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翻转课堂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审计学 案例教学

一、“翻转课堂”简介

“翻转课堂”理念源自于2007年的美国“林地公园”高中,该校两位化学教师为了给因病无法进行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使用网络上找到的录屏软件录制课堂播放的PPT及讲解声音,形成视频上传到网络供学生使用。2011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可汗学院,他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使“翻转课堂”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翻转课堂”,又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校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理念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研究者,课堂则由知识传授转变为问题探究。

二、审计学原理课程及案例教学简介

审计学原理是审计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学生专业知识架构的基石。该课程以注册会计师年报审计为主线,不仅要求学生能较为系统地理解与审计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而且要了解如何从审计目标及管理层认定出发,选择合适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降低到可以接受的低水平,同时要求学生熟悉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流程,了解如何对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应对。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以管理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多个学科知识为基础, 融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内容。审计学的理论性和操作性均较强,其内容和方法上都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审计教材无法将实际中灵活、丰富的审计实务遇到的所有问题都罗列出来,而只是将普遍性的一些审计思路、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介绍给学生,实务中需要审计人员大量的合理的专业判断。所以,传统审计课堂教学中,仅仅针对理论知识的教授是难以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知识消化与提升,而实施案例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模拟审计实务情境,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获取感性认识,进行理性思考,以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传统的审计学案例教学法,其主要做法是收集实际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的详细资料,经过适当编辑后,提供给学生作为范例阅读,以便学生对实际审计工作有系统的感性认识。同时,根据教师搜集到的审计失败实际案件,用于解答相关问题或进行讨论。这种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确实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等作用,但完全依赖这种途径进行审计案例教学,并不利于促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探索,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近年的审计学教学经验以及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在2015年秋针对2014级审计学专业的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审计学案例教学的改革。

三、“翻转课堂”理念下审计学原理案例教学改革实施

审计学原理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审计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4学分,64学时,开课时间为16周,每周2次课,每次2课时。基于审计理论的发展以及系里“以证促学”理念和后续课程的开设,我们选择CPA《审计》教材,并以年报审计为主线介绍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翻转课堂”理念下审计学原理案例教学改革尝试从如下几方面实施:

(一)开学第一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审计学专业的审计入门课程,开学第一课除了介绍该课程教学大纲及考核要求等内容外,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审计的兴趣,并鼓励大家多思考、多交流。为此,开学第一课,首先通过已毕业学生实例详细介绍了审计职业发展方向及审计职业发展要求,通过身边的事例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发展有所了解和期待。同时通过展示某上市公司最新年报中的审计报告,介绍审计是什么?如何开展审计?以此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重点和难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推荐学习资源并给出学习建议。推荐的学习资源除了诸如《蒙哥马利审计学》等经典教材外,也有《用数字说话》等通俗的入门资料;除了介绍中注协、国家审计署等官方网站外,也有巨潮资讯网、财经杂志等财经媒体网站,同时还有一些知名报刊杂志的微信微博;除了《财经郎眼》、《解码财商》等财经视频外,还有爱课程、网易公开课等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总之,第一堂课就告知学生:本课程要求在学习审计理论后(大约10―12周)结合推荐的资源内容搜集案例资料,分组进行课堂翻转。

(二)课堂理论教学+案例翻转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我们将审计学原理教学内容整合为审计学基本原理、风险导向审计流程(基于循环审计)、完成审计工作及审计报告等内容,用10―12周的时间进行课堂讲授,并辅之以课下练习,同时每完成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均进行一次课堂测试,并在全批全改和及时点评跟踪学生学习进度的基础上将测试成绩纳入平时成绩。此外,在课堂讲授中,结合审计实务经验,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不断鼓励学生关注财经新闻热点并利用课堂的理论知识思考现实问题,推荐学生观看审计相关的财经视频,培养学生对于审计学原理的兴趣以及了解案例分析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与助教讨论后,于第12周确定详细的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并拟在第14周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1.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自选案例,鼓励选择财经新闻热点,建议基于自选案例的简单介绍提出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如何识别、评估、应对相关案例的问题或者对审计有什么启发(鼓励有其他的思考,但务必围绕审计或会计话题展开)。

2.每组讲解时间控制在10―12分钟,超时扣分,由其他小组打分,取平均分为小组成员最终成绩,组长、主讲人以及现场参与的学生根据表现,教师可酌情进行个人加分。小组评分细则见表1。

3.为保证讲解效果,每组组长务必在第14周之前将相关案例资料及PPT(提交资料要有小组成员详细分工)统一发给助教,交由主讲教师审核后由助教统一提前发给学生了解。

4.翻转顺序现场抽签决定。

(三)学生评价

在完成课程教学后,按照学校要求,布置一课一文的作业,并将一课一文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审计学原理一课一文要求如下:结合本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推荐的相关资料及视频:(1)谈谈你学习本课程的收获与感受;(2)谈谈你对本课程的建议或意见;(3)如果你愿意,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何想法也欢迎交流分享。

根据一课一文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对于案例翻转的尝试大都是比较认可的,案例教学改革的尝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家学习审计的兴趣。有学生说:“审计翻转课堂的模式,可以发散我们的思维,联系课堂所学的内容,去查阅资料,同时PPT要求我们把有关资料整合,我觉得这些考验的是各方面的能力,只要真正参与其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还有学生说:“通过翻转课堂,老师把审计学原理课程的框架条理理得很清楚,顺着教学框架走,学起来就不会那么难,通过用案例的方式授课,让我们真正把知识学活……翻转课堂,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实际的审计问题……”;有的学生说:“很赞同老师的做法,对于我们这些初次接触审的学生来说,不能听一听就完事了,关键是课下一定要多看、多想、多分析……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更加喜欢审计这个职业了……”;还有学生说:“每次上课我都觉得轻松愉悦,这种惊喜与轻松愉悦来自于老师能够将书上大段的复杂文字总结归纳为简单的知识点,结合实务操作,甚至有时谈谈自己的工作经验,让你的印象非常深刻,并且理解起来也相当容易……”;也有学生说:“将审计学原理这本书认认真真地读完,再去看老师推荐的视频,会发现,审计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就像老师在上课时提到的一个词――‘游戏’一样,当我们理解掌握了游戏规则,我们才能从中获得乐趣……感谢老师的提醒,不要把视频解说中的想法作为自己的想法,要在吸收精华的同时,用实践去积累自己的经验……”

四、总结与思考

结合审计学原理课程的“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改革实践,笔者认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在今后的审计学案例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不要为了翻转而翻转。应该真正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选择适合“翻转课堂”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这是进行有效翻转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从第一堂课开始主讲教师就提醒学生搜集案例,分组进行讲解,而且课间也不间断地播放相关财经视频,给学生提供参考,相对于枯燥的理论学习,学生更喜欢分析案例,因此,事先要准备充分,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选择得力的助教。助教要具有较高的执行力和领导力,并且有热情参与翻转课堂是进行有效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助教或者班委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桥梁,其组织协调能力,影响着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在翻转课堂上,一般全程由助教主持,主讲教师就是观众。

再次,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发展、对所学课程内容产生兴趣,推荐与课程相关、学生又有兴趣的相关视频、资源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是进行有效翻转课堂的核心。翻转课堂只有全部学生都参与进来才能真正产生积极的效果,这就需要强调小班化教学(至少60人以下)的重要性。

最后,适当的考评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除了将翻转课堂实施纳入平时成绩考评外,审计学原理课程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对个人提问问题加分项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言的踊跃程度。

参考文献:

[1]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2]吴秋生.《审计学》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03 (16).

[3]郑英莲.审计课程教学的若干建议[J].财会月刊,2014,(7下).

[4]齐励,康乐.“翻转课堂”下“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21).

[5]于天贞.从“主演”到“导演”:基础教育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转换及其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4,(05).

[6]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

[7]王磊,张海晓.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运用[J].商业会计,2012,(22).

[8]郑炳金,郑韵楚.对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2,(06).

翻转课堂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税务会计 教学模式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税收法规的不断改革和税务部门征收管理工作的加强,企业越来越需要既懂会计业务处理、熟悉税收法规并具有各种涉税事务处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税务会计人才。为了适应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纷纷设立“税务会计”课程。但是由于教学设施条件、教学师资、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的“税务会计”课程仅停留在开课层面,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因此,“税务会计”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不断适应企业对税务会计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既对高校的教育教学系统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也为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技术保障。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开放课程”项目(简称OCW),拉开了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简称OER)运动的序幕(焦建利,2011),也开启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新时代。在此之后,世界著名大学视频公开课、可汗学院、TED视频等开始风靡全球,成为信息时代学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全世界大学课程的设计、开发、共享与应用提供了创新理念。在众多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改革中,“翻转课堂”模式逐渐成为众多大学争先采用的模式。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程教师在课前围绕课堂讲授的核心内容完成教学视频,并将相关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和学习教学视频、案例、习题等学习资料;在此之后,师生围绕课程核心内容和学生的疑问,进行小组讨论、答疑和协作探究等互动交流环节,一起完成课程的教与学,真正做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翻转课堂”被迅速应用到大学课程教学中之后,掀起了一股教学理念革命的浪潮。目前,在英语、工商管理、计算机等学科,翻转课堂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基础会计领域,有些高校也开始了一些类似的尝试。但是在税务会计领域,由于该课程本身的应用性较强,既需要较深厚的理论知识,也需要较强的实践经验,因此上好这门课的难度比较大,目前对这门课教学的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翻转课堂教学作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将其应用到税务会计这门课的教学中,充分结合税务会计的特点和难点,定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税务会计》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和弊端

《税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会计学、税收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相关知识。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能熟练处理涉税业务的会计人才。对于即将从事财务相关工作的税务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选修课程。但是,当前在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条件(包括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的限制,这门课变成纯理论课程,导致授课效果极差。

首先,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从《税务会计》的内容体系上来看,理论部分包括税务会计概述和特点,以及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在大部分教科书上这部分内容的篇幅较为有限。实践部分主要结合税法和企业的经营行为,针对具体的案例讲解会计核算。所以,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实践教学内容远远超过理论部分。但是在很多高校的课堂上,不少教师由于本身的税务会计经验有限,案例难以收集,再加上税法变动较为频繁,因此为了便于授课,往往跳过需大量进行案例讲解的会计事项,而把过多课程时间放在理论知识上。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率很低,导致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到工作岗位之后无法迅速适应出纳、会计等岗位的要求。

其次,课程考核“重死记,轻活用”。《税务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讲究实践性,考核自然也应该注重实践。一方面由于课堂教学本身缺乏灵活性,导致考核无法脱离于授课实现灵活的考核;另一方面由于考核的方式较为单一,仍以闭卷考试为主,以考核知识点为主,难以体现学科本身的实践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在这样的考核方式下,学生从日常的学习到期末准备考试,都较容易被误导。

再次,教学媒介“重传统,轻网络”。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实现教室多媒体全覆盖,教师授课方式已经实现从过去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方式到多媒体授课的转变。这对于具有较多案例教学的《税务会计》课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很多教师只是将多媒体看成是板书的替代,并没有充分应用多媒体的功能。很多高校教室里配备的电脑,并不能上网,导致上课过程中无法便利地应用超星、百度、网易教学视频等网络资源,更别说采用较新的“慕课”或“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了。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税务会计》教学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在《税务会计》课程的推广,将使教师的角色从税务会计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研究者,使课堂教学从知识讲授变成问题探究,使教和学从单向的知识传导变成双边的互动。

笔者近两年在《税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税务会计》的教学设计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见图1),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班级学生,在实训大作业的完成上明显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结合“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教学改革经验,笔者将“税务会计”课程的改革思路总结如下。

(一)课前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阶段,课程教师要先完成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工作。主要是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做好课前准备,制作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课件、教学视频、课堂练习等),并准备好相应的教学环境条件(包括教学硬件设备、在线教学平台、网络信息资源等)。笔者在《税务会计》教学视频的制作上,首先将教材内容按实际工作项目重新组织(见图2),然后再将每个工作项目分为若干个知识点,围绕每个知识点制作一个2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微视频的具体内容,既可以模拟税务办理工作流程,也可以围绕某个任务(如掌握纳税申报表填制方法),还可以围绕某个来源于实际工作的案例。视频的制作尽量与实际工作接近,具有一定的情节性,生动形象,这样对学生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完成教学资料之后,课程教师将学习资料发放给学生,由学生预习。在视频制作软件上,笔者选择基于PPT的快速课件制作软件,经常用到的有PowerCam、Adobe Presenter等,这些软件的特点是人性化程度很高,在安装完成后可以直接在PPT界面生成可选菜单,教师可以在PPT界面上进行解说录制、动画添加和试题的制作等项目操作,非常便利。课前教学准备阶段是翻转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学习能否顺利进行。

(二)课堂互动教学。在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就进入课堂互动学习阶段。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看PPT和视频、参与网络课程、互动讨论、协作探索、进行自测练习等方式,初步完成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例如,笔者在对纳税申报表填报内容进行讲解时,通过多媒体教学,形象地将各项指标的计算和填列过程显示出来,或者将申报的流程页面剪切下来,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地为学生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进行纳税申报表的填制,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视频学习之后,提供会计账证表,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并选择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独立与协作的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

此外,《税务会计》课程由于牵涉到一些会计事项的处理,比如会计账簿的设计,各业务会计处理前后关联情况的讲解,难以在一张电子屏幕上显示出来,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可以运用FLASH技术,制作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表达方式(主要是票据、单据的开具和工资表的制作等)及凭证传递流程FLASH动画演示,以便于学生在课堂内外加强学习和操作,理解和掌握各种岗位技能。在视频展示之后,可以围绕重要知识点和在实践应用中的主要难点进行交互式讨论,也可以让学生模拟具体税务实践环节中的一些角色,如企业进行税务登记时如何准备和操作,如何与税务机关打交道,如何办理税务工作流程等,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和具体应用的理解,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后学习平台支持。《税务会计》的实践性很强,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仅靠课堂的学习难以顺利掌握课程知识和税务操作流程。针对这个特点,笔者选择Moodle作为《税务会计》课程管理平台(此外Blackboard和Sakai两个课程管理平台也可以使用)。笔者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的深入,陆续在学习平台上传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和其他学习资料,学生在课后可以24小时登陆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还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完成作业、下载视频、留言、与学生在线交流等。教师在使用这个平台之后,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记录,例如登录次数、在线学习时间等实时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目前Moodle还支持学生通过手机登录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此外,QQ群、微信群、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也为师生实时交流和课程信息即时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四、《税务会计》翻转课堂教学的几点配套改革建议

(一)重新整合《税务会计》教学体系。首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根据教材章节体系,从概论、到基础理论、再到会计实务的教学方法,转而采用按照实际工作项目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教学,在讲解具体知识点时,既有理论讲解,又有操作演示,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其次,在教学视频的设计上,每个视频尽量按照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制作,力求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再次,每个视频的末尾都针对本课的内容布置习题,以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二)突出教学内容重点。针对《税务会计》的实际应用,突出核心章节和内容,进行重点讲解。首先是突出税收法规,针对不同税种的税制构成,进一步分门别类,将全部税种分为流转税、所得税和其他税种三个部分,并有侧重的讲授。如重点讲授增值税 、所得税部分内容;适当讲授营业税、消费税、关税、城建税、资源税、印花税等税种的内容,而对于契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等内容则简单带过或让学生自学,以培养其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其次是强化纳税申报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收入总额、扣除项目、应纳所得税额和应纳税额等,填制纳税申报表,熟悉所得税报表内容,巩固税务知识,同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再次是注意整合税收筹划知识,在讲解相关税法知识的同时,融入一些税收筹划的思想,教授一些比较典型的筹划技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税收筹划、财务咨询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多元化考试方式。改变传统《税务会计》的课程考核仅采取期末闭卷考试的单一方式,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从三个维度构建考核体系,力求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这部分数据采用教师课堂教学的相关记录(包括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参与案例讨论与交流、会计实务操作等情况)。其次,考核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情况,这部分数据采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相关记录(包括视频的在线学习时间、练习完成情况、问题提问次数和在线讨论的活跃程度等)。再次,考核学生实训作业的成绩,针对《税务会计》课程中每个实践部分的项目任务安排实训作业,并把每次作业的成绩计算到课程考核中去。

五、小结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核算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对税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税务会计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而且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建设。通过翻转课堂的改革,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的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斌.高职会计类专业《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2,(3).

2.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翻转课堂概念范文第3篇

一、关于MOOC的研究现状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以下简称 MOOC),产生于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以下简称OER)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与OER类似,MOOC也是一种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教育形式。

(1)MOOC的分类及特点

现在被人们认可的MOOC分类是基于关联主义的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的xMOOC。袁莉、斯蒂芬・鲍威尔、马红亮(2014)认为,cMOOC是建立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强调在非正式情境下的一种学习。而xCOOC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教学模式是高校内部教学模式的一种迁移或者延伸。他们两者的主要争议在与强调学习过程还是学习内容。相对应地不同的学习理念,衍生出不同的MOOC机构。

(2)关于MOOC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J.Cabiria(2012)认为,关注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理论和原则;Kop(2011)认为,自我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能够为成功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保障,使用不同学习工具时还需要自信,合作、创造力、心态等;Kop,Foumier和Make(2011)认为,在学习者和课程调控者之间可以积极创造学习资源用以支持学习方面的教育方法是可以互相迁移的。

二、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一词来源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学实践。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仍处于引进、介绍的阶段。

(1)关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

Gersten(2011)构建了环式的“翻转课堂”模型,包括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和展示应用四个阶段。各个阶段设计有相应的学习活动;金陵(2012)认为,“翻转课堂”是把老师白天上课,学生晚上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钟晓流、宋述强(2013)认为,“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2)关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曾贞(2012)指出“反转”教学有三个关键步骤。首先是观看视频前的学习,讨论并提出问题。其次是观看视频时的学习,根据问题寻找答案。最后是应用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深入问题进行探究;张金幕(2012)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构建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包括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在这两个过程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两个有力杠杆。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的研究概述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在北美“翻转课堂”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在我国“翻转课堂”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对“翻转课堂”的主要研究表现在两部分,一是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我国学者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并形成了较成熟的观点;二是多样的“翻转课堂”模型设计思路。对于“翻转课堂”模型设计,国内学者借助多种教学理念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进行了设计,形成不同的“翻转课堂”模型。

(2)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部分。一是研究主题比较粗糙。较多的是关于“翻转课堂”的表象描述、现状分析,模式的深入分析研究较少;二是实践指导价值不高。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是对“翻转课堂”理论的研究,也有具体的实践步骤和环节研究,但是针对性不强,对实际应用的指导价值不强。

(3)MOOC背景下高校实行“翻转课堂”范式改革的建议

通过上文对 MOOC和“翻转课堂”的分析,我们认为如果将MOOC和“翻转课堂”结合起来,高校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在MOOC平台上学习最优秀的授课视频,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这将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另外针对 MOOC平台课程完成率较低的现状,老师通过课堂交流和讨论刺激学生学习主动性,把 MOOC课程结业证书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结合“翻转课堂”等模式,打造“教学共同体”,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创新。

参考文献:

[1] 金陵,2013a:《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中国电化教育》第10期。

[2]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2013:《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开放教育研究》第1期。

翻转课堂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等数学;导数

1 什么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前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大学生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时间的自由化,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重新建构学习流程。“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颠覆,“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第二,教师的角色由讲授者变为设计者和引导者。在翻转课堂中,整个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师由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这单一的角色变成了视频资源的设计者以及相关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和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等多重角色。第三,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而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填鸭”式的讲授,往往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在课前通过老师的学习资源,更专注、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会更多地与同伴或教师提问答疑,互动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而获得对教学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应用举例

如何改变目前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学效率低,学生兴趣不高的现状,寻求高效教学模式及方法,已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颠覆了传统的教学顺序和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师生相互对话、有效交流进行教学。下面以高等数学中“导数的概念”一节为例,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论述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

2.1 课前设计

2.1.1 教师活动

1)确立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其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确定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中要达到的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了解导数概念产生的背景,理解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数与连续的关系。教学重点为:导数的定义的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的导数。教学难点为:导数定义的理解及利用导数的定义计算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导数。

2)提供学习资料。一方面,教师创建教学视频。针对导数的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三部分内容,录制教学微视频,时间均控制在15分钟以内。另一方面,准备教学PPT和导学案。

3)布置学习任务。课前任务:根据导学案完成预习,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前练习,提出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中任务:分组讨论,理解导数的概念,并求函数的导数等知识进行运用,然后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分析,使知识得到内化,完成课堂测验;课后任务:学生自主完成导数的概念相关的练习,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 学生活动

1)观看教学视频。通过观看教师录制的《导数的概念》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导数概念的产生背景,导数的定义及几何意义,深刻理解导数实质上是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快慢程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视频的观看,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安排、控制,并且能够通过多次暂停、回放方便地做笔记,高效地完成课前预习。

2)自测习题。在观看完教学视频,对该节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之后,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习题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本节的知识。

3)提出问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还可以从练习中发现自己对于该节知识掌握不到位或者相对困惑的方面,做好标记,拿到课堂上进行师生的交流合作学习。

2.2 课中设计

2.2.1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学生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本组的学习成果和心得进行汇报,同时将小组共性的学习困惑提交班级讨论,有能力的小组先帮忙解决。对每个小组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教师详细分析、精讲,让学生完全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师生共同归纳与总结。

2.2.2 巩固提升

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组织小组内讨论,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及时进行指导,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合作,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巩固和应用创新。

2.2.3 当堂检测

课堂最后10分钟,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深化。对每一次课的翻转课堂进行及时的评估与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对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调整。针对导数的概念这节课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检验学习效果,提出如下思考题:

题一:什么是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如何求函数的导数?

问题二:导数反映的是函数的什么特性?

问题三: 请举例说明导数在所学专业中的应用。

问题四:函数在某一点处连续一定可导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知识结构的内化需要经过学生独立的思考,而教师的关键是从方法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2.4 归纳总结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与学生一起总结梳理出本节课重点内容:

1)导数的定义。导数y' |■指的是函数y在点x0处的变化率,它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快慢程度.

2)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

3)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可导一定连续,连续不一定可导。

2.3 课后设计

2.3.1 课后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内化后,对课后习题进行自测,检验最终的学习效果。

2.3.2 在线交流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等在线平台与教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答疑,可以规定集中在某个时间段进行讨论和答疑,学生可以将学习的心得或建议通过平台告知教师,以利于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2.3.3 导数的拓展应用

事实上,导数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

案例1: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在某段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是s=2t■+3,t?缀0,30,求该小汽车在t=10时行驶的瞬时速度.

案例2:设某工厂生产x件产品的成本为C(x)=1500+100x-0.1x2(元),函数C(x)称为成本函数,成本函数的导数C'(x)在经济学中称为边际成本.试求:当生产100件产品时的边际成本;生产101件产品的成本,并与上述求得的边际成本作比较,说明边际成本的实际意义。

对于这两个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利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导数的知识找到解决的方案。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反映,数学太枯燥了,学数学有什么用呢?通过导数理论在众多领域的应用,缩短了数学与专业、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努力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时下热点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3 结语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的听和学,知识的内化要靠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程度、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难到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创设了对话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小组讨论、师生交流、集体合作等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探究、语言表达等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p自由争辩,在争辩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增强了教学效果。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模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就学生而言:一方面,一个教学班上人数过多,无法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完全消化吸收所学内容。另一方面,若是所有课程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翻转,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就教师而言:教学时数过多,压力过大,导致精力不足,无法保证良好的教学准备和开展。因此,本文建议减少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同时,教师们以教研组的形式,分工合作来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准备,如制作微视频,共同研讨教学设计和课堂设计的开展,评价机制的完善等,不仅能减轻教师压力,还能吸众所长,让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更加完善。总之,高等数学教师们对高效教学模式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君.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理念的应用策略[J].高教视野,2015(17):3-4

[2]郝春蕾,郝海燕,王英新.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62-65.

[3]冯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418-419.

翻转课堂概念范文第5篇

翻转课堂;有效教学

一、背景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微博、微信、云的出现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全面普及,使得移动学习日益方便.大量的在线课程以及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不仅改变了以往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封闭性,而且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教学手段的变革,推动了被比尔・盖茨誉为“预见教育未来”的翻转课堂的深入实践和研究.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在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数字化(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课程材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互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做了颠倒安排,在新技术背景下,这样的翻转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泛在学习和4A(Anyone,Anytine,Anywhere,Anydevice)学习的需要,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和参与者.

基于上述背景,联系高中数学教材,其中必修4的“平面向量”具有丰富的物理背景,是重要的数学模型,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的教学为例,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易于自学.但从以往的教学情况看,若只用一节课,再加上还要完成课后的作业,时间较紧.笔者尝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使学习过程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解决课时紧的问题,同时还使学习过程自主高效.

二、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分为课堂外知识获取和课堂上知识内化这两个过程,即“课前学习”和“课中学习”两个环节.在“课前学习”环节,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和制作授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知识,并通过各种互动方式将问题反馈给教师.在“课中学习”环节,师生或生生之间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现场解决问题.现以“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学为例,介绍翻转教学的设计、视频的制作和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学习”

1.教师“课前”的教学任务

(1)“课前学习”的目标定位

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意义.教学视频应让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习观察、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逐步由感性思维

上升为理性思维.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物理学习中都能遇到平面向量实际背景的感性材料,如位移、重力、弹力等.高一学生经过三个学段的磨合,已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加上本节课又有丰富的背景资料,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3)“课前学习”教学视频内容设计

“课前学习”的内容是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向量几何表示,设计如下.

问题情景1.老鼠由A向东北方向以每秒6米的速度逃窜,如果猫由B向正东方向以每秒10米的速度追赶,那么猫能否抓到老鼠?为什么?

答案:猫不能抓到老鼠,因为方向错了.

学习感悟: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问题情景2. (本章的引言)如图2,如何由A点确定B点的位置?

学习感悟: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问题情境3. 举出物理学中力的一些实例,如物体受到的重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弹簧的弹力等.

学习感悟:重力、浮力、弹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的量.

建立数学模型――向量的概念.

对模型进行研究:

研究1向量的表示方法.类比实数的表示,联系已学习过的“有向线段”,我们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

研究2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向量的有关概念,如向量的长度(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

完成若干思考练习:(1)位移和距离这两个量有什么不同?(2)时间、路程、功是向量吗?速度、加速度是向量吗?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哪些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3)“向量就是有向线段,有向线段就是向量”的说法对吗?

(4)创建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的制作有三种:一是使用数码手机拍摄,这一方法操作快捷方便;二是使用摄像机拍摄,工具有白板(或黑板)一块,DV一台,拍摄结束即可将视频导出保存;三是使用录屏软件和PPT,这一方法制作的视频质量高,效果好.制作的教学视频时长应控制在5至10分钟之内,视频配以适量讲解的画外音,讲解时语速适当,声音洪亮,视频应具备回放、暂停等功能.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或QQ群等网络平台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以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在线观看或下载学习,还可提供在线辅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有有益资源,经过教师审核后也可以在群里共享.

2.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

学习内容一:观看微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观看视频的侧重点、次数和速度等,完成信息的主动加工.学习吃力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达到“学懂”的目的.

学习内容二:课前学习效果测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中给出的若干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3.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利用微信、QQ等软件平台,通过观看在线发帖、利用实时语音和视频通话,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线指导,同时,制定课堂上的个别辅导计划,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环节二:“课中学习”

4.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课堂上先让学生围绕视频的学习内容各抒己见,对视频中留下的“思考”发表个人意见,通过相互交流,达成对新知识的内化.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一对一指导或集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并针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前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辨析各有关概念,准确把握向量特征.

5.拓展研究――向量间的关系

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相等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平行向量的定义,并提供各组向量让学生判断是否平行,分析思考向量的平行与线段平行的区别.

6.典例精析

问题:如图3,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图中哪些向量分别与向量OA、OB、OC相等?

由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追问其判断依据,巩固相等向量的定义.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图3做以下拓展研究.

(1)与向量OA长度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2)是否存在与向量O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3)与向量OA共线的向量有哪些?

对于初学者来说,常犯的错误是列举出来的向量有遗漏或找错向量,教师可适时指导,特别是问题3,应根据定义,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图中不单单只是向量 DO与OA共线,向量CB,FE都与向量OA共线.

变式研究:如图4,A1,A2,……,A8是O上的8个等分点,以圆心O及这8个等分点中任意两点为起点与终点作向量,其中模等于半径的向量有多少个?模等于半径倍的向量有多少个?与向量OA1共线的向量有哪些?

与“拓展研究”相比,“变式研究”不仅将原图中的7个点变成9个点,而且不预设向量(图3有12条向量),由学生自己寻找和构建符合要求的向量,教师观察学生的直观操作,做必要的辅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化对有关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促使学生弄清向量学习中比较容易混淆的几个基本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平面向量的位置关系.学习过程体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

7.练习巩固与自主纠错

学生通过完成相关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小组交流,教师点拨,自主纠错,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归纳和反思总结.

三、学习效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显示,高中学生能够认可并接受翻转课堂这种学习模式,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吸收更多的知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是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二是通过课堂讨论、教师辅导达到“学懂”的目的.

本节课共学习了三个内容: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三个内容若用一节课上,时间较为紧迫,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学习翻转为课前学习,将学生的课后作业翻转为课堂练习,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交流互动,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几点思考

1.有效的翻转教学必须合理建构有效的各环节学习内容和视频

翻转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在内容安排、时间安排、学生自学安排、练习安排、教师指导等方面都要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合理构建“课前学习”“课中学习”的内容.教学视频是呈现“课前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支架,一个良好的教学视频不仅能够突出学习重点、化解难点,而且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有效的翻转教学能够降低知识内化的难度

本节课,在“课前学习”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针对学习内容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学生观看视频,结合问题学习思考,构建新内容与旧知识的联系.在课堂学习阶段,学生通过视频所学的内容在大脑中已经有了痕迹,成为已有经验,这时,课堂学习重在解决前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拓展相关的知识和应用,加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辅导,这种渐进式的知识建构活动,有效降低了学生将知识内化的难度,彰显了翻转课堂的魅力.

3.有效的翻转教学能够增强课堂互动的实效性

课堂互动是当前课改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翻转课堂里,学生通过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在线发帖、实时语音、视频通话.之后,学生又带着自己的问题和见解进入课堂,使课堂的交流互动更加切合实际,更有深度,课堂成为交流、展示、讨论、问答、探究、评价的课堂,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获取.

4.有效的翻转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翻转课堂里,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的时间和速度.由于学生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这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并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提供“自主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架,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情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5.需要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