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压电工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一体化培训课程分析与设计
短期培训业务:2016年9月,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送培一批新入职员工,委托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完成对该批新入职人员的低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考取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证。
企业调研:学员大多是农民工学员(初中、高中毕业或初中、高中未毕业),文化基础和技能水平较薄弱。经过短期培训,入职人员完成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能上岗完成通信网络工程设施设备安装和维护的基础性工作。
一体化培训课程设计:一体化培训课程的设计,关键是将短期培训目标、岗位技能需求和职业规范(标准)结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为此结合企业需求、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编写了《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培训指导书》。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典型工作任务:触电急救、电工安全基本技能、低压配电及电气照明、电气控制线路。
二、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一体化培训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建立
构建《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培训指导书》学习资源库,如电工作业相关书籍资料、网络学习资源(安全标志、低压电气设备原理、生产岗位技能实例)、视频课件、配线仿真软件等。培训学员根据自身的学历能力,反复观看(阅读)相关学习资源,不断学习巩固技能知识和仿真练习。学习资源库的建立可以兼顾能力不同的学员需求,同时解决了企业用工时间和培训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学员可以根任务指引,自主完成网络学习和仿真练习,最终完成项目工作任务。
2.一体化教学过程和效果
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理念,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结合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一体化教学方法,以培训学员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模式,是教师指导、学员独立完成操作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一体化教学过程有效调动了培训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材施教,因需学习,培训针对性较强、效率高,学员和企业培训反馈满意率高。
三、短期培训一体化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1.培训课程的设计与改革应结合培训需求及专业特色
短期技能培训的学员每一期都不同,每个企业培训的需求和专业重点不同,因此在进行短期培训一体化课程设计和改革时不能生搬硬套,应研究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学员基本情况,培训实际场地设施设备,现有培训教材、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研究与设计,提高短期培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短期培训实现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是短期培训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培训教师不仅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完成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和适合短期培训需要的一体化教学教材的编写,还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完成相应课件、视频、网络资料的制作、设计和整理,一体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和改进,这些对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其他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和促进。
3.辅助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更新是提高短期培训效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电工专业课; 电工技能; 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
一、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1.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产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应的删改,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即适用,又能学好。比如在讲到《电力拖动》课中龙门刨床直流电动机控制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进工厂参观看一下实际的机床控制过程,进行消化理解,与《电机与变压器》课中控制电机部分内容一样,有些纯理论性的环节我们可以少讲甚至不讲。
2.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电工专业课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实验与实习,可使教学产生意想不到地收获。例如:通过对做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自锁控制线路的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低压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安装线路,并进行检查,如果正确才能通电试验,如果一根导线接错、一个元件不能正常动作,就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去查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又加强了专业基本功的训练,促进了职业素质的提高。讲《可编程控制器》课时,对于每一个控制,都必须让学生上控制台上去试一试,看一看自己画的梯形图,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查出正确与否。
二、恰当运用教具及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我们应尽量多采用电器实物、挂图、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如:我在讲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时,以手动正转控制线路为主线,配以点动正转和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教板,采用边讲解边画图的形式,进行理论上的电路分析,采用实验台,又对线路进行直观分析,接通电源,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电器动作的全过程,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接触器控制原理很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从直接感受中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较快地掌握了电路原理。在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时,对于设计的程序,都要在单片机的试验台上去试验一下;在讲授交流接触器内容时,让学生对接触器进行拆装,然后再进行通电试验,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这样的教学容易达到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进而产生学习兴趣。
2.利用PPT或Flash等强大功能的软件制作课件,将原先《电机与变压器》、《可编程控制器》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中的板书、推导、作图等,制作成幻灯片或动画。不仅可以在文稿中写字、画图,还可以穿插动画,引入其它应用程序等。这样的板书规范、美观,再配上声音,使原本枯燥的讲解变得活泼有趣,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在上《电机与变压器》课中分析变压器负载运行相量图时,在课件中像在黑板上一样一根根地画出来,对电路图一个一个地引入元件,再用导线连接起来,这样的画面生动、直观有趣、表现力强,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对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职教中心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电力拖动》低压电器中的低压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元件时,学生对这些电器元件的动作情况和保护原理很难看清楚,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时我们可以把它们的结构和动作情况制做成Flas形式,这样即直观又便于理解。特别对《安全用电》课程,收集一些触电案例,然后再制作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同学们将会记忆深刻,终身难忘。
3.把仿真技术应用于职教中心电工专业课课教学,特别是对《电力拖动》可以做到电气元件性能仿真、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仿真和机床电气故障排除仿真,仿真不但具体形象性,而且具有交互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技能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我时常对学生讲,现在有一个比较好的老师,姓“百”名度,叫“百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网上进行搜索、交流。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1.要由浅入深
长期的教学经验与实践表明,中职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思维能力较弱,很难适应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特别是电工专业课课程,实践性要求高的学科,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改革传统教法,研究适合学生实际的新教法,通过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 ,达到教与学的相互适应。比如,教师可以以“点动与自锁线路”为基础,在简单介绍转换开关、按钮、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等电器的符号、作用和结构后,让学生进行安装接线和通电试验的实习训练,让学生了解这些电器的实际应用和工作情况,再在实操过程中辅以理论识的深化。教师根据具体的电路,在适当的时机渗透必要的基础理论,使学生在兴趣中接受与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引导他们反过来用理论去指导、解释实践现象。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正反转线路时也是先让学生动手接线和试验,观察电路的工作情况,而后再从理论中分析其工作原理,从而让学生懂得为什么会有正转和反转,掌握电气联锁等知识,之后在讲授行程控制时再补充行程开关的知识,讲授星形―三角形启动时补充时间继电器等知识,这样就避免了因长期讲述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而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2.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教学中,应尽可能少讲繁锁的理论,教师要开动脑筋,尽可能为学生组织一些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Autocad电气制图时,让学生画出自家的照明图;讲《电工仪表与测量》时,要以让学生生测量家中各种电气正确情况下地电阻值;讲《安全用电》时,让学生看一下家中对电气方面都采用了哪些安全措施,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在讲解低压电器时,首先在理论上对各种开关等的作用、功能及应用场合进行简单讲解,使学生对所要认识的电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再通过实物对低压电器进行结构上的认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压电器进行拆卸和安装,拆卸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按顺序将所拆零部件放好,然后再进行安装,并检测自己组装的是否正确,熟悉组装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对低压电器的整体认识,教学效果相当明显。又如:在讲接触器的结构和作用时,老师先将各部件拆卸和按其所起作用进行讲解,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将接触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老师所示范的顺序拆卸,对拆卸下来的每个部件进行整理,熟悉各部件故障处理方法,然后再按逆序方向组装回原形,讲解其工作原理时,先在线圈通电试验,让学生们观察接触器的工作情况,强调观察常开常闭触头的动作情况,强调选择线圈电压与线路电压要相同,这样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能较快地认识接触器内部各元件,掌握其工作原理,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一堂课上的无论多么的精彩,如果脱离生活和工作,不能服务于生活与工作,那么学生对它的兴趣就像一座高楼失去了的基础,所以作为电专业课的老师,要注意让学生课后从生活和工作中体会专业的乐趣,所以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该避免让学生枯燥的抄写或做一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作业,而是应该让学生们做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工作的事情。比如学习《电力拖动》故障排除时,让学生亲自测量一下元件正常与不正常两种性况下的电阻与电压值,这样一来,学生们觉得电工专业课是有用的,就会对课程产生兴趣,那么学生们对电工专业课的学习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积极性、主动性,他们会主动地、积极地、高兴地去学习、实践,会自己去“找”知识、学技能,那么老师们就不用担心学生们对电工专业课不感兴趣了,更不用烦恼如何去上一堂中职学生感兴趣的电工专业课了,因为学生们对每一堂电工专业课都会充满兴趣与期待。
只要我们多下功夫,结合实际、紧跟时代、贴近学生,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实用、有趣,知识更新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多种形式、生动、实用、合理、灵活、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法,并注意结合生活、工作实际让学生体会专业的乐趣,提高对电工专业课的兴趣,那么老师们辛勤的劳动就会换来电工专业课堂上学生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就会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电工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 徐炳文、杨育标.目标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 李敬梅.电工专业课与技能训练(第3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关键词】高职 电工技术课程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052-02
目前,电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电工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工科类的学生,无论从将来的职业技能角度考虑,还是从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角度考虑,学好电工技术课程都是很重要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计算方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试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电工技术课程的目的和特点出发,提出课程教学可具体采取的措施。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入学学生的主体是高考成绩居于中下的考生,他们由于在中学的学习成绩较差,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也就少,渐渐产生自卑感,把学习当做负担,不求上进,甘居人后。还有的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整天无所事事,难以与教师配合。这是部分高职学生心理上的消极因素。当然高职学生心理上也有一些积极的因数,如:他们有使自己成才的愿望,也有改变落后现状,要求上进的心理;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有时他们表现出毫不在乎的样子,正是要求尊重而得不到尊重的一种逆反心理;他们追新求异,喜欢动手做实验,喜欢教学方法新颖,不赞成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掘和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因素,如果教师还是用多年形成的教学方法,只考虑知识本身的“应接受性”和“可接受性”,而忽视学生是否“能接受”和“乐于接受”,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或学得费劲,教师也教得艰辛或无奈,教学效果较差。
二、电工技术课程的目的和特点
电工技术是一门集理论、实验、实训的课程,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在理论上: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用相量法分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方法,并能理解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能读懂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电气图;在技能上:掌握电工的工艺和电工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该课程具有概念多、公式与定理多、原理抽象、知识含量大、计算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理论难懂,公式难记,运算繁琐,解题困难。多数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有的甚至出现厌学现象,致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三、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展开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电工技术课程的目的和特点出发,要增强课程教学的成效,可具体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教师首先应尽力给予学生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还要采用良好的启发和训练方式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可以考虑对接受能力强、中、弱的学生实施分层次的教学: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适当降低理论难度,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接受能力中等的学生,要适当加深部分教学内容,通过动手和实践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兴趣;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加强拓展知识的学习,着重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之间容易沟通,可以通过“结对子”和当“小老师”等方式,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多种教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听、教师讲的注入式传统单一教法,不仅使学生处于接受灌注的被动地位,而且还使学生在感知讯息上只依靠“听”的感性知觉,易于疲劳、注意力容易涣散,兴趣急剧下降。因此,在教学过程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进行综合启发式教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发挥能动作用。就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模块:电路的计算、变压器及电动机原理、电动机的控制、照明安全用电等,其中每个模块的要求都有一些共性,如对电路的计算,不管是直流电路还是交流电路,都是计算单个元件或部分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中一些相似或相反的规律,从而达到识别、理解、运用的效果。例如,电阻、电感、电容是电路的基本元件,理解了三个元件的性能特征,可为学习交流电路的计算和电子技术课程打下基础。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电阻元件比较容易理解,而对电容和电感的性质很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类比性,可从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对比讲清电感元件的感抗,让学生推出电容元件的容抗。当然,进行类比时,不应局限于找出其相似属性,而要着重于抓住属性之间相似的因果关系或导出关系,所以讲清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后,就引导学生推导二个元件串联(R-L、R-C电路)及三个元件串联(R-L-C)电路的性质,同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单一元件电路和两个元件串联的电路及三个元件串联电路的共同特点。又如电动机和变压器都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电机,它们的结构、原理和特性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学生在中学已经学过变压器内容,比较容易记住变压器的参数,但对电动机往往分不清定子、转子的参数,就指导学生观察,变压器的一次侧和电动机的定子都是接到电源,所以参数脚标都有1且和电源的参数有关,而变压器的二次侧和电动机的转子都是接负载,参数的脚标有2且通过负载来计算,这些对比启发,学生就会总结分析出其相同点来领悟新的内容,同时也理解了难点,掌握了重点知识。
(三)设疑引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不管在任何章节,都应以启发为核心,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如直流电路的计算主要有基尔霍夫定理、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他们属于电工技术理论解题占有重要地位,理论考试是常考的知识点,理论讲授完之后,由于几个定理解题各有千秋,因此,可以提出问题:让每位同学至少找出两个例题来分别说明采用那个定理解题较好;再如交流电路的计算有代数法和相量法,讲授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在什么条件下用相量来计算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用代数来计算问题。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就明确各定理的应用范围,也培养了阅读思考能力,达到解题方法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四)授课教室的迁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尺度,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教材是注重理论知识,且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分开,这种教学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使教和学相互脱节,也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所以有些内容我们应搬移到实验室进行讲授,改为边动手边学习,它是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学生操作时,教师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当然要上好边学边做的内容,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具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比较多(如损坏元件、实际效果不理想等),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准备:首先选择某一教学主题来整合课本若干章节的内容;然后再思索怎样引入内容,如何组织学生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例如,在学习电器控制线路(原理)时,必须先了解其中各个低压电器的控制作用,为此,就让学生在实验室对着已经接好的线路板认识、拆卸、组装各种低压电器,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各种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也掌握了各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应用范围,理解了整个控制线路板的原理,这时学生对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连接已经跃跃欲试了。到具体连接电动机控制电路时,就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难度:如先连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到电动机的长动控制;又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再到电动机的Y-换接起动等,同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增加新元件,分析工作原理,连接完后通电试机,若出现控制功能不能实现的情况,指导学生用万用表采用电阻法进行检测,努力找出故障点,在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可让几个学生共同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这样就使学生在探索、验证中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实践环境讲解安全用电知识,这样学生同时掌握了安全用电知识又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即使有些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通过这种具体实训,动手能力和活动能力都会得到了尽可能地发挥,也掌握了电工工具和万用表的使用技能和导线连接的技能,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电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操作技能水平高低是考核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方法之一,因此,设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其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该门课的目标。若能组织学生走出去到相应的企业车间实地考察、立项设计、对电器和线路进行安装施工等,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走出去的经费和学生的安全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因此充分利用校内条件,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考与创意的潜能,来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的探索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启滔.“探究性学习”在电工技能与训练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08(8C)
[2]腾海燕,张海燕.电工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技校学生;电工实习;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检修实训
实习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技校毕业生的质量主要直接取决于实习实训教学的成效。现就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改进电工实习教学浅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1 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当前,课堂教学已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使学生由单纯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迁移能力。必须紧紧围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这一宗旨,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挖掘学生的潜能潜质,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2 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
作为实习实训教师除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在授课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实习实训内容。现在国家和行业大力倡导“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仅对教师的学历有了明确的要求,对教师的相关职业资格资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对实习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一些作为实习实训教师就是拥有本科学历和电工维修技师的“双师型”教师,部分理论教师也在进行理论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教改试验等等。
3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伴随教学观念的转变,作为实习实训教师应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伙伴关系,引导学生在实习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实习实训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实习实训教师应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引导,在对话、理解、欣赏、倾听、关怀、信任中,用人格的力量逐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探求、自我顿悟中找到自我尊严和自我价值。实习实训教学工作才会声色并茂,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宝贵、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因此,在电工实习实训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引导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实习内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从实用性着手,注意由易到难,深入浅出;可恰当设问,诱发思维,让学生逐步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成就感,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实习。
4 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实习实训教学中在重点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应兼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逐步意识到“会学”比“学会”更重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所以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盲目的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使学生在指导下,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己主动研究教材,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行反复的练习实践。从而让学生摆脱学校课本内容的局限性、滞后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地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发展。
在电工实习实训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观看录像、幻灯片等电化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信息,让学生了解更多本学科现在、将来应用的设备及其发展趋势等。另外还积极利用实地参观,来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和设备的实际应用等,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提倡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施瓦布的“探究学习”,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实训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自学辅导等等巧妙融合在一起,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去探索知识世界的奥秘,在提高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加强检修实训
电工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安装了解各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维护电器系统的正常运行。制作结束时,学生中可能存在通电不成功情况。可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努力找出故障点。可采用简单的万用表中电阻档测量进行查找,也可让几个学生对共同出现的故障一起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下一次实习。对于出现的典型故障,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对整个线路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好处。最后由教师总结常见故障的特征及其排除方法。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演练,实际操作,学以致用,实习效果就会显现出来。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排故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排故,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其知道如何避免一般性故障。有时也可由教师故意设立故障,叫学生分析。动手排除故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学会排故方法,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在电工实习控制回路接线中,如何用最少的线接出工艺好的控制盘,对于学生是个挑战,同时无形之中也提高其创新意识。动手排除故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其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电工课程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单独进行。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理论教师注重低压电器工作原理的讲解,讲解结构时只用挂图来讲解,对实物也只是演示性的,学生只是对一些低压电器的形状外观有个感性认识而无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于低压电器的接线、器件本身所能实现的功能知之甚少。实习教师注重接线的实际操作,对实习学生的工艺水平、节约用线、连接头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要求。在开始实习时,适当安排学生对常用低压电器的拆装和检修实习,让他们将控制板上的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全部拆下来,将所有的器件大卸八块,从而真正的了解当线圈得电以后将衔铁吸合,接着常开接点就会闭合,常闭接点就会断开。用万用表测量也会使得他们印象深刻,常闭节点在不通电的状态下电阻为零,常开节点在不通电的状态电阻是无穷大。而不是口头简单地告诉他们哪对接点是常开,哪对常闭。然后,要求他们将各种器件重新安装在控制板上。在讲解过程中,要配合实际的例子。如触头系统故障的判断、修复以及更换调整、电磁系统的故障判断及修复等,为学生低压电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新的教育理念的电工实习教师,在实习实训教学中能与学生构建起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一定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技校毕业生,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7—122 —03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包括六个环节: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过程评价。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把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很少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导致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意理论上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由教师提出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行性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是一门工程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变压器、电动机、低压电器及控制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力电子技术等共十章,知识点多、散、碎,教师在教学时,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将重要内容设计成包含若干知识点的综合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会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自发地学习各个知识点,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2006年8月,该课程教材编写组对第一版内容进行了修订,在第二版前言中编者谈及教法问题:修订后的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因此,《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切实可行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一)提出任务
任务的提出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又可以自主创新,任务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要几乎让每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分析任务
分析任务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采用讨论、问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视具体情况把总任务分解成一些“阶段任务”,“阶段任务”又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分任务”,逐步细化。通过细化任务,可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小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三)自主学习
细化任务之后,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具体内容或查找相关课外资料,确定解决“分任务”的方法。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步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讨论,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教师要做好此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资料的检索能力,能否遵守纪律及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等。
(四)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阶段可以是一个由完成“分任务”到“阶段任务”再到“总任务”的过程,由于此阶段是一个由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学生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内容,并进行阶段性检查评估,尤其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切忌违规操作,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学生课内不能完成的实践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延伸到课后进行。
(五)过程评价
任务完成后的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以及在任务实施过程的最大收获与体会。其次,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作出检测和评价,既有利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提出改进意见,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得以提高。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决定是否要对某些环节重新作出讲解和示范。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以教材第六章《常用低压电器及其控制电路》为例,浅析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模式,本章包含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运转控制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起动控制电路等四节内容。
提出任务
1、具有一定的资料检索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能分析交流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原理;
3、能正确识读电路图、接线图和装配图;
4、能够按图正确安装交流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5、根据故障现象,检修交流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二)分析任务
总任务:安装并调试交流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分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任务细分
阶段任务一:工作原理部分
分任务1:了解常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分任务2:理解常态、自锁、互锁等基本概念;
分任务3: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自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与过程;
阶段任务二:安装电路部分
分任务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作用及检测方法;
分任务2:能够按图正确安装交流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阶段任务三:调试与检测部分
分任务1:调试交流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分任务2:根据故障现象,检修交流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电路并排除故障。
(三)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分任务要求自主学习,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具体内容或查找相关课外资料,确定解决“分任务”的方法。
(四)完成任务
教师应在此过程中适当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难。为保证人身安全,学生完成电路后,在通电试车时,教师必须检查并现场监护,若有异常,立即停车检查。
(五)过程评价
训练记录与成绩评定
四、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是日常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可能替代全部的教学环节。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目的明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颇深。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使学生懂得怎样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施过程中更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特征,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越来越得到职业教育界的普遍重视。
参考文献:
[1] 杜德昌,许传清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杜德昌.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