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儿保暖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是新生儿科是最为常见的临床危象[1],病情十分危急,死亡率达10%左右[2],由于短时间窒息对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是暂时的,及时治疗和护理可以恢复[3],因此对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探讨新生儿窒息护理措施及护理经验,2009年1月~2012年9月分娩婴儿2166例,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68例,对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2年9月分娩的婴儿2166例,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68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76%;其中男98例(58.33%),女70例(41.67%),胎龄33~43周,其中<37周20例,37~42周52例,>42周96例;经阴道分娩44例,剖宫产124例。Apgar’s评分≤3分12例,4~7分140例,>8分16例。宫内窘迫70例,产时窒息98例。
护理方法:①保暖:新生儿出生后将其放置在30~32℃的远红外线辐射保暖台上,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必须保暖,擦干羊水、血迹,减少体表蒸发散热,可减少氧的消耗,有利于患儿缺氧窒息的复苏[3]。保持室温26~28℃,相对湿度55%~65%,病情稳定后置于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严密监测皮肤温度。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置于头轻度仰伸位,在枕部或肩下用软枕垫高2~3cm,使头微后仰15°~30°,使气道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③清理呼吸道:在肩娩出前用手将患儿口咽、鼻中的分泌物挤出。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8F或10F)先口咽后鼻清理分泌物。在清理呼吸道后,无自主呼吸者尽早给正压人工通气40次/分,对有效人工通气30秒后HR<60次/分者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4],人工通气和胸外按压比例是1:3,即每分钟人工通气30次,胸外按压90次。④氧疗监护:当血氧饱和度≥95%时,间断鼻导管吸氧0.5~1.0L/分或不吸氧;当血氧饱和度在85%~94%时,改为持续低流量吸氧;当血氧饱和度<85%时,可给予头罩吸氧5~8L/分,缺氧改善后改为鼻导管吸氧[5]。一般足月儿鼻导管吸氧0.5~1.0L/分,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鼻导管吸氧流量为0.3~0.5L/分,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预防氧疗并发症[6]。⑤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复苏药物应用。经过30秒有效通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后心率仍<60次/分,应使用1:10000肾上腺素,给药途径为气管导管内注入或静脉给药。剂量为0.1~0.3ml/kg,必要时3~5分重复1次;低血容量时给予扩容剂,首选0.9%氯化钠10ml/kg,经静脉或脐静脉缓慢推入;代谢性酸中毒,给予5%碳酸氢钠3~5ml/kg;如心率改善并升至>6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正压人工呼吸至心率>100次/分,开始自主呼吸,肤色转红润后行复苏后的继续监护。
结 果
168例患者经过抢救与精心护理,痊愈151例,痊愈率为89.88%;好转12例,好转率为7.14%;死亡5例,死亡率为2.98%。总有效率为97.02%。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并发症;临床护理
1 前言
新生儿窒息指的是新生胎儿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并伴有其他循环障碍的一组综合征[1]。新生儿发生窒息多是由于新生胎儿缺氧导致宫内窘迫及分娩过程中的呼吸受到抑制引起的。窒息是造成新生婴儿伤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的平均智力水平比正常的新生儿低。近年来,由于推广及使用新复苏法,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比例有所增加,窒息发生率有明显下降趋势[2]。新生儿发生窒息情况后,应采取正确的临床护理,这样做可以让抢救窒息患儿的成功率得以提高,同时减少窒息引起的并发症与死亡率。
2 临床资料
本院产房对2009年 10 月~2012年 3 月的窒息新生儿实行了复苏。其中阴道分娩的窒息新生儿有35例;剖宫产的25例、胎吸助产的为16例;产钳助产的有14例。导致窒息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分娩的母亲方面的因素来看,包括贫血、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及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在胎儿因素方面,主要有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缓慢、巨大儿及早产儿;胎盘方面的因素有:胎盘前置、功能不全以及早剥等问题;分娩方面存在的因素为: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及产程时间延长等;脐带因素主要包括:脐带扭转、脱垂与缠绕等。
3 方法
对90 例窒息的患儿采用即及时有效的复苏与对应的临床护理方案。采用的复苏方案主要有:人工呼吸、气道开放、胸外按压。使用以上复苏方案能让窒息新生儿尽快生成并建立自主呼吸机制,同时在临床护理上要采取正确的诱导方式使窒息的新生儿维持循环呼吸,此外其他的基础护理也要做好。临床护理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主要方案有以下几点:畅通呼吸道、给新生儿做好保暖、预防病菌感染及观察护理。
3.1 畅通呼吸道: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根本就是要使新生儿的呼吸道畅通,因为缺氧是新生儿窒息的生理及病理本质。临床护理的方法是:在新生儿断脐之后,把患儿放置成仰卧位,即头要比躯干低,并向后略仰,同时抬高头与肩两厘米至三厘米,使窒息患儿的呼吸道充得到充分开放,利于呼吸道内部分泌物的清理。清理分泌物时要在直视喉镜直视下进行,需要清理的分泌物的部位主要包括咽喉、口腔及呼吸道深处;在清理过程中要保持持续正压供氧,但是对于窒息严重的新生患儿,则需要在清理气管内部的胎粪之前,就要开始正压供氧。
3.2 给新生儿做好保暖:做好保暖工作对于新生儿来说极其重要。如果保暖工作没有做好的话,可能会对新生窒息患儿带来生命的威胁[3]。接生婴儿之前要先把辐射台进行预热,当新生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后,应立即放置于辐射台上;然后用毛巾擦干新生儿的皮肤,避免热量损失,擦拭过血迹与羊水的毛巾要及时处理。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窒息患儿的复苏与护理,进行复苏操作时,要尽量做到轻柔、 迅速及熟练;在操作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准确及时,并且无误,以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创伤。
3.3 预防病菌感染:新生儿的有机体防御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比较容易受到外来病菌的感染。对于窒息的新生儿来说,预防病菌的感染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预防病菌感染能有效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形成[4]。在复苏临床护理中要保护并隔离新生儿,使之放置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要谨遵医嘱,与窒息患儿接触前要带上口罩以及洗手。最好每天都能给新生儿沐浴,另外,新生儿的臀部与脐部的护理工作也要做好。
3.4 窒息引起并发症的护理观察:窒息患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因此新生窒息患儿的临床护理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就引起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低血糖、酸碱不平衡、肾功能损伤、缺氧导致颅内出血、脑水肿等其他一系列并发症[5]。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进展,如大小便状况、皮肤颜色与温度、末梢的循环情况、意识有无障碍、哭声的大小改变等。护理人员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告诉医生处理。
3.5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为产妇补充并讲解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稳定产妇情绪;让其泌乳功能可以很好维持,同时要安抚好患儿的其他家属。尽量保持患儿病房的安静,避免其亲属频繁探望。有呼吸疾病的人绝不可以护理窒息的复苏患儿,一切临床心理护理工作要做到细致、认真。
4 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复苏治疗与临床护理后,在90例窒息患儿中,有85例是在产后五分钟内成功复苏的,3例在产后十分钟复苏,2例失败。复苏成功率为97.8%。
5 讨论
缺氧是造成新生儿窒息的根本原因。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首先是要确保窒息的新生儿能尽快建立呼吸机制,管理好新生儿的呼吸循环;要使新生儿的呼吸通畅,则需要实行有效的通气措施,确保氧气能顺利输送到患儿的肺部。在复苏过程中,必须分秒必争;做好保暖、防感染及护理观察监控等其他的临床护理工作也很必要。此外,从引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来看,需要认真做好孕妇的一系列统产前系统检查;有可能存在危险的孕妇,在其分娩时可提前告知经验丰富的儿科与产科人员到现场,以保证复苏能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熟悉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技术,以便能够根据新复苏指南从旁协助医生完成窒息患儿的复苏。在复苏进程中,护理人员要反复并认真评 估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心率及呼吸三大指标,并根据指标评估状况确定进一步的临床护理措施与复苏操作措施。其他的临床护理如改善患儿呼吸系统微循环、加强营养供给及皮肤清洁护理等,可以有效降低窒息新生儿产生并发症的几率,同时保证新生儿复苏操作后的康复情况达到理想效果。总而言之,新生儿窒息会对其的全身组织及各个系统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实行及时有效的复苏操作与临床护理相结合,能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几率,降低其感染并发症的可能,尽快使窒息患儿得到治愈。
参考文献
[1] 高海燕,孔彩玲.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配合分析[J].吉林医学.2012(01):618-619
[2] 李秋平,封志纯.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防治[M].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1):605-606
[3] 石晓东,杨军,李秋平.广东省新生儿窒息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09):25-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88-01
新生儿窒息主要是指胎儿由于缺氧而出现宫内窘迫从而引起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这也属于新生儿围生期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出现窒息后,由于缺氧会对小儿的神经系统和相关器官造成一些不利影响,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引起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从而留下很多后遗症,如使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等。做好新生儿复苏与护理,能有效降低窒息儿并发症,并减少围产儿病死率。现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过程中,助产士形成的有关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住院分娩的43例窒息新生儿,阴道分娩17例、剖宫产26例、足月产15例、早产儿28例;轻度窒息23例,重度窒息20例;经努力抢救,并精心护理,有29例患者治愈,13例转入新生儿科,仅1例死亡。此死亡病例属于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
2 复苏方法
迅速而有效的实施A、B、C、D、E方案,即:A-清除呼吸道分泌物;B-建立呼吸;C-恢复循环;D-药物;E-监护评估复苏效果。
3 复苏的护理
3.1 保暖 将新生儿头轻度仰伸置于已预热的远红外抢救台上保暖,迅速擦干全身,以无菌布单尽量遮盖暴露体表,减少体表散热。
3.2 立即清理呼吸道 新生儿实行仰卧头低位,并迅速清除其口、鼻、咽、气道内的羊水。若遇到呼吸道内吸入过多羊水,并且部位较深,应利用喉镜直视,再用导管吸出。
3.3 建立呼吸 在清除呼吸道羊水后仍无呼吸,可采用拍打足底2次和摩擦背部恢复呼吸(此过程应迅速、准确,要求20s内完成)患儿恢复正常呼吸,心率超过100次/min,对于肤色红润或只有手足存在青紫的患儿应予以观察,对于依然没有自主呼吸,心率小于100次/min的,应马上使用面罩复苏器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
3.4 维持正常循环 比如给氧后,患儿心率低于80次/min的,应采用体外心脏按压方法。具体措施:新生儿仰卧,然后使用食指和中指有节奏地按压其胸骨中下段,频率为100-120次/min,按压深度为胸廓压下的1-2cm。
3.5 药物的应用 ①构建有效的静脉通路;②确保药物的应用:针对患者心率低于100次/min的,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素0.1-0.3ml/kg静脉或气管内注入;通常利用5%碳酸氢钠3-5ml/kg或等量5%葡萄糖液后静脉注射来纠正酸中毒;拮抗纳洛酮0.4mg加5%葡萄糖液2ml静脉注射。
3.6 评价与监护 在复苏过程中可随时评价新生儿,主要包括其心率、自主呼吸、肌张力、皮肤颜色等内容,为后续抢救方法提供有效的依据。
4 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对患儿的评估和复苏操作。复苏时,气管插管是重度窒息新生儿重要的抢救手段。重度窒息新生儿娩出后,置保暖台摆好后第一件事就是争分夺秒紧急气管插管[2]。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核心就是因立即纠正缺氧,做到早预防,早判断,早复苏。组内复苏工作人员一定要配合默契。结合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实际程度,均采取A、B、C、D、E复苏方案,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评估贯穿整个复苏过程。窒息复苏的三个重要指标就是呼吸、心率、皮肤颜色,同时应按照评估决策措施再评估再决策再措施程序,这样循环往复,一直到完成复苏。针对重度窒息患者必须及时转到新生儿监护室治疗。
此外为了提升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成功率,一定要做好相关措施,包括产前检查、治疗合并症、并发症,同时,做好产前指导,妊娠晚期应预防早产及胎膜出现早破,并进一步加强对胎心胎动的监测。对于存在早产先兆的产妇应提前利用地塞米松3天,进而促使胎儿肺成熟。产程中应密切观察产程的实际进展情况,若出现异常立即做好剖宫产及阴道助产准备。估计胎儿娩出后可能出现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应做好相关复苏准备。
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抢救措施、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对我科2009年2月-2010年7月间21例重症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儿经过积极的抢救与精心护理于4-5d后生命体征平稳撤离呼吸机,再继续观察治疗3-7d康复出院,随访4w未见近期并发症。结论:及时诊断与抢救是治疗新生儿窒息的关键,精心观察护理是促进窒息新生儿康复的后续措施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重症;抢救;护理
21 cases of severe neonatal asphyxia and Nursing rescue
Ding Yuya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scue of severe neonatal asphyxia effective measures and experience of nursing. Methods: Division in February 2009 on July 21 -2 010 cases of severe neonatal asphyxia in the rescue and care and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21 children were rescued by active and intensive care in the 4-5d with stable vital signs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ventilation, and then continue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of 3-7d discharged 4w no recent follow-up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imely diagnosis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is the key to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asphyxia, and carefully observe the asphyxiated newborn care is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an effective means of follow-up.
【Key words】Asphyxia; Severe; Rescue; Care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如观察、抢救不及时或护理措施不到位将会无法避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甚至出现死亡,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神经系统伤残将给带来长期社会负担。因此,对重症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有着重大积极性意义。我科2009年2月-2010年7月间对21例重症窒息新生儿实施有效抢救和精心护理均成功出院,随访4w未见近期并发症,得到社区群众的良好的赞誉。现将有关情况回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婴儿男性9例,女性12例。胎龄42w5例。其中,正常分娩6例;剖宫产5例;产钳助产4例;胎头吸引助产4例;臀位产2例。根据Apgar评分标准规定21例婴儿分别做1min、5min、10min评估,其结果均在4分以下,0-4分12例;0-3分9例,均为重症窒息。
2 抢救及护理方法
2.1 医护配合快速采取有效有序A、B、C、D、E抢救程序进行复苏[2]:A气道通畅:①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②仰头抬颏。B建立呼吸:①给予刺激,弹足底诱导呼吸。②给予有效吸氧,并密切监测,避免血氧饱和度过高或过低。C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者用拇指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按压深度为胸廓按下约1-2cm。D药物治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根据医嘱,及时正确输入纠酸、扩容剂等。E评价:复苏有效指征:①自主心跳恢复,可摸到心尖搏动;②自主呼吸恢复;③面色好转,紫绀消失;④颈、股动脉搏动可扪到;⑤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角膜、睫毛反射出现。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及时评价婴儿的生命体征。
2.2 婴儿保暖:在积极心肺复苏的同时要注意婴儿的保暖工作,不可顾此失彼。调节室内温度于25-260C左右,置婴儿于远红外线保暖抢救台上,用预热干毛巾擦干全身皮肤,再用事先准备好的毛巾被包裹好婴儿。
2.3 加强监护管理:每30min监测一次心率、呼吸,同时要注意婴儿的神志、肌张力、体温、肤温、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及用药后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
2.4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探视制度,相关物品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注重脐部护理,定期观察,出现感染趋势应立即处理。
2.5 加强宣教:重症新生儿窒息常导致患儿家长的恐慌,特别是产妇此时如果情绪不稳、烦燥焦虑最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从而导致母乳喂养失败,不利于患儿的康复。所以,我们护理人员一定要积极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简介相关的医学知识,消除产妇的顾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众志成城,共度难关。
3 体会
新生儿窒息在临床产科护理中经常发生,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较多。围产期各种病因均可导致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3]。所以,我们护人员要及时准确的掌握产妇围产期的各种病史及理化结果,对高危产妇及婴儿要做好复苏的思想和物资准备工作。婴儿娩出后要及时正确判断并做到争分夺秒的配合医生投入复苏。待复苏成功后更应继续加强病情观察和后续的治疗工作,特别注意的是婴儿的保暖工作,婴儿热量的散失、代谢增高、需氧上升致窒息病情增重,这往往是常被人们忽视的“盲点”。
总之,及时诊断与抢救是治疗新生儿窒息的关键,精心观察护理是促进窒息新生儿康复的后续措施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上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02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护理对策
1母婴同室常见的新生儿安全问题
1.1呛奶窒息:呛奶是新生儿喂养时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不安全问题。为此应特别嘱咐产妇根据需要及时给新生儿喂奶,不可定时定量,避免新生儿由于过度饥饿吸吮过急而发生呛奶窒息。
1.2中暑:我们地区气温较高,一般夏季均于35℃左右,多数病人家属受旧观念的影响,认为新生儿怕冷、怕风,常给新生儿铺盖过厚、过严。致其中暑或全省出现皮疹。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在外界气温高,身体散热不好的情况下极易引起高烧颜面潮红,多汗,若不及时纠正,易导致婴儿嗜睡,脱水,黄疸等。
1.3脐部渗血:新生儿24小时内,一般不需保暖,特别是低体重儿。因包布过多、过严,脐部渗血不易发现。严重者导致新生儿贫血或失血性休克。
1.4烫伤:气温转低时,家属设用暖水袋或瓶子给新生儿保暖,因为婴儿皮肤较嫩,而且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易导致烫伤。
1.5新生儿被盗:产妇与家属因劳累过度,而呼呼大睡。部分护士思想麻痹,认为有父母照看而忽略新生儿的安全。
1.6低血糖:因产妇与家属对母乳喂养特别缺乏,而且受旧观念影响,认为婴儿出生24小时后方能进食,导致新生儿面部发绀,手足发抖,大小便次数减少。
2保障母婴同室中新生儿安全的措施
2.1加强规章制度教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科内重视安全教育,使医护人员能够认识到母婴同室中新生儿的监护不仅是家属的任务,护理人员亦有责任与义务。牢记安全隐患,对潜在隐患进行妥善处理
2.2提高家属护理水平:产妇与家属普遍缺乏卫生保健与科学育儿知识,加上陈旧观念影响,不免出现一些新生儿安全隐患,为此医护人员应不定时给产妇与家属详细讲解并示范如何护理新生儿,强调注意事项,教会产妇如何正确哺乳及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处理
2.3在病房与走道处张贴宣传画,摆放科普读物,以书面形式告知监护人新生儿护理的相关内容于注意事项,并将告知书随病历归档。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午间与晚间睡眠时必须关好门窗。婴儿离开母亲时必有家属跟随,定时探视,对陌生人要加以警惕,加强巡视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