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快要到了,这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节日。
2、端午节又称五月五,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因此端午节的“端”字代表“初”的意思,“午”同“五”字,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
3、相传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汩名罗江,而使人们尊他为江神,把装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免鱼虫争食其身,并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的诗辞。民间就有了吃粽子和赛龙舟。
(来源:文章屋网 )
1、今天是端午节了,已经习惯了在早上看新闻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今天新闻节目上的互动话题就是端午节,主持人也是微笑着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里过端午节时候的事情。
2、说到端午节,其实自己并不怎么熟悉,而且我总觉得北方对这种节日好象并不象中秋节那样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较重视一些,也会举办一些活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么说来,这个节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怀旧的色彩,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好象端午节是唯一的一个纪念古人的节日?看来,中国人确实是对古人很是尊重,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吧。
3、早上,下起了雨,好象今天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尽管没有带任何的雨具,想想难得在这种天气里感受到这么清凉的空气,不禁抬头深呼吸了几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气就是最纯净的,手机上早上收到了朋友发来的祝愿,也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丽,今天一出门就是这种温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象中,以前是写过很多关于雨天的文章,很喜欢雨天的感觉,雨水轻轻飘落下来,仅仅打湿了自己的头发,反而体会到了一种春风的感觉。
4、今天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画,雨天中的风景,看到这个时候,第一的印象就是一个安静的心情,因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欣赏到风景的,雨天中的风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仅要去接受这雨水中的朦胧还要接受这雨水中的泥泞,而这些一旦进退到自己的视线中成为了风景时,就会忘记所有的泥泞,就好像是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想想,都已经好象闻到了扑面的香味了。端午节的雨水中,祝愿每一个人都温暖。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认同;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前言:
近年来,相关学者对于端午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范围也空前广泛,并与现实的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提起端午节,人们都会联想到汨罗江,而“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这一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观赏性、娱乐性以及艺术性巧妙的融为一体,凸显着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
1汨罗江畔端午节发展源流
公元前278年,深受世人景仰的伟大诗人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从此诞生了端午节。端午节又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时至今日,端午节依然备受世人重视。汨罗江发源于湖南省平江县的龙潭山脉和江西省修水县。每年一到端午节前后,汨罗江畔就会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包括土家族、苗族、壮族、侗族、汉族等等。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屈原的名字却依然深深的镌刻在这片大地上,而端午节历经了风雨的洗礼流传至今,其习俗也被酝酿的更加浓烈醉人。
1.1艾叶洗澡
在端午节这一天,当地的人们都会用新鲜艾叶来洗澡,艾叶有的是从集市上买来,还有的是从山上采来,而这一习俗的起源是《离骚》中:“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不可佩”大致的意思就是千家万户都需要佩戴艾草,而不能佩戴兰草。
1.2喝雄黄酒
端午节需要喝雄黄酒,这也是当地的一大习俗。在端午节当天的午餐桌上,不管是男女老少,都需要喝上一小杯雄黄酒,就连小婴儿也需要在眉心点一点雄黄酒。而雄黄酒据老一辈的人说,还具有驱除百毒的功效。
1.3包粽子
端午节当日的包粽子习俗也是当地一个重要习俗,而包粽子习俗对于现代人们来说也并不陌生。当地有几个比较著名的市镇,包括汨罗、归义、长乐等等,每年临近端午节,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镇就开始躁动,街上也开始排起了长长短短的队伍,连平时生活很节俭的老大爷也不例外,一筐一筐的包子被买回家。而汨罗江两岸的女人们应该是最忙碌的,她们需要煮粽子、包粽子、采粽叶、洗糯米,场面十分热闹。
1.4赛龙舟
在端午节的当天,十里八村的男人们也会集聚于此,开展一些关于力量的比赛活动,划龙舟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江面上迅速聚集了很多的龙舟,包括“青龙”、“红龙”、“黑龙”、“白龙”等,比赛的时间并不长,伴随着一声号响,船手们紧锣密鼓的向前飞驰,大家齐心协力,挥洒着自己的力量和汗水,只有底气十足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而汨罗江两岸更是集结了很多看热闹的观众,当地的人们对于龙舟的感情尤为浓烈,很多外地的人们来到此地,都会被当地人的热情所感染。
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时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而汨罗市近年来也成了祭祀组、赛龙舟组、火炬传递组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当中。每年一到端午节,日本、香港、台湾等媒体,都会争相报道端午节的盛况,很多的外国电视台,也在报道端午节的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认同
2.1传统文化保护不当
首先,早在2001年韩国就已经为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做着一系列的准备,在民众的强烈反对中,我国政府也试图通过一些手段和措施平息民众的反对声音。当我国还在研究端午节发源地的时候,韩国就可以开始通过其他国家的名义,对端午节的文化进行标注,而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我国对于端午节文化保护不当所造成。全国各地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在努力的保护着各地的风俗文化和传统节日,但是,却并没有进行集中保护,同时,也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当全世界都在关注"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时候,我国就应该意识到,不论在任何条件下,端午节文化的都应该属于中国。
2.2“废旧立新”原则
其次,与韩国、日本不同,我国的很多主流分子在创建现代思想体系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本着“废旧立新”的基本原则,并非是借鉴传统来创造新文化。如果把这种思想与相关的政治运动相结合,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必将会受到更加严重的摧残,甚至不能保存其原有的完整形式。而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我国与韩国相比,在Υ统文化的保护和重视方面,还远远不及,不管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还是站在普适性的立场上,我国都必须要以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来保护和重视传统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了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的能力,才能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做贡献。
2.3明确民族文化身份
最后,明确民族文化身份也很关键。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明确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共存文化遗产、路线文化遗产以及边疆文化遗产都应该进行优先的考虑,并进行登录和申报。在世界遗产唯一性的引导之下,重点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同源性共存,辩证分析源流与源头之间的关系,抓住文化语言的主动权。传统文化的根基十分重要,需要加强保护,在经济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依然要保持自我,绝对不能丧失本国的文化之根和文化身份。“端午节申遗”事件就应该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可民众的觉醒,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各种“保护运动”以及“新闻事件”,从而激发了我国网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可与此同时,更应该做的其实是反思,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关心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总结:
通过对汨罗江端午节发展源流进行研究,对于中国的端午节风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也成为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为世界文化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端午节作文1
今天是端午节了,已经习惯了在早上看新闻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今天新闻节目上的互动话题就是"端午节",主持人也是微笑着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里过端午节时候的事情.
说到端午节,其实自己并不怎么熟悉,而且我总觉得北方对这种节日好象并不象中秋节那样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较重视一些,也会举办一些活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么说来,这个节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怀旧的色彩,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好象端午节是唯一的一个纪念古人的节日?看来,中国人确实是对古人很是尊重,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象今天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尽管没有带任何的雨具,想想难得在这种天气里感受到这么清凉的空气,不禁抬头深呼吸了几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气就是最纯净的,手机上早上收到了朋友发来的祝愿,也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丽,今天一出门就是这种温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象中,以前是写过很多关于雨天的文章,很喜欢雨天的感觉,雨水轻轻飘落下来,仅仅打湿了自己的头发,反而体会到了一种春风的感觉.
今天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画,雨天中的风景,看到这个时候,第一的印象就是一个安静的心情,因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欣赏到风景的,雨天中的风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仅要去接受这雨水中的朦胧还要接受这雨水中的泥泞,而这些一旦进退到自己的视线中成为了风景时,就会忘记所有的泥泞,就好象是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想想,都已经好象闻到了扑面的香味了.
端午节的雨水中,祝愿每一个人都温暖.
端午节作文2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当初他被别人杀害了并且扔进了又急又宽的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那一定一饱会眼福和口福!
端午节作文3
大的习俗在中国北方都是一样的,武威当然也是一样的。
包粽子、炸油饼,武威人还做油饼子卷糕,在门口插柳条或者沙枣花,给小孩买或者做荷包。
荷包也叫香包或香袋,是用中药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苍术、雄黄、樟脑等研成细末,装入锦囊中,利用中药的芬芳气味来达到驱除病菌和增加体香的作用。是一种精致美丽的工艺品,上面有绣出来的花鸟虫鱼等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油饼子卷糕是武威很有特色的小吃,也是最诱人的风味小吃。过去在武威有一句教育孩子注意节俭的常用话叫做:“有福不可重受,油饼子不可卷肉”。
油饼子卷糕的做法是,在用笈笈草编成的小笸箩里面先衬上艾叶,然后放一层用水泡软了的糯米,再放一层红枣,并洒上红糖。如此反复,满了以后,把两边的艾叶拉到中间盖住,然后用粗棉线象编制鱼网一样把筐包住,在上面压块干净的石块,搁锅里煮,等煮得又香又粘软的时候。炸出薄软的油饼,把粘糕卷至油饼当中享用。糯米糕白中透红,而油饼金黄金黄,那么一夹,再咬一口,那个香啊,那个甜啊,真是让你再别说这世上还有那种好吃的味了。是日,家家户户还要把自己做的油饼子卷糕馈赠给亲朋好友,相互品尝。
在武威的风俗中,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的门头还要插上柳枝,以为屈原招魂和躲避瘟疫。在那日,也有人喜欢在中午用水煎了艾叶擦洗全身,据说中午艾水性阳,专克一切阴毒,洗了不会招虫叮咬。而小孩子的口、鼻、耳边,则被大人们涂抹上了雄黄酒,据说雄黄性温,味苦辛,可治虫蛇螫咬、癣疥疮毒等症。相传这样可以躲避蛇、蝎、壁虎、蟾蜍、蜈蚣“五毒”。城乡居民则成群结伴,到雷台湖、海藏寺、文庙等处游览,小孩子则到这些地方的攀树折枝,用柳树条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具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的活动至今还流传在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限,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纪念屈原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里,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习俗,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下面三篇文章都与端午节有关,有由端午的红花想到儿时的伙伴,流露浓浓的思念之情;有用苦艾叶煎的水煮的鸡蛋,虽有些苦却颇具特色;还有发生在端午节的亲情故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怦然心动!
【作品展厅一】
端午的红花
桑飞月
我会在端午临近的时候想起一种花,这花不漂亮,即使后来虽着了红装,也不艳丽,那细丝簇拥的头状花序,总会让人想起无爹娘照管的女孩子的发,且它的枝叶狰狞又带着刺,所以相对于牡丹芍药等,它有一个俗气的乡妞式的名字――红花。
红花花朵最初是黄色的,倒应了黄毛丫头之说,只是后来才出落成姑娘,披上红嫁衣。红花“灼灼其华”“大红大紫”的时候是在端午。
在我们老家,端午有一种习俗,小孩子们要佩戴五色线和香囊。
五色线,即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线拧在一起,戴在手腕、脚踝和脖子上,据说是能辟邪去病,到了农历六月六,才能解下来扔到溪水里冲走。我们小时候家里穷,无饰物,所以这个小小的活动项目对女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每个人总想把自己的五色线配得最为绚丽多彩――关于这五色线要有哪五色配成,好像当时没有固定的说法。当时我母亲是个教师,对这些小事情向来不多关注,我也便只好和邻家女孩娟子一起去配五色线或缝香囊。
我从母亲的针线筐里翻出白线黑线,然后和她一起用青草和红花,分别染成绿线和红线及黄线。摘红花的时候,她往往抢着去,说自己不怕叶刺扎。之后,她就用布满小伤口的手指给我系五色线,很开心的样子。
但这些快乐的日子仿佛很短暂,瞬间就流逝了。我上初中那年,她辍学了,因为此时她有了继母,她要照顾继母为她生下的妹妹和弟弟,还要做饭。之后我们便渐渐远离,我不见了她,她不见了我。倒是假日回家时,母亲说过一些有关她的信息:
娟子跟着她爸爸给建筑工地开吊车去了。娟子去广州打工了。娟子上个月回来了,手臂在饭店里被烫伤了,手指都长在了一起。
大二那年寒假回家,母亲告诉我:娟子结婚了,对象是王庄(一个和我们村相邻的村子)的,据说是在广州认识的,比她大十多岁。
想起去看她的时候,是很多年后的一个春节。我回老家路过那个村子,见一位婆婆正在路口翻晒柴草。便走过去问:“婆婆,娟子家怎么走?”婆婆摇了摇头。我又指着不远处的我们的村子对她说:“从小庄嫁过来的。”她恍然醒悟:“哦,你说的是王蛋蛋的妈吧!在外打工,两年都没回来了!孩儿跟着他奶奶呢,住前面……”
又过了一些年后,端午的习俗变了,我开始入乡随俗地插艾蒿、买粽子、买洁白的栀子花。但我一直觉得这是别人的端午,我的端午,应该是绑五色线、戴香囊的,还有就是和娟子一起手牵着手,去菜园子边上采红花的……可是,娟子在哪里?红花又在哪里呢?
(选自《扬子晚报》)
探究练习
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文章第二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3.读读文章第七段,试从写法或内容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4.如何理解文章第十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5.端午节中你有难忘的人和事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作品展厅二】
端午的苦艾蛋
孙佳新
对于端午节,我有着久远的回忆和感悟。
家乡风俗,端午这天,除了家家吃粽子外,还要在门前摆放苦艾,孩子们把艾叶编在发辫里,佩在衣襟上,用艾叶烧水洗浴。我小时候除了盼过年,大概就是盼中秋和端午了。年和中秋不必说,盼端午是因为这一天可以吃到一个整鸡蛋,粽子倒不是很稀罕的。那时家里生计艰难,平常难得有机会吃到一个整鸡蛋。
在端午来临之前,我就开始想象那可爱的鸡蛋的样子。我可以尽情地把玩够了再慢慢地品尝它。然而我热切地等待总是遭遇失望―――不是得不到那个期望已久的整鸡蛋,而是,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鸡蛋要用苦艾煎的水煮!
我每每捧着那个苦味的鸡蛋就会懊丧地想:我等了这么久,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既然给我鸡蛋,为什么要在苦水里泡?那苦苦的滋味里包裹的却又是我一心向往的东西!
以后的端午节我总是央求母亲不要用艾叶煮鸡蛋,母亲总是安慰我说:“苦是苦,但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你细品品,苦里面也有清香呢!”
长大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苦也别有滋味,苦味的蔬菜和饮品对人体往往大有裨益。细想起来,觉得人生路上也时时会遇到那苦味的鸡蛋。从懵懂少年到生命旅途中淡泊的行者,曾经有过多少梦想和期待!可是费尽了心力得来的未必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焦躁无不是生命的苦,有谁可以逃避?可以聊以的是,在期待中努力,我一天天成长;从失望中找寻新的方向,我也一年比一年成熟了。
这时,我才明白,母亲说的“苦里面也有清香呢”,包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选自《读者》)
探究练习
1.试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谈谈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如何理解文章第五段中“苦是苦,但对身体有好处的。你细品品,苦里面也有清香呢”这句话的含义。
3.作者小时候盼望端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这篇文章阐述了怎样的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作品展厅三】
端午节
曾苗祥
刚过了春节,母亲的话就消灭了我们的余兴:没米了。父亲无言。嘴上的旱烟管衔着红点,闪闪灭灭。末了,旱烟管在虎口上一碰,红点“滋”的一声在水中散成了一朵烟花。父亲背起一副麻绳,扯上扁担,厚厚的嘴唇紧闭着,望了我们兄弟仨一眼,走出了家门。
母亲一阵风似的追了出去,很久很久,直到看不见父亲的背影,才慢慢地转过身走回屋里,一双眼睛红肿红肿的。
开头,母亲还能从张婶李嫂那借来一升半米,米和着野菜煮,碗里荡出另一个我,一动,它就颤悠悠的。以后,野菜就独霸天下了。
张书记的儿子小凌是我的同学,身上挤着的是调皮捣蛋的肥肉,双眼的位儿都让它们霸占了许多。他的母亲很疼他,每天几次在楼上长一声短一声地呼唤他吃这吃那。去年的端午节,我听着小凌的母亲呼唤他吃粽子,喉咙直痒,我们家只熬了一锅比平常稠了一些的米饭,我就问母亲:“我们干吗不包粽子呢?我们也包吧,妈!”
父亲把眼睛瞪得老大,端起饭碗正要吃饭的母亲又把饭碗放下,我吃了饭,走进母亲的房里,她斜躺在床上,双眼吊着泪,拉过我的手抚摩着我的脸,声音很小很小,但我听来却像炸雷:“明年咱们也包粽子!”
今年端午节,母亲真的开始在裹粽子了,我们兄弟仨就忙着抬水、烧火,高兴得没法形容了。
包好了,母亲将粽子一个个数着放下了锅,刚好三十五个,一阵旺火猛攻,粽子煮熟了。
这时候父亲竟回来了,他一脸的黝黑,背又驼下去了许多。母亲很高兴地接过父亲手中的扁担,边为他打水边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我也为你包了五个粽子哩。”
“粽子?我们也敢吃粽子?”父亲望见了挂在墙上很神气的粽子,沉下脸来说:“十天苦力还赚不来这么多的粽子,这是官家的排场,我们一下子就吃了我半个月的血汗钱!”
我很少看到父亲生这么大的气,他抖着胡子,一步跳到母亲的身旁,“啪”地一掌印在母亲的嘴上:“你也变得贪吃起来?”
母亲捂住涨得通红的脸,正想说什么,蓦地一个女人的声音得意扬扬地从墙门缝隙透了进来,挑拨得房里嗡嗡作响:“小凌,粽子熟了,快来吃呀!”
母亲忘了一切,一下子年轻起来,对我说:“快,把门打开。”
我听话地去开了门,母亲用双手围成喇叭状,连叫着我们兄弟仨的名字:“来呀,粽子煮熟,快来吃粽子!”我从没听到过母亲的叫声会如此洪亮。
她笑了,满是皱纹的脸笑得灿烂照人。
父亲又扛着扁担走了,母亲在他简单的行李里塞进了五个粽子。
我先后吃了十个粽子。
我问二弟,二弟说:“我吃了十个。”
三弟歪着头,用两只手比画着,两腮一鼓一鼓地笑着说:“我也总共吃了十个。”
(选自《小小说选》)
探究练习
1.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
2.读读文中的画线句子,试分析人物当时的心情。
3.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传神生动,试从文中找出一例作简要分析。
4.文章最后交代每人吃粽子的数目有什么用意?
5.读过文章后你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
《香香的粽子 浓浓的感情》
作品展厅一:
1.第一段写红花的作用一是为引起下文对娟子的回忆;二是红花的普通也衬托了娟子的朴实无华。2.比喻。用姑娘来喻红花,更有新意,形象地写出了红花初始时的俗气,到后来的成熟,同时也推动后文情节的发展。3.写法上这段文字用的是短句,略写娟子的生活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娟子的关心和思念。4.最后一段文字点明文章主旨,由端午想到了儿时的朋友娟子,流露出对儿时朋友的关切、思念之情。5.略。(能写出有关端午节的人和事即可)
作品展厅二:
1.第一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叙述。2.苦不仅是无法逃避的,还别有滋味。3.因为这一天可以吃到一个整鸡蛋。4.大凡成功人士,又有谁没有经历过人生之苦呢?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焦躁这些人生中所遭遇的苦,对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磨砺?甘与苦相依相生,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