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遥感卫星影像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遥感 计算机解译 影像分类 湿地调查
中图分类号:P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039-02
天津市地处渤海湾顶,九河下梢,有数万公顷浅海域和沼泽、滩涂,水库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坑塘洼淀。天津市湿地含有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等,为物种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北大港、团泊洼、大黄堡、尔王庄、七里海等湿地按国际评判标准的分类,都属于相当重要的等级。如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湿地,成为保护天津城市生态环境与促进天津经济持续发展重要课题,本人提出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天津湿地的状况,希望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作用。
1 湿地的分类
湿地分为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两大类详细分类如表1所示。本论文研究的湿地范围仅为天津海岸线以上的湿地,并不包括海岸线以下至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
2 湿地地物光谱特征与识别研究
湿地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水本身物质的组成决定的,但是又受到了各种水状态的影响。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地表较纯洁的自然水体对0.4~2.5μm 波段的电磁波吸收明显高于绝大多数其它地物。
3 监测的数据源
SPOT卫星是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研制的一种地球观测卫星系统。“SPOT”系法文Systeme Probatoire d’Observation dela Tarre的缩写,意即地球观测系统。
每一影像覆盖面积60×60km2。当进行侧向(可达27°)扫描时,每一影像覆盖面积为80×80 km。
SPOT卫星的普段参数:(1)绿谱段(500~590 nm):该谱段位于植被叶绿素光谱反射曲线最大值的波长附近,同时位于水体最小衰减值的长波一边,这样就能探测水的混浊度和10~20 m的水深。(2)红谱段(610~680 nm):它可用来提供作物识别、土壤和岩石表面的情况。(3)近红外谱段(790~890 nm):能够很好的穿透大气层。在该谱段,植被表现的特别明亮,水体表现的非常黑。红和近红外谱段的综合应用对植被和生物的研究是相当有利的。
此次监测实验用的是2011年的SPOT卫星数据,包含红、绿、和近红外3个波段。
4 湿地信息提取
4.1 监督分类法
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利用航天遥感数据通过内业判读,依照湿地分类在影像上提取2011年的湿地信息。监督分类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又称训练场地法,是以建立统计识别函数为理论基础,依据典型样本训练方法进行分类的技术。即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求出特征参数作为决策规则,建立判别函数以对各待分类影像进行的图像分类,是模式识别的一种方法。要求训练区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判别准则若满足分类精度要求,则此准则成立;反之,需重新建立分类的决策规则,直至满足分类精度要求为止。常用算法有:判别分析、最大似然分析、特征分析、序贯分析和图形识别等。
这里采用最大似然法:假定每个波段中的每类的统计都呈现正态分布,并将计算出给定象元都被归到概率最大的哪一类里。
4.2 湿地信息提取实验
为了便于有效地分析和研究,通常选择能够反映地物信息的最佳的波段,它们反映了图像中基本的重要的信息,称之为图像的特征。图像特征是图像分析的重要依据。特征提取是对分类精度和可靠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本论文实验根据湿地的光谱特征用的是4、3、2假彩色波段,将根据影像反映的光谱特性基于监督分类来提取信息。
图1是根据遥感影像分类的获得的湿地分类图像在这里分水体、植被、树木、居民地4类,输出结果图像。蓝色为湿地、红色为居民地、绿色为植被树木。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张柏,张泠,等.湿地遥感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7,26.
[2] 张晓龙,李培英,李萍,等.中国滨海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J].海洋科学进展,2005(1).
[3] 牛明香,赵庚星.南四湖区湿地信息遥感提取技术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1).
[4] 赵萍,傅云飞,郑刘根,等.B.Satyanarayana;基于分类回归树分析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研究[J].遥感学报,2005(6).
[5] 周昕薇,宫辉力,赵文吉,等.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6(6).
[6] 张东水,兰樟仁,邱荣祖.“3S”技术在福建省湿地研究中应用进展[J].福建林业科技,2006(2).
[7] 杨柳.基于ETM+影像的扎龙湿地遥感分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关键词:免费卫星遥感影像;林业调查设计;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P40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83
1 技术方法
1.1 获取卫星遥感影像
1.1.1 获取遥感数据
首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Windows系统中安装能够显示卫星遥感影像的软件,例如,ArcGIS Desktop软件以及ArcBruTile插件。连接互联网后,打开ArcGIS Desktop桌面组件之一的ArcMap程序,定义地图坐标系统;新建一个shapefile面层文件,给拟定林业调查区的的四至范围做一个掩膜,将图层的填充色设为无色,图层轮廓设为红色,宽度为1,注意该文件的投影坐标系定义必须与预定义保持一致;将掩膜缩放到图层上,点击ArcBruTile插件,同时选中Bing菜单中的Aerial键,数据缓冲后,便可得到拟定林业调查区的卫星遥感影像地图[2]。
1.1.2 导出地图和拼接地图
首先,导出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如果屏幕上显示的地图区域已经覆盖了整个林业调查区,那么只需导出一幅地图即可;如果屏幕上显示的地图区域只是拟定林业调查区的一部分,那么需要分幅导出。然后,拼接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将所有导出的卫星遥感影像地图,放入ArcMap中,屏幕上会显示整个调查区域的卫星遥感影像,运用镶嵌工具,将导出的多张卫星影像放到一幅导出影像图之中,形成整个林业调查区的卫星遥感影像地图[3]。
1.2 配准卫星遥感影像
1.2.1 公共点的采集和参照
对于拟定林业调查区的四至边缘上的明显地点的坐标值进行采集,采集点一般在3个以上,明显的地点一般是指路的拐点或交叉点。采集完后,新建一个shapefile点层文件,将采集的公共点的坐标值输入进去,然后保存并导出shapefile点层文件[4]。
1.2.2 配准校正
将导出的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和shapefile点层文件添加到内容列表进行叠加,对公共点与遥感地图叠加后偏移的部分进行配准校正处理,具体操作方法为:进入地理工具配准工具条中的增加控制点,输入采集公共点的坐标值;点击地理标准工具条中的更新地理标准,尽可能的让公共点与卫星遥感影像地图重合。
2 卫星遥感影像成果的使用实例
2.1 毁林开荒调查
巍山县林业局接到举报有部分市民在附近的林业区进行非法毁林开荒工作,该林业局负责人获取了该林业区的卫星遥感像地图,相关工作人员将该图作为底图,与二类林业资源矢量图层进行叠加,确定了对林区的毁坏覆盖面积,此外还通过走访村民了解具体情况,发现情况属实,被举报人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2.2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
大理州森林资源管理站准备在弥渡县开展森林抚育计划,由于该林业地区地质和历史的变迁,2006年应用的卫星遥感影像已经无法真实的反映该地区的地理面貌,如图1。于是通过利用上述技术方法,具体操作如下:获得弥渡县林业区的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如图2;采集3条公路和多个小路的交叉点坐标值,与卫星遥感影像地图进行配准校正;确定森林抚育区域,利用配准校正后的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抚育区域的地形地貌、道路、水路等信息,并根据具体信息作出具体规划;排除不符合森林抚育条件的地段,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图1 2006年卫星遥感影像
图2 新获取的卫星遥感影像
关键词: SPOT- 5;影像增强;多光谱波段选取;匀色处理;精度分析;地形图更新
1∶2.5万、1:5万地图数据库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国防军事上发挥起巨大的作用。近些年来,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很多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地物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以至于这种地形图数据库在这些地区的现势性非常的差。为了克服这个缺点, 更好的能够利用1∶2.5万、1:5万地形图数据库, 最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于地形图数据库的更新。现在,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可以起到迅速获取数据,缩短成图以及更新周期和降低成本, 使得人们能够随时的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和更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 给测绘界带来了新的数据源。
按照常规的更新手法是利用现有的最新大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缩编或航摄后进行立体测图, 这都是精度高、可靠、成熟的方法。但前者现势性太差, 后者又是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 都不能适应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上迅速发展的需求。而SPOT5航天遥感影像的地面覆盖比较大, 重访周期是2~3天, 如果能够利用航天遥感影像快速更新1︰2.5万、1:5万地形图数据将是一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方法。
1.SPOT 遥感影像
SPOT 卫星是由法国空间中心设计, 比利时、瑞典等国共同发射的。重复周期为26天, 卫星上装载了 HRV( High Resolution Visible range instru -ments) 推扫式扫描仪。HRV 扫描仪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全色波段扫描仪,另一种为多光谱扫描仪,后者是可以再不同轨道上的倾斜扫描, 能够重复地扫描同一地区。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在我国一部分地区已经再开始使用卫星遥感影像做过了一些实验和应用研究,像天津市利用SPOT、IKONOS、TM遥感影像开展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验,江苏省也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并对IKNOS遥感影像标称精度进行了探索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3.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技术路线。使用SPOT-5卫星影像专业纠正软件Geoimage4.1对卫星影像进行DEM精纠正, 按照1∶2.5万、1:5万地形图外接矩形外扩进行裁切, 生成1∶2.5万、1:5万数字正射影像图, 利用专业绘图软件AutoCAD及相关平台采集所需要更新地物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编辑、修改、接边,检查,最后进行成果数据检测,并得出其研究结论。
4数据更新技术要求及方法
4.1总体技术要求
1) 成图范围按照坐标系标准图廓坐标进行裁切得到, 图廓点坐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 利用正射影像测绘更新的框架要素为: 交通、水系、居民地。
3) 参照正射影像, 切准地物外轮廓进行更新采集, 做到不变形, 不移位, 不遗漏。
4.2卫星影像纠正
1) 卫星遥感影像资料采用接收到的SPOT- 5卫星全色遥感影象。
2) 纠正软件采用 SPOT- 5卫星影像专业纠正软件Geoimage 4.1。
3) 遥感影像纠正采用16个均匀分布的平高控制点, 4个检查点。
4) 地面控制点从收集到的数字地形图上获取, 使用前转换到标准中央子午线的西安坐标系。
5) 地面控制点均选取在没有发生变化的地方,点位基本位于地形特征点且高程变化不大的位置。
6) 影像纠正引入1∶2.5万、1:5万 DEM数据进行精确纠正。
7) 纠正后的正射影像按照1∶2.5万、1:5万地形图外接矩形外扩进行分幅裁切。
4.3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参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执行。
4.4数据检测
外业检测采取点位检测和边长检测两种方式。检测的对象是经过更新的框架要素———居民地、水系、交通。点位检测是通过内业对比最新的数字地形图的方法, 进行更新地形图的精度检测。检测点应是均匀分布、随机选取的明显地物点, 1幅图至少选取检测点20个, 检测点总数不少于100个; 边长检测是通过外业实地使用皮尺或测距仪量测相邻地物点间的距离, 量测边数量1幅图不少于20处。检测边总数不少于100处。
检测点的平面中误差及边长中误差的计算方法执行GB/T 18316- 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 。
5主要技术问题及处理办法
5.1遥感影像纠正软件的选择与使用
SPOT 5号卫星采用 DIMAP格式。 DIMAP是开放的数据格式, 既支持栅格数据, 也支持矢量数据。SPOT5数据产品的 DIMAP格式包含两部分: 影像文件和参数文件。影像文件为GeoTIFF格式, 参数文件为XML格式, 可以用任何网络浏览器阅读。如果用户在Windows 2000下直接打开影像文件, 则影像只按图形显示, 没有地理参考信息, 也无法做辐射动态范围调整。如果用户用专用GIS 软件打开SPOT DIMAP, 则影像按其相应的地理位置显示, 并带有地图投影的信息, 而且软件能自动从参数文件中读取关键词, 在显示的同时自动增强影像对比度, 并按指定的方式显示波段组合。
在纠正时更新范围内套合1∶2.5万DEM, 更新范围外套合1∶ 5万DEM, 这样更新范围内达到更好的精度,同时数据运算量也不是很繁重。
5.2遥感影像的可行性
由于 SPOT5卫星遥感影像受到地面分辨率的影响, 在测绘地物要素时, 对于散列式居民地、独立地物、电力线等不明显地物无法判读; SPOT5卫星遥感影像在测绘地物方面对公路、 水系、铁路、集团式居民地外部轮廓等主要地物要素是较合适的。
同时, 通过实验我们认为也可采用 SPOT5数字测绘得到的数字线划( 主要地物、 等高线等) 与SPOT5正射影像( SPOT5 全色影像加多光谱融合或者SPOT5全色影像加TM 多光谱融合得到的假彩色影像) 叠加得到 1:2.5万、1:5万数字线划正射影像地形图,该产品更具有直观易读的特点, 同时也保留了SPOT5影像的信息。
【关键词】地震;遥感影像;遥感技术现状;信息提取
众所周知,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的建筑物抗震性不够好,抗震级别不高,一旦地震发生,灾害性非常严重,如汶川地震,破坏性非常大,在十几秒内就造成严重的财产和人身伤害。遥感影像技术的产生和今年的发展为地震的预报与防御以及灾后的救援重建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地震灾害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又可以成为地动,地振动,是由于地壳快速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造成了振动,在这期间会产生地震波。而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使得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从而造成地震现象。
地震会带来严重的灾害,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地震最直接的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比如因为地震断层错动和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而引起的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面被破坏,普通城镇容易造成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倒塌损坏,靠近山区可能引起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比如泥石流、滑坡等),若是海底地震,沿海区可能引起海啸等,后果破坏程度大,后果严重。并且,地震往往带来的除了直接破坏外还伴有次生灾害。比如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引起火灾;灾区水源、供水系统破坏或者被污染,使得灾区生活环境恶化,造成瘟疫等等。
地震往往瞬时成灾,让人措手不及,并由于地震使得大量房屋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所以如何能够准确勘探地震,并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及时有效的获取灾情信息成为重点研发方向。
2.遥感影像
遥感,[remote sensing],从中文解释上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从科技层面上来看,遥感就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对地球表面及资源(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进行感应遥测以及监视管理的一种科学技术手段。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的一门新兴技术。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来临。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影像(Remote Sensing Image)是指纪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相片),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相片。一般遥感影像,数据类型比较多,需要通过金字塔加速、帧缓存技术、多种数据格式等方法进行图像处理,方便遥感影像的显示。
3.遥感信息提取技术
遥感信息提取是遥感成像过程的一个逆过程,是从遥感对地面实况的模拟影像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反演地面原型的一个过程。遥感信息提取需要根据专业的要求,运用物理模型、解译特征标志和实践经验与知识,定性、定量的提取出物理量、时刻分布、功能结构等有关信息。
3.1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常用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主要是两大类的:一是目视解译;二是计算机信息提取。
3.1.1目视解译
目视解译主要是利用图形的影像特征和空间特征以及多种非遥感信息资料相组合,用过运用相关的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现在多通过人机交互,应用图像处理方法增强影像,提高影像的视觉效果,使之能够翻译到计算机屏幕上。
3.1.2计算机信息处理
计算机信息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遥感信息的自动提取,这就必须使用数字图像了。这种处理方式原理是由于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波谱这一特征,通过对某种地物在各个波段呈现的波谱曲线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增强的处理之后,在遥感影像上就能够识别并且提取同类的目标物。
4.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技术是通过对某一地区的卫星图像或者航空照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同一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所拍摄到的建筑物的遥感影像来判断该地区地表的变化。由于今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和震害信息提取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改善了以往遥感震害信息提取技术存在的结果精度低,震害识别对象单一,遥感地震应急软件平台不都完备的问题,并产生了新的提取方案。
4.1提出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震害信息提取技术
面对对象分类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地物的大小,结构,形状等基本几何特点,利用对象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借助于对象特征知识库以此来完成信息的提取。这种信息提取技术有利于提高分类的精准度。
这一信息提取技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即影像分割、影像对象特征的定量描述以及影像分类。对于影像分割,常用的方法是多尺度分割技术,能够精准的分辨出地物目标的分类。而影像对象特征主要是通过利用影像对象的光谱、形状和纹理特征制作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进行表达描述。对于影像分类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模糊数学分类的方法。
4.2基于震害知识库的震害信息提取技术
建立震害知识库,这体现的是遥感影像分析技术通过对人类思维方式的模拟来提取遥感信息。在模糊分类推理机制的分类系统中,引入越多的专家知识,越能够丰富分类系统,使得推理更加的合理,能够更加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这样产生的分类结果也就更加精确。由于知识库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系统相结合的产物,知识库中的知识数据越丰富,推理规则也就越完善,这样计算机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就越高,为遥感震害影像信息提取分析人员提供的数据就更加完善,为影像分类是提供的特征参数依据就更加精准,从而能够提高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的准确性。
4.3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提取震害信息
随着科技的发展,安装有高分辨率遥感器的人造卫星普遍投入使用,以及雷达遥感无人飞机等高科技产品的飞速发展,遥感影像震害信息的提取技术所得到信息本身的精确度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提取到的信息也必然更为准确迅速而有效,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技术必将不断发展,其信息的精确度、及时性都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对地震等灾害的预防以及灾后的救助都能提供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赵福军.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
[2] 殷亚秋.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1,(16):228,234.
关键词:摄影测量;遥感技术;现状;发展
一、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概述
1、分析摄影测量和遥感科技可以发现,该技术在最近的几十年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从最初的单一范围目前已经发展到多个行业之中,比如市政项目以及林业和海洋等等。它的存在和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贡献着非常显著的力量。对于摄影测量来讲,它最初从属于模拟摄影,从1970年之后其开始单独出现,最近几年其开始融入到数字摄影范畴之中,摄影测量正在逐渐的转变为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
2、对于遥感技术来讲,它有三个大的构成要素,即地基系统以及空基系统和研究技术支持系统。通过多种遥感设备来获取地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搜集以及辨别来判定物体。该技术的优点非常多,比如其信息获取的范围非常宽,而且获取资料的速率很快,所需的时间不长。除此之外,所受的限制要素不是很多,获取信息的方法非常多,获取的信息量也很大。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1、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现阶段,摄影测量技术中轻小型低空遥感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方便、灵活性强、经济性强的特点,低空遥感平台对航空遥感手段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对比例尺测图进行放大,形成高精度的城市三维模型,为各种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地理信息依据。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技术的应用,多线阵推扫成像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立体模型的构造方式也不断呈现出多样化,极大地提高了摄影测量技术的精确度。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数码相机得到了推广,大比例尺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获取离不开该技术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平台也不断得到应用,解决了我国摄影测量数据处理中单机模式的弊端,使得数据处理速度不断提高。随着对地观测数据处理平台不断走向智能化和现代化,救灾中的信息处理更加高效化。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得到了推广。通过发射激光的方式,对测量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分析测量目标的距离以及表面特性。通过机载激光雷达的使用,树林、建筑等障碍物的干扰不断被排除,直接获得高精度的地面三维坐标数据。
2、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通过将高空间分辨率测图卫星的使用,对地观测卫星能够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功能,对于提高地形测量的精确度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促进测绘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随着技术的发展,将小卫星编队飞行和小卫星星座与遥感技术相结合,致力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小卫星星座具有灵活性高、分辨率高、更新方式快的特点,逐渐成为了提高测绘质量的重要补充手段。随着小卫星星座技术的完善,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土地资源测绘等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
2.3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传感器技术也必然日臻完善,对于其应用前景的预测十分可观。
三、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的发展
1、多维度、多源目标影像的综合应用
获取目标信息的遥感设备、航摄相机(包括数字相机)性能的不断提高,航摄、遥感影像会达到更高分辨率、更多波段数,使得目标的影像质量进一步提升。近景摄影将在工程测量、变形测量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应用。航空摄影将全面应用于大比例尺地理信息的采集。航天摄影(遥感)也将广泛地用于中小比例尺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更新。多源遥感信息数据融合技术被普遍采用,来自各种系统的影像信息丰富多彩、互为补充。
2、无人机低空遥感测绘技术日趋成熟
无人机遥感技术发展快,最大的优势是反应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单、场地要求灵活、环境要求不是很苛刻等,已广泛的应用于测绘生产当中,尤其是的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工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架典型的无人机由飞行器、控制站、起飞发射、回收装置及检测系统等组成,无人机与航空模型的区别在于无人机通常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其要按设定好的航线进行飞行,有专门的飞控装置。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整个无人机测绘的发展,近几年,很多测绘单位都已经掌握了无人机的生产技术,可以自行生产无人机,这样大大的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无人机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
3、3S技术的高度集成
3S技术GPS、GIS、RS,虽然三者相互结合,但是就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来说,尤其对于摄影测量本身来说,其和GPS、GIS的一体化发展还是最近些年才付诸于实际,例如GPS/IMU配合数字摄影机进行摄影测量工作,可以大大的提高外业航摄的效率和精确度。目前的GIS软件及摄影测量软件业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结合,已经有部分GIS软件开始在其模块中加入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处理的功能,直接用于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的获取及处理,满足GIS系统数据跟新的要求,不再像以前一样,通过摄影测量与遥感系统获取数据,然后数据转换,再到GIS系统里录入编辑数据。简化了这个繁琐的过程,方便与用户使用系统。
4、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应用
从生产成本来说,通过传统的数字化测图方法生产测绘数据成本肯定是最高的,效率也是最低的,采用摄影测量的方法,是现在测绘行业中生产数字化测绘产品的首选方法。然而遥感传感器也具备和数字摄影机一样的功能,也可以获取地面的数字影像,甚至立体影像、多光谱影像。那么遥感影像也可以用于生产数字测绘产品,关键问题在于遥感影像的分辨率问题,遥感影像分辨率能否满足测图要求。对于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使用遥感影像测图完全能满足测图要求。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可以划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类用途,而且二者都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军用遥感卫星大部分是属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但是其中也有少数是选择较高的运行轨道,从而使得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有所减弱。和军用遥感卫星相比而言,民用遥感卫星则主要在多光谱成像,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地面的特征,但是它的分辨率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它的总体水平普遍在军用卫星之下。在军用高分辨率光学成像遥感卫星领域,美国锁眼12号卫星最为突出。它采用了大面阵探测器、大型反射望远镜系统、数字成像系统、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实时图像传输技术等,镜头口径3m,焦距27m,分辨率达0.1m。可见厘米级精度的遥感卫星数据获取已经不再是技术问题,能否商业化应用只是时间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此时我国的摄影测量和遥感科技已经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也就是信息化的发展时期。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我国地质测绘、资源勘查、土地资源测量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更应该借助科技的东风不断走向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和高精度化。
参考文献
[1]摄影测量与遥感学[J].测绘文摘,2011(01).
[2]胡骏红.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趋势评述[J].地理信息世界,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