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

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

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行政学;方法论;现状;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D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05-02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恢复对行政学的研究,至今已经历20多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了诸多进展与成绩。但是也应认识到,与西方国家先进理论相比,我国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中国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建设现状

(一)研究方法较为滞后

对于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理论的发展来说,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因此科学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非常重要。虽然我国一些学者已经引入了多元化研究模式,但是研究方法普遍落后,如原则原理推导法、总结经验法等等,集中表现为静态化、定性化的分析行政现象,而没有意识到动态分析的重要意义。可见,我国有关行政学的研究方法论建设集中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很多研究主题尚未存在文献评估,也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或方向,深入研究的力度远远不足。当前,很多非实证性的研究取向也没有遵循批判研究、诠释研究等方法,严重影响了中国行政学的研究质量,在知识增长方面没能发挥作用。

(二)路径依赖现象严重

所谓“路径依赖”,主要是行政学者过于习惯或者依赖某种特定的方法,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而灵活选择,同时方法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不强。尤其对于一些非专业出身的行政学家来说,路径依赖现象更为严重。由于他们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性的方法论训练,没能有意识地吸收新观念、改变研究方法等[1]。例如,研究哲学的学者多用哲学观念、思辨色彩来探讨行政学问题;研究历史的学者则采取文献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来探讨行政学问题。虽然这些方法也存在一定优势,但是过于狭隘,将观念禁锢在某个角度,显然不利于方法论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导师习惯了自己所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也会将其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进而形成导师与弟子的方法论继承,也是路径依赖的一种形式。

(三)方法论研究有待强化

一方面,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作用,我国有关行政性的整体研究较为滞后,尤其在各种学术刊物中,有关行政学方法论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专著更是十分鲜见。大多机构没有将行政学方法论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当前,行政学方法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行政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需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以我国当前行政学界的研究重点与方向来看,有关方法论的训练非常匮乏;相关研究学者普遍存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现象,这也在一定角度反映出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力度不足问题。但是若想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与探索,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践与试验,这就涉及到经费的支持问题;例如,在一些实证研究工作中,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与时间,如果缺少了经费的支持,研究活动无从谈起[2]。

二、西方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建设分析

(一)多元化的研究模式与途径

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中,提出了多元化、多渠道的研究方法,并逐渐完善、成熟,形成一道体系。在西方行政学中,主要集中在诠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批判性研究三大模式下,并且不同的模式对应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结合目标、逻辑等不同实行优化选择。以研究角度、研究渠道来看,由于公共行政具有一定复杂性,如果仅有单一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远远不足,一般需要政治、法律、管理三大角度为着眼点,对公共行政提出不同的认识与见解,并且不同的途径存在不同的价值与观念,彼此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3]。除了三大主要角度以外,心理学、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也是可供选择的视角。从西方行政学的整体发展来看,多种研究视角、研究途径给我国带来深刻启示。

(二)激烈的方法论讨论

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中,各种矛盾、冲突及争论屡屡存在,而对学科研究方法的讨论与反思则是一个热门性话题。经过长期的反思与探讨,一些西方行政学者逐渐意识到,行政学的合法性危机实际上也是方法论面临的危机,也就是当前行政学研究过程中过于关注研究方法、工具理性方法等,难以对公共行政产生系统性、完整性的认识。从公共行政领域来看,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奠定在工具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但是很多学者也开始批判过度张扬的工具理性研究行为。另外,在大多数理论研究过程中,涉及到问题描述和变量识别问题,那么将公共行政研究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比较,显然存在一些不足,这就提醒学者应更多地关注核心议题,争取更多制度、政策的支持,优化研究方法[4]。

(三)注重方法论的训练

与我国长期忽略行政学方法论的情况比较,西方行政系在方法论教育与训练领域做出了较大努力。当前,西方国家已经关注到科学方法是开展一切学科研究的基础所在,因此在行政学教育专业中开设了有关方法论的研究课程,如行政学的高级学位教育中,方法论教学占据重要位置。另外,在西方行政学的培训过程中,除了关注研究方法以外,对行政管理的实践能力、技巧、方法也非常重视。以美国为例,较为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教授系统性的思维方法、管理方法、分析技能、决策技巧等。

三、中国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借鉴西方观念的几点建议

(一)深入探讨行政学研究方法论

以我国当前方法论滞后的实际情况来看,与研究方法的滞后存有必然联系。结合西方行政学的发展经验,我国必须意识到行政学研究方法资深研究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提高我国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与质量。有关行政学方法论的深入研究,普遍存在于行政学研究的后期阶段,在学科知识增长、理论进步方面起到积极作用[5]。实际上,这也是有关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关照”或哲学性研究。那么研究行政学方法论的具体方法,不能仅停留在表面阶段,更要以哲学角度为出发点,对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具体方法、原则进行探讨。

为了更好地践行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必须采取一定的发展策略,分析如下:其一,鼓励专业的行政学教师或者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建设,并发表学术论文;其二,在各个学术期刊中开设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专栏,为专家学者提供交流的空间与阵地;其三,各级机构应加强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在行政学方法论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鼓励出版行政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著作与研究成果;其四,组织各级学者召开相关研讨会,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促进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建设与发展[6,7]。

(二)以“中国特色”为出发点

以我国有关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现状来看,若想实现长远性的研究目标,仍需从多方面作出努力。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学研究体系,必须从行政学研究方法论角度为着眼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首先,在方法论体系的最高层是有关行政学研究的方法理论思考,也就是行政学研究的基础与“元理论”,以宏观角度落实行政学研究方法建设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指导方法,逐渐构建完善的研究方法理论与研究技术体系,对行政学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8];其次,在方法论体系的中间层是有关行政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思考。实际上,有关行政学研究方法涉及到诸多方面,结合各种划分标准,可以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根据不同情况而优化选择;再次,在方法论的最底层是有关行政学研究的具体技术的分析。也就是研究行政学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资料、方法与手段等,如问卷调查、抽样分析,这些都在行政学研究中起到积极作用。

(三)加大方法论的训练力度

从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加强对方法论的教育与训练,是行政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也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为了改善我国在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方法、观念等方面的滞后现象,必须通过教育手段进行优化,贯穿全新思路与方法。当前,我国以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多层次学历教育体系为主,但是无论是哪一阶段,都缺少对方法论的系统教育;再加上我国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建设落后于西方国家,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体系,那么就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方法,如研究模型、分析软件等,都应在行政学教育中起到作用。

若想真正掌握方法并自觉运用,需要一个不懈努力、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在行政学的本科阶段就应开始着手训练方法论,开展具体化的方法论教育与训练工作,结合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技能与方法,为学生今后就业或深造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终身教育的作用;在硕士或博士阶段,除了基本的方法训练之外,更要开展反思性校验,也就是对方法进行审视,并自觉地运用到实际中。

总之,我国已经意识到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建设的重要程度,客观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的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经验,指导我国体系的建成并形成“中国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召音,姜杰.全球化进程中中西价值观念的融合与冲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黄帆.中西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的差异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1(4).

〔3〕包国宪,郎政.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施雪华,李凯.伦理本位与理性精神:中西政治哲学之价值取向[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

〔5〕程倩.论中西学术交汇中的服务行政理论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4).

〔6〕何亮.中西融通:近代维新先驱陈炽的教育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TRIZ发明原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保障上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总体状况还是不能尽如人意,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创新意识差。高职学生习惯于在教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缺少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创新欲望和创新勇气都很缺乏。二是创新能力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关键有三点:(1)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的教学过程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远远不够。目前,我院倡导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的项目化教学法,既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水平,又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2)创新型教学队伍不成熟。教师大部分是从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经验不足。尽管一些硕士、博士具备创新实践的经验,但将创新实践内化为教学实践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企业工程背景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却不足。(3)对创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院系各级领导及教师对创新教育还仅停留在理念的理解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中。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许多途径开展工作。而且,课堂教学创新永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启迪学生,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但是,这种层面上的教育过程,并不能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创新的技法及创新的规律。TRIZ理论在科技界盛行,为创新教育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系统的方法。

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创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此理论是从250万份专利中仔细研究、寻找规律、总结分析而得出。许多技术问题可以利用其他领域或相似问题的原理和方法得到解决,也就是发明创造是有规律可寻和有法可依的。

TRIZ的经典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有8个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最终理想解、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与矛盾矩阵、40个发明原理、物理矛盾与分离原理、物场模型分析、发明问题的76个标准解、ARIZ创新问题解决算法、科学与技术效应库等等。其中,8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揭示了一项技术或某一产品如何遵循规律在历史中发展和演变的,为技术创新指明了努力方向。最终理想解则通过抛弃客观条件,以理想化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保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偏离目标。最终理想解应该是有用功能最大化,有害功能最小化,而不是用传统的折中法去解决问题。40个发明原理则是阿奇舒勒总结专利的精华部分,也是TRIZ理论应用最普遍的部分。发明创造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物理矛盾是指系统中某一参数既要求向正方向运动,又要向反方向发展。如飞机的体积既要大,保证容纳旅客数增加;同时飞机的体积又不希望大,会有成本问题和动力问题等。这就是很简单的物理矛盾。物理矛盾的解决通常采用四大分离原理,即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整体与部分分离。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一般是物理、几何和技术性能的参数。技术矛盾就是由系统中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阿奇舒勒将工程参数作了横向—纵向排列,横向表示恶化参数,纵向表示改善参数,纵横交错的方格表示建议使用发明原理的序号。其他的理论,不再作逐一分析和解释。理论体系之间密切联系,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细致的理论体系,并成为技术人员解决创新问题的重要方法论。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无论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客观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第二,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第三,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这样的思想指导了许多发明创造的诞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TRIZ理论与高职院校创

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实践

笔者认为,TRIZ理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结合点主要在“教”和“学”两个方面。

“教”具有双层含义,既是指“教师”,又是指“教学过程”。教师作为施教者,需要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深入学习理解TRIZ理论,掌握创新技法;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第一阵地,直接决定了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程度。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中怎样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一般以专业课渗透TRIZ理念,选修课和社团课系统学习TRIZ方法论。

“学”同样也有两个意思,既指“学生”又指“学习过程”。学生作为受教者,接受各项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需要发散思维,甚至需要“异想天开”。同时,系统学习TRIZ理论时,更应耐心品味,寻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学习过程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更包括课外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自主实践”。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既在创新思维上得到训练,又在创新方法上得到提高。

下面以我院的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为例,谈谈具体的实践经验。

作为一个全新的TRIZ理论体系,教师大都还不是很熟悉。于是,我们着重做了如下工作:(1)营造学习氛围。通过请省内科技创新专家以及校内专家教授做讲座,全员普及TRIZ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培训骨干教师。暑假安排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参加“TRIZ理论培训班”和“创新方法培训班”。最近,又请美国IEG集团的创新顾问对我院TRIZ团队的所有教师集中培训。高密度的培训,使我院的TRIZ授课队伍的水平和能力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3)组织课堂教学。2009年9月,首先在几个专业试点开设了选修课的小班教学。2010年3月,选修范围进一步扩大。(4)指导学生实践。个别教师已经开始用TRIZ理论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TRIZ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只有不断实践,才能实现理论的真正价值。

通过初步实践,我院总结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维训练,系统学习,实践应用”多层次培养模式。(1)思维训练阶段。在全院范围开设关于TRIZ的选修课(初级班),让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尽早形成创新的概念,初步了解TRIZ基本知识,重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2)系统学习阶段。主要针对两种情况:一是选择初级班中对TRIZ感兴趣的学生,组织其参与中级班的学习,系统学习TRIZ理论体系;二是让骨干教师在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核心课的讲授中与TRIZ原理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思维,掌握创新技法。(3)实践应用阶段。鼓励优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TRIZ创新原理进行毕业设计或各级竞赛活动。当然,这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但只要我们努力实践,必然会发现方案中的不足,并不断修正,最终趋于完善而合理。

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应用实践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TRIZ理论的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重点选择TRIZ理论中40个发明原理、物理矛盾与分离原理等相对简单容易理解的部分。(2)对于不同的专业领域,TRIZ的应用重点应有所区别。(3)在TRIZ理论应用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应注意不同学科的交融。

参考文献:

[1]颜惠庚,曹叔亮.TRIZ理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95-96.

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范文第3篇

师范生的科学素养不仅涵盖他们所学的科学知识、技能、他们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和工作能力,而且反映在个人对待科学情感和价值观上。上乘的科学素养不仅表现在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其拥有对科学持续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及社会责任感,拥有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的能力。所以科学素养的培养我认为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主要通过师范生的物理教育使他们获得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其二,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物理科学学习中受到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熏陶和培养。从这点看不难理解师范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师范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在师范生的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使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重温一个个科学原理的发现历史,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观察、学习新知识都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依据物理学科教学目标和师范生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师范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储备,其学习目标主要是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就知识点而言,要求面广量大层次不深,主要是为将来做好教师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服务。这就要求师范生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以生活情境为出发点认识物质世界,以实验探究为先导研习物理问题,以物理问题为载体思考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例如,《曲线运动》的学习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举例说明曲线运动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2)曲线运动最本质的特点是运动方向时刻变化,从而说明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3)通过实验探究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共线(做好教材上的实验很关键)。在完成上面三项工作的基础上,再让大家举常见的例子说明,如链球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等情形,共同讨论,它们的运动路线、受力、条件等。还可以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做形象比喻,讲述人只有受到斜向外力的影响才会有曲线人生,启发学生感悟人生中蕴藏的科学道理。

二、以恰当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突出其中科学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

师范生的物理教学,可以将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教育显性化,以适宜的问题为有效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并结合科学的发展历史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先辈们为科学付出的艰辛,另一方面可以用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养成优良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问题不盲从、不骄傲,而是充分遵循人的认识规律探究事物的本来面目。例如,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离不开介绍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经验主义的否定;离不开伽利略理想化小球斜面运动实验的介绍。讲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离不开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介绍。在实际教学中,讲好这部分内容就是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一定要讲清伽利略首创的“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结论”理想化科学实验方法的精髓及其在科学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2)科学巨匠们的伟大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第谷不间断观测行星20年才终得行星运行的资料;开普勒为求证真理10年磨一剑方得行星运行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验证应用前后经历100多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开特为了验证卢瑟福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预言的新粒子的存在,他在充满氮的云室里拍摄了2万多张照片,终于从40多万条α粒子径迹的照片中发现8条产生了分叉,从而证明了质子的存在。通过以上实例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科学本身就是不断艰辛探索勇于发现的过程,榜样的力量昭示,唯有毅力加奋斗才有终成大器的可能。从而极大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追求新知的欲望,养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加快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三、要明确科学素养培养目标,引导师范生进行探究性物理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现在提倡科学创新意识已经蔚然成风,而科学探究则是实现科学创新最基础的方式,如何培养师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显得重要。这需要一个老师的设计、组织、引导、参与的过程,特别是做好探究性物理实验尤为重要。物理学的建立基于严密的实验观测和验证。“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结论”是物理学习的永恒科学途径。这里既含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又包含理论探究提升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是探究性物理学习的首要目标。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所得只是现象,需要从物理学习中找到原理,教学中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反馈交流所得,定能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观察兴趣和能力的保持与提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所谓理越辩越明就是这个意思。例如,物理教材中安排的牛顿管实验和验证小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时间关系的小实验,看似不起眼,但效果很颠覆,是平常观察与经验不能达到目的的典型示例,就像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一样,实践出真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注意生活的积累,经常自己设计一些操作简便的小实验了解物质世界,感受实验探究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认知上的盲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

四、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的养成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塑造。

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范文第4篇

一、观念系统的角色更新

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受教学观念,即教学思想支配的,同时又要在具体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由物理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物理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逐步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体系,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等。

1.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

目前,创新教育的实践与以往相比,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多样,研究性、实践性更加突出,教学中主张学生的全体参与和共同参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教师施教的目光大多聚焦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在创新教育中,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因此需要依靠他们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而每一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小制作、小创造,有的善于调查研究,有的善于资料查阅,有的善于发现问题、归纳总结……这就要求教师应把施教的光芒辐射到全体学生,并努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

教师必须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行为培养等进行全面关注。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在获取知识中其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调节等应发生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平,而且更要关注对他们未来发展有深刻影响的素质和能力,如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合作态度、感受和欣赏能力、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品质等,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在创新教育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除了教师的传统职能以外,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要达到四个允许:错了允许重来;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共同学习、寻求答案的过程,从而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也就是要做到教学相长。

二、能力系统的角色更新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重要的是必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能力、科学的态度,因而物理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素质。

1.物理观察与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没有观察与实验就没有物理学可言,新教材大大增加了与当今社会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强调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达到活学活用,现学现用的教育功能,因而物理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观察物理现象,探究物理现象,达到教材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观察、动手体验,学会没计,主动探究,而正常的实验教学是培养科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而中学物理教师除了应掌握必要的物理实验技能外,还应该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正确的理解,对物理教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组织学生实验的方法和技巧有基本的了解,要努力提高设计实验、改进实验、创新实验的能力。

2.运用物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如物理学时空观、物理学物质观、物理学方法论等。运用物理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之一,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新的物理学的方法论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

3.获取和处理物理学前沿信息和成果的能力

在新课程中,教师应当学会筛选、吸收、利用各种信息的方法,如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物理学领域最前沿的成果,从而把握学科发展、教育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脉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便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更新

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对称性;破缺;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32-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地指出了创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但就整个中国创新能力而言,现状堪忧。2011年1月12日,汤姆路透(Thomson Reuters)知识产权解决方案事业部公布了《2010年创新报告:12个重要技术领域及其创新情况》。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根据该报告中的数据,日本的专利总量是中国的100倍以上,美国是中国的4.3倍,韩国是中国的1.8倍。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这两个调查结果表明,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新概念的嬗变及其内在启示

创新的基本语义是“更新、变革、创造新的事物”,指的是用突破性思维改变旧状况的过程,是一个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而又非重复性的实践活动。中央党校的师英杰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人的创新能力的哲学研究》一文中对创造的形而上含义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创新概念是文艺复兴之后人的主体通过人的能动性与创新力的实现而得以确证的结果。在文艺复兴前,创造是上帝的象征,人不具备这种能力。到了中世纪,虽然人总是要在创造活动中求得上帝的启示,但这确实是人类走出上帝阴影,确证自身创新、改造能力的一种趋势。文艺复兴运动后恢复了人类的创造者地位,而且认为创造是解决问题的设想的成功组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人们可以通过论证、归纳得到道德真理。近现代以来,创造概念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如人本主义把创造的动机和需要摆在了人的需要中的最高层次;后现代主义从自然的角度看待人的创造活动,强调创造活动的整体生态价值。主张在创新实践中,实践的对象是创意,发展靠的是创新能力代替守旧能力。

上述对创新含义的梳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有三个方面的启示。第一,创新必须立足于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发展观,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理论依据。第二,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改造的实践观,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现实依据。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既要从社会实践中来,又会回到社会实践中去。第三,创新必须立足于传统之上,创新是一种继承性的承载过去开创未来的活动,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知识论根据。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和制约因素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整体上显示出相对淡薄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这种高分数低创新能力现状是如何形成的呢?

1.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评价为“一般”。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1)创新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欲望与动力。就整体而言,大多数学生有创新的冲动和把冲动转化为创新实践的意愿,但又表现出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的一面。(2)创新能力不足。虽然很多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眼界开阔了,想象力逐渐地丰富起来,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能在建模比赛和各种竞赛中荣获各种奖杯和荣誉,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但就总体而言,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仍然较为单一,没有新意。(3)创新的恒心和毅力不够。创新既需要“急智”,也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但事实上,现在的大学生往往遇难而退、见难而退,甚至无难而退,虎头蛇尾,缺乏恒心和毅力,经常与创新失之交臂。

2.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客观分析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各种因素,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但总结起来,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有以下三方面:(1)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第一,有知识,但缺乏创新意识。经过多年的学习,大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单元,但是很多学生依然受“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导向,及格就行,从而安于现状,不思创新。第二,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链条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特定条件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但由于缺少创新技能,创新灵感最终是昙花一现。第三,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创新目标。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能培养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宏观的社会视角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无法把握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没有明确的创新目标。(2)从教师的角度而言。第一,授课方法单一。授课方法单一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当下的教育模式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向度“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是主流。第二,教学手段单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言堂”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的学校甚至还把板书作为课堂考核的基本内容之一。第三,教材体系陈旧。白月桥在《我国课程体制的主要弊病》一文中,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做过概括。(3)从学校的角度而言。第一,教学技术落后。很多学校现在依然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条件,这与利用教育信息化优化配置整合学科课程,实现教学和管理模式效率最大化的理念相悖。第二,管理模式僵化。院系、专业、自然班级、寝室等的设置,使学生被预设为一个个固定的、僵化的“原子”。一经设定就缺乏流动性,这使学生的思维、竞争、创新意识也固化下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对称性破缺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对称性是系统内部诸要素(或子系统)结构、功能分布的均匀性、无序性。而对称性破缺是指在系统自身或外力作用下,打破系统原有对称、平衡、稳定的状态使系统出现非对称、不平衡、不稳定的动态发展过程。没有对称性破缺,就没有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多种形式的交换、转化,也不可能有新系统状态的产生与发展。因此,对称性破缺的存在,促成了变异、进化和多样性的存在。总之,没有对称就没有对称性破缺,没有对称性破缺也不会有对称性。在对称性破缺理论视阈下,创新过程其实就是打破对称性的过程,就是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事物的非对称性方面着手去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打破原有对称性,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以追求新颖结果,并对自身智力发展有所影响的过程。

现有的教学系统可以看做是一个多元的自组织系统。它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三个子系统构成。在没有外部指令干

预(外来扰动)的情况下,该系统内部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按照互相默契的某种方式协同运作,从而产生系统的集体结构与功能,表现出特定的宏观面貌,这就是它的自组织表征。教学系统的目标是人才培养,这是它的结构功能的外部表征。这表明该系统的任何子系统的任何努力都不能偏离该目标。教学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的突出特征是趋向系统内部的对称平衡,这种对称平衡集中表现于学生自身。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教学系统功能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才,但系统自身的对称平衡性却阻碍这个目标的达成。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平衡对称性。教材因强调完备性,往往在内容上滞后于时代,牺牲了鲜活的时代感;为了强调体系的完整性,又要牺牲多样性、灵活性;为了强调普遍性,又以牺牲特殊性为前提。这种单调的教材内容的平衡对称状况,容易挫伤学习积极性,导致学习上的对称平衡。第二,教学方法的僵化是导致学生对称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没有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培养过程中,从而难以实现从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第三,寝室安排和班级组织的长期稳定性是产生和保持这种对称性的牢固基地。寝室安排虽然有利于管理学生和维持基本的生活秩序,但是长期不变的生活模式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惰性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准确把握住关键点(涨落点),打破教学系统的对称性。第一,根据教学系统内部自组织特性,以结构变革为轴心,实现教材内容、教师授课方式等一系列对称性破缺。第二,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创新观察能力,锻炼学生创新的恒心和毅力;同时,想象力的激发能使学生打破对称性思维的惰性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敏锐的捕捉能力、深邃的观察能力。第三,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教育评价上,改变以往的“分数指挥棒”的价值导向,建立一套综合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素质,甚至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来。在激励机制上,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素质拓展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