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改革项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 改革模式 课程设计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推进,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项目化课程改革是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基础。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我们深入研究实践项目化课程改革,现将项目化课程改革模式总结如下,以供探究。
一、项目化课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现场调研
项目化课程的设计以职业行动为导向。通过现场调研可了解专业现场职业岗位设置、职业岗位需求、职业岗位行动及现场工作人员知识结构需求,从而分析各职业现今岗位能力需求及职业岗位持续发展能力需求,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及继续发展奠定基础,体现职业教育的实时性及职业教育后劲。
2.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
邀请各职业岗位现场实践专家及职业教育专家能手共同参与召开专业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出典型工作任务,结合相应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专业技能要求及职业岗位,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形成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而开发项目化课程。
3.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
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必须具备充足的实训设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项目化课程教学,因而必须根据由具体工作任务转化过来的课程“项目”或“任务”,设置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以确保项目化课程教学的顺利展开。
二、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施途径
1.项目化课程课程标准制定
经过现场调研、时间专家研讨会召开,明确了现场职业行动、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由此制定项目化课程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如表1。
2.项目化课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制定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从课程目标出发,制定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如表2。课程整体设计需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岗位能力训练项目(如表3)、系统的教学进度安排及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教学过程与结果并行的考核方案等。
3.项目化课程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制定
项目化课程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化课程实施的基础保障。每一个能力训练项目都应该有相应的单元设计,课程单元设计不但要体现出项目化内容,还要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进程、教学过程。具体内容如表4。
4.工学结合项目化特色教材的编写
工学结合项目化特色教材是学生信息咨询的主要媒介,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应以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相对应,展示充足的资讯信息及丰富的现场作业案例,并设计典型的实训操练任务,及技能考核题目,以供学生全面学习。教材编写参考模式如表5。
5.项目化课程学生工作任务单的编写
学生工作任务单又称为工作页,是项目化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记载文件,包括信息资讯、计划与决策、任务实施记载、检查评估与小结部分,通过学生工作任务单以展现实施结果、实训成果。学生工作任务单参考编写模式如表6。
三、结语
现场调研是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基础;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召开是项目化课程教学项目设置先进性的保障;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是项目化课程改革可行性的基石;项目化课程课程标准制、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制定、工学结合项目化特色教材、课程学生工作任务单的编写是项目化课程改革可操作性的验证;合理的项目化课程教学组织安排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项目化课程的改革必须充分具备以上条件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项目化课程教学,确保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欧盟Asia-Link项目课题组编.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费利克斯•劳耐尔,赵志群,吉利.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KOMET理论基础与方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李庆祝.职业学校校长培训模块集粹.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5]樊宏伟.“2+1、半工半读”钻井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3.
[6]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EB/OL].
[7]张健.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2006,(3):41-43.
[8]张莹.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江苏高教,2008,(1).
[9]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建构.中国高教研究,2006,(2).
关键词:《茶艺》;课程开发;项目任务型;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39-03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发展经济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及茶文化产业有了飞速发展,因而,对具有一定茶艺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已日渐凸显,“能以丰富的茶文化知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极度稀缺。目前,专门针对高职阶段的《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开发尚未进行,高职《茶艺》课程大都由本科阶段演变而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本科阶段相差不大,存在知识面广、知识点杂、重理论轻技能的弊端,但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与教育目的与本科有着很大的差别,故在教学中沿用本科的教材与教学方式已无法达到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学生因此大多反映学习内容冗杂,文化的内涵难以理解和把握,更加难以在实践中践行,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项目任务型课程改革,使其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势在必行。
一、高职《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开发过程
1. 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在无法进入本科院校的情况下进入职业院校就读,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更强的岗位迁移能力等方面。因此,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变教育的出发点,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让学生觉得“学的东西有用”,同时“让学生自己学起来”。只有学生意识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策略,成为自主学习者,才能使高职教育收到更好的成效。
2. 根据社会需求,确立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
教育服务于社会,不能关起门来上课,因此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和企业。职业教育本身就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更加定位于实际的工作岗位。高职学生毕业之后能不能胜任具体的职业岗位,就是检验职业教育成败的标准。因此,在《茶艺》课程开发过程中以茶艺师职业岗位为核心来分析,其所需职业能力主要为以下几方面:茶及茶文化的推介能力;能够将每一种茶的最佳品质冲泡出来的能力;能够优美、娴熟地完成一次茶事服务的能力以及编创、排演一套富有特色的茶艺表演的能力。因此,整个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以上能力进行组织和编排,最终将整个课程分为“识茶——茶及茶文化的推介”、“泡茶基础——泡好一杯茶的能力”、“茶艺美学——完美进行一次茶事服务的能力”、“汇报演出——茶艺表演编创表演的能力”四个项目进行教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也紧紧围绕这四大项目进行。
3. 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其目的在于建立起学习和工作的直接联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驱动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就业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例如请学生以某公司销售经理的身份推介和销售公司产品“梵净翠峰”、“乌江红茶”;或以土家族民族文化为背景,编创一套红茶茶艺表演等任务,这些实习不仅适应于普遍存在于各大茶叶生产经营企业的操作惯例,而且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完成这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
4.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设计和课程教材的编写,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程调研,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实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同时,注意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情境创设的关系。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如在项目一中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模拟茶博会”和“学生讲堂”,鼓励学生走入人群或在讲台上展现自我;在项目二中则采取课堂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刻苦训练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在项目四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走上舞台,通过茶艺表演的形式充分展现自己。通过这一系列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高职《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的运行
1. 课程运行模式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在进行课程授课之前开设8个学时的职业角色体验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授课,让学生了解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以及具体工作内容。然后,是48学时的专业教师教学,由专任教师在课堂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授课,最后安排16个学时让学生准备汇报演出,由专兼职教师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授课、指导。同时,结合茶艺师职业特点和弥补教学课时的不足,将校内实训室完全开放给学生,对实训课业实行常态化运行。
2. 任务驱动的教学实施过程
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学习,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布置任务,学生在开始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经过查阅相关知识或是教师讲授,掌握完成该项任务所需的各项能力,再去完成任务,然后进行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评价与提高。
任务的布置主要是通过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告知学生。其中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相应的评价标准以及用于拓展学习的学习资料包。任务的实施主要通过小组自主学习和实训课业常态化两种方式。其中,前者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后者主要针对操作技能的训练。
任务完成情况的展示,主要有学生课堂、课堂竞赛以及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以锻炼其演讲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最后,是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每一任务对应相应的任务完成情况评分细则,学生对应评分细则,可以明确自己在该任务中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要点,同时对任务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高职《茶艺》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主要是通过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的形式来完成,其中包含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学生对教师指导情况的评价以及学生对任务的评价。经过这样的一个双向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更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任务的设置进行持续性的改进。
三、高职《茶艺》课程改革特色
1. 理论教学项目化
《茶艺》课程在进行项目任务型课程开发时,一方面简化偏深、偏难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基本要求和标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重构整个知识体系,工作任务处于焦点位置,而知识体系处于背景位置。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通过完成和展示“项目任务”的方式来完成。在项目一中,根据六大茶类中某一具体茶品为切入点,布置项目任务课业,根据完成该项课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编排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及多媒体教学,学生在完成本模块的学习后,达到能够向他人推介茶品与茶文化的能力;在项目二、三中,以"泡好一杯茶"为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该项目提供的知识和技能,将一次茶事服务完美地呈现出来;最后,以实际工作中的一项任务——自编、自排、自演一套茶艺表演为切入点,将茶文化的理论知识融于技能表现中,最后以公开演出的方式完成课程的考核,即项目四:汇报演出。四个模块针对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从易到难地推进递进式教学,最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型教学模式。
2. 实训课业常态化
根据茶艺师的职业特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兴趣,同时为学生“自己学起来”提供机会和条件。据此,对校内一体化实训室实行了完成开放式的管理。实训内容实行集中学习、分组训练。集中学习以班级为单位,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室或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分组训练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校内实训室完全开放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其业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实训室训练,由专业技能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各小组长形成管理团队,模拟茶楼形成“交接班”学习制度,将实训课业常态化。
3. 考核评价社会化
由于课程进行了实践导向的改革,同时更加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因而没有采用纸质考卷的考试形式,而以实际工作中的一项任务——自编、自排、自演一套茶艺表演为切入点,将茶文化的理论知识融于技能表现中,要求学生在最后的公开演出中,将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技能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并邀请合作企业和有招聘意向的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担任考核评委,对学生最终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使企业和专业有了更多联系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在考评过程中也能达成部分就业意向,帮助学生实现就业。
4. 能力培养综合化
通过调研发现,企业普遍重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譬如德行修养、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创新能力,等等。特别是在学生就业之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或者是岗位迁移的过程中,这些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应该通过完成和展示“项目任务”的方式,鼓励学生乐于表达、勇于表达,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学科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茶艺》作为一门融合了传统文化及实践操作技能的课程,学生如何采用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将其充分体现于实际的操作技能中,如何评价围绕工作任务来衡量选取理论知识组合形成教材的标准是否合理?这是在进一步的课程深入改革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关于德国职业学校课程重大改革的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
[2]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
【关键词】呼叫中心;项目制教学;校企合作
通过数据分析显示,呼叫中心已经逐渐成为拉动企业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呼叫中心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因此,对呼叫中心实训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呼叫中心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于理论传授的内容太多,学生难以通过真实的体验感知顾客的感受。学生在课堂当中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学习基本的沟通、表达,但是真正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第二,呼叫中心实训很多是基于仿真环境下的模拟,学生的态度有时候不能保证足够的负责,随意性比较强。对于操作和表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过重视。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在意就过去了,很难起到一种职业的要求。第三,呼叫中心对于企业来说重要性与日俱增,要求也是不断提高,但是目前的学生和员工的素质的提升还有差距。第四,呼叫中心工作确实对于学生的发音、语言等有着一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曾经对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进行培训发现,学生的语言条件差异比较大,在培养过程当中比较难以达到职业培养的要求。第五,不同行业之间,呼叫中心的内容的差异度比较大,呼叫中心实训课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如何来协调和平衡呼叫中心实训课程的内容也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第六,呼叫中心实训课的授课老师大部分并没有经过企业的呼叫中心工作人员的锻炼,因此授课过程存在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的情况。由于企业的呼叫中心内容的变化是直接与市场相一致的,因此如何能够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内容相一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第七,通过调查发现,大量的院校呼叫中心教师在3人左右,师资力量偏弱,难以应对呼叫中心课程的教学要求。师资力量的紧缺主要是由于呼叫中心岗位对员工学历要求不高,门槛比较低,大量的老师不愿意去或者有经验的人员无法满足教学的标准,因此师资的困境也是目前呼叫中心实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瓶颈。
二、呼叫中心的工作流程分析通过调研和实践了解到携程目前的呼叫中心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建立标准。
控制标准是对后续绩效进行比较时的一个目标。携程的标准是携程每名接听员处理每个电话平均不超过180秒,即平均3分钟内下好一个订单。要把客人打给呼叫中心的电话等待时间控制在20秒内,接听比例从80%提高到90%以上等等。
(二)衡量绩效。
携程的呼入电话有分类的标准处理流程;每一张订单的回复都有记录并列入工作考核;通话录音储蓄在数据库中,供考核和查询,任何一个错误都被记录在案;每一个部门的考核指标都逐一分解到个人和每道工序。衡量绩效是企业要持续不断进行的活动,恰当的绩效衡量对于维持有效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携程的交易都处在一种可监察、可复制、可提高的过程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让旅行者得到准确、周到、称心的服务。
(三)对绩效和标准进行比较。
绩效可能高于、低于或者等于标准。如通过比较发现入职三个月的新员工容易犯错、每天3点、6点容易犯错。这些数据都是在有绩效统计和有标准的情况下得来的,然后这些数据会对企业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
(四)考虑采取纠正行动。
将绩效与标准进行对比后,可以采取的行动有三种:维持现状、纠正偏差和改变标准。当携程每名接听员处理每个电话平均不超过180秒,即平均3分钟内下好一个订单时,最好的做法是维持现状。当新入职三个月的新员工容易犯错时,要安排一个老员工随时辅导;原定的三个月可以出师改为四个月,数据显示每天3点、6点容易犯错;就在3点前安排10分钟休息,在6点把班次调一下,这是纠正偏差。如果在开始的时候将标准制定得过高或者过低,那么就需要对标准进行修改和调整。
三、呼叫中心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
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和学校的学习,来分析和探索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呼叫中心实训课程的方法———项目制教学。所谓的呼叫中心项目制教学就是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通过企业的要求完成实训任务。我们曾经通过与Ipsos中国和大麦电商等企业合作进行了项目制呼叫中心实训课程的探索。比如说我们同Ipsos进行的是对顾客的满意度调查,我们首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通信项目的基本信息,通过制定访问的首要原则、语气控制、礼貌原则、意外断线的处理原则及挂机原则等,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访问的基本要求。我们聘请了企业的教师作为学校高技能人才,对呼叫中心实务实训课程进行全程指导,不仅把真实项目在课堂当中作为案例,同时作为电商专业的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对课程的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上让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呼叫中心实训课程教学问题的处理
通过研究方法,查找问题,我们对项目制的呼叫中心实训方式认为是比较适合目前呼叫中心实务实训课程开展的方法。并且能够在以下方面解决目前该实训课程在具体教学方面的不足。
(一)充分实现校企对接,让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企业工作的流程和企业文化。
在同IPSOS中国的合作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真正的企业要求的技能,同时学生感受非常深刻的就是,国际企业对他们的影响。在实训过程中,采用国际化的培训要求,开展不同的拓展活动,加深合作者之间的信任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工作热情,教学效果明显。
(二)解决实训教师的师资不足的问题。
真正能够适应该课程的教师比较少,大部分对目前呼叫中心的实际操作流程并不是非常的熟悉,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呼叫中心的要求和工作也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因此让在校的教师紧跟企业需求,难度非常大,因此通过项目制的教学,为此提过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三)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
通过与企业项目式的合作,我们把很多表现好的学生推荐给企业,企业对发现的优秀的人才也会倍加重视,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的很多学生也通过这种方式成功解决了就业问题。
(四)为高职学生的培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高职层次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我们一直紧跟社会、企业的需求,但是如何能够培养出企业真正需求人才,学校方面一直是不断探索。学校的电商教学一般是相对落后于企业的发展,但是如何能够尽可能保障企业需求,校企的深度融合不失一种好的方法。
五、结语
高校在呼叫中心实训课程的改革方面也做了很多其他的尝试,但是发现项目制的呼叫中心实训理念是目前探索比较成功的模式,不过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如何能够长期维系这种关系,我们也不断研究一些解决方式,希望能够为高职学生该课程的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巧曼,韩玉君.适应服务外包的呼叫中心实训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8:163~164
【关键词】项目管理;科研成果;教学改革
1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及科研成果应用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程管理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向:现代工程系统越来越复杂,要求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在现代建设项目中,从构思、目标设计、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建造,直到运行的全生命期一体性要求增加;新的融资模式、工程总承包方式和新的项目管理模式的普及;整个社会对工程的要求提高[1]。这些新的发展变化,对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需要大量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很多专业的选修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该课程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可行性研究与评价、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信息管理与项目管理支持系统,以及组织级项目管理等内容。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不仅涉及工程技术、管理等专业的内容,而且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才能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分析解决工程项目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而,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学”与“用”脱离的问题,学会了、掌握了,并不代表会用。往往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的很好,然而课程结束之后便忘得一干二净,遇到实际的问题时,更是无从下手。将工程项目管理的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科研过程的介绍,学生可以掌握所学课程内容的应用方式,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目前国家和社会正在大力提倡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高校作为我国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出约占全国1/3以上的科研成果,但众多的科研成果中实现转化的却不到10%,这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困扰高校科研工作的关键性问题[2]。高校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其中,高校教师能够做的最重要、切实可行的一项工作就是“学”和“研”的结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将工程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课程内容,并能学以致用。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国务院部委院校本科各专业情况,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每年有13.89%的学生考研[3],面对众多的考研大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工程项目管理的科研成果,也能使这一部分学生较好的掌握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对于其明确继续深造的目标,掌握未来的学习内容,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然而,将工程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系统的研究和反复的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加以提炼升华,形成一套系统的“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展开工程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应的研究成果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科研成果促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可以通过教学过程环节及课程考核环节两个环节加以把握。
2.1教学环节
2.1.1搜集整理资料,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科研成果要想将工程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了解工程项目管理有哪些科研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取经典的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因此,需要广泛的查阅国际以及国内的科研论文,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科研在做什么,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2.1.2将科研成果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类型,研究具体的应用方式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工程项目管理的科研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对某一现有知识的应用这类科研成果,主要是应用现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如伍迪和王守清[4]总结了PPP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在项目利益相关者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案例加以引入,使学生熟练掌握针对具体的项目及项目类型,如何分析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促进项目的成功实施。2)对几种现有知识的结合应用这类科研成果,往往综合运用了几类现有知识内容,对现实问题加以分析,如张萍和刘月[5]系统识别了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下的融资风险,运用两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度量PPP模式下融资风险水平,并进行了相应的决策分析。而我们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风险分析为一章,决策理论为一章,二者为单独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将二者相结合。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这一研究内容加以引入,使学生全面掌握整个项目的风险分析过程,并运用相应的决策理论,指导项目的管理决策,同时,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方式方法。3)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方法、新理论这类科研成果,往往提出了一些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方法,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理论。对于这类科研成果,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简单提及,使学生了解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存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进一步奠定学生工作和科研的基础,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并运用这些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系统的目的。
2.2课程考核环节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在考核环节中,课程考核方式将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考核相结合方式。平时考核:针对每一章节内容,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科研成果,并加以提炼,在课上预留一定时间,由学生讲解所收集的经典科研成果,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应的成绩;将每个学生整个学期各次平时成绩取平均值,给出其整个学期的平时成绩。试卷考核:期末通过考试,在规定时间内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的综合掌握情况。将学生个人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加权平均,最后形成本课程的总评成绩。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语
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多、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特点,本文通过将科研成果运用于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时刻掌握科研最新进展,紧紧把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灵活运用科研新理论、新方法,创新性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建立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坤,成虎.对工程管理专业地位和学科体系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7,7:5-7.
[2]田天,吴天娇.高校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现存的深层次问题与解决对策[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4:43-45.
[3]汪应洛,王能民.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现状及发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6,8(3):11-17.
[4]伍迪,王守清.PPP模式在中国的研究发展与趋势[J].工程管理学报,2014,28(6):75-80.
关键词:《推销实务》;实验课程;项目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86-02
收稿日期:2013-09-20
作者简介:张翠英(1978-),女,陕西大荔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与研究。
前言
《推销实务》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在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安排在学生大二上学期,在修过《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之后学习。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推销实务》课程共安排45学时,其中理论学习为35学时,实验课程10个学时。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推销理论,主要是学科概述、理论知识及相关内容,后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推销过程、推销礼仪和典型推销形式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推销实际操作的技能和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能做到在推销实际中正确使用所学知识,完成推销任务。
一、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课的内容和设计思想
(一)传统的推销学实验课
根据作者对多所高校的调查,推销学课程的开课方式可以分为单独开课和与商务谈判综合开课两种。单独开课的课程名称包括《推销学》、《产品推销学》、《现代推销学》、《推销实务》等,与商务谈判综合在一起开课的课程名称往往是《谈判与推销技巧》、《推销与谈判策略》等。而无论是这两种开课方式的哪一种,或者没有独立开设实验课,具体的实验由任课老师自行掌握;或者开设了独立实验课。多数实验课的内容大多数为案例分析、观看教学录像或者教学片等,由于推销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简单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观看教学录像的又让学生感觉离实际有一段距离,对推销学的知识缺乏切身体会和认识,所以这样的教学效果基本上都不理想。
(二)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课程内容
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对该课程理论教学中涉及的推销礼仪、推销程序、推销策略和技巧、典型推销形式等以项目为导向进行模拟实验和训练,让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加深认识、巩固理论知识,为以后应用增加推销技能。
具体的实验项目内容分别如下:推销礼仪、推销洽谈、顾客异议处理实验、店堂推销、电话行销等共5个实验,每个实验可独立为一个项目;而每个独立的实验项目综合起来又构成了一个综合的推销项目,这样每个独立的实验安排2学时,5个独立实验项目综合组成的推销项目共10个学时,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验项目。
该实验课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实验中认真参与并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及时分析总结并提交实验报告。同时指导老师也要加强指导和监督。
(三)项目制《推销实务》设计思想
该项目制实验课的设计以理论课的讲述为基础,以实验课内容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可操作性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为原则,设计中充分将市场营销理论、消费者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实验当中,强调了学科的整体性、一致性,并体现了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实验形式为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推销方案或推销场景等);在学生撰写的实验方案通过老师审核后,小组成员将在实验过程中扮演推销员、顾客、购买的倡议者、影响者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演示当中运用推销知识,体会顾客和推销员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较好地解决顾客异议,完成推销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兼顾教学互动性和项目的完整性。在实验中学生是主体,无论是推销方案的设计还是实验的演示、观众提问和评价,都是由学生作为主角完成;指导教师在实验中起答疑解惑和指导监督的作用。
二、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课的程序
(一)分配实验任务
组织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课,第一步首先在实验前2周向学生公布并讲解实验任务,以下将以推销礼仪实验为例,在讲授完推销礼仪理论知识之后,由学生按照学期初组成的小组分别做好实验方案。该实验的具体要求如下:
实验类别:分组实验(以5~6人一组为宜)
实验目的:掌握推销中的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能在推销交往中正确地运用礼仪;能对推销中的不恰当礼仪作出判断和纠正。
实验内容和过程:小组成员结合指导老师的意见确定推销产品;根据小组的推销程序和产品的实际情况,思考并设计恰当的推销礼仪;撰写含台词、过程和进度的详细推销方案;模拟演示(小组成员在正式表扬前进行演练);在实验课时由小组成员扮演推销方案中的角色向全班同学演示并进行总结;接受其他小组同学和老师的提问、评价和指导;提交实验报告。
(二)实验指导
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课的实验指导共有两个阶段,一是实验前的指导,二是实验中和实验后的指导。
实验前的指导要求指导老师和学生在实验前共同确定推销的产品,指导老师要掌握好产品的种类和特征,在实验前指导学生(无论是推销员还是顾客)熟悉产品,设计好推销过程,在推销方案的设计中对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都有所体现。同时指导老师应协助学生做好角色分配工作,努力追求模拟推销中的形象逼真,强调推销的真实性。
指导老师在实验中和实验后主要应注意对实验过程的控制,督促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时间和过程完成实验,指导老师在实验现场应注意实验小组的准备、表演,观众同学的组织和协调。同时在实验的最后一个阶段——小组演示并总结后,指导老师应组织同学进行讨论、点评,给予演示小组以鼓励和建设性意见。
(三)实验演示与总结
实际的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课演示主要是指导老师组织各个小组逐一对各自实验进行表演,在实际组织实验时,各个小组将派出一名代表作为评委对实验进行评分,评分按照指导老师实现设计的表格中的项目逐一打分,综合各位评委的打分得到最终得分,评分表和最终得分将和实验报告一起作为教学资料保存,这样的做法弥补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学资料和成果的隐蔽性,也突出了学生参与评分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思考,可谓一举多得。
实际操作中,针对每个实验都有不同的考核项目,具体的考核项目根据实验目的而定,指导老师将在每次实验前公布考核项目和实验评分表。仍以推销礼仪项目为例,该实验的考核项目及分值如下:推销中有产品实体(15分)、个人礼仪恰当(20分)、交往礼仪是否恰当(20分)、推销态度积极(15分)、实验设计和准备充分、恰当(15分)、实验表演和总结(15分),满分100分。
实验总结是实验演示小组同学对自己的实验设计、表演和有关情况的说明、表现总结和自我评价,这也是实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这里的自我总结和评价,再结合评委、观众和指导老师的提问及演示小组的答辩、教师和观众点评,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又深刻了一层。
三、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培养团队精神
实际教学中,除了应当注意实验的选题、设计和表演外,还要注意指导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推销方案应该是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即在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中,小组就是一个项目团队,小组成员就是项目组成员,各位成员之间应当充分沟通、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实际上这个沟通协调过程也是对团队能力的培养过程,实验也是合作精神的培养途径。这也是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课的特色之一。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指导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启发式教学,坚决杜绝“越徂代庖”,要明确实验课的本身就是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学生在这里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准确地说学生是实验的主角,是导演也是演员,而指导老师只起监督和答疑角色,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创新,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
(三)强调项目的整体性
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课中,强调项目的整体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单个项目应当过程完整,资料完备。完整的步骤由选题、准备推销方案、模拟推销、推销演示和总结、回答评委和同学提问、上缴报告等过程组成。经过多年来在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进行实际应用,这些过程环环相扣又围绕实验目的展开,因此每个步骤都不可或缺。
项目的整体性第二个要求是5个独立的实验完整的构成了《推销实务》的主要内容,在实际中鼓励学生5个独立实验尽可能围绕同一个主体产品进行,因此要注意不同小组选题应有所差别,尽可能选择不同行业的不同产品,这样全班同学综合起来就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的产品知识;而同一小组的5个实验从各个角度、不同阶段去反映同一产品的推销问题,联合起来则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综合推销项目。
四、教学结果和建议
经过多年来在本校市场营销专业对《推销实务》实验课的改革,目前在该课程教学中已经积累了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和完备的资料,实验结果表明学生能够掌握《推销实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学生能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实验任务,达成实验目的,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新鲜,我们比较喜欢”。
总体来说,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项目制《推销实务》实验课不断的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学生的配合、学校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也非常重要。一门实验实训课的改革,不仅需要学校的大力倡导、指导老师的努力创新,同样也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之间长期的合作和反复的摸索、积累,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鹤.核心销售技巧[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 陈民利.市场营销策划实践教学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