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项目规划

科技创新项目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项目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项目规划

科技创新项目规划范文第1篇

1)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不够强。通过对近200名山西农业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74.2%的学生有参与科技创新的想法,20.0%的学生缺乏科技创新的热情,究其原因:一是对科学精神的缺失。一般大学生在通过电视、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过程中,除了时事政治外更喜欢消遣娱乐类信息,对科学知识类关注不足,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考研、考证书的支点是生存需要而不是科学兴趣,真正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很少。二是对科技创新活动认识不足。调查中,19.4%的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偏见,认为大学生搞科技创新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与基础学习不能均衡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对科技创新活动兴趣不高。就山西农业大学连续三年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的情况来说,2012年申报104项,立项44项,参与人数500人次;2013年申报240项,立项73项,参与人数962人次;2014年申报244项,立项72项,参与人数964人次,申报数、立项数和参与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山西农业大学的学生总人数来说参与率、普及度不够高[3]。2)教师指导力度不够大。教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导性的重要作用,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通过分析山西农业大学现状,笔者认为:第一,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等学院的生师比甚至在30以上,很多指导教师单说平时上课就已力不从心,再加上还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很难有多余精力去指导学生认真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第二,部分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够,在对学生的指导上都是突击指导,效果很不理想。第三,科技创新指导往往存在扎堆现象。很多院系威望较高的教师往往负责多个科技创新项目,而其余一些教师甚至没有项目可以指导,这样不仅使这些威望较高的教师不能高效指导科技创新项目,而且造成指导教师师资力量的浪费。3)科技创新活动运行体系不够优。虽然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已逐步形成学科、专业配置合理、组织及管理机制科学的科技创新体系,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科技创新体制体系仍然不完善[4]。首先是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在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常常由多个部门分别负责,存在部门间配合不力的现象[1]。山西农业大学在2013年已通过了《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人事、教务、科技、计财、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领导组,组织协调项目的开展和实施,但实际过程中,部门间相互推诿、协调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其次是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我国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步晚,虽然一些高校很早就开始了综合测评制度的改革探索,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制度,但是人才测评方式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单一、不全面,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并不科学。再次是结题审核机制和推广体系不健全。在每年的科技创新项目结题过程中,缺少合适的审核机制和推广体系,结题率、结题质量并不理想。据统计,山西农业大学2011—2013年连续3年的省级重点和一般性科技创新项目共73项,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只有3项,发表率不足5%,科技创新项目应用、推广,申请专利的几乎为零。4)学校支持力度不够大。由于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质,并且开放实验室,这就势必会耗费学校大量的物资资源,对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就山西省内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势而言,只有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发展形势良好,拥有211工程专项经费和一省一校工程专项支持,学校划出更多经费支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而在其他大学中开展此项活动则较为缓慢。此外,在一些高等院校中又出现重视重点学科、王牌专业,忽视弱势专业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很多科技创新项目因缺少资金和物质支持,畸形发展,无法较好地完成。山西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诸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是因为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项目成果、普及人数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不足。

2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性的方法

针对制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性的因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来不断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的积极性。1)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既关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又关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只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对伪科学缺乏鉴别力,对科技创新缺少兴趣的现实,从培育科学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力度。一是从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入手,改革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培育科学精神[1]。二是从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入手,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宣传教育活动,在宣教活动中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三是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入手,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此外还需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将专业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社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2)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学校要在师资力量上下工夫,减轻教师授课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精力参与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其次要提高教师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把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与评优评先、职称晋级挂钩,对指导教师进行一定的课时补贴。三是严格科技创新项目指导教师的审核工作,使每位教师最多指导两个项目,杜绝扎堆现象,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指导科技创新项目。3)进一步抓好制度体系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应在加强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建设上做大文章,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进。第一,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列出责任清单,规范部门职责,强化配合意识,加强沟通交流,各司其职,杜绝模糊地带,消除责任“真空”。第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单一的人才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支撑。学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克服高校传统评价存在的指标模糊、内容片面、方法单一的弊端,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发掘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从知识、能力、素质、创新等方面,全方位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出科学评价。“评优”“评奖学金”“研究生推免”等高校人才评价机制要修改完善。如让科技创新项目完成较好、但考试成绩并不十分突出的学生,也能在学校得到较高评价。第三,健全结题审核机制和推广体系。首先,严格科技创新结题要求,并量化具体标准,例如就的期刊进行审核,对于质量差的坚决不予结题,追缴经费并减少所在学院科技创新立项的名额,对于高质量成果给予资金等各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其次,聘请有关专业教师和企业家组织审查学生科技创新结题工作,并对项目的后期应用和推广予以指导和帮助。再次,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把学生的科研成果推广出去。4)进一步增加资金物质投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性,必须在资金物资方面认真规划、加大投入才能真正有效地得以解决。一是合理安排和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经费,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更多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同时从经费等方面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二是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将实验室作为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和基地,让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同学在实验室更多地接触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创新的实践能力。三是针对山西农业大学的特点,提供更多的实验田和实验作物供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3结束语

科技创新项目规划范文第2篇

一、项目管理相关内容概述

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企业人事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管理相关人员,涉及岗位规划,员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而是对各种事务的内部管理,涉及到各个岗位和环节应遵循指导方针,具体过程,具体内容,达到程度等。虽然管理的对象是人,但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由人构成的,在管理者管理项目的实际过程中,管理制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项目管理制度的主要原则是:第一,规范化原则。对于一个大的系统来说,其最大的作用是对各种职位的企业员工的业务活动建立标准化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的动态稳定发展。在具体的企业科研项目管理活动方面,项目管理标准的变化和科技创新制度的自身改变不能解释规范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必须要调整项目发展和变化的稳定性标准。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标准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阶段评估调整,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效能化原则。由于各个业务正在不断发展,但取得的成果不尽相同,项目管理体系也必须不断创新,确保工作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是项目管理体系实现合理化和科学依据的重要实践。随着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和各种创新活动的实施,项目管理体系本身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的发展需要以一定的标准为基础,将管理体系和主体的使用范围必须加强作用标准化不断创新的标准。

二、科研项目中科技微创新制度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讲的科技微创新制度指的是涉及到科研课题、生产技术以及微型创新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有相关报道指出,当前因缺乏制度导致技术活动无法落实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对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做成极大的消极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企业要结合各自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强监管,从而形成长效、合理的微创新制度、新规范,并在动态中不断修正、完善;同时,不断调整经费使用和硬件设施的配备结构,从而推动科技微创各项新活动的发展与进步,为活动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为了更好的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保障制度运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制定合理的支出制度。科研项目的项目立项和成果均有资金的支持,为企业消除资金方面的担忧。但是在没有立项和取得结果之前,技术研究是没有经济支持的,这对企业员工来说不利于动员他们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应以科技型微创新项目为目标,制定适当的资金体系和使用计划,给予科技创新体系相应的财政支持,这不仅有利于科技项目的发展,更有利于动员工作人员的热情,从而从人员上保障制度的运行。

科技创新项目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教学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成效。2008年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也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医学院校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扬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以机制为保障,以基金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普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大大促进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医学院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我院围绕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四级联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及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的建设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了适合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加强医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高校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本科教育,我校于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及设立创新学分等多种措施,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1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由多种课程构成的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重点是将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大课程群重新进行分类整合,新的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其中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由临床医学导论、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七门课程组成[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课程的开设从第一学年开始,贯通于本科5年之间的10个学期。如临床医学导论和医学文献检索在课程群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可以在第1至第3学期基础医学阶段开课,其次是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安排在第4至第5个学期开课,而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均需以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医学方法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在第6学期及以后开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的构建,使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医学专业课程培养的基础上,得到系统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的培训,从而实现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各种问题与医学科研方法和技术的对接,通过综合运用医学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多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校在2010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即将各门课程内的实践内容单列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2014年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继续秉承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这一理念,适当压缩授课的总学时,特别是理论课学时,继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开展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后,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近30%,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时间和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在原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并着重提高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过程考核,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1.3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切实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规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须获得的总学分。除了在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外,学校还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学分制度。学生获得的创新奖励学分可作为任选课的学分,也可作为超修学分。创新成果的认定范围包括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市级以上学术会议获奖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励,发明创造获得的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国家专利,研究成果或发明创造被社会有关部门采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项创新成果可获得奖励1-3个学分,多项创新成果奖励的学分可以累加。学生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填报奖励学分申请表并提供创新成果的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创新学分制度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高等医学教育并不仅局限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也不受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限制,学生还具有发挥其创造力的发展空间,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要获得创新奖励学分,必须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关的创新成果。

2依托“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体系,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从2007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随后,各地方及各高校也陆续推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从2007年起每年在省属高校中遴选1000个大学生开展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扬州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学校相继出台了《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关于“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扬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关于实行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扬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等文件,构建起国家、省、校配套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为了加大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扶持,学校从2004年起即开始设立了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同时,学校还对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创新计划训练项目,按照1∶1配套经费资助,对获准立项不资助的国家级、省级项目亦参照同等级别项目进行配套资助。我院在国家、省及校级科技创新项目基础上颁布并实施了《扬州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及《扬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探索性实验的暂行规定》,以基础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开设了院级大学生探索性实验训练项目[2]。探索性实验项目每学年开展一次,首先是面向学院教师征集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实验课程的改革项目。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相关的实验项目。学生的选拔和推荐由院学工处和指导老师共同进行。学生的选择主要考虑到项目的实施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尽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故原则上选择二年级及以上、学有余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由3-4名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实施结束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并由主持人进行结题汇报[2]。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为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启动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将其中的优秀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先推荐为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报送学校进行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遴选。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院逐步形成了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相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联动机制,成为我院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扎实载体。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是推动医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医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创新性及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助力

本科生导师制是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种教育制度,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指导[3]。近年来,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首的一些本科院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扬州大学早在2000年即开始在部分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院也制定并颁布了《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率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4]。临床医学专业吴登云实验班是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班级,该班级的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业成绩、英文测试及综合素质考核等进行了层层选拔。根据导师制实施细则,在吴登云实验班中我们从入校第1学年起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全院教师中进行本科生导师的遴选,要求导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师德高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中、高级职称,同时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对科研业绩突出或具有科研项目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优先担任本科生导师。师生之间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挑选自己敬佩的导师,导师再对入选的学生进行面试后决定是否接受。为了保证导师制的质量,规定一名导师只能带教2名学生。导师的职责主要内容有:思想引导、选课指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科研训练或临床技能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报告会指导、就业指导等[4]。同时强调,本科生导师需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可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组织科研课题研讨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促使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制的实施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助力。在医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导师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新生入学后大一阶段,导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对临床医学专业产生热爱和兴趣,同时用高年级本科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来激发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进入导师所在的课题组观看其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到大二阶段,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导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科研课题的需要,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进行基本实验技术方法的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询,就某一方面的科研问题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及申报。到大三阶段,学生在科研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及技能的积累,可以结合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正式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制实施后,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有近50%的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的课题组,获得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立项的课题组成员均有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资助中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占多数。导师制为学院扎实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有利于科技创新项目的选苗和培养,使学生在学术科技创新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成效与思考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医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大一第二学期就进入了导师的课题组进行见习,参与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在学长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培训。到大二阶段,多数学生自发组成科研小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并开始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大三阶段已经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我院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数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申报的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获得立项85项,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获立项153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获立项35项,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1项,60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受益。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增加,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也逐年增多,近5年共计有30余篇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SCI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同时借助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平台,部分项目的成果被遴选为“挑战杯”大赛作品并入围,学院多次获得扬州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优胜杯,其中一项作品代表学院参加了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得二等奖,实现了我院课外科技作品全国大赛奖项零的突破。近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维持在45%左右,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主持或参加了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训练经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坚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相关保障制度做起,与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及导师制的实施相结合,将教学、科研及创新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医学人才。

作者:郑 英 史宏灿 陈轶群 王正兵 龚卫娟 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教学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安力彬,于双成,刘晓冬.基于培养医学创新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构建[J].医学与哲学,2013,34(2A):47-49.

[2]傅奕,龚卫娟,季明春,等.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61-62.

科技创新项目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资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66-02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是经济与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知识已经和经济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大学生是这个时代与知识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个群体,因此,大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吸收并运用到实践中,就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代许多大学生都极富创新性,他们组成一个个创新团队,申报一些创新项目,努力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NH大学从2005年开始设立“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创作)基金,对在校大学生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NH大学的学生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学生自发成立的triz创新协会,学生自主研发的太阳能飞机在2009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科技创新评比项目中获得三等奖。

然而,大学生在创新项目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研发经费是主要问题之一。大学生在创新项目研究过程中获取的社会资源几乎没有,再加上学校提供的资金有限,平均只能提供项目申请资金的80%左右,这迫使一些大学生不得不缩小研究成果的规模或被迫放弃创新项目,如triz创新协会2012年研究的太阳能三轮车,原本准备研究一辆太阳能汽车,但由于经费有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研究成果的规模,改为太阳能三轮车。如此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积极性及成果的研发,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创新项目资金存在的问题

1.创新项目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筹集资金的渠道单一。目前NH大学的大学生为创新项目筹集资金主要是通过创新项目在学校“三小”中立项的方式,取得学校“三小”基金的支持。同时,有些科技创新项目也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筹集资金,如和一些企业达成协议,技术研发成功后将其转让给该企业,让企业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但是总体上筹集资金的渠道有限,这就限制了创新资金的总量,导致资金不足,制约创新项目的研发。如NH大学的某学生申报的健身发电机项目,他们虽然“三小”立项成功,但只获得2000元的资金支持,不足以研发实物,最后只能改为论文结题。

其次,筹集的资金不足。NH大学虽有“三小”基金支持大学生创新项目,但由于项目众多,“三小”基金对各个项目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如在第六届“三小”中文法学院获得59项资助,资助总额是70200元,平均每项资助1189元;航制学院获得51项资助,资助总额是90900元,平均每项资助1782元;经管学院获得35项资助,资助总额是42600元,平均每项资助1217元;信工学院获得34项资助,资助总额是86100元,平均每项资助2532元。对大多数创新项目来说还是不能满足其研发所需的费用,使一些项目的研究不能全面,取得的成果也有局限性。某些大学生的创新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做后盾,如简易自动报警挂锁项目,预算需要5000元资金,但学校立项仅给与2500元的资金支持。由于资金有限,有些大学生的创新想法不能实施,导致一些好的创新想法无法付诸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发成果的突破,很难取得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创新成果,科技创新精品少。

2.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资金使用不当,缺乏总体规划。一些创新团体在使用资金过程中没有一个完整、细致、合理的资金使用规划。在外出调查访谈时,对来回交通工具的选择及吃住等问题上不注重节俭,一心图舒适,导致资金浪费。同时,由于自身水平限制,研究中会走不少弯路,导致资金浪费。在资金本来就有限的情况下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更加剧了资金不足这一困境。

第二,决算不及时,项目结题后对结余经费仍随意使用。部分大学生创新团体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不会进行决算。[1] 一般情况下,研究课题结题后,作为本研究计划项目的科研活动已停止。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课题负责人对这部分剩余经费仍有支配权,而且觉得理所当然,认为既然科研项目已实施完毕,结余资金是自己节约下来的,自己就可以利用,甚至认为这是对科研人员的奖励,所以不会注重对剩余资金的计划利用。但每年度学校用于创新科研的资金是有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更多创新项目的进行。

第三,管理创新项目的大学生成本效益意识差,没有实行成本核算,资金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大多数创新小组从选题、定题、研究直到课题完全结束没有进行项目的成本核算。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发明过程中直至专利申请过程中都没有计算成本,甚至出现了重复购买零件的现象。其实,有些零件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有效的成本计算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三、建 议

1.对资金不足的建议

第一,学校和大学生合力解决。大学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集资,但是通过这种渠道筹集的资金通常有限,而且难度较大。此外,可以通过学校联系校友,募集资金。

第二,切实提高创新团队吸纳自主创新资金的能力。较强的吸纳资金能力是满足大学生创新项目资金需求的内在条件。大学生创新项目要想在自主创新中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首先必须要练好自己的“内功”,要努力提高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大学生创新项目发展的灵魂。有了完善的内在实力,就为大学生创新项目吸纳自主创新资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公共财政的直接资助是帮助大学生创新团体解决创新资金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创新基金已成为我国政府支持大学生创新项目发展的主渠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基(资)金作为政府政策性补贴资金,用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技术创新活动,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它也是引导性资金,它通过向大学生创新项目提供资助,带动和吸引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投资,并逐步推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新型投资机制,从而进一步优化科技投资资源,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项目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四,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信用担保机构。[2] 健全担保机制大力推动担保体系建设,抓紧制定担保业监管意见和再担保模式方案,尽快明确担保机构设立与变更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继续推动大学生创新项目信用制度建设,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信用评级。信用担保可以是以财政出资担保,这体现政府对大学生创新项目进行政策性融资支持。随着大学生创新项目信用制度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融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改善,因此,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创新项目资金匮乏的局面。

2.对资金利用不合理的建议

首先,完善学校的监督制度、强化责任。部分创新科研的大学生之所以对科研经费利用不合理,并产生浪费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责任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个人。因此,完善监督体制可以减少滥用经费的现象。并且可以加强对课题经费的管理,合理使用,减少漏洞。

其次,积极探索科研成本核算办法。[3]由于部分大学生成本效益意识差,没有实行成本核算,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因此,鼓励学生进行成本核算,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俊芳.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监管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科技创新项目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作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主体机构,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积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力度,保证我国的电力行业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前景,彻底扭转我国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困境。

1 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保持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雄厚的知识产权和高端的科技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我国现有的一些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昙花一现,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1]。

“十二五”以来,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呈现加速配置和流动的趋势,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融合不断加快,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能源资源型企业的重要一份子,电力企业也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充分考虑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落实和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十三五”是我国电力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关键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电子企业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员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加快构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逐步形成国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及有利于实施行业领先战略的体制机制好文化环境,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2 电力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

电力科技是指在整个电力工业生产运转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技术。电力科技创新是指由科技创新主体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电力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将科技创新的设想作为引入起点,经过研究与开发,从而进一步改变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社会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对现有的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技术上的创新。

2.1 面临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状况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科技创新的技术不够,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科技创新困境。以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为例,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在国内拥有25家分支研究所和检测中心,分布于全国8个省市,虽然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然而由于各分支研究所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营业务种类繁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渠道不畅,从而导致部分分支研究所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追求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国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对电力科技创新在人才的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电力科技创新是需要较多的科技创新人才。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应届毕业生,对其后续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还不够,这也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创新人才特别是杰出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的缺失。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现阶段企业没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力科技创新建设中,尤其一些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重大电力技术项目的科技创新存在投入资金甚少的现状,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仍然有待提升。我国对于电力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比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发展。三是科技创新管理松散。基于我国电力行业的一些控制和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很难对整个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进行统一管理,因此难以将先进的电力技术攻关形成产业规模,也难以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进来。这种分散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导致了电力行业存在难以跨越式发展的困境[2,3]。

2.2 发展趋势

在现代电力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作用之下,我国电力工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出持续性且稳定性的发展趋势。为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工业发展的有效性,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规模性、经济性方向发展[4]。

一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高度重视,正是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视,使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电网继电保护以及调度自动化均能够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升。从安全性角度上来说,电力科技应当从电力系统分析控制技术、电网安全防御技术、电网事故恢复技术以及多回直流协调控制技术等方面入手,提高电网运行系统的可靠性。二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规模性方向发展。国民经济在持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着电力需求的持续提升,电力需求的增长态势将呈现出显著的快速性与稳定性,由此也使得我国未来的电力科技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性特点。通过展开对大型水电开发技术、大型核电站建设技术、综合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深入研究,能够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三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经济性方向发展。在我国电力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性发展趋势的体现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之上,电力技术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良好的契合性与适应性。因此,从经济性角度上来看,二次系统的应用优势明显高于一次设备,通过对各种投入少、产出高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系统的输电能力。

3 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近年来,科技管理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从组织机构、科技人才、制度机制等多个要素建立符合自己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由电力企业牵头进行的科技创新项目,各电力企业对于此类项目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术储备,在研发过程中也是以企业作为主体,可以将研发人员从产品开发部门独立成立单独的研发部门,或者使研发人员的工作独立于产品开发部门的生产技术支持工作。对于以研究院所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将研究院所作为一个整体,扮演研发部门角色,组织开展重大科研课题攻关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其下属的依托企业建立的各分支研究所继续承担工程技术部门的职责,向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如图1所示。

4 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举措

在科技创新管理上,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更多的关注于管理体系的建设,改变各企业科研活动自己负责的分散式管理模式,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科技管理方式转变等等一系列管理举措手段,使企业的科技发展规划与国家和集团战略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激发各企业的创新活力。

4.1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科技创新活动既有连续性又有超越性,稳定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对于电力企业科研院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研发人员招聘时,除了考核应聘者本身专业技能的高低,同时更应注重其个人品质的考核(例如广泛的兴趣爱好、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样的人才聚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发部门工作的整体氛围;在研发人员培养时,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应专门制定,研发人员的成长需要长时间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研发人员的优秀不仅仅表现在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更多的关系到动机和主动思考等个人品质相关的因素;在研发人员的激励上,引入“能上能下”的考评约束机制,建立与创新贡献和绩效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把研发人员的收入与研发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产生的效益相挂钩。

4.2 打造协同共享平台,凝聚科技创新资源

以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全面加强资源的统筹配置和对外部优质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在国家电网的影响力。一要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信息化平,统筹人才、成果汇编、试验研究等资源,推动科技资源在公司系统内的充分共享;二要建设开发型重点实验室,优化实验室布局,健全实验室协作组功能,建立有偿共享和对外开放的商业化模式,提高整体试验研究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建立产学研联盟,可以针对专项科研项目建立流动研究院工作站或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研发团队,开展协同攻关[5]。

4.3 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高效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研发时间,缩短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及早抢占市场高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各类项目发展迅速,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进程,应该改变以往“自下而上”的自发管理模式,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引入项目经理制,企业和研发部门不必要对研发项目投入过多的关注,项目研发的进度可以通过定期的项目汇报会确认。此外,还应加强项目统筹策划,培育预研型科技项目,形成储备项目梯度,同时抓好科研工作的两头管理,分别在项目立项和项目成果管理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企业科研成果向高层次、原创型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李立峰.论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J].经济视野,

2013,12:364-365.

[2]白云.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解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5,32(5):275-276.

[3]刘松波.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J].科学中国人,2014,19:91.

[4]陈奕琴,范乃军.我国电力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