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美术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我司决定于2005年10月举办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请各地认真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活动的领导,要发挥教研部门的作用,要把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与本地艺术教育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艺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活动委托《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中国美术教育》杂志编辑部、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具体事宜与上述单位联系。
附件: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方案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2005年3月14日
抄送:《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附件: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方案
一、 参赛对象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三年以上教龄(2002年9月1目前任教)的中小学在岗在职音乐、美术专兼职教师。
二、 比赛内容、形式及要求
(一)音乐
1. 音乐欣赏常识与音乐教育理论。现场听录音答题,音乐教育理论笔试内容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时间120分钟。
2. 声乐。演唱一首自选的独唱歌曲(不得用通俗唱法),自备伴奏带或钢琴伴奏(钢琴伴奏必须是本省市参赛的选手),限时6分钟以内。
3. 键盘(限钢琴或手风琴)。演奏一首自选独奏曲,限时6分钟以内。
4. 自弹自唱与合唱指挥。自弹自唱:(占60%)根据指定的歌曲,边演唱边用钢琴作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占40%)根据指定的合唱曲目,指挥由两架钢琴代表的合唱队。
5. 器乐或舞蹈:两项中任选一项。乐器除键盘乐器外可任选一种中、西乐器或中小学课堂教学乐器(竖笛、口琴),乐器自备,演奏一首自选独奏曲,可使用自备的伴奏带;舞蹈内容自选,舞蹈音乐可用伴奏带,服装和伴奏带均自备。限时6分钟以内。
(二)美术(略)
三、 参赛办法
1.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参赛。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报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各2名,中学音乐、美术教师各1名;计划单列市可报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各1名,中学音乐、美术教师各1名。
2. 各地除按规定人数选派选手外,可派音乐、美术领队各1名。
3. 各地选派的参赛选手,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组委会要对各地选手进行资格审查,凡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取消获奖资格。
4. 参赛选手和领队必须如实填写登记表(见附表),并加盖选送单位的公章,登记表于2005年8月31目前上报。
音乐参赛报名表报《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地址:北京翠微路2号,邮编:100036,电话:010-68219114,68173645,联系人:宋瑾。
四、 评选
1. 由我司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
2. 评奖分设小学组和中学组;
3. 奖级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五、 其他
【关键词】农村; 美术; 教师。
不言而喻,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而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然而,很多农村家长及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却这样认为: 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绘画,学会绘画。其实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绘画,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既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陶冶他们的高尚人格。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美术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理念就是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 40 分钟、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认识与我国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悖,有碍于中小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及他们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会缺乏审美意识的培养,其结果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对美术的兴趣,而大部分学生则会视上美术课为他们学习语文等文化课的羁绊。
二、美术教学模式单一。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往往只是对教材内容做简单复述,机械地去执行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而没有去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得更有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太过单一,难以使学生真正从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创造的乐趣。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学内容具体分为“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 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此类课,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设计·应用”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 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造型·表现”包括创作、写生、临摹、手工制作等,一般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美术老师要示范讲解方法,指导训练技能、技巧,实践性、操作性强。其基本结构程序是: 直观感受—综合分析—示范讲解—师生合作—指导训练。“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应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主要是加强师资培训。培训的目的旨在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拓宽加深专业知识,了解教学改革动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
与此同时,要做好骨干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抓好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带教工作,使他们更快成长。要多开展教学评优活动,搭好舞台,帮助教师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能力,包括教材分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表达能力、使用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等。
四、教材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
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师仅仅依靠教材而不考虑农村实际情况的现象,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农村的美术教学,就要联系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来,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地方特色的美术课。例如: 野外写生、萝卜雕刻、泥塑、剪纸、折叠、麦草手工艺术、变废为宝等综合实践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寻求适合农村孩子美术学习的教学资源。
总之,作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我们要结合农村新课程的特点,不断探索、钻研、思考,改善农村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开展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这是时代对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孙飞。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观念问题及其出路[J]。 内蒙古教育,2010( 14)。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探究式
作为启蒙和基础阶段的小学美术教育,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步入美学乃至艺术的圣殿,是教育的首要目的。在教育中要使学生建立起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观念,从而开始创造和学习。美术被学生进行创造、欣赏、认知和感知的过程即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宗旨,并实现促进和骑法出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的提高的最终目的。
一、小学美术的教育宗旨和途径
美术作为美学领域里的一门学科,有着创造生活、设计生活和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是人类将美好理想赋予物质创造过程的结果,是带有创造性的劳动,美术活动既是精神生产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物质生产方式。所谓的艺术家即是将自己的思想、想象、知识和兴趣赋予在自己的物质产品里,可以让别人应用、学习、感动和欣赏。美术中的纯美术存在的意义,就是能够创造出一片更加理想和纯净的精神世界。有别于专业的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劳动过程和生产方式,是以日常性的美术教学活动为基础,建立起学生对美的意识和兴趣,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的思想人格得到健全。在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门技巧、技能课,更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文内涵,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掌握美术的基础技能和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我国的人文、地理和历史等知识,最终通过这种手段建立健全学生的思想人格。美术教育在小学课程的目的即是以美术教学为途径,将基础性的造型技能和美术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爱国主义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教育的基础性意义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及基础知识技能
在小学美术教育阶段,是学生接触初级美术、打下良好美术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初步培养,并授予学生较为基础性的美术技能和知识,小学美术教育担负的责任重大。
1.艺术灵感的挖掘,艺术嗅觉的培养
艺术灵感的特征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直觉性,特别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自我表现方式和自我认知、思维尚且缺乏,行为和作品里所流露和宣泄出的多为人类最本真的个性情感,在儿童画范围内,逻辑和理性的成份少之又少,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孩子的直觉。这既是因为“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对于孩子绘画的影响,同时也是因为儿童画受到的限制是技术能力层面的,所表现出的语言特色为简朴、天真和稚拙。所以,小学美术教学的指导方针应为直觉理论,将学生的想象创造和个性情感的直觉力加强,使其认知艺术的能力得到提高。
2. 教会学生用心倾听
无论是对于成年人还是小学生而言,这种“用心去倾听”的感受方式所体现的效果都是非常显著的。教师鼓励学生们彼此互相倾听交流各自的意见、想法和感受,在接受别人意见的同时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对于获取相关的美术技能和知识而言是非常有效的途径。面对如今独生子女个性过强,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更不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往往对知识的理解显得自以为是,不能通过与人交流和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别人的声音——包括对同一件作品的不同理解;各自对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丰富学生接受美术教育,感受美学魅力的途径和手段,如此不仅能够很好地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对于学生获取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来说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获取途径
美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累积性、重复性和操作性,失去了扎实技能和知识的支撑是不可能形成一个好的创意的。所以,如何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教授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较早的学前教育以及入学后各类五花八门的艺术班课程,出现了很多学生在低年龄阶段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较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广阔的知识面,然后这样的学生的作品,即使有很不错的想法却依然无法形成相应的作品,究其原因,便是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的情况——基础性的技能和知识不够扎实牢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时,对于创新和技能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得当,对于价值观和态度、情感、方法以及过程的关系要拿捏适度,保证学生创新和探究的进行,是建立在一定的基本知识基础之上。针对美术学科体系较为完整,本学科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较为系统的特点,学生在应用、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时候要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也是完善学生人格不可或缺的要素。素质提高的基础有赖于基础性技能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方法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以期实现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最终教育目的。对于学生获取基础性技能和知识的途径有如下几点:第一是培养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活动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得到加强,这也是组成美术课程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第二是提高人文知识。向学生多教授文化遗产、人文地理和历史故事方面的内容,包括制作、欣赏和绘画等,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自身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第三是着力提高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师通过日常的授课,对于每名学生的个性有所了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积极地培养和累计,从而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
三、创新思维对审美情趣的培养
从基层的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案例来看,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扩散性思维,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大幅提高,以及对于基础性技能和知识的多渠道获取,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扩散性思维又叫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或辐散思维,以已知信息为基础,进行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上的思考,以开放性的思维寻求答案的多样性。由于孩子的精神世界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感受非常强烈,所以教师应该将更多的对世界的探究机会提供给学生,使课堂构建起的美术情境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扩散性思维的培养,并以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励学生,形成良性循环。自由是创新的前提,大胆的假设和飞跃式的想象都源自于思想的自由。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应该给学生营造出心情舒畅、没有负担和压力、精神状态饱满的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注意力和感受力等心理活动状态较为积极,更容易对美术作品产生更为直接、直观和热情的理解与感受,要求学习的氛围和环境要富有创新精神、有趣、愉快而且轻松,此时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一定高度,对于理解他人作品以及自己的创作作品也充满了热情和灵感,最大限度上激发出了儿童对于美术的直觉能动性,对于基础性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前所未有地积极和主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入创新性的扩散思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学生接触美术、认识美学、感受艺术的初级阶段,其关键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教师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入创新性思维,鼓励学生感受和表达,才能打下良好的审美基础,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需要教师着重加强对学生基础性技能和知识的教育,为学生提升自身的美术创造力和审美层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术教育;核心素质;培养;学习兴趣
时至今日,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多个年头,在此期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从最初的实验稿变成了正式审定发行稿,这预示着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工作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而当我们反观与之衔接的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时,就会发现在新一轮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中,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具体如何培养,每所高校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案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出发,谈谈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具体方法。
1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基本内容
就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这一就业倾向来看,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质应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美术专业素质,包括扎实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美术创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传承与研究地方文化的基本素质等。相较于以往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如今除了拥有扎实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创意能力、跨学科进行美术研究的能力及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是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包括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合作与沟通、探究与反思的基本能力等。就师范教育教书育人的特点来说,以往普通高校都很重视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其毕业后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而新时代的毕业生要面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要面对接收过众多外部信息、思维活跃的学生,拥有过硬的教学技能仍可能无法成功驾驭课堂,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然后思考出一套适合所教班级学生的教学设计才能行之有效,这考验的就是教师的综合素质。
2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有效策略
如今很多普通高校都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求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融入社会,胜任与所学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就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并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理想状态。要让学生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就需要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问题。
2.1课内、课外为学生提供用专业术语清晰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培养学生擅长且乐于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素质
在平时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闲聊时能说会道,但一聊到专业问题就表达不清,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不喜欢与人交流,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在课内、课外都要为学生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教学(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可提供讨论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使其学会使用专业语言来评价作品或者描述创作过程,也可让学生课前预习新课内容,若有学生对新课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了解得比较多,课堂中可鼓励这些学生来讲解这个知识点,比如,讲解山石的基本画法这一技法理论时,若有学生课前通过观看网络视频或阅读相关书籍已自学了这方面的知识,上课时就可鼓励这类学生大胆站上讲台讲解,讲完之后教师再根据情况补充。课外可让学生组织、参与社团活动,从而锻炼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优势组织书画社团,招收本专业和别的专业的成员,组织书画创作、书画义卖、书画进校园、书画进社区等活动,这样的活动既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又能培养自身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2.2将美术历史与理论教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扎实的史论功底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意识
高校美术类各专业都开设了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等美术历史与理论课程,但真正能将这类理论课程用心学好的学生为数不多。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基础美术教育的主力军,需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任务,因此,不改变以往这种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态度是行不通的。比如,带领八年级学生学习《寄情山水》这一课时,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山水画的创作方法,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况,懂得欣赏山水画作品,并能领略传统艺术作品的魅力,这就要求中学美术教师既要熟悉山水画史,又要对山水画作品有深入的理解。高校开设的美术历史与理论的相关课程就能使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即未来的美术教师获得这些知识与能力。除此之外,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多开展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专题讨论。比如,学习石窟艺术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敦煌文物流失海外的相关视频,然后让学生讨论流失的原因及如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用一个个实例激发学生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热情,培养他们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意识。
2.3专业技能训练课注重过程,让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具体步骤有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
以往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我们没有特别将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与美院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区别开来,在教学模式上过多仿效美院,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美术作品最终的效果。如今,我们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在动手实践之前教师要多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也可鼓励部分优秀学生参与讲解。比如,在学习中国山水画这门课程时,教师首先要讲山水画的发展史及基本技法理论,而学生从前期的美术鉴赏与批评、中外美术史等课程中已了解过相关的知识,这时就可让部分学生谈谈他们对山水画的已有认识,学生在“谈”的过程中既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检测自己对已修课程的掌握程度。另外,教师动手示范时应该是每完成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讲解,让学生弄懂这个步骤的理论来源,不能只要求学生跟着模仿。学生只有在完全掌握每个步骤的理论依据后,才有可能在他们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既长于示范,又能将理论讲清楚。
2.4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真正将专业课与文化素质课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部分毕业后会成为各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而作为中国新时代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有较高的综合素养。针对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校在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过程中一般都会开设多门文化素质课,以补充他们在文化素养方面的不足,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收获甚微,出现这种状况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长久以来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二是教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若想有效改变这种现状,应打破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界限,具体而言可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在专业课教学中适当渗入文化课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专业课的学习还是不会放松的,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因此,专业课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课的内容与文化课的内容巧妙融合在一起。比如,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历史学方面的问题,中国画课程教学中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中国古诗词。其次,改变文化课教学方式。大多数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中小学阶段的文化成绩都不太理想,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不高,进入高校后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对文化课的学习更是避之不及,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在专业课程上,文化课教师可以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比如,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王维、苏轼这些大文豪的诗词肯定会做重点分析,而教师在分析诗词之前应和学生聊一聊王维、苏轼的画,让学生在钦佩画家王维、苏轼之余再谈及他们的诗,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鼓励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进行教育,主要是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来开展的教学,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教学就是要把小学生比作种子,不断的针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和素质化的教育。鼓励式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动机和兴趣,动机和兴趣需要不断的激发,也就是需要他人的肯定。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言语行为进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学生自身人格的发挥,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我们看到教师的鼓励式教学对于学生教学的促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对美的看法,培养学生进行绘画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针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需要不断的利用鼓励式教学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鼓励式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美术教学中,针对于学生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无疑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入手,提升学生对于小学美术的热情。只有学生学习小学美术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小学美术运用鼓励式教学方法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具有显著的成效。因此,本文浅谈一下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鼓励式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1.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是课堂上为了促进教学所进行的课堂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展现自身的才华,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发展。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师都是以传统讲授的方式进行的,教学生关于小学没事的基本知识,缺少学生的参与。小学美术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你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需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例如:小学美术中《动物朋友》这节课,教师可以采用鼓励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利用绘画材料,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并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为什么喜爱这个小动物?喜欢这个动物的什么特点?等等问题,从而教师采取鼓励式的方法,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奖励,从而学生感受到自身的闪光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
2.鼓励学生要有自身的审美意见
小学美术课堂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美好的事物的欣赏能力,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审美意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针对于美术的相关知识尚不十分的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能针对作品,做出简单的审美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充分的肯定学生自身的审美观点,评价学生的审美意见。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审美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在以往的美术创作中,充分的展现自身审美的意识,能够为以后的美术欣赏和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节还是根据《动物朋友》作为例子,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的鼓励学生的审美标准。例如,老师在黑板上展示出一幅关于猫捉老鼠的图画,让学生看着图画,描述一下图画里的内容,有的学生描述猫和老鼠是好朋友,有的学生描述小猫饿了,有的学生说那是大洋芋和小米渣。学生们在上课过程中,针对一个画面,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培养学生大胆的创作能力,能够在发挥学生自身个性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充分的进行个性化创作
引导学生充分的参与美术教学活动,能够在具备审美意识的基础子上,还需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能够创作风格不同的美术作品,能够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创作作品。小学生自身的想象极其丰富,对于世界和社会的事物,存在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美术教学就是应该在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的基础之上,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创作和学习,教师需要严格的避免针对学生进行统一风格的创作和教学,从而在培养学生自主创作能力的同时,从而提高美食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