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电算化实操步骤

会计电算化实操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电算化实操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电算化实操步骤

会计电算化实操步骤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 教学思考

会计电算化作为边缘性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事业单位的普及,其实践性表现的越来重要。会计电算化在课程内容的要求上以“理论够用”为原则,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国内财会专业的人才必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事业单位采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何更好地发展会计电算化,使它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会计电算化教学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实践的地位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会计学、信息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计算机操作技术为平台,将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融合的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技能课程。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是专业发展的立足点和源动力,并始终面对就业岗位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高标准要求,其中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就是实践教学,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1.社会需求的外在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及政府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绝大多数企业已清楚意识到自己被置身于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如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追求目标。为此,企业必须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不断完善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强化成本管理和效益意识。为适应企业规模化发展需要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行开发或使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适应社会的需求,面临着要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贴近现实社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操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只有紧密结合实际,才能使学科的发展更具有生命力,因而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2.课程的内在原因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技术性、实操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到系统的、较广泛的和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学到动手实操的实践能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先在学习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实验教学的亲自实践,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实践实操,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程序化,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会计电算化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做好会计工作的信心。加深他们对会计电算化的感性认识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培养既精通计算机又精通会计的复合型的人才,为以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

1.会计电算化该学科是基于会计、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会计电算化课程涉及的相关专业课程较多,包括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知识、网络技术等相关课程;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在以上课程开设完毕之后才开没的,所以,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首先必须先学好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相关知识,这样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就能够做到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否则,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的正常学习。

2.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通过工学交替,学做一体化教学,专业知识和实用的岗位技能融会贯通,使学生熟悉财务核算与财务分析等相关工作。在课程内容的要求上以“理论够用”为原则,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培养学生这一技能,就是通过实验环节来实现,实验环节效果的关键环节在于如何把握好实验教学。

三、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保证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对机房设备逐渐完善,改善软、硬件配置,并建设了专门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机房,并使用最新的金蝶、用友、金算盘等系列的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和实验,同时教师也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软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会计电算化教学落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那么如何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便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当前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不足:

1.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施落后

(1)硬件设施的建设不到位

目前有一些高职院校没有专用的实训机房,学生实训只能挤在公共机房里,导致电算化专业学生实训课时少,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另外,虽有一些高校设有会计电算化专业机房,但由于软、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投资很大,一旦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淘汰,造成软、硬件滞后,而应同时配备的打印机、用于打印凭证和报表等的打印纸等几乎没有,使得实训效果差,不能完全满足试验教学需求。

(2)财务软件滞后于实际中的应用

尽管目前高职院校基本建成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试验教学软件滞后,同时在软件售后服务、使用技术等方面也有诸多问题。我院采用用友ERP-U8普及版V3.0软件,版本已相对落后,软件更新也不及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导致软件之间的不兼容,从而增加了实验难度,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3)学生实验需要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教材缺乏

实验指导书是实验的载体,是学生实验的基本依据。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从目前的情况看,实验教材五花八门,但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操作手册的翻版,业务资料多局限于账务,功能的单一性,限制了电算化会计进行预测、管理、分析和决策等控制职能方面的教学。

2.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课程框架

课程设置必须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为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服务。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一两门计算机课程,几门会计专业课程,一门财务软件的操作构成了电算化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没有真正使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工作融合在一起,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没有突显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的重要作用。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方法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方法,目前的教学方法还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做的少,学生缺乏自,学生还是按老师设好的题目去做。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验证式实验教学法。学生按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终验证性地考查会计信息处理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即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掌握良好,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综合能力和会计电算化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求。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要,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教学内容单一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仅局限于会计账务核算系统的。会计电算化还是以总账系统的实验为主,账务处理仍停留在利用单一的会计核算教学软件进行建账、制单、审核、记账和编制报表的基本操作练习上,教学内容也多是以工业企业为例来处理一定时期的少量的经济业务。一般只涉及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学习的范围过窄,其他的相关学科以及如何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等方面涉及的内容很少。

四、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措施

1.确立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坚持三大原则:坚持实用性和针对性原则;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原则;针对会计的电算化专业的职业特点原则。突破传统的模式,增加校内实验实践课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缩短学生的适应社会的周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要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动向,适时调整好专业课程设置,实现课程设置的动态化。

2.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施建设

(1)硬件方面

一方面增加设备经费的投入,购置实验必需的教学设备,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试训机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一个模拟企业真实经营环境下的仿真网络财务实训机房。另一方面可以和软件发商展开合作,获得宝贵的实验资料和开发经验,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2)软件方面

适时配备最新的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尽可能与财务软件开发和经销单位形成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由其提供对财务软件和技术服务与指导,及时对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进行更新升级。

(3)加强课堂实践教学

教师要结合实践教学目标要求重新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对应用性强的章节要加大试验教学的教学学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对于理论性强、实用性差的课程内容应减少课时,少讲或不讲。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完善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其中演示教学法是—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讲授会计电算化实操时采用演示教学法演示相应的账务功能模块,加深对步骤、方法的感性认识。还有案例教学法是—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即给出一个企业的背景资料,然后通过会计软件或ERP的实施,实现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电算化。利用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改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中,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注重教师的“讲”,学生是否有所“学”没有得到重视,造成“教”与“学”分离。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试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毕业后很难适应岗位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对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然后再进行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头脑中的理论框架变得有血有肉,更加生动形象。在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及时结合,即理论的讲授与实践应相间进行,学练相辅,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只有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完备的实验设施,先进的教学方法,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随着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实施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齐伟超.完善高职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思考[A].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4

[2]陆国斌,王忠孝.《新编会计电算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蔡传勋,王振武.《会计信息系统》[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师贤.《新编会计电算化中级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5]郭楚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探讨[A].《商情》2012-4,刊号:CN13-1370/F;

[6]孙伟力.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6).

会计电算化实操步骤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003-01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一) 教学目标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在中职学校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普遍以培养学生对某一特定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相应的教学内容为针对该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详尽的介绍与示范,教学中忽略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术语的解析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实务能力培养的渗透。这样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电算化的学习与操作实践中缺少基础概念与理论支持,更无法将会计实务实践迁移到电算化的应用上,只能照本操作,离开课本、离开课堂,真正上岗时即无从下手,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二) 教材选用单一

为响应 “普通高中有高考,中职教育有大赛”,适应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需求,各中职学校普遍热衷选用唯一比赛的会计电算化教材,教学内容则以技能大赛的大纲为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适应各级专业技能竞赛,努力跻身在各级大赛的前沿。虽在比赛中能取得优秀成绩,但在现实工作中并无有重大用途。

(三) 教学设备缺乏,教学方式和方法落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各校应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虽设置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但没有专业机房。学生实训只能挤在公共机房里,导致电算化专业学生实训课时少,影响了教学进度。另外,虽有一些学校设有专业机房,但由于软、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投资很大,一旦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淘汰,造成软、硬件滞后。使得实验能力、实验效果差异很大,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另有一些学校虽建立了多媒体实验室,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在使用效率上却不很理想。

(四)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在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型教学环节总体所占比例较小,大部分学校几乎没有案例分析课和社会调查课。在课程学习中。学生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其结果是,虽然学生通过了专业课程学习,甚至拿到了毕业证书。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却适应不了本专业的要求。

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适应社会实际,明确教学目标

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以下能力的不足:1.缺乏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常见的系统维护能力;2.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不足;3.对其他会计软件的适应能力较差。

为适应企业对中等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标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对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该软件的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指引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基于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后,自学掌握其他常用的财务软件。

(二)充分发挥自编教材、自编《上机指导训练》的作用

为使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能与企业会计工作实际需求有效接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编电算化教材(补充出纳管理系统、往来帐管理系统、购销存管理系统等模块的应用知识)、自编电算化上机指导训练(结合基础会计模拟实操教材、财务会计模拟实操教材及近年会计电算化省赛试题等,编写仿真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实训),弥补了学校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上的不足,既实现了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使学生较具体地体验仿真ERP上线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又能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使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实现理论迁移、技能拓展。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可分为三个步骤:1.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2.案例在课堂上先由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案例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拟实验、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中职教育的办学思路

校结合有利于学校了解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状况。以便有目的地培养人才;同时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也有利于学校开辟多种办学途径。学校可与软件生产或经销公司及应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学校还可以派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通过调研及时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教学案例,进行案例教学,这样的教学案例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学校也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

(五)建立专用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

根据会计专业学生人数,设计成标准的网络教室。保证每人一台电脑,采用星型结构把实验室内的电脑连成局域网。然后与校园网及互联网联结,实现会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同时,应在实验室内增加一些电教设备,以便遇到确实无法模拟的会计环境或问题时。用电教设备进行教学。需要指出的是,在配备硬件系统时。要考虑今后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大型管理软件公司合作。让对方给出专业的设计意见。同时可与其合作开展培训业务。不仅能让更多的学生学到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而且对学校创收也有所帮助。该实验室建成以后。应杜绝其他专业教学使用,多安排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此进行业务训练,从而体现职业教育的优越性。

(六)组织学生参加考证

中等职业学校的电算化教学受教学时限的影响,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电算化的知识一一教授。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和带队考证的经验,认为初级考证和中级考证各有特色,在教学中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初级辅导、中级辅导、考证准备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拿到会计上岗证,将来毕业后才能顺利从事财务工作。目前几乎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开设会计专业的课程时都有珠算、会计基础、会计实务、财经法规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经过初级、中级电算化教学以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针对考证要求强化训练并记忆相关要点。

结语

通过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力求学以致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现代会计事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正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翠凤.会计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2007,(12):26-27.

会计电算化实操步骤范文第3篇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与别的学科不同,它是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应用学科,是一门技能性要求很强的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因此在教学上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会计专业学科在教学上多是沿用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注重教师的知识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自学与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若电算化教学仍用采用这种教学手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操能力上肯定与预期的要求相关甚远,因此,针对这门科的特点,中职学校在电算化的教学上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教材的选用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特点选择实训资料较为全面充足,实训步骤较为明确的教材

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如果能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编写适合中职生使用的教材,使用起来将会更得心应手。我校多年以来注重财会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培训,因此,组织教师在2010年根据广东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大纲的要求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校本教材使用起来效果较好,但随着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模式的变化,教材内容与考试大纲有所不同,需要重新整理与补充,这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创新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会计电算化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下布置作业的传统模式上,必须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而要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就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看和听的传统模式上,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而要让学生动起来,笔者觉得可以采取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

(一)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教学(演示教学法)

由于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都不够精通,自学能力也较差,而且注意力也较难集中,所以在初学阶段演示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笔者会把知识点分若干实验,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教学功能,将教师机的电脑操作屏幕及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实时地传送给学生,让学生现场观看和听讲后马上安排相对应的实训内容。例如,在增加扣作员时,教师可以在演示完增加操作员的方法后停止屏幕广播,让学生马上操作,然后根据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分类解决,个别问题个别回答,共同问题集中广播教学。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让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有效灵活地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

(二)先主干,后枝节,再综合的教学方法(先主后次再综合教学方法)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缺乏耐性的特点,在讲授时笔者把主要操作流程(主干)先讲,让学生在短短的几节课内,先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初始化处理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让学生对操作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后,继续围绕电算化流程进行枝节细化讲授,即围绕会计电算化的教材顺序讲授各章节、各模块的相关知识。例如以账务处理系统为例,详细讲授账务处理系统的操作流程(总账系统初始化处理录入记账凭证审核凭证记账对账编制报表账表核对结账),带领学生攻克一个个模块,并注意多让学生操作。

(三)手工会计与电算化操作结合讲授的方法

由于学生是先学习了手工会计的知识,熟练掌握了手工会计的操作流程与方法,对于手工会计如何填写记账凭证、如何登记账簿、如何编制报表是得心应手的,因此,若能把《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验教学与手工会计相应内容模拟实训同步教学,或在安排手工会计的模拟实训之后能做到强化复习手工会计的实训,相信电算化教学能做到事半功倍,而且能让学生联系起来学习,把手工做账与电算化做账对比学习,更能体验电算化做账的高效性与准确性。有条件的职校还可以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资料进行手工向电算化的转换,建立账套、增加操作员、科目编码、设置辅助账、查询、定义自动转账、报表及工资表计算公式等财务软件实验资料,分成若干个实验单元,应用于电算化实训教学。

(四)分角色,分组练习法

通过分实验上机练习后,到了后面的综合实验,模拟企业实际,采取分角色岗位,分组练习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岗位责任感,让其明确其岗位职责,发挥学生各自的特点与专长,使学生在准工作化环境中,领会知识,锻炼技能,并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三、注重教师的专业进修学习与教师自学激励机制的建立

会计电算化实操步骤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电算化 教学实施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与深入,中职学校的财会类专业都开设有《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无疑是教学中的“重头戏”。课程教学的好坏,将关系到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笔者结合教学过程的一些体会,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实施提几点建议。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除中职外,高职、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均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应简单地照搬高职、本科院校,而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学生条件等进行合理的定位,也就是要培养出能够运用会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操作型初级电算化会计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在会计核算中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选择适合的教材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展开都基于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知识水平,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材非常重要。

在教材的选择上,力求突出“实训为主,理论精简”的特点,在注重“实用、够用”原则的基础上把企业的案例融入教材,基本概念的讲述和软件的实操,都以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为核心,教材内容贴近会计电算化工作实际。同时,教材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内容展现图文并茂,还应列出充足的实训资料供学生在各阶段进行全面的技能操作训练。

三、完善实验室教学设备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需要有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教学设备应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第一,实验室配置的计算机要求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兼容性好、有一定的前瞻性,所有的计算机组建成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做到教师和学生人手一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单独实训操作的机会。

第二,配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课堂中引入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知识点讲授、案例分析等,使教学更生动、直观、形象。教师还可利用教学软件的教学示范、电子举手、辅导答疑等功能进行学习讨论、经验介绍以及对学生的辅导等交流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第三,安装的会计软件应选择那些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有代表性的通用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

四、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为了学好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前应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因此,会计电算化应在学生学习了会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等之后开设。

根据培养会计电算化操作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程内容。 以某一会计软件为例,先分别介绍系统管理、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等子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对课程有整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以某企业一个月的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综合模拟实训,这部分内容更加丰富、更有针对性,而且案例本身没有注明操作步骤,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完成。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全套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加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应围绕实训的需要进行,注重实训教学环节,所以在课时安排上,理论教学的时间不必过多,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实训操作的时间。笔者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课时安排比例大概在 13左右比较合适。

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作出生动形象、交互性强、适合教与学的多媒体课件供教学使用。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领会和掌握课程内容。注重构建适合师生、学生之间交互、讨论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表达的能力。

以企业仿真模拟经济业务为载体,广泛采用案例教学、启发教学、角色扮演、逆向思维教学等多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对企业典型经济业务的电算化处理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启发、诱导学生,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教学案例的选择不是随意的,应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选取。例如在进行综合实训操作选择案例时,遵循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原则,具体以一个典型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操案例,把系统初始化设置、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会计报表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案例,使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操作技能和相关规则、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会计实践操作奠定良好基础。

2.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和掌握知识。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更要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例如,在进行总账日常业务处理时,学生以制单人身份填制好记账凭证后,如果直接对凭证进行审核,系统会提示出错,必须更换另一名操作员重新登录后才能审核。为什么制单人不能直接审核凭证?审核人和制单人为什么不能是同一人?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原来审核与记账属于不相容的职务,应当相互分离,如果审核人员就是记账人员,那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时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是不是换了操作员就可以对凭证进行审核?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得出答案,该操作员还必须拥有审核权限,假如没有相应授权,也是不能审核凭证的。

3.角色扮演法

会计软件的操作采用岗位模拟实训方式,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会计角色在软件中进行体验,让学生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熟悉岗位的工作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业务经办人员、会计、出纳、会计主管等角色,并定期进行角色轮换。通过业务往来模拟,使学生掌握各会计岗位在工作中的职责和要求,提高业务能力。角色扮演能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六、改进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形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过程评价注重对于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将平时表现(课堂提问、学习态度、课堂考勤)、上机实训(实训报告、小测验)等都作为考核结果的一部分。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以实践考核为主,评价学生会计电算化综合运用能力。具体比例为平时表现占20%,上机实训占40%,期末考试占40%。

会计电算化实操步骤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践与成效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深入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2016年3月,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按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认真填报山东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申报书,并于2016年4月13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经信委联合发文鲁教职[2016]15号文审批通过,成为第二批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和《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于2016年3月制定了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中工作安排,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于2016年4月正式启动,并按照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如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委员会和工作小组,遴选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企业,建立教师团队等等。总之,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深入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截至目前,除了做好申报试点项目,建立教师团队;开展调研工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商人才方案,交互安排专业课程;校企共拟试题,联合招生招工;举办拜师仪式,增强师徒情感等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学生(徒弟)在校理论课程学习有序进行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实习环节固然重要,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容忽视。尽管学徒班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但只有在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指导于实践,因此,理论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徒班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校内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师傅的讲解。其中,最重要的是校内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校理论学习时间,学生(徒弟)按时上下课、按时上晚自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同时,学生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对学生(徒弟)的出勤率、到课率、自习纪律情况等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和通报,确保学生(徒弟)在校理论课程学习有序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自然离不开教师。在2016级学徒班授课教师的选择上,也尽可能地安排骨干教师以及优秀青年教师,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校企共商,定期举办财经专题讲座

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尽管在校期间,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也能学习一定的实践技能,但所学习到的实践技能毕竟是有限的;加之,有关的会计处理制度、财经法规政策也会发生变动,而教科书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财经专题讲座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部分的空白,使学生在学到实践技能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最前沿的相关时事财经与法规,以便及时跟上国家财经政策的新变化。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财经部特邀校企合作单位专家来校,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做专题讲座。结合学徒制试点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会计工作状况,相继举办了题为“会计人生规划”“浅谈出纳”“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详解”“会计人生从当下做起”等专题讲座。讲座从选题到举办,凝聚了专家们的诸多心血。在讲解过程中,讲座专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体会,讲解了有关会计工作的职责和注意事项,并与学生们谈人生、讲职业规划、畅想未来;而且启发学生做好当前的会计学习,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打好基础,做好会计人;更使学生深刻的意识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除了要加强会计基本功的学习和业务技能训练,更要养成与会计职业相符合的好习惯,做事要精力集中、有条不紊、严谨细致,未来才能迅速适应和胜任工作。报告会后,不少新同学深有感触,立志学好专业课,规划自己的会计人生,不负家长和教师的期望。

(三)继续做好会计技能大赛和大众技能实训工作

当前,会计技能大赛基本上属于精英大赛,如何把精英技能培训变成大众技能培训是中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会计技能大赛的省赛和市赛都在每年的下半年举行,但是我们并没有临时“抱佛脚”,而是将工作做在前面,利用日常课外活动时间,对技能训练工作常抓不懈。我们在做好学校会计技能大赛培训工作的同时,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班级开展大众会计技能大赛培训,让每一名学生都做一次选手,参与技能大赛项目的实训,提升会计核算技能。此外,为了强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提高学生会计技能实操能力和业务素质,学校还陆续聘请亿维公司专家张吉磊、爱丁公司专家庄洋、福斯特公司曹虎等到学校进行财经软件培训活动,以切实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召开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顶岗实习动员大会

2017年11月18日上午,财经部在多功能厅举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顶岗实习动员大会。动员会上,财经部负责人讲述了本次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安排部署了顶岗实习方案,并对顶岗实习学生提出了纪律等方面的要求。校企合作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的基本情况、企业管理制度、用人理念,以及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要求。

(五)督导顶岗实习和跟岗实习工作

2017年12月29日,财经部督导组到校企合作单位督导2015级、2016级学徒班顶岗实习和跟岗实习工作。在金钥匙会计记账公司和济宁商道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督导组教师代表学校看望了部分顶岗实习的学生,了解企业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指导情况,征求了部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建议和意见,并安排学生填写“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财经部督导活动,既督促合作单位做好本次实习工作,也为后期学生实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六)阶段性实习结束后的反馈信息收集

在对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进行监督的同时,安排学生们结合实习实际情况分别填写了跟岗实习满意度调查表和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表,通过对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可以了解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对实习的满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为后续实习的开展指明改进方向。

(七)制定相关制度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制度保障。校企双方多次交流、沟通,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相关制度。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制定了《学校、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三方协议书》《现代学徒制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及工作职责》《现代学徒制实习成绩评定办法》等,使该项试点工作有了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

二、主要成效

(一)进一步优化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尽管我们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要求、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和会计工作要求,已初步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学徒班人才培养方案,但该方案一直处于不断优化过程中。尤其是自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我们结合实际,顺应当前形式变化,去除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开设了《经济法》《初级会计实务》课程。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消,会计专业学生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考取初级会计证书。《经济法》和《初级会计实务》这两门课程的开设,无疑为学生在自身理论知识的提高方面提供了保障。此外,在学校“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电始终以“做一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会职业人”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校、企业培养和学生自我训练为途径,以立体化课程和立体化教学为主体,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成为能力强、上岗快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为探索创新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

(二)提升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素质,改善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

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进行中,始终将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结构的改善作为重中之重。由于会计专业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不满足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部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我们要求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新入职的教师必须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实习,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熟悉企业会计核算业务,使会计教学跟上法律、政策的发展,掌握这些政策在会计业务核算中的应用情况,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以便能够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环节中实施。此外,还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陆续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来学校开展陪教活动、开展省内外高水平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培训、与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组织骨干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等,以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此外,在外聘兼职教师方面,搞好外聘兼职教师遴选工作,逐步加大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兼职教师的比例,确保选聘到具备优秀业务能力的兼职教师来学校充实专业教师队伍,财经部每学期都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外聘兼职教师听评课活动。同时,财经部聘请王峰、杨大明、李娟、王琳琳等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和技能大赛指导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使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得以逐步改善。

(三)实习初见成效,学生技能逐步提高、学习兴趣逐渐浓厚

借助学校实训室模拟实训平台,学生能切实体验会计实践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小企业日常财务工作所涉及到的发票开具与管理、银行开户、填制记账凭证、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打印账证表、会计档案归档等方方面面,并在模式实训中融入会计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教育。模拟实训练习,切实增强了本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会计技能训练水平得以显著提高。2017年5月,会计电算化学生参加了“税友衡信杯”2017年全国税务技能、会计技能大赛总决赛,经过紧张的财会知识考核和财务实操技能考核,薛瑶、韩勤政、许倪慧同学为学校赢得了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2017年9月底,在济宁市举办的会计技能大赛中,我们取得了会计信息化项目包揽一二三等奖(学生组)的好成绩。同时,在当年的山东省会计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会计手工团体三等奖(学生组)的好成绩。尤其是通过去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学生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习之前,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其他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可是,经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才发现,会计其实更注重的是实际操作和实践,离开操作和实践,其他一切都为零!会计工作要求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首先,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计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总账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其次,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再次,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弄虚作假、随意添改,每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真正体会到会计的规范性。通过这段时间在校企合作单位的学习,学生确实收获了很多。在逐步深入会计工作的过程中,自身的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同时也意识到自身需要学习的技能还有很多,与做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企融合

学生在校内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阶段性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完毕,带着任务走进企业,结合自身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尝试完成会计专业各主要岗位基本工作。与此同时,企业师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示范,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技能并了解自身不足、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的过程,也是师傅与徒弟相互沟通、培养并建立良好师徒关系、探索师徒相处模式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和师傅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术技能得以不断提升,而且在校企共同探索一体化育人模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了校企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