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基础知识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工实习;理论知识;制订计划
电工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夯实基础。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其中实验教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组织好实习教学,如何提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实习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电工实习教学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化理论知识,夯实技能教学基础
电工实习作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缩短与工程技术人员差距的有效途径,它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运用各种知识综合解决较复杂问题的一个完整过程。通过电工项目的练习,学生将平时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通过不断反复练习而对技能的掌握,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变成自己易于领会的知识,为技能的提升打下基础。
随着当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为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理论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部分学校一味追求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教学,必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基础,细化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和管用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分解成若干个便于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电路原理,理解电路性能,熟悉电器元件原理及运用,为专业实践夯实基础,再通过实践后对知识的消化,巩固所学理论。这样逐步地深入,会使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二、科学制订计划,理实一体提高质量
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基础,结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实纲合理制订实习计划。计划要有方向、有目标、有连贯性,由浅入深,分层次推进训练课题。同时,教师在训练前要编写好实习任务指导书,明确实习目的、任务,对相关技术要领进行细化,让学生实习前对所学项目有所了解,形成对训练项目的心理准备,为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实习训练要坚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里进行,这样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对训练项目中不能理解的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增强感性认识,确保优质地完成训练任务,同时亦可采用主讲练结合、演练结合等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实习教学组织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必须通过学习进行提升,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实习课,更重要的是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必须有所了解,才能有效地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三、规范过程管理,构建训练保障体系
实习教学作为职业学校的最基本教学环节,其过程管理作为技能训练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强调的是细节管理,着重加强学生在技能操作训练时的规范性和标准性管理。教师要严格按照入门认识指导、示范操作指导、训练纠正指导、讲解评价指导,必要时重点指导的实习教学程序,对每一个训练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特别是示范操作和训练纠正指导,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直观、规范的动作要领,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为下一训练环节作准备。
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了 “三提前、三到位”的要求:“三提前”是指提前准备实验、提前组织学生、提前做好清洁;“三到位”是指示范指导到位、监督评价到位、整理整洁到位。对学生提出了“五一”“五禁”要求:“五一”是指一队、一包、一本、一位、一心;“五禁”是指禁止迟到早退、禁止喧哗嬉闹、禁止带食品饮料、禁止串岗串位、禁止违反操作规程等要求。这样,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又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
四、创新评价体制,整体拓展训练效果
实习评价作为对训练项目检验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技能训练效果的检验。在每一个实习项目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要用具有实用背景的任务全面评估学生学到了什么专业能力,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完成实习任务书,并对自己的训练项目的今后的改进方向进行展望分析。为提高评价氛围,每一项目都要进行连续多次的评估,也可以开展项目小组竞赛,调动学生训练热情,提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质量意识。当然,安全操作也要纳入考核评价范畴,因为电工实习涉及到220V、380V电压,对人生安全危害较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实习场所要通过构建安全操作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严格按照实习操作规程操作。与此同时,实习过程中材料的合理使用、工作环境的整理也应包含其中。总之,一个训练项目的总成绩应当包含训练内容的完成情况、训练态度、5S操作和创新拓展等诸方面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实习教学中,教师只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强化实习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专业现状,通过项目训练掌握操作技能,缩小与行业间的距离,毕业后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孙劲.电工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
【关键词】中专 电工基础 教学策略
职业中专的《电工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专业性以及理论性均较强,学生对《电工基础》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之后的专业课程,《电工基础》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这门课程对刚刚进入职业中专学习的学生而言,其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基础就是其在初中中学习的物理知识,由此进入《电工基础》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这种现象,中专《电工基础》教师应该进行怎样的改进措施呢?
一、《电工基础》的课程特点
(一)有较强的理论性
《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性在概念多、单位制较复杂以及基础知识较多得以体现,除此之外,学习《电工基础》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电工基础》具有复杂、公式繁多的特点,其难题的解法也较为灵活,需要较强的电路逻辑,学好《电工基础》的一个重要性要素就是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还有就是《电工基础》的内容具有整体性以及层次性的特点,其教学课程是呈现难度逐步增加的趋势,知识逐步开展以及深化。
(二)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
《电工基础》的实验课程属于实践环节,对学生认识事物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是学生技能得以训练的基本部分。通过《电工基础》实验课程,学生可以收获感性认识,对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验证以及巩固,使其对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定理的了解得以不同程度上的加强。通过电路实验环节,学生可以掌握一般电量的基本调式的方法以及测试的方法,还可以准确掌握如何正确使用电工设备和仪器。
二、《电工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中专的学生相对于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而言,前者知识掌握不是特别充分,尤其是从初中升学上来的学生。对由初中升上来的学生而言,掌握《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就是其学习了两年的物理知识,可见由简单的电路基础知识转向学习《电工基础》知识,对中专学生而言,难度是较大的;但是对于由高中转至职业中专学习的学生而言,由于其有三年高中时间学习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学习《电工基础》的过程相对而言是较为容易的。所以,现阶段中专《电工基础》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层次不同,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措施,实现改进教学方法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关于《电工基础》教学的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以及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职业中专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其接触实际的电子电工设备的机会是相对极少的,缺乏对电子电工设备的感性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满堂灌”,学生会感觉到极为深奥,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教师所讲内容,将慢慢失去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取得的学习效果较差。所以,在《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对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取将本章节《电工基础》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连接的方法,将基础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教学成为一定的有机体。根据理论分析以及长期的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电工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希望在实践中可以运用自身所学的电路基础知识,所以教师要注意在《电工基础》课堂上添加一部分动手项目,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电工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电工基础》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准确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还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习对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的途径有很多,但是最终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就是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为学生汲取知识提供动力。针对这种情况,中专学校或者是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采取邀请《电工基础》的学习者,而且保证《电工基础》的学习者在其从事的与电有关的事业上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的措施,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进而产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而且学生还可以对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明确自己专业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采取组织与《电工基础》相关的专题讲座的措施,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了解自身所学专业的相关信息,进而产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除上述的学生被动接受之外,学校以及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工厂、在工厂中见习,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在实践中的应用得以了解,使自己的奋斗目标得以明确。
四、小结
综上所述,改善电工基础教学的单调性以及枯燥性,使电工基础教学的课堂变得较为活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使学生学会更多的电路基本理论知识,为其之后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本文从《电工基础》的课程特点入手,进而引出对《电工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策略的详细阐述,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电工基础》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学生准确掌握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叶菲.要学,会学,乐学――谈中专《电工基础》教学的体会[J].考试周刊,2011,13 (65):213-214.
关键词:教学 电工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26-01
1 教学方面的优化
1.1 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
电路是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电路是电流的流通,电路承载着电流传输的功能。电工教学与电子技术相比,其主要方向为电机控制以及电工基础技术应用。所以其主内容主要包括电路分析、电路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的分析以及交流电动机的可编程控制最后到数字电路等。
电工教学,我们可以认为是中学电路知识的延伸,但是其涉及的知识又高于中学知识,对于电工电路教学,应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方面应该合理选择,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复杂的电路分析都是由简单的基础知识演化而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比如要求学生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分析判断电路中的电位判断,以及电路的分析方法,比如电阻的串联,并联以及电路的等效变换等,都是电工教学的基础知识内容。在强化基础教学内容后,笔者会对基础知识进行拓展,比如对复杂电路的解析。
比如,在学习基础电路的等效变换后,笔者对电路进行引申,随即在绘制了如下电路。
该电路为一Y型电路,笔者要求学生对该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将其等效变换为电路,变换的条件都已经给出,要求变换后计算出等效电路对应的电阻与电压,为何需要在此引申,有的老师在见解时会直接跳过,但是笔者会让学生自己研究,而后讲解,因为在学习三相电路中需要用到该知识,提前的教学铺垫有利于后期的教学。
1.2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电工学专业注重技术,课本教材中的电工学理论有时候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实际接触后,比如到后期学习过程中,电工中的三相电路,电机等设备多样化,操作复杂,不好掌握,特别是可编程控制系统。由于理论性较强,如果只做几道题,就能让学生明白,或者让学生今后参加工作后,能有所用,那么这样的想法就较为不太客观。
比如,在电工中的电路的暂态分析,就较为抽象,因为我们的日常教学所介绍的电气元件基本上都是电阻,而考虑问题时都考虑其达到稳定状态的电路特性,其实,实际的电路并不如此,比如电容,其通交流,隔直流,在通交流时,当达到一定的时间,才能使其达到稳定状态。那么对暂态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这是学生应该感兴趣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会提出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继而对其产生兴趣。
除此之外,在电工教学中,如前文所述,一般都会由简单向复杂的方向进行教学,但是笔者认为在某些场合确并不这样,适当的优化,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就以电路的暂态分析为例。RC电路的全响应包括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在上课的过程中,通常会先讲零输入响应,而后再讲零状态响应,继而再讲全响应,但是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向学生讲解全响应,既然当稳态为0时,则为零状态,当暂态为0时,则为零状态响应,这样可以有效的优化课堂教学。
2 学生学习方面的优化
对学生学习中所存有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得到,学生学习的首要问题便是其学习的内动力不足。学习的重要支配力量便是学生的内动力。在其学习的整个过程里,学生了解客观事物的内动力是求知动机。
所以在进行授课时要结合其所学专业,举出实例,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对本章节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学习电工前,学生都学习了微分以及积分,但是如和用电路将其实现,笔者认为,这是一方良药,所以在学习微分电路之前,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简单的微分式,以该微分式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完成本章节的教学过程。
笔者认为,在电工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里,教师要注意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使学生的求知、求动、求异、求趣等心理得到满足。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授课,教学意识要以学生为主体。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视听相携,使知识点更只管形象的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其更易被学生接受。尤其是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重点的处理时,对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多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如利用动画,绘制微分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等。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操作、勤思考、勤动脑,彼此之间相互交流,使其切身体会到知识是如何产生以及发展的,使其经由切身实际来获得知识、拓展能力以及提升素质。
3 实践环节的优化
教学的目的在于实践,通过某些原理实验,让学生进行设计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深入认识电工技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分析相关电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电工学的认识。
比如笔者在讲解控制电机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控制电路,要求电机反转1分钟后,再正转1分钟,并对设计的控制电路进行评价,而后再进行实验,当学生能够自动控制电机的运转方向与运转速度后,笔者再要去学生设计开环控制电路以及闭环控制电路,通过实验,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除此之外,笔者会经常写一些简单的电路积分方程,让学生用电路实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电工学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大多数的知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优化电工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提及实践,多涉及实践,让学生所学知识有何之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电工学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江超,赵桂芳,李艳生,等.师范院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78-79,112.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方法;评价考核
电工基础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质量,对学生的整个专业体系学习来说影响非常大。因此,改进电工基础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电工基础教学有效性提升,就成为了保障学生整个专业体系学习质量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
1.合理使用教学模型用具,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站在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习、认知新鲜事物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感知与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正是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感知与观察,来接受并消化形象知识,最终形成实践操作技能。如果缺少了感知与观察过程当中所获得的感性信息,那么学生的意志、情感以及思维活动效率就会变得非常低,甚至是完全停止,最终难以形成有效的实践操作技能。由于电工基础的抽象程度较高,如果老师单单采用语言叙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知与观察程度便是非常低,一方面学生会觉得了然无趣,另一方面以他们本身的基础知识能力结构,也确实难以接受与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那么该如何来改变这样的教学困境呢?最简单也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使用教学模型用具,利用实物去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他们的感知与观察程度,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性信息,积极调动其心理活动,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消化。例如,学习电容和电感时,让学生在电视机的主板上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性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功能作用,也增强了教学过程的体验性和愉悦感。
2.加强实践操作教学,培养探究精神
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但是这种掌握仅仅局限在理论层次,这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真正的学到知识,掌握知识,还必须要加强实践操作教学。只有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的鲜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为立体、丰满与生动。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能只局限在实验课上,因为实验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满足不了学生实践操作学习的需求,所以应当交实践操作教学扩展到课外,引导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实践操作条件,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去,这既能加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能使他们的探究精神得到培养。
3.引入多媒体,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
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电工基础中好多传统演示实验可用课件代替,例如可制作课件模拟日光灯的启动原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的应用等。多媒体课件应用文字、图像、色彩、声、乐等对学生的视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攻克教学难题。前面已经说到,电工基础的抽象程度比较高,学生有时候难以形成有效的思维活动去理解知识内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合理使用教学模型用具之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使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楚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如电场与磁场在实验中是看不到的,学生感到很抽象,如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电力线、磁感线的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变抽象为形象。
4.完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要将评价考核的重点放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上,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注意观察、收集学生的学习表现,以用于评价考核。传统的评价考核单单以学生最终的一次考试成绩为准,以此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但是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是存在较大的弊端。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能力结构,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最终的评价考核中,老师要根据日常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将学生学习过程考核评分按30%计入总评,将最终考试成绩评分按70%计入总评,形成最终的考核评价,这样的考核结果更加客观、科学,更加公平,更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对教学策略调整也更加具有指导作用。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在教学中老师还应当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进行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不同的标准要求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够真正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防止出现基础知识能力较高的学生不屑于学,而基础知识能力较低的学生又学不懂的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院校;电工教学;研究性实验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研究性教学就是强调学习过程的教学,它包括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探究方法与思路的发展,即思维力的发展。笔者在电工基础教学中以实验为切入点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尝试,其目的就是强化实验这种教学形式在电工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从探究的角度,用研究的态度,通过这种实验形式提高职业院校的电工教学质量。
一、强化基础知识教学,为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物理学科是一门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之一,特别是物理学科当中的电工部分更是要求我们要勤动手、多思考。基础知识是学好电工课程的基石,基础知识铺垫是否扎实,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实施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做实验之前如果不把握好相关基础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就不能够充分理解、分析各种实验现象,实验就会成为过场,难于达到强化基础知识、提升对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宽对知识应用的广度实验的目的。如以测量电阻实验为例,在实验前必需引导学生掌握好与实验有关的几个知识点:电阻的定义;电阻的物理意义;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全电路欧姆定律等;电阻阻值的标示等。为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创设情境,为实验教学做好准备
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身边与所做实验相关的例子来设计情境,设置一些研究性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为他们预习、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提供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实验的准备和设计,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目的更明确。创设情境要与生活实际结合,比如,在课前可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分压实例提出下列问题:如何使2V、1W的小灯泡能在只有3V电源的手电筒上正常发光?如何选用合适阻值的电阻?结合已经掌握的电子技能中色环电阻的知识,说说标称值与实际值的关系?利用已有的物理学知识,自行设计出能够准确测量某一电阻阻值的装置,并画出相应电路图。
三、精心准备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不管是课堂上教师动手操作的演示性实验,还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的专题实验,我们都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这就需要我们电工学教师对实验室中繁杂的实验器材进行精心挑选,切实找到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每一件器材,在这个过程单中,教师要考虑到实验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为之做好准备,免得这些问题发生时,手忙脚乱。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有关的数据。对于一些小的实验,我们可以准备足够的实验器材,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在实验的过程中,感知物理现象,分析其中的原理。在实验结束以后,要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已经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服务,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精心引导。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索问题、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知识上进行适当的补遗,思维上进行恰当的启迪,方法上进行恰当的点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以较高的热情、顽强的意志,完成整个探究过程。教师通过引出问题,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和氛围,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学习探索;师生、生生之间有效地互动,有助于发展学生思考、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五、增加课堂实验的外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延伸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外延部分,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补充。通常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以后,要不失时机的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至少要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需要具体动手操作或者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然后,再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有所创新。教学尝试表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研究性学习而言,可以分为很多种,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与目前提倡的导向式任务教学法等,其中实验法就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这是一个常用的方法。我们采用研究性的实验方法,使学生带着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分析、验证,最终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学中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即可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恒碧.关于高职院校电工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