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区域金融 科技金融 发展研究 对策
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科技金融作为新兴金融模式,还没有被明确的定义,主要就是指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科技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而科技产业需要金融支持,且融资额度一般非常大,就造成其风险程度会比较高,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正在摸索中前进。目前我国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发展,国家与地方相继出台一些法规制度引导科技与金融结合,比如鼓励引进科技保险、开设新三板、成立科技银行等系列措施,出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精力有限仍旧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区域辐射能力低以及结构失衡等问题。
(1)科技银行布局不合理。一份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新型科技银行都是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东部发达城市,而中西部地区科技银行非常少见,即使出现也是出现在像武汉、西安等省会地段中心城市,西部地区专业对准中小科技企业服务的科技银行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2)区域辐射能力低下,研究表明我国科技金融的扩散效应和辐射能力严重不足,除去极少数发达省份之外,科技金融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科技产业发展的速度,而且出现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分层现象。对于辐射能力较低问题,比如虽然北京的科技金融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对整个京津冀地区的辐射效应却很弱,作为中心城市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3)中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发展速度明显跟不上科技产业成长速度。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种新兴产业包括一些科技产业在中西部地区迅速发展,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开发产业、公共服务产业等出现从东部转向西部的势头。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速度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明显增多,但是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与其配套的金融结构却还比较落后,和科技产业相关联的金融产业并不丰富,资本市场的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1)科技企业布局不合理。由于我国科技企业呈现出“大分散”和“小集中”现象,导致科技金融难以规模化发展。在东部发达地区我国科技企业在科技产业园内密集分布,而金融中心又与产业园毗邻,因此信息交流方便,科技金融可以实现互相辅助共同发展。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科技企业零星分布、密集度低,中小科技企业经营效益较低,造成金融机构服务成本变相增高,无法实现科技金融规模发展。
(2)区域科技金融结构失衡,从区域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来看, 科技创新产业存在产业链不完整、集群效应低下、布局失衡等问题。科技产业不合理就会导致为其服务的科技金融在当地难以发展,并且由于产业和金融的不配套,导致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相互掣肘的现象发生,如此进一步失衡形成恶性循环。
(3)行政区域划分不利于金融资源的流动。一般的地方政府都会对本地金融进行压制防止资金流出从而减小本地企业融资压力,在没有独立创新的前提下原样照搬其他地区政府对科技金融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例如政府参加风险投资、干涉地区内金融资源配置、插手地方科技信贷平台等都影响着区域科技金融水平。
三、促进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建议
(1)大力发展本地特色科技金融。鼓励发展多类型的科技金融机构,增强科技金融对地区的辐射力。成立科技创新企业园区金融服务平台,发展集中型科技园区,在科技金融出现之前打好基础,为出现之后能够实现规模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政府部门在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之时为科技金融做好规划,保留科技金融服务位置,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金融发展无位置现象发生。
(2)整合创新科技企业园区内的金融资源,积极推动整个地区的金融合作。首先对中西部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支持,比如加大政府引导基金投入比例,加强市场培育,鼓励科技银行落户中西部地区等,根据当地科技产业特色适时进行调整。集中精力在中西部地区建成几个科技金融中心,然后利用其辐射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另外中西部地区应该呈现开放态度,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科技金融资源,加强地区科技创新产业与金融之间的联系。
(3)强化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打破区域限制,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整合相关政策资源,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互通,保证金融资源充分得到利用。建立科技信用评判标准,完善科技金融信用管理;提高政府部门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加强对科技金融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保证国家政策的及时执行;加大对科技金融人才的引进,建立人才交流信息平台,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完善科技金融管理服务人才队伍。
(4)适应科技创新,调整对应金融服务模式。根据当地科技创新特色,灵活运用金融结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的支持,使科技产业链和金融服务链环环相扣,深入合作;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结构依据本地市场的需求、本地区的社会状况进行选择,达到最合理状态;另外还可根据行业特点发展场外交易等等。
四、总结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金融业的研究一般很少再涉及区域研究,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地域差别已经不如几十年前重要,然而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区域因素仍旧对金融行业拥有巨大的影响。比如在一定区域内中小企业在寻求金融支持时选择当地银行进行合作的概率更大,同时银行对当地企业信息掌握更加全面;科技金融不同于以往的金融模式,作为时代背景下的复合型金融服务,其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发展比较好的区域有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我国北京中关村等极为少数的几个地方,而这恰恰说明了科技金融对区域因素比较挑剔,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区域金融特色,本文通过对我国一定区域下面对的科技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为我国区域金融运行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创新链;科技金融;结合路径
技术创新链是指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通过不断完善改进实现产业化的过程。由其定义可知,技术创新链被两大因素影响,即科技水平和产业支持。当前我国各行业都对技术创新链有了足够的认识,但是金融行业创新链的关注方向偏重于金融行业如何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却对创新理论对金融行业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二者结合发展的研究。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对科技金融结合路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期能够改善这种状况。
一、创新链理论概述
1.创新链理论的提出及研究成果
创新链理论的提出有近20年的历史,指科技成果经过改进完善最终被应用于产业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链还涉及企业内部的联系结构以及企业外部的组织结构的创新节点。创新链中的各个关系结构之间都存在一个节点,这些节点就是创新链各个环节的功能联系。
2.关于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的研究
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风险融资的方式能够为科技创新创造更大的资金支持,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融资工作要更加注重民间资金借贷等非银行资本。国内很多学者也研究了科技金融协同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认为资本在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与金融融合的产物,并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建模分析,强调了科技金融一体式发展的理念。虽然国内外已经对科技金融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是研究的侧重点始终是如何更好地让金融支撑起企业的创新发展而忽视了金融行业本身与科技创新结合发展的研究。所以要针对科技金融结合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指导金融行业的创新改革。
二、金融与技术创新结合的不同路径及作用分析
1.科技金融初级结合路径
科技金融的初级结合方式是财政加金融中介的结合。金融资本与金融中介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商品化。首先,财政可以大幅削减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利润和风险预期,这样可以使实际应用到科技创新的资金更为充足。其次,财政可以对创新投资实行贴息免息等优惠政策,以此来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并且这种投资政策可以刺激更多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创新进行投资。最后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把银行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使银行在贷款时免去后顾之忧。由此可见,初级结合方式能够充分利用银行资本来进行企业的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的初级结合路线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对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本身存在着固有风险,对着这种固有风险初级结合方式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只能将风险进行分担。原因有二,首先,政府对行业市场以及行业创新的认识不够充分,无法消除技术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其次,这种结合方式缺少对创新主体的监督。
2.科技金融中端结合路径
中端结合路径指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结合。相对于初端结合方式,这种风险投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更高程度的参与到技术单位的运营当中,使企业的运转信息可以实时的与投资方互通。如果风险投资与技术挂钩的话,风险投资资金就变成了技术资金。技术资金相对于风险投资资金能够更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投资集群的全面发展,这可以对整个产业链甚至产业链周边的环节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科技金融结合路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技术资金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但是对于产业链后期的产品销售的促进却很微弱;还有,技术资金比传统的投资资金流通更频繁且流通速度更快,这就导致了产业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稳定。所以,技术资金的这些特点导致了它只能作为产业链发展的一个促进因子,而不能主导技术创新的发展。
3.科技金融高端结合路径
科技金融结合的高端路径是大型科技企业与金融中介的结合方式。当科技产业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后需要的创新资金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纯粹依靠金融行业的投资支持已经无法满足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需要走科技金融高端结合路径。简单地说就是科技创新产业开始组建自己的金融机构。相对于前两种结合路径,这种结合方式能够使金融与科技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彼此的经营进展状况都更加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主体的不断前进,及时发现科技创新中的经济价值。
同样的,这种结合路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我国这种高端结合方式发展目前还未成熟,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我国实行这种方式会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
三、对我国科技金融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是提高财政直补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杠杆效应,将资金作为担保资金注入政策性担保机构或者补贴给民营担保机构使有限的资金服务于更多企业。二是开发多元化的财政引导基金。如使用信用担保基金帮助中小科技企业获得贷款,用风险补偿基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帮助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用企业成长基金帮助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科技企业获得发展,用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帮助科技产业发展壮大。
总结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们认识到要想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点内容来抓,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创新链理论给产业升级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伟,刘波.基于技术创新链理论的科技金融结合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01:153-158.
[2]马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建议
1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关系
1.1科技提升了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
文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源,只有发展国民文化,才能有效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是先进的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是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电脑、网络等科技产品,可以有效传播文化艺术,提升文化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受惠于文化艺术,从整体上促进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电影是新型的文化产业,是文化艺术的传承者,一些文化内涵往往通过电影表现出来。例如,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而成的,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1]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1.2文化艺术可以使科技更加人文化
在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影响下,科技被赋予了人文气息,文化内涵和意义更加深刻。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广告的宣传更加注重广告的审美特点。现在的广告考虑更多的就是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这也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果。由于文化的加入,也出现了电视和摄像机等科技产品,将文化艺术推到全新的高度,使科技更加深入人心。深圳的文博会就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好融合,更是全国文化产业的“桥头堡”。
2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限制性因素
2.1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1)技术集成能力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相应作用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基础研发对技术集成的带动作用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产、学、研的结合力度不够大,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很难构建完善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文化科技创新产业项目并不多,地域文化与高新技术尚未紧密结合起来,造成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兼具的产品形态比较单一化。(2)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升。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观念较为薄弱,新兴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一些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没有得到提升。
2.2缺少构建文化科技融合政策的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缺乏衔接,缺少构建更为完善的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一些地区已经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其中有些内容能够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然而,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城市层面来说,缺少构建能够扶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此外,现行政策的条块分解特点比较明显,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扶持以及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文化企业与能够享受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待遇有一定的差距。
3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建议
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为例,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城市整体经济实力有所提升,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然而,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仍然有些许差距,文化产业行业结构、市场结构较不完善。基于此,成都积极进行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断增强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构建了以企业为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值得相关地区加以借鉴,已经获得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性基地”的光荣称号。
3.1加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要构建以企业为主、市场为辅的文化创新体系,将产、学、研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掌握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构建配套产业体系,给予文化产业发展强大的支撑动力。首先,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稳步增强。其次,要将现代科技与文化创作结合在一起,赋予演艺产品表现力。此外,还要完善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设,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2科学规划,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要制定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划,要发挥出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并且正确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结合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地,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科技创新园区。同时,要对产业转型、产品创新以及政策环境等进行理论研究,以便于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3.3完善政策扶持,巩固文化科技创新地位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是联动的,是整体联动和衔接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结合产业核心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构建完善的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形成创新型的产业集群。[2]要对非公有资本、境外资本投资文化科技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简化相关审批手续。给予文化科技企业优惠扶持,尤其要在土地使用、财税政策以及融资服务等方面予以扶持。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强化文化科技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强文化科技基础建设,财政投入模式要进行适度创新与优化,创建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3.4利用科技手段,拓展文化产业链
(1)现阶段,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方向往往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模式中得以体现,数字内容可以有效延伸传统文化产业链,如图书到电视剧、电影以及动画等。简言之,所有传统产业被附带上了一种数字化色彩,通过数字化,可以促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如利用3D技术改编而成的经典电影。同时,可以实现文化科技在技术方面的融合。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成都市加快建设“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大大提升了宽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水平,构建了文化信息产品生产、传播的技术环境。这一点上,深圳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拓展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尝试,知名艺术区、文化产业创新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迅猛发展。(2)基于文化产业语境下,要打造区域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构建人才智库载体,构建围绕社会服务、项目开发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文化科技创新的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密切关注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完善网络保护的过滤技术,为了避免黑客的攻击,要加强使用防范黑客攻击的技术手段。
4结语
文化产业语境下,加强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势在必行,顺应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浪潮,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实现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杨,顾海兵.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功能[J].群言,2017(09):34-37.
“十一五”期间,我区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根据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全区初步建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基础支撑体系;按照*实际,建立并不断完善科技资源市场配置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在重点领域力争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可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成熟高技术成果;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居省内领先,部分产业技术运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简单概括为: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科技创新合作化,科技服务社会化。20*年“创强”工作各项指标达到省科技强区要求,20*年上半年申报,20*年10月通过验收。今后三年将以科技强区为推动,使我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全面贯彻落实各种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技术孵化基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承担各类科技计划,在应用开发研究领域,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
2、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和创新平台建设。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科研机构建设,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建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研机构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特色基地,实施集群创新,形成产业集群。加速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尤其是支柱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块状产业达30亿元产值的行业,都建立行业创新平台。继续做好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技中介组织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繁荣技术市场。
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加大科技奖励力度,扩大奖励范围,提高奖励额度;制定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以及科技活动中培养稳定优秀人才保障措施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激励政策;加大科技特派员下派力度,培训一批基层科技实用人才;积极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和基层就业;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实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
4、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培养优秀人才、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争取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科技人员份额有所上升,提高科技人才政治待遇和参政议政积极性;二是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加大科技执法力度,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加强对科技知识、科技专家、科技创新实践的宣传,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四是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才环境,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激励机制。
(二)、20*年的主要工作
20*年,*科技工作将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围绕科技“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十六字指导方针,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方面,着手进行重点突破、重点攻关,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科技基础。
1、继续抓好科技经济观的指导思想与大科技工作思路落实。科技经济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不断强化科技经济观的指导思想,大力支持共性的行业研发中心,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要继续抓好“大科技”工作思路的落实,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扶持一些受益面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的行业科技问题,使科技对经济与社会的贡献率不断增大。
2、全力以赴完成科技强区的创建与验收。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浙委〔20*〕29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创建科技强市和科技强县活动的通知》(浙委办发〔2004〕29号)的要求,全省上下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积极响应,形成了创建科技强县(市、区)活动的;“创强”不是比先进,而是比实力,20个考核指标,囊括了科技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有综合总体指标,又有人均值指标,目前温州地区已经有瑞安和乐清通过了科技强市的验收;今年创建,明年申报验收的有我们*和瓯海、鹿城三个区,竞争相当激烈,压力比较大。区委、区政府也很重视创建工作,召开了四套班子参加的区自主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创建科技强区的实施意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建议成立区创建科技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申报科技强区20项指标的落实工作,加快创建“科技强区”的步伐。一是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以此带动企业和全社会的资金投入到科技事业工作中去;二是继续健全和完善*科技信息网上的网络申报系统,使我们能对企业各数据迅速准确掌握;三是分组分片落实到人,下沉到企业,一家家研究,解决问题,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四是建立相关制度,落实有关部门的责任,以此形成全区上下同心协力局面,力争20*年10月通过“科技强区”的创建验收。
3、推进高新产业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是四方面:一是重点扶持以机光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浙江)基地——温州市制药装备业基地*分基地和浙江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食品与制药设备产业基地,加大力度,重点支持。二是利用各种抓手,促进高新产业发展。三是通过实施科技重大项目,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发挥支柱产业中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四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注重电子信息等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和信息化改造。
4、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区集产学研为一体,开展支柱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攻关,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支撑。该中心包括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浙江)基地和浙江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科技创新,十大支柱行业中的主要行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和科技培训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科技信息中心、国家大院名校联合研究院*分院等科技基础设施。今年做好前期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争取在明年开工建设,20*年完成。
5、全面提升我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实施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提升我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在十大传统支柱产业中,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和质量,力争传统产品高新化;二是以科技优化和提升灵昆等地以观光、垂钓、旅游、赶海、品鲜、购物和体验渔家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渔业;三是利用科技手段支持做精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实现商品住宅精品化、智能化。支持构筑布局合理的商贸购物网络与现代化物流业,做强商贸业,提高竞争力;四是提高山上大棚杨梅、平原大棚蔬菜、滩涂标准化海水养殖的“三带”发展战略中的科技贡献率,使我区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为主的具有*特色的都市农业进军。
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区各个产业的科技竞争力,使我区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地位更高一级。20*年,争取国家级科技项目15项,省级科技项目35项,市级科技项目40项。
关键词:创新 城市 新兴产业
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探讨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城市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新路径,对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及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了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战略型新型产业发展水平,本文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1.强化统筹安排和政策引导,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首先,制定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和推进城市建设,加强上下联动,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科技创新战略合作的主要内容。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因此政府应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立足城市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和市场拓展及产业配套能力,不定期地制订并公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导向目录,明确扶持、鼓励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品,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达到改善产业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次,要依据产业发展状况,科学动态配置创新资源。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化发展状况、国内外产业和市场状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定期年度《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指南》,引导社会投资,促进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再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着力推动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专利技术产业化;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国家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等制定,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严肃查处侵权行为,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创新的合法性和积极性,为企业公平有序的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2.加快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奠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人才共建机制,促进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共赢。可以拨付专项财政资金用于补贴、奖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端人才,鼓励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建立双向人才交流机制,努力促成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有效对接和联合,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经常性、宽领域、多层次的项目对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和扩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双赢。
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业机制,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引进集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重点培养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产业新质态的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推动大学、科研院所与科技园区联合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推行“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两栖模式。
三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促进创新型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高技能和实用型人才倾斜,允许企业用于人才奖励的费用税前列支。鼓励企业实行股权、期权、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3.加强科技金融合作力度,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
首先,为加强科技金融合作创新,城市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同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其次,利用税收杠杆,引导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落实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税收政策,让企业真正获得优惠;
再次,加强金融环境建设,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的工作对接,加大宣传、信息交流和培育力度,支持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以及国外上市;
第四,鼓励各商业银行给自主创新项目提供重点支持,为自主创新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为其办理贴现、再贴现等,重点研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新型融资工具、融资方式,鼓励并推动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努力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多种渠道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
第五,支持发展风险投资企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风险投资企业,鼓励各县(市)区和开发区设立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企业,执行国家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
4.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助推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聚集京津优质科技资源。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按照“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发挥各类园区、基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批服务体系健全、功能设施配套、管理运行规范、高新技术聚集力强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
5.延伸产业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
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集聚或者集群式发展是确保其纵向持续、横向优势的重要条件。目前,多数城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且行业分散,相关产业、关联技术的研发平台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业尚未延伸成产业链,产业集聚效果不明显,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尚未真正形成。应充分学习借鉴粤、沪、苏等省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的经验,下大力气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按照“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发挥各类园区、基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批服务体系健全、功能设施配套、管理运行规范、高新技术聚集力强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根据不同产业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链,在后续产品、配套产品上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