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随之我国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各方关注,专门针对其教育问题解决的政策法规也相继颁布。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纳入常规管理,社会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问题和对策,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非常必要。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目前,众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第二,父母外出时间较长,如“长期在外务工”。第三,“留守”状态,比如“留在户籍所在地”、“留在家乡”。第四,年龄。留守儿童的年龄划分尚未定论。但是由于留守儿童概念中一些基本特征尚不能统一和明确,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概念边界的缩小或扩大[1]。

二、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第一, 数量多,涉及面广,分布不均。根据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约为1980万,流动儿童为农业户口的约有1000万[1]。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 徽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经济比较好的地区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

第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会持久存在。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农村人口在乡城迁移时切断了与土地的联系,是一种永久性迁移。而我国农民在进行地域迁移和职业转换后,只是城市的农民工而非长久的城市公民。他们要承受失业、疾病等经济风险,使得他们如果贸然采取家庭化流动的方式来解决其子女的监护和教育,其子女也要承担相当大的教育失败风险[2]。而且农民工在城市永久性定居的愿望并不强烈。政府大力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因此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流动儿童“回流”的现象,这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的阵容[3]。

三、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和权益问题。郭三玲认为父母疏于照顾,祖父母等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安全既包括侵犯他人也包括被他人侵犯[4]。

(二)学习和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是隔代抚养,祖辈教育观念落后和精力有限,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疏于管教或管教不当。很多留守儿童因祖辈管教不力,独立作业能力不强,学习自主性差,大部分留守子女学习成绩平平,少数孩子有厌学逃学情况发生。

(三)心理情感和道德发展问题。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一些成长的烦恼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却面临着情感教育的缺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5]。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制度法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资源配置,客观上导致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里人同样的受教育权利。

(二)经济因素。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城市教育拥有大量的资源和财力物力支持而农村义务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只能达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条件,学校基本上还没有精力和财力注意到“留守儿童问题”。

(三)“读书无用论”。“新读书无用论”使得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上学前途缺乏信心,在态度上不给于支持,同样导致学生厌学,辍学等。

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要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学校、以及家庭之间的协调合作。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城乡差距。政府应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让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利益。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并且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建立农村少年儿童监护体系。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监护体系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尽量为农村留守我儿童提供住宿便利和安全监护条件。同时,我们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要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的发展。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父母外出务工时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沟通内容除了学习还有生活。沟通方式除了电话联系,还可以用网络。同时父母与留守儿童的的老师应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

自2005年来国内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取得很大进步和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憾。研究对象概念界定尚有争议。系统、全面性跨区域的研究很缺少。国内目前主要通过一些大媒体来进行对留守儿童的报道只是给人感性的认识素材,学界研究之后提出的解决对策也欠缺实际操作性。这些都是日后的研究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6.

[2] 李真.流动与融合[M].团结出版社,2005:42-57

[3] 周宗奎, 孙晓军, 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 范大学学报,2005(1):72―80.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

农村职业教育,是相对城市职业教育而言的。既包括农业的职业教育,也包括在农村的工业和其他产业的职业教育;既要为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服务,也要为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稳定服务。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性质进行理论探讨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为确定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工作范围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萨缪尔森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与农村职业教育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对应物。萨缪尔森的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是从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这三个特征出发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从物品本身的属性方面来界定的,不是由哪个部门提供来界定。公共产品性质特征是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最基本因素。不同经济学家对公共产品属性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不同公共产品有特征程度的差别(公共性),由此可区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减少的产品。

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性质的研究,仅仅弄清了有关概念的涵义,还不足以解决有关的产品的定位问题,何况萨缪尔森关于产品分类的理论重于静态分析并以效率为目的,而现实情况是,产品属性受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变化,政府对公共产品的定位不仅要考虑效率还要顾及社会需要和社会公平。所以,不宜主观地公式地应用经典定义、经典理论,而应该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中,以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发展为目标,来研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征,提供将其认定为纯公共产品的理论依据,从而界定政府工作的合理范围。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特征分析

(一)供给方式与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特征分析

供给方式可以作为判断农村职业教育是否为公共产品的一个标准。费用是否由“税收来支付”是判断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公共产品在不同时期,因技术条件、需求状况、供给能力、制度规范不同,可能采取不同的供给方式。不同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机制)的作用边界在时间上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动。技术进步可能改变公共产品的性质特征,政府的职能理念、公平与效率标准的选择和政府政策的倾向决定供给机制、政府活动范围和私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可能性。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的消防服务一直主要由私人自愿提供,之后才开始转由地方政府提供。科斯追溯了英国灯塔系统的历史及其演变,也得出同样的结论。美英的教育、图书馆、警察等项目也是在20世纪逐步转为政府的公共职能。最初的学校是私立的,但政府渐渐发挥较大的作用,起初在财政上给予资助,继而建立和管理学校。因此,我们认为只要政府来提供农村职业教育,那么农村职业教育就具有了农村公共产品特征。原来混合供给的农村职业教育,也是可以和应该逐步转变成政府供给的。

(二)外部性与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特征分析

外部性(正外部性)也是农村职业教育是否为公共产品的标准之一。布坎南对外部效应的定义为:只要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变量是在另一个人的控制之下,即存在外部效应。“教育的外部性”决定了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因此,市场机制在教育领域通常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很大的外部效应。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1)农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第一是收益的损失,农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和决定作用,这个好处难以计量,也就无法提出相应补偿。于是收益发生外溢;第二,农业在无偿提供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这种公共物品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三,对其他行业成本外部化的接受,特别是“三废”。农业的外部性必然导致为农业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性。

(2)从理论上看,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外溢性很强的公共产品。因为:第一,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发展社会公共价值的一面。其社会功能有:培训农民工;推广农业技术;使农民获得管理和财务知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尽快富裕;能促进教育结构平衡和社会就业以及教育的协调发展。第二,在农村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子弟转移到外地从事非农产业的,这种人力资本培养上的地区性和受益上的全国性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必然影响不发达地区县、乡政府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尤其是县、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第三,职业教育具有十分广泛的政治和文化功能,承担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性决定了其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而且,外部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其公共产品“纯度”(公共程度)的衡量标准。

(三)区域划分与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特征分析

不同区域之间, 由于拥有资源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特点,带来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差距。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混合供给存在难题。

(1)农村教育发展本身是极不平衡的,是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应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拉动就大。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财力紧张,没有足够的经费来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2)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有限,影响其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主要责任在地方,关键在市、县”的方针。欠发达地区的县、乡两级财政往往入不敷出,有时严重依赖上级的支持,想在农村教育上多投入也力不从心。在财力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能优先满足“两基”工作的需要。

(3)职教成本与学生支付能力之间存在矛盾,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高额的农村职教成本使农民子弟望而却步。从投资成本上看,接受农村职业教育一般比接受普通中、小学教育所需投资高很多。

(4)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发展和劳动价值观念落后,教育普及水平低,教育质量差,教育的资本积累低,办学物质基础差。

(5)非农产业的支教能力有限,居民集资办学能力弱。

由中央政府统一负责全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供给大有好处:有助于缓解县乡,尤其是贫困地区县、乡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减轻农民负担和缓解“三农”问题;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创建和谐社会;有助于打破目前教育经费供给机制所造成的地域封锁;有助于克服对农民子弟上学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和歧视问题,为农民大规模转移创造的良好教育

条件;有助于转移大量过剩的农业人口,促进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混合供给中,无论是地方政府投入,还是受教育的学生支付,还是其他供给来源,都存在着困境,所以迫切需要明确界定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由中央政府站在全国的高度,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经费进行保障。

(四)经济发展阶段与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特征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农村职业教育也有一个萌芽、产生、成熟和衰退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发展的过程。农村职业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经济所能提供的资源可能而确定。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形态、形式和内容。我们认为将农村职业教育界定为纯公共产品,离不开我国国情和农业的基础地位,离不开农业经济新阶段特征,离不开建设农村公共财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我们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财政支出规模间的关系来探讨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

(1)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从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对劳动者的需求来看,需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在新阶段应有提高。政府有信息、知识和人才的优势,可以更多地起作用。从财政实力来看,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33.5万亿元,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以我国现今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整体财力状况而论,应该有能力实行免费的农村职业教育。

(3)“三农”问题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中国农业发展对新型农村劳动者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对能够培养这些新型劳动者的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就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三、结论与对策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性质进行理论探讨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为确定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工作范围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政府供给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实现外部效益“内部化”,由于缺乏外部经济的准确观测和无法明确拥有、界定产权,市场在具有外部性的产品供给上存在失灵和免费搭车行为。这就要求政府来充当制度供给者、环境营造者和主要投资者的角色。同时,对于那些负的外部性,要求政府采取一定措施来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因此,为了克服由于外溢性很强、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所导致的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短缺问题,中央政府有必要统一负责全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供给。

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政府供给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效率更要公平。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性的重新界定涉及经济权利、机会和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重新分配,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效率结合公平。区域间、城乡间的农村职业教育差距仅仅依靠地方财政,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是雪上加霜,需要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地方政府也要调整地方财政的支出结构。但是,不排除其他主体的自愿供给,例如区域之间的援助。政府可制定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降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难度,培训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学校教师,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提供教育教学、科技推广方面的服务和指导,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教育效益,等等。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公共物品的内容和特性将发生相应的转变在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上,应该考虑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公共产品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程度”。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范围也要与国情相适应。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系,将城乡教育事业发展资金统一纳入财政预算。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比重,并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使公共财政成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投入主体。政府应当克服财政的城市倾向,扭转“马太效应”。

参考文献

[1]尚守恭,制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8)

[2]姜招元,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市场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5)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 农村教育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61-02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全国掀起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很多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已经开发出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云南民族地区来说,虽然政府等相关部门比较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校本课程开发能否取得成功直接关系到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成败。

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说法。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综合国内外学者和课程文献所描述的各种案例,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2 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

2.1 取得的成绩

2004年09月13日,昆明市政府下发了文件《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该“通知”第六条第二点明确指出:“以新课程深入推进为突破口,深化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地方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当地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鼓励农村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需要开发学校课程。”近些年来,经过昆明市政府、各学校负责人及老师的共同努力,昆明市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部分学校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部分民族文化课程加入进来,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使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

在地方各州,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逐步展开。例如,2006年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杨福泉主编的《纳西乡土知识读本》是结合纳西族当地实际编写的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又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钱民辉教授带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开展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重点项目,他们照理收藏了3000多册乡土教材,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在云南进行的。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项目组织者与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合作开发了《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初中校本教材》,这是很典型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2.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国家课程的影响、资金来源困难、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薄弱等原因,云南省大部分地州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即便是有的学校已经设置了校本课程,但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课表上这类课程的安排,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实际却被国家课程或升学等考试科目挤占、挪用。另外一部分开过校本课程的,也仅仅限于“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载入,从而导致校本课程目标定位出现偏差,同时也无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其实施效果;在课程内容方面,既没有内容的系统性,也没有形式的逻辑性,更没有课程的延续性,因此,也就造成了该地区的大部分民族学生中学毕业后既没有成功升入高一级学校而进入主流社会,也因为不具备乡村生存技能而无法融入自己原来的社区,这既不是国家愿意看到的,更不是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农民家长愿意看到的。

3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从国家和云南省层面来说,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具有创新思维、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摆脱贫困,才能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新型农民的培养需要相应的农村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农村校本课程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着该地区新型农民培养的成败,关系着该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

3.2 从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民的真实诉求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民意,符合省情

“学而优则仕”对农民和农村居民来说变成具有“学而优则非农”,“学而优则市民”的实践意义。。一直以来,勤劳善良的该地区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家境贫困的面貌,从而光宗耀祖。但是当现实只能让他们中很少一部分人实现愿望时,他们就只能降低“目标”,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校能够将孩子培养成有一定乡村生存技能的人,从而能成为本社区的“人上人”。在国家方面,一方面鼓励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另一方面是“学而优”的农民被源源不断地通过教育从农村“发掘”和“掠夺”进城市里来,成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育并没有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没有培养更多的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相反是培养了农村社会的“不适应”或“叛逆”者,并一味“追求”为城市的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

李梅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曾指出:目前农村教育在课程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定位错误。(2)课程开发的城市价值取向。(3)课程内容脱离实际。(4)评价单一滞后。再结合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此方面的问题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城市价值取向的错误目标定位。教授用自己的一生的研究得出结论,在中国解决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问题,不是将农民送往城市,发展特大城市,而是让农民在自己的社区努力奋斗,发展中小城市,发展农村社区的经济文化。也就是说现在的农村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利于农村发展的“农业干才”或“工业干才”,而不是从众多农民子弟中培养极少量的城市建设人才。

(2)课程内容的选取脱离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农村课程设置基本参照城市发达地区,缺少具有农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本土课程,与农村建设、农村学生生活、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联系不够密切,不能很好适应该地区学生发展需求。

(3)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由于目前从城市到乡村,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国家高考制度,评价农村教育质量的标准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绳,以升入重点高中或升入大

学的学生人数为标准,这就阻碍了该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造成了该地区真正急需的农业或工业干才无法得到培养。

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当时中国的教育走错了路,它只教人由乡下往城里跑,只教人吃饭不种田。”经过笔者在云南几个比较典型的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发现,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有的甚至被部分用人单位视为跟农民工一样的廉价劳动力,在此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民普遍认为现今与其花大价钱供孩子上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从学校出来,跟着自己一块种地或者让其做生意,这样也可以减轻家庭的沉重的负担,这才是最现实的。

4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此重要和必要,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发的问题。总体来说,云南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完全照搬我国发达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经验,而应在考察民族地区农村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的模式和特色。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议一下我们在进行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课程目标设置方面

要改变原先的“城市价值取向”,革新原来的为城市培养人才的“精英教育”目标,让现如今的农村学校成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村人才的摇篮和基地,让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小部分能够顺利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剩下的一大部分弄够回到自己的社区,成为本社区、本民族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骨干和力量。也只有坚持守着这样的目标,云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才能越办越好,三农问题的解决才会成为可能。

4.2 课程内容的选取方面

要从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紧贴农村生活实际,突出民族特色,让学生真正学到本乡本土的实用知识。由于云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也为该地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具体来说,课程内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第二,农业技术学习和当地经济发展研究:第三,依据当地实际的种植技术或饲养技术的培养。

4.3 课程实施方面

(1)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能影响国家课程的正常实施,这是一个基线,在做好各科课程学时分配时,不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执行,还要保证国家课程课时分配的绝对优势。(2)要打破长期以来封闭式的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既学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农村生活实践。(3)在小学阶段可以开设较为少量的校本课程,并且以民族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主,主要比例控制在:国家课程占总课时的80%、校本课程占20%。到了高中,则应该适当增添校本课程的比例,且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改革,即让校本课程占到总课时的四成甚至五成,同时也要革新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了解农村,热爱农村,有强烈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意识,又具备建设新农村的知识技能。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空心化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不少报刊和媒体纷纷使用“空心化”这一概念,并分析了农村聚落中人口流失、房屋闲置、耕地荒废、农业萧条等现象。此外,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口不断增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白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同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对农村空心化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随着对“三农”、“农业现代化”关注度的提升,我国在农村“空心化”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作者认为既有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为界定“空心化”而做的研究,主要是以研究农村人口“空心化”,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农村建筑“空心化”现象,描述农村“空心化”特征为主。第二类研究较之第一类研究更为深入,分析了出现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原因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显然,第二类的研究是建立在第一类研究的基础上。第三类是在对农村“空心化”研究较为透彻的前提下,根据第二类研究的成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及能够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方法。

对于研究农村“空心化”的成因而言,由于分析的角度不相同,各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而研究农村“空心化”的影响相对比较统一,大多学者的看法基本统一在以下几点:

(1)造成耕地浪费,阻碍农业发展

有学者利用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通过研究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农业空心化已造成大量耕地资源流失,而其主要地区在淮河与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北平原。

(2)农村人才流失,制约农业发展

谷云凤认为,要加快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稳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核心建设力量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郭秀伟也持有相同观点。他们认为,农村“空心化”现象的产生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出,优质农民,渐渐淡出农业。随着他们的转出,“新一代”农民的培养更是无人培养,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

(3)资本资金抽离,农村产业被忽略

农村空心化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本流失,并且也致使农业产业越来越空洞化。由于资本资金的抽离,农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农业机械设备得不到更新,农业机械化水平下降,农业科学技术依然陈旧,农业自然得不到发展。

(4)农村格局改变,农村居住环境恶化

跟随改革开放的脚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在解决温饱的情况,开始兴建房屋,"变田为房"的情况已不算鲜见,新房包旧房的情况就形成了特有的农村“空心化”面貌。但房屋更新,居住环境就跟上了么?虽然农村的房屋已更新,但仍然缺乏规划,村庄的整体面貌也未有改观。一味的乱建乱改,导致宅基地的分散,给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极大困那;另存内的交通系统仍旧沿用旧的交通系统,道路崎岖,农民仍旧进出困难;虽新建房屋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两大隐患。一是农民将储蓄全部用于新房建设,这不免减少了农业生产性投资,不利于农业发展;二是新建房屋错乱复杂,并未形成新的系统,农民居住环境仍未得到改善。

(5)发展农村教育难

已有不少学者对农村“空心化”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做过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杨宝淡,他着重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结构情况,指出农村教育结构已经失衡,表现为农村内部的教育普及率不高。在他文中写道:“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力量薄弱,造成中等职业中学同普通中学比例失调”。“大量空心村的出现,使当地适龄入学的儿童数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出现整个学校只有不到50名学生和2—3名老师的现象,基础教育规模在迅速变小不利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6)农村文化无人继承

农村“空心化”对“新一代”农民在传承农村文化方面提出了巨大挑战,农村大量有经验,精通农村文化的劳动力渐渐离开农村,步入城市。第一,“新一代”农民缺乏农村文化的“教师”。第二,进入城市的农村文化继承者,被城市的文明以及文化同化,渐渐放弃对农村文化的重视。优秀农村文化,面临着前无传者,后无继任的尴尬境地。最后,在农村治理方面,农村干部也感觉乏力。表现为“培养后备干部、发展党员都面临一个年龄段、知识结构断层的问题。即使现有的村组干部,年轻的、有能力的大部分也开始向城市移动。”农村中的才干青年干部缺乏农村治理的经验,由于农民大量外出,村民参与农村政治缺乏热情,给青年干部管理农村带来更大的考验。综上所述,农村“空心化”给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带来各种不良影响,这些必将阻碍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空心化”治理迫在眉睫。(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HARRISTJR,TODAROMP.Migration,unemploymentanddevelopment:atwosectoranalysis[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0.(01).

[2]肖文韬、宋小敏.论“空心村”成因及对策[J].农业经济.1999.

[3]杨永芳、刘玉振、艾少伟.“空心村”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26).

[4]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一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1(06).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免费;师范教育;制度

一、概念界定

(一)免费的含义免费在新华字典解释是:“免去费用,不收费”。在这项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中,免费主要是指,师范生免缴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教育大辞典》认为,学费(tuition)是指受教育者向学校或教育举办者(单位或个人)交纳的培养费。《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学费是人们为接受教育所支付的费用,以支付学校、学院、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全部或部分教育耗费。由于各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及人们认识习惯的不同,对学费的理解和定义也不一致。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大学学费指的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高校向学生收取的部分或全部培养成本。公立高校收取的是部分培养成本,民办高校一般收取的是全部培养成本。

(二)师范及师范教育的概念界定“师范”一词具有师范教育的涵义,成为师范学校或师范教育的代名词,最早始见于清朝未年的一些着作中,如梁启起的《论师范》中有“故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故砍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如今的师范教育具有三种含义:(1)师范教育是指,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包括培养新师资的职前教育和培训在职师资。(2)师范教育“指的是为人们在初、中等学校任职做准备的体制、机构和过程”。(3)师范教育是指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和培训师资的机构、体制和过程,是一种专业教育。“师范教育”虽然在定义上也包括对教师培训,但是长期以来,培养和培训相对分离,大多被误认为“师范教育”仅是指对教师的职前培训。教师教育包含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职前培训、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三个层次,是一个包括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的综合概念,是终身教育理念在师资培养领域的一种体现。

(三)制度的含义自人类产生,就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产生。制度到底是什么?张旭昆老师在《制度的定义与分类》一文中阐释的定义,把制度理解为行为的规则,关于人们的权利、义务和禁忌的规定。制度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权利规定人们可以采取的行为,义务是必须采取的行为,禁忌是不准采取的行为。当前的免费师范教育制度详细的规定了哪些是权利,如可以转专业、可以在不同学校之间流动;义务就是免费师范生必须从教十年,到城镇工作的师范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两年;禁忌就是免费师范生不可以违反相关的义务规定,必须履行义务。

(四)当前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介绍2007年5月,《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出台,规定从2007年秋季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等6所部属师范大学试行免费师范教育。

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出台的背景

当前我国教育不均衡发展日益加剧,在利益的驱使下,优秀教师从普通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农村流向城市。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中的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就更具备吸引优秀教师的条件,长此以往地区差异、校际差异日益扩大。而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尤其是能够服务于农村教育的优秀教师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三、《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内涵

(一)免费师范生享受的优惠政策有

第一,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第二,师范生毕业以后,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落实,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工作的师范生有岗有编。第三,免费师范毕业生可在学校间流动。第四,免费师范生有接受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权利。第五,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二年内,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并由学校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

(二)免费师范生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第一,免费教育师范生须签订协议,按照规定毕业后回生源地所在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第二,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生,应先到农村任教服务两年。第三,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规定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应归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经费并交纳违约金。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要求免费师范生会生源所在省份并教育系统工作十年以上,是国家的一种鼓励和引导政策。而免费师范生到农村任教,目的是接受锻炼,了解基层社会,为农村带去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是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

四、当前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与以往的区别

本次的免费师范教育是在其他学校都实行收费的前提下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的,因此更能体现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重视;免费师范生在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享有更加宽厚的条件,如各部属师范大学也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为免费师范生提供了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机会;同时当前的免费师范教育制度设计的更加灵活规范,如该制度也设定了相应的师范生退出机制,避免一些免费师范生不想从事教育事业,但因协议规定留在教育岗位上消极对待教育事业的情况发生。

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培养造就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家,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对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j].浙江社会科学.2002,11.

[2]陈璐.免费师范生学风状况调查及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