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维逻辑表达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表达能力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1.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系统、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只有在一个人拥有丰富的底蕴、有幽默意识的条件下,才会使得表达适当且又不死板,从而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灵活自如,游刃有余。一个人想要从容自若、调理清晰、有条有理地表达清楚,他的逻辑思维就必须是活跃且缜密的。那么,为了使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能力和水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不断有序地培养、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合理化和科学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过硬的表达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家长的交流,让身边的朋友以及师长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展示自己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2.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外在素质的名片
一个人和其他人的交流方式主要就是语言表达,无论是书面上的表达还是口语的表达,都是交流方式的体现和表达。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知识不断更新。在人才知识不断增加和进步的时代,人才的竞争和更新是激烈而又残酷的。当今社会,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交友外交,大到国家之间的外交,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流,都需要人的表达能力。只有拥有好的表达能力,才能让别人对你有好的印象,从而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合作和发展。因此,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外在素质的名片,是一个人在的外在的能力的体现,它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工作、学习、生存生活的“必需品”。它主要指的是一种能力,是指一个人与其他人交流时的一些语言、肢体、动作表情的表达所综合的信息,其中语言信息是尤为重要的。它的具体体现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能否准确且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意识、和想法的能力。
人的表达能力分先天能力和后天培养,而初中时期正是人的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之一,所以,初中语文教学是提高表达能力至关重要的阶段,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方式及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联系怎样表达和交流,从而达到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在教学内容上针对表达能力设计板块
初中语文教育的重点就是表达能力的培养,所以,初中语文教育应该以适应学生个人素质发展为主要前提。在教师内容和模式上都应该合理地科学地进行不间断的创新和改良,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讲解,而是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得教学质量更高,能更加有力和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知识,而是应该给学生们自己消化和实践的时间,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们得到了训练的同时,还能更加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们对课程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出一个题目让他们进行分组讨论,让每个人都投入到交流当中;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演讲、主持、作文比赛等等一些有利于提高表达能力的活动,让学习过程更加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从而令教育质量大大提高。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不要“守着课本”,而是要“开拓课本”,结合和扩展课本中的内容发展学生的特性。在合理地利用课本的基础上,要创造一个活跃的教育及交流环境,提供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把学生的表达欲望最大化地发掘出来,打开学生们自由发挥和想象的大门,从而在语言思维表达及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对学生的表达及思维能力进行强化
在“表达能力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一节中我已经提到,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文化底蕴和思维逻辑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文化底蕴是表达能力手中的利剑,那么思维逻辑能力就是这把利剑上的锋芒――只有好的思维逻辑能力,才能把文化底蕴好好地利用和整理,从而才能清晰且有趣地表达出来。
逻辑主要是指一种自然且可以锻炼地可以掌握的规律性,其中包括思维和客观事物等的规律性。然而,表达能力的合理的体现与确切的、运用自如的逻辑思维息息相关,只有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的表达才可以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被不断地逐渐地培养出来。而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注重培养以及提升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以培养、提升学生们明确而清晰的思维方式为重点目标,继而在提高学生们的思维逻辑的前提下,来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3.让课堂更丰富有趣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让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得到真正的大幅度的提升,只有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训练和实践。就像上面所提到的“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得教学质量更高,能更加有力和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们联系实践进行训练,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地了解到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切身地体会到表达能力是什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从而增加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们自身的特点而为其量身定做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们进行实际的训练;通过实际的交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以此来帮助和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并且教授其在遇见突况时应该如何应对的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表达能力;教学
表达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也是表现自己的方式。无论是对企业或者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个人的前景,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国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却日渐下滑,形势不容乐观。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一、小学语文教学对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传统,对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这是导致表达能力下降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由于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将语文教学一味的以分数为中心。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背诵和写作为主,课文的教学也以“老三段”为原则,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欣赏能力等方面却毫不重视,这样的教学最终会走出高分的学生,而无法走出高能力的学生。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逐渐下降。
(2)在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投入不够多,执行力度不够强,训练量不够大。随着学科内容的不断增加,加上学校安排的众多考试、作业等等,学生的学习任务愈加繁重,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安排得更少,而语文学习还有很多写作、背诵以及其他语文基础知识,锻炼表达能力的时间无法保障。加上学校和老师“分数制”的观念,平日的教学中主要方向放在了写作文、背课文等等,对口语表达能力不够重视,导致口语表达能力所占据的时间比例是少之又少,这种状况最终造成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措施
(1)加强教师和学校对表达能力培养认识的深度和重视度,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方式。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从教师入手。因为小学生学习还不能自主地制定方向和计划。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新时代的人才需要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要注重对学生表达思维能力的教育和锻炼。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做铺垫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通过写作、即兴演讲以及做一些锻炼逻辑思维的小游戏,欣赏一些逻辑思维比较强的电影等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词语,让学生根据词语进行说话训练,锻炼学生快速选词造句的能力,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进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充分的表达环境。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可以将传统的“表演教学”转变为讨论教学。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一些陈述的课题转变为讨论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讨。小学生的思维本来就很活跃,表达欲望也很强烈,只是在勇气和积极性方面要教师予以方向的指引和环境的提供。教师可以将某些课题设置疑问,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者分组讨论。讨论式的学习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自主的思考,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学生的成绩提升也大有帮助。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表达环境。小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学习的方向和技巧也没有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安排中有针对性地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要调动学生的表达积极性,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表达环境。比如开展一些针对锻炼表达能力的口语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讨论、班会讨论等等,小学生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望都很强,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调动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帮助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克服紧张、害羞的心理,让学生轻松、大方地表达自己。教师还可以采用换位教学,让学生和老师互换角色。这也是新时期的一个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在讲台下听、写,这种被动式的教学常常使学生觉得学习很枯燥乏味,无益于提高教学效益。小学生的动手能力都很强,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自主上台当一回老师。当然,这就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不仅要继续平日的备课,还需要在课前做足充分的准备,要对学生上讲台讲这一模式进行全面的规划。要将学生分为小组,划分好各组的讲课范围,同时要辅导学生教学方式及方法,还要监督他们平日加强训练。最后优胜劣汰,选择表现优秀的上台讲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引起其他学生的学习欲望,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
(3)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大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教学安排上尽量多安排一些有针对性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好,需要长时间的持之以恒。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表达的过程中做到脉络清晰、表达流畅,学生会在无形之中进行模仿,进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在时间安排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加强他们这方面的训练。
三、结语
小学学习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开始,语文教学在其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其概念和重要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需要学生和老师长期共同的努力,只有双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玉芳.朗读对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要性[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8):140-140
[2]韦美日.场景楔入式指导初探——语文教学论研究生专业发展研究之一[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86-92
[3]王伟杰.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6):25-25
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虽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日益受到重视,也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由于很多教师不能从低年级开始不断地、系统地坚持,不少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认识模糊与不足之感。
1.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的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是“先想后说”,也可以“边想边说”。它可以在“想”和“说”的过程中,找根据、说理由,不断整理思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学会思考、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
2.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3个必经阶段。
研究表明,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语言的发展大体经过3个时期:一是“出声思维”时期,二是过渡时期,三是无声思维时期,并对应于低、中、高年级3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自言自语地运算,到了中年级,随着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及直觉行为的发展和需要,无声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在演算遇到困难时,仍会借助于有声思维,即使到了高年级也不例外,甚至到了成人。
根据这3个阶段的特征,在进行教学时,可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采取相应的策略,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可以让学生边想边说,“出声地想”,同时培养与训练学生在演算中短时间内的无声言语。中年级,在加强表达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从有声思维向无声思维过渡。高年级,则以无声思维为主,但须要加强作为衡量学生思考问题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复述能力(这里主要是指口头复述)的培养,例如解题思路、推理过程等复述。
3.进行数学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采用“出声思考”的办法,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分析其正确与否,防止出现方法论的问题。
(1)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就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而教师要了解学生思维活动及过程,就需要让学生用语言将思维过程表达出来,然后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予评价和方法的指导。事实证明,采用“出声思考”法,不但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肯定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错误类型,且与使用的教学方法无关。例如在学习“数的整除”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所出现的一些错误判断,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对于某些学生个体是典型的。这说明不同错误的策略,也会产生相同的错误模式。解决的办法只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才能使教师了解其解题推理过程,给予适时的指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了新课标的有关要求,而且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减少思维过程的错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做法
学生的语言是逐步发展的,有它的特点和规律性。所以在教学中,要考虑到这些问题,遵循一定原则,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1.语言表达要准确。
数学语言讲求准确,讲求严谨。所以教师应率先做到在正确理解数学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适时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适当地指导。做出必要的示范,让学生模仿,从而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范例。长此训练,潜移默化,也有利于课堂良好语言氛围的形成。如对数学概念、方法、定理、算法等方面的语言叙述要体现这些方面的要求,某些性质、定律、法则前面所加的“通常”“一般”等限定,三角形概念中的“围成”,梯形概念中的“只有”,商不变性质中的“同时”“相同的倍数”和“零除外”等等。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有序;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语言要清晰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以免误导学生。
2.语言表达要完整。
有些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语言的缺乏,说话往往不完整,有时只讲一个词或者简单一句话,甚至用动作表情代替。这就要求我们训练学生学会完整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给学生以充分的考虑时间,充分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而后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匆匆以师代言。许多教师往往犯这个错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学生表达能力差的后果,错过了让学生在适当阶段接受适当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机。因此老师就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当然自己要率先垂范)或者教给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一些常用句式,如:“因为……所以……”“先……后……最后……”“要求……必须先求……”“根据……可以得到……”等等,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内心表达。
3.语言表达要符合逻辑。
教学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如归纳、分析、推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把头脑中的逻辑思维过程用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如“51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判断练习,就可以用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来引导学生回答,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1)大前提: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2)小前提:51除了l和它本身51这两个因数外还有3和17两个因数;
(3)结论:所以51是合数,不是质数。
4.语言表达要创设情境。
课堂上只有创设好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才能让学生身心融入其中,浑然一体,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心理学家在研究思维培养问题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教学情况,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有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确实,对知识毫无兴趣,又怎么会主动加入,充分发挥自己内心的看法。所以上课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地组织、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来参与、表达。如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争论,便于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战胜”对手而更好地组织语言来具体、形象、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思想,因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自然地形成自由争辩的良好学风。
5.要适当点评,让学生说得自信。
关键词:数学语言;以身作则;机会;持之以恒
对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家一贯认为应该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从教十几年教了几个班,也听了很多堂课让我感受到,有可能许多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畅所欲言,但在数学课堂上却会语无伦次。人们常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又是数学的载体。所以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位数学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能正确地应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在数学交流时说准确、说完整,说得有条理、说得合乎逻辑、说得简练。
那么在平时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下面就简单地谈谈这十几年来的一点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尽力做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为学生做出榜样,并要求他们认真倾听,并提供模仿的机会,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并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作用。
二、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让课堂更为和谐
其实绝大部分的学生不愿表达的原因是不敢说,怕说错了会挨批评或被人笑话,所以教师想切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做到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充分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上课时要有亲切的教态,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即使他们答错了,也不要给予批评,最好是对他参与发言表示肯定,以鼓励他再次发言。尤其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还要细心地挑选一些难度较低的话题,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表达兴趣。就以我今年接的这个毕业班来说,一开始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时,一个班最多只有两三个,有时甚至一个都没有,哪怕他知道答案也不会举手,现在经过这个月的鼓励、培养、训练,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使学生畅所欲言
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做题会做,但是却不会用语言表达或表达有困难的现象,我们一些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认为有这些时间,还不如让他们多做几道练习题或多讲几道题。殊不知教师这样的行为正好剥夺了学生说话的权利,扼杀了他们思维的能力。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关的,说话训练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平时说话训练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阅读,阅读不仅存在于语文课堂,在数学学习中也无处不在,数学语言高度抽象,因此数学阅读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必须掌握和具备一定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真谛,为“说”收集语言素材;其次教学时,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策略引导学生理顺思维。如:我在进行计算教学时不单单只是让学生写出计算结果,还要要求学生能用语言把计算法则和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公式教学不仅是告诉学生计算公式,死记硬背地做题,而是让学生组织语言说说推导的过程;解决问题时,不是只把题的算式写出来就行了,还要能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说给大家听,教师适时引导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不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优化自己的思维程序,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主要采用讲解、记忆的方式,几乎没有师生语言的交流。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变得内向、被动,这样长期下来,学生是越来越不喜欢动脑,越来越不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逐渐变成了“哑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合作必须以交流为基础,而有效的交流要以学习和掌握数学语言为前提条件。我县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打造卓越课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在课堂中采用“五步教学法”: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展示评学―提升延学的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收集说的素材,给每位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五、要能做到持之以恒的长期训练
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多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反复地说、连贯地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运用语言大胆展示自己个性的思维,这样才能把数学“说”好,学好。
参考文献:
一、影响初中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1. 心理因素。受各种各样因素比如年龄、心理状态等的影响,学生会表现得很不成熟、自信心不足,在遇到问题时,很想说出来,可是又担心说出来的问题过于简单而丧失面子,从而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2. 生理因素。初中生正处于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正不断提高,但是作为学生思维表达能力手段之一的语言表达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导致学生表述不清楚、不准确、逻辑性差的根本原因。
3. 环境因素。传统教师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注重语言的精炼,同时,教师也没有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训练,更不用说是为学生创设激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环境与氛围,这就使得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讨论的只是结论的正误。
二、培养初中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1. 循序渐进,不断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教学中要能够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教学中还要能够采取可行的措施,从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以及教学要求出发,科学、合理、有效地规范学生的物理用语,这对学生综合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不断提高标准要求自身的同时,要能够不断地要求学生,只有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进行认真更正以及补充,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教师讲授有关“惯性”的知识时,就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是否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惯性,二是运动着的物体要想保持已有的运动状态,需要考虑哪些条件。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要综合考虑的问题,但若是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就会忽略这些问题。可见,针对于重点知识,学生不仅要听懂,还要真正意义上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从而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中物理教学中,检测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实验。在物理学习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验,针对自然科学而言,没有实验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所以初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就是实验。由此可见实验对于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方式下,大多实验是教师在做,学生在看,有的实验是学生单个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的实验是师生互动做,还有的实验是学生集体做,这些实验既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领悟自然规律等能力都有所提高,最终让学生能够科学、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