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史论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55-03
课程在现代学校教育活动中居于核心位置。著名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认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如果没有好的课程设置,学校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达成和实现。对于高等艺术教育来说,虽然艺术教育因其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传统“师徒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但是现代艺术教育与古代“师徒传授”式的经验传授有着根本差异。其差别就体现在作为现代教育的艺术教育应该有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人才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有整体性的考量,而不只是停留于纯粹的技能培养。在目前我国艺术教育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要想保证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高素质、综合性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满足社会对新型艺术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例,探讨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一般原则和操作路径,以期对高等艺术院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有所补益。
一、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这是我们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把握的一个首要基本原则。学者陈侠认为,“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设置相对应的课程来达成目标。在艺术学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编制中,经常会遇到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而导致课程编排混乱的情况。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如果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或者仅仅在旧有课程体系上做简单修补,都可能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内在逻辑性和一致性,从而无法构成完备的课程体系。
所谓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于当下我国的艺术教育来说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新的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有新的要求。近现代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特别是高等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艺术家以及创作型、表演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然而,这种精英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在艺术院校扩招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接受艺术教育的人都具备成为专业艺术家的潜质,社会也无力消化大量专业艺术家型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艺术生产经营、管理、策划以及艺术普及方面的人才却有着大量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人才生产与需求之间的严重矛盾。再则,以往那种不同学校、不同地域和不同专业所奉行的同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做法也会带来大量的人才浪费,只有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一般而言,传统美术史论专业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优秀的美术史论研究人才和美术批评人才。起初,国内对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并不大,因而只是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几家专业艺术院校中开设有该专业。而在今天我国艺术学科蓬勃发展,在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的背景下,美术学科的诸专业包括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内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近十年来,许多艺术院校都陆续开设了该专业。然而,学科和专业究竟如何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需求。在国家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的背景下,社会对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艺术批评、管理和经营人才的需求显然大于专门的美术理论研究人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了解美术创作、擅长美术研究、会艺术策划的“一专多能型”美术史论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研究与批评、美术活动策划、美术教育与培训、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并能胜任新闻出版、艺术市场、博物馆、美术馆、网络新媒体等领域的工作。这一目标的设定充分体现了应对文化产业发展而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做出的调整。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就是在这一新的人才目标的统摄之下完成的。
二、按照能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建设
强调课程建设的体系性意味着课程设置应该具有有机性,也即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应该具有适应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为课程设置奠定了原则性基础,但是要使得课程设置达到有机性,还必须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提出具体化的要求,然后按照不同能力要求进行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高等艺术院校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自然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出于对不同维度的考虑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要求。对于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和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具备对视觉艺术的体验、感受、认知和鉴赏能力;(2)掌握中外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美术发展演进的规律有清晰的认识,熟悉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3)熟悉艺术市场,了解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对本土美术文化和艺术生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4)应该具备综合的人文素养,不仅对其他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应该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常识;(5)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完成相关艺术活动和展览活动的组织策划。
在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做出较为清晰的勾勒之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专业课课程设置按照人文素养模块、美术技能模块、美术史知识模块、美术理论知识模块、应用类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六个模块来设置课程。具体情况如下:(1)人文素养模块: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古代汉语、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2)美术技能模块:中国画基础、书法基础、油画基础、平面设计基础、摄影基础;(3)美术史知识模块: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20世纪中国美术专题、台湾美术专题、桂林抗战美术研究专题、新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专题、文艺复兴研究专题、欧美战后艺术专题、佛教艺术专题、中国民间美术专题、西方绘画材料与技法发展史;(4)美术理论知识模块:美术概论、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中国古代画论选读、西方美术史学与研究方法、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视觉文化理论导读、绘画语言解读、《历代名画记》精读、大众文化与传播、新媒体艺术研究;(5)应用类模块:美术批评与写作、展览策划与文案写作、博物馆学概论、编辑出版学概论、书画鉴定概论、美术市场与艺术管理、美术考古学概论;(6)实践教学模块:美术史迹考察、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这样六个专业课程模块和学校的通识课、共同课模块共同组成了美术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化建设的优势首先在于同类课程聚集的课程群对应于不同能力的培养,使得每种能力的培养至少能有3-5门必修课程作为保障,这样学生能力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另外,课程模块化建设还可以使学生能根据能力菜单自主选择某类或某些类型的选修课程以加强和突出某项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这就避免了人才培养过于标准化而带来的缺乏个性的问题,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人才培养过程的时间轴为依据进行课程的阶段性安排
如果说课程的模块化建设是基于学生能力结构的而对课程做出空间性安排的话,那么注重课程设置的阶段性和衔接则是基于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时间性的考量。人才的培养过程应该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不认清人才培养的这一基本规律,那么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容易出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强、课程衔接先后顺序颠倒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倍功半。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每一不同培养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出要求,然后落实到具体课程。按照人才培养的这种阶段性特点,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划分为阶段目标:一年级,主要目标是建立学生对美术初步的感性经验和初步的理论认识,主要通过技能类课程来实现。同时,通过中外通史、古代汉语等课程打好学生的人文基础;二年级,要求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的系统而扎实的学习,掌握美术批评写作的基本技能,熟悉美术展览策划的基本常识;三年级,继续完成对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对其他跨学科和学术前沿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四年级,继续开展前沿的学术研究,使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
这种阶段性的安排旨在通过低年级与文、史、哲相关的人文学科和艺术实践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结构,进而逐步进入到美术史及理论的专业学习,结合美术史论实践与考察课程展开美术史论的学习与研究,为高年级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始终贯穿着实习、实践和应用类的课程,这是为了便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便于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文化市场。
四、因地制宜、以人文本构建特色课程
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具有自己学术传统和个性特色的学校,而鲜明的学术传统和个性特色又集中地体现在特色课程上。如何设置特色课程,这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都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艺术院校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特色课程必须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相适应;第二,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以及现有师资力量的状况;第三,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对学术前沿领域的开拓;第四,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区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功能需求。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特色课程的设置就是按照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的。首先,将广特的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既扎根传统又面向未来的学术(下转第63页)(上接第56页)视野。广西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进行特色课程构建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将广西近现代美术研究、民族民间美术等内容作为特色课程建设的内容,以期培养出能够积极参与区域文化发掘、整理、研究和建设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做到了以人为本,突出老师们的研究特长。如20世纪中国美术、台湾美术研究、新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绘画语言解读等特色课程都是广西艺术学院老师长期研究的领域。桂林抗战美术既是广西现代美术的发生,也是整个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程既是地域性的,也有全局价值。广西艺术学院很多老师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丰富的积淀。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背景
2012年,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最新学科目录中,艺术学升格为一级学科,设计学类成为新增二级学科。这无疑可被视为中国官方对于当下社会转型与艺术设计学界所面临的问题的一个应答。笔者所在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前身是1928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之初便设立的图案系。目前,已设立视觉传达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综合设计系和设计艺术学系。学院学科体系健全,学历层次完备。可以说,学院发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设计学科从萌芽、发展到逐渐完善的全过程,因此,对其的分析研究也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性和可借鉴性。
二、艺术设计本科教育的现状
艺术设计学科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学科《专业目录》所述,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一种较强和较高的实践性能力。”作为高等教育链基础的本科生教育,与硕士、博士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培养重点更多的是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设计类专门人才。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设计类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一个问题也逐渐凸显:大部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怀揣光鲜的本科文凭,却无法胜任普通设计师的工作。这个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在市场化为导向的设计行业大环境中,必然要求学校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调整,从传统的精英型教育理念和方法转变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末一份里程碑式的教育文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四大支柱的概念:第一,学会认知,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第二,学会做事,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学会共同生活,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第四,学会生存,即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四大基本能力,那就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而当下的艺术设计类本科生教育,其来源于美术教育,因此无法避免纯艺术教育的烙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重艺术,轻技术,缺乏动手实操能力的锻炼;重个性,轻共性,强调个性张扬与表达,易于出现人际关系问题;重感性,轻理性,关注内心世界与情感诉求,思考、判断、情绪控制等能力较弱。艺术设计类学生身上所具备的这些特点,正是阻碍他们及时进入“职业人”阶段的最大绊脚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关键就在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整合与重构。
三、艺术设计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重构
设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又要求具备较高的文化内涵、职业操守、管理水平。设计师必须具备多种学科的基本知识储备,如美术史论、市场营销、文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目前的艺术设计本科教育课程的设置,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为例,一年级新生首先进入专业基础教学部。他们四年的教学安排仍然遵循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线性顺序进行。艺术设计类学生身上存在的“三重三轻”的特点,现有的课程体系显然无法有效填平市场需求与学校人才输出之间的鸿沟。就现状来看,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一是艺术理论课的低效能,造成学生人文素养、审美鉴赏能力等综合素质无法有效提高;二是专业壁垒森严,为跨专业进行知识储备与资源整合带来困难;三是设计管理类课程的缺失以及社会实践无法充分开展,使学生无法在学校完成“职业化”进程。
(一)如何充分发挥理论课的作用
目前艺考的课程设置和考试模式,造成许多设计类学生仅仅通过短期考前培训后考上艺术院校,艺术欣赏与鉴赏水平急需提升,故而设置系统性的艺术鉴赏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审美鉴赏能力是设计能力的构成基础,如果未能具备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就不可能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被市场接受、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作品。因此,艺术理论课,尤其是美术史论课程的授课方法应该大力拓展,安排学生参观艺术展、博物馆,尝试通过“头脑风暴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对艺术欣赏课题进行讨论。其次,现有文化理论课与专业课的讲授完全割裂,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文化理论课由社会科学教学部承担,专业课则由各系、分院承担,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如将设计理论类课程,从美术史论、政治理论等课程中分列出来,与专业课结合,或许能改变现下学生对设计类理论课的忽视。
(二)如何打破专业壁垒
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每学年的下学期安排四周的专业选修课。设计初衷是为了打通专业壁垒,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储备。但是由于其授课形式大多沿用专业课教学大课讲授,课后回去做作业的形式,往往容易演变为学生回家自学,以完成作业为主要目标的情况。因此,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应有挑选具备一定“实操”可能性的课程。授课形式上,可以借鉴交叉团队Workshop研习会的形式,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打散,共同完成新产品的设计或市场推广等虚拟任务,采取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情景式、辩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通过几种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学习的压力,达到专业跨界与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对于“跨界”的尝试,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走在前列。2014年,设计艺术学院开设由视觉传达设计系与工业设计系共同完成的“联合课程”,两个系的学生共同上课,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共同指导。最终完成的课程作业显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亮点与特色,并在学校的“大疆创业奖学金”评审中脱颖而出,课程从发起、组织、实施到结课展览,获得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2015年,学院又开始新的尝试,以毕业设计为切入点,联合综合设计系与工业设计系进行,以“互动体验与智创生活”为主题,组建“跨界联合毕业设计团队”,先后奔赴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及浙江大学。这些创新举措,正体现对于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以及艺术设计各专业之间的融合。
(三)如何设置设计管理类课程并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深度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的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文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45个本科专业,10个高职专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17000人,各类在校研究生3000余人,留学生600余人。在11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5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约53%。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国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大量毕业生,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
学校将立足航运,依托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为建成世界高水平的海事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徐悲鸿艺术学院介绍
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成立于2008年6月19日,廖静文女士担任名誉院长。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于2002年成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现有专业教师20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
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先进设计理念,符合新经济、新思维、新时尚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与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学生入学后,通过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通过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视觉传达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
主要课程:
美术基础类、传统艺术与绘画类,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类,图案、文字、色彩研究设计类,摄影类,设计史论类,计算机图形创作类,平面设计类(广告、包装、海报招贴、装饰画、印刷),企业形象类(标志、CI),新媒体设计类(网页、多媒体)等。
就业去向: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广,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与创作、包装设计、视觉传达、广告创意、数码设计、动画设计、媒体设计、艺术策划、美术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专业名称
招生计划
层次
学制
科类
招生地区
备注
视觉传达设计
20
本科
四年
文科12人,理科8人
上海市
色弱、色盲考生不宜报考
视觉传达设计
34
本科
四年
文理兼收
江苏省、浙江省、
安徽省
在外省市招生的具体计划详见2016年各省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四、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成绩采用考生所在省、市组织的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一考试成绩,学校不再加试。
五、录取原则
以院校正式公布的2016年招生章程为准。
六、联系方式
学校咨询电话:021—38284395/38284396
学校监督电话:021—38284080
学校招生网址:admission.shmtu.edu.cn/
其实学会对艺术欣赏是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的重要环节。它以美术形态为载体,以审美为特征,通过教学活动,给学生构建一个具备美术修养的人格台阶,达到人格的完善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人品即画品”是中国绘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所以美术教育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前景。
我是美术学国画教育专业,回想起我小学的国画课,我发现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画一笔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教师、学生家长在评价作品时是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摹本都是教师创造出来或选择来的,不必说,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让儿童跨越几十岁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结果不外乎两种,好的结果是少数痴迷于美术的孩子学“进去了”,成了“小大人”,先天不足地、过早地、人为地让孩子进入到一个莫明其妙的“专业美术”里,成为美术教育的牺牲品;不好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太难学,索性与美术绝缘。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和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以及由此引导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因此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我是学国画教育的,所以就想完善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
一、以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当学生刚进入课堂,教师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对水墨画十分生疏。若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学生易产生厌烦,使他们失去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我想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让学生听一则有趣的故事,来调动兴趣,然后在纸上示范点上一点墨,让学生想可以画些什么?(如蝌蚪、甲虫等)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学生来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也会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从学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水墨画的优越所在。
二、用“玩”来训练绘画的技法
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画“瓶花”利用破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水份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份的多少和宣纸的特征对画面产生效果的作用。
三、故事的导入,提高学生的知识
中国画发展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国画艺术的优秀有着很大的作用,如:“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哭之、笑之”、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画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国画的乐趣。
四、利用范例,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步骤。”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而我会在画某个物体时,提前找一些相关素材,让学生观察每个角度,不同的颜色和感觉。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笔墨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等知识,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绘画的基本知识。
五、深入生活,扩展学生表现面
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曾指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中介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运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所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人物等,而目标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也施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更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已有80余年的办学历史。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江南名城——芜湖,学校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历史悠久、学科齐全,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2013年被教育部与安徽省政府确立为“省部共建”重点大学。
学校办学性质为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分为两个校区,赭山校区和花津校区。赭山校区校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花津校区校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2015年安徽省考生报考我校工艺美术(培养侧重徽派艺术应用)、摄影、播音与主持艺术I(培养侧重专业播音与主持)、播音与主持艺术II(培养侧重空乘与礼仪)、舞蹈表演I(培养侧重专业舞蹈)、舞蹈表演II(培养侧重体育舞蹈、健美操)等6个专业需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测试。各专业及其招生、考试和培养等情况如下:
一、专业介绍
(一)工艺美术(培养侧重徽派艺术应用):本专业于2012年招收首届本科生,是以学习、研究和掌握徽州传统雕刻工艺技艺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型专业。我校地处徽州文化腹地,美术学院不仅有着较为齐全的专业设置,同时还拥有一批研究方向明确、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工艺美术专业是依托学院设计学、美术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办学,培养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从事徽派工艺美术设计与研发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除开设艺术史论、绘画、艺术设计等基础课程外,还开设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派传统工艺图形设计与应用、徽派传统工艺的保护及研发等专业课程。
(二)摄影: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理想、敬业精神与健康心理,拥有摄影专业所具有的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摄影专业技能以及较强的摄影学科创作与研究能力,能够在广告公司、文化宣传部门、有关事业单位,从事摄影、影视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制作、文化宣传、社会教育、商业摄影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影视剧制作中心、广告公司、音像出版社、报刊杂志社、新闻出版单位、平面设计形象设计公司、摄影艺术中心及其它有关单位。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I(培养侧重专业播音与主持):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基础和扎实系统的中国播音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播音与主持实践能力,擅长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传播媒体中各类节目和大型综艺晚会的播音与主持工作,也能够胜任文化传播机构和相关部门宣传、公关工作的综合应用型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II(培养侧重空乘与礼仪):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团结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乘、地勤等领域的高级服务管理人才。
(五)舞蹈表演I(培养侧重专业舞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全面系统地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舞蹈表演能力,能够在专业文艺团体,高、中等院校或相关机构从事舞蹈专业表演、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导、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中外舞蹈作品鉴赏、剧目排练等。
(六)舞蹈表演II(培养侧重体育舞蹈、健美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系统地掌握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表演、创编、组织、经营与管理的能力,为适应体育艺术表演市场和基础教育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开设体育艺术表演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包括音乐理论、艺术概论、中外音乐欣赏、体育舞蹈、健身健美操、啦啦操、竞技健美操、流行舞蹈、艺术体操、芭蕾基本训练、健身健美等40余门课程。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各级大、中、小学校、艺术类专业学校、专业表演团体、健身俱乐部等。
二、招生计划
工艺美术:30人;摄影:30人;播音与主持艺术I:35人;播音与主持艺术II:150人;舞蹈表演I:20人;舞蹈表演II:60人。
上述专业招生计划,均为暂定计划。最终计划根据生源情况作适当调整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以审批后的计划数为准。
三、专业课考试报名
(一)报名条件
已在安徽省参加普通高考艺术类报名。其中,下述专业还需:
1、工艺美术专业须参加省美术类专业统考且取得合格成绩。
2、播音与主持艺术I(培养侧重专业播音与主持):
(1)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气质优良;
(2)声带状况良好,发音器官无疾病;
(3)无色盲,无夜盲;屈光不正者,任何一眼矫正到5.0,其度数均不得大于500度。
3、播音与主持艺术II(培养侧重空乘与礼仪):
(1)男生身高172cm~185cm,女生身高162cm~173cm,无色盲、无色弱,牙齿完整、整齐、无缺失。该项目要求的身体条件以地方招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普通高校招生体检结果为准。
(2)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身体裸露部位无明显疤痕;
(3)年龄不超过二十周岁(199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报名时间、地点安排
学院 招生专业 报名时间及地点 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 2015.03.02~10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美术学院 传媒学院 摄影 2015.03.01~05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传媒学院5楼502室 播音与主持艺术I 2015.03.02~03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圆形报告厅一楼 播音与主持艺术II 2015.03.11~12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圆形报告厅一楼 音乐学院 舞蹈表演I 2015.03.04~05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音乐学院 体育学院 舞蹈表演II 2015.03.04~05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北侧体育馆(三)报名办法:一律面报,报名时须提供下列材料:
1、普通高考报名号或身份证号(务必准确);
2、缴纳报名考试费;
3、舞蹈表演II考生报名需要现场提交考试用音乐(以MP3格式存储在U盘上)。
四、专业课考试
(一)工艺美术专业考试
1、考试科目:设计(100分)、徽雕白描(100分)
2、考试时间:2015年3月15日,各科目时间安排如下,
《设计》:上午8:30~11:30;
《徽雕白描》:下午1:30~4:30。
3、考试地点: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详见准考证。
4、报考我校工艺美术专业的考生须于2015年3月14日到我校花津校区美术学院报到,领取准考证及考场安排表。考生自带画具器皿。
(二)摄影专业考试
1、考试科目为:《设计》(100分,占总分的60%)、《速写》(100分,占总分的40%)。
《设计》、《速写》两门课以中学现行美术教材内容为主要考试范围。
2、考试时间:2015年3月8日,各科目时间安排如下,
《设计》:上午8:30-11:30;
《速写》:下午2:30-3:30。
3、考试地点: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详见准考证。
4、报考我校摄影专业的考生须于2015年3月7日到我校花津校区教学楼1号楼大厅报到,领取准考证及考场安排表。考生自带画具器皿。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I(培养侧重专业播音与主持)
1、专业考试分初试和复试,通过初试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考试内容:
初试(100分):(1)面测身体自然条件;(2)朗读自备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寓言、小说等体裁任选一项,2分钟);(3)播读指定新闻稿件
注:初试成绩合格方可参加复试,初试成绩不计入最终专业成绩。
复试(考试过程录像,考生不允许化妆,100分):(1)上镜形象状态考察;(2)播读指定稿件;(3)即兴评述(依据所播读稿件,不超过2分钟);(4)自备模拟主持(新闻节目、体育节目、娱乐节目、少儿节目等,不超过2分钟)
2、考试时间:初试2015年3月5-6日,复试2015年3月7~8日,详见准考证。
3、考试地点: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详见准考证。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II(培养侧重空乘与礼仪)
1、考试内容:
初试:形象考核、风度考核。初试合格,方可参加复试。
复试(600分): 形象风度、语言表达(指定稿件朗读)、动作反应、才艺展示(1分钟)
2、考试时间:2015年3月14日开始,详见准考证。
3、考试地点: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详见准考证。
(五)舞蹈表演I(培养侧重专业舞蹈)
1、考试内容:
(1)基本素质测试(包括形体展示、规定技术动作、自选技术技巧展示,45分);
(2)舞蹈剧目展示(舞蹈剧目种类不限,时间3分钟内,30分)
(3)动作模仿,满分10分。
(4)舞蹈即兴创编(现场抽题,根据音乐要求即兴创编,10分)
(5)节奏测试(5分)。
考试服装要求:女生穿舞蹈袜、连体服、舞蹈鞋,男生穿舞蹈衣、舞蹈裤、舞蹈鞋,自备舞蹈作品音乐和表演服装
2、考试时间:2015年3月7日开始,详见准考证。
3、考试地点: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音乐学院
(六)舞蹈表演II(培养侧重体育舞蹈、健美操)(考试内容及要求详见本校本科招生信息网)
1、考试科目:1、形体气质(25分);2、专项身体素质(15分);3、专项技术(60分)(任选健美操专项或体育舞蹈专项)。
2、考试时间:2015年3月7日开始,详见准考证。
3、考试地点: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北侧体育馆。
五、文化课考试
均须参加安徽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六、录取原则:
(一)工艺美术
文化成绩达线,专业成绩合格,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二)摄影
文化成绩达线,专业成绩合格,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I
文化成绩达线,专业成绩合格,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文化成绩/文化总分*专业总分*40%+专业成绩*60%。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II
身体条件符合报名要求(学校正式录取时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供的“安徽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所载信息为依据确认是否符合要求),文化成绩达线,专业成绩合格,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文化成绩/文化总分*专业总分*30%+专业成绩*70%。
(五)舞蹈表演I
文化成绩达线,专业成绩合格,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六)舞蹈表演II
文化成绩达线,专业成绩合格,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文化成绩/文化总分*专业总分*30%+专业成绩*70%
七、学费
播音与主持艺术II(培养侧重空乘与礼仪):12000元/生·学年,其他专业:7000元/生·学年。
八、毕业证书
学生毕业,核发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学历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其中:播音与主持艺术I、播音与主持艺术II均核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证书,播音与主持艺术II同时颁发空乘与礼仪培养证明。舞蹈表演I、舞蹈表演II均核发舞蹈表演专业毕业证书。工艺美术同时颁发徽派艺术应用培养证明。
九、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校招生办0553-5910161;美术学院5910565,音乐学院3869376,传媒学院5910916,体育学院5910709。
电子邮箱:asdzsb@163.com
信息网址:zsxx.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