企业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逐渐形成职业素养,更好地使毕业生融入社会。因此,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产品设计教学实践中,应当大胆创新、不断探索。
四、设计管理中层次理论在产品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1.市场细分
马洛斯在设计管理的层次理论中,不仅将人们的需求划分为五种需求,还将这五种需求由低到高的层次递增。人们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层次细分。以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为例,饮食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因此,首先解决人们饮食需求的大众化饭馆就应当有一定的数量,其次应当设计促进亲朋好友进行感情交流的中档饭店,最后,还应该有少量显示高等人士身份、地位的高级饭店。SMH斯沃琪手表公司就对市场进行了细分,劳力士作为身份象征,处于层次需求的顶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士的需求,对年轻消费群体进行合理定位,并以成本低廉、价格合理、风格独特的特点对产品进行细分,制定出满足大众的产品。
2.产品定位
对于不同层次的产品,应当对其设计合理的价格。对于服装来说,服饰是用来蔽体的生存需求,社会需求量比较大,但是设计者在为了突出需求者的身份、地位时,必须做到面料高档、做工精细。不同的设计者对于产品的定位有着不同的概念,但每个人自尊的需求是建立在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的,只有解决了最基本的问题才会有高层次的需求,当某一问题将要解决时,就可以对市场新的需求进行预测,利用人们的需求心理诱导新的消费需求产生。
3.产品宣传的创新
从设计管理中层次理论来看,人的基本需求是不完全满足的需求,一种产品的设计可能在不同需求层次上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益处。比如,微波炉的广告设计中,明确指出产品做好炊事的速度,比其他产品更安全,还可以通过色彩艳丽的家宴照片来诱发需求动机,亦可以宣传“为了更好地更新厨房用品,您需要一个微波炉”等广告将需求者的身份抬高,使产品声名远扬。随着科技的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设计管理中的层次理论对产品设计要求也发生重要的变化。产品设计实际上是产品、管理融为一体的。设计管理中层次理论是应对市场激烈竞争中的最具潜力的工具,并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设计管理中层次理论内容还有很多,对于它的研究与应用逐渐会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并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科院校对层次理论教学中,根据岗位工作体系设计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在企业岗位中获得课程机构,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将典型的设计项目作为载体,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新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田贺.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课程针对性初探[J].设计,2014,13(11):175-176.
[2]赵智峰.产品设计信息可重用性及产品设计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5,22(1):46.
[3]乔祎祺.设计策略管理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5):110-111.
[4]丁峰.产品设计中用户感知与体验的形式的研究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3,15(36):322-323.
关键词:高校;园林绿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高校校园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应当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注重和谐美。校园园林绿化设计中应当考虑全面,经得起时间考验,营造一种特定的精神文化氛围以达塑人之目的。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传达着校园的历史和文化,丰富着师生的文化业余生活,增强了师生的审美感和归属感。
1 高校园林绿化的作用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其教育目标和任务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来实现,需要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重作用下完成教育任务。笔者结合几年的工作经验认为高校园林绿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首先,校园园林绿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优化校园环境,为师生的工作、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校园园林绿化还能够创造多层次的空间。校园绿化能够起到分隔、引导空间的作用,良好的园林绿化能够使校园外部结构更加分明。
2高校园林绿化的特点
当代教育体制的多元化、开放性,使校园布局打破了过去教学区、单体教学建筑轴线对称式的单调形式,提供富于变化的多层次开放空间,使校园绿化呈现一定的开放性;大学的综合性趋势,使得过去严格的功能分区已难以适应当前校园发展的要求,校园空间由开放分散型向开放复合型转变;现代大学正日益有机地融入城市,校园的文体设施、图书馆、公共绿地向社会开放,具有一定社会性;不同的学校因为办学目标、文化氛围、自然环境的不同,使高校园林绿化追求自身的特质和个性。
3高校校园绿化设计遵循的原则
笔者从事高校校园绿化工作已多年,实践表明,高校校园绿化应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校园绿化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所谓“适用”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科学绿化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拒绝有害植物进入校园.校园绿化的花木种类要精心选择,要摒弃“是绿色的就行了”的传统观念,应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开展花草苗木的选择工作.
(2)校园绿化花草苗木多样化.不少学校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进行的统一植树,或因缺乏生物多样性的观念,造成校园里的树木无法形成季相变化,导致一荣俱荣,一枯俱枯.因此校园绿化应避免统一树种,力求实行花草苗木种类多样化.
(3)科学设计绿化景观.校园绿化应该力求自然活泼,摒弃“大色块”的单调布局手法,通过科学合理的地形设计,建造多样化、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第二层意思是绿化功能适合服务对象.校园绿化要考虑“经济”.在进行校园绿化规划时,各种绿色景观的合理布点,正确地选址,因地制宜,可以减少大量投资,是解决部分经费的重要措施.再者,校园绿化要讲究环境的“美观”,即满足绿化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应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种“适用”,也就是它的欣赏价值.例如,校园绿化中的设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的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适用”价值,美的价值.
4高校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缺少长远规划
由于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上师生对校园绿化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不够,校园绿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校园园林规划设计与校园建设不同步,规划方案缺少前瞻性、长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有些高校公共绿地反复多次改造,树种频繁更换,如此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
4.2绿化规划设计缺少专业性
一些高校的园林绿化缺少专业的绿化设计,对植物生理习性、生态要求缺乏科学认识,物种选择、配植缺少科学性,导致绿化植物种类单一,校园生态系统脆弱。例如一些高校绿化物种仅有几十种,绿化物种大多雷同,不能较好地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园林绿化中草坪热现象的出现,有的高校甚至把成片的树林砍伐后建成草坪,导致校园树草比例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校园绿化的生态功能和效益。
4.3缺少专业队伍及科学的养护管理
有的高校对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少经济、技术投资,没有固定的专业队伍养护和管理校园,把绿化管理工作理解为简单的修枝除草、浇水施肥、防病除虫,缺少植物生理的基本常识,在绿化管理的具体操作中缺乏技术性、针对性。许多新建成的绿化景观养护管理不善,植物成活率不高,或生长发育不良,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一些高校在校园基建工程中没有对原地和工程边缘地带的植物进行移栽或保护,破坏了校园生态景观,甚至造成许多物种的流失。
5高校如何实施校园园林的绿化设计
(1)学校出入口区
校园大门出入口是校园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一般在此形成广场和集中绿化区。此区应以彰显本校的特点为主,具有鲜明的标志性。广场设计一般以雕塑、喷泉或标志性建筑小品等为主,绿化处于附属位置,适合选取常绿乔灌木和开花植物在周围进行装饰。集中绿化区以树冠高大,树荫浓密的观赏树为主,如雪松、桂花等。出入口主干道是展现校容的风景线,行道树选用银杏、水杉等乔木;道路两侧留有带状绿地,配置地被植物或花灌木,提高道路的绿地率,并营造人行景观路,达到春季观花,夏季遮荫,秋季观叶,冬季有充足阳光的效果。
(2)行政办公区
该区是学校机关办公楼所在地,绿化要能体现行政人员公正廉洁、勤劳等美德。办公楼两侧栽植规则的行道树,给人以规则、秩序感,楼前绿化既要体现上述的要求,又要为教职工提供休息场所,绿化上可选择竹类植物,同时配置其它乔灌木。
(3)教学区
该区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区,集中了图书馆、教学大楼、实验大楼等主要建筑,是校园的核心区域。此区的绿化景观应形成幽静美丽的环境,以矮灌或草坪为基调,点缀雪松等树姿优美的乔木,形成疏林草坪。中心绿地是整个校园中面积最大,也是功能最全的一个绿地区。在这片绿地中,采取自然式布局较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安静的课外游憩和学习的优美环境。绿地中的植物种植多为自然式,合理运用孤植、对植、群植等方法,既具有观赏性也有引导、分隔的作用。
(4)学生生活区
该区人流量大,学生比较集中,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这个区的植物配置应考虑耐破坏,以及适合一些运动的特点。且选用树木要注意体现春华秋实的景观效果,使宿舍区具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绿地内可适当设置铺装场地,安放桌椅或棚架、花台及树池等,满足学生休憩的需要;食堂周围绿化以自然式为主,多选用芳香型植物、观赏型植物、驱蚊虫类植物等,例如桂花、丁香、雪松等;其它生活区建筑周围绿地设计,结合相应建筑的特点,同时考虑学生集散地需要,以校园的总体绿化基调为前提。另外,因为是生活区,同时也需要创造安静、卫生的环境。在植物选择上主要以花灌木和草坪为主,疏植乔木,这样既有绿化的作用,又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
(5)教工生活区
该区在绿化时需要留出适当的场地为教工晨练、散步和休息提供环境条件。建筑周围以低矮的灌木绿化为主,绿地植物种类上可选择部分有文化内涵、寓意的植物,如松、竹、梅、桃、李等,体现高雅的情趣。并着重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为教工休闲锻炼提供良好的绿化环境,可选择扶桑、鹤望兰、等植物。该区建筑物之间,适合栽种些较低矮的花灌木,如各色月季、梅花、黄杨球、桂花、美人蕉、腊梅等。还可在护坡面上栽种迎春花、金钟花、棣棠等垂枝型灌木。
(6)体育运动区
该区对隔音、吸尘、耐践踏方面要求较高,并考虑以鲜艳的色彩烘托体育运动的热烈的气氛。可在场地四周栽植高大的乔木,树下配置花灌木,或以树阵的方式绿化,不但可以阻挡噪音,还可以使场地夏季有绿荫,冬季避免寒风的侵袭,同时,适当设置休息设施,或小型运动、健身设施。体育活动区绿化形式以规则、简洁为主,选择具有较强的抗尘和抗机械破坏性能的植物,栽植一定面积耐践踏草坪和成片树林,为人们运动之后休息提供休息场地。
(7)后勤服务区
该区绿化以常绿植物为主,见缝插绿,种植常绿的乔灌木,增加绿量,改善生态环境,对有特殊功能的建筑如配电房、泵房等,周围的绿化以保证建筑和设施的安全为前提,尽可能多的种植常绿的乔灌木。
(8)休闲娱乐区
该区应满足全院师生休息游览的需要,属于花园式绿地,可按照园林设计的一般方法,采用符合学校特点的造园要素进行规划设计。
结语
总之,学校是师生的家园,是学生学习、交往、娱乐的场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所。因此校园园林绿化设计要因地制宜,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能创造高品位的、特色鲜明的校园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慧:校园绿化设计原则研究,平原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