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自动化行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现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提升工艺的运行水平。电气自动化控制是一类新型的技术,核心是电子技术,可以大面积地应用到设备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技术能力高,通过不同技术的相互配合,实现电气自动化的运行控制,而且自动化控制是电气运行中的核心,保障生产的精确性和运行速率。电气自动化控制能够以少量程序控制多个变量,各个控制对象处于相互配合的状态,提升了系统操作的水平,监督被控对象的运行过程,期间修正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使其具备准确、合理的运行方式。
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2.1 智能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下的产品、系统等,能够根据指令智能化的完成操作,简化操作服务的流程。智能化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首要发展方向,正是由于智能化的要求,促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相互融合,注重技术中的性能开发,体现技术控制的速率。
2.2 节约化
节约化发展,是指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中实现了节能与环保。例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其可辅助使用新能源,同时控制照明灯具的使用,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既可以保障能源利用的效率,又可以提高照明设备的质量。
2.3 信息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信息化发展,改进了技术运行的方式,使电气自动化中,以信息控制为基础,引进互联网、物联网等理论,支持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运行。
2.4 统一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拉近了各个行业之间的距离,融入各项技术的同时,朝向统一化的方向发展。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下,行业间遵循相同的设计标准,使用方法、维护策略等,都逐步统一,在降低行业建设难度的同时,体现统一化发展的优势[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统一化发展,消除了行业之间潜在的发展矛盾,提升行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了信息传输、使用的速率。
3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3.1 工业
工业是应用最广泛的行业,因为工业规模较大,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需求大,所以我国积极推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致力于改善传统工业的运营方式[2]。PLC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主要元件,其为一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工业企业为例,分析PLC的应用。该工业为机械制造企业,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机械制造系统提供了相关的控制,PLC根据机械制造的需求,编写了操作指令和逻辑运算程序,简化了机械制造生产系统的操作,而且PLC的准确度高,规避了该企业生产的误差,实现了机械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生产,PLC写入编程后,控制了机械制造的过程,同时控制机械制造的参数,包括尺寸、温度信息等,按照该企业机械制造的指令,构成闭环生产方式,优化机械制造的工艺流程,而且该企业在PLC中设计了PID模块,通过PID子程序,准确控制PLC的内部编程,预防机械制造中出现问题。
3.2 交通业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交通业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车辆运输上,还表现在红绿灯、监控系统等方面。车辆上的元件、器件等,基本都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体现,提供专业的自动化控制,保障车辆通行的安全[3]。例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子眼中的应用,代替警察执法,实现自动化的违章取证,电子眼监督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运行,抓拍违法行为,提交到交通局的操作系统内,减轻了交通执法的工作负担,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弥补了电子眼的缺陷,促使其可更准确、更快速、更清晰地实现抓拍取证,提升电子眼对交通运输的监控能力,有效控制电子眼的运行,以免交通执法中出现漏洞。我国各地政府在交通业建设中,积极引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完善交通监控体系,目前,测速器、屏显等多个交通项目中,均涉及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使用。
3.3 农业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持,为了推进农业的生产,引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全面建设智能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以某地区农业中的大棚种植为例,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该地区传统的大棚种植,是根据农民种植经验分配工作,一旦控制不好温度、湿度,即会影响大棚种植的经济效益。研究人员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引入到大棚种植内,以育秧大棚为对象,构建智能控制系统,大棚内安装不同属性的无线传感器,专门收集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如:光照、含水量等,进行自动化的信息采集,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比对标准的参数指标,种植人员掌握大棚育秧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对比结果调节大棚内的环境,远程控制特定的设备。该大棚内部安装了高清视频,同样接入到控制中心,种植人员可以随时查看育秧的状态,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辅助构建管理平台,划分为四个功能模块,分布是传感采集、视频监控、智能分析和远程控制,整体控制育秧大棚的生长环境,为幼苗的培育提供优质的环境。
3.4 服务业
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非常大,目的是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电子产品上,更是体现出服务业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需求。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大多应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如:智能手机、ipad、跑步机等,表明电气自动化对服务业市场的推进作用[4]。近几年,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由服务业的电子产品,逐步转型到企业内,例如:餐饮服务中的“机器换人”概念,餐厅内,机器人取代人工服务,提供点菜、传菜等服务,机器人是餐饮业的发展趋势,表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此项技术在“机器换人”中,起到自动化的控制作用,是机器人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
4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表明了该项技术在行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满足我国社会行业建设的基本需求。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落实发展策略,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潜力,保障其在未来的应价值。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符合现代企业的需求,由此才能规范控制技术的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贤阳.应用技术的发展是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关键—2007年纽伦堡电气自动化(系统和部件)展览会纪实[J].自动化博览,2008,Z1:28-30.
[2]吴琦.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单片机的应用[J].硅谷,2015,3:118+120.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了,在各个领域电气自动化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让更多的设备机械得到改善,管理系统更加完善,让整个行业朝着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作效率更高,让整个行业都得到巨大进步。整个领域的进步促进经济的繁荣,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对电气自动化应用好的具有典型代表的行业进行分析。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1.1电气自动化在水厂方面的应用
在水厂方面:第一,自动化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第二,对水厂的监管和控制更加系统化专业化。让监督和控制的范围更加广泛,更加及时。第三,水厂的管理更加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第四,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使企业效率更高,提高综合效益。整个系统更加完善,同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保证了水厂在各方面的高效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厂中的应用,提高了水厂的工作效率,让水厂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
1.2电气自动化在港口方面的应用
对外开放也带动了港口的发展,为了使我国港口更快发展,港口方面应用了很多新技术。比如港口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应用自动定位,动调度管理系统,无线数据通讯等,让水路工作能够高效运行,这样满足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这些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电气自动化在火电厂方面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火电厂方面的应用发展也是很快的。电气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功能在电气方面得到充分发挥,比如监视功能的发展,信号警示功能更加发达,与主信号之间联系更加方便,网络通讯更加发达,火电厂通信通道也更加迅速,便于火电厂更快的发展,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电气设备管理也更加系统。发电机运行状态监视功能,自动化系统网络的通信也更加快捷,更加发达。
1.4电气自动化在电力 方面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方面的应用更多的是新技术的创新,电力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的应用让电力发展方面更加发达。第一,新电力电子开关标志着运动控制的新时代。MOS控制晶闸管将驱动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流检测甚至温度自动控制等作用都集成到一起,统一成一个整体,这样电气自动化系统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第二,变换器的组成部分电子器件的更新促使变换器的新发展,让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更加方便与快捷。电气自动化对电力系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三,交流调速控制日渐成熟拥有新颖的控制思想,简单的控制结构,控制手段更加直接,响应迅速,且无超调,信号处理物理概念明确。这方面的新发展让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这些让电气自动化应用更全面发展速度更快。
1.5电气自动化在电楼宇控制方面的应用
在楼宇控制方面,电气自动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让整个楼宇控制系统更加现代化,安全化,科技化,智能化。在楼宇的应用主要有两种系统:
1.5.1 TN-S系统
TN-S是一个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通常建筑物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进线采用该系统。这种系统让楼宇系统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楼宇中因为单相用电设备多,新的方式可以有随机电流。智能建筑应设置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可以确保安全,防止雷电,还可以防止静电。
1.5.2 TN-C-S系统。
TN-C-S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这种系统的优势是保证楼宇系统电力系统工作更加安全,高效。让电力系统的综合管理更系统化,全面化,科学化。
在楼宇中应用电气自动化,对工作人员来说工作更加方便更加便捷,对居住人员来说,居住更安全,更放心,更稳定。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同样需要创新,新的技术能促进各个行业生产条件,技术条件,技术工艺,管理结构得到更新的发展。从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制度,管理技术也更加先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创新与应用让各个行业都到达新的境界新的领域。
2.1综合自动化系统
为了满足更多行业很多部门之间通讯更加方便的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自动化系统。这样可以让控制和监测集为一体,提高了高压系统的保护和控制水平。综合自动化系统用计算机进行控制,便于检测各种状态信号、故障信号。
2.2现场总线技术的改变
新的改变是现场总线控制和现场总线型传感器,是数字通信开放程度的测试网,符合国际上发展的热地与趋势。对现场的监督和控制更加严密,更加及时,不论在什么行业中发生的事情都会得到及时处理。而且这种方式可以根据操作中央的设置,设置了非常多的操作站,这样可以完成其所控制范围内每个流程的监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流程。
2.3 DCS系统控制
这种系统控制是一种新算法,它的特点是,对于普通算法和特殊算法都能够计算。它包括由分散的现场控制站、数据采集站等就地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并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传送到生产监控级计算机。因为操作可以进行备份,及时文件丢失也可以及时找回,补充漏洞,挽救危机。这种新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水泥厂,电厂等行业。
经济的发展要求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同时技术的创新又进一步促进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过程。
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创新让整个行业朝着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相信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以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玉敏等.工业以太网的最新发展.自动化系统工程,2006(2):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属于在电气工程应用领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电气自动化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结合了多种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功能,可以实现电气系统的整体的自动化调节,还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测,非常有利于整体电气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为整体电气系统运行提供保障,维护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从电气自动化以及电气工程的概述入手,综合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构成形式,最后对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总结。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概述
电气自动化属于整体电气工程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广泛应用,小到我们在生活中较为熟知的有家庭电路自动化,大到国家航空航天自动化应用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身影,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也已经成为了支持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而在我国的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当中,电气工程一直属于备受关注的一项领域。同时该领域的科学技术探索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门。在我国的电气工程进步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崛起和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所以,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的未来发展。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形式
2.1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构成当前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广泛应用,小到我们在生活中较为熟知的有家庭电路自动化应用技术,大到国家航空航天自动化应用科技。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构成首先需要进行信号传输和部件连接,可以在便捷的操作后直接完成电气设备信息录入,之后就可以进行电气设备的信号处理,完成信号内容输出。在该过程中需要将微型电子计算机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实现信息的自动录入和系统分析,继而可以得到准确率较高的反馈信息。还可以依据微型计算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判断整体电气工程运作状况,了解存在的误差,还可以全面控制和掌握内部的系统运作。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的今天,电气自动化控制和操作更加凸显出了人性设计特点,可以进一步适应电气自动化的进步和发展要求。2.2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形式电气工程中的电网调度属于一个重要的应用范例,通过电网调度和系统配置的整体控制,可以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实现功能最大化,这也更加符合电网运行的要求。可以维护电网的整体安全运行,此外,还需要关注电力资源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分析和检测,不断维护电力系统稳定,维护好系统的动态检测水平。通过各类数据信息的分析还可以有效排除存在的潜在故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发电厂的发电检测控制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发送多种检测信号,引入计算机装置,实现信息处理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完美融合。变动站的自动化控制属于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应用形式,变电站当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可以取代目前的人工系统操作,加强整体的变电站电气技术控制能力,实现变电站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所以,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变电产品控制,由此可以对整体状况进行一个全面了解,发挥积极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点如下。首先,突破了传统的电磁装置功能限制,实现了高效计算机控制,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及时传递。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3.1电气自动化的检测优势电气自动化的检测也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重点问题。常规电气设备当中,无论是变电器还是断路器,都需要时时的设备部件运行状态检测,以此来保障对突发状况有效处理,排除安全隐患。在进行电气设备数据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技术使用风险进行及时了解,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对策,进一步防止可能出现的设备安全隐患。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也是对电气工程的未来智能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电气系统在应用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同时,需要关注该技术在其他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了解自动化电气控制技术在整体设备应用中的巨大优势地位。3.2电气自动化有利于电气工程设备智能化发展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充分体现出智能化技术发展模式存在的突出特点,而且这也属于在电气工程技术应用中不可代替的重要优势。电气工程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整体生存应用逐步拓展到了多个热门生产加工行业和领域,同时也是我国电气信息领域多年发展出现的一个新兴技术学科,为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会未来工业进步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逐步成为了我国高新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分支,在整体国民经济生存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们国家经济的日益腾飞,电力系统不断的成长完善,电气工程在为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电能资源的同时,它的自动化进程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进步已经开始取得了新的成果,带动了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在整体的电气工程系统当中实现了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需要充分了解电气系统构成和应用形式的基础上,研究电气自动化的检测优势和对电气工程设备智能化发展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沈鉴.论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12):156-157.
[2]贾刚,张萌.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9(09):136-137.
[3]董娜,李函霖.电气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5,11(07):103-104.
[4]侯碧菲.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潜在发展空间与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
关键词: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应用;发展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加大了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运用,对于冶金行业来说则是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这些技术的运用为冶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都带来了重大帮助,为了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得到更好的应用,就需要对冶金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推进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冶金电气自动化现状
近年来,我国冶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行业的集中程度也逐渐在提高,使得冶金企业逐渐趋于集团化,而且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技术和成本方面,更多的是趋于资本、资源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其市场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为了使得企业自身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同时也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现有的行之有效的技术,例如电气自动化技术等[1]。目前冶金企业在控制算法方面,其重要回路控制方法通常采取PID算法,同时在加热炉燃烧控制、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以及电炉电极升降控制等方面对智能控制和先进控制等进行了初步应用,并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检测方面,冶金企业也配备了较为齐全的检测仪表,这些检测仪表涉及了与回路控制和能源计量等内容相关的数据和信号,包括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同时在对高炉软熔带形状和位置、钢材质量与机械性能预报以及连续铸钢过程中结晶器钢坯拉漏预报等软测量技术也得到了应用,并获得了初步成果。在电气传动方面,交流变频技术也得到了普遍应用,真正落实了节能要求,除此之外,在扎线上也成功应用了国产大功率的交直流传动装置。这些技术的应用都为冶金企业的发展以及冶金行业的进步提供重要保障和基础。
二、冶金行业中电气自动化主要技术分析
1、微机继电保护
在冶金行业中,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得到了不断提高,使得更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微机继电保护。继电保护首先是一种基于数字式计算机的保护措施,从其本质上来讲,继电保护其实就是一种通过单片机实现智能化保护的监控设施,这种具有继电保护功能的设施就是所谓的继电保护装置。该装置主要涉及四个工作环节,其一是采集信号环节,其二是分析和处理信号环节,其三是判断环节,其四是输出作用信号环节[2]。对于所有过程都必须基于电力系统的整体性,并从全局出发研究故障元件在被继电保护装置切除之后系统的具体工况以及系统在失去稳定时的具体特征等,探寻尽快恢复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措施,尽可能最大限度降低其影响范围,最大限度缩短设备负荷停电的时间。这些过程都会对继电保护系统提出很高的要求,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则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所提出的各类问题。
2、In touch 技术
该技术主要作用于生产中生产数据的收集,这样可以让数据的收集更为快捷和高效,同时该技术还会将所收集的数据转化为反映起转炉方面内部生产过程等有效集成信息。换而言之,该技术实现了转炉冶炼过程的自动化,其主要任务就是显示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计划、冶金环节的钢种控制需求与化学成分,以及制造标准和工艺流程,然后采集这些数据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相应的数据库中,这样与数据库相联的客户端就能根据实际所需打印出相关报表和数据,以更明确的了解到生产的具体状态等[3]。虽然该技术是当前冶金行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较新技术,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动态组件程序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优势,但是该技术还不够完善,不能支持ADO,而且系统具有较高的语法要求但是却在检验语法错误和报错方面不严谨等等,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In touch技术的应用和优势的发挥,但是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这些问题缺陷也终将会得到改善和优化。
3、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它能够感知环境,并按照相应特定规律将所感知的环境信息转化为信号传输到特定的系统或者装置中,以便工作人员的查看以及对指定环境情况的掌握。传感器主要包括转化组件和敏感组件这两个部分,主要用于对外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监控等,是实现冶金生产自动化监控的重要仪器[4]。冶金生产中所使用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就是将所感应的温度转化为输出信号,主要用于对锅炉炉体温度的检测和监控。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表主体的核心部分,虽然感应器的品种繁多,但是在冶金自动化生产中,通常都是采用辐射测温法来测控物体表面的温度,包括冶炼炉中金属实际温度以及锻件、轧辊和钢带轧制的实际温度。而压力传感器是冶金生产中普遍使用一种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检测环境。压力感应器是将所感应的压力变化转化为电流压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信号传递到PLC控制系统中,经由控制系统对其的处理,通常应用于装运煤和高炉上煤处,以达到监控上煤情况和煤使用量的统计。
三、冶金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
在冶金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虽然得到了初步成果,但是因为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为了让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并使其功能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要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和改善当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不断提升自主集成大型数字化控制水平[5],实现对冶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判断和处理,同时不断提高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以强化企业的控制系统。第二,要不断提升自动化服务水平,让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趋于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冶金行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且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推进了冶金行业的发展,但是在不断实践中,技术人员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加完善这些技术,让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赖友钊. 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J]. 机电信息,2013,06:81-82.
[2]李超. 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 广东科技,2013,12:104+102. [3]隋毅,姜晨. 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5,03:115.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电气自动化;经济效益
电气自动化主要是将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且利用相应的监控和远程系统,进行在线监测模式,以此保证电力系统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避免电力故障的发生。电气自动化正是凭借自身的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要想将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得以全面的发挥,就应当对其应用形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也要本文重要阐述和研究的重点。
一、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分析
电力自动化中所含有的技术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有:智能技术、人工职能技术、仿真技术等方面。下面就对几种技术形式,进行一定程度分析和阐述:
1.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是电气自动化中常见的一种技术形式,主要是与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这样电电网一旦出现运行故障,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反应,上传到有关部门,并做好相应故障解决措施。由此看来,智能技术具有相对良好的稳定和安全性。
2.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对电力系统运行中,进行自我诊断和修复的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另外,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若是出现线路故障,依据传统的技术形式,应当立即是切断相应的电路系统,对电流进行一定的隔离。这样的方式不仅仅其效果相对较差, 其环节也相对较为环节。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可以消除这些影响和环节,并且也可以降低其影响范围,保证了电力系统良好的运行模式。
3.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相应的软件和技术模式,对电力系统进行建模。同时,在仿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以此明确电力系统的可操作性。另外,在仿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明确,展开相应的实验工作,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的真实性,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等系性能。
二、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策略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只有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的发挥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其具体的方式方法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应用标准
近几年,电气自动化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和技术性能,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其效果也相对较为明显。但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应用标准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减小与国际之间的差距。同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过程中,应当对先进的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加强各项技术的交流和活动,这样不仅仅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标准,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对各项技术也进行了及进一步的完善。
2.加强电气自动化的设计
要想加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形式,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可以从特点、参数、种类、属性等方面展开, 以此保证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安全、稳定、可靠等性能。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电气自动化实际运行的空间进行一定程度上控制,同时,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是经济效益是挂钩的。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可能发生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考虑,避免在应用中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另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对电力系统中各个区域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监控,并且根据相应的计算模式,展开相应的模拟计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准确性,提升了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安全、稳定等性能。
3.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一体化的模式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对各项技术和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管理,例如:技术的安全、数据的测量以及技术的控制等方面。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对电力系统维护、电力统筹分配等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技术带来的据局限性。同时,在进行统一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后期维护以及电力运输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对电力系统可以利用集成处理的方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力系y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安全、稳定等性能。
另外,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太以网的运用,对电力系统中所产生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处理,这样不仅仅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形式,也有效的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准确性,这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是我国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应用形式,以及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中的一些相关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例如:智能技术、人工职能技术、仿真技术等技术形式,并且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之上,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措施展开了简要的概述和研究。其实,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只要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就可以提升电气自动化的应形式,保证电力系统处于的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进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戴琴. 浅析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有效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1: 4.
[2]郑坤民.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 企业技术开发,2016,02: 31+33.
[3]张羽, 张爽. 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 电气开关,2016,02: 100-101+103.
[4]朱泽宇. 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6: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