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纳米技术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什么事几乎都能先知先觉、赶在潮头浪尖之上的新新一族近一时期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让绝大部分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纳米”是何方“神圣”。北京国际周上,“纳米”与智能、宽带等字眼并肩排列,再加上刚出世各媒体一阵“热炒凉拌”,人们对“纳米”只是闻其名却不知其实。
简单地说,“纳米”是一种极微小的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也等于千分之一微米,大约是三四个原子的宽度。纳米科技是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科技,其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这表明,人类正越来越向微观世界深入,人们认识、改造微观世界的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资料显示,2010年,纳米技术将成为仅次于芯片制造的第二大产业。
“清洁卫士”披挂上阵
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污染。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们不知不觉间可能会染上头痛、胸闷、咳嗽、困乏等“空调病”,纳米技术应用于空气净化过滤的消息给深受“空调病”困扰的人们带来一个惊喜。国内首批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空调机生产的上海欧臣纳米稀土空调就借其空气净化和水处理的国际技术背景,掀开21世纪健康空调的篇章。纳米是怎样充当“清洁卫士”、成为空气净化过滤材料的呢?
据悉,这种特殊材料是由多种稀土金属、稀有金属、多种氧化物通过高科技方法合成的,其中加入了特殊的纳米材料。在纳米材料与多种稀土金属、稀有金属联合作用下,便构成了对各种有机污染物有良好去除效果的微孔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在不改变空气自然状态的大前提下,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室内空气的含氧量。
经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检测,这种合成稀土纳米材料对甲醛的去除率超过90%,对苯的去除率为89.8%,对氧的去除率为81.8%,对氮氧化物的去除率高达98%,对香烟烟雾的去除率为60.7%……总之,它能够对家庭和建筑装修以后散发的各种有毒、有害、致癌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地去除。主要表现在――无毒害、杀菌、吸咐异味、高附着强度等几个特点上。
“筛子”好使却有点儿贵
如今,纳米技术被较多地运用于一些楼盘的内外墙粉刷上,像作为奥运样板工程的首都体育馆的改造工程;复旦大学研制成功的可以自我清洁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玻璃”已经运用到医院手术室器材、汽车后视镜等方面;在国外,比如日本等地也已将纳米技术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最早做户式中央空调的清华同方人工环境公司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研究室内的空气处理系统,不断地融合数字控制、纳米材料、光电效应、环保介质等现代高新技术,提供温度、湿度适宜,纯净新鲜的室内空气。
当更多的商家包括房地产商对“纳米”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将纳米作为一张强档绿色牌打给购房者时,人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纳米的不成熟之处:一是纳米产品目前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趁许多人还不太了解有关知识,有些产品就硬往“纳米”上套;而国内外现在也缺乏真正权威的认证机构,无法进行有法律效力的认证。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家用电器或其他产品都适合采用纳米技术。最后,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由于成本的加大,凡沾上“纳米”的东西都会比同类产品价格高一些。例如纳米空调比同品质普通空调贵10%到15%,消费者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阅读训练
1.人类研究纳米技术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1)不知道“纳米”是何方“神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材料)刚出世时各媒体一阵“热炒凉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纳米技术净化过滤空气的过程是,先与______________联合作用,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谈谈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筛子”好使却有点儿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也等于千分之一微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纳米”有哪些不成熟之处?怎么理解类似纳米的新兴科技在发展中的“不成熟”?
答:不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查阅有关资料,对“纳米”和纳米技术作一个简介。(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还知道纳米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吗?请再举两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简要谈谈纳米的发展过程对我们有何启示?
【关键词】藏药 剂型改进 应用 展望
藏药是中华民族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是藏在漫长的长河中不断创造出来的优秀民族遗产,凝聚着历代藏医药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心血和汗水,在防病治病维护藏民族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藏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优秀的品质正在受到中国和世界医药界的瞩目,藏药应用推广的势头正在悄然升起。然而由于历史和其它许多方面的原因,藏药在剂型、品种、制造工艺、制剂理论、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落后,不能满足现代的需要和出口的要求,严重的制约着藏药的发展与应用。
一 药剂的发展现状
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形式,对药效的发挥极为重要,过去人们认为化学结构、处方组成是决定药效的唯一因素,随着生物药剂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剂型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药物的药效有决定性影响,改变剂型可以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也能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这一认识已成为药物研究、生产时考虑的重要问题。
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代:第一代制剂为普通制剂,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栓剂等;第二代制剂为缓释制剂(也称长效制剂);第三代制剂为控释制剂;第四代制剂为靶向制剂。目前,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微型包囊技术、纳米技术、缓释控释技术等制剂新技术正在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于制剂的生产。当今药物制剂正在向速效、高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少、定时、定位、定速、使用方便的智能化给药系统方向发展。
二 藏药剂型改进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在“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在全国倡导学习中医,研究新剂型,现已研究出颗粒剂、片剂、涂膜剂、膜剂、气雾剂、注射剂、眼用制剂、合剂、口服液、栓剂、胶囊剂、软膏剂、中组方制剂等中药新剂型。我国2000年版药典收载的中药新剂型就有100多个品种,在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方面也有很大提高。藏药和中药同属于传统药物的范畴,而其目前的剂型主要有汤剂、散剂、丸剂、酒剂等,虽然有些药厂也生产口服液、硬胶囊剂等其它一些新剂型,但总体而言,剂型种类比较少,生产工艺落后,药物剂量相对较大,服用不便,吸收缓慢,作用迟缓,生物利用度差,生产自动化成度不高,同一剂型同一品种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疗效有很大差别,产品质量波动性大;治疗慢性疾病有独特疗效,治疗急症则显不足,其剂型的研究与开发远远落后于中药,严重的影响了藏药的推广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藏药的疗效,扩大使用范围,减少使用剂量,方便给药,改进传统藏药剂型,采用制药新技术,生产先进,高效、安全、美观、优质的藏药新剂型,使藏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对藏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三 藏药剂型改进的原则
藏药剂型改进是在传统藏药剂型的基础上,以藏论为,应用现代化药剂学的技术、方法将藏药制成适合于现代临床应用的高效藏药新剂型。其改进应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藏药理论的指导:藏药剂型改进必须遵循藏医药的理论体系,突出藏一医药的特点,在藏药理论的指导下,对长期临床实践证明确有独特疗效的药物,首先进行剂型改进。
2 有扬有弃,继承和创新并重:藏药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和历代藏医药家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独特有效的组方和生产工艺,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和发掘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剂型改进加以提高。
3 提高药效:经过剂型改进后的藏药新剂型,必须比原有剂型在疗效上保持或有所提高,给药途径更适宜、方便,药物的安全性更高,药品的质量更好、更稳定,否则剂型改进将毫无意义。
4 以治疗急症重症为重点:藏药传统剂型作用缓和、毒性小、对慢性病有独特疗效,但对急症重症的治疗则不足,所以剂型改进应考虑对急症重症的治疗。
四 藏药剂型改进的方法
进行藏药剂型改进,首先必须立足于的实际,选择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疗效确切的藏药进行,如“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二十五味松石丸”等。其次应选择对常见病、多发病或地区特有的疾病疗效好的藏药。也可以考虑对民间单方、验方、祖传秘方,或能促进入的免疫机能,或能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藏药进行发掘。第三、应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分布,要选择地区天然药物资源丰富、再生能力比较强或可以人工栽培的藏药,以便于今后规模化生产,争取规模效益。
进行藏药剂型改进时,不应以味追求高科技,追求最先进的工艺和剂型,应立足于的实际,借鉴中药剂型改革的方法和经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发展提高。利用现代化的提取、分离技术,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将藏药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来,再经过纯化,去除无效成分,得到单一有效成分或多种有效成分的混合物,然后再进一步采用现代化的制药技术制成适合现代临床需要的多种剂型,这是提升藏药质量、改进剂型的重要方法。在剂型改进时,对藏药的组方要遵循藏医药的理论指导,但对其处方药味也不能一成不变,要应用现代药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拆方研究,优化组合。做到用药最精,用量最佳,疗效最好,毒副作用最小。
五 现代化高科技用于藏药生产的展望:
药剂学是以、学、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药物分析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药物的性质和医疗的要求,用药剂学的方法和手段将药物设计和制成符合临床需要的药物型式,它是随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目前高新科学技术如: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与酶工程、微、新和新能源技术,这一影响21世纪科学技术和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在药剂学的发展上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下面就其在藏药制剂上的应用略作展望。
(一)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Nano-ST)是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诞生并在崛起的新科学技术,它的基本含义是在纳米尺寸(10-9-10-7m)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新物质。据专家们预测,纳米科技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新技术之一。纳米技术在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1998-2000年美国专利中涉及纳米技术的专利在生物占到了80%以上。国内已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石决明、雄黄的研究。
藏药目前应用最主要的剂行为丸剂,属于固体分散体系的剂型,在固体分散体系中,药物微粒的大小对药物的溶解、吸收、生物利用度、药效等有非常大的影响。据报道灰黄霉素的粉沫被进一步磨细成微粉后,其疗效增加一倍。重庆西南制药三厂试制一种“高效灰黄霉素滴丸”,口服后在血液中的药物含量比微粉片剂又高出一倍以上,经临床观察,其用量仅为微粉制剂的一半一下,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这种滴丸剂型,就是进一步降低了微粒的粒径。如将微粒粒径降至纳米级,疗效会更好,因而在藏药丸剂传统制剂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其组成中的主要药味,进行纳米技术的加工处理,会赋予其新的功效,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拓宽藏药的适应症,提高疗效,减少用药量,节省藏药资源,特别是珍贵药物资源。
(二)包合技术: 包合技术系指一种分子或药物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药物经包合后溶解度增大,稳定性提高,液体药物可粉沫化,防止挥发性成分的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调节释药的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在藏药的生产上,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提取分离技术,对藏药的复方或单方制剂,进行适当的提取、分离、纯化,然后用包合技术进行包合,在进一步制成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口服液等现代的剂型,使藏药显效更快、使用方便、外形美观、用量减少、药效更高。
除了纳米技术,包合技术之外,目前比较成熟的制药新技术,有固体分散技术、微型包胶技术、微粉技术、缓释、控释剂技术、经皮吸收技术、靶向制剂技术等。都可用于藏药传统的生产工艺中,也可用于开发研究藏药的新工艺、新剂型,这将是藏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提高藏药的质量水平及疗效,扩展其使用范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811300 黄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
(上接第424页)
参考文献
[1] 王妮,刘明.增强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的意义及做法。当代护理,2002(2):22
[2] 王一方.敬畏生命.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67-72
[3] 曲雪梅,宋凤莉,徐铁力,等.医疗护理在防范医疗事故中的作用. [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14-115
[4] 肖志荣,孙颖.手术室药品及人员管理差错事故与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6):943-944.
[5] 吴欣娟.从护理角度看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5,7(5):57-58
[6] 倪斐,高波,张彬.褥疮相关危险因素及循环护理的 引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7):1138
[7] 吕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护理及康复,2007,6(1):47-48
[8] 闫桂环.从护理记录的缺陷看举证倒置存在的隐患。护理研究,2003,17(7A):800
[9] 李晓蕙,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一、情境创设不合适宜,忽视知识的衔接
在新课改的号召下,“情景创设”这一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很多老师忽视了那些传统的教学思路,单纯的引进新的方法,却忽视了联系旧的知识。新的固然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别忘了,旧知识是新知识的根之所在,二者是承接的层次关系。换言之,没有旧的,何谈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往往在追求那些刚出炉的新东西,却忽略了那些默默指引人们看到真理的传统魅力。很多老师重视这些新奇的方式方法,他们认为,旧的知识过于死板,而且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所以他们主张,全面彻底的革新。由此,他们进入了新课改的误区。其实,出于数学的独特性,学习数学的确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升思维空间,过去的那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式的确过于死板。但是,教育方式的改革并不代表所教内容的更改。数学教育的改革必须遵从新旧结合的定律。
所谓数学教育情景创设的新旧结合,就是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很自然的融为一体,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收新的内容。新的知识在旧的知识上得以延展,拓展,最后被学生吸收。这一方法不尽有利于新知识的教授,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就知识的复习巩固,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种新旧结合的方式具体如下几种:
1.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数学教学思维来解决新知识向旧知识的跨跃。例如,初中课程中的要学习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在先前学习过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路来解这种题。这样,学生既学会了新的内容,同时还巩固了旧的知识,这样达到的效果不可小觑。
2.非数学思维
谁说只有语文教育才可以引进活生生的现实情境?数学教育也是可以利用现实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理解能力的。利用现实情境的一个好处是,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这就是所谓的非数学教学思维。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很多老师片面强调“新”,而抛弃了“旧”,他们追求新颖,时尚的东西,却忽视了学生性格的多样化,讲一些同学所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这只适合那些少数的追求时尚的学生,而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不具备时尚因素的学生,老师这种教育方式带给大家的是更多的迷惑和阻碍。举个例子大家就很容易发现这个误区的弊端有多大。在解初中数学一道应用题的时候,老师给同学们结合的是纳米技术,这的确符合“新”这个要求,但是对于初中生,这未免有点儿过了。要同学接受老师的教授方式,难免会有同学要追究,纳米技术的概念。想要继续你的讲课,这位老师开始了对纳米技术的名词解释。于是,数学课变成了科技课,不是说老师有多么的博学,而是偏离了正常的运行轨道。这就不利于新课改所要求的,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这一点。
二、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只注重重点知识的学习,依旧采用传统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和升学。笔者以为,这种现象是我们现今教学的一种生态,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教师面对的是讲不完的数学知识和题型,生怕学生在自己动手学习的实话,学不到该学的知识,而学生面对的是升学和择业,心理的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本该由学生动手来进行应用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就变成了老师直接讲课的过程;本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应用学习,却被数学老师直接剥夺了实践的机会。
三、倡导自主性而放任自流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新型教学学法。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与评价都要确保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格局,给学生去观察、理解、总结、验证、发表见解的最大空间。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真正做到“把数学课堂交给学生”。而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并付诸实践。他们想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是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学生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海阔天空、东扯西谈,而有时竟然还会受到表扬,甚至还说什么有创意。
一节课结束了,真正弄明白了老师究竟在这节课上需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的学生实在不多。当然,我们不否认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数学教学长期如此“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不负责任地说”,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新的误解,致使以后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本世纪数控机床发展的总趋势
――高精度。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机床的加工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即平均8年精度提高约1倍。其中经济机械加工精度将从现在的等级(0.01mm)提升到微米级(0.001mm);超精密工作母机的微细切削和磨削加工精度可稳定达0.05μm左右,形状精度可达0.01μm左右;采用光、电、化学等能源的特种加工可达到纳米级(0.001μm)的加工精度;成形技术和设备也将从制造接近零件形状的工件毛坯向直接制成工件,即精密成形或称净成形方向发展。21世纪,塑性成形与磨削相结合,将取代大部分中小零件的切削加工。
――高效率。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当今对机器设备的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要求在多品种、变批量的环境下保持高效生产,这就要求高效与柔性的统一。提高效率的一条重要对策是提高工作母机的运转速度,即实现高速化。金切机床的高速主轴转速已达10万转/分,进给快速运动速度已达80米/分、精度0.5微米。
――数字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传统工作母机的相融合,使工作母机正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工作母机、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工厂的应用空间将越来越大;而采用智能技术来实现多信息融合下的重构优化的智能决策、过程适应控制、误差补偿智能控制、故障自诊断和智能维护等功能,将大大提高成形和加工精度、提高制造效率。
――复合化和集成化。机床的复合化是提高效率、减少加工周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制造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机床不仅能完成通常的加工功能,而且还具备自动测量、自动上下料、自动换刀、自动误差补偿、自动诊断、进线和联网等功能,形成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流系统组成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系统。
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八个方面
1、持续地提高机床加工精度
数控机床的结构优化、制造与装配精化、误差补偿技术的发展和加工工艺的改善,使机床加工精度不断地提升。从1950年至2000年的50年内,普通精度加工由0.3mm提升至0.003mm,精密加工由3μm提升至0.03μm,超精密加工则由0.3μm提升至0.003μm。也即加工精度平均每8年提高1倍。
2、全面高速化实现高效制造
与精度的持续提升一样,切削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例如实际生产中车、铣45号钢由1950年的80~100m/min,至2000年达500~600m/min,50年内切削速度提高了5倍,另一个特点是高速化加工已从单一的高速切削发展至全面高速化,不仅缩短切削时间,也降低辅助时间和技术准备时间,即除了提高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外,还提高快速移动速度与加(减)速度,缩短主轴起动、制动时间,减少刀具自动交换时间与工件托盘自动交换时间等,来减少辅助时间并通过生产信息集成管理和规划以及CAM技术等来进一步缩短技术准备时间。
对现有数控机床使用情况统计得出:其机床利用率(有效切削时间与全部工时之比)仅为25-35%,其余的75-65%均消耗在机床调整、程序运行检查、空行程、起制动空运转、工件上下料和装夹等辅助时间以及待工时间(由于技术准备和调度不及时引起的非工作时间)与故障停机时间上。因此需通过提高各轴快速移动和加(减)速度、主轴变速的角加(减)速度、刀具(工件)自动交换速度,改善数控系统的操作方便性和监控功能以及加强信息管理才有可能全面压缩辅助时间和减少待工时间,使数控机床的切削时间利用率达到60~80%。
在推进加工过程全面高速化发展中,电主轴技术、直接驱动技术、高速高精数字化伺服控制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复合加工机床促进新一代高效机床的形成
多功能复合加工机床简称复合机床(Complex Machine Tools),或称多功能加工(Multi Functional Machining)或完全加工(Complete Machining或End to End Machining)机床。
复合机床的含义是在一台机床上实现或尽可能完成从毛坯至成品的全部加工。复合机床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①功能复合型。为跨加工类别的复合机床包括不同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复合,如车铣中心、铣车中心、激光铣削加工机床、冲压与激光切割复合、金属烧结与镜面切削复合等。
②工序复合型。应用切具(铣头)自动交换装置、主轴立卧式转换头、双摆铣头、多主轴头和多回转刀架等配置增加工件在一次安装下的加工工序数,如多面多轴联动加工的复合机床和主副双主轴车削中心等。
增加数控机床的复合加工功能将进一步提高其工序集中度,不仅可减少多工序加工零件的上下料时间,而且更主要的可避免零件在不同机床上进行工序转换而增加的工序间输送和等待的时间,尤其在未组成有效的生产线的条件下,这种工序间的等待时间将远远地超过零件在机床上的工作时间,从而延长了零件的生产周期。
复合数控机床则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避免了在制品的储存和传输等环节,有力地支持了准时制造(JIT),因此对它的研发已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尽管就功能来讲各种复合数控机床的界限会渐渐淡化,但各机床厂仍保留了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使复合数控机床呈现出多样性的创新结构。
4、工艺适用性的专门化数控机床正不断涌现
通过对机床布局和结构的创新,使对不同类型的零件有最佳的加工适用性。因为随着机械产品的性能优化和轻量化,其零件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呈现多样性,很难用少数几种标准的、通用的机床结构来最佳地满足多方面的工艺要求。
这种“个性化”结构趋向虽有为了产品竞争的需要,但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需求。尤其对一些批量生产的零件,更希望有最佳工艺应用性的专门化数控机床。如飞机大型构件垂直放置的五轴联动铣床、双主轴头加工中心等。
要解决品种多样化与经济性的矛盾,这就要对机床的模块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对并联机构机床和混联机构机床的研究以及对可重构机床(Reconfigurable Machine Tools,简称RMT)技术的探索,反映了对制造装备能更方便地实现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一个追求。
5、智能化和集成化成为数字化制造的重要支撑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传统机床的融合,使机床朝着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工厂的应用空间将越来越大;而采用智能技术来实现多信息融合下的重构优化的智能决策、过程适应控制、误差补偿智能控制、复杂曲面加工运动轨迹优化控制、故障自诊断和智能维护以及信息集成等功能,将大大提升成形加工精度、提高制造效率。
6、发展适应敏捷制造和网络化分布式的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作为一种高生产率的多品种自动化生产系统,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于8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到90年代初由于大批量生产的制造业如汽车工业产品更新加快,出现了多品种生产的需求,要求自动线柔性化,发展了用数控机床构建的柔性生产线(FML),由此也推动了结构简约的高速化数控机床的发展。
回顾近10年来制造系统的发展历程,基本上遵循以下两个方向:
①增强制造系统的智能化和自治管理功能,以提高FMC/FMS的快速响应能力。
②发展兼顾柔性、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且便于重构的新型制造系统以适应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
这类制造系统统称为快速重组制造系统(RRMS)或可重构制造系统(RMS)。其原理为通过对制造系统中的设备配置的调整或更换设备上的功能模块来迅速构成适应新产品生产的制造系统。这就要求设备和系统不仅软件具有开放性,而且硬件也要有开放性成为功能可重构的机床,即如前面提到的可重构机床(RMT)。
上述两方面的发展都将使作为生产底层的制造系统的自治性和敏捷性提高,不仅能提升加工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形成与工业机器人、物流系统等组成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系统,而且也为实施网络化制造提供良好的基础。
7、向大型化和微小化两极发展
能源装备的大型化及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要求提供300吨以上的巨型、高精度、高质量的锻件,需要建造6-8万吨的模锻压机及重型加工中心。
微米纳米技术是21世纪的战略高技术,微系统技术是微米纳米技术的一部分,是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型器件系统,正在形成一个产业。需发展能适应微小型尺寸结构和微纳米加工精度的新型制造工艺和装备。
8、配套装置和功能部件的品种日臻完善
随着计算机技术涉及范围大,相关的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以适应提升运算的速度和发展,使得计算机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保证了网络和不断提高的安全性。目前,电脑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这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信息系统成为人们取得信息,使成为社会生活的传输,解决雄厚的社会资源系统,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信息系统资源可以更简易,操作便利,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生产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途径,继续靠拢商业和贸易发展。
2计算机信息技术改进及其应用
伴随科研的进一步进展,不断的探究人们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改进,使之更有效地应用到各个范畴。通过对优势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优缺点的深入研究,提出有用的改善方法,并很好地使用到每个行业范畴里。
1)传感技术的完善及其应用
即使我们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系统,人员和传感器技术的部分优点,也有了许多先进的成就,诸如工具/车轮显示一系列的结果,油的温度和压力感测系统,油井高温高压感测系统,高精度的热式光检测传感器,以及大范围的用户市场。但系统性缺陷仍然存在,如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战略没有统一的布局,形成两个平行不连贯的研究,以及缺乏完善传统的传感器,以及集成化、智能化和纳米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强化。所以还是要在探究传统的传感器技术上,偏重于用量大,应用范围广,具有现代物理学的效果,提高其可靠性和适用性,并减少成本,才能支持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进展。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加快林业的推广“5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工具。卫星遥感,红外监控,飞机等高科技,化学灭火森林预测,监测,控制、病虫害火灾隐患的控制,过去不能用常规技术或方式来处理荒漠化防治和濒危野生动物的问题,现在因为RS和GIS的参与变得比较简单。
2)通信技术的完善及其应用
计算机通信技术经过网络拓扑设计是为了要成立连接性和可靠性,快速的通信,柔韧性,高品质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合理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同享,强化系统的可靠性,并统一对主机的分布式信息处理不同的范围,也可以提供实时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功能,节约了在硬件、软件、设备,并由此创建通信子网和运输环节,增加了用户的网络资源的成本,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旨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通信技术。在交通领域IT的应用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移动通信网络和国际网络的传输控制协议(TCP/IP)和其他技术原理,在汽车领域使用交通方便,如数据传输,语音通讯,目标跟踪,自动报警和住户拿到设有各种公共信息,实用的信息服务。而计算机技术、其他子系统和各种数据库相联合,达成范围大的效果。
3)计算机技术的完善及其应用
根据计算机技术的一般属性适用在物理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进一步加强它的进展和改进。第一要从技术的结构,操作系统管理上来说,要加以建设和使用,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第二是强化对操作计算机系统,信息存储,输入和信息技术的输出控制,以提高计算机的组件技术。第三是逐渐完成由信息处理,数据处理转化到知识处理,知识到数据库的过程。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工程产业,经由项目管理系统和某些软件工具的应用支撑,计算和运营管理,表现出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4)控制技术的改进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在业务流程层面上的手动或自动控制程序为运行发电原理,用于形成、记载、处理或其他金融数据的程序信息,相关的数据通常包含检查计算、查账和试算的精度,设置输入数据和数值的自动检查。经由电脑整理数据可以使用日历年为单位,分析部门的历史财务数据,并为决策者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并由此创建较为完整的决策支持体系,实现会计电算化资料的应用,以便决策者能够遵从市场经济规则,拟定行为规范为自身发展的前提下,强化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5)密码技术的完善及其应用
对称加密的密钥分配和管理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很复杂,而且数字签名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可以在实际运用中使用两者的优势,采取对称加密系统,使用公共密钥加密系统,混合加密文件,就可以处理运算速度的密钥分配和管理情况。保护计算机在因特网的加密技术应用的信息的安全性,利用加密技术,无需使用Internet网络的拓扑结构,因为数据传输技术已达到安全要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任何信息的数字化,成本低,运输方便,保真度,帮助再创造等。现代技术可以形成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具有大容量,高带宽,对于某些快速通道和信息洪流的有序流动,减少了距离和时间的距离,更好地加速了通信效率,轻松地获得储存过程中的信息。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