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职教育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能力场;高职教育;教育管理
一、前言
自从人类迈进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国际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要注重自身的管理。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高职教育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高职教育管理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为改善民生、创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能力场理论概述
高等职业学校建构的教学情境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及教师、学生等在其各自的空间中产生自己的场。这些场能够在有序的控制下产生一种特殊的作用,而这种特殊作用又可以在老师和学生的活动空间中形成一种特殊的物态。这种物态就是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就业能力。教学资源、教学情境以及角色是能力场的三大基本要素,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可以以触、味、嗅、听、视等已知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通过能力场这种无声的方式进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场的方式对其他的任何环境产生一定的作用。例如,人们的爱心、善心能够产生亲和的场,邪心、恶心能够产生排斥的场,而好学上进的场往往是通过虚心来产生的,落后的场可能就是由惰性所产生的。对于能力场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不断提高的,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后天的系统性的修养和训练。挖掘和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既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抽象的能力场来完成。
三、高职教育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高职教育管理体制
现阶段,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完成,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一种。因而其管理机构呈现出多样性,高职教育管理的主体包括国家、单位、个人及院校自身。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政府部门扮演者引路人的角色,使职业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监督和管理,高职教育处于有序、高效的发展状态,高职教育的规模、速度、数量等得到有效控制,各种教学资源也能得到合理利用。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职能进一步削弱,管理体制方面出现了系统性、统一性与自律性不足等各种问题。
(二)高职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形成一套相应的运行机制。由于受到教育行政的影响,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也应运而生,所以它与经济发展机制和行政机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发生相应的改革与发展,但是高职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却是停滞不前。因此高职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的弊端便日益暴露出来。如缺乏系统性,高职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独立性较强,各学院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使管理系统受到约束;缺乏协调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职教育各个部门的沟通较少,未能形成统一的运行;机制不健全,我国高职教育运行机制等不完善,制约教育部门监督与管理职能的发挥。
(三)高职教育资源管理
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资源,所以在高职教育管理过程中,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在资源配置方面,我国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财政投资事项的,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和控制。在资源管理方面,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我国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这些院校对教育资源的要求随之增加。这样财政负担加重,财政拨款越来越分散,其教育资源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高职教师大都来自人力市场,整体素质偏低,制约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基于能力场视阈下的高职教育管理对策
(一)宏观对策
1.树立职业教育现代化理念。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前提是要更新职业教育观念。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树立职业教育现代化与个性化理念,实现高职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在办学方面,充分发挥多主体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在管理方面,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地方的分级管理相结合;在运行方面要保持一定的创新性和灵活性。2.统一职业教育管理目标。职业教育管理若没了目标,便成为一纸空文。要实现对高职教育的有效管理,必须明确高职教育的目标;通过职业教育管理,更加促进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教育目标的正确与否对职业教育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制定职业教育目标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经济、人自身发展的因素。既要实现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国家教育总目标,也应承担起提高公民素质的责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因此要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3.完善高职教育管理制度。在高职教育管理制度方面,我国应该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完善《职业教育法》使教育管理进一步合法性与制度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谋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能够取得新突破;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制度,使高职教育朝着更加健康、快速、协调的方向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师资进行高效管理。4.构建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明显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实行自主办学。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构想。推行校本管理模式,树立经营意识,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开展校园文化管理,做到真正的以学校为本的管理。设置宏观管理机构,由政府宏观调控,由国家、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系统,政府研究机构构成。同时还要明确管理机构职责,发挥高职院校的价值。
(二)微观对策
1.优化高职院校行政结构。管理结构是管理活动的载体,对以能力场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要对自身的行政机构进行优化与调整,保证行政结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样才能确保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还要针对高职教育行政结构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建立扁平式管理组织结构,使得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加强决策层次管理组织的建设,提高高职教学管理的效率水平。此外还要注重对执行层次管理组织的建设和决策咨询组织的建设,有效保证教学质量,也避免了“闭门造车”的教学管理现象的发生。2.整合高职教育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是高职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能力场模式下的教育模式也是要通过课程才能实现。高职教育课程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双能力为目标,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高职教育课程还要注重多元化,既符合学制改革的要求,也保障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样多元化课程才能发挥课程特长,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结语
总之,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管理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能力场的视角出发,就高职教育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指导当前的职业教育管理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2-114.
[2]谭海林.制造类专业“校中厂”教学模式创新思路与实践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4(8):34-35.
[3]宫峰,唐春华.“校中厂”多功能平台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1):81-82.
[4]吴代文.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职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15):60-61.
一、传统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当前高职教育仍未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教学中强调要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是以传统知识为主;二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按知识的系统性来组织教学,使三年制高职成了四年制本科的压缩,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三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知识的灌输对象;四是以课程为中心,强调课堂教学的单向传输作用,不太注重第二课堂的教育;五是“以教材为中心”,不太关注国际国内的资本与证券市场,缺乏对经济问题的判断力;六是“以笔试为主的评估手段”,一张试卷见高低,学生很难成为创新型人才;七是课程体系综合化程度不高,往往是重专业轻基础,重必修轻选修,重理论轻实践,形成学生无特长,学校无特色,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所以,当今高职教育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工学结合,进行探究性、研究型、综合性的学习思考,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性实用人才
当前,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步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教育思想,以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开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各种基于素质、创新、实践、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形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亮点。具体表现形式为: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绝对权威的主体地位,创造出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精神等方面相互交融,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促进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的转变,促使静态的交流向动态交流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转变,使学生由吸纳向创新、创造转变,使学生由单一知识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进,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自主式教学模式。自主式教学模式,就是广泛调动大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大学生参与确定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参与教学评价、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意识,在这种模式指导下,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相互的有效交流,帮助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工学交替就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离为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它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为例,自2007年开始,对2004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实施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工学交替的模式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第一学年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及基础理论模块的课程,第二、第三学年在学习专业模块时,实行工学交替制。在管理上,采取岗位角色管理,上课日学校按学生管理,学校考核学习成绩,工作日由企业按员工管理,按日根据考核业绩发工资。这种工学交替制的模式在专业学习模块时进行的,将使专业理论的学习更贴近生产实际,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用能力很有好处,并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取消了见习期。
(四)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校、企业紧密结合为前提,以科研部门参与为基础,促进教育、科研、产业互动式发展,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的三大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为例,他们在学校内部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以学校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实行教学、科研、生产和教师、学生、工人两个“三结合”,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最终为河北省农村素质工程培养人才达711人,举办农业科技推广培训52期,培训人员5000余名。2002年唐山市政府面向全市农民提供100项致富新技术中有3项是园艺技术专业教师研究的科研成果,即秋红蜜桃丰产栽植修剪技术、秋红蜜桃的花果管理技术、秋红蜜桃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社会影响很大,带动了一方经济,推动了唐山市林果业的发展。学院还和林果企业合作,推广优质高效苹果配套技术10050亩,技术辐射面积51800亩,年新增纯收益1.2亿元。学院教师、青年林果专家刘玉祥教授主持的《核果类果树根癌病防治新技术研究》,解决了防治果树根癌病这一世界性难题,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农民挽回损失3000多万元。他历时18年研究的“秋红早蜜”、“秋红蜜”、“秋红晚蜜”桃树系列晚熟、极晚熟新品种和果品安全生产技术,作为我市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中试推广3000亩,农民增收近2000万元。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把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融为一体,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学院与产业界的关系,构建校企双向介入、共同育人,产学研一体的办学体制,形成学院与企业(工商业、农业、医院等)互利双赢的办学机制,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与育人功能的高度统一;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资格证书现代学徒制学分框架衔接模式
[作者简介]汤书波(1982- ),男,湖北郧西人,云南开放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远程教育。(云南昆明650223)
[课题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基于学分银行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研究”(课题编号:Q12011,课题负责人:汤书波)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课题“云南省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课题编号:ZJQ1307,课题负责人:汤书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21-04
一、英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通过基于院校和工作场所的继续教育及基于社区的成人教育的方式实施,但主要在“继续教育体系”内开展。截至2011年,英国有346所继续教育学院承担了全国11%的高等教育课程任务,为全英国43%的16~19岁青年提供高职教育与培训①。
(一)英国中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英国职业教育不作为单独的教育类型出现,也不存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英国职业教育被看作是普通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即中职教育包含在中等教育之中,而高职教育多包含在继续教育之中,中高职教育实现了与普通教育同等的衔接机会。
1.英国中职教育发展现状。英国学生义务教育结束后可选择进入综合中学、现代中学、技术中学和城市技术学院接受中职教育。②综合中学面向年龄组内的所有对象分类提供学术性、职业性和技术性特征明显的课程组,现代中学主要为智力较低和能力较差的初等毕业生提供具有实用价值和职业技术含量较高的课程,技术中学侧重培养工程、电力、航海、建筑、农业和商业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并为高等工程技术学院输送技术生源,城市技术学院则主要为11~18岁学生提供技术、科学和数学类技术学科而独显特色。全英国4209所公立中学中综合中学3304所,城市技术学院5所,技术学校83所(英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数据),综合中学占有绝对数量优势,而城市技术学院受到各方好评并得以快速发展。
2.英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英国学生中等教育毕业后可选择第六学级、第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第三级学院接受职业性质的高等继续教育。第六学级和第六级学院是为完成义务教育后有继续学业愿望的青少年提供为期2年的以升学为目的学术教育的学级和学校,兼施职业技术教育和生计教育,全英国约有95所第六级学院提供各种职业课程。继续教育学院拥有经验、设备资金和师资优势,以工学交替的方式广泛开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继续教育证书课程”和“高级水平的普通教育证书课程”,课程涵盖面广、教学质量高,2010年英国270所继续教育学院为17万名学生提供高职教育课程。③第三级学院综合上述学院的职能而成为更高一级的“综合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日制、时间制和夜间制职业学习课程。
(二)英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1.以教学单元为基础的资格证书衔接模式。英国9级职业资格制度规定了各级证书对应的能力标准以及相应的文凭和学位等级,确立了以证书为基础的教育层级衔接模式。英国所有职业资格都被纳入国家教育/资格证书框架中,确立了教育证书和资格证书等级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教育“文凭”价值均等④,两种证书都是毕业生能力的表征和继续学业的凭证,促使中职毕业生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均衡流动,并有机会进入普通高校深造⑤。中职毕业生及在职人员只要持有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和二级证书,注册学习三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时前期课程、学分及学业证书等均予以认可。
英国在实施国家教育/资格证书框架基础上,较为成功地创立了以教学单元为基础的中高职教育资格证书衔接模式。中高职教育课程以具体行业工种(岗位)和实际工作为基础实施融合,并统一划分为有序衔接的教学单元。各教学单元依据课程难易程度划分为五个基本阶段,中职教育占Ⅰ、Ⅱ、Ⅲ阶段,高职教育占Ⅲ、Ⅳ、Ⅴ阶段⑥。阶段Ⅰ与初中课程相连,阶段Ⅲ有效衔接中高职教育课程,实现相邻教学单元的有机衔接和教育层级的自然过渡。学生按照教学单元顺序开始课程学习,各单元课程学习结束时可按所学教学单元总数的最低值申请相应的等级证书。学生学完前三个教学单元并获得证书后就可直接申请学习后续教学单元,从而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在教学单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高职资格证书衔接模式不仅实现了分解课程内容以降低学习难度的目标,也加强了各教学单元的联系,确保教学内容不会出现断档或重复现象,提高了职业教育办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2.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职业资格衔接模式。英国2009年颁布实施《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并成立“国家学徒制服务培训中心”,为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项目提供了组织、协调和资助等方面的服务。现代学徒制培训项目主要针对已经受雇并且接受正式、结构化培训的人员(其中为就业积极做准备的16~18周岁青年人占40%,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19~25周岁从业者占60%),承办学徒制培训项目的院校和机构达1100余所,参与此类项目的雇主近13万人,接受学徒制培训的学生超过40万人,学徒制完成率达74%以上。英国现代学徒制包含青年学徒制、学前学徒制、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五个阶段⑦,如图1所示。
青年学徒制为14~16岁能力强、学习兴趣高且每周有两天在工作场所学习行业知识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学前学徒制以未能开始学徒制的青年为对象开展“就业入口”项目,定位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1级水平;学徒制定位于NVQ2级水平,内容包括NVQ、关键能力和技能证书;高级学徒制定位于NVQ3级水平,内容包括NVQ、关键能力和技能证书,申请者需要获得5个C等以上成绩或GCSE证书或已完成学徒制;高等学徒制是将学徒制与高等教育联系起来的试点项目,定位于NVQ3级水平,学习者可同时获得NVQ3和基础学位证书,申请者需要完成高级学徒制或相关高级水平证书(A-level)。学徒培训项目主要提供学徒制和高级学徒制课程,某些行业如会计、信息通信技术、工程技术和采购供应管理等也提供高等学徒制。由于学徒资格申请实行全面开放,申请者在“国家学徒制服务培训中心”网站上“学徒岗位招聘匹配服务”系统中查阅到学徒岗位并提交申请(需要低一级证书作为证明材料),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高一级学徒(直至学位)学习机会,实现中高职教育在学徒基础上的职业资格衔接模式,为大批在职人员提供了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
3.以学分为基础的“立交桥”式衔接模式。英国是世界上资格证书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证书多、层次叠和源头杂是英国政府在新时期开发国家资格证书框架体系时面临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名目繁多的资格类别导致资格体系间学习量重复,同时存在以资格为学习单元的学习量大而影响学习者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矛盾。英国政府除整合源头颁证机构外,还尝试建立一套学分换算体系,为不同证书赋予分值,使之有了比较的标准和转换的依据,力图解决证书杂和学习量大等难题,提高了学习者学习认证效率。学分换算体系于2011年开始运作,如图2所示。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将课程划分为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对应一定的学分和级别,1学分相当于10小时国家标准学习时间。级别表示学习难度,依据难度高低划分为入门级和1~8级9个级别,每个级别累积获取1~12学分、13~36学分及37学分以上者可分别申请对应的资格认证、证书及文凭。学习者无论以何种方式获取的学习成果,都可以凭借学习证明材料,通过明确相关知识、技能和能力、收集佐证材料、对佐证材料的文件整理或评估、使用针对个人设定的系统对学习成果确认和针对接续下去的学习和证书的建议等环节后申请学分认证和累积⑧,只要累积完成一个学习单元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学分存入国家学分数据库后终身有效,并可不断累积和转化。学习成果转化为学分后,学习者可按某种资格的“组合规则”取出相应学分,即可兑换为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文凭,中职毕业生只要累积具有相应的资格或证书就可以申请接受高职教育。
英国学分换算体系给予各种证书公平待遇,以量化形式将原本很难比较的各种资格证书梳理为有序的、参照性很强的证书比照体系,以普职教育证书等值方式将职业教育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地位,扩展了中高职教育衔接范围,并促使职业教育立交桥式发展。该体系将各种证书融汇成整体,以叠加的方式促使学习者积累式发展,不仅学生个人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对学生不同方式的学习经历予以认可和肯定,从而激发人们更大的学习热情,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⑨
二、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一)“一贯制”衔接模式
“一贯制”衔接模式是我国最早倡导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五年一贯制”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⑩“五年一贯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全日制职业教育,通过实施三二分段教学,学生分段侧重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即前三年以公共课为主培养学生一般能力,后两年为以专业课为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学生中职教育毕业参加考核合格即可直接升入高职院校,前后两阶段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升学考核是协议院校内部以学生实际能力为基础的考核,针对性强,衔接成功率高。学生高职毕业同时拥有中职和高职教育毕业证书,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若中职毕业生没有升入高职院校,则可参加就业或是学习一段时间获得相应职业资格后再就业。由于该模式主要招收参加统一升学考试的初中毕业生,生源基础比较统一,便于统筹安排中高职阶段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了职业人才培养的效率。然而,该模式难以兼顾中高职学校各自的办学特点,即在中职学校办学则不能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在高职院校办学则不能调动中职学校的积极性,未能实现中高职学校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分段式”衔接模式
“分段式”衔接模式是中高职教育分别在协议内中高职学校内分段完成的衔接模式,中职毕业生按照协议规定获得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对口招生”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中职毕业生通过中高职“对口”的“3+X”(“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文化基础课考试,“X”指专业综合考试,文化基础课一般由高职学校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命题,专业综合考试由招生高职学校参加命题11)招生考试后,可录取到协议内高职院校对口专业学习。“对口招生”主要有“3+2”或“2+3”衔接模式,无论那种模式高职院校招收的都是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充分发挥了中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有效利用了中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由于实施分段式衔接模式时高职班级中招收了中职毕业生和普高毕业生两种生源,学生文化基础和专业实践技能差异较大,混合生源组班授课很难兼顾学生学习背景,导致教学内容重复,造成中职毕业生在高职阶段技能提高不明显,难于开展实质性的内在衔接。
(三)“直通车”式衔接模式
“直通车”式衔接模式是在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基础上,以中职二年级学生中年满17周岁,且修满文化课程学分和愿意参加开放教育专科学习的学生为对象,实施中职学生注册申请开放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学生注册时需要验证毕业证书,开放大学依据各省《中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为符合条件且愿意搭载“直通车”的中职二年级学生提前一年办理毕业证书。中职学生参加该项目后,在三年级顶岗实习期间同时参加开放高职教育,学习年限一般为2.5~8年。12“直通车”式衔接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课程薄弱而不擅长升学考试的问题,也有助于开展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但如何在开放教育阶段开展学生技能教育还需要探索。
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内涵与运行机制虽有不同,但其着眼点均在教育政策和教改措施允许的基础上创造中职学生继续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衔接模式较多地局限在以学制为主的外延和粗放式衔接上,非学历教育与培训还未真正纳入衔接轨道,与衔接相配套的制度不健全,还有待在大范围内开发中高职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衔接,探索适合我国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认定高职教育入学的评估体系,构建中高职教育间无障碍的内在衔接模式。
三、中英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随中英国情和教育价值追求的不同而各显特色,英国建立在教学单元和现代学徒制基础上的职业资格衔接模式及学分认证基础上的立交桥式衔接模式,实现了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内在衔接,与我国以学制为主的外在衔接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突显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成功率低和质量不高,同时,为提升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品质提供了参考。
(一)增强普职教育融合发展
普职教育融合发展不仅能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地位,也能有效利用普通教育资源发展职业教育,从而促进普职教育的共同发展。中英两国都建立了职业教育体系,从颁发的职业教育证书看,英国可授予与研究生文凭等值的职业文凭,并可颁发相应学位,而我国职业教育最高只能颁发专科文凭,不能颁发学位。虽然职业教育不以颁发文凭和学位为主要目标,但普职教育地位悬殊阻碍了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我国没有设置副学士学位,使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职教学生没有机会获得学位,即使部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普通高校获得普通学位也非职业教育学位,文凭和学位的缺失导致职业教育学生很难获取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普职教育并行发展而形成的普职独立教育系统,彰显了普职教育体系的个性,但不利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和综合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受我国“学而优则仕”传统影响较深的地区,普职教育分离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伤害更深。英国一度视传统普识性绅士教育为正统而饱受欢迎,职业教育是不入流的细枝末节,是社会下层人士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而已,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普职教育在资格认证基础上实现了沟通对话和平等发展。职业教育毕业生在整个教育系统内流动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普通教育的实用性,实现了普职教育资源互补后的共同发展。我国普职教育分离烙下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硬伤,重文轻技的思想至今还很盛行,普通教育一直是人们追捧的香饽饽,虽然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警醒,但职业教育仍然是很多学生的无奈选择。普职教育分离发展带来社会普遍重视普通教育,导致职业教育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中职在校生数量与普高持平后只能培养综合素质低于普高的毕业生。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分离发展也带来了普职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利用,导致职业教育资源匮乏和普通教育实用性差的不利发展局面。只有加强普职教育间的沟通对话和协调发展,职业教育才能借助普通教育资源获得快速发展,逐步改变职业教育终结性教育的历史,促使中高职教育分别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阶段,各阶段职业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与普通教育学生同等的升学机会。
(二)淡化中高职教育学制界线
中高职教育以学制作为层次区分有其合理性,两种高低相连的教育层次不仅反映了职业人才培养层次的阶梯状分布,也反映了社会职业人才需求的层次。然而,现实办学过程中学制分段已成为我国中高职教育难以逾越的三八线,割断了二者的必然联系。高职教育把中职毕业生挡在围墙之外,学制成为桎梏职业教育连续性发展的障碍。中高职教育学制界线不能满足职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偏离了职业人才成长的规律,需要逐步淡化以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自然过渡和内在衔接。
中高职教育应逐步淡化学制界线,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入学制度,回归持续培养职业人才的轨道。英国淡化了职业教育层级概念,以反映学生实际能力的职业资格和文凭作为区分职业人才的依据,实现了由外在教育形式向内在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转变,各级职业资格申请以低级职业资格为基础,顺利实现以职业资格为基础的内在职业能力衔接,弱化了学生在教育层级间流动的障碍。我国职业人才采取严格的学制分层培养模式,历史上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职业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选拔性升学考试后的学制分层培养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中高职教育生源各异的现实导致职业教育未能真正实现融合发展,极大地浪费了职业教育资源。只有淡化职业教育层级间的学制界线,尝试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的注册入学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衔接模式。英国以资格和证书为基础的注册入学制度,为我国职业教育入学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促使我国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实现由外在区分向符合职业教育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的转变。
(三)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符合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的制度,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选拔制度的基础。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客观反映。我国引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后,结合国情建立了自己的职业资格制度,但还不健全。由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和教育证书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致使二者缺少内在联系。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之间缺乏互认,学生毕业仍以课程考试为主,职业资格证书与文凭联系不大。职业资格证书与其他社会认证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无法使不同认证体系相互沟通和协调发展。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职业性的写照,职业教育需要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促使职业资格证书内部及其他各类证书的互认和衔接。我国可参照英国国家教育资格证书框架体系建立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整合全国资格认证考试,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社会职业要求的契合度,使职业资格与其他资格认证有可以参考转化的标准,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间建立起对应关系,使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在学生升学考核时具有同等参考价值。职业资格证书(尤其是较高级别的资格证书)可作为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学校的依据,体现高职教育入学选拔的职业性取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在国家层面建立由低级到高级的完整职业资格证书框架体系,在制度上保证该框架与普通中高等教育毕业证书以及学位等学术性资格证书具有内在关联性。其次,开发与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相联系的课程培训包,规定从事某一行业或职业的能力标准,提出资格评价指南和学习策略,使培训包在内容上具有较大的连贯性与较高的社会可信度,在行业内得到普遍认可。再次,职业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专业,通过管理机构的资质认证后获得职业资格培训包,并按照培训包的要求开发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最后,职业院校实行模块化课程教学及学分制管理,通过自主选修模块课程和累积学分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学习的选择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提供条件。
(四)加强学习成果的量化和认证
职业教育学生学习成果主要包括课程学习成果和非课程学习成果。课程学习成果由于有标准考核过程和量化分数很容易转化为通用学分而得以量化,并在系统内流通。非课程学习成果是学生通过自学学习形式取得的实践经验和社会认证等,由于涉及因素较多而难以量化和认证。职业教育以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不是传统以理论经验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能全部实现的,实践课程和工作经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然而这些课程往往因为很难量化考核而成为“隐性”课程,难以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考核要素。职业教育学生的工作经历、职业大赛获奖及资格认证等实操性很强的学习成果,往往比理论课程的学习更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某种程度上是更重要的职业学习,应成为职业学生毕业和升学的考核依据,然而这些课程在我国多属于非学历教育范畴,与权威的学历证书和升学考试无缘。我国应积极开展非学历课程学习成果的量化和认证,参考英国对以往学习经历认证审核流程,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认证模式,使非学课程学习成果成为中职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将中高职教育衔接建立在坚实的职业因素基础之上。
[注释]
①刘育峰,许竞.英国学徒制政策与实践考察报告[A]//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79.
②晓晓.英国教育体制:现状,学制,体制,特点[J].内蒙古教育,2012(3):38-39.
③英国学院联合会.Aoc Manifesto[EB/OL].aoc.co.uk/en/publications/index.cfm,2011-02-05.
④樊大跃.英国国家教育/资格证书等级特征描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56.
⑤张建.英国中高职衔接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2(11):106-107.
⑥杨显彪.对中高职课程目标衔接问题的思考[J].职业通讯,2006(5):38-39.
⑦石伟平.比较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8.
⑧樊大跃.英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A]//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51.
⑨樊大跃.融会贯通普职教育的“工具”――英国学业分换算体系简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52.
⑩刘爱英.中高职衔接主要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6.
>> 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我国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反思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高职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高职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 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与探索 旅游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高职教育改革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转向研究 基于“互联网+”下的高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互联网+”下农业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 中职与高职教育信息化失衡问题研究 现代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要素研究 高职院校信息化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云计算在现代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现状与思考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
[2]陈琳,李振超.2013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4(3):38-41.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EB/OL]..2012.9.3].
[5]Hirsch J 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5,102(46):16569-16572.
[6]刘成新.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5-17.
[7]王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放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3):258-262.
关键词:中职与高职 教育 衔接问题 研究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人数持续增长,上海等地区中职学生的升学比例甚至超过30%,中高职教育衔接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中高职衔接制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由于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往往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因此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凸现了出来。
1.非专业对口衔接,造成知识和技能错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并未严格按专业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有的地区只是分成文、理两大类 “对口”招生。由于非专业对口衔接,学生在中职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无用,几乎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新专业,而文化基础又不如普通高中毕业生,严重影响高职教育质量。
2.非理实一体化设计的专业对口衔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
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有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许多学校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教学计划,这样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许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有些专业重复率超过60%。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根据2004年教育部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分析比较三年制中职和两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工方向)专业课程(见表1)。我们发现高职的三类专业课共开设15门,合计1460学时,其中有11门课程与中职出现重复,学时数超过1100学时,约占专业课总数的75%。
3.高职专业课程零起点,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职与中职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理应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高职专业课从零起点开始,而且专业课学时数少于中职。仍以上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高职的专业课比中职少790学时,可能出现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而不如中职毕业生。如果不计最后一学期的企业实践,高职生在校专业学习仅1100学时,显然难以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二、中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如果没有理实一体化设计的教学计划,无论是非对口衔接专业错位,还是对口衔接课程与内容重复,都存在很大损失,严重影响职业教育质量。设计中高职衔接理实一体化课程结构,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计划,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已是当务之急。
1.构建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设计中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前提,是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构建一个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避免中职、高职培养目标出现职业能力水平和教育层次的重复和错位。
2.实施中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计划
要使中高职衔接达到最佳效果,关键是实现真正的专业对口衔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计划。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根据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按照相关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并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计划,制定中职与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
3.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接口标准
要确保中高职课程的高效衔接,关键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计划的设计中,必须统一制定相应的专业接口标准。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接口标准可分为专业、文化基础两部分。专业部分接口标准,可按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四级(中级工)和相应的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文化基础部分接口标准,与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考试要求一致。
4.构建整体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要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应根据企业职业活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这样不仅能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造就高技能人才。
5.采用“3+2”学制模式实现课程衔接
目前实行中高职理实一体化衔接的学制主要是五年制高职,但这种模式对办学主体和专业设置等条件有特殊要求而受到一定限制。根据教育部鼓励发展两年制高职的精神,考虑到现行的中职、高职学制,我们认为采用“3+2”学制模式较合适,适用的范围更广。另外,借鉴德国的师傅培训模式,结合我国的情况,也可以考虑中职毕业生工作两年后通过选拔再进高职,这样更加符合高技能人才的成才规律。
三、理实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具有一定功能的组织形式。中高职衔接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宏观上采用“工”字形结构,分为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四个层次。下层以大类专业为基础,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涵盖多个专业,专业基础面宽,适应性强;中间层以专业核心技术为支撑,专业稳定性好;上层以企业的职业活动为基础,每个专业对应若干职业岗位,针对性强。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仅能够符合企业要求,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
1.专门化方向课程
即按照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设置的课程。通常一个专业对应若干个职业岗位,针对每个职业岗位要求设置专门化课程。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并涵盖相应的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课程开发应以企业的职业岗位工作分析为基础,采用“项目任务分析”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性质确定工作项目、任务;然后分析完成每项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根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照工作性质、逻辑关系和相关性,遵循教学规律,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专门化方向课程作为限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结合自己特点选择其中1-2门。此类课程可采用项目教学,根据企业的工作项目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设计项目,每个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功能。
2.专业核心技术课程
根据各专门化方向之间具有共同的职业能力,提炼能反映专业特性的技术,以此为基础构建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学校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的不同,在于不仅要考虑当前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要考虑学生和专业未来的发展。根据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一般技术的生命周期较长,可达几十年,而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因此以技术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专业的生命周期就比较长。而按照企业的工作任务设置的任务引领型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企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但若所有专业课程都按照工作任务设置也会存在弊端:一是有些专业覆盖面广,涉及的职业岗位多,相应的工作任务难以穷尽;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岗位变化大,毕业生实际就业岗位可能与所学不一致;三是各项工作任务分散独立,难以形成有机的整体,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设置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3.大类专业基础课程
大类专业是根据专业分类将相关的若干专业按照技术内涵划分的专业群。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总体上可归纳为建筑、制造技术、机电(理实一体化)技术、信息技术、商贸、财经、医药卫生、外语、美术、管理等各大类,比如将机电应用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气设备安装、船舶机械装置等专业归为机电技术大类。
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也可称为职业基础课,是以大类专业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与学科性专业基础课不同,主要教学内容是相关职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实用性,如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工作流程、基本的技术和方法等。像机械制造技术就可以压缩机、汽车等典型的机械为例,阐述机器的组成结构,包括驱动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辅助部分等,以及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典型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包括铸造、压力加工、焊接、机加工、热处理等;设备的装配、调试、维修的技术。教学中可通过教学录像,安排基本技能实训,将相关知识和技能整合为综合课程。设置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选择专业和个性发展。由于中高职衔接学习周期长达5年,而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且对专业知之甚少,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盲目性。故第一阶段学习可不分专业,待学完大类专业基础课后再分流,有助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此外,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会产生影响,通过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可拓宽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覆盖面,增强适应能力,有利于将来就业、转岗学习新技术和终身学习。
4.公共基础课程
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要求,各专业一般都应设置包括德育、体育、文化基础课等在内的公共基础课。但目前关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设置存在较大争议:是否一定要作为必修课?是否要制定统一课程标准?如何确定标准?等等。我们认为,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并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四、理实一体化课程结构的技术设计
1.衔接层次结构
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基本上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纵向延伸,即学生在职业教育各阶段都能获得相同或相近工作领域的职业资格,高职获得职业资格的层次高于中职;二是横向扩展,即学生在各阶段获得不同工作领域的职业资格,但高职获得职业资格的层次并不一定高于中职,主要适用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纵横拓展,即学生在各阶段获得层次和工作领域不同的职业资格,如机电理实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我们认为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比较适合采用纵向延伸和纵横延伸扩展模式。而依据职业标准确定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是解决中高职衔接最有效的方法。 2.各类课程的比例结构
不同的专业具体要求不同,专业技能训练的时间也可能有所不同。一般在“3+2”模式的课程衔接中,“公共基础课1”约800-1000学时,“公共基础课2”约400-600学时,“公共基础课3”约400-500学时;“大类专业基础课”约200-400学时,“专业核心技术课1”约300-400学时,“专业核心技术课2”约400-500学时;“专门化方向课1”约400-700学时,“专门化方向课2”约400-600学时;企业实习为18-20周。中高职的接口标准为学生学完公共基础课1-2、大类专业基础课、专门化方向课1,达到规定的要求,合计约2600-3000学时左右。
3.分层递进、分层教学
分层有两层含义。在宏观课程结构上,按专业的进程分为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三层次,分层递进,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微观课程结构上,有些课程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可分为基础、提高两个不同的层次,适用于不同基础和有不同需求的学生。至于层次的划分标准,专门化方向课、专业核心技术课、大类专业基础课可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要求中相应的要求确定。需要说明的是,分层主要是从课程结构上分析,具体各阶段的课程安排在时间上是可以相互交叉的。
4.课程综合化、模块化、学分制
根据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不仅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提高教学效益,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能力。而课程的模块化和学分制的实行,则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课程,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若以中职毕业就业为目标,就可选择文化基础课的基础模块,以及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提高模块,从而达到中级工考核要求;若以升学为目标,则可选择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模块以达到初级工要求,同时选择文化基础课的提高模块以达到高职的入学要求;若要获得两个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在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中选择两个不同职业标准的相关课程。
参考文献
[1] 芦京昌. 浅谈中高职衔接工作[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07).
[2] 高原. 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05). [3] 郭翠兰. 中高职衔接基本问题与协调发展若干对策[J]. 职教论坛, 2007, (05).
[4] 张家寰. 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31).