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

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

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环境 大学生 班级文化

大学的班级文化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文化环境。一种好的、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教育学生、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实现大学班级“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的管理模式。我认为大学生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主要分为班级制度建设、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和班级物质环境建设。

一、班级制度建设

班级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班级、凝聚班级人心的根本保证。要按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依据学生特点和班级人员构成的状况,建立并完善班风建设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班级制度。如:

(1)建立班级口号、班级形象、班徽、班歌等班级制度文化,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2)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推行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的管理模式,逐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职务,担任能发挥作用和自我满意的角色。(4)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班级中形成探索与研究问题的良好的探究与学习的氛围。

(3)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并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4)利用周末读报,主题班会课等,使学生了解校内外的新闻事件,对自己的大学和身处的社会环境不断的加深了解。

二、班级精神文明建设

1、班级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基础精神文明对大学生而言,主要是指学生的校园公德和校园文明礼仪等精神文明因素,其内容涉及大学生的语言、行为、衣着、环境、秩序等,要求大学生做到语言文明,讲究礼貌,举止从容,文雅端庄,衣着整洁得体,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讲究秩序、遵纪守法等等。班级基础文明建设的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集合学校自身特色推行一定的社会公德和大学生基础礼仪培训,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

(2)扎实推进校园规范与规则教育,督促每一个学生成为讲规范、知规则的大学生,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3)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将学生的安全保障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之一,切实加强以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就业安全和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努力建设稳定有序的安全环境。

2、班级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氛围、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方法等内容。它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上。班级学风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者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把学风对班级的重要性经常向学生讲解。

(2)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课堂教学制度,监考部门加强考风建设,严肃考试纪律,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和诚信教育。

(3)鼓励学生开展“大学生助研计划”、“大学生助教计划”、“大学生助管计划”,加入并成为学校科研、教学和管理的一份子,提升主人翁意识。

3.班级特色活动建设

班级特色活动要求各班级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可从班级活动的各方面确定一个特色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把活动办成一项特色鲜明的活动,并长期坚持下去。

三、班级物质环境建设

班级的物质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建设。

在学习环境方面,学校可推行“公益教室”项目,将学校用于日常教学的一般教室,分配到每一个行政班级,不管这个班级在不在所分配的教室中上课,这个班级也要负责此间公益教室的日常清洁与维护,并在每学期定时对教室进行文化布置,营造一个在上课、自习时都有学习的氛围的重要场所。

在生活环境方面,通过各级学生组织开展寝室文化活动,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寝室的主人,在遵守寝室安全规范的同时,布置出全寝室同学喜欢的风格,促使同学们在休息时也拥有良好的环境和心态,另一方面积极的发展学生组织,作为班级与学院后勤等生活管理部门的沟通,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方便学习后勤部门及时的处理问题,减少同学们在生活环境中遇到的困扰。只有寝室生活和后勤生活中把问题减少到最少了,学生们才能更好的聚集在班级的周围开展学习活动,才能继续的把班级文化建设的更好。

学校和班级只有建设出健康、幽默、富有特色的教室、寝室、活动场所等环境,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各班级要积极、创新地开展班级、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加强班级和寝室的环境、卫生、秩序、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1)高校班级文化概念的界定。高校班级文化是一个文化综合体,指参与班级教育活动的师生通过接受社会主导文化的指导,吸收校园文化的积极因素,借此弘扬当代青年的闪光面,并经过反复实践而创造的对班级成员的行为模式起引导、约束作用。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成员在班级管理者的引导下,通过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来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高校寝室文化概念的界定。寝室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大学生生活的最基本场所。寝室文化则是在一些文化层次相当,但性格各异的大学生之间相互适应与冲突中形成的。其中大学生“寝室文化”,则是大学生在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总和,应包括:寝室精神文化、寝室物质文化和寝室行为文化。

3)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寝室文化的关系。寝室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寝室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与和谐班级的创建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心理素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结合学生工作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以促进和完善和谐班级的创建。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寝室文化的相互作用

(一)班级文化对寝室文化的引导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德育作用、调节作用、创新教育作用,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班级的文化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寝室文化建设的温床,为寝室建设起一个导向作用。

(二)寝室文化对班级文化的促进作用

先进的寝室文化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进行当代寝室文化建设,能够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激情,充分展现大学生的无限生机。高雅的寝室文化是展现大学校园班风优良,学风严谨的重要平台之一,对高校班级的管理也具有促进的作用。

三、寝室文化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一)寝室文化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

宿舍是大学生最为思想活跃、感情流露真切、言行举止自由、信息传播迅速的场所之一。寝室生活空间的质量也就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1)促进班级学风的形成。宿舍文化有利于学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宿舍文化的导向、激励、示范的作用。在各高校中,新开学时,宿舍成员为了尽快融入整个宿舍,会努力使自身建设与集体建设保持一致,使其个体适应群体的发展。当宿舍成员和群体之间均保持一致时,个体得到了肯定,对他们来说,将都会产生一个激励作用。当然,当一个宿舍升级为一个优秀宿舍时,通过获得各种荣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风建设奠定个体层面的微观基础。同时,作为优秀的宿舍成员将会对其他人起着示范性作用,因此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良好的班级学风的形成。2)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班级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一种具有无形教育力量的教育课程,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通过宿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与寝室文化三者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寝室文化具有易接受性、广泛性,以及潜移默化影响的特性,其中对大学生形成一种人格,所具有的长久性和极典型影响最为突出。宿舍是相对自由温馨的家园,同学可以自由言论,且各种思想观点的摩擦也能够启发学生各自的思维进行碰撞,有利于帮助他们辨明真伪,区分善与恶,明清事理,有助于提高他的们政治识别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而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总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助于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方面也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此外,还有家庭经济状况、网络信息化、公寓基础设施、个体差异、社会以及校园文化的影响。

(二)寝室文化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班级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56-01

“90后”大学生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潮流中产生了与之前大学生不同的思想和性格特征,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维活跃,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多,信息量更大,自我意识更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具备以上特征的同时,有一些更为突出的特征和问题。例如政治观念模糊,价值观念偏向自我;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当,自觉性差;约束力差,集体观念薄弱;生活自理能力差;团队精神欠缺等等。因此,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切实有效地构建和谐、进取、向上的班级文化,能促进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一 班级文化建设主题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如何让班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2)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建立健全机制促进安全稳定;(4)加强对基层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充分挖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上从基层就做好快速反应,加强信息沟通,能让辅导员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材料。

二 班级文化建设前期出现的问题

刚刚踏入大学的殿堂,大一新生不仅存在上述的各种问题和特征,而且外部环境的变化――自由宽松的大学氛围,致使新生们大多目标不明确,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茫然若失和对未来的发展目标不明确,模糊的集体观念,甚至是对自己生活的班集体也无动于衷。长此以往,对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班集体的稳定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 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表现在三多:城市家庭多、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优越多。群体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创新能力强,知识更新快。(2)爱好广泛,综合素质较高。(3)生活要求高,学习机会比较多,善于利用社会资源。班级整体特点:(1)凝聚型班级,主要特征是班级学生大多活跃好动,热心参加班级活动;(2)中庸型班级,此特点的班级所占比例最高,班中学生对班级活动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3)落后型班级,存在一两个这样的班级,班级学生整体懒散,不关心任何事情。

通过以上原因分析,了解学生特点,充分发挥、挖掘群体优势,树立典型班级,以优秀带后进。因势利导,通过各种渠道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四 采取措施和指导方法

第一,班级整体带动学生个体,鼓励各班集体深入学习,互帮互助,用班集体的温暖感化本班学生,尤其是不关心班级活动和平时缺乏与人交流的学生。第二,典型班级带动一般班级,树立典型的代表班级,引导其他班级进行学习。第三,整理零散,形成独特文化。虽然独立学院的班级中有个别突出的典型班级,但是这些班级还存在班级文化零散、班级文化不规范、班级文化模糊等特点。

五 班级文化建设实例和效果评估

开展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形成鲜明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提出“全民动员,积极参与”的宣传口号,学生全员参与,举行班级文化设计展,各班自行设计班级logo、班训、班呼和班歌并进行比赛。以真诚和恰当的激励,有效地调动学生们实践和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班级凝聚力,共同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

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与以往学工办主办、学生会承办、学生自主报名的方式不同,学工办和辅导员老师只是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具体的组织由各个班级的班委协商开展活动,这样活动的开展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班级的整体也能在文化展竞赛中确立自我的组织文化和组织纪律,这种潜移默化的班集体观念对以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班级内部的和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 班级文化建设推进过程的总结与反思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经常的表现是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好的班级越来越好,差的班级通过衡量比较反而更差,觉得参与活动就是凑数,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范围越来越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不能一味地搞活动,应该开动脑筋、开拓思路,对班级文化建设要常抓不懈,巩固成果,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深远影响。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学会沟通协调,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具备学习能力。

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组织形式。班级文化,亦是一种环境育人的无形力量,它以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

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引导、激励、熏陶等教育作用。加强高职高专班级文化建设,

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服务与自我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以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形成良性循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关键词 班级文化 教育管理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Class Culture as the Carrier to Make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 Educati

on

TAN Xue

(Tieling Normal College, Tieling, Liaoning 112008)

Abstract Class as a basic organization 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forms to carry out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s

tudents. Class culture, is also a kind of invisible force of educating

people by environment, it in a specific cul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ducation plays a role in guiding, motivating

, nurturing and so on. Strengthen vocational class culture, can enhanc

e students' self-service and self-edu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further

promote good class atmosphere, forming style of study, in order to fo

rm a virtuous cycle management in college education, to raise the over

all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class culture; education management; cultural connotation

1 班级文化建设的精髓――先进理念的引领

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精髓是先进理念的引领。班级文化的建设应坚持育人为本的

原则,始终把为了学一切放在首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加强

班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将文化理念内化为行为准则。高等教育旨在培养以适

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

过程中更要凸显和达到这一目标。如开展“我为青春添光彩工程”,在学生中大

力弘扬三种精神: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努力营造三种氛围:比学习、比进

步、比贡献,通过“理念引导―氛围育人―活动依托―环境熏陶―素质提升”的

协调配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2 多角度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创设文化情境

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

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发挥主人翁的主体

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投身于班级文化建设之中。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

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学生们生活在用心搭建的班级环境中,每个人

都会受到不同环境的熏陶,这种“软制度”的教育,有时要比一些硬性的规章制

度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

第一,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保障班级工作有章、有序和有

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保证,然后用文化来内化。各专业应根据自身特色,建立

和健全各种体制机制建设。在体制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经过班委

会讨论和几度修改,最后以班级条文的形式公示,让班级成员共同遵守。通过制

度的制定,让大家明白在班级的管理中,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

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符合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第二,净化育人环境。整洁、美观的教室环境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

也是进行文化建设的基础。首先,完善值日制度,通过安排值日生打扫教室,进

而培养学生爱护班级班级设施的主人翁意识,树立班级卫生人人负责的思想。随

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为高品位的教室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

充分利用班级后面的空间设立“卫生角”。卫生角由学生们精心设计,卫生物品

的摆放也井井有条。这样造就了一个更为安全、舒适、明亮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使学生进一步养成“文明守序,按规定行事”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

习惯。

第三,提炼班级文化内涵。

(1)文化墙的布置。班级文化墙的布置可以凸显班级的文化水准。学生可以结合

所学及专业特色,利用教室后面的墙体,充分发挥创新意识,设计出独具特色的

文化墙。

(2)图书角的设置。充分利用教室的边角,设立“图书角”,供同学们在课余时

间翻阅。“图书角”内主要放置一些近期的报刊和一些文学杂志、书籍,也有学

生们提供的自己最好的书籍,进行交换阅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又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激励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图书角”的开

设,能使班级形成“人人读书、人人爱书”的良好风气,也使同学们将学习由课

内延伸到了课外。

(3)心理角的设置。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实施和落实,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

院按(下转第225页)(上接第220页)照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在各班设立了心理

委员职务,班委会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并制定了“

心理角”。“心理角”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学生定期更换自制的宣传海报,并将每

期班会的内容及照片及时贴上。“心理角”的开设,加大了学生们之间的沟通和

交流,消除了很多学生们之间的误会和隐患。

(4)荣誉角的设置。奖状是一种荣誉,它代表着班级进步及辉煌的历史,是班集

体共同奋斗的结晶。要把它们张贴或悬挂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每次学生们看到这

些奖状,会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维护这个班集体的责任感,会

产生一种非人为的约束力,发扬优点,摒弃缺点,使得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

断增强。

(5)制作班徽、班旗、班训及班歌。班徽,班旗,班训及班歌的征集过程最能体

现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大家集思广益,为自己的班级定基调、定目标,

时刻提醒、激励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分子,有责任有义务为班级尽一分力。这个征

集的过程,使学生玩有风格,学有目标,干有动力,从而更体现出良好的班风和

学风。

3 凸显班级文化建设成果――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综合

素质

丰富的集体生活,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幽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教室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细节决定成败,从细节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

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1)开展普通话教育。利用晚自习的后二十分钟时间,各班自行组织开展自愿朗

读、领读、绕口令、诗词朗诵等形式多样的普通话练习。通过普通话教育活动的

开展,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特色主题班团会教育。针对国家及学校不同时期的教育要求,结合学校和学

生的自身情况,定期开展特色主题班会教育活动。通过班团会的开展,达到了教

育学生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3)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早晨利用早操时间开展阳光体育健身活动,各专业

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和比赛,如排球赛,羽毛球赛,篮球赛,拔河比赛,毽球比赛

等。通过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们健身的兴趣,同时也保证了学生每天活动

一小时以上,增强学生们的体质。

参考文献

[1] 杨忱.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 李红霞.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J].卫生职业教育,2010(9).

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87-02

在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社会文化和高校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高校需要审视现状,想方设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班级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载体,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它能体现班级成员的精神面貌和发展状态,渗透并影响到班级成员思想、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构成班级独特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增强班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实效性,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相契合;同时,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需要,是完善学生管理体制的需要。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者,肩负引导和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应全身心投入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文化。

一、高校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进入高校的学生,从学习环境单纯的中学校园文化到多元化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变化,从中学教师具体管理到大学教师陪伴引导变化,从中学单纯学习的班级文化到大学自助管理的班级文化,大部分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导致他们对学习与生活充满迷惘,从而出现一连串的效应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目标混乱。学生进入高校后,大部分家庭认为孩子到了独立阶段,因而对他们的管理逐步放开,同时也没有继续赋予明确的目标,只要求毕业后孩子能找份理想的工作,但是具体找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努力达成就业目标,都无法明确。因此,许多学生高考成功进入大学后,原有的学习目标已经达成,新的学习目标未建立,对新学校、专业学习还缺乏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缺失,丢失了高考时的学习劲头,缺乏学习动力,甚至自我放任。

(二)态度消极。由于大学都是经过三年煎熬的高中生活,再经过他们认为残酷的高考。高中时,教师为了学生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学习中,总是无形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同学们能坚持努力煎熬过高中,大学就轻松了。学生的观念里就会认为,来到大学真的应该放松了,在大学里开始享受舒服的日子,这所谓的舒服日子就是他们态度消极的开始。

(三)被动上学。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各方面的素养也不一样。学生普遍存在不愿深入探究,只求任课教师划重点,考试时临时抱抱佛脚或采取考试舞弊,学习被动。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里,他们认为学习生活枯燥煎熬,通宵玩游戏上网、吸烟等才是他们的快乐。被动上学,被动学习。

(四)集体意识差、不和谐,缺乏包容心。高校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没有养成与人沟通、为他人着想的品行,重视索取、不讲奉献。重视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集体观念差、不为别人着想、容易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对同学、对身边的朋友、家长、教师缺乏包容心。同时存在自私的想法,当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优先考虑自己的问题。觉得对自己没有好处或回报的事情不想去做,不想去关注。没有考虑他人的想法,不为他人着想。这样给班级或学校开展活动带来困难,不利于与他们和平共处、团结奋斗。同时,由于社会的现实与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他们过于关注钱,对与自己并且与钱无关的活动觉得没有任何意义。忽略了对大学生本人自身能力、学习技能、文体活动、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很多大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参加学校、系部、班级的活动,因而难以得到全方面的锻炼。

二、立足辅导员岗位打造班级文化的措施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履行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其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如下:其一,辅导员能够对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其二,辅导员能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出发,进一步探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实施路。

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导向、约束、熏陶等教育功能。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增强班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实效性,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相契合。同时,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需要,是完善学生管理体制的需要。因此,应从多方面着手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发挥辅导员的导师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善于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动向,通过有效的思想引导工作,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位导师,而且是整个大学生活的导师,应充分发挥其导师作用,与班级学生一起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并与他们一起施行规划,对施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对班级文化的各个活动与内容进行监督。

(二)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班级建设得好不好,与班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息息相关。

图1 班委结构图

1.班干部选举。班干部选举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接受大家的监督。要求竞选班干的同学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有为班级服务的精神,在班级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带头作用。班干部选举的流程如下:自愿报名―公示―辅导员与全班同学对报名的同学进行审核―竞选演讲―投票―公布投票结果―确定班干部。

2.班干部的培训。培养和使用好的班干部,不仅是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而且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在班干部的培养工作中,提高班干部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辅导员培训班干部应指导为主,教会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还要引导他们根据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案,最后,还要让他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努力完善方案。

3.班干部管理制度。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代表、班级的向心力,为使班干部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实现班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应根据班级情况制定符合本班级的《班干部管理制度》,让每名班干部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

4.班干部的跟踪。对于班干部的任用,不能只是选举出来,然后经过培训就没有辅导员的事情了。辅导员要时刻了解与跟踪班干部在班级的工作,并适时给予指导与帮助。

(三)班级制度建设。班级的制度建设包括的方面比较多,但是为了让班级文化朝理想的方向发展,必须用制度来进行规范。

1.班歌、班旗、班训。辅导员与学生一起选出一首能代表班级奋斗或鼓励大家或对班级有意义的歌曲作为班歌。同时,一起设计出班旗的设计图,并拿到旗帜制作店去制作班旗。至于班训,可以让大家讨论出代表本班文化的一句话。班歌、班旗、班训是班级的象征。

2.各项制度。根据上级的文件、学校的规章制度,再结合本班的情况,制定出班级特色的班级制度。如《班级文明公约》《班级财务管理制度》《班级奖勤助贷工作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各项班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