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产生产研究

矿产生产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矿产生产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矿产生产研究

矿产生产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质勘查;矿产勘查;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重视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并且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各行各业之中。尤其是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有效融入生态环保工作理念,不仅可极大地提升当前矿物质开采行业的生态环保性,还可最大限度地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保保护工作协调发展[1]。要想确保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要明确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然后针对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改进策略。

1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现阶段,我国诸多地质矿产勘查管理人员已逐渐开始重视生态环保理念在各项工作的融入,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经过众多管理人员长时间不懈努力地研究发现,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性较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周边地区的地表地貌会产生较严重的损害,诸多勘查方法都会对地表造成损伤,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槽探勘查方式,该种勘查方法应用所造成的破坏具有不可修复性[2]。其二,会破坏地质结构,钻探勘查方法的应用需要对地质的结构进行改变,并且还需铺路以及土石开挖等工序,在这种情况地质结构必然会遭受不良影响。

2生态环保视域下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技术分析

2.1地质矿产勘查技术

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开展期间,必然离不开矿产勘查技术的支撑,先进的矿产勘查技术既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能改善矿山采掘的质量。由于先进的勘查技术可发掘更多矿山有用的东西,还能降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利用地质勘查填图技术来开展工作,就算是偏远山区依旧可对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3]。当前,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如CIS、GPS、RS等技术,既有利于获取资源、环境、地质等信息,还能够对矿山采掘进行科学规划。

2.2闭坑及关闭矿山治理技术

近些年,矿山采掘工作的开展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性,所以在闭矿工作开展期间,需要严格按照我国有关闭坑及关闭矿山治理的具体报告来开展,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并在验收合格之后,方可结束[4]。

2.3废气处理技术

从矿山废气处理情况来看,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开展及矿山采掘期间都会产生一定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加大治理难度,这就需在开采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端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废气的产生,以此对环境起到治理、保护作用.

3生态环保视域下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改进策略分析

3.1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矿产勘查人员是从事矿产勘查绿色环保改革工作的第一执行者,同时也是检验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否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加强对一线勘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培训[5]。具体而言,首先勘查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要重视自身环保工作能力及环保意识的提升,在工作中不断累积环保经验,积极努力地探寻一些优质且实用的环保型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应用技巧,同时自身也必须树立起较强的环保意识。其次,企业方面需加强对相关勘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培训有效性,具体而言,需从培训内容及培训形式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在培训内容方面添加一些关于环保化工作及环境保护技巧类的内容,在培训模式上需明确具体的培训周期以及培训人数,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接受培训,以此来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接收到系统地培训,并提升环保化工作能力,满足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的需求[6]。

3.2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体系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计划实施的关键保障性要素,同时也是影响该项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保障。基于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期间必须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制度的健全,添加一些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具体而言,首先需设置关于环保的责任制度,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进行模块化划分,明确各个环节所对应的负责人,而负责人负责全权统领下层工作人员在完成既定工作目标,设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确定当前的环境标准,确保在完成任务后对环境不会造成较大影响[7]。其次,需有效制定出奖惩制度,在确定完工作保准以及环境保准后,相关的负责人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奖惩制度,在阶段性工作完成之后,评选出优秀工作小组以及落后工作小组,评选标准要依照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环境保护程度等来进行评选,以此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高度重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保工作协调发展计划的实施,进而有效提升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质量,实现既定的环保工作目标。

3.3强化相关信息宣传力度

从现实角度分析,现阶段,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各行各业都逐渐与环保部门建立坚实的合作关系,尤其是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已逐渐开始朝着绿色环保化改革方向发展,在这一环境背景下,地质矿产勘查行业也必须进行绿色化改革,并且重视该项工作,从而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8]。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信息的宣传力度,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从内部进行有效宣传,地质矿产勘查企业自身需要成立专项信息宣传管理部门,对于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进行全面的宣传管理,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工作研讨会议,在会议中强调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环保化改革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关改革计划,这样既可提升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同时还可有效地提升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系统性。其次,需要与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该项工作计划的实施是为更广的宣传相关信息,提升环保化工作信息的宣传范围及宣传深度,借助媒体部门的宣传优势,提升地质矿产勘查绿色化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率,最终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质量以及环保性能得到同时提升,实现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的目标,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地质矿产开采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要求严格也在不断地提升,不仅要求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要注重工作安全性,同时还要注重工作的环保性,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保工作协调发展。为有效实现这一工作目标,不仅可确保该行业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还可有效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合理性。基于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要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研究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薛荣.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初探[J].中国金属通报,2021(4):109-110.

[2]陈凡.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5):153-154.

[3]张克涛.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21(5):225-226.

[4]黄恒浪.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初探[J].大科技,2021(8):113-114.

[5]李芙蓉.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3):251-252.

[6]向承业,吴杰,蒋凯.简析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430.

[7]辛明明.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20(14):147-148.

矿产生产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构建

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于煤炭转型也提出相关要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必要要求。但是现在中国煤炭生产企业受传统体制影响,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这也是现在煤矿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的原因。文章对煤矿安全生产中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安全生产体系方式。

1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

1.1管理人员不足培训力度不够

中国煤矿行业混乱,国有煤矿和私有煤矿并存,一些中小煤矿的管理人员不足,缺乏相应的培训,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隐患。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小煤矿经营者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多数情况下都是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管理,不能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即使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也是应付了事,不能真正起到培训的作用。

1.2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得不到落实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但是有些煤矿领导在利益驱使下,忽视开采原则,违规开采煤矿,这样就会对采煤工作产生影响[1]。有些煤矿领导表面上遵从政府的相关规定,但实际上对煤矿安全隐患毫不关心导致极易发生煤矿安全事故。

1.3监督机制不完整

除了煤矿企业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外,国家还应加强对煤矿的安全监督,这样才能促进消除煤矿安全隐患。中国国土面积大,再加上煤矿企业数量众多,这就导致煤矿安全监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一些较大的煤矿企业不但要受当地政府的监管,还要受上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这样交叉监管的情况很容易出现监管部门职责推脱的问题,再加上现在监管水平落后,监管人员综合素质不能得到保证,这样也使得监管工作很难一步到位。

2构建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方式

2.1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素质

要建立良好的煤炭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首先应该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素质首先应加强煤矿工作人员的学习工作,更新知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保证对煤炭开采工作的认真负责[2]。煤矿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时刻留意工作情况,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这样才能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减少因为自身工作问题对煤矿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煤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工作人员培训时可以组织专业的技能知识讲座,在讲解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新型煤矿设备,同时提升工作人员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让业务骨干去其它先进的煤矿企业学习。煤矿在运行过程中要将煤矿的安全管理落实到个人,实行明确的奖罚制度,这样也能激发工作人员对于煤矿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积极性。

2.2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系统时,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提升煤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应该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使用不同的宣传手段提升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认知[3]。提升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时,上级领导可以积极开展一些安全主题活动,及时讲解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紧急问题进行全方面讲解,还要对煤矿在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地探讨,定期进行安全通报,使工作人员提升安全意识。领导可以定期举行相关安全事故汇总大会,汇总煤矿出现的安全事故及安全隐患,分析其它煤矿出现的安全事故,总结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才会对安全生产提高重视,时刻牢记安全生产,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率。

2.3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

煤矿在运行过程中,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很好地保障煤矿安全运行。在煤矿管理制度制定前,煤矿领导应该全方面了解煤矿生产进度,详细规范煤矿生产设备的管理和具体使用方法,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也要全面管理工作人员,这样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才有相应的制度参考,减少因为工作人员对煤矿设备操作失误产生的安全问题,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对煤矿安全运行监督过程中,相关责任人应建立完整的监督制度,严格监督煤矿生产过程,在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保证煤矿安全运营[4]。在对煤矿进行安全监督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按照相关规范制定合适的制度进行处理,对煤矿工作进行处理时应该按照工作种类的不同将工作人员进行分组,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完善嘉奖制度,这样才能调动积极性,进而大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

2.4增强煤矿创新经营能力

构建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应该增强煤矿企业的创新经营能力,现在煤矿企业的经营制度更新较慢,导致现行生产经营制度老化,不符合现在的煤矿生产实际情况,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创新经营能力。对煤矿经营能力创新时要创新领导制度,也要对煤矿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进行创新,具体方法就是调整煤矿领导制度,多用年轻人做领导,借鉴大型煤矿企业先进的工作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培养企业的创新经营能力,应该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可以派遣员工去一些优秀的煤矿企业学习,改变员工思想意识,这样能提升煤矿和工作人员的整体竞争力[5]。

2.5从技术层面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性

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离不开科学技术支持,根据相关数据可以知道,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有良好的推动效果。但是现在中国煤炭经营方式比较落后,导致煤矿企业综合竞争能力较差。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应该积极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使用生产技术改革煤矿生产,这样才能提升煤矿生产效率,同时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2.6加强煤矿产品质量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就必须使用有效的方法监督煤矿产品质量,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该根据煤层的不同进行合理开采,同时应及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煤矿开采中。煤矿开采完成之后应该按照合同进行收购或出售,保证煤矿产品质量。煤矿管理人员还应该认识到煤矿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不断加大监督工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使用切实有效的方法。

3结语

煤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煤矿的安全运行,要保证煤矿安全运行就要及时构建煤矿保障体系,煤矿安全体系的形成不但能够对煤矿进行人性化管理,还能提升煤矿生产效率,保障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整体安全性。

作者:李丽 单位:霍州煤电集团李雅庄煤矿

参考文献:

[1]王以功.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3.

[2]王爱华,李宝英,张元强.煤矿安全生产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煤矿安全,2015(5):231-233.

[3]张龙.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28-29.

矿产生产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生态价值计量; 生态价值补偿

引 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运行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能源基础和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开采强度也越来越大,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破坏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外理论界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价值计量及补偿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价值计量与补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生态价值概念研究

矿产资源的生态价值来源于开发过程中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是指由经济活动导致的并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由经济主体承担的不良后果,最终表现为社会福利的减少。开发矿产资源会影响并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居民的身体健康,从而使人们获得的效用减少,因此,环境的破坏者应进行相应的生态补偿。最早提及“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概念的是马歇尔(Marshall,1890),庇古(A.C.Pigou)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1920年庇古(A.C.Pigou)在《福利经济学》中对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指出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对于正的外部效应,政府应予以补贴;对于负的外部效应,应处以罚款,以使外部性生产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在此之后,众多学者就生态补偿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国外学者Cuperus(1996)认为生态补偿是采取修复和重建受损生态系统使得生态价值损失得以弥补的过程。Lofo Resource Focus认为生态补偿是一种生态补偿主体对补偿客体进行补偿以维护生态系统长期安全的行为,补偿主体为生态系统服务受益者,补偿客体为生态功能服务的提供者。Noordwijk(2005)提出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付费概念,即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受益者对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提供者进行付费,以经济手段来替代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管制,具有交易自愿性、生态系统服务确定性和买卖者对应性等特点,其实质相当于生态补偿。

此外,部分学者还认为生态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其中使用价值是指可直接供人类消费的产品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最早是由约翰·克鲁蒂拉(John V.Krutilla,1967)将其引入经济学文献的,独立于对它使用的产品价值,相当于资源环境的总价值与其使用价值的差额,包括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遗传价值等。

二、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计量研究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计量主要服务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服务于国家经济核算体系;另一方面服务于企业或市场对生态价值的评估。在经济核算体系方面,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詹姆斯·托宾和威廉姆·诺德豪斯(James Tobin & William D.Nordhaus)等人就通过闲暇时间的减少、资源耗减、污染加剧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修改经济核算账户的思路,并在GDP核算的基础上构造了“净经济福利”指标。该指标的提出引起了许多学者对资源环境计量问题的关注,并提出诸多方案来研究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质量的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赫费德尔和尼斯(Hoffe Del & Kniss,1970)通过计算污染与控制污染的费用所提出的修正核算GDP的方法。1976年诺德豪斯(Nordhaus)与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在该指标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调整,并将“净经济福利”指标定义为:家务劳动价值、闲暇、地下经济创造价值以及环境成本四个方面。

服务于企业或市场对生态价值评估方面的计量研究,目前国外主要有三种分类观点: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迪西(J.A.Dixon,2001)所提出的二分法包括客观评价法和主观评价法;三分法则是基于生态环境市场的预设,包括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意愿调查法等;米歇尔和卡森(Mitchell & Carson,1989)提出的四分法包括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直接假设法、间接假设法等。

目前,直接市场法的具体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生产率变动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防护费用法等;替代市场法的具体评价技术包括旅行费用法、特征价格法、特征工资法和生产函数法等。在上述方法中,应用最广、最容易被理解的价值评估技术是直接市场法。

由于有些环境变化无法直接用市场价格计量,于是出现了替代价值法,如由霍特林(Hotelling,1947)最早提出的旅行费用法。旅行费用法是由霍特林给美国公园服务局的一封信中提出的,后经克劳森(Clawson,1959)、克劳森和科耐彻(Clawson & Knetsch,1996)发展形成,现已发展出三个模型:克劳森和科耐彻的分区模型、布朗(Brown,1973)的个体模型和弗里曼(Freeman,1993)的随机效用模型。

在环境的变化不能直接通过市场价格来度量又难以用其他价格来替代时就出现了意愿调查法(contingent valuadon method,CVM)。CVM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陈述性偏好方法,是在假想的市场条件下,调查人们对改善环境效益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或者接受环境损失的赔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WTA),以WTP或WTA来计量改善环境或破坏环境的经济价值。戴维斯(Davis,1963)将其应用于缅因州滨海森林宿营、狩猎的娱乐价值研究。布鲁克赛尔(Brookshire,1976)对CVM进行改进,使之成为被广泛接受的评估方法。哈尼曼(Hanemann,1984)建立了CVM与随机效用最大化原理(RUM)的有效联系,为CVM奠定了经典经济学基础。1986年,美国内务部把CVM确定为用于计量“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案”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并推荐CVM作为评价资源和环境的存在价值和遗产价值的基本方法。米歇尔和卡森(Micthell & Carson,1989)、汉利和斯帕什(Hanley & Spash,1993)以及贝特曼和威利森(Bateman & Willistion,1995)等对该方法进行了推广。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CVM的应用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研究案例和著作呈指数形式增长,卡森(Carson,2003)经过统计发现,1995年围绕CVM研究发表的论文达2 000余篇,截至2001年相关文献已达5 000余篇,评价对象遍布100多个国家。

随后,在上述基本方法基础上衍生出效益转移法,该方法既简单、直观,又省时、省钱,但转移误差较大。有些学者和政府机构还提出了资源等价分析法(REA)。资源等价分析的最初表现形式是栖息地等价分析,后来进化为资源等价分析的普遍方法,且变成了计算污染事件损害的主导方法。由于该方法以资源服务(实物损失),而不是市场价值来衡量损失,所以有学者怀疑它不能提供基于经济福利原则的精确补偿。针对上述问题,Mattew zafonte和Steve Hampton(2007)提出了一个基于货币化的REA模型,并与传统REA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基于货币化的REA模型的福利偏差较小。

三、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补偿研究

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价值进行补偿是人类对生态系统本身的补偿,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关于矿产资源的生态价值补偿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生态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研究和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研究方面。

(一)生态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研究

从理论上看,生态补偿是促进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一种经济手段。目前,国外提出的补偿理论主要有环境资源利用的不可逆性、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资本化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等,这些理论已经成为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得到了国内外理论界普遍认可。

不可逆性是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的生态学基础。从人类社会几乎无限增长的需求看,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的表现为不可逆,它从本质上规定了资源的“单流向”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作为供体总是被消耗的。因此,艾伦·科特雷尔(Alan Cottrell,1981)提出:“资源是会枯竭的,必须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给资源制定价格,以便限制消耗和给予保护和关心。”

产权论是开展补偿的法理基础。产权论认为任何人都具有平等地保护生态平衡的义务和平等地获取和享受生态服务功能的基本权利。界定环境资源产权主要可以确定谁应该负有补偿的责任,谁应该具有被补偿的权利。科斯(Coase,1960)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法律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若交易成本为零,无论如何界定初始权利,只要可以自由交易,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到有效配置。

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Pigou,1920)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系统论述了外部性理论,提出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使其他经济主体受益而又没有得到后者补偿;负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使其他经济主体受损但是没有补偿后者。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分别指受偿主体和补偿主体的受偿和补偿状况。

生态资本化论为确定补偿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戈德斯坦(Goldstein,1993)认为除了传统的加工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以外,还存在第四种形式的资本即自然资本,其是由自然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所构成。自然资源环境的外部性是某个经济主体在利用自然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所产生的外部影响,这种影响未能通过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反映出来。生态补偿就是要把这种外部性进行内部化,使其成为一种可计量的资本。

公共物品理论最早是由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55年提出的,萨缪尔森认为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公共物品如果由市场提供,则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造成“搭便车”问题,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自然资源环境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其面临供给不足、拥挤和过度使用等问题,应给予补偿。

(二)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生态价值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目前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价值补偿标准、生态价值补偿对象和生态价值补偿途径等方面。

1.生态价值补偿标准研究

国外学者基于生态价值补偿的基础理论,逐渐展开了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价值补偿的定量研究,其中如何确定补偿标准一直是生态价值补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985年美国建立保护与储备计划,该计划是长期由政府资助、农场主自愿参加的退耕计划。美国学者安德鲁·普兰丁格(Andrew J.Plantinga,2001)等针对该项目进行了研究,推算出不同地区在不同补助条件下人民愿意退耕的供给曲线,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标准。1999年,Hamndar运用线性规划和灵敏度分析对确定农民退耕的机会成本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与机会成本比较给出了可能的补偿水平;2007年,Peralta通过对矿山环境修复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以复垦成本为依据核算了矿山生态环境的补偿标准;此外,Junjiewu(1999)、Morana(2007)和Cooper(2007)等也提出了生态补偿标准模型。

2.生态价值补偿对象研究

关于生态价值补偿的对象,即外部性的受害者,国外目前存在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主张受害者因遭受损失而应得到补偿;以科斯的观点为代表,认为当生态资源的产权界定清楚、市场机制完善时,外部性的受害者就会自动与外部性的制造者进行有效协商,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解决好外部性问题;鲍莫尔等人认为如果以帕累托最优为目标,对于受害者既不应该征税,也不应该补偿,因为外部性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害水平能够引导受害者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而对受害者的任何补偿或征税则容易导致受外部性影响的个人作出无效率的反应。

3.生态价值补偿途径研究

国外提出的生态价值补偿途径主要有四大类:庇古税、补偿型交易、居民环境权的保障和开展跨区域补偿。庇古(Pigou,1920)将外部性视为市场失灵的表现,并认为当边际私人收益(成本)与边际社会收益(成本)背离时,政府应该对外部效应的制造者征收庇古税。庇古税成为环境税的雏形,之后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环境税展开了研究(Jorgenseand Wilcoxen,1996;Goulder,1995;Tullock,1967)。科斯(Coase,1937)则认为外部性是由产权不清引起的,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双方可以通过自愿协商、谈判与交易来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科斯的这一思路被戴尔斯(Dales,1968)引入资源环境领域,以运用市场手段、通过污染权的交易,来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萨格森(Segerson,1987、1989)对环境损害责任制度进行了经济学与法学研究,该研究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如何保障居民的环境权以及如何有效补偿居民因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损失。之后,学者们针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对土地、水源和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问题也展开了深入研究(W.D.Watson,1999;Helena McLeod,2000;David Gerard,2000)。关于跨区域补偿问题,一些区域经济学家和资源环境经济学家把国家—区域经济关系模型和能源部门的能源—环境关系模型联系起来研究,提出了经济—能源—环境一体化模型,如SEAS模型、MORSE模型等,为研究矿产资源的跨区域补偿提供了方法。

四、研究文献评述

(一)生态价值计量研究评述

针对生态价值计量的方法,虽然国外学者从多学科角度提出了多种测算方法,但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能够准确评价外部环境成本的方法标准和技术路线。目前国外主要推崇的方法依然有其局限性,也经常受到批评。关于生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在选择具体生态价值评估方法的时候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对同一环境现象可以采用不同评估方法,结果导致计算结果常常大相径庭。

2.在生态价值评估的过程中,忽视外部环境影响的时空差异性、影响的连续性与复杂性等,对影响经济价值评估的因素重视不足,造成计算结果不全面、不精确。

3.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评估使用价值,而对非使用价值如生态环境的审美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存在价值等进行估算的成果很少。

(二)生态价值补偿研究评述

现阶段矿产资源开发的价值补偿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总体来讲,研究成果比较少,而且不够系统。具体存在以下不足:

1.补偿模式缺乏全面性,可操作性差。提出的补偿模式没有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全面涵盖所有的价值损失,且很多补偿手段实际操作性不强。

2.价值评估缺乏不确定性分析。矿产资源价值补偿的影响因素较多,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量化比较困难,目前尚没有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很多的补偿额没有与生态价值切实联系在一起。

3.动态价值补偿研究较少。有些学者研究了不同开发阶段的特点,但在研究价值补偿时很少考虑不同的开发阶段价值补偿的差异,没有针对不同阶段对补偿模式进行设计。

五、结论及启示

现阶段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价值计量与补偿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证明了生态价值计量与补偿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国外研究的计量与补偿方式大多以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为对象,并假设生态补偿为由市场机制解决,将其放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框架内进行分析,缺乏对资源环境空间负外部性的各种现象的科学研究和系统分析,并且它们还使过度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和污染排放合理化、合法化,明显不适用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监测和量化生态价值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因此,在深入分析和借鉴国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矿产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研究矿产资源的价值计量方法,探讨价值补偿的有效途径,将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相结合,通过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把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转化为内生因素,研究准确衡量矿产资源价值的方法以及模型,探讨可行的补偿途径。这对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的补偿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力、效果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Marshall,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 and Co.,1890.

[2] Pigou, A.C.,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M]. London Macmillan and Co.,1920.

[3] Cuperus R., K.J. Canters, A.G Pieper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the impacts of a road [J].Ecological Engineering, 1996(7):327-349.

[4] Noordwijl M., Chandler F., Tomich T.P.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ual Basis of RUPES [M]. ICRAF Working Paper,2005.

[5] V. Krutilla.Conservation Reconsidered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4): 777-786.

[6] Willian D. Nordhaus, James Tobin. IS Growth Obsolete?[J].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lath, 1973 (38):499-535.

[7] Paul A. Samuelson, William D. Nordhaus. Economics [M].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1972.

[8] J.A Dixon et al.Econom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M].London: Earth scan Publication Ltd,2001.

[9] Mitchell, R.C. and Richard T.Carson.Using surveys to Value public goods:the com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R]. Washington, D.C.: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1989:74-87.

[10] Wiktor L.Adamowicz. What’s it worth? An examination of historical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environmental valuation [J].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4,48(3): 419-443.

[11] Clawson,Knetsch.Leisureandtourism:TyPesofleisureandtourism[M].USA:Haworth Press,1999.

[12] Davis. Robert K. Recreation Planning as an Economic Problem [J]. 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 1963 (3):239-249.

[13] Brookshire,David S.The valuation of aesthetic preferen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76 (3):325-346.

[14] Mitchell R,Carson R.Using surveys to value public goods: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M].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1989.

[15] Hanley N, Spash C.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the environment[M]. Aldershot:Edward Elgar,1993.

[16] Bateman I, Willistion K.Value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7] Carson R. Contingent valuation:A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y and history[M].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2003.

[18] Brouwer, R. Environmental value transfer: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rospects [J]. Ecol.Econ., 2000, 32:137-152.

[19] Thompson, DB.Valuing the environment:Courts’s truggle With the natural resource damages[J]. Environmental Law, 2002,32:57-89.

[20] Dunford,R.W.,Ginn,D. C.,Desvousges,W.H.The use of habitant equivalency analysis in natural resource damage assessments[J]. Ecological Econon1ics,2004,48:49-70.

[21] Mattew zafonte,Steve Hampton. Exploring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resource equivalency analysis in natural resource damage assessment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 :134-145.

[22] Alan Cottrell.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M].The Com-mercial Press,1981.

[23] Coase, R.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 122-134.

[24] Goldstein . Interests and American Trade Policy [M].Ithaea: Com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25] Samuelson, P. A. Diagrammatic Exposition of a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5,11:34-54.

[26] Andrew J. Plantinga, Douglas J. Miller. Agricultural Value and Value of Rights to Future Land Development [J].Land Economics, 2001,2:56-67.

[27] Hamndar, B. An efficiency approach to managing Mississippi’s marginal landbased on the conservation reserve program[J].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1999(2):15-24.

[28] Peralta,A. Development of a cost estimation model for mine losure[D].United States: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2007.

[29] Pagiola S.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 Costa Rica[J].Ecological Economic,2008(33):712-724.

[30] R.H,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Economica.1937,11(4):386-405.

矿产生产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生产管理;模式创新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要想提高生产效益,就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引进新型的煤矿巷道的掘进支护技术、煤矿开采工序,规范开采人员的操作,规避开采风险,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加强煤矿开采的生产管理[1]。

1我国煤矿生产管理现状

1.1煤矿生产管理意识不足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与管理者及生产者都脱不了干系,主要是由于对煤矿高危因素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就管理者而言,没有正视煤矿生产的管理问题,缺乏开采人员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的考量,始终将煤矿开采利润放在第一位,压榨劳动力,忽视了劳动最权益,其实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工作人员以及煤矿公司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作为煤矿开采人员,由于自身维权意识不足,不懂得与管理者争斗,维护自身利益,再加上煤矿开采行业长期形成的管理模式与工作方式,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不具备安全生产知识,无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存在为了效率而忽视质量的偷工减料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2]。

1.2煤矿开采缺乏合理的工作制度

煤矿开采行业是在不断发展的,各种机械设备以及生产工序也在不断更新,但是由于管理者思想传统,不愿意花费财力及时间去更新工作流程,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因此一直以来我国煤矿开采业的技术水平都较为落后,管理模式也颇为陈旧,影响到开采效率,同时无法有效保障开采人员的安全。煤矿开采工地管理混乱,缺乏既定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导致工作中出现较多的漏洞,遇到问题易出现分歧,个人有个人的工作方式及操作方法,是造成生产安全的一大因素。

1.3煤矿生产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应用到的机械设备在不断更新,然而管理层却忽视了管理模式的收稿日期:2016-10-18作者简介:王丽娜(1980-),女,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现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城郊煤矿企管科工作。更新,仍旧采用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因此很多由于技术及设备更新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此外,管理人员水平较低也是制约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煤矿开采企业忽略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导致管理者自身都不熟悉新进设备以及工序,自然无法管理其他开采人员。

2创新煤矿生产管理模式

2.1以人为本,加强煤矿生产管理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注重生产人员的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从煤矿巷道的掘进支护、到煤矿开采,都将开采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避免过大的劳动强度,造成开采人员因过度劳累过度而生病。除了工作安排的科学制定,还需要通过配置完善的安全生产设备,来保障开采人员的安全。众所周知,煤矿开采粉尘较大,环境阴冷潮湿,防尘设备以及保暖除湿设备能够降低开采人员肺部疾病以及风湿性疾病的发病率,保障开采人员身体健康[3]。

2.2提升煤矿开采人员的规范生产意识

要想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水平,将制定好的工作流程以及安全生产标准贯彻落实下去,就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宣导,提高开采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防范。因此,必须提升煤矿开采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自己的操作,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工作,提升煤矿开采质量,提升煤矿开采的效益。在煤矿的生产管理中,必须加强规范生产宣传,通过制度来规范开采人员的行为,确保一切开采工作有序进行,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强制性,提高开采人员的纪律性。

2.3制定严格的煤矿生产管理流程

煤矿开采行业在不断发展,管理者应不断突破原有的管理理念,引进新型开采技术及生产工序,根据所经营煤矿产地的地质结构,选择合适的生产施工设备,制定科学合理的掘进开采方案,根据开采人员数量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以及工作流程。不同的煤矿开采区的生产高危因素不同,因此管理者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例如不同路段巷道的掘进与支护技术,开采过程中的工艺及顺序.将制定好的工作流程告知所有的工作人员,贯彻落实,确保煤矿掘进开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既定的规则能有效指导煤矿开采工作,避免因工作制度的不健全而发生的管理混乱问题。

2.4建立健全煤矿开采监督管理体系

再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保证执行力与落实度,否则只是一纸空谈。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应保证各项工作流程严格执行,确保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必要时可以通过惩治违规人员的强制性手段来确保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在煤矿开采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以监督管理,以开采人员人身安全的角度实施人性化管理,解决以往煤矿开采管理中的漏洞与疑难问题,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性,确保煤矿开采效益。

3结语

要想提高煤矿开采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就必须综合分析影响煤矿开采的高危因素,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创新管理模式,秉承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提升煤矿开采人员的规范操作意识,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煤矿开采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确保煤矿开采效益。

参考文献:

[1]汪立群.浅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7:145.

[2]殷春江.煤矿安全生产中调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2:235-236.

矿产生产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2.061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巨幅增加,使得煤炭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大,有一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安全工作,超能力违规开采。由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诸多的管理问题,使得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制约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抹黑了我国的国际形象[1]。一次又一次的惨痛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告诫我们,加强煤矿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能马虎大意[2,3]。煤矿企业在“国家监督,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监管格局下[4],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将煤矿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大国,同时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的地质开采条件相对复杂,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瓦斯灾害严重,地下水防治难度大,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相对落后、中小煤矿多,这是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然而,深挖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煤矿企业重生产轻视安全工作,安全管理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监督相对较弱才是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关键原因。我国煤矿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和监督管理不力,使得在检查中的一些小隐患不收到重视,导致了一些不被重视的小隐患积少成多,不及时解决,变成了大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

为确保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平稳状况,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必须要强化煤矿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要不断提高煤矿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就需要煤矿的企业管理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2.2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由于目前在煤矿进行作业的人员有很多都是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的农民,为提高矿工安全意识,要加强煤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安全知识等,大力宣传学习安全理念,深化对安全工作的理性认识,突出抓好特殊工种、重点人物的培训教育工作,突出加强对一线职工的职业培训和思想教育,消除安全生产中的不良心理和不安全行为。同时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通过宣讲典型事故案例,使职工知道安全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

2.3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作为高危行业,煤矿生产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制度是生产的基本准则,要全面推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使企业领导在安全方面增加责任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可以安全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化,责、权、利要明确,增强其安全管理的责任心。另外,安全生产制度不只是建立的问题,还要防止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措施挂在墙上成为摆设,必须做好其执行和落实工作。

2.4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点还应重视现场的监督检查,做好现场状态的安全监督管理。煤矿企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形象,因此必须抓好煤矿的现场监管工作。抓好现场监管工作,必须规范矿工的操作行为,要将作业现场的监管工作常态化,不能只是阶段化的监督管理,应该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查找出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要针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消除整改,并进行安全教育。

2.5提高安全生产检查的水平与质量

全面提高煤矿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与质量,根据煤矿自身特点,确定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以及重点部位,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检查,解决形式主义的现象,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可以及时的解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坚持做到检查、建立档案、整顿改革、监督考察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增加治理隐患的力度。同时,要有步骤地实施重点监管、专项监管、定期监管,把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发展到每一个角落。

3结语

安全是一种无形资产,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形象。煤矿企业一旦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不但抢险排险困难重重,而且可能因此造成毁灭性的灾害。煤矿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煤矿和谐稳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因此,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建设和谐煤矿,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

参考文献:

[1]杨彩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策略探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9(03):87-89.

[2]魏向东.把好安全监督关促进企业安全发展—从安全监督角度浅谈如何搞好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275.

[3]傅国旭.关于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