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科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上海民办彭浦实验小学创建于1959年9月。学校位于上海市城区的北部,占地面积12244平方米,分成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校区,建有科学中心和艺术人文中心楼。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任校长王春华,教职员工83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名,小学高级教师54名,现有29个教学班,1150名学生。
学校以“适应教育”为办学理念,倡导“科学素养点亮智慧,人文素养滋润童心,艺术素养陶冶情操”的育人目标,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适应性,并提高他们对未来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自主适应能力。
学校信息、科学及艺术教育的特色经验
1.信息技术的发展
作为教育信息技术运用与研究的特色学校,学校早在1985年就引进计算机,开发了两版S-P试卷质量分析系统,并扩大应用至全校的学生成绩管理和学籍管理。1995年建成教学计算机机房并从一年级起开设计算机校本课程,次年建成学校计算机局域网解决了管理数据的冗余问题,也提高了计算机硬件和数据信息的利用率。2002年学校逐步将研究重点从信息技术的教学整合和管理应用转向课程层面的整体整合研究,既以信息技术支持学科课程的学习,也以学科课程中的丰富实例真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6年学校申报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信息科技与小学高年级社会学科在课程层面上整体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后于2012年被中央电教馆评为“‘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优秀研究成果”。
2.科学中心的建立
学校在发扬信息技术运用特色的同时,还重点研究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问题。
学校专门建设了四层楼、共计2900平方米的科学中心。在科学中心一楼“发现大厅”,学生可以观看科技影像资料,亲身动手操作实验墙上近30个科学小实验,也可以将感兴趣的问题记录在纸上,粘贴在“苹果树”上,和同学老师交流,也可以带着问题和疑惑去二楼“思维广场”,在书籍、网络中寻找资料和答案,和同学进行“头脑风暴”。三楼的“建模车间”则是学生开展科技制作和实践创新活动的场所,那里有设计制作、机器人、声光电和创新实验四个车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制作车船模型、搭建机器人、编制控制程序,也可以学习和运用Arduino控制板进行电-光、电-声实验和制作,或者直接用它来控制简易小车的行进。四楼的“追梦天地”共有自然与生命馆、地球与宇宙馆、科技与未来馆三个展示区域,集聚了小学基础型课程各学科中的科学元素,是常规课堂教学的拓展学习区域。
科学中心的建成和启用,促进了学生崇尚科学精神的形成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成为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
20世纪70年代开始,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紧密联系起来。医学生应具有以下素质: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及医德修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学校应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德高医精”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1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99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基本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包括4个方面:一是人文知识,涉及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二是人文思想,它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内在逻辑,反映基本的文化理念;三是人文方法,它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四是人文精神,它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1]。人文素质是医学生诸多素质中最核心、最基本的素质。近年来,有些学校忽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于强调人才的实用性,而着眼于培养“医匠”,这种“重专业轻人文”的做法使得医学生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道德意识淡薄,缺乏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恐于承担社会责任,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心理便无法调适,极易走向极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医学院校可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医学生成为既有丰富医学专业知识与较强技能、又有较高人文素质,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协作精神的全面发展型医学人才。
2医学生人文素质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会议讨论等形式对我校医学生人文素质进行调研,如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医学生人文知识自查和人文素质自评等,分析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和途径,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如“人文素质教育调查问卷”“人文素质选修课调查问卷”等。调查对象为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医学美容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有效回收率96.8%。针对“制约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问题,35.0%的医学生认为是社会主流导向,27.0%的医学生认为是学校缺乏相应的措施,24.0%的医学生认为是个人缺乏兴趣,14.0%的医学生认为是课业负担太重。关于对自身人文素质的评价,57.0%的医学生自评一般,7.0%的医学生自评高。问及“你觉得培养人文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73.0%的医学生认为是“开设系统而全面的人文课程”,其中大多数医学生希望开设历史类选修课,一部分医学生希望开设文学、艺术类选修课,只有不足10%的医学生希望开设哲学类选修课。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摸底自测”,发现医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知识面窄、人文意识淡薄等。调查结果表明,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3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学校要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人文素质。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会对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还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医学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师资队伍结构单一、知识背景相似。学校可以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人手,提升教师人文素质,促进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第一,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引进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类教师或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使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师比例合理,逐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第二,尊重教师,营造“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氛围,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第三,通过进修、培训、讲座等方式,为教师搭建人文科学继续教育平台。
3.2优化课程结构,突显选修课的多样性与人文性
美国佩利格里诺教授曾说:“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医学的学科特点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医药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应用型卫生技术(研究)人才。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生理、微生物等学科,社会科学包括医学心理学、卫生经济学、法律等学科,人文科学包含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学科。根据我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学时占校内总课程学时的百分比分别为21.6%、29.1%、21.5%、25.9%、25.7%、22.1%,其中人文学科课程学时占校内总课程学时的百分比过低,建议增加这类选修课的数目和课时。大学的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课时可以占到总课时的60%左右。学校应当鼓励学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选读选修课,尤其是人文学科的选修课。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选修课教学,课程名称要让人耳目一新,如古诗吟诵、中国十大古画欣赏、考古有趣且美、我行我摄等,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3.3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之一。城市的自然山水、文化底蕴滋养了大学,而大学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蓬勃向上的精神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不喜欢千城一面,更恐于千校一面。每所大学都有其发展历史、校园文化、优秀校友和特色专业等,要注重探索自身特质,形成独具魅力的大学精神。学校的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绿化美化等是大学精神的有形载体,而校风、学风等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所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例如,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参观校史馆,因此,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医学生了解学校的渊源、愿景、校训;举办医学生宣誓仪式,当医学生念到“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时,他们能体会到一名医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二是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如“五四”艺术周、新年晚会、大学生辩论赛等。三是举办各种人文社科类讲座,如“汉字的演变”“与九零后作家对话”“上饶文化元素探讨”等,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四是借助学生社团的魅力,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塑造自我,提高人文素质,如我校的考古、文学、笛子、拉丁舞等方面社团。五是通过社会实践,使医学生汲取城市的文化素养,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参观信江书院、采访非物质文化继承人等。总之,医学教育重在培养医学生以人为本、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寻求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如通过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课程结构,在图书配置、师资培训、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等措施,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6(7):111-113.
英文名称: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2779
国内刊号:11-5024/R
邮发代号:82-10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半月刊)创刊于2003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科技部万方数据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
辟有论著、综述、名师讲坐、学术专著、实验研究、科研进展、中医论坛、用药精进、护理园地、远教辅导等栏目。本刊常年征集:医学教学、科研、临床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预防、药学、管理以及临床各科等医学相关学术论文。
主要栏目:综述、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药理与毒理、药品鉴定、药物与临床、新药评价、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病理分析、影像与介入、中医中药、护理研究、制剂与技术、医药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探讨等50多个栏目。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学分授予标准,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
本刊出版周期短,来稿无论录用与否均在短期内告知作者。对省、部级以上部门立项的科研论文以及本刊订户的论文予以优先刊登。本刊订户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录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广告。
社址: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邮编:100025
投搞热线:010-5967907659679077
发行热线:010-59679533
传真:010-59679056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源;应对
压力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指人们在环境中受到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和心理上的异常反应。研究表明过强且长期的压力会使人储备的能量消耗殆尽而产生衰竭,从而引起各种疾病甚至使人死亡。因此,在不断总结大学生压力源的同时,探究相应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便是理所当然的任务。东西方学者都已在各自的研究中提出了各种应对方式及其差异。对于大学生压力来源,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主要来自于学习,社会和情绪方面,或来自于学习和个人方面。我国大学生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文化背景和校园生活。针对温州地区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进行探究,找到温州地区大学生压力源及其应对方式的特殊性,不同学校以及不同专业学生所面临压力的区别,这对温州市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以及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一、研究对象
抽取温州3所高校(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530名在校大学生,文理科均有。分布在4个年级。(医学院的03和04年级学生都归为毕业年级)。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496,有效回收率为70.9%。其中属于医学专业的有210人,占42.3%,非医学专业的有286人,占57.7%。
二、研究工具
1、李虹的《大学生压力量表》
该量表共有30个题目,从个人压力,学习压力和消极生活事件三个维度进行测量。每个条目从四个程度进行描述,分别为很大压力(3),较大压力(2),轻度压力(1)和没有压力(0)。采用4点计分方式,即“没有压力”记1分,“有点压力”记2分,“有些压力”记3分,“压力很大”记4分。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非常满意或满意,Cronbach α=.8322.91。
2、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修订)》
该问卷为自陈式个体应付行为评定量表。要求被试认真阅读指导语,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回答问卷每个项目提及的问题。每个条目的答案有“是”,“否”。如果选择“是”则继续对后面的“有效”“比较有效”“无效”作出评估;如果选择“否”,则继续下一个条目。而评定的时间范围则是指被试近两年来的应付行为状况。该问卷有六个分量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每个量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该问卷五个因子重测信度相关系数分别为:r1=0.63;r2=0.68;r3=0.65;r4=0.73;r5=0.68。
三、研究结果
1、温州高校大学生压力源的总体情况
表1所示结果是根据《大学生压力量表》所做出的对大学生压力的描述统计,我们将根据此结果对校园压力的特点进行分析。
由表1可见,如果我们用理论中值45来划分压力的高低,大学生压力的平均数远远低于理论中值。换句话说,大学生报告的大部分压力属于轻度压力而非重度压力。同样,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压力的平均数也都远远低于其理论中值。说明,分别来自这三个压力源的压力也大都属于轻度而非重度。在大学生压力量表的三个维度上,个人压力在总体上是最严重的,其次是学习压力,最后是消极生活事件压力。
2、温州高校大学生压力源的性别特点
以温州高校大学生压力源三个维度上的总平均分为因变量,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7.535a,p
3、温州高校大学生压力源的年级特点
用多元方差分析对温州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年级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17.13,p
4、不同专业温州高校大学生压力源的差异
(1)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压力源的差异。将本研究被试所涉及到的15个专业分成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两大类,其中医学专业包括:临床,麻醉,预防,中医,眼视光,护理,和医学检验,非医学专业则包括:生物科学,药学,教育学,市场营销,英语,法学,体育和艺术。结果显示,在总体压力及压力各维度上,专业的主效应均显著。医学专业学生在各方面压力均比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大。
(2)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学生压力源的差异用同样的方法将专业分成理科和文科两大类,其中属于理科专业的有:麻醉,临床,预防,生物科学,药学,中医,眼视光,护理,医学检验,属于文科专业的则包括:教育学,市场营销,法学,体育和艺术。用多重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理科专业在总体压力及各分维度上都承受了比文科专业更多的压力。
5、城乡差异和是否独生对温州高校大学生压力源的影响
用多元方差分析对城乡差异和是否独生对温州高校学生压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在各压力纬度上的差别虽然能够被比较,但两者的主效应都不显著。其中,城乡的主效应,F=2.551,p>0.05,独生与否的主效应,F=2.893,p>0.05。
四、讨论
1、温州高校大学生压力源的总体特点
与假设一致,温州高校大学生的总体压力情况乐观。压力源中最主要来自于个人压力,其次是学习压力,而消极生活事件的影响则明显较小。这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有些出入。在其他相关研究中,普遍认为在高校大学生的压力源上,学习压力始终是最主要的来源。如李虹在2003年的研究中指出,相比大学校园压力,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明显:王淑波在其07年的实证研究中也有指出,学业压力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排在首位。
本研究所指的个人压力是指来自与个体自身相关的如人际关系,生活环境,个人成长,能力,自信等方面的。之所以温州高校的大学生所受的个人压力最大,本研究认为,主要是因为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日益扩大,社会对该群体的期望值也随之不断提高,并不像以前仅限于对学习成绩的关注,更多的对诸如人际交往,表达适应能力等个人素质的要求。而温州市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生活节奏较快,也比较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冲击。该时期的高校学生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还比较弱,在外界的改变和冲击下,情绪容易波动,并且会十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2、温州高校学生压力源的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对于温州高校学生压力源的性别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在个人压力上要高于女生,而在学习压力上,则低于女生。与其他地区类似,温州高校的男生,相比女生,被赋予了更高的社会期望。社会更多地要求男性要承担“主外”的重任,所以男生承担的家庭责任、社会适应和成就竞争任务更重,自然个人的心理压力感更大,并且男生并不如女生那样喜欢找人聊天或者寻求其他形式来缓解压力,更多的倾向于逃避和压抑。而女生则因面对当前社会择业形势上明显的男女差别,为了更好得择业,必须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自然容易承受更多的学习上的压力。
对温州高校大学生压力源的年级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二年级是高校学生普遍压力感最强的时期,毕业年级则是压力感普遍最小的时候。这与李虹教授在04年的研究中指出的“新生神话”的真正破灭是在二年级这一观点是相符合的。他认为,真正缺乏控制感是在二年级,因为二年级开始才真正对大学生活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累积的压力随之而真正爆发。
对于温州高校学生压力源上的专业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专业的学生普遍比非医学专业学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也就是说,在温州的3所高校中,温州医学院的学生在各方面承受的压力比温州大学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都要大。主要是由于,温州医学院的学生在入学资格的考核上就比其他两所院校要高,其学生对自我的期望值就会相应较高,容易形成较浓烈的竞争意识。其生源更多的是来自外地的学生。而温州大学和温职院中本地的学生相对较多。综合经济,环境及心理上的各种优势,自然承受的压力会比较少。
3、不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压力源的影响
已有研究发现,那些具有韧性(Hardiness)者能较好地把自我和目标结合起来,把变化看成一种催化剂,看作成长的机会。“开朗一果断”者有较强的进取心、自我评价较高、善于自我控制,同样是面对学习、前程或人际等方面的生活事件,他们可能比“拘谨一温和”更易关注其中蕴涵的机遇和成功可能性,更能从磨练自身素质,积累经验的角度感知和看待事件,因此“开朗一果断”者在同等情况下感知到的压力往往较小。
本研究关于不同人格对温州高校大学生压力源的影响中,情绪性和宜人性对压力源的产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本结论与已有的发现基本可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