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的文化建设

城市的文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的文化建设

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文化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等诸因素的综合实体,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长期历史演化、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川不同国家,不 同地区的城市,甚至同一地区的不 同城市间都多少存在着风格的差异,显现出迥然相异的城市气息,以此表现出独特的城市个性。这种城市特色是人们借助不同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体现出来的,而且是影响、形成城市的众多文化因素和城市文化内涵的最完全写照。城市规划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其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它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保证城市正常经营活动和实现城市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全面、综合手段,它设计并指导城市空间和谐地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城市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市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市民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所讲的城市文化,主要指狭义城市文化,它是与政治、经济相并列的,是城市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作为环境、生产和生活综合体的城市群落,就是一种直观的文化景观,具有较深厚的文化涵义。它通过广义的建筑文化形式,即建筑物、建筑空间及城市规划,来综合反映一个地域内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筑。可以说,城市景观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景观,它以城市建筑物的形式和总的规划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形态和城市价值趋向。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相辅相成

城市规划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城市及城市中人们文化底蕴最集中的折射,是城市所在地区地域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是一 种看得见、感觉得到的浓缩了的文化。城市景观作为时代文明进程的标记,反映着不同时期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心理需求等内容。而城市文化则是在城市长期规划的积累、叠置、提炼、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有的性征及风格。因此,风格别样的城市

,是各时期的人们认识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在适应并改造自然条件基础上,结合所在市镇的性质、规模、经济、区位条件等众多人文因素的产物,是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处共生的规划思想,通过城市建设中自然风光、道路设置、街区布局、各种形态建筑物的组合,以及点、线、面三维空间的统一协调之安排,实现规划的风格。各时期的城市规划都离不开当时文化的指导,而各时期城市的文化又可以透过当时城市规划的结果,即现存各个层次的老城区的风格来展示,并为新时期的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进而通过这种形式使地域文化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可以说,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规划过程中重视城市文化内容的表现,并力求体现出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增强规划的生命力,将是任何时期的城市规划都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三)城市规划建设要与城市文化相结合

(l ) 国际大都市需要具备文化特质

现今时代,国际间日益频繁的交往和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各国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和时代性。文化,对于一个国际大都市而言,是一种标志,一个标准,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就没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多功能、多方位的中心作用为显著特点,但不管它可以在哪些 方面发挥中心作用,它必定是一个文化中心。可以说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时也都是文化大都市。科技教育等各项文化产业、文化服务、文化品位和文化影响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及其国际大都市地位的主要标准之一。

当今,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在软件硬件上还显得明显不足:城市文化设施利用不够;城市文化资源创新性有待提高;文化管理体制及观念陈旧落后;城市自身定位不明确;文化产业结构不适应大都市发展 的要求;城市布局不尽合理,功能划分不明显等等。因此,我们在未来建设城市文化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要把世界上优秀文化成果拿过来,经过消化吸收,变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开阔人们的文化视野,培养人们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意识,也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2 )历史文化传承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割断历史便也撕裂了现在。城市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保持和延续着城市文化,并促进着城市肌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赋予了人们真切的归宿感与认同感。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是文化,城市的本质功能也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经济是城市的基 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相对固定的,是历史、地理、人文积 淀的总和,它必须通过城市建筑这一有形的城市文化、重要的载体加以传承,需要通过城市规划这一方式将观念付诸于现实。因此一座城市的成功需要 规划的成功。因为一个有风格的城市,一个延续了城市文脉的城市,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

四 城市规划建设应具备文化的品质、品格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各国阁的经济、技术、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使褥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失去自身的特色及品格,城市面貌日趋窗同。“特色危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城市的“特

色危机”不仅使城市内容向质化,也使城市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品质、品格。因此,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加强对城市文化特质的研究,要挖掘、继承、发展每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才有可能创作出有文化内涵、有个性特色的“作品”城市。所谓城市文化品质和品格,是指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广义上讲就是城市的视觉系统、理念系统以及为系统所具有的文明程度或文化含量;在狭义上则指的是城市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所班涵的人文意识、科学理性程度及其思想的高度和艺术的深度。文化是城市品质及品格的象征,它应该是城市文化规划建设的灵魂和内在的精神。

结语: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风格,主导看文化建设的总体走向,渗透到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对其运作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该城市的文 化特质上,而精神则是文化特质的核心,城市精神是基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之上的一整套人文价值体现,一般而 言,城市精神应涵 盖公共道德精神、公民精神、时代精神、尤其是人文精神,这是城市精神的最高境界,不同城市的人文精神都会有不同的内涵和特色,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 品质、个性魅力及艺 术韵味。关注文化、重视文化、发展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文化的建设,使其在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社会成员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城市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1-0083-03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一直将城市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并不顺利,其主要原因在于尽管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开展的不错,但因其过于侧重新农村建设自身的需要,而没有放眼长远,没有与农村未来发展方向——城市化的开展相融合,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文化建设显得狭隘,缺乏张力、生命力及功效,也就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和更大作用的发挥。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拓宽视野,不仅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开展,且要从推进城市化的视角积极推进,从而使文化建设更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一、城市化中遇到“文化”难题

1.文化缺失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遇到困难。城市化通常用城市人口在人口总量中的比重情况做衡量,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越大,表明城市化程度越高,而这取决于农村人口能否成功地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农村人口能否成功向城市转移取决于农民离开农村居住城市的能力,即农村居民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否有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现实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严重缺乏。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前基本上未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大多农民在进城以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简单的工作,导致收入水平低下。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在进城以后无法在学习观念上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他们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知识结构根本无法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产业结构一发生变化,他们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而一旦丧失劳动机会,他们就只能回农村,从而丧失向城市转移的机会。

2.文化缺失使农民的城市生活遭遇困难。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当农民从自由散漫的乡村进入到讲求法治规则、文明卫生习惯的城市,从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时,会产生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非常明显的。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强,调查结果表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占78.40%,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分别占73.19%、66.96%和60.77%。从调查看尽管有近7成农民工能适应城市生活,但却还有30%之多的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1]而且对农民工这项适应性调查是建立在农民工这个“临时市民”的基础上的,他们的“适应”感受也是作为过客而得出的,而如果成为城市化后的永久市民则不适应问题推想只会更严重,不适应比例会更大。对于年轻人、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来说这种不适应可能会随着城市生活的时间的变长而逐渐习惯,最终适应;而对于那些上年纪、文化水平低的农民来说这种不适应是痛苦的,毕竟几十年的习惯要改变是困难的,但如果不能尽快转变,那么就有可能使进入到城市的这部分农民因适应问题而放弃城市重归农村,而这种不适应的扩展效应可能会使其他具有类似情况的农民惧怕城市化、抵制城市化,使城市化人为受阻。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培养农民的文明卫生习惯、法制规则观念等城市生活必需的文明习惯十分重要。

3.文化缺失使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出现问题,给城市化推进造成困难。城市化除了城市人口增加外,城市规模的扩大也是其标志之一。在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原有城市周围的农村融入城市是必然。在这个融入过程中一些地区的乡村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与灭绝的危险。而这些文化遗产都可能具有塑造城市文化和打造城市品牌的价值,同时,城市化的推进使原有的乡村文化遗产遭受巨大损失本身就非城市化本意,更会增加城市化不必要的文化、社会成本,所以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降低城市化的代价,使城市化更顺利推进,就要合理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农民自身的保护意识至为重要。[3]因为只有当地农民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当地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只有当地农民才更有便利条件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而现实是文化缺失使农民很难体会到当地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更缺乏自觉保护意识。因此,从保护文化遗产角度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必要选项。

二、城市化中“文化”难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分治政策的后果。自1958年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后,城市和农村就存在着待遇上的巨大差距,不仅在物资供应、参军就业上,而且在获得的教育资源上同样存在巨大差距,城市的学校硬件要远远好于农村,城市的学校师资等软件同样好于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教育水平在改革开放前已经明显落后于城市,第一代农民工正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文化上的欠缺就是那个时代城乡分治后果的体现。尽管改革开放后,城乡分治的制度正在消除,但也不容否认,其历史影响依然存在,今天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农村还是要远远落后于城市。这种现实下,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下也就成为必然。同时,城乡分治还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上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各类文化设施在数量上农村明显少于城市,先进性上明显落后于城市。

2.功利性教育观使然。功利性教育观就是把教育当做能够获得即时利益的工具来看待的作法。对政府来说,就是把教育发展当做政府、教育部门政绩来做。这种观念指导教育的结果就是不重视教育质量只重视数量。很多地方出现的教育普及特别是义务教育做得比较好,但是教育的师资、硬件却多不足,教育质量上不去;义务教育做得较好但真正有利于农民就业的职业教育明显不足。这就导致了教育与农民现实需要脱离。许多农民不愿意送子女上学,其原因就在于学习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实际经济利益,花钱费时,不如及早退学外出打工实在。这些现象或后果都是我国功利性教育所导致,对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影响极大。

3.激进城市化的必然。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超前的、过度的甚至过于激进的城市化却是有害的。近年各地的跑马圈地式的城市扩张屡见不鲜,而这种为扩张城市而城市化的模式,显然难以顾及城市本身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没能注意城市新市民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一些新市区的文化设施明显的不足,文化服务功能极度缺失,甚至有学者说这样的城市化是“城市的农村化”。另一方面,这种激进城市化也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超速扩张,而这种为经济利益的扩张往往考虑的只是得到农村的土地,而不会顾及农村的文化遗产与失地农民就业素质的提升。而农民也因自身文化素质的及经济上的需要,往往只关注土地房屋的补偿数额而没有过多关心这样的城市化下农村的文化遗产的损失。

三、从推进城市化视角开展农村文化建设

1.降低受教育成本,扩大受教育面,全面提升农村居民基本文化素质。自2006年起,我国在西部地区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全部学杂费,2008年起政府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些举措无疑大大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降低了农民受教育成本,使农村孩童更容易轻松接受教育,从而增加农村儿童入学率;同时,中央财政还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使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而各地的农村支教活动的开展也对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提高有极大帮助。入学率的提高及教育的普及、教育质量提高不仅会使后起的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而且会发挥“后喻文化的作用”,因为“儿童学习新文化要快一些,他们往往会成为父母和祖父母的文化解释者”。[4]这种“后喻”作用在农村盲和半文盲还严重存在的情况下有非常意义:儿童作为新文化的解释者,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能够有效地逐渐转变成人的一些陈旧观念和态度,促进观念转变与更新,从而减少观念原因对城市化的消极影响。

2.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为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创造良好条件。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对于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意义极为重大。而要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首先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前农村地区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制约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提升,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从三个层次着手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是对待县一级文化设施要建设好,如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文娱中心等,要把它们打造成当地文化中心,成为城市、农村居民能够共享的文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民能够得到较全面的知识文化、技能的帮助。二是对待乡镇级文化站,要打造它们成为中间层次的文化支持中心,既承接上一级——县级文化建设使命,又担负指导下一级——村级文化建设的职责。三是对待村级文化设施,要全面完善其基本文化学习功能。建设一批能满足农民兴趣需要的村民文化中心和健身体育场所,并使这些场所真正活起来、用起来,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和服务农民的能力,进而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的提升。

3.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力度,为其在城市就业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农民能否在城市生存下去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而在城市生存的前提是要能够就业,要就业就必须有相应的技能作为前提,因此,着眼于城市化的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头戏应该放在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上,培训一些急需的、实用性强的、应用面宽的生产技能,而且要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使农村劳动力都能确实掌握1-3门基本实用技术,使其科技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能够满足城市就业之需。

4.加强卫生观念、道德观念及法规观念培养,为城市生活做铺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中有一条就是要使农村“乡风文明”,而乡风文明主要应体现在文明习惯、法制观念、思想道德上,这些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品位提高、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具体做法上,最主要的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应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禁赌、反组织及等贴近农民生活生产需要的基础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其次,配合法制教育要狠抓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符合各村实际的“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此外,还应有针对性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变农民的不卫生的生活习惯。

5.增进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保护好农村传统文化,降低城市化成本。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多数正处在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和安全需要(工作稳定、生活有保障)的阶段,他们缺少更高层次的“归属感”需求,即本地乡土文化遗产的认同需求,因此,也就缺乏对乡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自觉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当前一些农村地区逐渐恢复了一些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如乡村庙会、耍狮子、扭秧歌、唱地方戏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政府对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对保护农村传统文化遗产起着更大作用。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作为农村居民需要做的是如何适应这种发展的必然,而政府要做的是如何为农民创造条件使他们更容易适应这种必然,促进这种必然的顺利推进。显然新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于推进城市化的实现,还是对城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强以城市化为着眼点的农村文化建设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N].人民日报,2008-02-21.

[2]姜燕.农民安置型社区文化冲突成因及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12,(1).

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馆;城市文化建设;主动性;历史资源;现代素质市民

一、文化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馆,实质上就是综合性文化中心,是供群众便捷参与文化活动的事业单位。比如现在大肆宣传建造的孔子学院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观。文化馆的类型多样,职能繁多,诸如举办展览、培训文艺骨干、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交流等等。因文化馆的管理员、馆员等的甄别严格,业务培训技能突出,因此,其对群众文化组织活动的开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个性、城市灵魂、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城市文化囊括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既包含意识形态方面的部分,也包含生活方式、教育等非意识形态的事物。鉴于当前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城市文化建设亟需健全完善。

二、文化馆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文化建设主动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但是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娱活动更多存在于新媒体技术、多媒体终端中,而众所周知,网络活动在室内、个人家庭之中就可以完成。因此,也就造成了现在人们文化需求膨胀但又懒于主动参与群体活动的现状。城市文化馆的建设,使得这一不平衡问题得以缓解,有效提高了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性。一方面,城市文化馆在各大社区的建设,其馆区规模、地理位置、形式特点等的建设,有效拉近了人们的参与距离,不同类型文化馆的建设,也丰富了文娱活动类型,可供群众依据自身的兴趣点参与不同文体活动,从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文化建设的参与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文化馆的建设完善,也有利于丰富城市的文化氛围。新时期下,城市竞争与城市发展,更多注重政策体系的规范、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略了文化建设。文化馆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广泛平台,无论是文化馆团队有目的性组织还是民众自发的文娱活动,都使民众大规模参与到其中。

(二)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历史资源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发展更集中于经济建设中。经济建设又离不开建筑群体的开发,但在当前城市规划“千城一面”的现状下,城市自身个性被磨灭,城市文化建设缺乏代表性与特色性。此外,城市建设中,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使得新建筑群不断涌现,导致部分人文信息历史区域被夷平,久而往之,独特隶属于城市的记忆消失,使城市文化建设失去了传统的根基。因此,当前文化馆的建设,使得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有效途径。文化馆的部分职能中,包含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社区特色文化活动资料的收藏、对文艺精品作品的保护等,有利于更好的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城市对自身精准定位,并以此确定自身的发展规划。这种以文化馆个体带动城市整体文化建设的方式,也有利于巩固城市地位,推动城市深远发展。

(三)培养具备现代素质的市民

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与服务对象都是社会民众,社会民众也是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文化馆的职能发挥与文体活动的组织,有利于培养现代素质市民。健康的、积极的文体活动对塑造人文性格,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文化馆组织与推行的各项活动项目,诸如剪纸展览、皮影艺术表演、城市历史建筑风格学习等等,都代表着城市的主观形象,代表城市灵魂面貌,而这些美好城市形象有利于唤起市民责任感与归属感,增加民众对城市精神的理解度,使社会民众认识到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城市面貌、城市形象的维护,从细节着手,维护城市管理,从文化意识形态改善城市建设。

三、小结

城市化进城的逐渐加快,文化馆建设也日趋完善。本文就文化馆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文化馆建设,对提高文化建设主动性、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历史资源、培养现代素质市民等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文化建设是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文化馆的积极建设,还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城市文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曹甄婧.我国城市文化中心设计中的地域特色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

[2]韩振宇.新形势下县级文化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大众文艺,2016(12):28.

[3]戴德鹏.新时期文化馆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26):146-147.

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文化 城市广场文化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建设不断被扩大,功能也不断地被完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基本设施的保障,人们对于日常娱乐休闲的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灵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并成为城市的形象代言人。随着城市广场文化的不断被建设,广场文化顺应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丰富。为什么城市广场文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兴起?本文接下来将从城市广场文化的内涵以及现代城市广场文化的作用两方面来对城市广场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阐述。

一・城市广场文化的内涵

城市广场不仅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广场作为城市物质和精神的载体,其文化内涵对于这个城市的形象以及这个城市中的居民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都有其特性和规律一样,广场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同时兼具广场和文化的特点,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性

在广场文化活动中,人是主体,各种各样的活动是由人所主导的,这些人是自发的组织了这些活动而绝不是被其他机构强行规定的。在广场上,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个阶层,对于所举办的活动享有完全自主的权利选择是否参与到其中,总而言之就是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喜欢的活动参与其中,或者干脆做一个旁观者,观看别人的演出也可以乐在其中,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愉悦群众。

2・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广场作为一个公共的场合,它允许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参与其中。正因为它的参与面之光,所以其容纳了各种类型的人才,所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可以是各种形式,可以是现代的舞蹈,也可以是传统的民族舞;可以是流行歌曲的演唱,也可以是经典的民歌的对唱;可以是民间才艺的展示也可以是异域风情的演出;可以是相声,乐器,武术,戏剧等等。总之,广场文化活动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其形式不受任何限制,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势头。

3・活动主题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和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广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其内容也表现在各个方面。广场文化活动内容既可以是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的,也可以是赞美劳动人民的;既可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也可以批判自私自利祸害广大群众的千古罪人;既可以反映军旅生活也可以赞扬再现历史场景;既可以是乐器演奏也可以是歌曲演唱,其内容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些文化活动的背后隐藏的是我们当今的社会。

4・政府的主导型

城市广场虽然作为一个开放的场合,供广大群众休闲娱乐,但这种开放绝不是随随便便没有任何原则,任何组织和纪律的。广场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其本质上是属于城市的,政府需发挥积极作用,确保广场文化的质量,确保广场文化的健康发展,防止那些不法分子接着公共场合的开放性,向群众宣传一些误导性的思想。政府部门要在开放的基础上,保证广场文化内容的积极性,向人们传送健康有益的文化内容。

二・广场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广场作为现代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色,为整个城市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成为向人们宣传和灌输先进思想的重要阵地。因此充分发挥广场的各项功能对于城市居民整体思想水平的提高以及市文化品位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将从5个方面阐述广场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提高市民的思想水平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范畴,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举定性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城市广场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承载了向人们宣传先进文化的重担。广场文化作为一个对广大群众开放的文化基地,其本身就具备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广泛的群众参与面和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使得广场成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大课堂。在这里,广场作为载体,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等内容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广场文化活动传播到人民群众之中,让人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先进思想的陶冶,从而在感悟中实现灵魂的净化,不断实现个人思想水平的提高。

2・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城市广场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建设广场文化对于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场犹如城市的“门户”,对外迎接着来至远方的朋友,对内陶冶着城市居民的个人情操,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对于整个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塑造至关重要,无论是广场的建设者还是管理者都应该重视城市广场建设中的文化建设,从各个方面展示城市的形象魅力。

3・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

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其荟萃了各式各样的群众文化,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唱歌,跳舞,演奏乐器,展示各种才艺甚至聊天等。广场作为一个免费的休闲娱乐厅,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人走出自家门户,面向一个大的舞台,不管是亲自登台表演也好还是仅仅作为一个观众也好,都让群众在这里得到了放松,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

4・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生活水平不断丰富,然而人类社会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使得人们变的越来越自私,人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生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不断降低。特别是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平常忙于工作,同一层楼里的居民基本上没说过话更谈不上相互认识和了解。而在广场文化中,来自各个领域和年龄段的人们因为兴趣和各种原因而走到一起,在舞台上展示自我,在舞台下畅谈心中的各种想法,实现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交流。零距离的接触和面对面的交流,从这个层次上来说,城市广场文化的兴起,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心灵和情感上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方便而有效的平台。

5・自我展示的大平台

广场文化是民间才艺展示和传承的舞台。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随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这就使得他们更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城市广场文化活动,进一步展示自我。广场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很好的平台,在这里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任何有才艺,有表演欲望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大舞台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结束语

总言之,广场文化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城市广场建设中文化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发挥着积极作用。未来,研究城市广场建设中文化的建设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王珂,夏健,杨新海 《城市广场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程嘉纯 《对广场文化的美学探讨》 学术交流,2008

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域空间;景观建设;文化振兴

Abstract:People use water, administer water and get intimate water.Water culture is formated in the process of exploiting water in history. Water culture is the inimitable language and precious wealth in c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various forms means that protect and restorate all kinds of format water culture, as well as the all sorts of measures that meet modern people’s demand of heritage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civilization.Through the revitalization of water cultur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water in city are established. The harmony of human and water will positively promot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waterspace;landscape construction; culture revit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1-0055-03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源。人类在与水长期共处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和欣赏水,创造出许多璀璨的水景观与水文化。在当代城市水域空间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振兴文化来推动城市景观的发展,实践人水和谐的理念[1],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类文明的呼唤。

1景观建设与文化振兴的关系

城市水域空间中景观建设与文化振兴的关系主要是:以文建景、以景兴文、水景靓城、水城共生。

1.1 以文促景

随着城市景观艺术的繁荣,水景的功能也从单一转向综合,挖掘水的文化潜力,焕发水文化的魅力,凸显水景观的特色和个性,不仅促进了水景与城市文化的交融,形成既有地域风情又富一定特色的水域空间,而且也是对当地居民的传统信仰以及场所感情的尊重。因此,要在水景观建设中努力保护和发展城市的水文化特色,达到以文促景的目的。

1.2 以景兴文

一方面,水文化景观的建设反过来能够带动城市水环境、水生态的改善。原先河淤、坎塌、水脏、建乱、绿少的水域变成了水清岸绿、风景秀丽、文化特点鲜明的休闲旅游带,为周边的城市空间开发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缘。另一方面,水域文化在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系统,这又为水景观的后续开发及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将会赋予水域空间景观新的内涵和活力。

1.3 水城共生

水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在于注重水域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永续利用[2],这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水域文化建设,按照“资源、环境、生态、健康、安全”协调发展的理念,突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循环、建设水景观、延续水文化”等关键环节,弘扬可持续发展观的优秀文化传统,营造“水城共生”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质,恢复人与水的和谐关系。

2水域空间中文化的恢复与保护

水域空间的文化是城市宝贵的人文遗产。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它们正面临着重重危机,有必要通过有效途径加以恢复和保护。

2.1 发掘整理各种形式的水域历史文化

水域空间历史文化的主要形式有:诗歌类,讴歌大江大河、湖泊壮丽的景观;碑刻类,在石碑和岩石上刻记曾经发生过的水现象;绘画类,表达了人们对水域景观的追求和向往;史记传说类,在中国数千年的水事活动形成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学;信仰类,由于人们对水的既恐惧又崇拜,逐渐形成有宗教色彩的信仰;祭祀类,各种和水有关的祭祀活动,祈求降雨、平安;民俗类,人与水的亲密关系长期以来演变成为民俗[3]。

在水景观规划建设中,积极发掘整理各种形式的水域历史文化,尊重人们对水环境的体验、感受以及历史文脉的延续,使人们能够重拾对于城市的记忆。例如,因水而生、傍水而立的泰州古城,与水紧密相依。跨水而建的各色桥梁,星罗棋布的历代水井,形成独特的古城格局和艺术特色;运盐河、稻河、草河等大小河流及伏龙桥、赵公桥等百座桥梁蕴含的历史典故,充分反映了古城的文化积淀。泰州计划挖掘水域文化,加快对这些水城特色的解读,诠释其历史史实、文化特点和审美价值。一方面,加快河道的疏浚、整治与美化,再现“双水绕城”的独特历史景观;一方面,依靠内外环河,将沿线的“城楼眺海”、“梅桃柳园戏剧三家村”等32处自然和人文历史景观联点成片,串珠成链,凸显水城文化特色。

2.2 水体历史形态的恢复与保护

城市中的河流、湖泊及沿岸绿带不仅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是城市演变和城市布局的基线。因此,应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特点,采用继承和再生的手法对已遭破坏的城市水体进行恢复,重建结构清晰化的水系骨架。

例如,《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已将与北京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河湖水域列为重点保护目标。《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明确提出,今后的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必须严格保护城市历史水系。北京历史上的三大河两大湖泊(转河、菖蒲河、御河、鱼藻池和莲花池)将陆续重现。搞好水系历史形态的整治是积极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和古都风貌的重要步骤,是促进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3 原有空间格局的保护

水域空间的格局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磨合中形成的,进而形成了地方性的空间形态、生活模式和文化品格。展现了历史上一定时期的城市风貌,带给人们地区归属感和历史的回忆。水域原有空间格局的保护,需要通过对传统空间形态和结构的研究分析,抓住其深层次的构成规律和基本形态,将之运用到城市规划与设计中,以保留传统空间的原有个性和韵味。

例如,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的主要目标一是要保护街区风貌,整治历史环境,形成一个生活的街区;二是延续历史文脉,重现街区价值,形成一个繁荣的街区。正是由于空间格局的良好保护,苏州城虽然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但目前仍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2.4 滨水建筑的保护

建筑是水域空间人文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其布局及形态体现了人们历史上空间利用的方式,是滨水记忆的呼唤、城市精神的反映和地域文化的表现。水域空间的不同功能决定了临水构筑物形成不同的历史用途和各具特色的外在形式。例如具有生活功能的水滨常有临水民居、水上人家、私家园林、井台、石埠头等,具有生产功能的水滨常有仓库、厂房、磨坊、水坝、发电站、水车、灌渠等。如果能使传统的建筑特色与现代的城市文化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会令人们在今天的生活中不时产生对历史的联想。

2.5 识别性节点的保护

识别性节点指的是水域的空间组织关系上的关键点,例如,一些控制空间或连接空间的点,以及视觉上的焦点或重要的转折点。这种节点可以是水体和街道的凹点和凸点、桥梁、标志性建筑或构筑物以及街道的交叉处等。这些位置上的建构物在空间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们应该是重点保护的内容,不得进行削弱其空间作用的改动。例如,塞纳河两岸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圣母院、卢浮宫、艾菲尔铁塔等已经成为城市的著名标志。而这些标志性景观节点又能够反过来促使水域空间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带动水域及其周边地区产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提升城市竞争地位的意义。

2.6 环境景观特色的保护

地段的环境景观对于地段历史气氛的营造十分重要。而且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越来越远离,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衰落历史地段再开发十分需要保护好水域空间原有环境景观特色。例如,天津以海河两岸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规划海河两岸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历史街区,例如古文化街、老城厢、大悲院等传统街区,以及近代的风貌建筑区等等。在海河两岸整体再现历史文化特色和传统文化的氛围,形成反映天津历史风貌的地区。

3 水域空间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1 开展丰富的水文化活动

水文化活动是水域文化最生动、最现实的体现之一。水文化活动的形式大体可以归纳为:教育类水文化活动,如水文化研究、水文化讲座等各种学术活动等;艺术类水文化活动,以水为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演示活动;健身怡神类水文化活动,是以水和水域为舞台开展的各种水文化活动,如游泳、垂钓、龙舟赛、泼水节、皮划艇赛、帆板赛、溜冰、滑雪、冲浪、水上旅游、水上夜景游览等。

水域空间中文化的振兴,要以水为载体,传承古代城市的各种游赏、活动习俗。例如,源于古蜀人对岷江水神传统祭祀活动的都江堰放水节。历史上每年农历三月的清明节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预祝当年农业丰收。自1990年恢复以来,已成为规模宏大、气氛热烈、群众喜爱的民俗节日和旅游文化品牌,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3.2 划定城市水域文化保护区

划定城市水域文化保护区,有利于数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本着“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的理念,在积极的保护、特色的保护、整体性保护和作为发展战略的保护原则下,水域文化保护区规划既要符合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又要保持城市水系的历史文化;同时对保护范围和周边建筑物提出高度、体量、造型等方面的控制性要求。另外,还要对保护区内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合。

3.3 建设水域文化风景线

江川、运河、水路以及排灌水渠、水圳等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历史的重要记录、见证和载体。在景观规划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使它们既是景观廊道,又是文化遗产廊道,或成为展示现代文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成功的实例是美国俄亥俄州切萨皮克运河(Chesapeake & Ohio Canal)的景观改造。运河开凿于1830年,在1924年由于铁路的出现而遭废弃。美国政府1939年决定把它建成国家历史公园,保护美国的水上运输史。如今,曾经满是灰尘的运河和曾遍布旧时童工们脚印的拉船路成为风景优美的C&O运河国家历史公园。公园充分挖掘了运河的人文历史和水域文化,并融入现代休闲理念,展现了运河中饱含着的人文、地理、艺术和生态等价值。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游憩场所,还可以看到现代人的生活在不同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变迁。

3.4 提供完善的水文化设施

水文化设施是指繁荣水域文化事业,开展水域文化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如兴建水科技馆、水文化馆、水博物馆、水文化广场、水文化长廊等。提供完善的水文化设施,一是保护和再利用已有的水文化设施;二是兴建新的水文化设施。

保护和再利用已有的水文化设施,能够提高对水文化设施保护的意识,整合城市内分散的水文化设施资源,保护水文化古迹所在的整体历史环境和风貌,促进开发建设协调进行,重现水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兴建新的水文化设施,要求不仅参与到水域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过程中,而且要通过对新环境的设计和建构,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时代精神。例如,2006年4月扬州建成水文化博物馆,以源远流长的水文化贯穿整个展馆,全面展示了扬州与水生生相息的关系,让人感受到扬州“水城共生”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于传承和发扬水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5 把水域文化融入社区

在繁忙的都市,亲水亲绿亲近自然已成为人们所渴望的一种生活模式。在现代住区景观开发中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理水文化、形成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可以进一步促进水文化在大众中传播的深入。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尽可能营造一些安全的近水空间,特别是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营造出适合不同人群近水活动的场所和空间。

例如,秦皇岛“金屋・滨河湾”社区,以“水文化”为主题,在尊重港城特有的地域文化基础上,设计了30多处水文化景点,实现了文化与艺术,艺术与生活,建筑与环境的结合。

3.6 创造现代城市水文化

在保存城市传统水文化的同时,还应当将现代技术、文化、观念引进现代水域景观建设之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技术进步,创造现代城市水文化。例如,武汉在汉口江滩建设了码头文化区、现代雕塑、长江水生物化石浮雕护坡、科技文化长廊、音乐广场、大型喷泉、体育健身文化场馆等体现水域文化的景点,并在节日期间,举办焰火晚会、水幕电影、水上夜景游览、旅游文化节、风筝节等等。以绿色为基调,以亲水为主题,以历史水文化为底蕴,以创造现代水文化为依托,将生态意识与环境意识,悠久历史水文化与现代水文化结合起来,使景观、亲水、生态与水文化景观相得益彰。

3.7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

城市中的水域空间地段往往是城市最先发展的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通常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相互交换的场所,不仅具有运输、通商等经济生产功能,更是国内外、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汇地。在外来文化与本地固有文化的碰撞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开放、自由的文化。这是许多城市水域空间具有独特活力的内在原因。

因此,如何做到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使水域空间成为集中体现城市的多元文化与丰富生活的名片,是水域空间文化振兴的核心。也就是说,城市水域空间的文化振兴应该是以历史文化、当代文化艺术、水体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为主体的多种文化的融合,让人们能体验到水域空间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使水域空间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并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增长。

4结语

水域空间景观建设中的文化振兴是满足人们对水域文化的基本需求,反映现代人与水的关系,体现现代科技进步与文明,并通过水域文化的发展,引导城市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更加有效地凸现水域个性,扩大城市魅力和影响力,从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余达淮,张文捷,钱自立.人水和谐:水文化的核心价值[J].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