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1篇

利用安全流变—突变理论开展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

(一)心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吸收融合新理论的发展史哲学是心理学的母体,哲学为心理学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思想,但哲学不能为心理学提供实证基础。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在于逐步采用了自然科学的观察法和实验法,最终逐步剥离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究竟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亦或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从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开始,就争论不休,各执一词,直至目前心理学界也未达成共识。“确定地说,心理学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交叉科学。”[7]可以说,心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融合最新理论、汲取其他学科营养(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来充实自身发展并不断创新的历史。回顾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各种新式理论均与心理学有渊源。新式理论应用于心理学,既扩大了新式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也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理论借鉴虽有瑕疵,仍不失为一项不错的尝试。如勒温的场论就借鉴了物理学中“场”的相关概念,费希纳对物理刺激和它引起的感觉进行数量化研究创建心理物理学,认知心理学就应用了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理论。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者将混沌学、非线性科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从不同侧面诠释心理学内容,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8-9]。(二)心理问题属于广义上的安全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对立统一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也始终存在着安全与危险这一对矛盾。“人类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一切活动都在安全与危险的矛盾之中进行。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破坏;机电设备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各种机电事故;人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活动,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较显著的变化。当这些变化超出一定的阈限后,人的安全状态便进入危险状态。因此,各学科领域都存在安全科学的内容。”[3]心理问题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当心理变化达到人的承受能力极限时便进入危险状态。广义上讲,心理问题也是安全问题。可以这么认为,心理安全属于大安全理论范畴的一个分支,心理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纳入安全科学的研究范畴。基本依据如下。从定义上看,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过程的安全演化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的变化发展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从状态概念上看,安全科学的状态有安全、危险、事故等3个状态,而心理状态粗略讲有健康、亚健康、病态等3个状态。二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从基本观点上看,安全科学认为事物的安全状态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事物安全状态的变化符合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心理学同样认为人的心理处于变化之中,健康是相对的,不健康是绝对的;心理状态也符合量变到质变的原理。(三)利用安全流变—突变理论阐释心理变化过程的可行性安全流变—突变规律是事物安全演化的基本规律和本质规律,其哲学思想和方法能揭示安全科学的普遍性概念和规律,为安全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既有必要,也有可能。”[10]安全科学的流变—突变理论是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亦可适用于心理问题研究。有一种立场就主张心理学应该以现代自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注意现代自然科学对心理学的意义。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具体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心理学的发展史也已经表明,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早已被移植到心理学研究当中,并有力地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安全科学已有的规律和理论来分析和阐释心理问题是恰当的,也是可能的。

安全流变—突变理论对心理学的启示

(一)心理变化过程的新诠释人的心理过程是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随着主观意愿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心理变化过程一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消亡等几大阶段。按照安全流变—突变理论,个体心理变化过程一般遵循OAF-BCD曲线(如图2所示)。当心理问题出现时就需要及时辅导或者干预,以便最大程度上减轻心理疾病带来的困扰。下面仅以实施个体心理干预为例进行解释。图2实施干预的心理问题流变—突变示意图在实施干预前,心理变化过程的各阶段分别为:OA—孕育阶段;AB—发生阶段;BC—发展阶段;CD—结束阶段;DE—后效阶段。当实施第一次心理干预后,各阶段变为:OA—孕育阶段;AFGHK—发生阶段(又分为AF、FG、GH、HK四个阶段)。当实施第二次心理干预后,变化情况类似于第一次,变成曲线KLMNQ。当心理干预在F点作用后,原有的心理变化过程由OAFBCD变为OAFGHKIJ。经过干预后,心理损伤流变—突变过程发生了改变。FG段为心理损伤减速降低阶段,个体心理状况好转。到达G点时,心理变化趋于平稳。进入GH段,即心理稳定发展阶段。HI为心理损伤加速增加阶段,I点为心理突变的预警点,此时如果不继续采取措施,个体将进入IJ段,J为突变点,超过J点个体进入突变阶段。以此类推,若个体干预发生在K点,流变—突变曲线将由OAFGHKIJ变成OAFGHKLMNQ。到达L点时,心理变化趋于平稳。进入LM段,即心理稳定发展阶段。MQ为心理损伤加速增加阶段,N点为心理突变的预警点,此时如果不继续采取措施,个体将进入NQ阶段,N为予警点,Q为突变点,超过Q点个体进入突变阶段。当然,个体有自我修复能力,在没有外界干预情况下,很多时候依然能自我修复。但依然可以用图2进行解释。如心理变化达到F点时,个体开始自我修复,依然会将曲线从OAFBCD变为OAFGHKIJ。(二)心理辅导或干预需要把握关键节点从图2可以看出,对心理进行辅导或干预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若每一次后续干预都在系统流变阶段的话(如在AB段的F点,GHI段的K点),每一次都能延长个体安全流变的时限。所以,心理干预应该是持续的,不断进行的,并不能期望依靠最开始的一次干预就能解决问题。后续干预的起始点是有选择的,应该选择在损伤量加速增加阶段,最晚不能迟于预警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体心理流变阶段能够尽量延长,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心理干预的作用。安全流变—突变理论作为普适性理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都有方法论意义。用安全流变—突变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心理变化过程,能在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时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相对严格的过程控制,为心理干预提供了指导。作为主观的人的复杂性,决定了单单依靠某一个理论是难以准确、完整描述心理变化过程的。安全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其自身也还在不断发展、完善。利用安全流变—突变规律来诠释心理发展变化过程还只是一种初步的探索,有些论述还不是很完善和充分。将安全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还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作者:朱正中工作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2篇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规律性为对象,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为目的的科学。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习惯于硬性的“刚性”管理,因此难以摆脱方法上“公式化”和简单化的弊病,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效果不佳、针对性不强。

理心理学着重强调人性化教育和柔性管理,注重个性和情感因素的充分发挥。对这一理论的借鉴和应用恰好弥补了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上的不足,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切实坚持“以人为本”,对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一、学习运用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做到以人为本“管理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去关心人、掌握人的思想行为的基本规律,认识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才能真正做好管理工作。管理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决定于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是个体行为的起点和基础,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愉悦感和激励的力量,工作就会更加积极。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要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1.调查需要。每个学生的需要不尽相同,满足学生的需要,应首先了解他们的共同需要和不同需要。学生工作者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采取多种方式,了解他们不同的需要。

2.综合分析。学生的需要多种多样,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无限的,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调查后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生工作的措施。

3.及时反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需要,要建立定期反馈制度,合理且条件成热的需要及时给予满足;合理但条件不成熟的需要,也要给予解释,取得谅解,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去满足学生的需要。

4.科学引导。有些学生不善于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结合起来,甚至片面地把社会需要看成是多余的,在行动上也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个人需要的满足方面。因此,对他们的需要应加以引导。加强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应成为引导需要的重要途径。

二、学习运用管理心理学的“公平理论”,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平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7年提出。这个理论是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体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的报酬之间平衡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取决于他们自己得到了什么,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看到别人得到了什么。人们总是通过社会比较,全面衡量自己付出的代价与报酬是否相当,从而产生公平与不公平的感觉。通过比较,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对工作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报酬比例相当时,就会心理平衡,产生公平感,于是心情舒畅,工作努力。

“公平理论”启示我们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具有高度的公平意识,充分认识到公平、公正、公开对于调动个体积极性的巨大作用。学生管理工作者也只有以公平公正的方式为人处事,才能取信于学生,得到学生真正的尊重,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奖勤贷免、评优评奖及其他个人荣誉的合理分配等等,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发挥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管理者将公平理论引入教育管理过程,树立高度的公平、公正意识,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真正的平等关系,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拥有绝对权威和学生只能绝对从属和依赖的局面,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只要管理者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将公平、公正放在首位,彻底杜绝个人专断,就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使学生心悦诚服。具体而言,在接待学生过程中,不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特长的多少或熟悉程度等而区别对待学生;对学生干部的选拔要做到任人唯能,反对任人唯亲;在奖学金、个人荣誉的分配上,要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反对“暗箱”操作或背后“交易”,让学生知道情况、参与其中;在学生入党、毕业分配等重大问题上坚持公开透明。

只有这样,公平理论才能落到实处,学生和管理者的关系才能融洽,信息沟通渠道才能畅通,工作开展才能顺利有效。

公平理论还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内在的人格上的平等,而这往往是我们在工作中容易忽视的一面。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管理工作者以公平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同学。只有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建立一种真正平等、信任的关系,学生才可能向老师敞开胸怀,学生工作才能深入人心,取得成效。

三、学习运用管理心理学的“期望理论”,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适应“软管理”的要求和谐社会中对人的管理、教育、使用,已由“硬管理”进入“软管理”,即对人的管理工作已由从外部的控制、约束和用组织、制度、纪律手段为主的管理向发掘人的知识智慧、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为主的管理的转变,期望理论是实现“软管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如果个体有了目标,为了达到这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他必须做出某种行动选择。用公式表示为:MF=EV。MF是激发力量强度,即激励强度,指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V是效价,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E是期望率,指根据一个人的经验判断某行为能够导致某种结果和满足需要的概率。

从公式可知,如果个体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因此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并拥有适当的期望水平,对目标实现充满信心,对于人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由于他们社会阅历不深,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强,加之身处充满诱惑的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原有的自信,目标不明,期望值不高。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借鉴期望理论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期望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帮助大学生设计适合自身的期望目标。教育管理工作者帮助学生科学地分析自己的能力,准确地估计自己的水平,通过分析主观和客观条件,给自己树立一个适当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期望目标。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会导致学生缺乏内部动力。

对不同的大学生给予不同期望目标的有效激励,将使得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建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长远的学习目标和主动的工作意识,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2.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和措施。大学生都渴望成功,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并愿意为这种认同而努力。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和措施,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获得成绩之后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这样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个性、不同群体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奖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自我的目标期望值。尤其要加强对后进学生的关注,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将“成功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对于那些缺乏自信、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教师应随时随地多给一些积极暗示和期望。在学生干部的安排上,在集体活动参与中多鼓励、多支持他们,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起自尊自信。超级秘书网

3.利用集体心理的群体优势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利用集体的力量成功改造过许多流浪犯罪青年。“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已成为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学校的社团、班级、宿舍等都是影响和教育学生的好环境,运用集体心理来教育和鼓励先进,监督和激励后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适应,将同学间“平行教育”的影响发挥到最大,把群体的功能发挥到最强,往往能够胜过教育者的鞭策和监督。

4.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活泼、轻松、民主的育人氛围,强化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有利于管理工作开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管理工作能否与时俱进,能否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新突破,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认真研究管理心理学理论,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之中,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新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研究新视野[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2]愈文钊.管理心理学[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心理学教学 生本教学 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求

当前,在观念上我们都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具体教学时我们则怀疑学生的能力,不放心让学生做主。尤其是心理学,这门学科对学生来讲,是既好奇又陌生,同时心理学中大量的概念既抽象又难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于是我们精讲细练、面面俱到,甚至包办代替。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始终贯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要真正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只凭教师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在心理学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心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知识点较多的学科,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实施生本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民主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转变指导思想和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在教育目的上,明确取向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上,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尤其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要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师生关系的转变上,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不仅仅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其主体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让学生感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积极探索知识的冲动和渴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情交融的境界。

二、实施生本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掌握方法自主学习。

伽利略说过:无论什么时间,人都是永远不可能被教会某种智能,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的智能。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学生成长创新的基础,也是心理学创新教学的起点。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些都说明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的实验也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输入的,而且通过视觉得到的信息比通过听觉输入的信息保持记忆的时间要长得多。“百闻不如一见”,可见自主阅读是一种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可以让学生按以下要求认真自学教材:①区分教材的重难点;②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顺序;③自行解决教材中浅显易懂的问题;④指派学习委员和课代表汇总自学情况,课前及时向教师反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积极的心态,而且能为教师教学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提供有力的佐证。

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还要做到导、看、思、述。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需要而尤宜致于导。导之,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求得之。”这里的“导”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为导之所需,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先公布自学提纲,当好学生的“导游”,以避免学生的盲目和厌倦。“看”即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认真看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拿着笔,眼、脑、手并用,按提纲边看边用不同符号对概念、原理、重要句段勾画圈点。易懂处粗读,新内容细读,重难点精读。“思”即学生要把看的信息经过大脑加工,自己获得知识。“述”即学生自己能把重要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成功的教学乃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结果。指导学生阅读的自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产生“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文”的心理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一方面要适时地“穿针引线”,指明路标,另一方面要在精讲上下功夫,对学生能读懂的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讲,对重点、难点、热点、易混问题要重点讲。

2.开展问题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唤起人的探索热情。以往的教学大多是语言叙述,概念、规律、特点、分类、应用面面俱到。主体参与的教学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情境或案例为线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关键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探究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和学习相关的内容,并运用相应的探究方法。

例如学习《思维》一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位自然课老师教“果实”这一概念的过程和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经过。接着引导学生先对这两个事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启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并将所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以下四组:(1)小学生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正确地说出什么叫“果实”?阿基米德为什么不能直接肯定王冠掺了假?思维反映事物的哪个方面?有何特点?(2)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果实”这一概念?思维过程中要进行哪些思维活动?形成概念受哪些因素影响?(3)阿基米德的思路经历了哪几步?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些环节?受哪些因素影响?(4)阿基米德为什么能证明王冠不是纯金的?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征?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仔细研读教材,深入探究事例,自主构建知识。

教师介绍教材基本内容并指出学习重点,提出上述各组问题与各节教材的对应关系。然后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教材,深入研究事例:(1)个人研究。要求学生在分析事例的过程中找答案,解决不了再看教材;看教材时,要认真研究事例;问题明了后记下要点,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说明困难所在。(2)小组讨论。围绕问题大家发表意见,要求学生从分析事例中引出结论,不要先说书上结论,再用事例引证;相同看法不重复,不同意见展开争论。(3)全班交流并小结。

这样的问题探究教学,可实现教与学双方的有效结合。学生在对问题的追问与沉思过程中,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3.组织小组讨论,有效调动学生参与。

讨论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根据中师生自我意识浓厚、发表个人见解的欲望强烈。这一特点组织小组讨论活动,既可满足他们的欲望,更可让他们在争辩中掌握知识。因此,讨论教学法在心理学课中的运用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讨论的形式一般有三种:(1)前瞻性讨论。在讲授某一内容之前,提出与之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情况各抒己见,并将讨论结果归类,让学生通过听课自行解决问题。(2)应用性讨论。教师在讲授某一节或某一内容之后,适时提出讨论题,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3)插入性讨论。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要求学生探讨正确答案并阐述理由,便于学生拓宽思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为保障讨论和辩论顺利进行,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讨论和辩论,如何开展讨论和辩论,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从而提高讨论和辩论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其中确定话题是前提和基础,它需要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辩题能反映出事物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矛盾因素,具有可辩性。比如,人是由身体和心理两部分组成的完美的结合体,身体是硬件,心理是软件,身体是物质,心理是精神,没有身体精神则无所依附,没有心理人便成了行尸走肉,身体与心理对人来说都表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缺一不可,由此“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何者更重要”这一论题便应运而生。其次,论题必须与所讲内容紧密相联,具有现实性。教学方法是为达到其教学目的服务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所讲内容,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扩展相关的知识面,如果确定与本课无关的论题,将失去运用本方法的根本意义。教师可以用每章给出的案例和思考题,指定学习小组先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最后,讨论题目的确立,力求做到心理学与日常生活、中师生实际和小学教学实际的结合。例如在学习“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调节”时,我给学生讲了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课室课桌的摆设是“秧田型”,课堂中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自由性教学模式课桌摆成“马蹄型”,教师结合每节课的内容设计问题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讨论。然后让学生自由结合就两种模式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总结出如下观点:两种模式以自由性教学模式较好,这种教学模式为发挥被忽视的学生的积极性提供了活动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表现意识,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如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协调能力。

讨论形式的选择及实施,实现了由教师设疑向学生质疑的过渡,这可将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4.指导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学习心理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从事教育与教学的能力,这正是中师生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教师应该联系小学实际,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小学教育与教学工作。例如学习“知觉的基本规律”与“再造想象”,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直观教学。学习“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一节,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设计一些与小学教学有关的问题,供学生解答,以实现学用结合之目的。比如学习“思维”后,根据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结合给小学自然课本“热涨冷缩”的内容,要求学生设计出教学方案,科学引导学生认识一般物体具有的热涨冷缩性质;也可以要求学生细读《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简析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分数概念的过程。教师还可以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地向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并写出病因与治疗方案,以供课堂讨论。这一过程可强化学生的巩固意识,真正体现“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理念。

三、实施生本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参与心理学教学积极性的基础。因此,教师既要注意通过心理测验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要,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也可采取征集意见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心理学教学的意见及建议。教师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采纳学生的建议可明显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帮助学生自我探索与发现。

当学习内容具有明显的个人意义时,学习的动机才会被激发,兴趣才会产生。在教学中,我们注意通过一些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同时也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方法,也抽出一定的时间对于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心理分析,比如像“马加爵事件”、“黄勇事件”、交往障碍、学习焦虑等,并且对学生的某些心理困惑开展讨论,等等。

3.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修养。

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和较高层次的教学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好自己的主体作用,并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提供适当的环境,实现有效教学。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为了使理论联系实际并正确地指导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应该在钻研理论的同时深入教育一线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充实自我,并使书本理论接受实践检验。教师通过实践可使专业理论得到实践的印证,不仅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感性而具体,而且有利于理论认识的升华。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获得丰富的案例教学素材,在讲课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设计的案例符合实际。如此一来,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去活动、去表现。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理所当然地要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庞维果.自主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曾琦.学生的参与及其发展价值[J].学科教育,2001,(1).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4篇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三、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何种方案,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

3.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

(2)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四、“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1.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

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五、“分层次教学”的启示

分层次教学的目标,预习、课堂、作业、考核、辅导等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2011,2。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数学; 分层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117-01

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1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

2 “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1 心理学研究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2 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3 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目前对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成败的观念至今未打破,本着普通高中“为毕业生参加社会劳动和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职能,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及教学现状,切实开展教改实验,探究“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

3 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3.1 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3.2 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3.3 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3.3.1 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订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3.3.2 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3.3.3 课堂教学层次化。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

3.3.4 布置作业层次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