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设计的发展

绿色设计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设计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设计的发展

绿色设计的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 环保节能材料 高新施工技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因此,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问题的威胁。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

一、引言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技能环保建筑等。 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向往在绿色建筑中轻松愉快地生活、工作,但对什么样的建筑才算“绿色”,学术界、产业界始终没有定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简称“四节-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绿色建筑设计

(一)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

绿色建筑是一种气候适宜性建筑,即遵循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如徽派建筑就是典型的小气候调节型的建筑,非常热的夏天,到了房间里也会觉得很凉快。徽派建筑大多为两层结构,一楼住人,二楼堆放稻草和粮食,粮食和稻草就成为隔热层,建筑上层与下层、内部与外部温差相差5度之多。徽派建筑的地窑是把季节性的热能储藏在地下,然后用温差为建筑取暖或降温,达到节能的效果。

(二)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

1.绿色建筑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主要是木材),尽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材料;另外,对油漆、胶水、粘合剂、地板砖、地毯、木板和绝缘物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性能优良外,还开始强调没有毒性物质的释放。

2.注重对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使用。外墙保温节能材料属于保温绝热材料,仅就一般的居民采暖的空调而言,通过使用绝热维护材料,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节能50%~80%。

3.绿色建筑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例如:利用空调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产生的热水作为日常生活用热水。利用太阳能光电系统来支持日常生活用电。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 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并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阔,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

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等几个方面。其次,绿色建筑的形式必须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层将不再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而将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界面。绿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将是多样的,尤其是外层材料将是高度综合、高效多功能的,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居民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三)绿色建筑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

三、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 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产的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 12.48%。在建筑能耗中,围护结构材料保温性能差、保温技术落后,传热耗能高达73%~77%。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一)发展绿色建筑可以高效率的利用资源

例如:可以通过结合各地的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通过就地取材来节约建筑的运输成本;通过使用各种节能墙体材料来实现建筑体内的保温节能;通过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来降低生活热源的成本;通过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来达到降低建筑成本及降低环境成本的作用。

(二)绿色建筑极大的拓宽了建筑材料的选择范围

使新型的建筑材料及制成品有了用武之地,同时又为加速淘汰工艺技术落后的产品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随着建筑业对各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需要,GRC板等新型的建筑材料不断被研发出,而传统的高耗能的建筑材料就会逐渐被淘汰。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发展绿色建筑

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综合应用,使建筑住宅建设最高效、最少量的使用资源;使各种公共设施能够在二次运用的循环中发挥最有效,启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绿色建筑工程。

(四)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是实施中国能源战略的关键环节

目前建筑能耗的增加,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营造自然和谐、健康的绿色住宅小区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四、结语

绿色建筑是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所寻求的理智战略,它告诫人们必须重建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高水平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

参考文献:

[1]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信息所.多伦多的“绿色住宅”[A].建设科技动态,2006,(9818)

[2]黄绳.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J].建筑学报,2004,(9)

绿色设计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 设计 可持续发展 原则标准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世纪, 随着能源日益紧缺,整个世界都必须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营造绿色生态建筑将是致力于人类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把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生活建筑, 有机地结合到自然中去, 逐步摆脱建筑行业对非再生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依赖, 形成合理、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的良性局面, 保证人类社会的各环节协调发展, 这是我们建筑师要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得到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绿色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绿色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绿色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改善环境。

4、绿色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5、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蕴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1、讲求节约能源。绿色生态建筑, 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 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 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 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 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 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2、讲究生态和谐。建设绿色生态建筑, 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 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 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3、设计科学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 人是社会的主体, 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 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 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 这种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 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 这与国家宏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4、从实际出发, 不照搬盲从。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不能照搬盲从。我国的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 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 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其次,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 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5、强调整体性设计。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 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 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6、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 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等, 加大智能化设计, 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 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7、健康舒适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 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心, 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 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 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 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 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 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三、加快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1、提高发展绿色建筑设计重要性的认识我国虽然幅员辽阔,物资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再加上前几年不加节制的开发、生产,资源已严重匮乏;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水资源等都大幅度减少,同时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所以,从思想、意识上对推行绿色建筑设计提高到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高度,这是当前首要的任务。

2、发展新材料,优化建筑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建筑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尽量消耗少的能源;其二是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使建筑物达到节能的效果。建筑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一般需要高温烧制而成,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和机械能,选用资源消耗少、低温制成或者常温制成的建筑材料就可以减少整个建筑物的内含能量。建筑中选用具有适当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可以达到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效果,如选用空心砖代替实心砖、泡沫建材、轻质建材等的使用都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3、重复使用与循环使用绿色建筑从节约能源和材料的角度出发,希望尽可能实现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这样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于降低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快绿色建筑设计的建议

1、 提高认识

我国人口众多, 且前些年无节制的开发、生产导致资源匮乏, 耕地、森林以及水资源都大幅度减少,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人们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推行绿色建筑设计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性。

2、发展新材料

建筑材料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尽量消耗少的能源, 并在使用中实现建筑的节能效果。由于大部分建材在制造时需消耗大量的热能和机械能, 因此应尽量选用资源消耗少、采用低温或常温制造的材料以减少建筑物的内含能量。

3、重复、循环利用

绿色建筑应从节约能源和材料的角度出发, 并尽可能的实现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既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可降低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尤其是建筑行业发展更加迅猛,那么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建立绿色建筑体系在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要实现这一工程,不仅需要环境工程师和建筑师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还需要决策者、管理机构、社区组织、业主和使用者都具备环境意识,共同参与营建的全过程。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整个程序中确立一个明确的建筑环境评价结果,形成共识,使其贯彻始终。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展开填补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空白,使我国告别了以国外标准来评价国内建筑的历史,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绿色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绿色建筑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时尚,从理想到现实,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也应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和遗憾,我们只有不懈地努力“,绿色世界”才可能实现。建筑形式是外在美的体现,建筑是否节能、环保,则是建筑内在美的体现。只有做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才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映人类文明进步水平的优秀建筑作品,这也是当代建筑师应当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贠慧星,冉云.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J]. 山西建筑, 2011,(04) .

[2] 牛犇,李东寅. 绿色建筑设计管理分析与研究[J]. 价值工程, 2011,(01) .

[3] 孙延军,李澎,刘冰. 谈绿色建筑设计[J]. 陕西建筑, 2008,(09) .

[4] 杨威. 绿色建筑设计初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4) .

绿色设计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节约资源;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因此,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中指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节约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凋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1.2 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1.3 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起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其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2.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策略

2.1自然采光设计

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照明用电,还提供更健康、高效、自然的光环境,还可以起到杀灭细菌和病毒的目的。建筑的自然采光就是将日光引入建筑内部,通过设计手段精确地控制并且将其按一定的方式分配,以提供比人工光源质量更好的照明。

2.2自然通风设计

自然通风是一项改善人与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我国许多传统建筑中都有体现,如传统民居中的穿堂风等处理手法。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在不消耗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的气体、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使人体感到舒适,并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里健康,减少人们对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节约能源、降低污染、预防疾病。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就必须考虑建筑朝向、间距和布局。例如南向是建筑物最好的选择。另外,一般高层建筑对其自身的室内自然通风有利。而不同高度的房屋组合时,高低建筑错列布置有利于低层建筑的通风,处于高层建筑风景区内的低矮建筑受到高层背风区回旋涡流的作用,室内通风良好。自然通风和采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通过保证房间内及中庭顶部一定的开窗面积,既达到了自然采光的目的,又可依靠室内外的风压及热压差,形成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在室外气候适宜时通过自然通风达到调节室内热环境的目的。

2.3隔热保温设计

2.3.1墙体节能设计

建筑物围护结构应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功能,一般通过建筑外墙的耗能约占建筑物全部耗能的40%,因此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及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建筑护结构的传热性能要求不同,一般气候越严寒,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要求越小,需要用导热系数小的高效隔热材料附着在墙体结构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根据复合材料与主体结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外保温技术、内保温技术及夹心保温技术,其中外墙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由其明显的优越性,使用同样规格、同样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效果好。外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的结构工程,也适用于旧楼改造。

2.3.2屋面节能设计

屋面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应当重视其保温隔热效果。主要措施为:①采用坡屋顶;②加强屋面保温措施;③根据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屋面(架空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种植屋面等) 。一般而言,屋面的传热系数要优于外墙的传热系数,并且可依屋面的形式选用不同的保温材料。现在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屋面。

2.4遮阳设计

外遮阳是最有效的遮阳设施,它直接将80%的太阳辐射热量遮挡于室外,有效地降低了空调负荷,节约了能量。在窗户合适部位加设遮阳挡板,可以巧妙地遮蔽夏季入射角度很大的强烈阳光,而在冬季,由于太阳入射角度的降低,阳光又可以入射到室内,从而吸收热量,降低室内的热负荷。

2.5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能源多元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目前主要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能。

2.6建筑绿化

绿色植物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希望与自然界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同时植物还可以起到遮挡太阳直射光,降低环境温度,减少空调的消耗,从而达到环保的作用。

2.7其他

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平面分隔和竖向分隔) ,以改善室内保温、通风、采光等微气候条件,达到节能目的。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

3. 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3.1 “绿色建筑设计”深入人心

建筑行业会将“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的全部过程, 建筑中的每一个环节将围绕“绿色建筑”的理念进行研究、实践。

3. 2 发展新型“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是指建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和物质的投入以及废物、污染物的排放,在制造的过程中,回收副产物,重新利用,降低环境的污染。这将加快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及推广速度,也将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

3. 3 绿色建筑的节能

在绿色建筑的体系中有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法则和适宜性技术等多种构成的元素相互的作用、相互的影响、相互的制约而形成了综合的体系。绿色建筑群体和传统的建筑群体本质上的区别是:绿色建筑不再局限于建造业以前时空的限制了,独立的考虑自身的发展。二十建立在发展和环境相互的协调和配合的基础上的,以生态系统俗称的就是大自然和人类本身,

的一个良性的循环为基本的原则,建立一个让大自然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绿色建筑主要是考虑了决策的方面、设计的思路、施工的要求、人们的使用情况、自身的严格管理一个系列的全过程,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呢结合自然地环境,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情况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建立起来的。为什么说绿色建筑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呢,主要是在资源上边,资源主要分成几中类型,一种是不可耗尽的资源,由于地球生物圈的系统封闭的特点,这种资源的总量并不会减少,但是如果受到一些有害影响的情况,则可能就出现不适合生物生存的现象了。还有是可替代和可维持的资源,它主要是水资源和动植物,还有就是不替代的资源,包括矿物、土壤、土地和自然景观。不可替代的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了就不可能在出现了,所以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节省能源。绿色建筑主要是一种新的生态意识,即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发展经济。这种概念让人们又看到自己是自然生物圈中的一个部分了。

3.4 实施行业的“绿色过程”

即强调“绿色施工”,实施“绿色竣工验收”,制定“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实施细则”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环保、节能。才能充分尽到节能节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历史责任,不断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不仅为我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也实现高效率地能源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它是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世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共识和方向。

4. 结束语

21 世纪是绿色文明的新世纪,提倡与自然共生的绿色建筑将是21 世纪建筑的主题。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绿色设计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对当前室内设计存在问题的分析

(1)功利主义和商业文化对室内设计的负面影响。由于受功利主义支配和商业文化的影响,许多设计作品还存在着豪华装饰材料堆砌的问题,无论是酒店、写字楼、医院还是住宅,都存在着滥用高档材料的现象。从心态上分析,许多人富裕之后有一种对实现梦想的渴望,希望通过装修的高档化满足这种心理,但也不排除有些公司为了利益驱使导致这一滥用装饰材料的倾向。

(2)对室内设计的表面化理解有些设计仍然把注意力用在对界面的装饰处理上,似乎每个局部都要精雕细刻,给观者不留一点空白和间隙,盲目炫耀技巧和效果。说到底,这种观念还停留在“装修”的阶段,不了解室内设计的全部内涵,没有实现设计观念的转变。优秀的作品除了设计概念的突破以外,大多手法简练,可以引起心灵的震撼,主要在创新和“意境”上下功夫,追求本质的设计。中国画论中很讲立意,“意在笔先”;也很讲究构图,构图元素中的“留白”、“计白当黑”,可以对室内设计有所启发。比如,住宅建筑室内需要简约,保持良好的空间感和感性空间的特征,不能把每个界面当作工艺品或产品处理。室内设计应走出繁琐,转向设计手法和观念的创新,转向探索高科技在设计中的应用,转向提高使用者生理、心理健康,以及对环境质量方面的关注。

(3)室内设计作为一个全新的专业,必须要有自成体系的设计理论,也应有权威的学术机构,依据设计理论对室内设计作品进行分析、评论,指导室内设计向健康方向发展。室内设计是一个多专业交叉的全新学科,涉及到建筑学、环境学、材料学、心理学、生态学、美学等诸多领域。从业务素质上要求,室内设计师要具有对空间、材料、光线、色彩、陈设、绿化等方面的综合驾驭能力,并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素质的支撑。作为中国的室内设计师,有责任总结实践,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理论,建立起属于本国的学科理论。还要关注国内的设计动态,结合理论开展评论,促进设计教育和学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中国的室内设计与国际接轨,不断向更高水平迈步。

二.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是指在设计中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在现有条件下,争取对自然的最优关系,利用并有节制地改造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顺应并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寻求创造适宜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在室内设计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空间设计。绿色空间设计旨在通过引入或再现自然景观来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赋予室内空间以勃勃生机,更好地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通常,设计师可以采用如下手法进行设计:引入自然景观、内外空间流通、利用仿生原理、使用地方材料等。自然景观的引入,即把自然要素如瀑布、山石、花草、树木等自然物,经设计师的精心设计直接陈设于室内,这在当代许多公共空间应用较为普遍。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增强,居住空间室内的绿色陈设将会越来越多。在注重室外空间的同时,通过室内外空间的流通,将外部的自然景观借到室内,使居住者在室内也能享有大自然的神韵和意趣,成为人与自然的一种对话方式。

2.生态美学的追求。生态美学是在传统美学观的基础上,与现代美学相融合,并注入生态学要素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点。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之达到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有机结合,具体内容包括:人工生态美、纯朴自然美、体感舒适美、色彩含蓄美。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上,一方面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自然法则,使室内设计尽可能符合生态系统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发挥人的创造才能,运用科技成果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的环境,达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崇尚纯朴自然美,所追求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情趣,通过仿生的生物材料和不加雕饰的表面处理,带给人质朴、清新、简洁的视感享受。现代室内设计已从过去注重物质享受转为精神追求,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声响的舒适和愉悦程度等是衡量室内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在现代建筑的室内环境中色彩的独立性得到强化,甚至出现了脱离物体本身色彩的超级平面美术设计,忽视了环境中的色彩的自然属性,造成了色彩的随意滥用,形成新的视觉污染。室内生态设计则重新审视环境色彩的系统管理,遵循自然的色彩规律,体现新的色彩审美哲理。可以说,新的生态美学观代表了一种可持续性的审美趋向。

3.绿色建材应用。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健康建材等,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它与传统建材相比具有如下基本特性:无污染性、可再生性、节能性。绿色建材从生产到最终的使用过程,首先确保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都不产生危害,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宗旨。绿色建材所使用的原料要求尽可能少用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包括从室内更新的旧材料通过新技术,又能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产出新的绿色建材。目前已研究出的无毒涂料、再生壁纸、人造板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节能性不仅体现在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上,也体现在生产中的低能耗和使用低能耗的建材上。如双层玻璃具有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因而,绿色建材的开发与应用是今后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方向。

4.倡导俭朴、适度的消费观念。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拥有资源相对贫乏。资源显示, 我们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6 %, 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 %. 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的2 6 % , 人均能源占世界平均数的53 %。中国的资源问题, 不仅是人均资源的匾乏, 更为严重的是在资源缺乏的同时, 资源的破坏、浪费和低效率使用都是相当的惊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38 %, 沙漠化土地达到18% 左右,七大水系有一半严重污染。这些损失在很大程度上与发展建设有关。在如此严峻的国情面前, 我们没有理由也更不应该去一味追求奢华, 而应该认真地研究分析和学习我们祖先怎样在几千年的建造历史中, 在相又小盆乏的资源条件下创造了我国高度发展的文明和辉煌。唐代医学家、养生学家剥、思邀认为,居处不得倚靡华丽. 只要素雅净洁, 否则会诱发贪婪无厌. 成为祸害之源。因此, 建筑室内设计倡导适度的消费观念, 倡导节约朴素的生活方式,不主张室内空间及其装饰的奢华铺张。把设计、生产和消费控制在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 有序地进行, 保障人与环境共生的可持续性。

结束语

建筑与自然环境是构环境的重要因素, “以自然为本” 、“以人为本”是人与环境共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建筑室内设计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的树立和运用更不提卜一句时尚的口号。而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只有充分控制和解决好它们的关系, 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真正和谐的对话。充分控制和解决好相关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绿色与可持续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高宇波.中国可持续住宅理论与技术研究.[J].山西科学技术厅. 2005. 80-83。

[2] 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绿色设计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材料 市场 自然

近年来,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程和世界各国的包装物迅速增加,商品包装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包装行业的不断壮大,使包装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纸、塑料、金属、玻璃等许多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包装,在为人们带来方便和效益的同时,大多数的包装材料往往被任意丢弃,也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环境保护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概念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使用具有环保功能的消费品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和环境保护紧密相连,现代商品在进行包装时必须考虑商品对环境的影响,崇尚绿色包装,便是在这种观念下的一种潮流。所谓绿色包装是指能够循环重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节约资源和能源,实行包装减量化,且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材料、制品加工到废弃物处理)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大力发展绿色包装材料,广泛发展绿色包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包装的必然选择,将成为包装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国际市场的需要

推向市场的商品必须符合消费者的认知和心里取向, 根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数据表明:90%的美国人,89%的德国人,84%的荷兰人在购买物品时会考虑产品的环保标准。因而尊重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和崇尚回归自然的心理,不能在包装中掺入破坏生态环境的成份,是现代包装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正是这种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绿色贸易成为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另外对环境的日益关注产生了新一代的消费者,称为绿色消费族,这些新的消费群体会考虑商品对环境的影响问题。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贸易的发展,以人类健康,生态与环境面貌出现的绿色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它对进口商品及其生产全过程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标准,目前, 一些发达国家的要求和水准对包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许多国家都倡导适度包装并制定含有环保措施的关于包装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如英国就对商品包装复杂豪华程度按照一定比例予以限制,超出要求则重罚、加税,迫使商家简化包装,减少环境污染。还有可口可乐率先在全球推广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容器,在国际上绿色包装制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国际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绿色包装,就绿色包装而言,尤其是我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如果我们不注意发展绿色包装材料,我们的许多优质产品将无缘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为了扩大国际交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西方消费者已从以前的追求豪华、精美的包装转向以简明、实用和绿色为时髦,出现很多简明化包装,并形成一种潮流,我国许多产品生产企业一定要适应这一变化,减少包装废物的数量,满足目标市场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出口商品包装设计中,加入环境保护意识,在选择包装材料时,本着对环境有利的宗旨,节约能源、减少材料用量、避免使用资源密集的包装材料,尽可能使用可再循环和再利用,以及无毒无害的包装材料,加快新型包装材料的研制,及时了解国外的发展动向、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改进企业出口产品的包装,以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

二、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需要

包装作为现代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构成形式,融合在各类商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之中,虽然给人们生活起居带来了便利性和舒适性,但却严重忽略了使用后所遗留下的污染于垃圾等问题,因为任何产品和活动都离不开环境。迅猛发展的包装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同时,由于过度包装和包装废弃物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主要是散落的废塑料制品的潜在危害,包括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农作物减产,被动物吞食导致死亡,增加环卫部门的工作强度,还有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已进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绿色生活的方式正在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环保包装设计是为了世界环境与发展、保护地球生态年平衡、保护地球资源而提出的。从环境保护的的角度出发,要求包装材料从原料开始,到包装材料的生产加工,使用,以至使用以后废弃物的处置全过程中,均对环境保护有良好的适应性,要关注包装与环境保护的环境成本,以保证绿色包装的持续发展。为了确保自然界维持其正常运作免受人为的破坏,包装设计师开始构思利用纯天然材质对包装进行改良,使之能融入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中,使其材质能以系统接受的方式取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从而可获得再利用或再生的机会,而不是强索自然,又以垃圾的形式抛回给自然,这种生长的概念,这种于环境的亲和力的理念,成为进行包装设计时所考虑的焦点。

三、绿色包装发展趋势

推进绿色包装的首要工作就是绿色包装设计,它直接影响到包装方式,包装用料的选择和使用量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理。绿色包装设计是我们在确保产品功能的前提下,找一个最佳的切合点,力求使产品包装的设计和使用更加合理,在产品包装设计初衷,就应该是包装设计保证功能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的材料,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装饰和多余的包装,提倡简约包装,以节省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资源,最小数量的生成废弃物,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大力发展纸制品包装

纸包装品种多,易回收,能承担多种包装任务,纸箱、纸袋、纸桶、纸浆模型制品成为现代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最主要的包装材料,纸及纸制品的原料来源广,价格合适均匀性好,易印刷和粘贴,无毒无味,包装卫生,适合自动包装且包装形状不易改变,易于回收再利用,成为垃圾后易腐烂变质,有利于改良土壤, 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以大量采用纸制品保证替代塑料及其薄膜包装。如瑞典人经过10年的研究实验后,发明了利东砖无菌纸盒包装,采用这种包装的牛奶、果汁、饮料,无需冷藏便可保鲜6个月,其回收后可制成彩板,用来做家具、玩具、音箱设备等。

2.可再生和循环再利用的包装材料

可再生的包装材料是指天然生物包装材料如木材,竹编材料,木屑,麻类棉织品,柳条,芦苇,以及稻草,麦秸等,在自然环境下极易分解,不污染生态环境,而且资源可再生,成本低,是优良的绿色包装材料。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原生材料经过技术的加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绿色包装品质内涵和民族包装风格,如我国已经有厂家利用柳条或竹条编制篮子来做酒瓶的外包装,编制礼品的礼盒,既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效促进消费者购买,还可以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树立商品品牌形象。通过对保证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再利用,不仅可以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节省大量木材进而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滥用和破坏,还有可观的经济利益。

3.可降解包装材料

是指在光、生物、氧化、水解等自然条件下自行降解消失、不污染环境的新型材料,因此被公认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绿色包装材料。目前,药物胶囊、日用产品等采用淀粉、蛋白质、植物纤维和其他天然物质为原料,快餐盒在许多地方已改成可溶解的材料,还有在光合或生物的作用下自行降解的塑料,已广泛应用于制作食品和药品包装材料和农用薄膜等领域。如德国一公司采用聚乳酸作原料成功地开发出具有快速自然分解功能的绿色食品杯,为解决以往一次性塑料包装物降解难题,开辟了一条实用化的新路子。

4.包装材料单一化和可拆卸化

包装采用的材料应尽量单纯,不要混入异种材料,以便回收利用。如果需要复合材料结构形式的包装应设计成可拆卸结构,有利于拆卸后回收利用。如改进材料性能,使瓶装容器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薄壁轻量化,通过材料工艺研制,开发改性材料,使塑料包装进一步轻量化薄膜化。

5.发展玻璃瓶罐包装

由于玻璃瓶罐具有保证食物饮料的纯度和卫生透明美观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透气、易于密封、造型灵活、可以多次回收周转使用、原料丰富、价格便宜等一系列优点,成为食品、医药、化学工业广泛采用的包装容器,尤其是饮料及各类口服液的主要包装容器。在使用玻璃制品包装时多包装物无污染,使用后对环境污染可达到最小程度,可多次重复使用,如雀巢咖啡瓶用完后可以作为饮水的容器,包装功能得到延伸。

四、结语

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商品的绿色包装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策略,保护环境,发展绿色包装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包装材料的使用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只有让包装材料的开发应用和循环回收同步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循环, 中国的包装设计必须迎头赶上世界的绿色浪潮,以适应市场需要并与国际接轨。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的世纪,绿色包装将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而无污染的绿色世界。

参考文献:

[1]张燕文:发展绿色包装应对绿色壁垒[J].中国包装,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